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的概念與功能課件_第1頁
品管七大手法的概念與功能課件_第2頁
品管七大手法的概念與功能課件_第3頁
品管七大手法的概念與功能課件_第4頁
品管七大手法的概念與功能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C七大手法簡介2006年QC活動交流會品質技術部劉平20060331QC七大手法簡介2006年QC活動交流會品質技術部1QC七大手法第一招:查檢表集數據第二招:柏拉圖抓重點第三招:散布圖看相關第四招:因果圖追原因第五招:分層法作解析第六招:直方圖顯分布第七招:控制圖找異常QC七大手法2QC七大手法簡介QC七大手法簡介3一、檢查表(數據采集表)一、檢查表(數據采集表)4典型檢查表典型檢查表5檢查表示使用簡單易于了解的標準化表格或圖形,作業(yè)時僅需填入規(guī)定檢查記號,再加以統(tǒng)計匯整其數據,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對比檢查用。系統(tǒng)地收集資料和累積資料,確認事實并對資料進行粗略的整理和簡單分析的統(tǒng)計圖表?!褡⒁鈳c:※用在對現狀的調查,以備今后作分析;※對需調查的事件或情況,明確項目名稱;※確定資料收集人、時間、場所、范圍;※資料匯總統(tǒng)計;一)定義檢查表示使用簡單易于了解的標準化表格或圖形,作業(yè)時僅需填6●點檢用檢查表。在設計時已定義,只做事非或選擇的注記,其主要的功用在于確認作業(yè)執(zhí)行、設備儀器保養(yǎng)維護的實施狀況或為預防事故發(fā)生,以防止作業(yè)疏忽或遺漏。●記錄用檢查表。此類查檢表是用來搜集計劃資料,應用于不良原因和不良項目的紀錄,作法是將數據分類為數個項目別,以符號或數字記錄的表格或圖形。常用于作業(yè)缺失、品質狀況等記錄。二)分類●點檢用檢查表。在設計時已定義,只做事非或選擇的注記,其主要7三)檢查表制作應注意的事項●明了制作檢查表的目的。●決定檢查的項目。●決定檢查的頻率?!駴Q定檢查的人員及方法?!裣嚓P條件的記錄方式,如作業(yè)場所、日期、班組、工序等?!駴Q定檢查表格式。(圖形或表格)●決定檢查記錄的方式,如正、++++、△、√、○或簡單數據1.2.3等。

三)檢查表制作應注意的事項●明了制作檢查表的目的。8四)檢查表記載的項目(5W1H)●標題:目的何在?(What)●對象、項目:為什幺?(Why)●人員:由誰作?(Who)●方法:何種方法?(How)●時間:什幺時間?期間間隔多久?(When)●制程別、檢查站:在什幺地方?什幺場所?(Where)●結果之整理:合計、平均、統(tǒng)計分析。●傳遞途徑:誰需要了解,要報告給誰。四)檢查表記載的項目(5W1H)9五)檢查表制作要點檢查表的制作,可任意配合需求目的而作更改,并沒有特定之型式,但仍有幾項重點是制作時應特別留意的:1)并非一開始,即要求完美。2)愈簡單愈好。3)一目了然,檢查的事項應清楚陳述,始作業(yè)者在記錄問題的同時,即能明了所登記的內容。4)以Teamwork的方式,大家集思廣益,切記不可遺漏重要項目。5)設計不會使作業(yè)者記錄錯誤的查檢表,以免影響日后統(tǒng)計分析的真實性。五)檢查表制作要點檢查表的制作,可任意配合需求目的而作更10六)檢查表的應用(1)檢查表制作完成后,要讓使用者了解,并且作在職訓練,使用檢查表時應注意下列事項并適時反映。1)搜集數據要細心、客觀,數據是否代表事實?2)數據是否集中在某些項目,而各項目間差異為何?3)某些事項是否因時間的變化而有所變化?4)如有異常,應馬上追究原因,并采取必要措施。5)檢查的項目應隨著作業(yè)的改善而改變。6)由使用的記錄即能迅速判斷、采取行動。六)檢查表的應用(1)檢查表制作完成后,要讓使用者了解,117)明確指定檢查責任者,并使其了解收集的目的及方法。8)搜集的數據應能獲得層別的情報。9)搜集數據后,若發(fā)現并非當初所設想的,應重新搜集。10)檢查項目、期間、計算單位等標準應一致。11)盡快將結果呈報,并使相關人員亦能知曉。12)數據的搜集應注意樣本取得的隨機性與代表性。13)對于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檢查記錄,應適當保管,并比較其差異性。14)檢查表完成后可利用柏拉圖加以整理,以便掌握問題重心。

六)檢查表的應用(2)7)明確指定檢查責任者,并使其了解收集的目的及方法。六)檢查12七)檢查表示例壓鑄不良情況檢查表

項目收集人張X日期地點記錄人王X班次日期廢品數不良分類欠鑄3243583563533323232046冷隔2402562832722452411537小砂眼151165178168144107913粘模758090948272493其他141827231632130合計7047779349108196755119合計2006.03.03全部2005年9月-2月11月12月1月2月壓鑄質量不良壓鑄現場9月10月七)檢查表示例壓鑄不良情況檢查表項目收集人張X日期地點記13二、排列圖(柏拉圖)二、排列圖(柏拉圖)14典型柏拉圖典型柏拉圖151)根據所搜集的數據,按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項目、不良發(fā)生的位置等不同區(qū)分標準而加以整理、分類,藉以尋求戰(zhàn)最大比率之原因、狀況或位置,按其大小順序排列,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2)從柏拉圖可看出哪一項目有問題,其影響如何,以判斷問題之癥結所在,并針對問題點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稱ABC圖。(所謂ABC分析的重點是強調對于一切事物,依其價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獲取效果;亦即柏拉圖分析前2-3項重要項目之控制)。因為圖的排列系一大小順序為之,故又可稱為排列圖。

