合同法幻燈片課件_第1頁
合同法幻燈片課件_第2頁
合同法幻燈片課件_第3頁
合同法幻燈片課件_第4頁
合同法幻燈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合同概述一、合同的概念及合同法的調(diào)整對象合同與契約、協(xié)議是一個含義。勞動合同以及有關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等身份關系的協(xié)議《合同法》不調(diào)整。一定要增強契約意識。合同即是法律。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民法的基本原則都適用于合同法:平等自愿、公平互利、誠實信用——民法的核心精神。除此之外,合同法的特有原則:合同自由;合同的相對性;約定優(yōu)先。第一章合同概述三、合同的分類1、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2、諾成性合同與實踐性合同;標準:合同的成立是否須交付合同的標的物。3、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標準: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采用法律要求的形式。4、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標準:合同當事人取得利益是否須付出相應的代價。5、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6、主合同與從合同第二章合同的訂立第一節(jié)合同訂立概述三、合同的分類一、合同訂立的主體資格自然人:訂立合同注意民事行為能力的問題法人、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其他社會組織:訂立合同注意經(jīng)營范圍的問題。二、合同訂立的形式

1、口頭合同:面談、電話對話。(網(wǎng)絡對話?)

2、書面合同:合同書、合同憑證、確認書。

3、其他形式的合同:主要是當事人通過行為進行要約或承諾,以形成合意。三、合同的一般條款:見《合同法》第12條規(guī)定:1、當事人的名稱或姓名和住所;一、合同訂立的主體資格2、合同標的(物)3、數(shù)量4、質量5、價款或酬金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7、違約責任8、解決爭議的方法實務中,當事人最好參照各類合同的示范文本訂立合同。第二節(jié)合同訂立的一般程序一、要約(一)要約的概念及必備條件2、合同標的(物)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或俗稱合同提議),提出要約的一方稱為要約人,對方稱為受要約人。要約可以書面提出,也可以口頭提出。要約的必備要件:

1、要約須是向特定人提出的以訂立合同為目的的意思表示;

2、要約人表明了要受要約的約束;

3、要約的內(nèi)容必須明確具體,即應在要約中明確提出準備與對方簽定合同的一般條款,一旦對方接受,合同即可訂立。(二)要約的效力要約對要約人是有法律效力的。表現(xiàn)在:1、要約人不得隨意撤回、撤消要約;2、在要約的有效期內(nèi),要約人不得變更要約的內(nèi)容。要約對受約人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受約人是否接受要約,有完全自由。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或俗稱合同提(三)要約的撤回與撤消

1、要約的撤回:要約的撤回發(fā)生在要約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約人對其發(fā)出的要約可以撤回,但撤回要約的通知應在要約到達受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約人。

2、要約的撤消:要約的撤消發(fā)生在要約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后。要約可以撤消,撤消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約人。

3、為什么合同法允許要約撤回與撤消?

4、兩種特殊情形下,要約不允許撤消:詳見《合同法》第19條規(guī)定。(四)要約邀請?zhí)貏e注意要約與要約邀請的區(qū)別,要約邀請對要約人來說是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的。正確區(qū)分二者在實踐中很有意義。(三)要約的撤回與撤消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行為人無須在法律上承擔任何責任,這與要約有很大的不同。要約與要約邀請之間的區(qū)別比較復雜微妙,理論上說有以下幾點區(qū)別:

1、要約是當事人自己主動愿意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約邀請是希望對方主動向自己提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約的內(nèi)容須明確具體,須包括未來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而要約邀請的內(nèi)容往往并不明確具體,比如一般商業(yè)廣告。

3、要約人表明了要受要約的約束;而要約邀請人并不想受自己發(fā)出的要約邀請的約束。

4、要約一般要向特定人發(fā)出,而要約邀請往往并不向特定人發(fā)出,比如商業(yè)廣告。現(xiàn)實生活中,到底哪些行為屬要約,哪些行為屬要約邀請,往往爭議很大,故《合同法》第15條干脆將下列商業(yè)中的一些典型行為直接規(guī)定為要約邀請: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寄送的商品價目表、報價單、商品目錄等;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yè)廣告等。除上述法定情形外,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下列特殊情形又怎樣認定?

1、商店、超市里明碼標價陳列的商品?

2、商店櫥窗里的展示?

3、行駛中的有空駛標志的出租車?

4、公交車站牌?

5、自動售貨機?

6、懸賞廣告?

7、商業(yè)廣告內(nèi)容如果清楚、確定,足以使相對人知其對待義務時?寄送的商品價目表、報價單、商品目錄等;拍賣公告;二、承諾(一)承諾的概念及必備條件承諾是指受約人做出的同意要約以成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的意義在于承諾一經(jīng)做出,合同即告成立。承諾的必備條件:

1、承諾須由受約人做出;

2、承諾必須在要約的有效期內(nèi)向要約人做出;(承諾期限的兩種情形)

3、承諾的內(nèi)容須與要約的內(nèi)容一致,不能對要約的內(nèi)容作實質性變更。(何謂實質性變更?)(二)承諾的方式二、承諾1、承諾應當以明示的通知方式做出,即以明確的口頭形式或書面形式承諾。

2、根據(jù)交易習慣,承諾的表示還可以通過“行為”作出,即“作為的默示”。

3、強制承諾方式,主要出現(xiàn)在公用事業(yè)及為公眾服務的事業(yè)中。

4、“不作為的默示”形式的承諾除非先經(jīng)受約人同意或有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否則不能成為承諾方式之一。(合同法236條)(三)承諾的生效時間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生效時也即合同成立時。(四)承諾的撤回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1、承諾應當以明示的通知方式做出,即以明確的口第三節(jié)合同成立的時間合同成立的時間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1、以直接對話方式訂立的合同,以承諾人即時表示承諾的時間為合同成立的時間;2、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合同成立的時間為合同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的時間;3、當事人采用電子郵件形式訂立合同,在合同成立前要求簽定確認書的,以簽定確認書的時間為合同成立的時間;4、《合同法》第36條、37條的規(guī)定。(理論上說這是“形式上雖有欠缺,但事后得以了補救”因而不是無效合同,目的是促進交易。)第三節(jié)合同成立的時間第四節(jié)格式條款合同一、格式條款合同的由來:格式合同在當今社會已被普遍利用,利弊均有。對格式合同既要認可其存在,以興其利;又要規(guī)制其運用,以制其弊。合同法對于格式合同的規(guī)制,主要通過規(guī)制格式條款的公平合理使用來實現(xiàn)。(本部分內(nèi)容只需了解)二、格式條款的含義:是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xié)商的條款。三、格式條款提供方的義務:(見《合同法》39條)1、公平擬約義務:利益關系均衡,風險分擔。2、提醒義務:主要針對免責或限責條款。3、說明義務:主要也是針對免責或限責條款。第四節(jié)格式條款合同四、格式條款的無效:(見《合同法》40條、53條)

