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科學教案(通用10篇)
科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能夠利用顯微鏡觀測霉,并能通過圖畫、文字、語言等描述霉的樣子;
能夠設(shè)計對比試驗,探究物體發(fā)霉的基本條件,了解霉菌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發(fā)霉的方法。
情感、立場與價值觀
激發(fā)同學樂于探究、發(fā)覺神秘的欲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憑借已有的閱歷對霉菌產(chǎn)生的條件進行假設(shè),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試驗方案,然后在課外做對比試驗。
2、難點:憑借已有的閱歷對霉菌產(chǎn)生的條件進行假設(shè),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試驗方案,然后在課外做對比試驗。
教學預備
發(fā)霉的饅頭、水果、放大鏡、顯微鏡、抹布、切片、圖片等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1、通過多媒體出示霉的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在我們的生活中見過沒有?
2、溝通:你帶來了什么發(fā)霉的物品?
講解并描述:請大家認真觀測帶來的發(fā)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顏色?什么外形?先請同學們用語言描述一下所見到的霉外形。再用顯微鏡觀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畫在活動記錄紙上描述顯微鏡下霉的外形和特征?!沧龊醚膊旌洼o導〕
3、同學匯報、小結(jié):霉是一種生物,它特別小,用眼睛很難徑直看清,需要借助顯微鏡,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種類許多,顏色各異,有青綠色、黃色、黑色、白色等,外形有絨毛狀、蛛網(wǎng)狀、絮狀等。
4、爭論霉菌有生命嗎?怎樣證明呢?〔從無到有,從少到多〕
5、爭論:依據(jù)生活中物體發(fā)霉的事例,探究饅頭在什么條件下會發(fā)霉。其他物體發(fā)霉的條件和饅頭發(fā)霉一樣嗎?
6、爭論:教材第9頁表,你認為除了表中列出的試驗條件外,還有哪些組合方式。請補寫在表格的下方。
課堂小結(jié):霉是什么?它有生命嗎?物體發(fā)霉的條件有哪些?
作業(yè):每小組選擇一個組合條件做物體發(fā)霉的試驗。寫好試驗報告。
第2課時
一、復習:
1、霉是不是就會在食品上發(fā)生?在其他物品上會發(fā)生嗎?
2、霉發(fā)生的條件有哪些?
3、溝通,依據(jù)試驗說明霉發(fā)生的條件和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線有關(guān)。
二、依據(jù)發(fā)霉的條件說明應當怎樣防止發(fā)霉。
1、隔絕空氣。
2、保持干燥。
3、高溫滅殺。
4、低溫保存。
三、老師輔導同學學習霉的功過。
1、可以用霉制止食品。
2、制作藥品
3、霉菌會使物品損壞
4、霉變食品會危害人體健康。
四、學習科學家發(fā)現(xiàn)青霉素的故事。
五、小結(jié):
應當怎樣防止有害的霉發(fā)生?應當制造什么條件讓有益的霉發(fā)生。
科學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課從現(xiàn)象入手,指導同學進行模擬觀測和實際觀測,并能夠進行有計劃的、較長期的觀測活動和記錄,從而發(fā)覺自然界的一些規(guī)律。本節(jié)課老師要充分提示同學認識觀測月相改變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適時地援助同學調(diào)整,從而提高科學觀測的效率。本課主要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課堂教學。主要通過畫月亮、排月亮、觀測月相盒里月相的改變,對月相由初步的認識。第二部分:課外觀測。通過連續(xù)觀測一個月〔或兩個月〕里的月相的改變,探究月相改變的規(guī)律。通過溝通日記,讓同學體驗觀測過程,這個過程比他們得到月相改變的知識更為重要。
教學目標:
1、能夠畫出多個月相圖,并能夠按順次排列,了解月相的改變規(guī)律;
2、連續(xù)長期的觀測月相,養(yǎng)成實事求是觀測記錄的習慣,掌控科學的探究方法。
教學預備:
老師預備:制作月相盒的材料,記錄紙、月相日記表等。
同學預備:課前觀測月相改變狀況,要求記錄下每天觀測的時間、地點、天氣狀況、月亮的改變等,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
1、猜謎語:“小時兩只角,長大沒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兩只角?!薄泊蛞惶祗w〕
2、同學思索后匯報:月亮。
3、師:今日我們就來討論—月亮?!舶鍟?/p>
二、討論月亮的各式各樣外形
1、動手畫月亮。
師:大家說說月亮究竟是什么樣子呢?請你們畫出月亮的樣子。
〔條件允許的學校,老師可以給每組預備10張24開的白紙,發(fā)給同學畫月相的紙盡量做到大小相同,最好能在紙上先畫出一個虛線的圓。這樣可以方便比較、排序和發(fā)覺規(guī)律?!?/p>
同學畫月亮。
師:一眨眼工夫,一個個月亮在我們手中誕生了!哎呀,畫得多美呀!誰拿自己畫的月亮到上面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呢?
