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建筑史復習資料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4da36a654b6d32d6b752152a793497/654da36a654b6d32d6b752152a7934971.gif)
![外國建筑史復習資料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4da36a654b6d32d6b752152a793497/654da36a654b6d32d6b752152a7934972.gif)
![外國建筑史復習資料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4da36a654b6d32d6b752152a793497/654da36a654b6d32d6b752152a7934973.gif)
![外國建筑史復習資料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4da36a654b6d32d6b752152a793497/654da36a654b6d32d6b752152a7934974.gif)
![外國建筑史復習資料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4da36a654b6d32d6b752152a793497/654da36a654b6d32d6b752152a79349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國建筑史復習資料第一部分:外國古代建筑歷史部分外國建筑史課程的研究對象即建筑的發(fā)展歷程,通過分析不同的時期、不同地區(qū)的建筑文化背景的風格特征,揭示世界建筑的發(fā)展的整體規(guī)律及其歷史意義。建筑與文化----建筑的物質性、藝術性“建筑歷史是對建筑轉變文化中,文化、技術手段極其先進性的總結按照歷史發(fā)展變化分為三個層次:建筑類型的變化---建筑形制的變化---成熟的時代風格。(獨特性、一貫性、穩(wěn)定性)世界建筑的兩種形態(tài)(現(xiàn)代主義建筑誕生前):東方建筑---起源:古埃及,古西亞(發(fā)展不連貫)---中心:中國建筑(日本,朝鮮)承襲性強,變化緩慢,實例少:“可知而不可見、可感而不客觀”---特殊形態(tài):印度建筑伊斯蘭建筑(受拜占庭文化影響)古代西方建筑---1.古典時代---古希臘建筑(平民文化,建筑與環(huán)境…..)古羅馬建筑(帝國風貌)2.中世紀時代----拜占庭建筑(東羅馬)羅馬風建筑哥特式教堂建筑3.文藝復興----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巴洛克、洛可可風格法國古典主義建筑近現(xiàn)代西方建筑---1.工業(yè)革命影響下的近現(xiàn)代建筑----建筑領域的復古思潮工程師的探索與早期城市規(guī)劃理念新建筑運動2.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產生與成熟---現(xiàn)代主義建筑流派及其理論現(xiàn)代主義建筑大師高層與大跨度建筑現(xiàn)代建筑主義建筑思潮發(fā)展概述當代建筑-----1.新現(xiàn)代的發(fā)展2.個性與多元化---后現(xiàn)代主義,新理性主義,新地域主義,解構主義,高技派,簡約傾向與極少主義參考資料:《外國建筑歷史圖說》,羅小未,蔡婉英,同濟大學出版社《外國古建筑二十講》《西方建筑的意義》《安藤忠雄論建筑》,安藤忠雄AHistoryofArchitecture:SirBanisterFlectcher(19thedition),OxfordPress古代埃及建筑文化宗教背景尼羅河的恩賜----農業(yè)灌溉、水利運輸、測量計算、建材裝飾社會文化-----由日出日落的生命循環(huán)觀念是埃及人深信復生之說:結合原始拜物教產生了大尺度的紀念性建筑。