1、格式合同中如果有免除格式合同提供方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則該條款無效。

2、合同法進一步具體規(guī)定,“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免責條款和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chǎn)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五、格式條款的解釋與適用:(見《合同法》41條)

1、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

2、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3、格式條款與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非格式條款優(yōu)先于格式條款。四、格式條款的無效:(見《合同法》40條、53條)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一節(jié)合同的成立與生效合同成立與生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合同成立是指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建立了合同關系。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成立。合同生效是指已經(jīng)成立的合同因符合法定有效要件(當事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實;合同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益)而取得法律認可的效力。在大多數(shù)情形下,合同成立與生效的時間是一致的,即“合同自成立時起生效”。只有在少數(shù)情形下,合同的成立與生效的時間是不一致的,即一個合同已經(jīng)成立,但卻尚未生效。如:附條件附期限的合同;應當辦理批準或登記手續(xù)的合同。對于已成立并生效的合同,當事人所負擔的義務主要是約定的義務,可能產(chǎn)生的民事責任主要是違約責任;對于已成立但還未生效的合同,當事人所負擔的義務主要是法定的義務,違反了這種義務所產(chǎn)生的民事責任主要是締約上的過失責任,通俗點說,即“禁止反悔義務”。第三章合

第二節(jié)附條件與附期限的合同一、附條件的合同:合同法第45條1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睏l件的特征:1、條件將來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2、條件是當事人約定的,不是法定的;3、條件是合法的。合同法第45條2款規(guī)定:“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二、附期限的合同:合同法第46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界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界滿時失效?!薄邊^(qū)別:條件是否成就是不確定的,而期限是必定到來的。第二節(jié)

第三節(jié)效力未定的合同一、效力未定的合同的概念:是指合同的有效或無效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尚待有權利的第三人同意或拒絕以確定其效力的合同。合同法之所以規(guī)定效力未定的合同,是因其內(nèi)容并不違法也不違背社會公益,只是訂立合同的主體資格欠缺,有“挽救”的余地,在“挽救”后有效。二、效力未定的合同的種類:1、(合同法第47條)民事行為能力欠缺;2、(合同法第48條)代理權欠缺;3、(合同法第51條)處分權欠缺;4、(合同法第84條)債權人同意的欠缺。(合同法第88條)第三節(jié)效力未定的合同

第四節(jié)表見代理行為和代表行為有效一、表見代理行為有效:合同法第49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表見代理,本屬于無權代理,但因本人與無權代理人之間的關系,具有外表授權的特征,致使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而與其訂立合同,法律使之發(fā)生與有權代理相同的法律效果。其構成要件為:1、須行為人無代理權;2、須有使相對人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事實或理由;3、須相對人主觀為善意。表見代理對本人產(chǎn)生有權代理的效力,本人不得以無權代理為由進行抗辯?!跋鄬θ擞欣碛上嘈?-----”實踐中主要指哪些理由?二、代表行為有效:見合同法第50條。第四節(jié)表

第五節(jié)無效合同一、無效合同的含義:1、自始無效:從行為開始時就沒有法律效力(而非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時)。2、當然無效:不論當事人是否知道無效的情況,也不論是否經(jīng)過法院或仲裁機構的確認,該合同都是無效的。3、確定無效:合同自始無效,以后任何事實都不能使之有效。二、無效合同的種類: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訂立的合同(純獲利益的和處分零花錢的行為除外);2、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3、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4、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5、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6、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7、自始不能履行的合同。第六節(jié)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一、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的特征:1、合同的有效要件欠缺或存在瑕疵;2、撤銷權人是否行使撤銷權由他自己決定(這一點與無效合同不同);3、撤銷權人不行使撤銷權或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行使撤銷權,則合同有效(這是與無效合同和效力未定合同的區(qū)別)。二、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的種類:5、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1、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在司法實踐中,動機的誤解一般不構成重大誤解);2、顯失公平的合同;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愿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三、撤銷權的行使:1、撤銷權在受損人一方,對方不能享有。2、撤銷權的實現(xiàn)途徑:撤銷的意思表示須向法院或仲裁機構作出,而非向相對人作出。3、撤銷權的行使時間:見合同法第55條第1款。四、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后的法律后果:(見合同法第58條、第59條)1、互相返還財產(chǎn);1、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在司法實踐中,動機的誤解一般不構2、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3、過錯損失賠償責任;4、收歸國有或返還集體、第三人。第四章合同的履行一、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見合同法第60條)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是指在合同中雖未約定,但依照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雙方也應當履行的義務。它是附隨于合同的約定義務而存在的,它是法定的義務,而非約定的義務。其主要包括:1、及時通知的義務;2、互相協(xié)助的義務;3、提供必要條件的義務(為債權人的義務);4、防止損失擴大的義務;5、保密的義務。2、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二、合同內(nèi)容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時的履行規(guī)則:(見合同法第61條,尤其是第62條)1、關于合同質量要求條款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2、關于合同價款或者報酬條款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3、關于合同履行地點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4、關于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5、關于合同履行方式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6、合同對履行費用的負擔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三、合同標的物價格變動時的履行規(guī)則:分為兩種情形:1、執(zhí)行市場價格的情形;2、執(zhí)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格的情形——(見合同法第63條)二、合同內(nèi)容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時的履行規(guī)則:四、向第三人履行和第三人代為履行:(合同法第64條、65條)