●注意幾點※明確問題和現象;※尋找不良的情況統(tǒng)計資料;※頻率計算和累計;※對頻率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一)定義1)根據所搜集的數據,按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項目、16二)柏拉圖的制作方法(1)步驟1:決定數據的分類項目。(1)結果的分類包括不良項目、場所別、時間別工程別。(2)原因的分類包括材料別(廠商、成分等)。方式別(作業(yè)條件、程序、方法、環(huán)境等)、人(年齡、熟練杜、經驗等)、設備別(機械、工具等)。分類的項目必須合乎問題的癥結,一般的分類先從結果分類上著手,以便洞悉問題之所在;然后再進行原因分類,分析出問題產生之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對策。將此分析的結果,依其結果與原因分別繪制柏拉圖。步驟2:決定收集數據的期間;并按分類項目,在期間內收集數據??紤]發(fā)生問題的狀況,從中選擇恰當的期限(如一天、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來收集數據。二)柏拉圖的制作方法(1)步驟1:決定數據的分類項目。17步驟3:依分類項目別,做數據整理,并做成統(tǒng)計表。(1)各項目按出現數據之大小順序排列,其它項目排在最后一項,并求其累積數。(其它項不可大于前三項,若大于時應在細分)。(2)求各項目數據所占比率及累積數之影響度。(3)其它項排在最后,若太大時,需檢討是否有其它重要要因需提出。不良率(%)=各項不良數÷總檢查數×100影響度(%)=各項不良數÷總不良數×100步驟4:記入圖表只并依數據大小排列畫成柱狀圖。(1)于圖表用紙記入縱軸及橫軸??v軸左側填入不良數、不良率,或損失金額,縱軸右側刻度表示累計影響度(比率);在最上方刻100%,左方則依收集數據大小做事當刻度。其它項則記載最右邊。(2)橫軸與縱軸應做適度比例,橫軸不宜長于縱軸。二、柏拉圖的制作方法(2)步驟3:依分類項目別,做數據整理,并做成統(tǒng)計表。二、柏拉圖的18步驟5:繪累積比率。(1)縱軸右邊繪折線終點為100%。(2)將0~100%間分成10等分,把%的分度記上(即累積影響度)。(3)標出前三項(或四項)之累計影響度是否>80%或接近80%。步驟6:記入必要的事項。(1)標題(目的)。(2)數據搜集期間。(3)數據合計(總檢查數、不良數、不良率…等)。(4)工程別。(5)做成者(包括記錄者、繪圖者)。二)柏拉圖的制作方法(3)步驟5:繪累積比率。二)柏拉圖的制作方法(3)191)柏拉圖應依大小順序由高而低排列,如此可以看出影響問題特性之原因,最前面的即是主要原因。2)柱狀圖寬度要一致,橫軸按項目別排列,縱軸之最高點等于總不良率,且所表示之間距應一致。3)其它項表示原因不明或數量多卻微小的原因,要擺在最右端,其它項不應大于柏拉圖最前面幾項,否則即有錯誤要再分析。4)一般而言,前三項不良項目往往占累計影響度70%~80%,故對前三項做改善便可得70%以上的效果。5)一般而言,縱軸可用損失金額、缺點數、故障件數、出勤率、缺勤率等特性來表示,橫軸則以設備別、不良項目別、作業(yè)人員別、時間別等來區(qū)分。6)柏拉圖只適用于計數值,而計量值則需使用直方圖才可。三)繪制柏拉圖應注意事項1)柏拉圖應依大小順序由高而低排列,如此可以看出影響問題特性20四)柏拉圖之用途

1)決定改善目標,找出問題點。2)明了改善對策。3)調查不良或缺點原因。4)掌握重點分析四)柏拉圖之用途1)決定改善目標,找出問題點。21五)柏拉圖示例五)柏拉圖示例22三、散布圖三、散布圖23將兩個種類的資料顯示在坐標圖上,借以判斷兩者是否相關。這種圖表稱之為散布圖?!褚郎⒉紙D之相關性可分為:一.正相關二.負相關三.毫不相關四.弱正相關五.弱負相關●注意幾點:※搜集足夠的資料,至少30對;※橫坐標表示資料(原因),縱坐標表示因變數(結果);※正確判斷變數之間的關系;※因果圖的后續(xù)工作,提供直觀的相關性驗證;一)定義將兩個種類的資料顯示在坐標圖上,借以判斷兩者是否相關。這24用來判定不同種類資料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成對出現的不同變數之間相互關系的座標圓?!鶛z查兩變數間的相關性。——知道兩組數據(或原因與結果)之間是否有相關及相關程度?!鶑奶匦砸髮ふ易钸m要因?!罁鞣N可能影響原因層別繪制散布圖,可找出最適的要因?!鶑囊蝾A估特性水準。——檢視是否為不相關。二)散布圖的作用用來判定不同種類資料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成對出現的不同變25三)散布圖的制作方法1)搜集相對應數據,至少30組以上,并且整理寫到數據表上。2)找出數據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畫出縱軸與橫軸刻度,計算組距。4)將各組對數據標示在坐標上。5)記錄必要事項。三)散布圖的制作方法1)搜集相對應數據,至少30組以上,并且26四)散布圖示例——溫度與表面硬度散布圖四)散布圖示例——溫度與表面硬度散布圖27YXYXYXYX0000強正相關弱正相關強負相關弱負相關五)散布圖的解讀YXYXYXYX0000強正相關弱正相關強負相關弱負相關五)28六)注意事項1)注意是否有異常點存在。2)是否有假相關。3)是否有必要層別

層別后的散布圖-范例:菜包的柔軟度y0x→水份柔軟度↑純糯米糯米、在來米各半純在來米

六)注意事項1)注意是否有異常點存在。層別后29四、因果圖四、因果圖30用于尋找造成問題產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與結果之間關系的一種方法?!褡⒁鈳c:※充分組織人員全面觀察,從人、機、料、法、環(huán)、測、管理(6M1E)方面尋找;※針對初步原因,展開深層的挖掘(能采取措施);※一個質量特性對應一張因果圖;※在討論中可采用集思法或頭腦風暴法因果圖又稱為魚骨圖、魚翅圖、特性要因圖一)定義用于尋找造成問題產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與結果之間關系的一311)決定品質特性,框起后,加上橫粗箭線。2)將大要因劃在中骨上用□框起來,由箭頭之大分枝加到橫粗箭線上,一般大的要因可依人、機、料、法、環(huán)、測、管理(6M1E)

