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缺乏癥課件_第1頁
中性粒細胞缺乏癥課件_第2頁
中性粒細胞缺乏癥課件_第3頁
中性粒細胞缺乏癥課件_第4頁
中性粒細胞缺乏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性粒細胞缺乏癥(Neutropenia)整理課件1中性粒細胞缺乏癥(Neutropenia)整理課件1概述白細胞減少癥:成人外周血WBC<4.0×109/L。粒細胞減少癥外周血N絕對值,成人<2.0×109/L,10歲以下兒童N<1.5×109/L,10~14歲兒童N<1.8×109/L。粒細胞缺乏癥N<0.5×109/L整理課件2概述白細胞減少癥:成人外周血WBC<4.0×109/L。整理中性粒細胞的生成粒細胞的生成BM為正常人體產生粒細胞的惟一場所。發(fā)育順序:多能造血干細胞粒系祖細胞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桿狀核分葉核正常中性粒細胞的生成率大約為0.85~1.6×109/kg.d。從原粒發(fā)展到成熟粒細胞約需8~14d;進入組織后就不再返回血液。成熟N在釋放到循環(huán)血后,約在血中循環(huán)6h,然后進入組織。整理課件3中性粒細胞的生成粒細胞的生成BM為正常人體產生粒細胞的中性粒細胞的調節(jié)G-CSF分子量為20kD的糖蛋白,僅刺激N生成。GM-CSF分子量為22kD的糖蛋白,能刺激N、M、E的生成。IL-3分子量20kD,對多能干細胞起作用,對成熟N無影響,因其缺乏IL-3受體。整理課件4中性粒細胞的調節(jié)G-CSF分子量為20kD的糖蛋白,僅刺幾個相關概念粒細胞總池(totalbloodgranulocytepool,TBGP)BM和Blood中N的總和。其中90%存在BM,10%存在blood中。粒細胞增殖池(mitoticpoolofprecursorcell,MP)BM中原始、早幼及中幼粒細胞的總和。正常情況下這些細胞不進入外周血循環(huán)。粒細胞儲存池(granulocytestoragepool,SP)骨髓中的晚幼粒、桿狀核及分葉核粒細胞。需要時釋放入血,成人從SP釋放入血的速度為107~108/min整理課件5幾個相關概念粒細胞總池(totalbloodgranul幾個相關概念粒細胞循環(huán)池(circulatinggranulocytepool,CP)血循環(huán)中隨血游走的分葉核N。粒細胞邊緣池(marginatedpool,MP)附著在血管內皮細胞上的N。CP+MP即構成外周血粒細胞總池。血管外池(extravascularpool,EP)進入組織中的N。這些N不再返回血循環(huán),約在4~5天內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中破壞或進入體液中排出體外。整理課件6幾個相關概念粒細胞循環(huán)池(circulatinggranu病因根據(jù)各種原因作用部位分三個方面:(一)作用于骨髓1.骨髓損傷(1)藥物細胞毒和非細胞毒藥物;(2)放射線;(3)化學物質:苯、DDT、二硝基苯酚、砷酸、鉍、NO等;(4)某些先天性和遺傳性N減少:Kostman綜合征、伴先天性白細胞缺乏的網狀發(fā)育不全;(5)免疫性疾患:SLE、RA等;(6)感染:傷寒、布魯菌病、粟粒結核、肝炎、HIV等(7)血液病:MF、AL、AA、MM、骨髓轉移瘤、淋巴瘤、惡組等。整理課件7病因根據(jù)各種原因作用部位分三個方面:整理課件7病因2.成熟障礙(1)獲得性:葉酸缺乏、維生素B12缺乏、惡性貧血、嚴重IDA等;(2)惡性和其他克隆性疾病:MDS、PNH等。(二)作用于外周血1.N外循環(huán)池轉換至邊緣池(即假性N減少)(1)遺傳性假性N減少癥(2)獲得性:嚴重細菌感染,惡性營養(yǎng)不良、瘧疾等。2.血管內扣留肺內扣留、脾內扣留(脾亢)整理課件8病因2.成熟障礙(1)獲得性:葉酸缺乏、維生素B12缺病因(三)作用于血管外1.利用增多如嚴重細菌、真菌、病毒或立克次體感染,過敏性疾患2.破壞增多如脾亢整理課件9病因(三)作用于血管外整理課件9發(fā)病機制生成減少或無效生成破壞或喪失過多,粒細胞壽命縮短分布異常前三種綜合整理課件10發(fā)病機制生成減少或無效生成整理課件10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先天性N減少癥(Kostmann綜合征及其相關疾患)特征:顯著的N減少,一般<0.5×109/L,生后1~3W即可出現(xiàn)嚴重化膿性感染,常在6個月內死亡,WBC計數(shù)正常,M增多,血小板計數(shù)正常,Hb正?;蛑卸取M:增生活躍或減低,髓系成熟停滯于早幼粒至晚幼粒階段,成熟粒細胞顯著減少,M和E生成一般正常。