古埃及的歷史可概括為古埃及建筑歷史三個重要時期:1.古王國時期,2.中王國時期,,手工業(yè)開始發(fā)展起來。3.新王國時期,,古埃及最強大時期,最重要的建筑是神廟馬斯塔巴(Mastaba)住宅---金字塔的原型古埃及原始住宅分2種多層金字塔:皇帝的陵墓形制逐漸由紀念性的建筑發(fā)展、而不僅是死后的住所。第一座石頭的金字塔是薩卡拉的昭賽爾金字塔,建于公元前3000年,基座126*106米吉薩金字塔群:公元前3000中葉、在尼羅河三角洲吉薩附近。金字塔的演變---結構與藝術效果峽谷里的陵墓中王國時期,首都遷址到上埃及的底比斯(Thebes)的峽谷的地帶,金字塔的藝術構思完全不適合了?;实哿昴沟男赂窬质牵杭漓氲膹d堂成為陵墓建筑的主體,擴展為規(guī)模宏大的祀廟。哈特什帕蘇德陵墓(見書13頁)古埃及神廟新王國時期,太陽神廟代替陵墓成為皇帝崇拜的紀念性建筑物,廟宇有2個藝術特點:一個是大門,另一個是大殿的內部。門的樣式柱殿(主神殿是一柱子林立的的柱廳)卡納克(Karnack)的阿蒙神廟古代西亞建筑歷史演進底格里斯(Tigris)與幼發(fā)拉底兩河:下游,巴比倫上游,亞述帝國伊朗高原:波斯帝國主要建筑成就古西亞建筑成就:創(chuàng)造以土為基本原料的結構體系和裝飾手法,隨后又創(chuàng)造出用來保護和裝飾墻面的磚和彩色琉璃磚,對后來的拜占庭建筑和伊斯蘭建筑影響很大。舉例:烏爾月神臺城市建筑巴比倫城巴比倫城以其豪華壯麗著稱于世,包括王宮、神廟、大道和寺塔。其城門尤為世界之最,城門高12m,空中花園: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公元前539年,波斯軍隊占領巴比倫城,空中花園隨之變?yōu)閺U墟。薩艮王國人首異銅像帕賽波里斯宮殿古代希臘建筑西方建筑的源泉古希臘是歐洲文化的發(fā)源地,建筑同樣也是西歐洲建筑的開拓者,發(fā)展時期大致是,即到希臘被羅馬王朝吞并為止。它的一些建筑物的形制和藝術形式,深深地影響著歐洲2000多年的建筑歷史,它與古羅馬建筑并稱“古典建筑”古希臘建筑風格的特點主要是和諧、完美、崇高。而古希臘的神廟建筑則是這些風格特點的集中體現(xiàn)者。史前時期()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克里特島克諾索斯宮殿建筑發(fā)展演進邁錫尼圍城荷馬文化時期古風時期,希臘建筑逐步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形勢。愛奧尼亞人城邦形成愛奧尼克式(Ionic)建筑,陶立克柱式古典時期典型建筑:雅典衛(wèi)城建筑群和帕提農神廟,也是希臘建筑的最高成就。希臘化時期,建筑文化隨亞歷山大遠征傳到西亞和北非。結構體系:梁柱體系,很早使用石料作為主要的建筑材料。限于材料性能,石梁跨度一般4至5m,最長7至8m。神廟的形制柱式的演進柱式由3部分組成:檐部(額枋,檐壁,檐口),柱子(柱頭,柱身,和柱礎)和臺基。早期的兩種柱式同時在演進:1.一種是流行于小亞西亞共和城幫里的愛奧尼克柱式(IonicOrder).2.一種是意大利,西西里地區(qū)流行的多立克柱式(DoricOrder)3.后期又發(fā)展成科林斯柱式(CorinthOrder)雅典衛(wèi)城雅典衛(wèi)城建筑群集中反映了古希臘的建筑成就。是世界建筑史和藝術史的珍品。建于,建筑總負責人是雕刻家費地。衛(wèi)城位于雅典城中心偏南的一處小山頂上。高出平地大約70~80m,臺地西低東高,東西長約280m,南北寬約130m,四周陡峭,圍以擋墻,西段有臺階,可以登臨。衛(wèi)城總體布局自由,順應地勢安排,建筑布局結合祭祀儀典,動態(tài)流線和建筑個性,建筑群的布局體現(xiàn)了對立和統(tǒng)一的原則。衛(wèi)城山門勝利神廟帕提農神廟:建于,是雅典衛(wèi)城的主體建筑。為歌頌雅典戰(zhàn)勝波斯侵略者而修建。