1、向第三人履行是指基于合同債權人與債務人的約定,合同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合同債務。其適用規(guī)則是:(1)必須基于合同的約定;(2)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合同債務增加的費用,由債權人負擔;(3)第三人可以向債務人請求履行,無須債權人代為請求;(4)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是向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

2、第三人代為履行是指基于合同債權人與債務人的約定,第三人代替?zhèn)鶆杖讼騻鶛嗳寺男泻贤瑐鶆?。其適用規(guī)則是:(1)必須基于合同的約定;(2)債務的性質必須是能夠代為履行的;(3)債權人有權請求第三人履行;(4)第三人沒有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是由第三人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四、向第三人履行和第三人代為履行:(合同法第64條、65條)五、提前履行和部分履行:(合同法第71條、72條)

1、提前履行是指合同債務人在合同履行期限之前提前向債權人履行合同債務。對于提前履行,債權人有權拒絕,但依據(jù)誠實信用原則,提前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應予受領。提前履行債權人受領,但因此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2、部分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內(nèi)只向債權人履行部分合同債務。對于部分履行,債權人有權拒絕,但依據(jù)誠實信用原則,部分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應予受領。部分履行債權人受領,但因此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債務人對未履行部分應承擔違約責任。六、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見合同法第66——69條)(一)概念: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條件下對抗另一方當事人的請求權,拒絕履行其債務的權利。它的行使只是在一定期限內(nèi)產(chǎn)生中止履行合同而不是消滅合同的效力,產(chǎn)生抗辯權的原因消滅后,債務人仍應履行其債務。五、提前履行和部分履行:(合同法第71條、72條)(二)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應同時履行各自的合同義務。一方當事人在對方未履行之前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享有的這種拒絕權在合同法理論中稱為同時履行抗辯權。(當然不排除當事人同時行使其他請求權的可能,如:違約責任請求權;合同解除權)(三)先履行抗辯權:在約定了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應按約定的先后履行順序履行合同債務。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之前,不得要求后履行一方履行債務,如果要求后履行一方履行,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約定時,后履行一方也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后履行合同義務方享有的這種拒絕權在合同法理論中稱為先履行抗辯權。(二)同時履行抗辯權:(四)不安抗辯權:

1、概念:在一個雙務合同中,負有先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在合同尚未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時,因出現(xiàn)后履行義務人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合同義務的能力的情形,而暫時停止履行自己承擔的合同義務。這種先履行合同義務的當事人享有的中止履行合同義務的權利在合同法理論中稱為不安抗辯權。

2、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1)雙方當事人的合同是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2)后履行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現(xiàn)實危險;(先履行義人必須有證據(jù)證明后履行義務人存在合同法第68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否則中止履行構成違約)(3)后履行義務人未能提供適當擔保;(4)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負有通知和舉證的義務。

3、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的后果:只有當后履行義務人恢復了履行能力或提供了適當擔保后,先履行義人才應當恢復履行合同義務;如果后履行義務人在約定或合理的期限內(nèi)未恢復履行能力或不能提供適當擔保的,先履行義人有權最終解除合同。(四)不安抗辯權:七、合同債權人的代位權和撤銷權:這兩種權利是債權保全的法律制度。(一)債權人的代位權:(見合同法第73條)1、概念:是指合同債務人怠于行使對第三人享有的權利而害及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為保全自己的債權,可以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第三人的權利的權利。2、債權人代位權的特征:(1)債務人對第三人的權利是代位權的標的(代位權的標的必須是非專屬于債務人本身的權利);(2)債務人怠于行使到期債權;(3)債務人已陷于遲延;(4)有保全債權的必要;(5)代位權的行使范圍限于到期的金錢債權;(6)債權人的代位權為債權人的法定權利;(7)代位權行使的途徑應通過訴訟程序。(二)債權人的撤銷權:(見合同法第74、75條)1、概念:是指合同債權人對于合同債務人所為的危害債權的行為,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七、合同債權人的代位權和撤銷權:2、債權人的撤銷權的成立條件:(1)須有債務人危害債權的行為,該行為包括:A、債務人無償轉讓財產(chǎn);B、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C、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chǎn);D、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chǎn);E、債務人無償為他人債務提供擔保;F、債務人在有多個債權人的情況下,債務人與其中一個債權人惡意串通,將其全部財產(chǎn)抵押給該債權人;G、債務人放棄未到期的債權;H、債務人放棄債權擔保;I、債務人惡意延長到期債權的履行期。(2)上述行為只有給債權人的債權造成損害時,債權人才有權予以撤銷。(3)債權人的撤銷權的行使不以債權到期為要件。債權人的撤銷權的行使應以訴訟方式進行;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2、債權人的撤銷權的成立條件:

第五章合同的變更和轉讓一、合同的變更:我們這里指的合同的變更不包括合同主體的變更(實為合同的轉讓)及合同標的的變更(實為訂立了新的合同),而是除了上述兩項之外的合同內(nèi)容的變更。合同的變更并非只能基于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而產(chǎn)生,也包括法定變更的事由,如因重大誤解、顯示公平、欺詐、脅迫、乘人之危及不可抗力等原因。合同的變更只對未來發(fā)生效力,已經(jīng)履行的合同義務,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不因此失去效力。當事人對合同內(nèi)容的變更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二、合同的轉讓:1、概念:是指在不改變合同內(nèi)容的情況下,變更合同的債權人或債務人。它包括合同債權轉讓、合同債務轉讓及合同債權債務的概括轉讓三種情形。2、合同債權的轉讓:是指合同的債權人將合同的債權的全部或第五章合同的變部分轉讓給第三人。合同債權的轉讓不須取得合同債務人的同意,但應通知債務人,否則債務人可拒絕履行對受讓人的義務。(注意與“向第三人履行”區(qū)別)3、合同債務的轉讓:是指合同的債務人將合同的債務的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合同債務的轉讓應取得合同債權人的同意,否則轉讓無效。(注意與“第三人代為履行”區(qū)別)4、合同債權債務的概括轉讓:是指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經(jīng)對方同意將合同的債權債務一并轉讓給第三人。合同債權債務的概括轉讓可因當事人的約定而發(fā)生,也可因法律規(guī)定而發(fā)生(見合同法第90條)。第六章合同的終止合同的終止又稱為合同的消滅。合同終止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一、清償:

