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寶大安散-普濟(jì)方卷一六九-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十寶大安散-普濟(jì)方卷一六九-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十寶大安散-普濟(jì)方卷一六九-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十寶大安散-普濟(jì)方卷一六九-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十寶大安散-普濟(jì)方卷一六九-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156十寶大安散_普濟(jì)方卷一六九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十寶大安散_普濟(jì)方卷一六九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601.1. 組成: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01.2. 功效:男子?jì)D人老幼,年深日久,一切沉痰積氣塊,十種水氣、血?dú)?。下部小腸偏墜,木腎,干濕腳氣,十隔五噎,翻胃嘔吐食,心氣脾疼,喘急痰飲,咳嗽肺脹,吐血鼻衄,五淋,白癩,大風(fēng)瘡癬,腰腿疼痛,五種消渴,二十四種痔漏,腸風(fēng)下血,三十六種風(fēng),七十二般氣,惡毒赤腫,紫血癜風(fēng),癰疽癤毒,左右癱,赤白瀉痢,寒熱瘧疾,陰陽二毒,山嵐瘴氣,婦人赤白帶下,經(jīng)脈不調(diào),崩中漏下,小兒疳氣癲癇。 601.3.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六九。 60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602. 相似度100%:四圣丹 602.1. 組成:檳榔1錢,大黃5分,牽牛5分,甘草(炙)4分。 602.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02.3. 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 602.4. 功效:心疼。 602.5. 來源:《濟(jì)陽綱目》卷七十二。 603. 相似度75%:檳榔大黃湯 603.1. 組成:檳榔4枚(銼),大黃(銼)1兩,甘草1兩,皂莢1挺(不蛀者)。 613.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13.3. 加:皂莢 613.4. 減:牽牛 613.5. 功效:虛勞積滯。 613.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一。 614. 相似度75%:四將軍散 614.1. 組成:大黃、檳榔、葶疬、牽牛。 614.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14.3. 加:葶疬 614.4. 減:甘草 614.5. 功效:瘄后馬脾風(fēng)。 614.6. 來源:《瘄麻選要》。 615. 相似度75%:牽牛丸 615.1. 組成:牽牛、大黃、檳榔、雄黃。 615.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25.3. 加:雄黃 625.4. 減:甘草 625.5. 功效:蟲聚,噎塞,反胃。 625.6.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四。 626. 相似度75%:宣風(fēng)散 626.1. 組成:檳榔2個(gè),陳皮半兩,甘草半兩,牽牛4兩(半生半熟)。 626.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26.3. 加:陳皮 626.4. 減:大黃 626.5. 功效:小兒慢驚,痘瘡里陷,腹脹氣喘,大小便澀;疳氣,驚風(fēng)。 626.6. 來源:《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627. 相似度75%:檳榔散 627.1. 組成:檳榔1兩,大黃3分(銼碎,炒),甘草半兩(炙),樸消半兩。 627.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37.3. 加:樸消 637.4. 減:牽牛 637.5. 功效:大腸實(shí)熱,氣盛上壅,腹脹煩悶不通。 637.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jì)眾方》。 638. 相似度75%:牛黃散 638.1. 組成:牽牛1兩,大黃1兩,枳殼5錢(巴豆9粒同炒,即去巴豆),甘草3錢。 638.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38.3. 加:枳殼 638.4. 減:檳榔 638.5. 功效:撮口。 638.6. 來源:《幼科指掌》卷三。 639. 相似度75%:大黃散 639.1. 組成:大黃(濕紙裹,煨微焦色)1兩,甘草(炮)1兩,白僵蠶(去土,焙干)1兩,檳榔(煨)1分。 639.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49.3. 加:白僵蠶 649.4. 減:牽牛 649.5. 功效:風(fēng)毒、氣毒、熱毒瘰疬不破者。 649.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六。 6410. 相似度75%:萬病無憂散 6410.1. 組成:檳榔5錢,大黃1兩,甘草2錢半,黑牽牛1兩半(炒)。 