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案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_第1頁
學案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_第2頁
學案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_第3頁
學案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_第4頁
學案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7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結合不同地區(qū)理解三圈環(huán)流與氣壓帶和風帶形成的關系以及北半球冬夏海陸氣壓中心的形成和東亞季風形成的基本原理。過程與方法:1.結合實例,理解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移動規(guī)律以及北半球冬夏海陸氣壓中心的形成和東亞季風形成的基本原理。2.通過給出多種地理景觀圖和地理實例,訓練學生對地理圖表和地理數(shù)據(jù)的閱讀、分析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激發(fā)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建立不同地區(qū)形成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緦W習重難點】1.理解高空和近地面風受力的情況以及風向與等壓線的關系。(重點)2.了解大氣環(huán)流的含義及大氣環(huán)流的基本特性。(重點)3.理解三圈環(huán)流與氣壓帶和風帶形成的關系,理解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移動規(guī)律。(難點)4.北半球冬夏海陸氣壓中心的形成和東亞季風形成的基本原理。(難點)【學習過程】一、大氣的水平運動1.風的形成原因地面____________,引起空氣上升和______的垂直運動,并使同一水平面上產生______差異。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叫作氣壓梯度。2.高空風的形成(1)高空風的畫法:_________等壓線,并指向_____壓;北(南)半球向_____(______)偏_________,風向與等壓線平行。(2)高層大氣受到________力、__________力的作用。其中,_______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近地面風的形成(1)近地面風的畫法:_________等壓線,并指向_____壓;北(南)半球向_____(______)偏_________,風向斜交與等壓線。(2)近地面大氣受到________力、________力、________力的作用。其中,________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力,方向_______________。(3)水平氣壓梯度力,________風向,__________風速;地轉偏向力________風向,__________風速;摩擦力________風向,__________風速。二、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1.大氣環(huán)流(1)定義:地球上大范圍、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2)若地球表面性質均一;地球自轉,有地轉偏向力,則會形成________環(huán)流。(3)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氣在的影響下,最終的運動方向是在N附近高空偏轉為風。(4)30°N附近的近地面空氣將向北和向______分流。向南分流的氣流偏轉后形成了信風。赤道和30°N之間形成了一個低緯環(huán)流。(5)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北流的空氣和自北極地區(qū)南流的空氣在______N附近相遇后__________,因此在60°N附近近地面形成氣壓帶。(6)在地轉偏向力影響下,30°N和60°N之間形成風;在90°N和60°N之間形成風。(7)在副極地上升到高空的空氣將分別向_______(北、南)和向__________分流。30°N和60°N之間、90°N和60°N之間分別形成了中緯環(huán)流和高緯環(huán)流。三、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與季風環(huán)流1.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1)氣壓帶、風帶隨________________的季節(jié)變化而南北移動。北半球大致夏季____移,冬季____移。2.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與大氣活動中心(1)海陸性質差異影響到海陸的氣壓分布。(2)北半球氣壓帶被分隔成一系列的中心,因為北半球面積較大,而且海陸相間分布。時間亞洲大陸北太平洋北大西洋7月低壓(低壓)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1月高壓(高壓)阿留申低壓冰島低壓(3)南半球氣壓帶基本呈狀分布,因為南半球的面積占優(yōu)勢。3.季風環(huán)流(1)大范圍地區(qū)的盛行風向隨_____而有顯著變化的現(xiàn)象。(2)亞洲部和部的季風環(huán)流最為典型。(3)冬季,亞洲高壓流向阿留申低壓,東亞季風,亞洲高壓流向赤道低壓,南亞季風,成因。(4)夏季,夏威夷高壓吹向印度低壓,東亞季風,成因。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南亞季風,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季節(jié)移動。合作探究【合作探究】P57,圖3-4。你是怎樣理解氣壓梯度概念的?【合作探究】P57,圖3-5,圖3-6。(1)①②③④四處,風力最大的是哪一處,并畫出風向。ABCD四處,風力最大的是哪一處,并畫出風向?!竞献魈骄俊縋58.(1)在上述三個假設條件下,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之間的受熱不均。結合所學知識,繪制表示赤道與極地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2)議一議,赤道與極地之間的閉合環(huán)流能否維持?為什么?【合作探究】P59,圖3-7。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使氣流向左偏轉,因而環(huán)流方向與北半球不同。參考圖3-7,繪出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示意圖;根據(jù)所繪圖示,議一議,若要掌握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有哪些竅門?【合作探究】P60,圖3-8。(1)結合課文關于三圈環(huán)流的描述,將圖中內容填寫完整。(2)根據(jù)填寫完整的圖示,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與同學相互講解三圈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并就講解效果進行互評?!竞献魈骄俊縋63,圖3-9。假定圖3-9中各氣壓帶的寬度大致為10個緯度,嘗試繪制一幅以北(南)極為中心的半球投影圖,并將夏(冬)至日氣壓帶和風帶在地球上的緯度分布情況,畫在圖中相應位置上。同桌或前后同學分工繪制不同半球的投影圖,并就作品進行互評。【合作探究】P63,圖3-10、圖3-11、圖3-12。(1)讀圖3-10,說出南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的分布有何不同特點;讀圖3-11,說出南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分布有何不同特點。(2)讀圖3-12,說明亞洲1月、7月風向的季節(jié)變換情況;比較亞洲冬季風和夏季風在冷暖、干濕性質上的不同,并說明理由。(3)將圖3-12與圖3-10、圖3-11相對照,說明冬季、夏季亞洲大陸和太平洋上氣壓分布的特點,分析亞洲東部季風環(huán)流最為典型的原因?!井斕脵z測】一、選擇題:1.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A.在垂直方向上的氣壓梯度B.高低緯度間的溫度差異C.地轉偏向力D.高空冷空氣下沉2.下列各風向示意圖中(單位: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800805810800805810810810805800101010051000100010051010ABCD下圖是“半球近地面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3~4題。3.圖中a處的盛行風向是() A.東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西南風4.圖中b處的氣壓帶或風帶是()A.赤道低氣壓帶 B.東北信風帶C.副熱帶高氣壓帶D.東南信風帶5.有關季風的敘述,正確的是()A.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是形成季風的重要原因B.季風環(huán)流不屬于大氣環(huán)流C.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是形成東亞季風的重要原因D.我國不受西南季風的影響6.每年1月份,亞洲東部地區(qū)盛行()A.東北季風 B.東南季風C.西北季風D.西南季風7.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1)形成北半球大氣環(huán)流的因素是和。(2)寫出各氣壓帶的名稱:A,B,C,D。其中由于熱力原因形成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