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下物理期末試卷3(含答案)_第1頁
滬科版八年級下物理期末試卷3(含答案)_第2頁
滬科版八年級下物理期末試卷3(含答案)_第3頁
滬科版八年級下物理期末試卷3(含答案)_第4頁
滬科版八年級下物理期末試卷3(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科版八年級下物理期末試卷3(含答案)滬科版八年級下物理期末試卷3(含答案)滬科版八年級下物理期末試卷3(含答案)滬科版八年級下物理期末試卷3(含答案)編制僅供參考審核批準生效日期地址:電話:傳真:郵編:

滬科版八年級下物理期末試卷3(含答案)評卷人得分一、填空題1、為了減弱公路上高速行駛的汽車發(fā)出的噪聲對路旁居民樓住戶的影響,有關部門在公路旁搭起了“防噪墻”,如圖所示。從控制噪聲的三種措施來看,這種方法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遠處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這說明聲能夠傳遞______,外科醫(yī)生可以利用超聲振動擊碎人體內的結石,這說明聲波能夠傳遞_____________。3、觀看電影時,我們能從各個角度看到銀幕上的影像,是由于發(fā)生的是光的______反射。同時,我們能分辨出銀幕上不同人物的聲音,是因為他們的______不同。4、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飛,它在湖中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小鳥距湖面6m時,它的像與湖面的距離是

m.5、雨后的天空常會出現(xiàn)一道美麗的彩虹,這是光的

現(xiàn)象。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6、小亮在做物理作業(yè)時,不小盡畫錯了一個圖,用橡皮輕輕的擦,沒擦干凈。后來他稍加點勁就擦干凈了,這是通過增大

的方法來增大橡皮與紙之間的

。評卷人得分二、選擇題7、該物體長度是:A.;

B.;

C.;

D..8、玻璃魚缸中盛有金魚,若輕輕敲擊魚缸的上沿,則會看到魚立即受驚,這時魚接收到聲波的主要途徑是:A.魚缸-空氣-水-魚;

B.空氣-水-魚;C.魚缸-水-魚;

D.水-魚.9、“掩耳盜鈴”者是采取了下列哪種途徑來減小聲音的:A、在聲源處;

B、在傳播過程中;C、在人耳處;

D、以上答案都不對.10、養(yǎng)花人挑先新花盆時,常常將花盆拎起后輕輕敲擊它,根據(jù)敲擊聲來判斷供給盆是否有縫,他是根據(jù)聲音的什么特征來進行判斷的: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傳還快慢的不同.11、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現(xiàn)象是:A.日食和月食;

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

D.發(fā)生雷電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12、一平面鏡與水平桌面成45°角,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鏡勻速滾去(如圖所示),則小球在平面鏡里的像:A.以1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上運動;B.以1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下運動;C.以2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上運動;D.以2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下運動。13、一物體沿凸透鏡的主光軸移動,當物距為30厘米時,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放大的實像,當物體移至物距為15厘米時,它的像一定是:A.放大實像;

B.縮小的實像;

C.放大的虛像;

D.縮小的虛像.14、圖是有關近視眼、遠視眼及其矯正的示意圖,其中表示近視眼矯正的是:15、明代詩人曾寫下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之句應理解成其選擇的參照物是:A.水;

B.橋;

C.人

;

D.地面.16、兩只雞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有關碰撞時相互間力的作用說法正確的是A.兩只雞蛋受力一樣大;

B.破的那只雞蛋受力大;C.未破的那只雞蛋受力大;

D.兩只雞蛋受力大小無法比較.17、關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B.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現(xiàn)在使物體發(fā)生形變;C.力的作用效果表現(xiàn)在使物體保持一定的運動速度;D.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現(xiàn)在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18、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幾種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被測力的大小應在測量范圍之內;B.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其讀數(shù)應根據(jù)最小分度值確定;

C.測量前一定要校零;

D.實際測量力時,測力計內的彈簧伸長方向不一定要跟所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評卷人得分三、作圖題19、請在圖中將光路補充完整:FFFF20、如圖所示,S是一個發(fā)光點,S′是它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SA是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和SA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光線。評卷人得分四、實驗,探究題21、圖17是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①此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通過玻璃板找到像。如果有4㎜厚和2㎜厚的兩塊玻璃板,為提高實驗效果,應選擇

㎜厚的玻璃板做實驗。②某同學點燃蠟燭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處,再把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移到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在紙上記下兩支蠟燭的位置,用直線把這兩個位置連起來,用刻度尺測量它們分別到平面鏡的距離。根據(jù)這組數(shù)據(jù),他得出實驗規(guī)律:“平面鏡成像時物距總是與像距相等”。你認為該同學的做法恰當嗎為什么

③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除了測量物距和像距之外,還必須比較

的高度大小。2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如圖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約為___cm。(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從左向右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3)當燭焰距凸透鏡30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

的實像。生活中使用的____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填一光學儀器)。(4)在(3)中移動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將蠟燭放在光屏位置處,則此時光屏應放在___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現(xiàn)象說明凸透鏡的光路是________的。23、為探究“底面積相同的木塊和鐵塊的下表面哪個更粗糙”,小迪同學在同一水平面上讓疊放的物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甲、乙所示:在甲實驗中,測得拉力F甲=4N,在乙實驗中,測得拉力F乙=5N。(1)甲、乙實驗中,將木塊、鐵塊疊放在一起的目的是

。(2)甲實驗中,鐵塊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N。你得出此結果的物理依據(jù)是

(3)通過實驗,小迪同學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評卷人得分五、計算題24、小明和小強兩位同學進行100m短跑比賽。小明是位短跑健將,他到達終點時,小強才跑了80m。小明得意地說:“我們再跑一次,剛才你比我落后了20m,下次我的起跑線后退20m,我們還按原來的速度跑,我多跑20m,你和我就可以同時到達終點了。小強卻說:“你既然要讓我20m,那么,你不用后退了,只要把我的起跑線向前移20m,我少跑20m就行了,這樣,我們準能同時到達終點?!毙∶髡f:“嗨!反正是差20m,我多跑20m,你少跑20m,還不是一回事?”小強懷疑地說:“不一定吧!我覺得好像不是一回事如果將他們的運動都看作是勻速直線運動。問:(1)小明和小強的速度分別是多大?

(2)請你通過計算說明用他倆說的辦法都能同時到達終點嗎?

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阻斷噪聲的傳播2、信息

能量3、答案:漫

音色.解析:電影銀幕是粗糙的白布,光照在上面發(fā)生漫反射,使各個角度的觀眾都能看到,不同人的音色一般不同,可根據(jù)音色分辨演員。4、虛

65、色散,折射6、壓力摩擦(力)二、選擇題7、D8、C9、C

10、C11、D解析:日食、月食、影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現(xiàn)象,而發(fā)生雷電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由于光和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同造成的。12、析:解題關鍵是判斷小球在平面鏡中的像是怎樣運動的。如圖4所示,設小球從桌面A滾動到B,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分別作出小球在平面鏡中的像A’和B’,可以知道A’和B’位于豎直方向,且有A’B’=AB。所以小球在鏡中的像以1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下的運動,選B。13、c14、B15、.A

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