6410.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410.3. 加:黑牽牛 6410.4. 減:牽牛 6410.5. 功效:諸般氣積腫脹。 6410.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六九。 6411. 相似度60%:承氣化毒湯 6411.1. 組成:枳實(shí)、厚樸(姜炒)、大黃(酒炒)、檳榔、甘草。 6411.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511.3. 加:枳實(shí)、厚樸 6511.4. 減:牽牛 6511.5. 功效:痘瘡,狂妄發(fā)躁,手足宜熱而反冷,陽極似陰,謂之陽厥。 6511.6. 來源:《萬氏家妙方》卷六。 6512. 相似度60%:宣風(fēng)快斑散 6512.1. 組成:木通、枳殼、甘草、檳榔、大黃。 6512.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512.3. 加:木通、枳殼 6512.4. 減:牽牛 6512.5. 功效:痘疹。痘疹黑陷而身無大熱,大小便調(diào)者。 6512.6. 來源:《片玉痘疹》卷八。 6513. 相似度60%:誠齋先生如神丸 6513.1. 組成:檳榔1兩,枳殼(炒)1兩,皂莢1兩,大黃(生熟)1兩,牽牛(生熟)1兩。 6513.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613.3. 加:枳殼、皂莢 6613.4. 減:甘草 6613.5. 功效:一切疾證。 6613.6.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九六引《王氏集驗(yàn)方》。 6614. 相似度60%:行藥方 6614.1. 組成:大黃1兩,白牽牛1兩,檳榔1兩,甘草3兩,輕粉5錢。 6614.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614.3. 加:白牽牛、輕粉 6614.4. 減:牽牛 6614.5. 功效:癘毒。 6614.6. 來源:《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6615. 相似度50%:奪命散 6615.1. 組成:檳榔、大黃,黑牽牛、白牽牛各等分(皆各半生半熟用之)。 6615.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715.3. 加:黑牽牛、白牽牛 6715.4. 減:甘草、牽牛 6715.5. 功效:小兒胸膈喘滿,兩脅扇動(dòng),痰涎潮塞及急驚風(fēng)搐。 6715.6. 來源:《儒門事親》卷十五。 6716. 相似度50%:調(diào)胃承氣湯 6716.1. 組成:大黃4兩(去皮,清酒洗),甘草(炙)2兩,芒消半斤。 6716.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716.3. 加:芒消 6716.4. 減:牽牛、檳榔 6716.5. 功效:陽明腑實(shí),發(fā)熱汗出,口渴心煩,大便秘結(jié),腹?jié)M痛拒按,脈滑數(shù)。胃熱發(fā)斑,口齒咽喉腫痛,中消,瘡瘍等見上述癥狀者。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誤攻其表,胃氣不和,譫語者;發(fā)汗后,不惡寒,但熱,屬實(shí)者;太陽病未解,但陰脈微者;傷寒13日,過經(jīng)譫語,自下利,脈和,內(nèi)實(shí)者;太陽病,過經(jīng)10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先此時(shí)自極吐下者;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太陽病3日,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傷寒吐后,腹脹滿者。中熱,或口舌生瘡。善食而瘦。熱結(jié)旁流。陽明溫病,純利稀水無糞者。斑疹,陽明證悉具,外出不快,內(nèi)壅特甚者。 6716.6. 來源:《傷寒論》。 6817. 相似度50%:二黃湯 6817.1. 組成:大黃4分,黃芩4分,甘草3分(炙),細(xì)辛2分。 6817.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817.3. 加:黃芩、細(xì)辛 6817.4. 減:牽牛、檳榔 6817.5. 功效:溫壯。 6817.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八五引胡洽方。 6818. 相似度50%:調(diào)中丸 6818.1. 組成:青皮1兩,紅皮1兩,大黃1兩,牽牛3兩。 6818.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818.3. 加:青皮、紅皮 6818.4. 減:甘草、檳榔 6818.5. 功效:脾胃虛。 6818.6. 來源:《宣明論》卷十二。 6919. 相似度50%:二黃湯 6919.1. 組成:大黃(銼,炒)1兩,黃芩(去黑心)1兩,梔子仁14枚,甘草(炙,銼)半兩。 6919.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919.3. 加:黃芩、梔子仁 6919.4. 減:牽牛、檳榔 6919.5. 功效:骨極,膀胱不通,大小便閉塞,面色枯黑,耳虛鳴,煩熱。 6919.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二。 6920. 相似度50%:二黃湯 6920.1. 組成:麻黃(去根節(jié))1兩,大黃(銼,炒)1兩,栝樓根1兩,甘草(炙,銼)半兩。 6920.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6920.3. 