等分類。3)探討大要因,再細分中、小要因將其記入小分枝,及再分枝上(一次要因←二次要因←三次要因….)。4)圈選重要要因。5)以后隨時補新發(fā)現的要因或補遺漏二)特性要因圖的繪制步驟1)決定品質特性,框起后,加上橫粗箭線。二)特性要因圖的繪制321)集合有關全員知識與經驗。2)利用腦力激蕩法。3)尋找要因時依5W1H(what/why/where/when/who/how)方法自問自答及依6M1E探索。

4)以事實為依據,多利用過去資料及KnowHow。5)對要因徹底深入分析追根究底。6)把要因層別。7)要標明品名、工程別、作成日期、操作者等。三)特性要因圖繪圖時應注意事項1)集合有關全員知識與經驗。三)特性要因圖繪圖時應注意事項331)改善解析用。2)管理用。3)制定標準用。4)品質管制導入及教育用。四)特性要因圖的用途1)改善解析用。四)特性要因圖的用途34五)因果圖示例檔位開關銹蝕失靈五)因果圖示例35五、分層法五、分層法36一)定義對觀察到的現象或所搜集到的數據,按照它們共同的特征加以分類、統(tǒng)計的一種分析方法。●注意幾點:※確定分層的類別和調查的對象;※設計收集資料的表格;※收集和記錄資料;※整理數據并繪制相應圖表;※比較分析和最終的推論;一)定義對觀察到的現象或所搜集到的數據,按照它們共同的特37二)用途1)發(fā)現問題,界定問題。2)發(fā)掘問題的要因。3)驗證要因產生的影響二)用途1)發(fā)現問題,界定問題。38三)分層的對象和項目●有關人的分層?!駲C械設備的分層。●作業(yè)方法、條件的分層。●時間的分層●原材料零件分層?!駵y量檢查的分層。●環(huán)境天候的分層?!裰破返姆謱尤┓謱拥膶ο蠛晚椖俊裼嘘P人的分層。39四)分層法使用步驟●確定目的?!裾莆沼绊憜栴}的因素及范圍?!駴Q定分層項目、搜集使用窗體。●分層觀察事實并記錄、分類與繪制應有的圖表?!駥で蟛町慄c、特異點,找尋真因所在?!駥С鼋Y論四)分層法使用步驟●確定目的。40五)分層法使用注意重點●搜集數據之前就應使用分層法?!馫C手法的運用應該特別注意分層法的使用?!窆芾砉ぷ魃弦矐摶钣梅謱臃ㄎ澹┓謱臃ㄊ褂米⒁庵攸c●搜集數據之前就應使用分層法。41某摩托車維修站在幫助客戶更換摩托車后尾燈后經常發(fā)生后尾燈不亮。通過現場調查,得知后尾燈不亮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后尾燈安裝時,操作人員不同(有甲、乙、丙三個維修人員按各自不同技術水平操作);二是后尾燈的生產廠家不同(有A、B兩家工廠提供配件)。于是就此做專項調查,收集資料形成檢查表。對此,應如何作分層法分析?并說明分層類別。分析應如何后尾燈不亮?六)分層法示例某摩托車維修站在幫助客戶更換摩托車后尾燈后經常發(fā)生后尾燈42月份維修數量故障次數322301261252204170后尾燈不亮檢查表統(tǒng)計時間:200508~200603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月份維修數量故障次數322301261252204170后尾43表一:后尾燈不亮檢查表(人員分類)表二:后尾燈不亮檢查表(配件廠商分類)4524.44%4124.88%6469.38%甲乙丙9366.45%5747.02%BA表一:后尾燈不亮檢查表(人員分類)4524.44%412444六、直方圖六、直方圖45為分析和掌握資料的分布狀況,將所搜集的數據、特性值或結果值,在橫軸上適當地區(qū)分成幾個相等區(qū)間,并將各區(qū)間內測定值所出現的次數累加起來,用柱形畫出的圖形。●注意幾點:※確定過程特性和計量標準值;※收集資料,必須是計量值資料;※資料針對一個范圍時期收集至少50-100個;※確定積差R,分組數K,組間距h,分組組界;※作次數分配表;一)定義為分析和掌握資料的分布狀況,將所搜集的數據、特性值或結果46二)使用目的1)測知制程能力。2)測知數據的真?zhèn)巍?)測知分配型態(tài)。4)計算產品不良率。5)調查是否混入兩個以上的不同群體。6)藉以訂定規(guī)格界限。7)規(guī)格與標準值比較。8)設計管制界限是否可用于制程管制。9)求分配的平均值與標準差。二)使用目的1)測知制程能力。47三)直方圖制作步驟(1)1)搜集數據并且記錄在紙上2)找出全體數據中之最大值(L)與最小值(S)3)定全距(R)=最大值(L)-最小值(S)4)決定組數K=1+3.32lognn=數據數量組數決定參考表(經驗法則)數據數量K組數n50~1006~10100~2507~12250以上10~20三)直方圖制作步驟(1)1)搜集數據并且記錄在紙上數據數量K48三)直方圖制作步驟(2)5)定組距(H)=R/K=全距/組數6)求各組上、下組界第一組下組界a0=最小值-最小測定值/2第i組下組界ai=下組界+組距(以此類推)7)決定組的中心點(上組界+下組界)/2=組的中心點8)制作次數分配表(a0,a1],(a1,a2]……(ak-1,ak]9)制作直方圖10)填上主題、規(guī)格、平均值、數據來源、日期等資料三)直方圖制作步驟(2)5)定組距(H)=R/K=全距/組數49品管七大手法的概念與功能課件50三)直方圖制作示例(1)沖壓車間加工某車架散件,從一批完成品中隨機抽取100件測量某尺寸,結果如下:3.423.523.463.443.433.393.363.423.473.403.403.503.473.363.413.493.463.483.423.463.473.463.463.453.443.503.483.523.403.563.393.483.383.423.473.473.443.433.493.413.483.413.403.473.423.373.443.403.443.463.423.443.453.383.513.483.453.393.433.453.463.443.443.443.433.453.453.503.533.453.523.503.453.433.473.543.503.433.503.443.513.483.523.443.453.493.323.433.403.463.423.353.493.483.443.413.463.413.423.473.423.523.463.443.433.393.363.423.473.403.403.503.473.363.413.493.463.483.423.463.473.463.463.453.443.503.483.523.403.563.393.483.383.423.473.473.443.433.493.413.483.413.403.473.423.373.443.403.443.463.423.443.453.383.513.483.453.393.433.453.463.443.443.443.433.453.453.503.533.453.523.503.453.433.473.543.503.433.503.443.513.483.523.443.453.493.323.433.403.463.423.353.493.483.443.413.463.413.423.47三)直方圖制作示例(1)沖壓車間加工某車架散件,從一批完51三)直方圖制作示例(2)1)找出全體數據中之最大值(L)與最小值(S)L=3.56,S=3.322)定全距(R)=最大值(L)-最小值(S)R=3.56-3.32=0.243)決定組數K=9n=數據數量5)定組距(H)=R÷K=0.24÷9=0.027,取H=0.036)求各組上、下組界a0=最小值-最小測定值÷2=3.32-0.01÷2=3.315a1=下組界+組距=3.315+0.03=3.345a2=3.375,……三)直方圖制作示例(2)1)找出全體數據中之最大值(L)與最52三)直方圖制作示例(3)7)各組組距、中心點、次數分配表見下表:三)直方圖制作示例(3)7)各組組距、中心點、次數分配表見下53三)直方圖制作示例(4)8)制作直方圖:三)直方圖制作示例(4)8)制作直方圖:54四)直方圖型態(tài)、形成原因與對策(1)四)直方圖型態(tài)、形成原因與對策(1)55四)直方圖型態(tài)、形成原因與對策(2)四)直方圖型態(tài)、形成原因與對策(2)56四)注意事項1)可根據圖案分布形狀來觀察制品工程是否正常。2)產品規(guī)格分布圖案可與目標、標準規(guī)格作比較,有多大的差異。3)是否必要再進一步層別化。四)注意事項1)可根據圖案分布形狀來觀察制品工程是否正常。57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1)1)圖形是否分布中央?2)規(guī)格外比率有多少?3)平均值是否在規(guī)格正中央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1)1)圖形是否分布中央?58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2)●過程能力足夠,產品品質分散寬度完全在規(guī)格界限內。

