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顏岐中學高二歷史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顏岐中學高二歷史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顏岐中學高二歷史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顏岐中學高二歷史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顏岐中學高二歷史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顏岐中學高二歷史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明清時期,纂修族譜以尊崇人倫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名門望族、寒門小姓都以修譜為大事。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A.宗族觀念受到人口流動的沖擊 B.宗族成為社會等級的表現(xiàn)形式C.理學成為維系宗族的思想基礎 D.先秦時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答案A在材料中并無信息表明是由于人口流動的沖擊,影響家族的穩(wěn)定從而導致家族編修族譜以維護宗族的團結統(tǒng)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答案B的表述是不符合事實情況的,因為即使同一宗姓內部也有貴賤之分,故宗族并不是社會等級的表現(xiàn)形式;D先秦以來的宗法制度一直存在著,沒有遭到重大破壞和中斷,所以也就無重建之說;宋明時期儒學家用天理強化人倫關系,為后來(包含明清時期)的家族維系血緣關系、強化宗族理念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解題時要注意題干中的時間“明清時期”??键c:中國古代史·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的文化·理學【備考指南】近些年關于宗法制度,選擇題時有出現(xiàn),而宗法制度里面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族譜的存在與其相關知識,對于備考來說,不妨結合有關知識,精編精選些關于族譜的文章,讓學生閱讀了解,擴大知識面和視野。2.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這幾年我們對經濟體制實行了一些改革,擴大了企業(yè)在計劃管理方面的權限,注意發(fā)揮市場調節(jié)的作用,方向是正確的,收效也很明顯。今后,要繼續(xù)注意發(fā)揮市場調節(jié)的作用,但決不能忽視和放松國家計劃的統(tǒng)一領導?!边@說明當時A.傳統(tǒng)經濟體制有所改變

B.我國從此進入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已全面展開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始建立參考答案:A3.《北史》載:“孝文帝引見朝臣,詔斷北語,一從正音……于是詔:‘年三十以上,習性以久,容或不可卒改。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降爵黜官’?!毕铝袑@一詔令的理解確切的是高考資(

)A.罷免不會說漢話的官員

B.提倡官員說漢話而不說鮮卑話高考資源網

C.上朝議事不準說鮮卑話

D.罷免在朝廷上不說漢話的官員高考資參考答案:B4.《明世宗實錄》載:“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鹽,(皇帝)批答稍誤,以未下閣臣票擬也。刑科給事中黃臣諫曰:‘我朝設立內閣,……凡百章奏,先行票擬。今使內閣虛代言之職,中貴肆專擅之奸,關系匪輕,漸不可長。容臣封還原本,以重命令。’疏入,即改批如制?!睂Σ牧辖庾x正確的是A.閣臣票擬嚴重制約了皇權

B.內閣地位較明初大為下降C.內閣成為法定的決策機構

D.皇帝批答須先經內閣票擬參考答案:D5.歷史學家許倬云說:“佛教進入中國其引發(fā)的影響,……既帶來了另一種思維,也迫使中國固有的思想體系不斷與佛教互動,終于融合為中國型的思想體系?!狈线@一表述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贄

D.王夫之參考答案:B程朱理學。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融合佛教思想使中國原有思想體系煥發(fā)出新活力的是程朱理學,其開創(chuàng)者中朱熹起到了重要作用,答案選B,A糅合的是法家,道家和陰陽家的思想,CD兩項對程朱理學持反對態(tài)度。6.右為東漢畫像磚圖,學者命名為“納糧畫像磚”。圖中房屋應為糧倉,房屋之前有一人著大袖長衣坐席上,手握算籌,右下兩個著短衣者,一人在量糧,一人自馬車上卸糧。該圖所反映的生產關系