依瑞克提翁神廟,建筑雕刻劇場與會堂:雅典衛(wèi)城的奧尼索斯劇場是最早的劇場建筑,容納15000余人,建于公元前534年。古羅馬建筑一、發(fā)展背景古希臘晚期的建筑成就由古羅馬直接繼承,古羅馬勞動者把它向前大大推進,達到了世界奴隸制時代建筑的最高峰,是古羅馬建筑最繁榮時期。二、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古希臘人通過崇拜“神”來崇拜人。古羅馬人對人的崇拜,更傾向于對世俗的、現(xiàn)實的人來崇拜。歷史演進:伊達拉里亞時期羅馬共和盛期()羅馬帝國時期()三、建筑成就1.古羅馬建筑主要材料是混凝土,主要結構是拱券結構,具有寬闊的內部空間。2.巴拉丁山上的弗萊維王朝宮殿主廳的筒形拱,跨度達到29.3m。3.混凝土的使用4.光輝的拱券結構5.十字拱拱的組合:幾個十字拱同筒形拱、穹頂、半穹頂組合起來,能夠覆蓋復雜的建筑空間。拱券與柱式的組合:創(chuàng)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組合,如券柱式,連續(xù)券,既做結構,又做裝飾。券柱式1.古希臘柱式適應石質的梁柱結構,與古羅馬的券拱結構存在矛盾。2.券拱結構中厚重的墻體和墻墩需要裝飾。3.經(jīng)過不斷的實踐,最終創(chuàng)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組合,如券柱式,連續(xù)券,既做結構,又做裝飾。巨柱式:同一柱式貫穿建筑的2層或3層古羅馬的5種柱式建筑理論---《建筑十書》,維特魯威古羅馬時期形成了系統(tǒng)的建筑理論體系?!督ㄖ畷肥怯晒帕_馬建筑師兼工程師維特魯威所著,全書共分10卷,是現(xiàn)存最古老且最有影響的建筑著作。內容涉及城市規(guī)劃、建筑設計基本原理,構圖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形制、建筑環(huán)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設施、建筑師的培養(yǎng)等,成為自文藝復興以后300多年建筑學的基本教材。建筑實例圓形競技場—大角斗場神廟建筑----羅馬萬神廟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代表:羅馬萬神廟(Panheon)萬神廟萬神廟主體平面是圓形,穹頂直徑43.3m,中間有一個8.9m的圓洞。萬神廟入口處設有門廊,面闊33m,正面有8根科林斯柱式裝飾的柱子。圓形墻厚6.2m,多為混凝土澆筑。為了減輕自重,厚墻上有8個壁龕,龕上有暗券承重,龕內放置神像。穹頂?shù)牟牧鲜腔炷梁痛u,下部厚5.9m,上部1.5m,內部有5圈凹格。內部藝術特點:體量單純明確,闊大而莊嚴;四周構圖連續(xù)穩(wěn)定,渾然一體;室內裝飾華麗自重,尺度正常;光線柔和,氣氛自重,營造距離感。建筑外墻面分為3層:下層貼大理石,上兩層抹灰。第三層包住了穹頂?shù)南虏?,所以穹頂沒有完全地表現(xiàn)出來。公共浴場古羅馬浴場不僅是沐浴之用,而是一種綜合性社交,文娛和保健的場所,成為羅馬上層社會不可少的享受,單在古羅馬就可發(fā)現(xiàn)11所。古羅馬浴場的主要成就:第一,結構出色,復雜多樣的拱券結構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第二,功能完善,各種用途的大廳聯(lián)系緊湊,采光通風等設施完善。第三,內部空間組織簡潔而多樣。住宅建筑實例:奧斯蒂亞公寓宮殿古羅馬的廣場1.羅曼努姆廣場羅曼努姆廣場于羅馬共和時期建成,長115m,寬約57m。廣場完全開放,城市道路從中穿越。2.凱撒廣場確立了封閉的、軸線對稱的、以廟宇為主體的廣場新形制。3.圖拉真廣場將近300m的深度里,布置了幾堆建筑物,室內外空間交替。軸線對稱的多層次布局,建筑外部空間統(tǒng)一,變化豐富。