2、組織溝通?!怖蠋熆上鄼C介紹不同的月相所涌現(xiàn)的不同時間?!?/p>
生:我畫的月亮是一個圓月,這是月半的月亮,很亮很亮的。
生:我畫的也是圓圓的月亮,不過,我的月亮上有很多環(huán)形山。
生:我畫的月亮是姜黃色的,很細很細,彎彎的,像一只小船,蕩漾在銀河里?!策@是月初或月底時看到的月亮〕
生:我畫的月亮只有半個,還有一半我們看不見了?!策@是初八左右或二十二左右的時候看到的月亮〕
3、討論月相。
師:我們面前涌現(xiàn)了這么多的月亮,同組小伙伴相互看看,這些月亮有什么不一樣呢?大家畫出這么多不同外形的月亮,發(fā)覺什么規(guī)律了嗎?
〔同學分組把10個不同的月亮排起來,并在課堂上溝通、爭論,有不同的看法〕
提示同學:盡可能按時間排。
師生溝通,得出正確的月相排列方法。
〔可能會涌現(xiàn)右蛾眉月在前還是左蛾眉月在前的爭辯,這個留在后面通過實際觀測,給月亮做日記來解決〕
4、制作月相盒。
老師介紹制作方法:在一個圓形的盒子上開8個圓形的觀測孔,盒蓋的內(nèi)部懸掛一只乒乓球,在盒上斜插入一支電筒,就可以從每個觀測孔觀測到模擬的月相的改變,就像天空中的月亮的外形一樣。
設(shè)計意圖:通過畫月亮、排月亮兩個操作活動,加強同學的參加性,同學成為科學課堂討論的主體。在此基礎(chǔ)上,讓同學制作月相盒,使同學由感性的認識向理性的分析過渡,教給同學用模擬試驗來發(fā)覺科學道理,便于同學掌控科學思維的方法。
三、作業(yè):連續(xù)觀測月相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畫月亮、排月亮來認識月相的,你們認為,怎樣才能更精確地認識月相呢?
生:實際看月亮。
師:看月亮需要很長時間的,能不能堅持究竟?怎樣記錄?
老師提示:
1、不同的日子月亮涌現(xiàn)的時間不同,要適當了解當晚的月亮大約什么時候涌現(xiàn),做到定時觀測。
2、要留意天氣狀況,陰雨天看不到月相。
設(shè)計意圖:在同學親自觀測月相的過程中,同學最大的收獲就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和月亮能夠這樣地距離親近,他們親身體驗了月相的改變,這種經(jīng)受是同學最為珍貴的財寶。在這種狀態(tài)下,科學課堂變成了一種溝通的場所,同學在這里交換情報,收集信息,產(chǎn)生新的問題,同時也促成同學進行新的持續(xù)的探究。
科學教案篇3
一、基本狀況分析:
經(jīng)過兩年半的科學學習大部分同學平常在科學學習上立場較好,積極性較高。但是部分同學的動手實踐技能較弱。本學期在同學已有知識和閱歷的基礎(chǔ)上,通過主動探究知識發(fā)生和進展的過程,進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思維技能、制造技能以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蘇教版《科學》五班級下冊教材共分六個單元,總課時28課時。本冊教材從探究對象上看,突出了認識事物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認識事物的相互關(guān)系、認識事物改變的一般規(guī)律。關(guān)于“簡約機械”和“外形與結(jié)構(gòu)”的內(nèi)容,重點表達事物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大腦”突出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生物的繁殖”突出事物改變的一般規(guī)律。從探究水平上看,應在老師引導和指導下,加高校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給孩子更多一點自主權(quán)。從過程與方法上看,著重定量的觀測與測量,指導同學搜集證據(jù)和信息資料,突出說明與用模型說明的訓練,著重相互之間的溝通與質(zhì)疑,并有一些設(shè)計與制作的活動。
在孩子們生活的四周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簡約機械,這些簡約機械的相互組合形成的奇妙機器,無時無刻不在引起孩子們的愛好和關(guān)注。
第一單元《奇妙的機械》就是要引導、鼓舞孩子們對生活中一些典型的簡約機械進行探究,讓他們通過一個個親歷的活動,探究簡約機械的奧秘,發(fā)覺應用它們的規(guī)律,體驗勝利的樂趣。
第二單元《外形與結(jié)構(gòu)》是在同學已經(jīng)學習了常見材料、常見力的基礎(chǔ)上,通過“別有洞天”的探究活動,形成外形與結(jié)構(gòu)的初步認識,掌控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育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愛好、創(chuàng)新膽識。同時通過同學查找“外形與結(jié)構(gòu)”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真正感覺科學技術(shù)在人類進展、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單元《它們是怎樣連續(xù)后代的》圍繞“怎樣連續(xù)后代的”這個話題,比較全面地爭論了植物、動物、人的繁殖問題。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同學認識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體會到生命來之不易,從而產(chǎn)生珍惜生命、喜愛生活的感情。
第四單元《巖石與礦物》〔原安排在四班級下冊,《晝夜與四季》在學校不再學習〕主要是讓同學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法探究常見巖石的特征,通過看圖爭論、閱讀資料,初步了解巖石是怎樣形成的;還要讓同學了解礦物的特征,知道它們的性質(zhì)和用途;另外要讓同學知道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巖石與礦物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在破壞著環(huán)境;巖石與礦物資源在日益枯竭,我們肯定要愛護它們。