A.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逐漸解體B.阻礙了當時農業(yè)經濟發(fā)展C.有利于維護地主階級統(tǒng)治D.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參考答案:C由材料“納糧畫像磚”及圖片信息可以得出,所述為農民向地主繳納地租的場景,體現(xiàn)的是封建剝削,有利于增強地主階級的實力,進而維護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C符合題意;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A不正確;封建土地生產關系的出現(xiàn),有利于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B不正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D不正確。點睛:本題考查了古代中國經濟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在于對畫像磚內容的理解,在理解畫像磚的內容的基礎上,利用封建社會經濟的相關知識加以作答即可,可用排除法。7.盧梭認為:“允許個人保有財產,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財產走向極端,不能讓它超過了必要的限度?!睂O中山新三民主義中與這一觀點相似的是A.民本主義 B.民族主義 C.民權主義 D.民生主義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旨在考查學生對教材主干知識的遷移能力和獲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先生新三民主義中的“平均地權”“節(jié)制資本”民生主張與材料“允許個人保有財產,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財產走向極端,不能讓它超過了必要的限度”觀點相似。A、B、C三項表述都不符合題意,均排除;D項表述符合題意,正確。8.陳獨秀認為:“我們造國的程序是:第一步組織國民軍;笫二步以國民革命解除國內國外的一切壓迫;第三步建設民主的全國統(tǒng)一政府;第四步采用國家社會主義開發(fā)實業(yè)?!辈牧戏从吵鲫惇毿阒鲝圓.中國共產黨放棄國民大革命的領導權B.國共合作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C.通過暴力革命的方式改造中國社會D.共產國際掌握國民大革命的領導權參考答案:B根據(jù)材料中的“組織國民軍”“以國民革命解除國內國外的一切壓迫”,說明陳獨秀認為通過國共合作領導國民運動,掌握全國政權后才能逐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故答案為B項。A項材料不能反映,且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結論根據(jù)材料不能得出,排除。9.有人說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只是剛剛撕開了套在人類身上的“籠子”;啟蒙運動在進一步撕裂套在人類身上“籠子”的同時,把統(tǒng)治者關進了“籠子”。據(jù)此可知,啟蒙運動的進一步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A.反對封建專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學C.促進思想解放 D.提出民主制度的構想?yún)⒖即鸢福篋【詳解】根據(jù)“進一步撕裂套在人類身上‘籠’的同時,把統(tǒng)治者關進了‘籠子’”,結合所學可知,啟蒙運動在反封建王權和教會特權的同時,進一步提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構想,故D正確;A項無法體現(xiàn)“把統(tǒng)治者關進了“籠子”,排除;B項不屬于啟蒙運動的內容,排除;促進思想解放屬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三者共同的地方,不符合“進一步發(fā)展”,排除C?!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進一步撕裂套在人類身上‘籠’的同時,把統(tǒng)治者關進了‘籠子’”,聯(lián)系所學啟蒙運動的內容分析解答。10.宋代一學者論及中國某制度時指出:“舉千里之郡而命之守,舉百里之縣而付之令……片紙可罷,一言可令,而無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財賦、甲兵皆歸之于天子”。他論及的制度A.以三司使作為行政首腦B.多推行于秦朝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C.提高了地方政治自主權D.反映了官僚政治已取代貴族政治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jù)材料“片紙可罷,一言可令,而無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財賦、甲兵皆歸之于天子”可知,材料強調在官僚政治下,不會出現(xiàn)分封制時代的地方割據(jù)現(xiàn)象,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不斷加強,故D項符合題意;三司使是宋朝管理財政的,不是行政首腦,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少數(shù)民族的信息,故B項錯誤;材料的主旨是要削弱地方的權力,故C項錯誤。11.蘇軾曾經指出:“民庶之家,置莊田,招佃農,本望租課,非行仁義,然猶至水旱之歲,必須放免欠負、貸借種糧者,其心誠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碧K軾的這句話反映出的主要問題是A.宋代佃戶租種土地有較大的選擇權和自由度B.宋代地主具有開展民間賑濟的社會責任感C.從宋代開始農村出現(xiàn)以租佃關系進行土地經營D.宋代土地兼并現(xiàn)象日益嚴重參考答案:A【詳解】從材料“必須放免欠負、貸借種糧者,其心誠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敝锌梢钥闯觯钁魧Φ刂鞯娜松硪栏疥P系弱化而地主對佃戶的依賴性增強,這說明宋代佃戶租種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故A項正確;材料“本望租課,非行仁義”說明B項錯誤;租佃關系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期,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到土地兼并,故D項排除。12.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義的歷史性變革……為以后的中國人民革命斗爭打開了道路。這里“為以后的中國人民革命斗爭打開了道路”是指