合同債務已經(jīng)得到履行是現(xiàn)實生活中合同終止的最主要原因。部分轉讓給第三人。合同債權的轉讓不須取得合同債務人的同意,但二、抵銷:(合同債務相互)抵銷分為法定抵銷和約定抵銷兩種情形。1、法定抵銷適用于合同當事人雙方互負同種類同性質的債務。法定抵銷可因單方通知而實現(xiàn),不須對方的同意。2、約定抵銷(合意抵銷)是指合同當事人互負債務,但標的物的種類、品質不相同,經(jīng)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也可以抵銷。合意抵銷不得采取單方通知的方式,而應經(jīng)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三、提存:1、概念:是指合同債務人由于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交付標的物時,債務人將標的物提交提存機關而消滅合同的一種法律制度。2、提存的原因:(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2)債權人下落不明(失蹤無財產(chǎn)代管人);(3)債權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而未確定監(jiān)護人。二、抵銷:3、提存的客體:適宜提存的標的物。標的物不適于提存的或提存費用過高的,債務人可以拍賣或變賣標的物,提存所得的價款。4、提存的法律后果:自提存之日起,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合同關系消滅;提存物的所有權、風險、孳息都轉由債權人享有或承擔;債權人自提存之日起5年內(nèi)不行使取回權的,提存物扣除提存費用后歸國家所有。四、免除:債權人免除債務人債務屬單方法律行為,無須對方同意,事后的反悔也不具法律效力。五、混同:是指債權人與債務人同歸于一人。一般發(fā)生于企業(yè)合并場合。混同使合同債權債務消滅。六、合同解除:包括協(xié)議解除、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種情形。(一)約定解除: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了合同的解除條件,一旦該條件成就,合同解除。3、提存的客體:適宜提存的標的物。標的物不適于提存的或提存費(二)協(xié)議解除:即合同雙方當事人未在合同中約定合同的解除條件,但在合同履行完畢前,經(jīng)雙方協(xié)商一致而解除合同。(三)法定解除:是指出現(xiàn)合同法規(guī)定的事由而由享有解除權的一方當事人解除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包括: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xiàn)。所謂“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是指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喪失了合同履行能力的情形。如果雖發(fā)生了不可抗力,但履行能力未喪失或只是部分喪失,則不能隨意解除合同。(在遭受不可抗力的情形下,哪一方享有合同解除的權利?)(不可抗力要與商業(yè)風險區(qū)別開來。)我國法律對不可抗力的描述是概括式的:不可預見、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客觀情況。在判斷是否可預見時,必須以一般人的預見能力及現(xiàn)有的科技水平作為標準。不可抗力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情況:自然災害、戰(zhàn)爭、政府行為、社會異常現(xiàn)象。

“情事變更原則”問題:該原則的基本內(nèi)容為:在合同成立后、履行之前,如有合同當事(二)協(xié)議解除:即合同雙方當事人未在合同中約定合同的解除條件人于訂立合同時無法預料且無法控制的事由發(fā)生,致使合同之基礎或環(huán)境發(fā)生根本性變化,若于此情境仍繼續(xù)維持合同原有效力明顯有悖誠實信用原則,應允許循法定之途徑對該合同法律效力做相當變動,以適應情事之變化,維護合同當事人之間的實質公平。(我國最高法院《合同法解釋(二)》(2009年)第26條確認了該原則:合同成立以后客觀情況發(fā)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于商業(yè)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xù)履行合同對于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法院應當根據(jù)公平原則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解除。)2、預期違約。在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債務的,對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當然非違約方也可選擇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3、遲延履行。當事人一方到了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遲延履行其主要債務,經(jīng)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nèi)仍未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在此遲延履行未構成根本違約,一定經(jīng)催告程序。)人于訂立合同時無法預料且無法控制的事由發(fā)生,致使合同之基礎或4、根本違約。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其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不經(jīng)催告而解除合同。(四)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1、享有解除權的一方當事人行使解除權后,不應反悔。因解除權為單方法律行為。2、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不得履行;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或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第七章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第一節(jié)締約過失責任一、概念及成立條件:4、根本違約。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其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

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締結過程中,一方當事人違反了以誠實信用原則為基礎的先契約義務,造成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失,因此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1、締約過失責任發(fā)生在合同締結的過程中(違約責任發(fā)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只有合同因一方當事人在締約時的過失而使合同不成立或雖已成立但因不符合生效要件而被宣告無效或撤銷時,締約人才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2、一方當事人違反了以誠實信用原則為基礎的先契約義務。所謂先契約義務,來源于締約時應遵循的誠信原則,具體是指在合同成立前的締約過程中,當事人雙方依據(jù)誠信原則而應承擔的通知、協(xié)力、保護及保密等義務。它是一種法定的義務。

3、違反先契約義務的行為造成了對方的損失。這里的“損失”是指信賴利益的損失,即締約相對人因相信契約有效成立而遭受的損失,包括為訂立合同而支出的必要費用和準備履行合同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信賴利益有別于契約履行后可獲得的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締結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履行利益”。信賴利益損害賠償?shù)哪康氖菫榱诉_到與契約磋商未發(fā)生時相同的狀態(tài);而“履行利益”損害賠償?shù)哪康氖菫榱诉_到與契約得到履行時相同的狀態(tài)。

4、違反先契約義務的一方當事人主觀上具有過錯。二、締約過失責任在我國合同法上的適用情形:見合同法第58條、42條、43條。第二節(jié)違約責任一、違約責任的概念:

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債務或履行合同債務不符合約定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違約責任的成立以有效合同的存在為前提;違約責任只發(fā)生在合同相對人之間;違約責任的內(nèi)容可以由當事人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進行約定(見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須注意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與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不同的。)“履行利益”。信賴利益損害賠償?shù)哪康氖菫榱诉_到與契約磋商未發(fā)