加:麻黃、栝樓根 6920.4. 減:牽牛、檳榔 6920.5. 功效:傷寒后變成瘧,口干煩渴。 6920.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三。 7021. 相似度50%:礬石散 7021.1. 組成:礬石2分(熬),甘草半分(炙),大黃1分。 7021.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021.3. 加:礬石 7021.4. 減:牽牛、檳榔 7021.5. 功效:婦人陰腫堅(jiān)痛。 7021.6. 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五,名見《外臺》卷三十四引《古今錄驗(yàn)》。 7022. 相似度50%:調(diào)中二黃丸 7022.1. 組成:大黃1兩(銼炒),牛黃(研)1分,甘草(炙)1分,人參1分。 7022.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022.3. 加:牛黃、人參 7022.4. 減:牽牛、檳榔 7022.5. 功效:小兒大便不通。 7022.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九。 7023. 相似度50%:茯苓鉤藤湯 7023.1. 組成:鉤藤2分,茯苓2分,甘草(炙)1分,大黃(煨)1分。 7123.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123.3. 加:鉤藤、茯苓 7123.4. 減:牽牛、檳榔 7123.5. 功效:少小七日以后患病。 7123.6. 來源:《普濟(jì)方》卷三七六。 7124. 相似度50%:調(diào)胃承氣湯 7124.1. 組成:大黃3錢(酒制),元明粉1錢5分,甘草1錢,枳殼1錢5分。 7124.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124.3. 加:元明粉、枳殼 7124.4. 減:牽牛、檳榔 7124.5. 功效:牙衄,陽明壅塞盛之甚,口渴便秘而衄不止者。 7124.6. 來源:《外科證治全書》卷二。 7125. 相似度50%:恒山湯 7125.1. 組成:恒山2兩,甘草1兩,大黃2分,桂心6銖。 7125.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225.3. 加:恒山、桂心 7225.4. 減:牽牛、檳榔 7225.5. 功效:瘧疾十歲、二十歲。 7225.6. 來源:《醫(yī)心方》卷十四引《古今錄驗(yàn)》。 7226. 相似度50%:調(diào)胃承氣湯 7226.1. 組成:大黃、枳殼、厚樸、甘草。 7226.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226.3. 加:枳殼、厚樸 7226.4. 減:牽牛、檳榔 7226.5. 功效:傷寒陰厥。用溫復(fù)陽太過,不耐辛溫,胃熱譫語。 7226.6. 來源:《傷寒大白》卷四。 7227. 相似度50%:調(diào)胃承氣加橘皮湯 7227.1. 組成: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大黃(銼,醋炒)1兩,甘草(炙)半兩。 7227.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327.3. 加:陳橘皮 7327.4. 減:牽牛、檳榔 7327.5. 功效:傷寒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 7327.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 7328. 相似度50%:滌煩丸 7328.1. 組成:茴香1兩(炒),檳榔1枚,大黃1兩(濕紙裹煨)。 7328.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328.3. 加:茴香 7328.4. 減:甘草、牽牛 7328.5. 功效:積年伏暑。遇夏頭昏,肢體倦怠,不進(jìn)飲食,煩渴多困。 7328.6.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三。 7329. 相似度50%:滌毒散 7329.1. 組成:甘草半兩,芒消9分,大黃1兩(酒浸)當(dāng)歸。 7329.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429.3. 加:芒消、當(dāng)歸 7429.4. 減:牽牛、檳榔 7429.5. 功效:時(shí)氣疙瘩,五發(fā)瘡瘍,喉閉雷頭。 7429.6. 來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7430. 相似度50%:當(dāng)歸丸 7430.1. 組成:當(dāng)歸半兩,甘草1錢,黃連2錢半,大黃2錢半。 7430.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430.3. 加:當(dāng)歸、黃連 7430.4. 減:牽牛、檳榔 7430.5. 功效:癍疹、痘疹、疥癬等病熱滯中阻,大便秘結(jié)者。 7430.6. 來源:《癍論萃英》引張?jiān)胤健?7431. 相似度50%:當(dāng)歸大黃湯 7431.1. 組成:當(dāng)歸、大黃、廣皮、甘草。 7431.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531.3. 加:當(dāng)歸、廣皮 7531.4. 減:牽牛、檳榔 7531.5. 功效:下血。 7531.6. 來源:《傷寒大白》卷二。 7532. 相似度50%:當(dāng)歸大黃湯 7532.1. 組成:當(dāng)歸、大黃、生地、甘草。 