規(guī)格上限規(guī)格下限●過程能力還可以,但產品品質稍有變動即會產生不良品,有提高過程能力的必要。規(guī)格下限規(guī)格上限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2)●過程能力足夠,產品品質分散59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3)●過程能力不足,因為中心值偏右,如能將中心值調整至規(guī)格中心處,則剛好可以符合規(guī)格。

規(guī)格上限規(guī)格下限●過程的分散寬度過大,此時須改善過程或檢討規(guī)格,而已生產的產品須全數檢查。

規(guī)格上限規(guī)格下限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3)●過程能力不足,因為中心值偏60七、控制圖七、控制圖61

將實際的品質特性,與根據過去經驗所建立的制程能力的控制界限比較,按時間的先后或制品全體號碼的次序,以判別產品品質是否安定的一種圖形。控制圖是用于分析和控制過程質量的一種方法??刂茍D是一種帶有控制界限的反映過程質量的記錄圖形,圖的縱軸代表產品質量特性值(或由質量特性值獲得的某種統(tǒng)計量);橫軸代表按時間順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個樣本號;圖內有中心線(記為CL)、上控制界限(記為UCL)和下控制界限(記為LCL)三條線(見下圖)。一)定義上控制界限(UCL)下控制界限(LCL)中心線(CL)將實際的品質特性,與根據過去經驗所建立的制程能力的控制界621)任何生產過程中,影響品質差異的原因不外是機遇原因與非機遇原因兩種?!獧C遇原因:不可避免的原因———非機遇原因:可避免的原因2)防止非機遇原因再度發(fā)生,維持制程穩(wěn)定。二)控制圖的作用1)任何生產過程中,影響品質差異的原因不外是機遇原因與非機遇63●依數據的性質分類1)計量值控制圖用來測量長度、重量、面積、溫度、時間等計量值的控制圖。2)計數值控制圖用來計算不良數、缺點數等計數值的控制圖?!褚烙猛緛矸诸?)解析用控制圖為了調查制程是否處于統(tǒng)計控制的狀態(tài)。2)管制用控制圖為了保持完善管理的過程三)控制圖的分類●依數據的性質分類三)控制圖的分類64三)控制圖制作步驟(示例)●上海工廠成車車間對某產品某工位裝配扭矩的測試數據:三)控制圖制作步驟(示例)●上海工廠成車車間對某產品某工位裝65三)控制圖制作步驟(1)1)計算各組數據xi及R,結果見上表:2)計算xi及R:xi=163.256,R=14.283)計算R圖參數:UCLR=D4×R=2.114×14.280=30.188CLR=R=14.280LCLR=D3×R=0公式中,D3、D4系數表:樣本數量D4D323.27032.58042.28052.120620三)控制圖制作步驟(1)1)計算各組數據xi及R,結果見上表66三)控制圖制作步驟(2)4)計算x圖參數:UCLx=x+A2×R=163.256+0.577×14.280=171.496CLx=x=163.256LCLx=x-A2×R=163.256-0.577×14.280=155.016公式中,A2系數表:樣本數量A221.8831.0240.7350.5860.48三)控制圖制作步驟(2)4)計算x圖參數:樣本數量A221.67三)控制圖制作步驟(3)X控制圖R控制圖三)控制圖制作步驟(3)X控制圖R控制圖68四)控制圖的判識(1)●正??刂茍D之判識法:正常的控制圖,大多數的點集中在中心線之附近,且為隨機散布,同時在管制界限附近之點甚少。亦即2/3的點落在C區(qū)間內,1/3的點落在A和B區(qū)間內。結論:過程處于受控狀態(tài)下。