第五單元《溝通與質(zhì)疑》,屬于新編教材的科學探究過程技能學習與訓練的內(nèi)容,本單元教學首先讓同學弄清晰什么是溝通與質(zhì)疑,接著讓同學通過圖片閱讀、范例示范以及爭論溝通明白如何與同伴去溝通,怎樣去質(zhì)疑。
三、教學目標
1、指導同學探究力在傳遞過程中的改變,從而認識簡約機械,了解機械的作用和用途。
2、引導同學了解外形與結(jié)構(gòu)的初步知識,掌控科學技術(shù)制作的初步技能。
3、認識動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樣性和人類進行繁殖和培育后代的方式,加強同學珍愛生命、喜愛生活的情感。
4、讓同學通過多種感官、利用多種方法探究巖石的特征和礦物的性質(zhì),初步了解巖石的`形成和礦物的用途。
5、知道大腦在人的語言、思維、情感方面的作用,知道大腦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指揮部。
6、讓同學學會溝通和質(zhì)疑,使同學在溝通與協(xié)作中進步,在質(zhì)疑與批判中成長。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奇妙的機械、它們是怎樣連續(xù)后代、人體的司令部
難點:外形與結(jié)構(gòu)、巖石與礦物
五、教學措施:
1、仔細落實每一節(jié)課,使同學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盈教學過程。
2、悉心地引導同學的科學學習活動,讓探究成為同學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讓同學在相互溝通、合作、援助、研討中學習。
3、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幫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第一單元奇妙的機械
單元分析
本單元是依據(jù)《科學(3~6班級)課程標準》中關(guān)于機械等方面的內(nèi)容來建構(gòu)的。它指導同學探究力在傳遞過程中的改變,從而認識簡約機械,了解機械的作用和用途,初步知道一些繁復機械的構(gòu)造原理,將同學的探究和認識引向機械裝置以及較為繁復的機器構(gòu)造原理,是同學了解人類發(fā)現(xiàn)制造勞動工具歷史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
本單元涉及到《科學(3~6班級)課程標準》的詳細內(nèi)容有:
一、科學探究:
1、知道科學探究是為了解決與科學有關(guān)的問題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
2、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jié)論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實證據(jù)為基礎(chǔ),證據(jù)的收集可以有觀測、試驗等多種方法。
3、知道在科學探究中,要運用理性思維對收集到的證據(jù)進行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種種說明。
4、知道探究過程與探究結(jié)論應當允許別人的質(zhì)疑,結(jié)論應當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二、科學知識:
了解一些簡約機械的運用,如斜面、杠桿、齒輪、滑輪。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情感、立場與價值觀:
1、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著重證據(jù)
2、情愿合作與溝通。
3、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進展的。
本單元選取工具中涉及力改變的部分,介紹一些我們生活和勞動工具的原理。機械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的總稱,我們生活中所見的刀子、斧子、鉗子、剪子、扳子、滑輪、螺絲釘、自行車、縫紉機、汽車、拖拉機、機床、起重機??小到一根縫衣針,大到像航天飛機那樣的碩大無朋,都是機械。無論這些機械的大小與繁復程度如何,它們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機械,也就是簡約機械構(gòu)成的,這就是本單元從最基本的簡約機械引導同學探究的出發(fā)點。在本單元列舉的簡約機械中,杠桿是同學在無意識間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簡約機械之一,滑輪和輪軸可以被看做杠桿的變體,斜面那么屬于與杠桿不相同的一類同學常見的簡約機械;轉(zhuǎn)動裝置那么將較繁復機械的工作部分相連,發(fā)揮力的傳導作用,使得須要的簡約機械能夠完成力的連接,形成機器,從而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機械是一種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裝置,同學對它們并不生疏,有時會在諸多場合見到它們的身影,有時也會不自覺地加以運用,然而,同學卻很少明白其中的道理。本單元從同學身邊常見的簡約機械人手,以一系列的啟發(fā)式的問題為課題名稱,激發(fā)同學探究和認識的愛好,引領(lǐng)同學在諸多討論活動中認識機械、了解簡約機械。
本單元是采納總一分一合的思路來進行內(nèi)容建構(gòu)的?!翱偂?,就是指導同學從總體上認識機械。它主要是本單元的第1課“什么叫機械”。
在同學調(diào)用已有知識的基礎(chǔ)上,通過列舉多個機械物品,闡述什么是機械,說明簡約機械與繁復機械的差異,使同學了解機械的作用和機械是勞動人民的偉大制造,它由來已久。