古羅馬的建筑小結———一、地理文化背景與歷史演進二、主要建筑成就混凝土的使用與拱券結構三、重要建筑類型與實例斗獸場與劇場大角斗場:結構、功能形式的和諧與統(tǒng)一拜占庭(Byzantine)建筑建筑背景、建筑發(fā)展演進前期:主要按古羅馬城來建造君士坦丁堡,6世紀出現(xiàn)規(guī)模宏大的圣索菲亞大教堂。中期:由于外敵入侵,國土減少,建筑數(shù)量與規(guī)模大不如前。建筑形制巴西利卡式基督教堂,集中式基督教堂結構特點典型建筑示例:圣索菲亞大教堂,東正教的中心圣索菲亞(St.Sofia)大教堂集中式布局,東西長77m,南北長71.7m,是典型的巴西利卡式。中央大穹頂,直徑32.6m,穹頂離地面55m,通過帆拱支撐在四個大柱墩上,橫推力由東西兩個半穹頂和南北兩個大柱墩平衡。將主要穹頂特別抬高,使外部體積構圖有了中心。整體也豐富了內部空間,形成寬闊多變,建筑造型與裝飾1.屋頂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頂”2.整體造型中心突出3.建筑外部相對缺乏表現(xiàn)力圣馬可(St.Marco)教堂內外裝修歷年增建,趨于華麗。空間以中央穹頂下部為中心,之間用筒形拱連接,相互穿插,連成一體。內墻彩色云石貼面,拱頂與穹頂均飾有金底彩色鑲嵌畫。東歐的小教堂中世紀的歐洲建筑歷史分期早期:5~10世紀,早期基督教時期中期:10~12世紀,羅曼時期后期:12~15世紀,以法國為中心的哥特時期。早期基督教建筑1.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圣保羅教堂2.形制的發(fā)展---橫廳,禮拜堂,采光塔,鐘塔3.結構的發(fā)展:券拱結構的采用、筒形拱、十字拱、骨架券羅馬風建筑(Romanesque)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qū)的一種建筑風格建筑外部特征:墻體巨大而厚實,墻面用連列小券;門窗洞口裝飾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西面有1~2做鐘樓,中廳與側廊較大的空間變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內部特征:窗口窄小,2.示例:比薩教堂群這一組建筑群,是羅馬風建筑的典型代表。建筑群位于羅馬城的西北角,三座建筑物體形各異,對比強烈,洗禮堂在教堂的前面,鐘塔在教堂的東南側。比薩教堂:建于1063~1092年,平面是拉丁十字式,全場95m,正立面高32m,有四層空券廊,光影和輪廓變化豐富,十字交叉處有橢圓形穹頂。中間有四排柱子,屋頂有木桁架,側廊用十字拱頂。三座建筑物外墻都是白色和深紅色鐘塔(TheCampanile):建于1174年,在教堂的東南側20多米處,圓形直徑15.8m,高55m,分8層,中間6層圍有空拱券廊,底層有比薩洗禮堂:1350年經(jīng)過改造,外立面上添加了哥特式的細部。影響:羅馬風建筑群作為一種過渡形式,它的貢獻不僅在于把沉重的結構和垂直上升的動勢結合起來,而且它把建筑史上第一次把哥特式(Gothic)建筑哥特建筑是12~15世紀歐洲以法國為代表的建筑,哥特式建筑完全脫離了古羅馬的影響,其主要的標志是極具東方色彩的尖券、尖形肋骨拱頂?shù)湫徒ㄖ悍ㄌm西哥特式。公元12~16世紀,是哥特式建筑的發(fā)源地。中庭較高,側廊較矮。巴黎圣母院:建于1166年結構特點:1)骨架券使用骨架券作為拱頂?shù)某兄貥嫾?,十字拱成為框架式,拱頂重量大大減輕,側推力大大減小。2)飛券用獨立的飛券在兩側凌空越過側廊上空,在中庭每間十字拱的起腳抵住側推力,飛券落腳在側廊外側橫向的墻垛上。側廊拱頂不必負擔側推力,可大大降低高度,擴大中庭的側高窗,外墻因卸掉荷載而使側窗大大敞開。3)尖券全部使用二圓心的尖券和尖拱頂使不同跨度的券和拱頂可以得到等高。骨架券的十字拱頂不因為跨度的的不同而高低錯落,十字拱頂不必是正方形。內部處理1)向前、向上的動勢中行不寬,只有12.5m,但很長127m,高約34m,向前的動勢很強,拱券很尖。