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不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也不同。1、違約金的構成要件可能只有違約行為一個(過錯是否為違約金的構成要件應以法律的特別規(guī)定為限);2、強制實際履行的構成要件有:違約行為;違約方能夠履行;對方當事人要求履行。3、損害賠償?shù)臉嫵梢校?、違約行為;損害結果;因果關系;(過錯是否為損害賠償?shù)臉嫵梢苑傻奶貏e規(guī)定為限)。三、違約行為的類型:預期違約(見合同法第94、108條)違約行為不履行:履行不能;拒絕履行實際違約

不符合約定的履行:遲延履行;瑕疵履行;不完全

違反附隨義務的行為履行四、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1、強制實際履行:即繼續(xù)履行。注意強制實際履行在適用上是有所限制的(見合同法第110條)。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不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也2、采取補救措施(見合同法第111條)。3、支付違約金:(1)按現(xiàn)行合同法的規(guī)定,違約金是當事人在合同中預先約定的,而非法定的。(2)現(xiàn)行合同法對違約金的性質強調(diào)的是其補償性,而非懲罰性(見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只有在違約金純?yōu)檫t延履行而約定時,才強調(diào)其懲罰性(見合同法第114條第3款:違約金與強制實際履行并用)。4、支付定金:(1)定金即可作為合同的擔保方式,也可作為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這是因為定金的設立雖然是為了擔保債務的履行,但是在當事人違約后,就要產(chǎn)生定金責任(見合同法第115條)。(2)當事人在同一合同中既約定了違約金又約定了定金時,定金與違約金只能選擇其一(見合同法第116條)。5、賠償損失:即支付賠償金。(1)在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并由此造成損失,且合同中未約定違約金的情形下,適用賠償損失方式承擔違約責任。因此,違約金與賠償金是不會并用的。(2)違約方支付的賠償金應相當于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實際損失和預期利益損失。預期利益損失即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2、采取補救措施(見合同法第111條)。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但例外的情形是,如果經(jīng)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時存在欺詐行為,則依照《消法》的規(guī)定雙倍賠付。五、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1、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預見、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自然事件和社會事件。(1)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負有兩項義務:一是通知,二是提供有關機關出具的證明。(2)金錢債務能否以遭受不可抗力為由而主張免責?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fā)生不可抗力,能否免責?2、由于債權人的過錯,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免除債務人的合同責任。3、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免責事由(但不得與合同法第52條沖突)。六、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竟合:(見合同法第122條)。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合同法分論買賣合同一、買賣合同的概念與特征: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讓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其特征是有償合同、雙務合同、諾成合同、主要為不要式合同。這里的物是指實物而非無形財產(chǎn)。買賣合同規(guī)范主要適用于動產(chǎn)買賣。房屋買賣不僅適用“合同法”還須適用“城市房地產(chǎn)管理法”。二、買賣合同中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一)出賣人的義務:1、交付標的物。2、轉移標的物的財產(chǎn)所有權。3、出賣人對標的物的瑕疵擔保責任:出賣人對所出賣的財產(chǎn)負有權利瑕疵及品質瑕疵擔保責任。合同法分論(1)權利瑕疵擔保:是指出賣人對所出賣的財產(chǎn)享有合法的所有權或處分權,沒有侵犯第三人的權利,第三人不會就該財產(chǎn)向買受人主張任何權利。(2)品質瑕疵擔保:是指出賣人向買受人交付的財產(chǎn)應符合合同約定的品質并符合《產(chǎn)品質量法》的有關規(guī)定。品質瑕疵分為表面瑕疵和隱蔽瑕疵兩種。(二)買受人的義務:1、支付價款:見合同法第159條、160條、161條的規(guī)定。2、受領并檢驗標的物:見合同法第157條、158條的規(guī)定。三、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與風險負擔及孳息歸屬規(guī)則:

依合同法第133條、142條、163條之規(guī)定,除當事人另有約定或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以外,買賣合同標的物的所有權、標的物損毀、滅失的風險、標的物所產(chǎn)生的孳息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

(1)權利瑕疵擔保:是指出賣人對所出賣的財產(chǎn)享有合法的所有權

(關鍵是怎樣認定“交付”?對“交付”的方式及“交付”的法律意義應特別掌握。)交付通常指現(xiàn)實交付,即標的物直接占有的轉移。但是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了交易上的便利,交付已不限于這種現(xiàn)實的直接占有的轉移,而是有了許多變通的交付方法,主要有:

1、簡易交付:即買受人已經(jīng)先期占有動產(chǎn)(如買受人已經(jīng)通過寄托、租賃、借用等方式先期實際占有了動產(chǎn)),則買賣合同成立(生效)的時間就為交付時間。

2、占有改定:即動產(chǎn)的出賣人與買受人之間特別約定,動產(chǎn)仍然由出賣人繼續(xù)占有,這樣,買賣合同成立(生效)的時間就為交付時間。

3、指示交付:即動產(chǎn)由第三人占有時,出賣人將其對于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于買受人,以代替交付?!白層凇焙弦膺_成的時間即為交付時間。

(關鍵是怎樣認定“交付”?對“4、擬制交付:即動產(chǎn)的出賣人將動產(chǎn)的權利憑證(如倉單、提單)交給買受人,以代替動產(chǎn)的現(xiàn)實交付。在現(xiàn)實生活中,動產(chǎn)交付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可能將其全部羅列出來,應當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合同的約定、交易上的習慣及其他具體情況確定標的物是否交付。

不動產(chǎn)的交付方式:依據(jù)我國房地產(chǎn)法及合同法的規(guī)定,不動產(chǎn)所有權的轉讓,登記為其所有權轉移的生效要件。(這里的登記即指房地產(chǎn)主管部門在相關的登記簿上記載房產(chǎn)所有權變動的情況)(須注意的是,按照物權法第24條規(guī)定,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jīng)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現(xiàn)實交付的常見情形:(1)即時交付: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4、擬制交付:即動產(chǎn)的出賣人將動產(chǎn)的權利憑證