“分”,就是選取四種簡約機械逐一引導同學進行討論。它主要包括本單元的第2—5課,即“怎樣移動重物”、“斜坡的啟示”、“擰螺絲釘?shù)膶W問”、“國旗。怎樣升上去”。用四課的篇幅分別引導同學討論杠桿、斜面、輪軸和滑輪,既鞏固對機械的的總體認識,也為接下來認識機械中力的傳遞打下基礎(chǔ)。在這四課中、各課主要討論一種簡約機械,皆從啟發(fā)解決現(xiàn)實問題人手,指導同學探究該種機械的作用,了解它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運用。
第2課:怎樣移動重物。引導同學認識杠桿的結(jié)構(gòu)、作用以及用途。同學將在實際操作中體會杠桿的價值;在了解杠桿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通過試驗討論杠桿的作用;在研討杠桿的用途中,認識杠桿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意義。
第3課:斜坡的啟示。引導同學認識斜面的形態(tài)、作用、用途以及坡度大小對所需施力的影響。同學將在實際操作中體會斜面是一種省力的機械,在掌握坡度這個變量的試驗中,討論坡度大小對所需施力大小的影響;在制作變形斜面和爭論中,發(fā)覺斜面的改變和用途。
第4課:擰螺絲釘?shù)膶W問。引導同學認識輪軸的結(jié)構(gòu)、作用和運用。同學將在實際操作中體會輪軸的作用;在觀測中了解輪軸的結(jié)構(gòu);在試驗中較全面地認識輪軸,即用力大小的奧秘;在爭論與溝通中,發(fā)覺輪軸的廣泛運用。
第5課:國旗怎樣升上去。引導同學認識滑輪的構(gòu)造,認識動滑輪和定滑輪及其各自的作用。同學將在觀測中認識滑輪的構(gòu)造,區(qū)分動滑輪和定滑輪;在組裝并探究兩種滑輪的作用中,了解它們各自的特點和功效。
“合”,引導同學從力傳遞的角度理解簡約機械的組合。它主要是本單元的第6課,即“自行車車輪轉(zhuǎn)動的神秘”。從自行車的鏈條傳動人手,引人機械傳動,指導同學認識傳動裝置的種類及其功能,明白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的特點;從力的傳遞角度,闡述機器是簡約機械的組合,使同學獲得對機械的一個整體的認識。
科學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同學們認識了電、電流、電路之后,慢慢地他們就不滿意于只點亮一個小燈泡,于是在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中,由于用幾根電線連接好幾個燈泡和燈座,一個地方的連接或一個器材出了問題,燈泡就不會亮了。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分2個部分:1.什么地方出故障:老師為同學創(chuàng)設(shè)一些電路出故障的情境,讓同學學會查明電路出故障的緣由,培育他們解決問題的技能。2.做個電路檢測器:指導同學對電路進行檢測,同學將學習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經(jīng)受思索電路出故障的各種緣由的分析活動過程。
〔2〕經(jīng)受用電器檢測器檢測故障電路的活動過程。
2.技能目標
〔1〕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3.情感目標
〔1〕情愿自主、合作討論。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教學難點:分析、思索電路出故障的各種緣由。
四、教學預備
1.同學預備:
〔1〕信封1:小燈泡2-3個、電線假設(shè)干、燈座一個、電池一節(jié)、電池盒一個;壞的燈泡3組、沒有剝皮的電線2組、廢電池3組、形成斷路的電池盒2組,共12組。
〔2〕信封2:每個小組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怖蠋熓孪葴y試會亮。小燈泡、電池、電池盒、燈座各一,電線三根〕
2.老師預備:課件;科學文件夾;電路故障分析表和檢測電路故障方案設(shè)計表;一組會亮的電路。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科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配置吹泡泡的溶液;
學會提問題并分析問題,從眾多的問題中篩選出適合自己討論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比較問題討論的可行性,找出問題的核心。
情感、立場、價值觀:
在觀測、討論活動中,培育同學留心觀測、敢于提問,擅長選擇問題,樂于合作與溝通,樂于探究的行為。
教學預備:
1、吹泡泡游戲需要用的配料:洗潔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量筒、鐵絲。
2、乒乓球、尺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如何盡可能多的提出問題。提問題也是有訣竅的,如我們可以在認真觀測各種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也可以在科學小制作的過程中提出問題,還可以對一些已有的結(jié)論提出懷疑。在提出更多的問題后,我們當然要想方法查找問題可能的緣由,由于這是科學探究的必經(jīng)過程。那么如何在眾多的問題中選擇出適合我們學校生討論的問題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的問題。
引入課題〔板書〕選擇能夠討論的問題。
二、玩游戲提問題
通過玩吹泡泡的游戲,要求同學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出新問題。
1、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
2、用吸管吹,留意用氣要勻稱。
3、用細鐵絲彎成各種外形的框制造泡泡?!部蚩蚩梢允瞧矫娴囊部梢允橇Ⅲw的〕
4、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樣越多越好。
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你發(fā)覺了哪些問題?把它們記錄下來:
1、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p>
2、怎樣才能把泡泡吹的大一些?