內部裸露著近似框架的結構,窗子沾滿了支柱間的整個面積,而支柱又全由垂直線組成,筋骨嶙峋。巨大的窗子射進了陽光,象征著“神啟”進入了信徒的心靈。彩色玻璃窗,把教堂渲染得五顏繽紛,光艷奪目,教士們說:“這是上帝居住的地方?!蓖獠刻幚砦髁⒚娴牡湫蜆媹D1.一對鐘塔夾著中廳的山墻,垂直地分為3部分。2.山墻檐頭上的欄桿,大門洞上一長列國王雕像的龕,把三部分橫向聯(lián)系起來,中央是圓形的玫瑰窗。3.三座門洞都有周圍的幾層的線腳,先交上畫有成群的圣像。4.外表向上的動勢很強,輕靈的垂直線條統(tǒng)治著全身、扶壁、墻垣和墻塔越往上越細。所有的券都是尖尖的。所有建筑細部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個教堂都有一股向上的動勢。示例:巴黎圣母院,韓斯主教堂,亞眠主教堂德意志哥特式(GermanGothic)13~16世紀,比法國晚,因為德國人有喜好羅馬風的風格,到13世紀中葉勉強采用。代表:科隆大教堂英吉利哥特式(EnglishGothic)12世紀末到16世紀,從法國傳入英國。代表:索爾茲伯里(Salisbury)大教堂意大利哥特式(ItalianGothic)12世紀~16世紀,因羅馬遺風很強,故哥特式屋頂比較平坦。代表:米蘭(Milan)大教堂,威利斯總督府威尼斯總督府位于威尼斯圣馬可廣場東側,是歐洲最美麗的建筑物之一,建于9世紀,14世紀重建。主要特色在南立面和西立面構圖。立面高約25m,分3層。第一層是券廊,圓柱粗獷有力。第二層的券廊比第一層封閉些,上面有哥特式十字花窗。第三層是在大火后在兩層拱廊上重建的。白色及玫瑰色大理石飾的墻面,石片斜貼成方格圖案??偠礁牧⒚鏄媹D沒有花哨的雕刻裝飾,顯得端莊凝重,活潑有力。圓廳別墅是把集中式建筑應用于別墅建筑的嘗試。維晉察巴西利卡帕拉第奧母題自羅馬人創(chuàng)造“角斗場母題”和“凱旋門母題”后,首次有人如此嘗試,被后人譽為“帕拉迪奧母題”。廣場建筑群安農奇阿廣場,羅馬市政廣場St.Marco廣場建于14~16世紀陸續(xù)建成,是威尼斯的市中心廣場,南鄰亞德里亞灣。梯形廣場在透視上有很好的藝術效果,從主廣場入口處看圣馬可廣場時,科增加開闊雄偉的印象。次廣場在教堂南面,面臨亞得里亞海。巴洛克時期(17世紀后)特點:節(jié)奏不規(guī)則跳躍、突出垂直分割、追求強烈的體積和光影的變化、有意制造奇特的新形式耶穌會教堂建于1568~1575年,設計人是維尼奧拉和泡達,教堂平面是巴西里卡式,在立面上運用自由曲線式。是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建筑。St.Carlo教堂建于1634~1682年,臨街的西立面中,波浪形的檐面前后起伏,凹面、凸面與圓形柱座交織在一起。內部空間凹凸分明并富于動態(tài)感,頂部的天花是幾何形的穹頂。St.Andrei教堂城市廣場的特點城市的改造追求莊嚴對稱的效果。St.Peter廣場波波洛廣場納沃那廣場第二部分:外國近現(xiàn)代建筑歷史部分一、18~19世紀歐美建筑(1)資產階級革命、工業(yè)革命、啟蒙運動對城市和建筑的影響。1.工業(yè)革命從輕工業(yè)擴增至重工業(yè),鐵產量的大增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術與新形勢創(chuàng)造出條件。2.工業(yè)革命給城市與建筑帶來一系列問題,工業(yè)城市因生產集中引起人口膨脹。3.住宅問題使廣大群眾居住條件得不到應有的改善,嚴重威脅資本主義世界。4.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促成了對新建筑的需要,并對建筑形式提出新要求。(2)建筑創(chuàng)作中的復古思潮:古典復興,浪漫主義和折衷主義(3)建筑分析:古典復興,浪漫主義,折衷主義復古思潮的體現(xiàn)。古典復興:1.一方面出于政治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考古發(fā)掘進展的影響。2.