LCLUCLCLA區(qū)B區(qū)C區(qū)C區(qū)B區(qū)A區(qū)+3σ+2σ+1σ-1σ-2σ-3σ四)控制圖的判識(1)●正??刂茍D之判識法:LCLUCLCL69四)控制圖的判識(2)●不正常控制圖之判識法:不正??刂茍D之識圖乃是根據統(tǒng)計學的原理,當發(fā)現各樣本的分布不呈隨機性,或有點落在管制界限外時,即判定制程具有非機遇變異之原因,宜尋找出原因之所在,并剔除之。以下是幾種常見的不正??刂茍D四)控制圖的判識(2)●不正??刂茍D之判識法:70四)控制圖的判識(3)1)有點溢出管制界限之外,則需追查其原因。

UCLCLLCLUCLCLLCL2)點在中心線任何一方連續(xù)出現。

連續(xù)5點—注意其以后的動態(tài)連續(xù)6點—開始調查其原因連續(xù)7點—必有非機遇原因,宜采取措施使其恢復管制狀態(tài)。四)控制圖的判識(3)1)有點溢出管制界限之外,則需追查其原71四)控制圖的判識(4)3)點在任何一方出現較多時,必有原因,宜即調查?!B續(xù)11點中有10點以上?!B續(xù)14點中有12點以上?!B續(xù)17點中有14點以上?!B續(xù)20點中有16點以上。

UCLCLLCL四)控制圖的判識(4)3)點在任何一方出現較多時,必有原因,72四)控制圖的判識(5)4)控制圖中各點連續(xù)朝同一方向變動時(點連續(xù)上升或下降):——連續(xù)5點繼續(xù)上升或下降,宜注意以后動態(tài)。——連續(xù)6點繼續(xù)上升或下降,開始調查原因。——連續(xù)7點繼續(xù)上升或下降,必有非機遇原因發(fā)生,應立即采取措施。

UCLCLLCL四)控制圖的判識(5)4)控制圖中各點連續(xù)朝同一方向變動時(73四)控制圖的判識(6)5)控制圖中各點在下列情況發(fā)生時,必有非機遇原因宜加以調查。(1)連續(xù)3點之中有2點落在A區(qū)或A區(qū)之外者。(2)連續(xù)5點之中有4點落在B區(qū)或B區(qū)之外者。

A區(qū)A區(qū)B區(qū)B區(qū)C區(qū)C區(qū)UCLCLLCLA區(qū)A區(qū)B區(qū)B區(qū)C區(qū)C區(qū)UCLCLLCL四)控制圖的判識(6)5)控制圖中各點在下列情況發(fā)生時,必有74五)制作統(tǒng)計圖注意事項1)目的明確。2)確定數據來源、范圍與充分性。3)層別項目檢討。4)兩種以上統(tǒng)計圖并列活用。5)繪圖須考慮原來目的。五)制作統(tǒng)計圖注意事項1)目的明確。75總結總結76QC七大手法簡介2006年QC活動交流會品質技術部劉平20060331QC七大手法簡介2006年QC活動交流會品質技術部77QC七大手法第一招:查檢表集數據第二招:柏拉圖抓重點第三招:散布圖看相關第四招:因果圖追原因第五招:分層法作解析第六招:直方圖顯分布第七招:控制圖找異常QC七大手法78QC七大手法簡介QC七大手法簡介79一、檢查表(數據采集表)一、檢查表(數據采集表)80典型檢查表典型檢查表81檢查表示使用簡單易于了解的標準化表格或圖形,作業(yè)時僅需填入規(guī)定檢查記號,再加以統(tǒng)計匯整其數據,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對比檢查用。系統(tǒng)地收集資料和累積資料,確認事實并對資料進行粗略的整理和簡單分析的統(tǒng)計圖表。●注意幾點:※用在對現狀的調查,以備今后作分析;※對需調查的事件或情況,明確項目名稱;※確定資料收集人、時間、場所、范圍;※資料匯總統(tǒng)計;一)定義檢查表示使用簡單易于了解的標準化表格或圖形,作業(yè)時僅需填82●點檢用檢查表。在設計時已定義,只做事非或選擇的注記,其主要的功用在于確認作業(yè)執(zhí)行、設備儀器保養(yǎng)維護的實施狀況或為預防事故發(fā)生,以防止作業(yè)疏忽或遺漏?!裼涗浻脵z查表。此類查檢表是用來搜集計劃資料,應用于不良原因和不良項目的紀錄,作法是將數據分類為數個項目別,以符號或數字記錄的表格或圖形。常用于作業(yè)缺失、品質狀況等記錄。二)分類●點檢用檢查表。在設計時已定義,只做事非或選擇的注記,其主要83三)檢查表制作應注意的事項●明了制作檢查表的目的?!駴Q定檢查的項目?!駴Q定檢查的頻率。●決定檢查的人員及方法。●相關條件的記錄方式,如作業(yè)場所、日期、班組、工序等?!駴Q定檢查表格式。(圖形或表格)●決定檢查記錄的方式,如正、++++、△、√、○或簡單數據1.2.3等。