3、怎樣才能把小泡泡吹到大泡泡里?
……
三、如何查找問題的答案
啟發(fā)同學思索:為了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你會怎么做?
介紹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1、到圖書館或上網(wǎng)查資料
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記憶,我們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卡。
指導同學看課文中的信息卡,指導同學分析信息卡包括哪些內(nèi)容和怎樣呈現(xiàn)。
2、自己通過觀測和試驗找答案。
指導討論乒乓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關(guān),通過自己動手試驗,分析得出結(jié)論。
四、如何選擇我們能討論的問題?
1、多提可能通過觀測、試驗、調(diào)查能夠找到答案的問題。
2、多提與科學知識有關(guān)的問題。
和生物有關(guān),和物體的運動改變有關(guān),和地球天文有關(guān)的知識都是科學知識。
3、多提不涉及繁復知識的問題。
4、想方法把臨時不能討論的問題,轉(zhuǎn)化成可以討論的問題。
五、拓展
依照以上的標準,選一個自己能夠討論的有關(guān)吹泡泡的問題。
科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空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透亮氣體,空氣的確存在于我們的四周,我們可以借助其他物體感覺到空氣的存在;空氣不但占據(jù)空間,還能流淌。
2、過程與方法
運用感官可以感覺空氣的存在;運用試驗的方法可以深入討論空氣;借助不可見物質(zhì)對可見物質(zhì)的“擾動”,可以觀測到不可見物質(zhì);在動手試驗前,對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作出假設(shè),有助于我們討論問題。
3、情感立場與價值觀
使同學產(chǎn)生討論空氣的劇烈新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望,并情愿把自己對空氣的感知、認識與同學們溝通共享。
教學預備
老師用:1個水槽,2個透亮的杯子,舊報紙。
同學用:材料1、透亮的塑料袋,牙簽。
材料2、水槽,透亮的杯子、舊報紙。
教學流程
導入→利用感官初步感覺空氣→試驗探究空氣占據(jù)空間、空氣能夠流淌→總結(ji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楊利偉在神舟五號上拍攝的錄像,激發(fā)同學喜愛科學,激起同學探究的熱忱。
〔1〕老師談話
〔2〕播放多媒體,老師解說。
師:這是楊利偉叔叔在神舟五號飛船上拍攝的太空景色!這個藍色的的星球就是我們居住的地球!這漂亮的地球,這奇妙的太空,還有許多許多的神秘等著我們?nèi)ヌ骄?、去發(fā)覺。
2、提出問題
老師指向地球的外沿。
師:這層像霧,又像紗一樣的東西你們知道是什么?
同學發(fā)表自已的看法。
師:對,是大氣層!我們居住的地球就是被一層大氣包裹著,大氣層里大部分都是空氣。有關(guān)于空氣的知識,你們知道哪些?
同學自由發(fā)言。
3、提示課題。
師:今日就讓我們用科學討論的方法來了解空氣。
老師板書:了解空氣
二、利用感官初步感覺空氣
1、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利用感官感覺空氣的存在。
〔1〕師:剛才有同學說空氣就在我們的四周,現(xiàn)在大家就來看一看,看見空氣的什么了?
生:看不見!
師:用手來摸一摸。
生:摸不著!
師:我們的四周是不是真有空氣?
引導同學感覺空氣的存在。
〔2〕師:空氣是看不見來又摸不著,要討論它可就難了。誰來想想方法?
同學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師生爭論,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氣。
師:要討論空氣首先得抓到空氣,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抓空氣?
同學說一說
師:哪一個方法能夠讓我們更方便的討論空氣?
引導同學說出用塑料袋來抓空氣。并讓一個同學演示一下。
3、引導同學用感官來了解空氣。
〔1〕師:有了空氣,我們可以用身上的哪些感官來了解空氣?
同學說一說
師依據(jù)同學的回答板書
〔2〕師:老師現(xiàn)在用你們教的方法來感覺空氣。
老師演示
師:老師感覺不到空氣!看來還不行,得再想想方法!
師生爭論得出在袋子上扎一個孔,讓空氣吹出來,再來感覺。
師:老師現(xiàn)在試一試,看這個方法靈不靈?
老師演示
〔3〕同學用塑料袋抓空氣,并用感官感覺空氣。
①老師提出試驗要求。
②同學用塑料袋抓空氣,并用感官感覺空氣。
③同學做記錄。
④同學匯報溝通。老師依據(jù)同學匯報板書。
〔4〕老師小結(jié)
三、試驗探究空氣占據(jù)空間、空氣能夠流淌
〔一〕、試驗一、紙的奇遇
老師為每個小組預備一個水槽、一個透亮的杯子、舊報紙。
1、老師談話
師:同學們剛才表現(xiàn)得真好,老師太興奮了!老師打算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shù),歡迎嗎?