7532.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532.3. 加:當(dāng)歸、生地 7532.4. 減:牽牛、檳榔 7532.5. 功效:燥火下血,及吐血、嗽血,大便干結(jié)。 7532.6. 來源:《傷寒大白》卷二。 7533. 相似度50%:當(dāng)歸承氣湯 7533.1. 組成:當(dāng)歸1兩,大黃1兩,甘草半兩,芒消9錢。 7533.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633.3. 加:當(dāng)歸、芒消 7633.4. 減:牽牛、檳榔 7633.5. 功效: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燥熱里熱,火郁為病,或皮膚枯燥,或咽干鼻干,或便溺結(jié)閉。 7633.6. 來源:《保命集》卷中。 7634. 相似度50%:調(diào)胃承氣湯 7634.1. 組成:大黃、芒消、甘草各等分,生姜3片。 7634.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634.3. 加:芒消、生姜 7634.4. 減:牽牛、檳榔 7634.5. 功效:熱留胃中發(fā)斑,及服熱藥過多而發(fā)斑。小兒肥甘過度,必生內(nèi)熱,以致發(fā)熱蒸蒸,小便赤澀,面赤唇焦,舌燥而渴,脈實(shí)有力者。 7634.6. 來源:《普濟(jì)方》卷四○四。 7635. 相似度50%:黃連散 7635.1. 組成:黃連2兩(去須),大黃(細(xì)銼,醋炒)2兩,黃芩1兩(去黑心),甘草(炙)1兩。 7635.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735.3. 加:黃連、黃芩 7735.4. 減:牽牛、檳榔 7735.5. 功效:黃疸。身體面目皆黃,大小便秘澀,臟腑壅熱。 7735.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六十。 7736. 相似度50%:荊黃散 7736.1. 組成:荊芥2錢,人參1錢,甘草5分,大黃6分。 7736.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736.3. 加:荊芥、人參 7736.4. 減:牽牛、檳榔 7736.5. 功效:上焦氣熱所沖之暴吐。 7736.6. 來源:《明醫(yī)指掌》卷五。 7737. 相似度50%:金露丸 7737.1. 組成:大黃2兩,枳實(shí)5錢(麩炒),牽牛(頭末)2兩,桔梗2兩。 7737.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837.3. 加:枳實(shí)、桔梗 7837.4. 減:甘草、檳榔 7837.5. 功效:天行時(shí)疾,內(nèi)傷飲食,心下痞悶。脾積內(nèi)傷,米谷不化。 7837.6. 來源:《保命集》卷中。 7838. 相似度50%:金花散 7838.1. 組成:皂子仁1分(炒),檳榔1個(gè)(生),甘草1分。 7838.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838.3. 加:皂子仁 7838.4. 減:大黃、牽牛 7838.5. 功效:小兒大腸秘不通,兼血痢。 7838.6. 來源:《幼幼新書》卷三十引《家寶》。 7839. 相似度50%:解毒丸 7839.1. 組成:栝蔞根3兩,甘草半兩(炒),大黃1分(生),樸消1分(別研)。 7839.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939.3. 加:栝蔞根、樸消 7939.4. 減:牽牛、檳榔 7939.5. 功效:大風(fēng)。 7939.6. 來源:《三因》卷十五。 7940. 相似度50%:截瘴丸 7940.1. 組成:常山5兩(醋炒7次),烏梅40粒(去核),檳榔40粒,甘草3兩。 7940.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7940.3. 加:常山、烏梅 7940.4. 減:大黃、牽牛 7940.5. 功效:瘴病不問冷熱,或1日一發(fā),或2日一發(fā),或3日一發(fā)。 7940.6. 來源:《瘴瘧指南》卷下。 7941. 相似度50%:加味香連丸 7941.1. 組成:黃連(炒)10兩,大黃4兩(酒蒸),木香2兩,檳榔1兩。 7941.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8041.3. 加:黃連、木香 8041.4. 減:甘草、牽牛 8041.5. 功效:痢疾。 8041.6. 來源:《扶壽精方》。 8042. 相似度50%:加味樸黃丸 8042.1. 組成:厚樸(炙)64兩,大黃64兩,檳榔32兩,黑丑(炒)32兩。 8042.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8042.3. 加:厚樸、黑丑 8042.4. 減:甘草、牽牛 8042.5. 功效:食水停滯,胸中結(jié)滿,郁悶腹痛,兩脅膨脹。 8042.6. 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8043. 相似度50%:加減桃仁承氣湯 8043.1. 組成:桃仁半兩,大黃1兩,甘草2錢,半桂3錢。 8043.2. 原方對照:大黃(春、冬1斤,夏半斤,秋12兩),甘草(春、冬6兩,夏3兩,秋4兩),牽牛(春、冬12兩生,夏8兩半生,秋8兩),檳榔(春、冬12兩,夏8兩,秋6兩)。 8143.3. 加:桃仁、半桂 8143.4. 減:牽牛、檳榔 8143.5. 功效:血瘀下焦,脈沉芤者。 8143.6. 來源:《云歧子脈訣》卷三。 8144. 相似度50%:加減調(diào)胃承氣湯 81HYPERLINK\l"_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