建筑雖在各國發(fā)展,有共同之處,但是有些不同。大體上以法國為主,而英國,德國以希臘式為主。3.采用古典復興的建筑類型主要是為資產階級政權與社會生活服務的國會、法院、銀行、交易所、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筑,還有紀念性建筑。浪漫主義:1.建筑本身既帶有反抗資本主義制度與大工業(yè)生產的情緒,又夾雜有消極的虛無主義色彩。在要求發(fā)揚個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時,用中世紀的手工業(yè)藝術的自然形式來反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用機器制造的工藝品,并以前者來和古典相抗衡。2.建筑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教堂、學校、車站、住宅等類型。同時,它在各個地區(qū)的發(fā)展也不盡相同。3.大體來說,英國,德國流行較廣,時間也較早;而法國,意大利則流行面相對較小,時間也較晚。折衷主義:1.折衷主義超越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建筑局限,任意選擇與模仿歷史上的各種風格,從而把它們組合成多種多樣。2.折衷主義在歐美的影響非常深刻,持續(xù)的時間較長。19世紀中葉以法國最為典型;19世紀末20世紀初又以美國較為突出。(4)主要實例:巴黎凱旋門、英國博物館、勃蘭登堡門、美國國會大廈、布萊頓皇家別墅、英國國會大廈、巴黎歌劇院(5)建筑新材料、新技術與新功能提出的建筑條件。初期生鐵結構,鐵和玻璃的結合、向框架結構的過渡、升降梯與電梯、圖書館、市場、百貨商店、博覽會與展覽館(6)建筑分析:鐵結構與裝配現(xiàn)代化建造對傳統(tǒng)建筑的沖擊,新結構、新材料對傳統(tǒng)建筑形式的矛盾,對古典建筑形式的簡化。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建筑創(chuàng)新:1830年,德國Karl.F.Schinkel1825年,德國Gottfried.Semper用理論推崇新建筑,于當年發(fā)表《工業(yè)藝術論》,1863~1865年發(fā)表《技術與構造藝術中的風格》。建筑探新:1.奧地利建筑師洛斯(AdolfLoos)第一個公開反對建筑裝飾。1908年發(fā)表《裝飾與罪惡》,主張建筑以實用為主,認為“裝飾就是罪惡”1910年設計維也納斯坦納住宅,外部沒有內部裝飾。2.西班牙建筑師高迪(AntonioGaudi)以浪漫主義的幻想使塑性藝術融入到建筑中。3.荷蘭建筑師伯爾拉赫(H.F.Berlarge)提出凈化建筑,主張建筑造型應簡潔明快,表現(xiàn)材料的質感。1898~1903年的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1910成立伯爾拉赫學派。4.芬蘭建筑師沙里寧設計的芬蘭中央火車站。(7)主要實例:巴黎舊王宮奧爾良廊、圣日內維夫圖書館、巴黎國立圖書館、巴黎博覽會機械館、埃菲爾鐵塔、倫敦水晶宮。(8)巴黎博覽會機械館、埃菲爾鐵塔、倫敦水晶宮的特點與創(chuàng)新之處。1)巴黎博覽會機械館特點:建筑長420m,跨度達115m,主要結構由20多個構架組成,四壁與屋頂全部采用大片玻璃。創(chuàng)新之處:1.結構方法上首次采用三鉸拱原理,拱的末端越接近地面越窄,每一點可承受大荷載。2.新結構實驗的成功,促使建筑師不得不面對探求新形式建筑的現(xiàn)實。2)埃菲爾鐵塔特點:塔高328m,內設4部水力升降機,其巨型結構與新型設備顯示了資本主義初期工業(yè)生產的最高水平與強大威力。創(chuàng)新之處:跨度結構前所未有,刷新了當時建筑在跨度上的紀錄,開辟了大跨度建筑建造的新篇章。3)倫敦水晶宮特點:1.建筑總面積74000m2,長度達555m,寬124.4m,5跨,結構以8英尺2.