(2)買賣合同約定履行方式為賣方送貨上門的,則賣方將標的物送到指定地點,買方驗收后為交付。(3)買賣合同約定履行方式為賣方代辦運輸或代郵的,則賣方辦完托運或郵寄手續(xù)時為交付。(4)買賣合同約定履行方式為買方自己提貨的,以賣方通知的實際提貨日期為交付。(5)合同法第144條:買賣運輸途中的貨物,損毀、滅失的風險自合同成立時起由買受人承擔。(6)合同法第145條: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約定不明確,合同標的物需要運輸?shù)?,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后,標的物損毀、滅失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四、幾種特殊的買賣方式:(一)憑樣品買賣:見合同法第168條、169條。憑樣品買賣是指以約定的樣品來決定標的物質量的買賣。(2)買賣合同約定履行方式為賣方送貨上門的,則賣樣品既可以由賣方提供,也可以由買方提供。在樣品買賣中,貨物質量的標準應與樣品相一致。但是,買受人不知道樣品有隱蔽瑕疵的,即使交付的標的物與樣品相同,出賣人交付的標的物仍然應當符合同種標的物的質量標準。(二)主從物買賣:見合同法第164條。(什么是主從物實踐中爭論較大)(三)試用買賣:見合同法第170、171條。試用買賣是賣方先將標的物交付買方試用,以買方試用后的認可作為合同生效條件的買賣。注意幾個問題:試用期的確定;試用期的使用費等。(四)分批交付的買賣:見合同法第166條。(五)分期付款買賣:見合同法第167條。關鍵問題是:分期付款買賣與標的物所有權保留的問題。樣品既可以由賣方提供,也可以由買方提供。在樣品買賣中,貨物質第一章合同概述一、合同的概念及合同法的調(diào)整對象合同與契約、協(xié)議是一個含義。勞動合同以及有關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等身份關系的協(xié)議《合同法》不調(diào)整。一定要增強契約意識。合同即是法律。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民法的基本原則都適用于合同法:平等自愿、公平互利、誠實信用——民法的核心精神。除此之外,合同法的特有原則:合同自由;合同的相對性;約定優(yōu)先。第一章合同概述三、合同的分類1、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2、諾成性合同與實踐性合同;標準:合同的成立是否須交付合同的標的物。3、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標準: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采用法律要求的形式。4、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標準:合同當事人取得利益是否須付出相應的代價。5、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6、主合同與從合同第二章合同的訂立第一節(jié)合同訂立概述三、合同的分類一、合同訂立的主體資格自然人:訂立合同注意民事行為能力的問題法人、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其他社會組織:訂立合同注意經(jīng)營范圍的問題。二、合同訂立的形式

1、口頭合同:面談、電話對話。(網(wǎng)絡對話?)

2、書面合同:合同書、合同憑證、確認書。

3、其他形式的合同:主要是當事人通過行為進行要約或承諾,以形成合意。三、合同的一般條款:見《合同法》第12條規(guī)定:1、當事人的名稱或姓名和住所;一、合同訂立的主體資格2、合同標的(物)3、數(shù)量4、質量5、價款或酬金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7、違約責任8、解決爭議的方法實務中,當事人最好參照各類合同的示范文本訂立合同。第二節(jié)合同訂立的一般程序一、要約(一)要約的概念及必備條件2、合同標的(物)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或俗稱合同提議),提出要約的一方稱為要約人,對方稱為受要約人。要約可以書面提出,也可以口頭提出。要約的必備要件:

1、要約須是向特定人提出的以訂立合同為目的的意思表示;

2、要約人表明了要受要約的約束;

3、要約的內(nèi)容必須明確具體,即應在要約中明確提出準備與對方簽定合同的一般條款,一旦對方接受,合同即可訂立。(二)要約的效力要約對要約人是有法律效力的。表現(xiàn)在:1、要約人不得隨意撤回、撤消要約;2、在要約的有效期內(nèi),要約人不得變更要約的內(nèi)容。要約對受約人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受約人是否接受要約,有完全自由。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或俗稱合同提(三)要約的撤回與撤消

1、要約的撤回:要約的撤回發(fā)生在要約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約人對其發(fā)出的要約可以撤回,但撤回要約的通知應在要約到達受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約人。

2、要約的撤消:要約的撤消發(fā)生在要約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后。要約可以撤消,撤消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約人。

3、為什么合同法允許要約撤回與撤消?

4、兩種特殊情形下,要約不允許撤消:詳見《合同法》第19條規(guī)定。(四)要約邀請?zhí)貏e注意要約與要約邀請的區(qū)別,要約邀請對要約人來說是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的。正確區(qū)分二者在實踐中很有意義。(三)要約的撤回與撤消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行為人無須在法律上承擔任何責任,這與要約有很大的不同。要約與要約邀請之間的區(qū)別比較復雜微妙,理論上說有以下幾點區(qū)別:

1、要約是當事人自己主動愿意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約邀請是希望對方主動向自己提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約的內(nèi)容須明確具體,須包括未來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而要約邀請的內(nèi)容往往并不明確具體,比如一般商業(yè)廣告。

3、要約人表明了要受要約的約束;而要約邀請人并不想受自己發(fā)出的要約邀請的約束。

4、要約一般要向特定人發(fā)出,而要約邀請往往并不向特定人發(fā)出,比如商業(yè)廣告。現(xiàn)實生活中,到底哪些行為屬要約,哪些行為屬要約邀請,往往爭議很大,故《合同法》第15條干脆將下列商業(yè)中的一些典型行為直接規(guī)定為要約邀請: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寄送的商品價目表、報價單、商品目錄等;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yè)廣告等。除上述法定情形外,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下列特殊情形又怎樣認定?

1、商店、超市里明碼標價陳列的商品?

2、商店櫥窗里的展示?

3、行駛中的有空駛標志的出租車?

4、公交車站牌?

5、自動售貨機?

6、懸賞廣告?