①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②使民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③推動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為中國繼續(xù)發(fā)展奠定物質和階級基礎④使人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民族意識進一步覺醒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D略13.下面是中共黨員中工人黨員所占比重變化的示意圖。圖中所示的數(shù)據(jù)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農民的政治覺悟的全面提高B.工人階級已經失去了領導地位C.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失利D.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發(fā)生轉移參考答案:D【詳解】依據(jù)材料可知,中國共產黨中工人黨員所占比重在1927年-1929年間由50%下降到10%,結合所學可知,1927年4月國民黨反動派發(fā)動政變,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受挫后,決定改變策略,將革命的重心轉移到農村,并在井岡山建立起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成為共產黨的革命道路,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中國共產黨,工人黨員所占的比例因此下降。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中“全面提高”表述過于絕對,錯誤;B選項錯誤,中國共產黨始終是無產階級的政黨,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并未喪失;C選項錯誤,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失利是在1934年。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14.魏源在《海國圖志》中寫道:“國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滿衙門,公議乃行……事無大小,必須各官合議,然后準行,即不咸允,亦須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边@一介紹反映了魏源A.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的愿望

B.對西方民主的朦朧認識C.反對當時清朝的專制制度

D.向往美國的民主政治制度參考答案:B15.“國家半無償或近乎無償?shù)卣加屑w農莊的大量農產品,方法是通過不等價的交換,帶有課稅性質?!碧K聯(lián)這一做法的目的是

A.保證同內戰(zhàn)爭的勝利

B.為國家工業(yè)化積累資金

C.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

D.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參考答案:B16.1895年,適逢甲午慘敗,日本逼簽條約,在北京應試的康有為等人聯(lián)絡各省官員上書光緒帝,要求拒簽條約,變法圖強,史稱公車上書。文中錯誤的表述是(

)A.領導者

B.時間

C.參加者

D.地點參考答案:C17.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強調人的價值,追求個性解放,反對神學迷信,主要是因為

A.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天圓地方”說B.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突出了個人作用C.宗教改革運動動搖了天主教會的地位D.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創(chuàng)立參考答案:B18.兩次鴉片戰(zhàn)爭失敗的屈辱極大地激發(fā)了中國文明中蘊含著的深厚的愛國思想。也正是從這種可貴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憂患意識之中,中華文明與現(xiàn)代西方文明開始融會。這種融會首先發(fā)生于A.政治領域

B.軍事技術領域

C.經濟領域

D.思想文化領域參考答案:B19.倫敦克里斯蒂拍賣行以近4100萬英鎊高價拍賣了克勞德·莫奈的世界名畫《睡蓮》(見下圖)。該作品體現(xiàn)了藝術家以天才的筆觸捕捉的瞬間景色:變幻的色彩、光影斑駁的池塘、搖曳多姿的睡蓮。據(jù)此可知,該名畫是A.浪漫主義繪畫作品 B.印象派的繪畫作品C.現(xiàn)實主義繪畫作品 D.現(xiàn)代主義繪畫作品參考答案:B這幅名畫是克勞德·莫奈創(chuàng)作于1906年的《睡蓮》,從對作品的描述來看,該作品應該屬于印象派。印象派畫家善于捕捉大自然瞬息萬變的景象,展現(xiàn)色調美,B正確。20.至唐為止,法律規(guī)定嫡子才擁有財產繼承權。至宋代,庶子也可參與財產分配。到了明清時期,非婚生子也擁有程度不一的財產繼承權。從家庭內部權力關系來說,上述變化反映出的趨勢是A、家父掌權日益趨于鞏固