外形為一簡單階梯形的長方體,并有一與之垂直的拱頂,各面只顯示出鐵架與玻璃,無任何多余裝飾,完全表現(xiàn)了工業(yè)生產的機械本能。3.建造時只應用鐵、木和玻璃3種材料。創(chuàng)新之處:1.施工速度前所未有,稱之為建筑工程的奇跡。2.結構簡單,為后期的重新裝配創(chuàng)造出有利條件。二、19~20世紀初的探求新建筑運動(1)探求新建筑運動的社會基礎1.絕大多數(shù)資本主義世界工農業(yè)產量在此時期不斷增長,鋼產量促進重工業(yè)的發(fā)展。2.內燃機的出現(xiàn)促進工業(yè)電氣化的發(fā)展并引發(fā)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使人類的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的飆升。3.生產力的增加推動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走向高速發(fā)展的道路。4.資本主義國家經(jīng)濟交往范圍擴大,增強了各地區(qū)之間的經(jīng)濟與文化聯(lián)系。5.生產力的加快對建筑工業(yè)提出更高要求,即建筑作為物質生產的一個部門,必須跟上社會發(fā)展。6.建筑迅速適應了新社會要求下擺脫的舊技術的限制,摸索著材料與結構的更新。(2)歐洲探求新建筑運動的派別:藝術與工藝運動、新藝術運動、維亞納學派和分離派和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并說明其特點,代表人物與實例。1)藝術與工藝運動(ArtsandCraftsMovement)代表人物:拉斯金(JahnRaskin),莫里斯(WilliamMorris)實例:肯特紅屋(RedHouse,Kent1850~1860),將古典式建筑設計成一個不對稱平面。2)新藝術運動(ArtNouveau)創(chuàng)始于比利時,創(chuàng)始人凡。德。費爾德,堅決反對復古思潮,裝飾主題實例:都靈路12號住宅,設計人霍爾塔男爵(BaronVictorHorta)格拉斯哥藝術學校,設計人麥金托什(CharlesMackintosh)高迪的巴塞羅那米拉公寓(CasaMila,Barcelona,1905~1910)沙格拉特教堂(ChurchofSagrada,1882~1920)居埃爾公園3)維亞納學派和分離派(SchoolofViennaanditsSecession)創(chuàng)始人瓦格納(OttoWagner),認為新結構,新材料必將導致新形式的出現(xiàn)實例: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ThePostOfficeofSavingBank,Vienna1904~1906)維也納分離派展覽館(SecessionGallery,1898~1899)4)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DeutschWerksbund)1907年由企業(yè)家,藝術家,技術人士等組成,其目的在于提高工業(yè)品的質量。主張建筑必須與工業(yè)結合,認為建筑應當是真實的,現(xiàn)代結構應當在建筑中表現(xiàn)出來。這樣能產生前所未有的新形式。代表人物貝倫斯(PeterBehrens),作品有德國通用電氣公司透平機車間(AEGTurbineFactory,Berlin,1909),格洛皮烏斯(WalterGropius)和邁爾(AdolfMeier)合作設計的阿爾費列爾法古斯鞋楦廠(FagusShoe-lastFactory,Alfreld)。(3)美國探求新建筑運動的派別:芝加哥學派、賴特學派(草原式住宅),并說明其特點,代表人物與實例。