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一輪復習:3.5.1 三民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作業(yè))_第1頁
2020屆一輪復習:3.5.1 三民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作業(yè))_第2頁
2020屆一輪復習:3.5.1 三民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作業(yè))_第3頁
2020屆一輪復習:3.5.1 三民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作業(y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第一講三民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一、單項選擇題(2018?長郡中學)1894年成立的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為誓詞。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孫中山指出“國家之本,在與人民。即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tǒng)一?!边@一轉變說明孫中山()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實質近代民族國家的構想逐漸豐富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標(2018?湖南郴州質量監(jiān)測)徐中約教授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太平天國也成為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靈感之源泉……甚至他的革命理論……三民主義……也是受到太平天國理念的影響?!睂O中山的三民主義中超越了太平天國理念的應該是()民族主義B.民權主義C.民生主義D.三民主義(2018?廣東深圳一模)孫中山認為,共和是中國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遺業(yè)人們所共尊的堯、舜、禹三代就是“天下為公”的自治共和時代,共和制度是中國政治的古老傳統(tǒng)。據(jù)此可知,孫中山意在()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實質為民權主義尋找歷史依據(jù)繼承和發(fā)展儒家傳統(tǒng)文化(2018?湖北聯(lián)考)史學界一般認為,孫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義這個綱領表明資產階級開始關注農民的土地問題,關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國由貧弱到富強的辦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張依然帶有“空想”色彩?!翱障搿敝饕且驗?)基本上不變更土地所有性質根本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注重政黨建設忽視民生問題缺乏實現(xiàn)國富民強的具體舉措(2018?貴陽一中)孫中山說:“前代革命……只以驅除光復自任此外無所轉移。我等今日前代殊,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外,國體民生,尚當變更。雖經緯萬端,要其一貫之精神,則為自由、平等、博愛。故前代為英雄革命,今日為國民革命?!毕铝羞x項對材料解讀最準確的是()蘊涵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的內容其思想體系體現(xiàn)了建立君主立憲制的意識形態(tài)“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三民主義的核心第一次提出中國近代國民經濟變革的方案(2018?江蘇六市二模)孫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指出:“辛亥之役吾人雖能推倒?jié)M洲政府,曾不須臾,帝國主義者已勾結軍閥,以與國民革命為敵。十三年來,軍閥本身有新陳代謝,而其性質作用,則自袁世凱以至于曹錕、吳佩孚,如出一轍。故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吳覆滅之后,永無同樣繼起之人?!痹撔缘陌l(fā)表()說明北伐戰(zhàn)爭取得重大進展表明孫中山認清民主革命的任務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xiàn)動搖了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根基(2018?石家莊二中)孫中山主張普遍建立消費合作社和生產合作社,認為建立合作經濟是“地方自治團體”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壟斷”的有效辦法。還主張“累進稅率,多征資本家的所得稅和遺產稅”。這體現(xiàn)孫中山()節(jié)制資本的思想深受中國共產黨的影響關注工農的利益提倡建立公私合營經濟(2018?湖北八校聯(lián)考)《國民黨一大宣言》載:“蓋釀成經濟組織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權之為少數(shù)人所操縱。故當由國家規(guī)定土地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價呈報政府,國家就價征稅,并于必要時依報價收買之……國民黨之主張則以農民之缺乏田地,淪為佃戶者,國家當給以土地,資其耕作。”以下解讀正確的是()滿足了農民的土地需求徹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xiàn)了平均地權的主張與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2018?廣東惠州二模)孫中山認為全體人民應當直接參與管理國家、管理政府、管理官員、管理立法等工作,只有實行“直接民權”或“全民政治”,才能“濟代議政治之窮”,“矯選舉制度之弊”。由此可以看出他認為()實行直接民主才能確保民主政體全民政治是實現(xiàn)三民主義的核心應當實現(xiàn)國民直接、平等的民權民權主義者應學習借鑒西方民主(2018?