體外BM細胞CFU-GM集落數(shù)正?;蝻@著減少,且由成熟障礙。整理課件11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先天性N減少癥(Kostmann綜合征及其相關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伴免疫缺陷的N減少癥1.網狀發(fā)育不全2.N減少伴Ig異常伴丙種球蛋白缺乏,同時伴或不伴有IgM(和IgD)增高。BM粒細胞成熟停滯于中幼粒階段,絕大部分粒細胞是早幼粒和中幼粒。淋巴結和胸腺正常。3.轉鈷胺Ⅱ缺乏整理課件12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伴免疫缺陷的N減少癥整理課件12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伴粒系生成異常的N減少癥伴先天性畸形的N減少1.軟骨-毛發(fā)發(fā)育不全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特征:短肢矮小癥,很細微的毛發(fā),N、L減少和容易感染。N計數(shù)為(0.1~2.0)×109/L,易患病毒特別是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整理課件13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伴粒系生成異常的N減少癥整理課件13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2.Shwachmann-Diamond綜合征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特征:干骺端軟骨發(fā)育不良、矮小癥、胰腺外分泌缺陷和N減少。其他相關癥狀:貧血、血小板減少、發(fā)育和精神滯緩、腹瀉、體重下降、魚鱗癬、中耳炎、肺炎和N缺陷,高危發(fā)生骨髓衰竭和白血病轉化。N減少常為中、重度,主要死因為感染、出血、骨髓衰竭或惡性病。3.Chediak-Higashi綜合征。整理課件14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2.Shwachmann-Diamond綜合征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慢性特發(fā)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可見于兒童和成人。包括家族性(嚴重)N減少癥(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家族性良性N減少癥(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嬰幼兒慢性良性N減少癥(無家族史)、成人慢性特發(fā)性N減少等。BM增生正?;蛴羞x擇性N增生低下,大部分患者有幼稚細胞與成熟細胞比值增高,即有無效粒細胞生成,CFU-GM培養(yǎng)集落正?;蛑卸葴p低。RBC、Ret、L、BPC正常,M和Ig水平正?;蛟龈撸瑹o染色體異常。自限性,多在一年內自行緩解,少數(shù)可持續(xù)多年。整理課件15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慢性特發(fā)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可見于兒童和成人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骨髓內粒細胞破壞過多性N減少癥見于兒童,是一種嚴重的N減少癥。發(fā)病機制是粒細胞在BM內早期死亡,釋放障礙,但對致熱原的釋放反應正常。骨髓中粒細胞增生,但有退行性變,核分葉過多,外周血N有空泡,核染色質深等形態(tài)異常。懶惰性白細胞綜合征N功能障礙性疾病。N對自身及外源性化學趨化因子無效應,對炎癥刺激的效應極差。BM中粒系的形態(tài)核數(shù)量均正常,外周血WBC總數(shù)正常但N減少。主要表現(xiàn):復發(fā)性口腔炎、齒齦炎、腎炎、中耳炎等。