2、師生合作演示,同學猜想
〔1〕老師找一個小伙伴當助手。
〔2〕老師拿一小張舊報紙。像真正表演魔術(shù)一樣,向同學前后展示這張紙,并拿到同學的座位前,讓同學摸一摸,再把紙放入水中。
師:紙放在水里,會濕嗎?
同學回答后,讓小助手撈上來給同學看一看!
〔3〕老師又拿出一張紙交給小助手讓他像真正表演魔術(shù)一樣,向同學前后展示這張紙,并拿到同學的座位前,讓同學摸一摸,證明這的確是一張一般的舊報紙。
老師接著拿起杯子,把杯口朝向大家晃動幾下,然后,老師讓小助手把紙捏成一團,用力塞入杯子的底部,老師檢查后,對小助手說:請把透亮的杯子倒過來,直立著按入水底。
緊接著,讓同學猜想紙會濕嗎?
師:大家猜一猜紙會濕嗎?
同學猜想
2、小組合作動手試驗
〔1〕老師提出試驗要求。
〔2〕小組動手試驗、爭論、做記錄。
〔3〕老師巡察,援助有困難的小組。
3、同學匯報溝通。
4、師生小結(jié),得出結(jié)論
師:水沒有遇到紙,所以紙自然是干的。為什么水進不到杯子里?
同學回答
老師邊演示邊小結(jié):認真觀測就可以看到杯子里有一大段“空”著,杯子的這一部分地方被空氣占據(jù)了,所以水就不能進去,杯中的紙自然就不會濕了。
師:紙放到水里,竟然不濕,我們來給這個試驗起個名字吧!就叫紙的奇遇,〔師板書〕從這個試驗中我們知道空氣占著地方,也就是說空氣占據(jù)空間〔師板書〕
5、試驗延伸
師:假如讓你接著做這個試驗,你還會怎么做?
生說一說
〔二〕試驗二、誰趕走了杯子里的水
老師為每個小組預備一個水槽、2個透亮的杯子。
1、老師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
〔1〕老師拿一個杯子放進水里,讓杯子裝滿水,舉起來問:大家來想想方法,可以用什么東西把杯子里的水趕走?
〔2〕同學發(fā)表各自看法
2、老師演示
老師把一個杯子斜著放進水中,使杯中灌滿水,用另一只手把第二個杯子倒過來,直立著按入水中。
在水下,把兩個杯子靠在一起,傾斜第二個杯子,使第二個杯子的氣泡跑進第一個杯子。
3、同學試驗
〔1〕老師提出試驗要求。
〔2〕同學試驗、爭論、做記錄。
〔3〕同學匯報。
〔4〕師生溝通。
〔5〕老師小結(jié)。
師:看不見的空氣在能看見的水里流淌,形成氣泡,這樣我們就看到了空氣,這是科學上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床灰姷臇|西,我們能借助看得見的東西看到它,科學真得太有趣了,對不對?
四、總結(jié)
1、出示兩幅空氣污染的對比圖片,教育同學從小要知道愛護環(huán)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播放課件《潛水艇的沉浮原理》,讓同學回去查找空氣在這里發(fā)揮的作用。
科學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嘗試讓紙站起來,并探究讓紙站得穩(wěn)的方法。
2、制作一條腿的紙桌,初步了解紙桌腿與桌面承重技能的關(guān)系。
3、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愛好,體驗勝利的歡樂。
活動預備:
充分的紙、積木;雙面膠或膠水、剪刀等幫助材料,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探究讓紙站起來
1、小伙伴,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紙〕
2、假如讓你來玩一玩這張紙,你會怎樣玩呢?〔幼兒回答……〕
3、哦!紙可以有這么多的玩法呢!有人說可以讓紙站起來。這么薄的紙〔邊說邊演示紙〕,要讓它站起來,你們覺得可以嗎?為什么?
4、要不,我們就來試一試,看看究竟能不能讓紙站起來。老師這里還有一些材料,小伙伴有需要的可以到老師這兒來取。另外,請你把你的方法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灿涗洷硪弧?/p>
5、幼兒操作。老師巡察問“你是用什么方法讓紙站起來的?”引導幼兒表述并記錄。
6、溝通:
小伙伴,你們的紙站起來了嗎?誰來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讓紙站起來的?”