三)檢查表制作應注意的事項●明了制作檢查表的目的。84四)檢查表記載的項目(5W1H)●標題:目的何在?(What)●對象、項目:為什幺?(Why)●人員:由誰作?(Who)●方法:何種方法?(How)●時間:什幺時間?期間間隔多久?(When)●制程別、檢查站:在什幺地方?什幺場所?(Where)●結果之整理:合計、平均、統(tǒng)計分析。●傳遞途徑:誰需要了解,要報告給誰。四)檢查表記載的項目(5W1H)85五)檢查表制作要點檢查表的制作,可任意配合需求目的而作更改,并沒有特定之型式,但仍有幾項重點是制作時應特別留意的:1)并非一開始,即要求完美。2)愈簡單愈好。3)一目了然,檢查的事項應清楚陳述,始作業(yè)者在記錄問題的同時,即能明了所登記的內容。4)以Teamwork的方式,大家集思廣益,切記不可遺漏重要項目。5)設計不會使作業(yè)者記錄錯誤的查檢表,以免影響日后統(tǒng)計分析的真實性。五)檢查表制作要點檢查表的制作,可任意配合需求目的而作更86六)檢查表的應用(1)檢查表制作完成后,要讓使用者了解,并且作在職訓練,使用檢查表時應注意下列事項并適時反映。1)搜集數據要細心、客觀,數據是否代表事實?2)數據是否集中在某些項目,而各項目間差異為何?3)某些事項是否因時間的變化而有所變化?4)如有異常,應馬上追究原因,并采取必要措施。5)檢查的項目應隨著作業(yè)的改善而改變。6)由使用的記錄即能迅速判斷、采取行動。六)檢查表的應用(1)檢查表制作完成后,要讓使用者了解,877)明確指定檢查責任者,并使其了解收集的目的及方法。8)搜集的數據應能獲得層別的情報。9)搜集數據后,若發(fā)現并非當初所設想的,應重新搜集。10)檢查項目、期間、計算單位等標準應一致。11)盡快將結果呈報,并使相關人員亦能知曉。12)數據的搜集應注意樣本取得的隨機性與代表性。13)對于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檢查記錄,應適當保管,并比較其差異性。14)檢查表完成后可利用柏拉圖加以整理,以便掌握問題重心。

六)檢查表的應用(2)7)明確指定檢查責任者,并使其了解收集的目的及方法。六)檢查88七)檢查表示例壓鑄不良情況檢查表

項目收集人張X日期地點記錄人王X班次日期廢品數不良分類欠鑄3243583563533323232046冷隔2402562832722452411537小砂眼151165178168144107913粘模758090948272493其他141827231632130合計7047779349108196755119合計2006.03.03全部2005年9月-2月11月12月1月2月壓鑄質量不良壓鑄現場9月10月七)檢查表示例壓鑄不良情況檢查表項目收集人張X日期地點記89二、排列圖(柏拉圖)二、排列圖(柏拉圖)90典型柏拉圖典型柏拉圖911)根據所搜集的數據,按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項目、不良發(fā)生的位置等不同區(qū)分標準而加以整理、分類,藉以尋求戰(zhàn)最大比率之原因、狀況或位置,按其大小順序排列,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2)從柏拉圖可看出哪一項目有問題,其影響如何,以判斷問題之癥結所在,并針對問題點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稱ABC圖。(所謂ABC分析的重點是強調對于一切事物,依其價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獲取效果;亦即柏拉圖分析前2-3項重要項目之控制)。因為圖的排列系一大小順序為之,故又可稱為排列圖。

●注意幾點※明確問題和現象;※尋找不良的情況統(tǒng)計資料;※頻率計算和累計;※對頻率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一)定義1)根據所搜集的數據,按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項目、92二)柏拉圖的制作方法(1)步驟1:決定數據的分類項目。(1)結果的分類包括不良項目、場所別、時間別工程別。(2)原因的分類包括材料別(廠商、成分等)。方式別(作業(yè)條件、程序、方法、環(huán)境等)、人(年齡、熟練杜、經驗等)、設備別(機械、工具等)。分類的項目必須合乎問題的癥結,一般的分類先從結果分類上著手,以便洞悉問題之所在;然后再進行原因分類,分析出問題產生之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對策。將此分析的結果,依其結果與原因分別繪制柏拉圖。步驟2:決定收集數據的期間;并按分類項目,在期間內收集數據??紤]發(fā)生問題的狀況,從中選擇恰當的期限(如一天、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來收集數據。二)柏拉圖的制作方法(1)步驟1:決定數據的分類項目。93步驟3:依分類項目別,做數據整理,并做成統(tǒng)計表。(1)各項目按出現數據之大小順序排列,其它項目排在最后一項,并求其累積數。(其它項不可大于前三項,若大于時應在細分)。(2)求各項目數據所占比率及累積數之影響度。(3)其它項排在最后,若太大時,需檢討是否有其它重要要因需提出。不良率(%)=各項不良數÷總檢查數×100影響度(%)=各項不良數÷總不良數×100步驟4:記入圖表只并依數據大小排列畫成柱狀圖。(1)于圖表用紙記入縱軸及橫軸??v軸左側填入不良數、不良率,或損失金額,縱軸右側刻度表示累計影響度(比率);在最上方刻100%,左方則依收集數據大小做事當刻度。其它項則記載最右邊。(2)橫軸與縱軸應做適度比例,橫軸不宜長于縱軸。二、柏拉圖的制作方法(2)步驟3:依分類項目別,做數據整理,并做成統(tǒng)計表。二、柏拉圖的94步驟5:繪累積比率。(1)縱軸右邊繪折線終點為100%。(2)將0~100%間分成10等分,把%的分度記上(即累積影響度)。(3)標出前三項(或四項)之累計影響度是否>80%或接近80%。步驟6:記入必要的事項。(1)標題(目的)。(2)數據搜集期間。(3)數據合計(總檢查數、不良數、不良率…等)。(4)工程別。(5)做成者(包括記錄者、繪圖者)。二)柏拉圖的制作方法(3)步驟5:繪累積比率。二)柏拉圖的制作方法(3)951)柏拉圖應依大小順序由高而低排列,如此可以看出影響問題特性之原因,最前面的即是主要原因。2)柱狀圖寬度要一致,橫軸按項目別排列,縱軸之最高點等于總不良率,且所表示之間距應一致。3)其它項表示原因不明或數量多卻微小的原因,要擺在最右端,其它項不應大于柏拉圖最前面幾項,否則即有錯誤要再分析。4)一般而言,前三項不良項目往往占累計影響度70%~80%,故對前三項做改善便可得70%以上的效果。5)一般而言,縱軸可用損失金額、缺點數、故障件數、出勤率、缺勤率等特性來表示,橫軸則以設備別、不良項目別、作業(yè)人員別、時間別等來區(qū)分。6)柏拉圖只適用于計數值,而計量值則需使用直方圖才可。三)繪制柏拉圖應注意事項1)柏拉圖應依大小順序由高而低排列,如此可以看出影響問題特性96四)柏拉圖之用途