整理課件16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骨髓內粒細胞破壞過多性N減少癥整理課件16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免疫性N減少癥1.同種免疫新生兒N減少癥由于胎兒攜帶從父親遺傳來的N特異性抗原的N進入母體,由于其父母的不相容,母體內產生抗N的IgG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胎兒或新生兒WBC發(fā)生凝集,形成暫時性N減少。BM增生活躍,伴有“成熟停滯”,主要是中幼、晚幼或桿狀核粒細胞,N中、重度減少。兒童N常在出生2個月后恢復。整理課件17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免疫性N減少癥1.同種免疫新生兒N減少癥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2.自身免疫性N減少癥N自身抗體使N生成和N破壞加速所致。N抗體的檢測是其與慢性特發(fā)性N減少癥鑒別的主要依據(jù)。3.自身免疫性疾患相關性N減少(1)SLEN膜上的IgG總數(shù)增高,N內免疫復合物增高。BM增生程度和細胞分化成熟常常正常。(2)Sjogren綜合征(3)RA(4)Felty綜合征(5)其他,霍奇金病、免疫性肝炎、胸腺瘤、低丙種球蛋白血癥等整理課件18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2.自身免疫性N減少癥N自身抗體使N生成和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原發(fā)性脾性N減少癥BM粒系高度增生,N減少和脾腫大。感染性N減少急、慢性細菌、病毒、原蟲、立克次體感染可導致N減少。發(fā)生機制:1.感染對BM的直接損害,造血組織不同程度被抑制;2.免疫作用;3.繼發(fā)性脾大引起脾亢;4.繼發(fā)性肝腎功能損害不能對外來及內生的可抑制骨髓的物質解毒或排泄;5.粒細胞在外周循環(huán)分布或消耗增多等。整理課件19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原發(fā)性脾性N減少癥BM粒系高度增生,N減少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周期性N減少癥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兒童,病程較長,呈一定的規(guī)律性發(fā)作,每12~35天(平均21天)發(fā)作一次。發(fā)作期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冷、發(fā)熱、咽痛,部分患者有關節(jié)痛,脾及淋巴結腫大,持續(xù)3~6天。發(fā)作期間血象示WBC總數(shù)減少,一般為(2~4)×109/L,BM示粒系發(fā)育障礙,中幼以下粒細胞缺少。間歇期一般情況良好,血象和骨髓象可恢復正常。整理課件20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周期性N減少癥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兒童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藥物誘導的N減少癥1.藥物中毒性多見于足量或長期使用各類抗癌藥、抗甲狀腺藥、氯霉素等,藥物或其代謝產物直接損傷骨髓微環(huán)境或髓系祖細胞。2.藥物過敏性粒細胞減少同時伴有皮疹、風疹、哮喘、水腫等過敏現(xiàn)象,引起粒細胞減少的藥物有:抗甲狀腺藥、抗癲癇藥、抗結核藥、抗高血壓藥、降糖藥、利尿藥、某些抗生素等。整理課件21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藥物誘導的N減少癥整理課件21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3.藥物免疫性分兩類:第一類以氨基比林為代表的免疫介導的藥物誘導的N減少,該類藥被認為是一種半抗原,進入人體后與白細胞蛋白結合形成全抗原,進而產生IgGorIgM抗體引起粒細胞凝集。對粒細胞的破壞常需該藥的長期存在,患者只有在藥物存在的情況下方可在體外檢測到抗N抗體;另一類以奎寧為代表,一旦免疫復合物形成后其對粒細胞的破壞就不需要該藥物的持續(xù)存在,即使藥物不再存在仍??蓹z測到N抗體。