〔讓幼兒結(jié)合記錄紙介紹:我把紙折成圓筒形,紙就站起來了;把紙折成正方形,讓紙站起來……〕
呀!小伙伴想了這么多好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小伙伴離座觀測〕
7、現(xiàn)在,小伙伴可以學學別的小伙伴的好方法,再讓一張紙站起來?!怖蠋熝膊熘笇А?/p>
8、小伙伴真能干,那誰情愿讓你的紙到老師這兒來表演站立給大家看呀?〔老師有目的選取高矮、粗細、長短不同的倆倆比較〕
它們誰站得更穩(wěn)呢?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吹氣〕
9、小結(jié):看來要想讓紙站得更穩(wěn),這和它的……〔高矮、粗細、外形等〕有關(guān)。
二、探究紙桌的承重技能
1、小伙伴看,老師這兒也有一張站起來的紙,現(xiàn)在老師在這張紙上又加了一張紙,它變成了什么?〔桌子〕
2、這張紙桌與我們平常見到的桌子有什么不一樣?〔只有一條腿〕那這張桌子能不能放東西呢?〔幼兒猜想〕
3、那我們就來試一試,做一張一條腿的紙桌,然后試試你的桌子上能放幾塊積木,怎樣放能放最多,試完后請把你的好方法記錄下來?!灿涗洷矶?/p>
4、幼兒操作〔老師巡察指導〕
5、張貼記錄表,溝通
鼓舞幼兒用“我用什么方法做的桌腿,上面放了幾塊積木?!?/p>
請積木放得多的小伙伴說說:我做了什么樣的桌腿,積木怎樣擺可以擺那么多的。
6、帶幼兒離座觀測小伙伴做的紙桌,并看看怎樣放積木,可以放得多。
〔通過溝通,讓幼兒了解桌腿要站得穩(wěn),擺積木時要橫豎交叉?!?/p>
三、小結(jié):
小伙伴,我們今日不但讓紙站了起來,還用紙做了一條腿的紙桌?;厝ズ筮€可以想想做成什么不同外形的紙桌,或者其它好玩的東西。
四、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時,讓幼兒繼續(xù)探究紙的不同玩法。
科學教案篇8
教學內(nèi)容:
第五單元第2課。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同學主動開展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
感知科學現(xiàn)象──提出問題──做出假設(shè)──開展探究──溝通──得出結(jié)論──推廣應用。
2)同學學著用科學探究的方法來解決科學問題,包括:依據(jù)科學現(xiàn)象提出問題,依據(jù)問題組織、選擇材料,依據(jù)材料開展科學探究。
2.知識與技能:
1〕知識:知道電可以轉(zhuǎn)變成光;知道簡約電路所需的基本元件。
2〕技能:能依據(jù)探究需要選擇材料;能動手拼裝簡約電路;能畫出簡約電路。
3.情感立場與價值觀:
1)同學對科學現(xiàn)象充斥新奇;
2)同學對科學探究充斥愛好;
3)同學樂于合作學習,樂于溝通。
4)同學環(huán)保意識、節(jié)能意識的培育。
教學重點:
1.同學分組拼裝電路。
2.同學多元智能的培育。
教學預備:
1.教具:各種美麗的燈飾,霓虹燈拼出的各種圖案,在講臺桌上展示,或定在刨木板上展示。
2.物品超市:簡約電路的基本元件分類裝好,貼好標簽。
3.預備一些相關(guān)的物品備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出問題
1.好看嗎?〔老師指著講臺上的各種美麗的燈籠,黑板四周掛著滿天星?!?/p>
2.惋惜同學們桌上的小燈籠都不亮,要亮起來多美麗啊,你們能設(shè)法讓小燈籠亮起來嗎?
3.要想使小燈籠亮起來,你得首先知道需要哪些器材。
二、嘗試試驗,開展探究(20分鐘)
1.相互商量一下要些什么器材。
2.由組長統(tǒng)一到物品超市來選擇:
1〕一種最好只選一件;
2〕各組要團結(jié)協(xié)作;
3〕還需要器材可以再選。
3.同學分組練習。
4.給燈亮的同學發(fā)獎!
5.說說你是怎么組裝的?〔讓同學盡可能多的說出不同的組裝方法?!?/p>
6.請你把組裝的方法畫在紙上告知老師。
7.比一比誰畫得好,發(fā)給獎品。
8.說說他們組裝方法的相同的地方。
9.強調(diào)組裝電路的方法。
10.給說得好的同學發(fā)獎。
11.嘗試一下別的方法能使燈亮起來嗎?不知道裝的同學可以向其他同學請教。
三、提出新的問題,開展新的嘗試
1.這小燈籠老是亮著,挺耗電的,要能掌握他多好?。∧阌蟹椒▎??大家試試。組長可以再來選材料。
2.請你講講你的方法,上臺給大家演示一下。
3.鼓掌表揚。
4.大家再試試。
四、聯(lián)系實際,拓展應用
1.你見過哪些開關(guān)?
2.老師演示聲控開關(guān),給同學展示各種開關(guān)樣品,延伸到樓道的觸摸開關(guān)、家用的遙控開關(guān)。
3.請你想想還可以設(shè)計哪些開關(guān)?
4.給有創(chuàng)意的同學發(fā)獎。
5.你見過哪些電池?
6.用完后人們是怎樣處理的?