山東泰安期末)1921年6月,孫中山說:“因中國積弱注權喪失已久,宜先求富強使世界各強國皆不敢輕視中國,賤待漢族。實行積極的民族主義,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對外侮?!边@說明孫中山()意識到民生主義比民族主義更為重要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實現(xiàn)民族主義認為發(fā)展民生有助于實現(xiàn)民族獨立吸收了中共革命綱領的合理成分(2018?湖南懷化期末)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提道:“孫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獨立與繁榮但也看到了西方為工業(yè)化問題所困擾。為預防資本集中他主張節(jié)制資本,為應對中國人口的增長超過土地面積的增長帶來的土地問題他主張平均地權?!边@反映了孫中山()深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影響立足中國國情又借鑒外來文明吸取了民主革命失敗的教訓側重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2018?開封測試)1927年11月,宋慶齡、鄧演達等發(fā)表《對中國及世界革命民眾宣言》稱:“農民必能于最近與城市之革命勢力重心聯(lián)合??…(將來)政權主要掌握在工農為中心的平民群眾手上,其經濟建設必超越資本主義之毒害向社會主義前進?!睂Υ死斫庹_的是()三民主義開始與工農運動相結合更多的革命者轉變?yōu)轳R克思主義者以農村為中心的革命新形勢出現(xiàn)部分國民黨人繼續(xù)弘揚新三民主義二、非選擇題(2018?浙江紹興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們推倒?jié)M洲政府,從驅除滿人那一面說是民族革命,從顛覆君主政體那一面說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共和政體。……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我們現(xiàn)在要集合中外的精華,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用外國的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加入中國的考試權和監(jiān)督權,造成一個很好的完璧,造成一個五權分立的政府。像這樣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國家有了這樣的純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906年孫中山《民報》創(chuàng)刊周年大會上的演說(1)依據(jù)材料一歸納孫中山民權思想的內涵,并指出孫中山所設想的政體與西方國家相比的新變化。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孫中山特別強調這種變化的理由。材料二1905年孫中山《同盟會宣言》中指出:“在今漢人倡率義師,殄除胡虜,此為上繼先人遺烈,大義所在,凡我漢人當無不曉然。”1919年孫中山在演說中指出:“夫漢族光復,滿清傾覆,不過只達到民族主義之一消極目的而已,從此當努力猛進,以達民族主義之積極目的也。積極目的為何?即漢族當犧牲其血統(tǒng)、歷史與夫自尊自大之名稱,而與滿、蒙、回、藏之人民相見以誠,合為一爐而冶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930年蔡元培認為:“三民主義雖多有新義,為往昔儒者所未見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為標準?!薄碜浴秾O中山全集》《蔡元培散文》(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1905~1919年間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的變化,并分析這一變化產生的客觀原因。14.(2018?安徽馬鞍山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習慣以文化為優(yōu)先認同單位的古代士大夫,明清之際天崩地陷式的巨變實在難以接受。在他們看來,王朝的覆滅便等同于文明的滅絕。在這種痛苦感情的刺激下,以“華夷之分”提煉出來的民族主義,在當時的士人群體中頗具號召力,可當亡國的刻骨銘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去,當清朝皇權依靠文化的普世主義確立自己合法性的時候,這種激烈的民族主義也隨之瓦解?!幾愿鹫坠狻吨袊枷胧肪怼凡牧隙袊褡逯髁x是在“過去”與“現(xiàn)在”不斷交互和彼此制約的過程中遙步構建并于甲午后初步形成的。為救亡圖存,維新派主張“滿漢平等”“合舉國之民心”;立憲派主張“合族救國”;民國后,孫中山將“驅除韃虜”轉變?yōu)椤懊褡迤降?,五族共和”,“使世界強國不敢輕視中國”。晚清中國思想界呈現(xiàn)出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流動局面,但剖析各種思潮,不難發(fā)現(xiàn)民族主義貫穿其中?!幾杂嶙嫒A《近代中國民族主義類型及主導價值》等(1)依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之際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主要區(qū)別。(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形成過程的特點,說明近代中國民族主義對民主革命與經濟建設的積極作用。第一講三民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孫中山民族思想的演變,并沒有涉及民主共和的實質,故A項錯誤從興中會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到臨時政府的“國家之本,在與人民。即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人,是日民族之統(tǒng)一”,可見其民族思想發(fā)生重大變化,由狹隘的民族主義到真正的民族主義,故B項正確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清政府已被推翻,故C項錯誤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標是在新三民主義中,故D項錯誤。