藥物引起的N減少多發(fā)生在用藥后5周,最長可達7周,但也可在數(shù)h內發(fā)病。整理課件22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3.藥物免疫性分兩類:第一類以氨基比林為代診斷病史重點了解:1.理化因素接觸史;2.既往史:有無多次粒細胞減少的發(fā)作,有無規(guī)律性;3.發(fā)病年齡及家族史。臨床特點嚴重感染所致N減少,N降至(0.5~1)×109/L以下,則臨床上有高熱、畏寒;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患者有乏力、肋下痛、納差、惡心等;苯中毒者,常有頭痛、頭暈、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等除外可致N減少的全身性疾病整理課件23診斷病史重點了解:1.理化因素接觸史;2.既往史診斷骨髓檢查骨髓粒細胞儲存池測定氫化可的松試驗:靜滴氫化可的松0.2后4~5h,正常人粒細胞峰值較原數(shù)上升(4.5±0.5)×109/L;藥物引起者,上升(1.5±0.3)×109/L或無反應;慢性良性家族性N減少者,上升(2.5±0.4)×109/L,但需查家族成員方可確診。邊緣池粒細胞測定腎上腺素試驗:皮下注射AD0.3mg后20min測定粒細胞數(shù),如較原水平升高100%或以上,且患者無皮腫大,N減少為靠邊緣池粒細胞異常增多所致,可考慮為假性粒細胞減少。粒細胞動力學及壽命測定整理課件24診斷骨髓檢查整理課件24治療去除病因治療原發(fā)病防治感染輕度N減少(≥1.0×109/L)的感染率與正常人無明顯差異,不需特別預防;中度減少者感染率增加,在公共場所尤其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要戴口罩,注意皮膚及口腔,去除慢性感染灶,但不主張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重度減少或粒缺者,應采取無菌隔離措施,已有發(fā)熱,須做血、尿、痰培養(yǎng),立即予廣譜抗生素治療。整理課件25治療去除病因整理課件25治療升粒細胞治療1.藥物:rhG-CSFrhGM-CSF適應證:各種先天性及獲得性粒缺劑量與用法:一般2~5μg/kg.d就有明顯效果,劑量增加,存在劑量-反應關系。但>16μg/kg.d,效果增加不明顯而副作用增多。持續(xù)靜滴(qd)或皮下注射(bid)用藥時間:一般粒細胞數(shù)增至1.0×109/L左右即可停藥。如病因未去除,停藥后粒細胞又會迅速下降。副作用:發(fā)熱、肌肉骨骼疼痛、皮疹、血栓性靜脈炎、BUN暫時升高等。整理課件26治療升粒細胞治療整理課件26治療2.粒細胞輸注適應證:粒缺合并嚴重感染,抗生素不能控制,以及用rhG-CSForrhGM-CSF未能提升粒細胞至0.5×109/L時。輸注注意事項:(1)輸前靜注DEX及肌注異丙嗪;(2)粒細胞懸液須經1.5~2Gy照射,以防輸注后發(fā)生GVHD。宜盡快輸入;(3)每次輸入粒細胞數(shù)應>1010/m2,由于粒細胞在血中的半壽期為6~7h,須每天輸1次,連續(xù)3~4d;(4)粒細胞懸液中常有凝塊,輸時應加濾過器;(5)輸注速度不宜過快,至少1h以上,密切觀察,若發(fā)生呼吸困難、肺水腫、休克應立即停輸。整理課件27治療2.粒細胞輸注整理課件27治療副作用:①發(fā)熱;②輸注無效并影響血小板效果;③肺浸潤及呼吸衰竭,最嚴重。發(fā)生機制:a.懸液中的血漿及羥乙基淀粉或右旋糖酐致液體負荷過量引起肺水腫。b.粒細胞在肺部炎癥部位集中。c.受體的白細胞凝集素使已集中于肺血管的粒細胞發(fā)生凝集;④循環(huán)中的內毒素與粒細胞相互作用引起休克;⑤CMV感染;⑥GVHD;⑦其他輸血反應。謝謝各位整理課件28治療副作用:①發(fā)熱;謝謝各位整理課件28中性粒細胞缺乏癥(Neutropenia)整理課件29中性粒細胞缺乏癥(Neutropenia)整理課件1概述白細胞減少癥:成人外周血WBC<4.0×109/L。粒細胞減少癥外周血N絕對值,成人<2.0×109/L,10歲以下兒童N<1.5×109/L,10~14歲兒童N<1.8×109/L。粒細胞缺乏癥N<0.5×109/L整理課件30概述白細胞減少癥:成人外周血WBC<4.0×109/L。整理中性粒細胞的生成粒細胞的生成BM為正常人體產生粒細胞的惟一場所。發(fā)育順序:多能造血干細胞粒系祖細胞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桿狀核分葉核正常中性粒細胞的生成率大約為0.85~1.6×109/kg.d。