7.電池污染嚴峻,能不能設(shè)計出沒有污染的電池。
8.發(fā)獎。
9.讓我們在課后來設(shè)計一個電池回收裝置吧。
科學教案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蜜蜂的形狀特征,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
2.知道蜜蜂對人類的貢獻,激發(fā)幼兒喜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預備
1.課件:ppt《蜜蜂》
2.蜂蜜
教學過程
一、認識蜜蜂的形狀特征
老師說謎語:一只小小蟲,飛到花叢中,又采花粉又采蜜,人人夸它愛勞動。
誰來告知大家,這只小小蟲是什么?
二、課件演示
1.我們來看看小蜜蜂長的什么樣呀?
幼兒觀測圖片并講解并描述蜜蜂的特征
〔1〕蜜蜂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
〔頭、胸、腹〕
〔2〕蜜蜂的頭上有什么?
〔眼睛、觸角、口器〕
〔3〕蜜蜂身上有幾對翅膀?〔兩對〕
〔4〕蜜蜂的有幾對足?看看三對足長的一樣嗎?
第三對足跟前面兩對有什么不一樣?〔三對足,第三對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5〕蜜蜂全身長什么?
小結(jié):蜜蜂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一對大眼睛和口器,
胸部上有兩對翅膀、下面有三對足,蜜蜂全身長著細細的毛,可以粘住花粉。
第三對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三、蜜蜂的作用
1.引導幼兒爭論:
〔1〕蜜蜂是怎樣采蜜的?
老師講解:蜜蜂從植物的花中采用含水量約為80%的花蜜或分泌物,
存入自己第二個胃中,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酶的作用下經(jīng)過30分鐘的發(fā)酵,
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內(nèi)溫度常常保持在35℃左右,經(jīng)過一段時間,水份蒸發(fā),
成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貯到巢洞中,用蜂蠟密封。
〔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里?
〔3〕蜜蜂的家族里都有誰?
2.蜜蜂是人類的好伙伴?知道它對人類有什么好處嗎?
課件演示:蜂產(chǎn)品
四、認識蜂窩
課件演示
1.你們知道蜜蜂的房子是什么樣的嗎?蜜蜂的房子叫什么?
2.蜂窩是什么外形的?
3.蜂窩是蜜蜂用什么造的?
知識講解:蜜蜂的蜂窩構(gòu)造特別精致、適用而且節(jié)約材料。
蜂房的房孔都是正六角形,兩個房孔之間只隔著一堵蠟制的墻。
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圓的,而是尖的。
這個底是由三個完全相同的菱形組成,
兩個鈍角都是109°而兩個銳角都是70°。
五、品嘗蜂蜜
六、教學反思
科學活動《磁鐵吸什么》——新老師過關(guān)課課后反思
今日上午第二節(jié)課,我執(zhí)教了我班科學活動《磁鐵吸什么》,在本節(jié)過關(guān)課中又得也有失,有進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為此,對于本節(jié)課我做出如下反思。作為一名新老師,應當通過每一節(jié)課收獲更多的教學閱歷,每一次課堂教學后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節(jié)課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總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漸漸成長起來的。
從設(shè)計理念的角度出發(fā):我從幼兒的新奇心出發(fā),磁鐵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還是很新穎的物體,在區(qū)域活動中,也常常會見他們拿磁鐵玩出許多的玩法;依據(jù)《綱要》精神,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初步了解磁鐵的性質(zhì),產(chǎn)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讓幼兒借助自主探究,親歷記錄磁鐵的特性的過程。借助著幼兒對于磁鐵這樣新鮮事物的新鮮感與新奇心,我選定這節(jié)科學課。再說教學過程:在確定了本節(jié)課后,我依據(jù)我班的實際狀況我設(shè)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感受磁鐵的性質(zhì)而后利用記錄表的形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一單元第四課《編輯視頻素材》教學設(shè)計 2023-2024學年浙教版(2013)初中信息技術(shù)七年級下冊
- 2025年份晚禮服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年軟件管理分銷合同模板
- 2025年二手房產(chǎn)交易合同規(guī)范版本
- 2025年健身設(shè)施租賃合同樣式
- 高中信息技術(shù)教科版必修 4.2.1 表格數(shù)據(jù)的處理 教學設(shè)計 (3份打包)
- Unit 2 Exploring English Using language Writing 教學設(shè)計-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冊
- 2025年臨時工作合同規(guī)范
- 2025年上市公司勞動合同書樣本
- 人教版七年級 歷史與社會上冊 1.1.1《從社區(qū)看我家》 教學設(shè)計
- 液化石油氣鋼瓶倒殘操作規(guī)程
- 新材料概論課件ppt 第8章 新能源材料
- 毛概課說課課件
- 工藝管道安裝工程質(zhì)量檢驗、試驗計劃
- 《汽車電子技術(shù)》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
- 冷庫熱氟融霜操作
- 中國重癥加強治療病房(ICU)建設(shè)與管理指南
- 《老年服務倫理與禮儀》課程標準
- 2023年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解析華為管理干部任職資格管理制度
- 2023年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語文)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