B【解析】民族主義,即推翻清政府,與太平天國推翻清政府的目的相似,故A項錯誤;民權主義,即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而太平天國仍未跳出封建政權的范疇,從這一角度講,民權主義對太平天國理論有所超越,故B項正確;太平天國主張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給農民,民生主義即平均地權,但仍未廢除私有制,從這一方面來看,并未超越太平天國,故C項錯誤三民主義包含A、B、C三項,但民族主義和民生主義并不符合,故D項錯誤。C【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民主共和的淵源,未體現(xiàn)批判君主專制制度,故A項錯誤材料反映了民主共和是歷史傳統(tǒng),未涉及民主共和的實質,故B項錯誤;根據(jù)“先哲之遺業(yè)”“古老傳統(tǒng)”可知孫中山認為民主共和是政治傳統(tǒng),意在為其民權主義尋找歷史依據(jù),并非繼承發(fā)展儒家文化,故C項正確,D項錯誤。A【解析】“三民主義這個綱領表明資產階級開始關注農民的土地問題”但沒有讓土地的所有權發(fā)生根本的改變,所以農民擁有土地就成為一句空話,故A項正確;“1905年提出三民主義”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故B項錯誤;“表明資產階級開始關注農民的土地問題,關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國由貧弱到富強的辦法”可知對民生是有關注的,故C項錯誤在三民主義思想中,有關于民生方面的措施,如“平均地權”,故D項錯誤。A【解析】根據(jù)材料中“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外,國體民生,尚當變更”體現(xiàn)了進行民族革命和民生主義(社會革命)的主張,“國體民生,尚當變更”指的是進行政治革命,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故A項正確。B【解析】北伐戰(zhàn)爭是孫中山逝世后的事情,故A項錯誤孫中山強調在反封建的時候也要推翻帝國主義,故B項正確;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xiàn)是在1924年國民黨一大上,故C項錯誤動搖了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根基是北伐戰(zhàn)爭的意義,故D項錯誤。A【解析】由材料內容可知孫中山主張建立合作經濟以避免“商家壟斷”,對資本家多征稅,體現(xiàn)了“節(jié)制資本”的思想,故A項正確。D【解析】據(jù)材料“國民黨之主張,則以農民之缺乏田地,淪為佃戶者,國家當給以土地,資其耕作”可知國民黨主張“耕者有其田”,并不能滿足農民的土地需求,故A項錯誤從材料信息“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價呈報政府,國家就價征稅,并于必要時依報價收買之”可知,這一主張并沒有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故B項錯誤孫中山三民主義中的“平均地權”并沒有實現(xiàn),故C項錯誤據(jù)材料“國民黨之主張,則以農民之缺乏田地,淪為佃戶者屆家當給以土地,資其耕作”和中共的土地政策,即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有相同的部分,故D項正確。C【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代議制民主本身也是民主政體的一種重要形式,故A項錯誤: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故B項錯誤;根據(jù)材料“孫中山認為全體人民應當直接參與管理國家、管理政府、管理官員、管理立法等工作”,孫中山認為應當實現(xiàn)全民直接的民權,糾正西方代議制民主的弊端,故C項正確材料談了孫中山的個人認識,并未涉及學習西方的問題,故D項錯誤。C【解析】“宜先求富強”說明孫中山意識到實現(xiàn)民生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先后,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義比民族主義更為重要,故A項錯誤;“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對外侮”說明孫中山倡導以革命的手段實現(xiàn)民族主義,但材料不能反映出“首倡”,故B項錯誤;“宜先求富強,使世界各強國皆不敢輕視中國”,可見民生主義俅富)有助于實現(xiàn)民族的獨立(自強)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出孫中山的主張受到中共革命綱領的影響,故D項錯誤。B【解析】中共民主革命思想主要內容是反帝反封建,材料無法體現(xiàn)孫中山深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影響,A項錯誤節(jié)制資本、平均地權是孫中山立足中國國情又借鑒外來文明的思想成果,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民主革命失敗的教訓問題,C項錯誤材料也不能反映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對孫中山思想的影響,D項錯誤。D【解析】由“1927年11月”可知,國民大革命已經失敗了由“宋慶齡、鄧演達等”“政權主要掌握在工農為中心的平民群眾手上”可知,宋慶齡等國民黨左派堅持新三民主義,D項正確。A項錯誤在于“開始”,可以排除。由“農民必能于最近與城市之革命勢力重心聯(lián)合”可知,B項錯誤。C項與國民黨左派無關,是共產黨人的措施,可以排除。(1)內涵: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變化:從“三權分立”到“五權分立”。理由:一是鑒于歐美各國三權分立之后出現(xiàn)了弊端,并力圖糾正這一缺陷;二是從中國古代文化中吸取精華,注入傳統(tǒng)因素,使民眾和社會易于接受。(2)變化:從存在大漢族主義傾向的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