1)決定改善目標,找出問題點。2)明了改善對策。3)調查不良或缺點原因。4)掌握重點分析四)柏拉圖之用途1)決定改善目標,找出問題點。97五)柏拉圖示例五)柏拉圖示例98三、散布圖三、散布圖99將兩個種類的資料顯示在坐標圖上,借以判斷兩者是否相關。這種圖表稱之為散布圖。●依散布圖之相關性可分為:一.正相關二.負相關三.毫不相關四.弱正相關五.弱負相關●注意幾點:※搜集足夠的資料,至少30對;※橫坐標表示資料(原因),縱坐標表示因變數(結果);※正確判斷變數之間的關系;※因果圖的后續(xù)工作,提供直觀的相關性驗證;一)定義將兩個種類的資料顯示在坐標圖上,借以判斷兩者是否相關。這100用來判定不同種類資料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成對出現的不同變數之間相互關系的座標圓?!鶛z查兩變數間的相關性?!纼山M數據(或原因與結果)之間是否有相關及相關程度。※從特性要求尋找最適要因?!罁鞣N可能影響原因層別繪制散布圖,可找出最適的要因?!鶑囊蝾A估特性水準?!獧z視是否為不相關。二)散布圖的作用用來判定不同種類資料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成對出現的不同變101三)散布圖的制作方法1)搜集相對應數據,至少30組以上,并且整理寫到數據表上。2)找出數據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畫出縱軸與橫軸刻度,計算組距。4)將各組對數據標示在坐標上。5)記錄必要事項。三)散布圖的制作方法1)搜集相對應數據,至少30組以上,并且102四)散布圖示例——溫度與表面硬度散布圖四)散布圖示例——溫度與表面硬度散布圖103YXYXYXYX0000強正相關弱正相關強負相關弱負相關五)散布圖的解讀YXYXYXYX0000強正相關弱正相關強負相關弱負相關五)104六)注意事項1)注意是否有異常點存在。2)是否有假相關。3)是否有必要層別

層別后的散布圖-范例:菜包的柔軟度y0x→水份柔軟度↑純糯米糯米、在來米各半純在來米

六)注意事項1)注意是否有異常點存在。層別后105四、因果圖四、因果圖106用于尋找造成問題產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與結果之間關系的一種方法?!褡⒁鈳c:※充分組織人員全面觀察,從人、機、料、法、環(huán)、測、管理(6M1E)方面尋找;※針對初步原因,展開深層的挖掘(能采取措施);※一個質量特性對應一張因果圖;※在討論中可采用集思法或頭腦風暴法因果圖又稱為魚骨圖、魚翅圖、特性要因圖一)定義用于尋找造成問題產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與結果之間關系的一1071)決定品質特性,框起后,加上橫粗箭線。2)將大要因劃在中骨上用□框起來,由箭頭之大分枝加到橫粗箭線上,一般大的要因可依人、機、料、法、環(huán)、測、管理(6M1E)

等分類。3)探討大要因,再細分中、小要因將其記入小分枝,及再分枝上(一次要因←二次要因←三次要因….)。4)圈選重要要因。5)以后隨時補新發(fā)現的要因或補遺漏二)特性要因圖的繪制步驟1)決定品質特性,框起后,加上橫粗箭線。二)特性要因圖的繪制1081)集合有關全員知識與經驗。2)利用腦力激蕩法。3)尋找要因時依5W1H(what/why/where/when/who/how)方法自問自答及依6M1E探索。