從原粒發(fā)展到成熟粒細胞約需8~14d;進入組織后就不再返回血液。成熟N在釋放到循環(huán)血后,約在血中循環(huán)6h,然后進入組織。整理課件31中性粒細胞的生成粒細胞的生成BM為正常人體產生粒細胞的中性粒細胞的調節(jié)G-CSF分子量為20kD的糖蛋白,僅刺激N生成。GM-CSF分子量為22kD的糖蛋白,能刺激N、M、E的生成。IL-3分子量20kD,對多能干細胞起作用,對成熟N無影響,因其缺乏IL-3受體。整理課件32中性粒細胞的調節(jié)G-CSF分子量為20kD的糖蛋白,僅刺幾個相關概念粒細胞總池(totalbloodgranulocytepool,TBGP)BM和Blood中N的總和。其中90%存在BM,10%存在blood中。粒細胞增殖池(mitoticpoolofprecursorcell,MP)BM中原始、早幼及中幼粒細胞的總和。正常情況下這些細胞不進入外周血循環(huán)。粒細胞儲存池(granulocytestoragepool,SP)骨髓中的晚幼粒、桿狀核及分葉核粒細胞。需要時釋放入血,成人從SP釋放入血的速度為107~108/min整理課件33幾個相關概念粒細胞總池(totalbloodgranul幾個相關概念粒細胞循環(huán)池(circulatinggranulocytepool,CP)血循環(huán)中隨血游走的分葉核N。粒細胞邊緣池(marginatedpool,MP)附著在血管內皮細胞上的N。CP+MP即構成外周血粒細胞總池。血管外池(extravascularpool,EP)進入組織中的N。這些N不再返回血循環(huán),約在4~5天內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中破壞或進入體液中排出體外。整理課件34幾個相關概念粒細胞循環(huán)池(circulatinggranu病因根據(jù)各種原因作用部位分三個方面:(一)作用于骨髓1.骨髓損傷(1)藥物細胞毒和非細胞毒藥物;(2)放射線;(3)化學物質:苯、DDT、二硝基苯酚、砷酸、鉍、NO等;(4)某些先天性和遺傳性N減少:Kostman綜合征、伴先天性白細胞缺乏的網狀發(fā)育不全;(5)免疫性疾患:SLE、RA等;(6)感染:傷寒、布魯菌病、粟粒結核、肝炎、HIV等(7)血液?。篗F、AL、AA、MM、骨髓轉移瘤、淋巴瘤、惡組等。整理課件35病因根據(jù)各種原因作用部位分三個方面:整理課件7病因2.成熟障礙(1)獲得性:葉酸缺乏、維生素B12缺乏、惡性貧血、嚴重IDA等;(2)惡性和其他克隆性疾病:MDS、PNH等。(二)作用于外周血1.N外循環(huán)池轉換至邊緣池(即假性N減少)(1)遺傳性假性N減少癥(2)獲得性:嚴重細菌感染,惡性營養(yǎng)不良、瘧疾等。2.血管內扣留肺內扣留、脾內扣留(脾亢)整理課件36病因2.成熟障礙(1)獲得性:葉酸缺乏、維生素B12缺病因(三)作用于血管外1.利用增多如嚴重細菌、真菌、病毒或立克次體感染,過敏性疾患2.破壞增多如脾亢整理課件37病因(三)作用于血管外整理課件9發(fā)病機制生成減少或無效生成破壞或喪失過多,粒細胞壽命縮短分布異常前三種綜合整理課件38發(fā)病機制生成減少或無效生成整理課件10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先天性N減少癥(Kostmann綜合征及其相關疾患)特征:顯著的N減少,一般<0.5×109/L,生后1~3W即可出現(xiàn)嚴重化膿性感染,常在6個月內死亡,WBC計數(shù)正常,M增多,血小板計數(shù)正常,Hb正?;蛑卸?。BM:增生活躍或減低,髓系成熟停滯于早幼粒至晚幼粒階段,成熟粒細胞顯著減少,M和E生成一般正常。體外BM細胞CFU-GM集落數(shù)正?;蝻@著減少,且由成熟障礙。整理課件39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先天性N減少癥(Kostmann綜合征及其相關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伴免疫缺陷的N減少癥1.網狀發(fā)育不全2.N減少伴Ig異常伴丙種球蛋白缺乏,同時伴或不伴有IgM(和IgD)增高。BM粒細胞成熟停滯于中幼粒階段,絕大部分粒細胞是早幼粒和中幼粒。淋巴結和胸腺正常。3.轉鈷胺Ⅱ缺乏整理課件40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伴免疫缺陷的N減少癥整理課件12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伴粒系生成異常的N減少癥伴先天性畸形的N減少1.