B、家庭成員關系趨于平等

C、嫡妻的地位日漸上升

D、傳統(tǒng)家庭觀念逐漸解體參考答案:A21.孟子曾批判某家學說:“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彼抉R遷也說它:“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他們批判的是A.墨家的“兼愛”思想B.荀子的“性惡論”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yún)⒖即鸢福篈從材料中的兩段評論中可知,該思想家主張無階級差別的愛,是墨家思想,故本題選A。本題沒有涉及人性問題,B錯誤。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是說指懲罰應一視同仁,不應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區(qū)別對待,與題目無關,C錯誤。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是要回到奴隸社會的狀態(tài)中,與題目無關,D錯誤。22.2003年中國成為首個把宇航員送入太空的亞洲國家,2007年10月24日中國第一顆繞月探測衛(wèi)星“嫦娥一號”發(fā)射升空。英國廣播公司(BBC)在有關報道中指出,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進行載人航天的國家,同時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術和嘗試是開創(chuàng)性的。這是中國“大國雄心”的展示,因為“一個普通的發(fā)展中國家,是不會試圖飛到月球的”。這說明(

)A.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B.當代科技發(fā)展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展示C.中國航天科技在世界上已經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D.航天技術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興衰參考答案:B23.馬丁·路德說:“我們應當讓世俗政權在整個基督教世界中執(zhí)行它的職務,不要加以任何阻礙。無論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傳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痹摬牧戏从沉笋R丁·路德A.倡導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C.宣揚《圣經》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參考答案:D考點: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本題考查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張。提取材料信息,馬丁·路德認為世俗權力應高于教權,教皇、主教、傳教士,或者修士、修女等都應該服從世俗權力,這實際上否定了教皇的權威,故選D。24.漢代長安城西市東北部發(fā)掘到21座陶窯和不少冶鐵鑄幣遺址,在市西邊也發(fā)現(xiàn)了陶窯,出土了大量的陶俑。這說明漢代長安城A.西市全國手工業(yè)品交易中心B.自然形成了民間手工業(yè)集市C.西市有相當規(guī)模的手工業(yè)生產D.市被政府嚴格限制交易時間參考答案:C【詳解】依據(jù)材料“西市東北部”“21座陶窯和不少冶鐵鑄幣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俑”來看,西市手工業(yè)發(fā)達,并且規(guī)模較大。故答案為C項。A項材料體現(xiàn)了西市手工業(yè)規(guī)模比較大,但未反映西市是全國手工業(yè)品交易中心,排除;B項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長安城的市屬于正式的市,而非民間集市,民間集市是草市,排除;D項材料未體現(xiàn)政府對市的嚴格管理,排除。25.右圖是英國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該公司曾經得到英國政府授予的壟斷貿易、訓練軍隊、設立法庭等特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公司直接推動了英國人開辟新航路B.該公司主要借助電話與英國本土聯(lián)系C.該公司于達·伽馬開通新航路時成立D.該公司的成立說明世界市場初步發(fā)展參考答案:D26.南北朝時期,夷夏之辨尤為激烈,南北方政權都以中國正統(tǒng)自居,譏諷斥責對方為“夷狄”、“僭偽”,這一現(xiàn)象折射出當時南北方A.分裂對立勢難消除B.對華夏文化的認同C.經濟發(fā)展趨于平衡D.對社會安定的愿望參考答案:B由材料可知,南北朝皆體現(xiàn)對華夏文化的認同,故選B;分裂對立勢難消除說法錯誤,排除A;經濟發(fā)展趨于平衡,對社會安定的愿望與材料無關,排除C,D。27.他是中國這會剛剛開始其內發(fā)原生的近代化轉型初期所出現(xiàn)的一位思想巨人,一位走在時代最前列的有著最為孤絕的理性的先知覺者,是晚明中國早期啟蒙運動的思想旗幟。下列屬于其思想主張的是:A天下為主,君為客B開下興亡,匹夫有責C讀萬卷書,行萬里路D穿衣吃飯,即人倫物理參考答案:D