4)以事實為依據,多利用過去資料及KnowHow。5)對要因徹底深入分析追根究底。6)把要因層別。7)要標明品名、工程別、作成日期、操作者等。三)特性要因圖繪圖時應注意事項1)集合有關全員知識與經驗。三)特性要因圖繪圖時應注意事項1091)改善解析用。2)管理用。3)制定標準用。4)品質管制導入及教育用。四)特性要因圖的用途1)改善解析用。四)特性要因圖的用途110五)因果圖示例檔位開關銹蝕失靈五)因果圖示例111五、分層法五、分層法112一)定義對觀察到的現象或所搜集到的數據,按照它們共同的特征加以分類、統(tǒng)計的一種分析方法?!褡⒁鈳c:※確定分層的類別和調查的對象;※設計收集資料的表格;※收集和記錄資料;※整理數據并繪制相應圖表;※比較分析和最終的推論;一)定義對觀察到的現象或所搜集到的數據,按照它們共同的特113二)用途1)發(fā)現問題,界定問題。2)發(fā)掘問題的要因。3)驗證要因產生的影響二)用途1)發(fā)現問題,界定問題。114三)分層的對象和項目●有關人的分層。●機械設備的分層。●作業(yè)方法、條件的分層?!駮r間的分層●原材料零件分層?!駵y量檢查的分層。●環(huán)境天候的分層?!裰破返姆謱尤┓謱拥膶ο蠛晚椖俊裼嘘P人的分層。115四)分層法使用步驟●確定目的?!裾莆沼绊憜栴}的因素及范圍?!駴Q定分層項目、搜集使用窗體?!穹謱佑^察事實并記錄、分類與繪制應有的圖表?!駥で蟛町慄c、特異點,找尋真因所在?!駥С鼋Y論四)分層法使用步驟●確定目的。116五)分層法使用注意重點●搜集數據之前就應使用分層法。●QC手法的運用應該特別注意分層法的使用。●管理工作上也應該活用分層法五)分層法使用注意重點●搜集數據之前就應使用分層法。117某摩托車維修站在幫助客戶更換摩托車后尾燈后經常發(fā)生后尾燈不亮。通過現場調查,得知后尾燈不亮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后尾燈安裝時,操作人員不同(有甲、乙、丙三個維修人員按各自不同技術水平操作);二是后尾燈的生產廠家不同(有A、B兩家工廠提供配件)。于是就此做專項調查,收集資料形成檢查表。對此,應如何作分層法分析?并說明分層類別。分析應如何后尾燈不亮?六)分層法示例某摩托車維修站在幫助客戶更換摩托車后尾燈后經常發(fā)生后尾燈118月份維修數量故障次數322301261252204170后尾燈不亮檢查表統(tǒng)計時間:200508~200603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月份維修數量故障次數322301261252204170后尾119表一:后尾燈不亮檢查表(人員分類)表二:后尾燈不亮檢查表(配件廠商分類)4524.44%4124.88%6469.38%甲乙丙9366.45%5747.02%BA表一:后尾燈不亮檢查表(人員分類)4524.44%4124120六、直方圖六、直方圖121為分析和掌握資料的分布狀況,將所搜集的數據、特性值或結果值,在橫軸上適當地區(qū)分成幾個相等區(qū)間,并將各區(qū)間內測定值所出現的次數累加起來,用柱形畫出的圖形。●注意幾點:※確定過程特性和計量標準值;※收集資料,必須是計量值資料;※資料針對一個范圍時期收集至少50-100個;※確定積差R,分組數K,組間距h,分組組界;※作次數分配表;一)定義為分析和掌握資料的分布狀況,將所搜集的數據、特性值或結果122二)使用目的1)測知制程能力。2)測知數據的真?zhèn)巍?)測知分配型態(tài)。4)計算產品不良率。5)調查是否混入兩個以上的不同群體。6)藉以訂定規(guī)格界限。7)規(guī)格與標準值比較。8)設計管制界限是否可用于制程管制。9)求分配的平均值與標準差。二)使用目的1)測知制程能力。123三)直方圖制作步驟(1)1)搜集數據并且記錄在紙上2)找出全體數據中之最大值(L)與最小值(S)3)定全距(R)=最大值(L)-最小值(S)4)決定組數K=1+3.32lognn=數據數量組數決定參考表(經驗法則)數據數量K組數n50~1006~10100~2507~12250以上10~20三)直方圖制作步驟(1)1)搜集數據并且記錄在紙上數據數量K124三)直方圖制作步驟(2)5)定組距(H)=R/K=全距/組數6)求各組上、下組界第一組下組界a0=最小值-最小測定值/2第i組下組界ai=下組界+組距(以此類推)7)決定組的中心點(上組界+下組界)/2=組的中心點8)制作次數分配表(a0,a1],(a1,a2]……(ak-1,ak]9)制作直方圖10)填上主題、規(guī)格、平均值、數據來源、日期等資料三)直方圖制作步驟(2)5)定組距(H)=R/K=全距/組數125品管七大手法的概念與功能課件126三)直方圖制作示例(1)沖壓車間加工某車架散件,從一批完成品中隨機抽取100件測量某尺寸,結果如下:3.423.523.463.443.433.393.363.423.473.403.403.503.473.363.413.493.463.483.423.463.473.463.463.453.443.503.483.523.403.563.393.483.383.423.473.473.443.433.493.413.483.413.403.473.423.373.443.403.443.463.423.443.453.383.513.483.453.393.433.453.463.443.443.443.433.453.453.503.533.453.523.503.453.433.473.543.503.433.503.443.513.483.523.443.453.493.323.433.403.463.423.353.493.483.443.413.463.413.423.473.423.523.463.443.433.393.363.423.473.403.403.503.473.363.413.493.463.483.423.463.473.463.463.453.443.503.483.523.403.563.393.483.383.423.473.473.443.433.493.413.483.413.403.473.423.373.443.403.443.463.423.443.453.383.513.483.453.393.433.453.463.443.443.443.433.453.453.503.533.453.523.503.453.433.473.543.503.433.503.443.513.483.523.443.453.493.323.433.403.463.423.353.493.483.443.413.463.413.423.47三)直方圖制作示例(1)沖壓車間加工某車架散件,從一批完127三)直方圖制作示例(2)1)找出全體數據中之最大值(L)與最小值(S)L=3.56,S=3.322)定全距(R)=最大值(L)-最小值(S)R=3.56-3.32=0.243)決定組數K=9n=數據數量5)定組距(H)=R÷K=0.24÷9=0.027,取H=0.036)求各組上、下組界a0=最小值-最小測定值÷2=3.32-0.01÷2=3.315a1=下組界+組距=3.315+0.03=3.345a2=3.375,……三)直方圖制作示例(2)1)找出全體數據中之最大值(L)與最128三)直方圖制作示例(3)7)各組組距、中心點、次數分配表見下表:三)直方圖制作示例(3)7)各組組距、中心點、次數分配表見下129三)直方圖制作示例(4)8)制作直方圖:三)直方圖制作示例(4)8)制作直方圖:130四)直方圖型態(tài)、形成原因與對策(1)四)直方圖型態(tài)、形成原因與對策(1)131四)直方圖型態(tài)、形成原因與對策(2)四)直方圖型態(tài)、形成原因與對策(2)132四)注意事項1)可根據圖案分布形狀來觀察制品工程是否正常。2)產品規(guī)格分布圖案可與目標、標準規(guī)格作比較,有多大的差異。3)是否必要再進一步層別化。四)注意事項1)可根據圖案分布形狀來觀察制品工程是否正常。133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1)1)圖形是否分布中央?2)規(guī)格外比率有多少?3)平均值是否在規(guī)格正中央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1)1)圖形是否分布中央?134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2)●過程能力足夠,產品品質分散寬度完全在規(guī)格界限內。

規(guī)格上限規(guī)格下限●過程能力還可以,但產品品質稍有變動即會產生不良品,有提高過程能力的必要。規(guī)格下限規(guī)格上限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2)●過程能力足夠,產品品質分散135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3)●過程能力不足,因為中心值偏右,如能將中心值調整至規(guī)格中心處,則剛好可以符合規(guī)格。

規(guī)格上限規(guī)格下限●過程的分散寬度過大,此時須改善過程或檢討規(guī)格,而已生產的產品須全數檢查。

規(guī)格上限規(guī)格下限五)分布型態(tài)與目標規(guī)格比較(3)●過程能力不足,因為中心值偏136七、控制圖七、控制圖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