7、商業(yè)廣告內(nèi)容如果清楚、確定,足以使相對人知其對待義務時?寄送的商品價目表、報價單、商品目錄等;拍賣公告;二、承諾(一)承諾的概念及必備條件承諾是指受約人做出的同意要約以成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的意義在于承諾一經(jīng)做出,合同即告成立。承諾的必備條件:

1、承諾須由受約人做出;

2、承諾必須在要約的有效期內(nèi)向要約人做出;(承諾期限的兩種情形)

3、承諾的內(nèi)容須與要約的內(nèi)容一致,不能對要約的內(nèi)容作實質性變更。(何謂實質性變更?)(二)承諾的方式二、承諾1、承諾應當以明示的通知方式做出,即以明確的口頭形式或書面形式承諾。

2、根據(jù)交易習慣,承諾的表示還可以通過“行為”作出,即“作為的默示”。

3、強制承諾方式,主要出現(xiàn)在公用事業(yè)及為公眾服務的事業(yè)中。

4、“不作為的默示”形式的承諾除非先經(jīng)受約人同意或有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否則不能成為承諾方式之一。(合同法236條)(三)承諾的生效時間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生效時也即合同成立時。(四)承諾的撤回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1、承諾應當以明示的通知方式做出,即以明確的口第三節(jié)合同成立的時間合同成立的時間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1、以直接對話方式訂立的合同,以承諾人即時表示承諾的時間為合同成立的時間;2、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合同成立的時間為合同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的時間;3、當事人采用電子郵件形式訂立合同,在合同成立前要求簽定確認書的,以簽定確認書的時間為合同成立的時間;4、《合同法》第36條、37條的規(guī)定。(理論上說這是“形式上雖有欠缺,但事后得以了補救”因而不是無效合同,目的是促進交易。)第三節(jié)合同成立的時間第四節(jié)格式條款合同一、格式條款合同的由來:格式合同在當今社會已被普遍利用,利弊均有。對格式合同既要認可其存在,以興其利;又要規(guī)制其運用,以制其弊。合同法對于格式合同的規(guī)制,主要通過規(guī)制格式條款的公平合理使用來實現(xiàn)。(本部分內(nèi)容只需了解)二、格式條款的含義:是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xié)商的條款。三、格式條款提供方的義務:(見《合同法》39條)1、公平擬約義務:利益關系均衡,風險分擔。2、提醒義務:主要針對免責或限責條款。3、說明義務:主要也是針對免責或限責條款。第四節(jié)格式條款合同四、格式條款的無效:(見《合同法》40條、53條)

1、格式合同中如果有免除格式合同提供方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則該條款無效。

2、合同法進一步具體規(guī)定,“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免責條款和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chǎn)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五、格式條款的解釋與適用:(見《合同法》41條)

1、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

2、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3、格式條款與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非格式條款優(yōu)先于格式條款。四、格式條款的無效:(見《合同法》40條、53條)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一節(jié)合同的成立與生效合同成立與生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合同成立是指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建立了合同關系。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成立。合同生效是指已經(jīng)成立的合同因符合法定有效要件(當事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實;合同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益)而取得法律認可的效力。在大多數(shù)情形下,合同成立與生效的時間是一致的,即“合同自成立時起生效”。只有在少數(shù)情形下,合同的成立與生效的時間是不一致的,即一個合同已經(jīng)成立,但卻尚未生效。如:附條件附期限的合同;應當辦理批準或登記手續(xù)的合同。對于已成立并生效的合同,當事人所負擔的義務主要是約定的義務,可能產(chǎn)生的民事責任主要是違約責任;對于已成立但還未生效的合同,當事人所負擔的義務主要是法定的義務,違反了這種義務所產(chǎn)生的民事責任主要是締約上的過失責任,通俗點說,即“禁止反悔義務”。第三章合

第二節(jié)附條件與附期限的合同一、附條件的合同:合同法第45條1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睏l件的特征:1、條件將來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2、條件是當事人約定的,不是法定的;3、條件是合法的。合同法第45條2款規(guī)定:“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二、附期限的合同:合同法第46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界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界滿時失效?!薄邊^(qū)別:條件是否成就是不確定的,而期限是必定到來的。第二節(jié)

第三節(jié)效力未定的合同一、效力未定的合同的概念:是指合同的有效或無效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尚待有權利的第三人同意或拒絕以確定其效力的合同。合同法之所以規(guī)定效力未定的合同,是因其內(nèi)容并不違法也不違背社會公益,只是訂立合同的主體資格欠缺,有“挽救”的余地,在“挽救”后有效。二、效力未定的合同的種類:1、(合同法第47條)民事行為能力欠缺;2、(合同法第48條)代理權欠缺;3、(合同法第51條)處分權欠缺;4、(合同法第84條)債權人同意的欠缺。(合同法第88條)第三節(jié)效力未定的合同

第四節(jié)表見代理行為和代表行為有效一、表見代理行為有效:合同法第49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表見代理,本屬于無權代理,但因本人與無權代理人之間的關系,具有外表授權的特征,致使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而與其訂立合同,法律使之發(fā)生與有權代理相同的法律效果。其構成要件為:1、須行為人無代理權;2、須有使相對人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事實或理由;3、須相對人主觀為善意。表見代理對本人產(chǎn)生有權代理的效力,本人不得以無權代理為由進行抗辯?!跋鄬θ擞欣碛上嘈?-----”實踐中主要指哪些理由?二、代表行為有效:見合同法第50條。第四節(jié)表

第五節(jié)無效合同一、無效合同的含義:1、自始無效:從行為開始時就沒有法律效力(而非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時)。2、當然無效:不論當事人是否知道無效的情況,也不論是否經(jīng)過法院或仲裁機構的確認,該合同都是無效的。3、確定無效:合同自始無效,以后任何事實都不能使之有效。二、無效合同的種類: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訂立的合同(純獲利益的和處分零花錢的行為除外);2、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3、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4、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