根據(jù)“一位走在時代最前列的有著最為孤絕的理性的先知先覺者”和“晚明中國早期啟蒙運動的思想旗幟”等信息,可知是指明朝思想家李贄,A出自明清之際黃宗羲,B出自明清之際顧炎武,C出自明朝書畫家董其昌。故選D28.在鄧小平著作中,“扭著不放”““頑固’一點”硬著頭皮”,經常用來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成為“一百年不動搖”的同義語。這些用詞折射出鄧小平A.強調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性B.堅定的改革理念和長遠的戰(zhàn)略眼光C.全面解釋了“什么是社會主義”D.主張政治與經濟體制改革同時并舉參考答案:B材料說明鄧小平用“扭著不放”“‘頑固’一點”“硬著頭皮”“一百年不動搖”來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表明鄧小平決心改革的堅定信念,B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市場經濟體制”“政治與經濟體制改革同時并舉”,排除AD;材料沒有涉及“什么是社會主義”問題,排除C。點睛:緊扣材料關鍵信息“‘頑固’一點”“硬著頭皮”“一百年不動搖”“經常用來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聯(lián)系所學改革開放的知識分析選項即可。29.2012年,鳳凰網為紀念某一歷史事件開設了專欄,其中標題有“九州生氣恃風雷,鯤鵬南徙啟帷幕”、“打破玉龍飛彩鳳,脫開金鎖走蛟龍”,“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一歷史事件是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設立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qū)C.鄧小平南方談話