軟骨-毛發(fā)發(fā)育不全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特征:短肢矮小癥,很細微的毛發(fā),N、L減少和容易感染。N計數(shù)為(0.1~2.0)×109/L,易患病毒特別是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整理課件41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伴粒系生成異常的N減少癥整理課件13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2.Shwachmann-Diamond綜合征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特征:干骺端軟骨發(fā)育不良、矮小癥、胰腺外分泌缺陷和N減少。其他相關癥狀:貧血、血小板減少、發(fā)育和精神滯緩、腹瀉、體重下降、魚鱗癬、中耳炎、肺炎和N缺陷,高危發(fā)生骨髓衰竭和白血病轉化。N減少常為中、重度,主要死因為感染、出血、骨髓衰竭或惡性病。3.Chediak-Higashi綜合征。整理課件42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2.Shwachmann-Diamond綜合征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慢性特發(fā)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可見于兒童和成人。包括家族性(嚴重)N減少癥(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家族性良性N減少癥(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嬰幼兒慢性良性N減少癥(無家族史)、成人慢性特發(fā)性N減少等。BM增生正?;蛴羞x擇性N增生低下,大部分患者有幼稚細胞與成熟細胞比值增高,即有無效粒細胞生成,CFU-GM培養(yǎng)集落正?;蛑卸葴p低。RBC、Ret、L、BPC正常,M和Ig水平正?;蛟龈撸瑹o染色體異常。自限性,多在一年內自行緩解,少數(shù)可持續(xù)多年。整理課件43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慢性特發(fā)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可見于兒童和成人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骨髓內粒細胞破壞過多性N減少癥見于兒童,是一種嚴重的N減少癥。發(fā)病機制是粒細胞在BM內早期死亡,釋放障礙,但對致熱原的釋放反應正常。骨髓中粒細胞增生,但有退行性變,核分葉過多,外周血N有空泡,核染色質深等形態(tài)異常。懶惰性白細胞綜合征N功能障礙性疾病。N對自身及外源性化學趨化因子無效應,對炎癥刺激的效應極差。BM中粒系的形態(tài)核數(shù)量均正常,外周血WBC總數(shù)正常但N減少。主要表現(xiàn):復發(fā)性口腔炎、齒齦炎、腎炎、中耳炎等。整理課件44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骨髓內粒細胞破壞過多性N減少癥整理課件16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免疫性N減少癥1.同種免疫新生兒N減少癥由于胎兒攜帶從父親遺傳來的N特異性抗原的N進入母體,由于其父母的不相容,母體內產生抗N的IgG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胎兒或新生兒WBC發(fā)生凝集,形成暫時性N減少。BM增生活躍,伴有“成熟停滯”,主要是中幼、晚幼或桿狀核粒細胞,N中、重度減少。兒童N常在出生2個月后恢復。整理課件45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免疫性N減少癥1.同種免疫新生兒N減少癥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2.自身免疫性N減少癥N自身抗體使N生成和N破壞加速所致。N抗體的檢測是其與慢性特發(fā)性N減少癥鑒別的主要依據(jù)。3.