5、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6、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7、自始不能履行的合同。第六節(jié)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一、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的特征:1、合同的有效要件欠缺或存在瑕疵;2、撤銷權人是否行使撤銷權由他自己決定(這一點與無效合同不同);3、撤銷權人不行使撤銷權或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行使撤銷權,則合同有效(這是與無效合同和效力未定合同的區(qū)別)。二、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的種類:5、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1、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在司法實踐中,動機的誤解一般不構成重大誤解);2、顯失公平的合同;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愿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三、撤銷權的行使:1、撤銷權在受損人一方,對方不能享有。2、撤銷權的實現(xiàn)途徑:撤銷的意思表示須向法院或仲裁機構作出,而非向相對人作出。3、撤銷權的行使時間:見合同法第55條第1款。四、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后的法律后果:(見合同法第58條、第59條)1、互相返還財產(chǎn);1、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在司法實踐中,動機的誤解一般不構2、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3、過錯損失賠償責任;4、收歸國有或返還集體、第三人。第四章合同的履行一、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見合同法第60條)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是指在合同中雖未約定,但依照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雙方也應當履行的義務。它是附隨于合同的約定義務而存在的,它是法定的義務,而非約定的義務。其主要包括:1、及時通知的義務;2、互相協(xié)助的義務;3、提供必要條件的義務(為債權人的義務);4、防止損失擴大的義務;5、保密的義務。2、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二、合同內(nèi)容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時的履行規(guī)則:(見合同法第61條,尤其是第62條)1、關于合同質量要求條款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2、關于合同價款或者報酬條款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3、關于合同履行地點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4、關于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5、關于合同履行方式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6、合同對履行費用的負擔約定不明確時的履行規(guī)則。三、合同標的物價格變動時的履行規(guī)則:分為兩種情形:1、執(zhí)行市場價格的情形;2、執(zhí)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格的情形——(見合同法第63條)二、合同內(nèi)容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時的履行規(guī)則:四、向第三人履行和第三人代為履行:(合同法第64條、65條)

1、向第三人履行是指基于合同債權人與債務人的約定,合同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合同債務。其適用規(guī)則是:(1)必須基于合同的約定;(2)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合同債務增加的費用,由債權人負擔;(3)第三人可以向債務人請求履行,無須債權人代為請求;(4)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是向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

2、第三人代為履行是指基于合同債權人與債務人的約定,第三人代替?zhèn)鶆杖讼騻鶛嗳寺男泻贤瑐鶆?。其適用規(guī)則是:(1)必須基于合同的約定;(2)債務的性質必須是能夠代為履行的;(3)債權人有權請求第三人履行;(4)第三人沒有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是由第三人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四、向第三人履行和第三人代為履行:(合同法第64條、65條)五、提前履行和部分履行:(合同法第71條、72條)

1、提前履行是指合同債務人在合同履行期限之前提前向債權人履行合同債務。對于提前履行,債權人有權拒絕,但依據(jù)誠實信用原則,提前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應予受領。提前履行債權人受領,但因此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2、部分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內(nèi)只向債權人履行部分合同債務。對于部分履行,債權人有權拒絕,但依據(jù)誠實信用原則,部分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應予受領。部分履行債權人受領,但因此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債務人對未履行部分應承擔違約責任。六、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見合同法第66——69條)(一)概念: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條件下對抗另一方當事人的請求權,拒絕履行其債務的權利。它的行使只是在一定期限內(nèi)產(chǎn)生中止履行合同而不是消滅合同的效力,產(chǎn)生抗辯權的原因消滅后,債務人仍應履行其債務。五、提前履行和部分履行:(合同法第71條、72條)(二)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應同時履行各自的合同義務。一方當事人在對方未履行之前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享有的這種拒絕權在合同法理論中稱為同時履行抗辯權。(當然不排除當事人同時行使其他請求權的可能,如:違約責任請求權;合同解除權)(三)先履行抗辯權:在約定了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應按約定的先后履行順序履行合同債務。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之前,不得要求后履行一方履行債務,如果要求后履行一方履行,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的履行不符合約定時,后履行一方也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后履行合同義務方享有的這種拒絕權在合同法理論中稱為先履行抗辯權。(二)同時履行抗辯權:(四)不安抗辯權:

1、概念:在一個雙務合同中,負有先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在合同尚未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時,因出現(xiàn)后履行義務人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合同義務的能力的情形,而暫時停止履行自己承擔的合同義務。這種先履行合同義務的當事人享有的中止履行合同義務的權利在合同法理論中稱為不安抗辯權。

2、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1)雙方當事人的合同是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2)后履行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現(xiàn)實危險;(先履行義人必須有證據(jù)證明后履行義務人存在合同法第68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否則中止履行構成違約)(3)后履行義務人未能提供適當擔保;(4)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負有通知和舉證的義務。

3、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的后果:只有當后履行義務人恢復了履行能力或提供了適當擔保后,先履行義人才應當恢復履行合同義務;如果后履行義務人在約定或合理的期限內(nèi)未恢復履行能力或不能提供適當擔保的,先履行義人有權最終解除合同。(四)不安抗辯權:七、合同債權人的代位權和撤銷權:這兩種權利是債權保全的法律制度。(一)債權人的代位權:(見合同法第73條)1、概念:是指合同債務人怠于行使對第三人享有的權利而害及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為保全自己的債權,可以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第三人的權利的權利。2、債權人代位權的特征:(1)債務人對第三人的權利是代位權的標的(代位權的標的必須是非專屬于債務人本身的權利);(2)債務人怠于行使到期債權;(3)債務人已陷于遲延;(4)有保全債權的必要;(5)代位權的行使范圍限于到期的金錢債權;(6)債權人的代位權為債權人的法定權利;(7)代位權行使的途徑應通過訴訟程序。(二)債權人的撤銷權:(見合同法第74、75條)1、概念:是指合同債權人對于合同債務人所為的危害債權的行為,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七、合同債權人的代位權和撤銷權:2、債權人的撤銷權的成立條件:(1)須有債務人危害債權的行為,該行為包括:A、債務人無償轉讓財產(chǎn);B、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C、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chǎn);D、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chǎn);E、債務人無償為他人債務提供擔保;F、債務人在有多個債權人的情況下,債務人與其中一個債權人惡意串通,將其全部財產(chǎn)抵押給該債權人;G、債務人放棄未到期的債權;H、債務人放棄債權擔保;I、債務人惡意延長到期債權的履行期。(2)上述行為只有給債權人的債權造成損害時,債權人才有權予以撤銷。(3)債權人的撤銷權的行使不以債權到期為要件。債權人的撤銷權的行使應以訴訟方式進行;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2、債權人的撤銷權的成立條件:

第五章合同的變更和轉讓一、合同的變更:我們這里指的合同的變更不包括合同主體的變更(實為合同的轉讓)及合同標的的變更(實為訂立了新的合同),而是除了上述兩項之外的合同內(nèi)容的變更。合同的變更并非只能基于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