D.海峽兩岸達成“九二共識”參考答案:C30.清人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元雜劇“其句則采街談巷議,即有時偶涉詩書,亦系耳根聽熟之語,舌端調慣之文,雖出詩書,實與街談巷議無別者”。這說明元代雜劇A.缺少精練的藝術特色B.為民間藝術家所創(chuàng)作C.實現(xiàn)了詩書的平民化D.具有濃厚的生活化特征參考答案:D據(jù)材料“系耳根聽熟之語,舌端調慣之文……實與街談巷議無別者”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元代雜劇具有濃厚的世俗化、生活化特征,故D選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精練的藝術特色的問題,故A選項錯誤;材料也無法體現(xiàn)是否由民間藝術家所創(chuàng)作,故B選項錯誤;材料主旨是說明元代雜劇的生活化,不是詩書的平民化,故C選項錯誤。故選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農業(yè)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它畢竟主要是在小農分散經營的條件下形成的……由于傳統(tǒng)農具明清后沒有繼續(xù)得到改進,由于人口增加,勞動效率低下,這極大地限制了其他經濟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廣度和深度。另一方面,盡管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xiàn)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因地制宜全面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經營條件下,不可能更大規(guī)模合理利用經濟資源協(xié)調發(fā)展。——李根蟠《中國古代農業(yè)》(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的主要特點。(9分)材料二、有學者指出,大體而言,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到隋唐時期幾乎是純粹的自然經濟;自宋元時期,一種新型經濟的發(fā)展實際上已經在自然經濟的“死水”中泛起了“微瀾”;到了明清時期,在我國江南地區(qū)又出現(xiàn)了一種與自然經濟完全相悖的新經濟的萌芽。(2)材料二中,宋元時期的“新型經濟”指什么?(3分)列舉其泛起“微瀾”的表現(xiàn)。(6分)材料三、明清時期手工業(yè)的興盛突出反映在民間私營手工業(yè)迅速發(fā)展,取代官辦工場、作坊,占據(jù)了主導地位?!谶@種背景下,開始孕育出主要通過對運用生產技術和調配勞動力等環(huán)節(jié)加強管理來提高經濟效益的新型地主經營;從手工場主、包買商中轉化出類似西方的資本主義勞動組合中的早期“資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鴉片戰(zhàn)爭前,已經進入產業(yè)革命和工業(yè)化的準備階段并向工業(yè)文明發(fā)展的過渡階段?!艽鬄椤睹髑遛r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業(yè)文明潮流中的殞落》(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時期我國手工業(yè)領域出現(xiàn)的新變化。(6分)材料四、史學家戴逸指出:“18世紀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輝煌,實則正在滑向衰世凄涼,可當時中國沒有人認識這一歷史真相。歷史的悲劇只有在悲劇造成以后很久時間,人們才會感到切膚之痛?!保?)結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實則正在滑向衰世凄涼”的原因。(8分)參考答案:參考答案:(1)分散經營;勞動效率低下;經濟資源協(xié)調能力不高。(2)指商品經濟。表現(xiàn):城市經濟繁榮、出現(xiàn)繁榮的商業(yè)街;城郊和鄉(xiāng)村也出現(xiàn)市,商業(yè)活動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監(jiān)管;有夜市、交子、外貿港口等(3)新變化:私營手工業(yè)迅速發(fā)展,取代管辦工場作坊,占據(jù)了主導地位;紡織業(yè)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場主,包買主等早期“資本家”。(4)依據(jù):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發(fā)達;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fā)展,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原因:農民貧困,農業(yè)經營落后;商品經濟雖然得到發(fā)展,但重農抑商政策扼殺了經濟活力;海禁和閉關鎖國使中國以極端封閉落后的面貌進入近代世界;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試題分析:(1)注意材料信息“在小農分散經營的條件下形成的”“經營規(guī)模的狹小和分散”“勞動效率低下”“不可能更大規(guī)模合理利用經濟資源協(xié)調發(fā)展”,然后注意語言組織。(2)本問實際是考察宋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再結合宋代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表現(xiàn)分析即可。(3)注意材料信息“民間私營手工業(yè)迅速發(fā)展,取代官辦工場、作坊,占據(jù)了主導地位。”;“新型地主經營”;“從手工場主、包買商中轉化出類似西方資本主義勞動組合中的早期“資本家”。”,然后注意語言組織。(4)本問實際是考察明清時期東西方對比,從表現(xiàn)和原因兩個層次奪,從經濟、政治、對外關系等多角度展開闡述。3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啟超批評他說: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內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民,知有洋務而不知有國務,以為吾中國之政教風俗無一不優(yōu)于他國,所不及者惟槍耳,炮耳,船耳,機器耳。吾但學此,而洋務之能事畢矣。材料二假使我們是甲午到戊戌那個時代的人,眼看見我們的國家被小小的日本打敗了,打敗了以后又要割地賠款,我們還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國嗎?又假使我們是那個時代的人,新知識新技術都沒有,所能作的僅八股文章,所讀過的書僅中國的經史,我們救國方案還不是離不開我們的經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動聽的文章?假使正在這個時候,我們中間出一個人提出一個偉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訓,又適宜時局,其文章是我們所佩服的,其論調正合乎我們的胃口,我們還不擁護他嗎?請回答:(1)材料一中梁啟超批評的對象是誰?(2分)其批評是否有道理?為什么?(4分)(2)材料二中所描繪的情景你認為誰是最合適的人選?(2分)他是如何做到“既合乎古訓,又適宜時局”的?(4分)參考答案:(1)洋務派。批評有道理。因為洋務派主張“中體西用”,只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拒絕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這是導致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2)康有為。他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變法思想,主張效法日本走君主立憲道路來擺脫民族危機。3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清之際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思想家主要思想黃宗羲(161O一1695)批判君主專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顧炎武(1613—1682)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的“眾治”主張。王夫之(1619—1692)揭露歷代帝王把天下作為私產的做法,主張“循天下之公”。材料二:啟蒙運動時期法國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要觀點思想家主要思想伏爾泰(1694.1778)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神權,認為自然賦予人類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鳩(16891755)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天賦人權,認為政權屬于全體人民,提出三權分立的原則。盧梭(1712—1778)反對封建王權,倡導“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論述了私有制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材料三

“在近代早期,西方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中,思想經歷了從神權至上到君權至上、又從君權至上到民權至上的發(fā)展進程…….”

-----近代西方民主思想論請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思想家思想的共同點是什么?

(2分)與黃宗羲等人的思想相比,法國啟蒙思想家思想的側重點有何不同?(2分)(2)這一時期,中西兩種啟蒙思想在歷史進程中各自產生了什么作用?

(2分)(3)從思想產生的社會狀況分析,為什么中國明清之際的啟蒙思想遠遠不如法國的啟蒙思想?(3分)(4)結合材料三思考:近代西方在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中,出現(xiàn)了哪兩大民主思潮?以兩大民主思潮為核心開展了哪些反封建斗爭?(5分)參考答案:答案:(1)反對君主專制。(2分)對未來社會提出了許多美好的構想(或構建資本主義的“理性王國”)(2分)(2)黃宗羲等人的思想沖擊了儒學的正統(tǒ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