自身免疫性疾患相關性N減少(1)SLEN膜上的IgG總數(shù)增高,N內免疫復合物增高。BM增生程度和細胞分化成熟常常正常。(2)Sjogren綜合征(3)RA(4)Felty綜合征(5)其他,霍奇金病、免疫性肝炎、胸腺瘤、低丙種球蛋白血癥等整理課件46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2.自身免疫性N減少癥N自身抗體使N生成和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原發(fā)性脾性N減少癥BM粒系高度增生,N減少和脾腫大。感染性N減少急、慢性細菌、病毒、原蟲、立克次體感染可導致N減少。發(fā)生機制:1.感染對BM的直接損害,造血組織不同程度被抑制;2.免疫作用;3.繼發(fā)性脾大引起脾亢;4.繼發(fā)性肝腎功能損害不能對外來及內生的可抑制骨髓的物質解毒或排泄;5.粒細胞在外周循環(huán)分布或消耗增多等。整理課件47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原發(fā)性脾性N減少癥BM粒系高度增生,N減少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周期性N減少癥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兒童,病程較長,呈一定的規(guī)律性發(fā)作,每12~35天(平均21天)發(fā)作一次。發(fā)作期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冷、發(fā)熱、咽痛,部分患者有關節(jié)痛,脾及淋巴結腫大,持續(xù)3~6天。發(fā)作期間血象示WBC總數(shù)減少,一般為(2~4)×109/L,BM示粒系發(fā)育障礙,中幼以下粒細胞缺少。間歇期一般情況良好,血象和骨髓象可恢復正常。整理課件48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周期性N減少癥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兒童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藥物誘導的N減少癥1.藥物中毒性多見于足量或長期使用各類抗癌藥、抗甲狀腺藥、氯霉素等,藥物或其代謝產物直接損傷骨髓微環(huán)境或髓系祖細胞。2.藥物過敏性粒細胞減少同時伴有皮疹、風疹、哮喘、水腫等過敏現(xiàn)象,引起粒細胞減少的藥物有:抗甲狀腺藥、抗癲癇藥、抗結核藥、抗高血壓藥、降糖藥、利尿藥、某些抗生素等。整理課件49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藥物誘導的N減少癥整理課件21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3.藥物免疫性分兩類:第一類以氨基比林為代表的免疫介導的藥物誘導的N減少,該類藥被認為是一種半抗原,進入人體后與白細胞蛋白結合形成全抗原,進而產生IgGorIgM抗體引起粒細胞凝集。對粒細胞的破壞常需該藥的長期存在,患者只有在藥物存在的情況下方可在體外檢測到抗N抗體;另一類以奎寧為代表,一旦免疫復合物形成后其對粒細胞的破壞就不需要該藥物的持續(xù)存在,即使藥物不再存在仍??蓹z測到N抗體。藥物引起的N減少多發(fā)生在用藥后5周,最長可達7周,但也可在數(shù)h內發(fā)病。整理課件50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3.藥物免疫性分兩類:第一類以氨基比林為代診斷病史重點了解:1.理化因素接觸史;2.既往史:有無多次粒細胞減少的發(fā)作,有無規(guī)律性;3.發(fā)病年齡及家族史。臨床特點嚴重感染所致N減少,N降至(0.5~1)×109/L以下,則臨床上有高熱、畏寒;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患者有乏力、肋下痛、納差、惡心等;苯中毒者,常有頭痛、頭暈、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等除外可致N減少的全身性疾病整理課件51診斷病史重點了解:1.理化因素接觸史;2.既往史診斷骨髓檢查骨髓粒細胞儲存池測定氫化可的松試驗:靜滴氫化可的松0.2后4~5h,正常人粒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