1)芝加哥學派(ChicagoSchool)19世紀70年代,由美國興起代表作品:第一萊特爾大廈,(FirstLeiterBuilding,Chicago,1879)莫納德諾克大廈(MonadnochBuilding,Chicago,1891)設計人伯拉姆與魯特卡匹托大廈,芝加哥(TheCapitol,Chicago,1892)設計人伯拉姆與魯特馬凱特大廈(MarquetteBuilding,Chicago,1894)芝加哥卡森百貨公司大廈(CarsenPrice&ScottDepartmentstore,Chicago1899~1904)代表人物:沙利文(LouisHenrySullivan,1856~1924),芝加哥學派的理論的得力支持者,提出“形式隨從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的口號,為功能主義開辟了道路。沙利文還為高層辦公樓在建筑功能上規(guī)定了以下功能:高層建筑外形分為3段:底層與二層形成一個整體,因為他們的功能是相似的。上面各層辦公室外部處理通常是一個個窗子:頂部設備可以有不同的外觀。芝加哥學派在19世紀建筑探新中起著一定的進步作用:突出功能在建筑設計中的主要地位;探討了新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而取得的成就;建筑藝術反映了新技術的特點,簡潔的立面符合時代的精神;2)賴特學派(WrightSchool)代表人物萊特(FrankLloydWright),美國著名建筑師草原式住宅特點:造型上力求新穎,擺脫折中主義的常套,布局上與大自然相結合,使建筑物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表現(xiàn)在:平面常做十字形,以壁爐為中心,將起居室、書房、餐廳都圍繞在壁爐布置、臥室在樓上;1934年到英國,與馬克思威爾合作,1936年設計安平頓學院。(4)主要實例:紅屋、都靈路12號住宅,格拉斯哥藝術學校、米拉公寓、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維也納分離派展覽館、法古斯鞋楦廠、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展覽會辦公大樓、第一萊特爾大廈、莫納德諾克大廈、卡匹托大廈、馬凱特大廈、芝加哥卡森百貨公司大廈、瑞萊斯大廈、羅伯茨住宅、羅比住宅三、戰(zhàn)后初期的建筑流派(1)兩次大戰(zhàn)之間的社會歷史背景與建筑活動、建筑技術的進展。歷史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許多地區(qū)遭到嚴重破壞。2.1917年俄國發(fā)生十月革命,推翻沙皇統(tǒng)治,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3.《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協(xié)約國以戰(zhàn)敗告終,中歐和南歐出現(xiàn)新的國家,改變了歐洲的地理面貌。4.戰(zhàn)敗國失去大量殖民地,經(jīng)濟陷入破產的境地;歐洲戰(zhàn)勝國債臺高筑,被饑餓和貧困所籠罩,從而進一步激化階級矛盾,陷入嚴重的經(jīng)濟與政治危機中。5.美國成為兩次大戰(zhàn)的贏家,經(jīng)濟實力急劇膨脹,世界財政經(jīng)濟中心逐漸向美國靠攏。6.1929年的經(jīng)濟大蕭條,激化了階級斗爭,為醞釀和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做出準備。建筑活動:1.第一次世界大求的戰(zhàn)歐洲交戰(zhàn)國建筑活動幾乎完全停頓,大量房屋毀于戰(zhàn)火。2.戰(zhàn)后初期,由于建筑材料供應不足,缺少熟練工人,房屋造價昂貴等原因,導致資本主義國家的住宅建設不能滿足需求。3.不少建筑師探索新材料和新技術應用于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金屬板材、石棉水泥板和其他工業(yè)制品替代傳統(tǒng)建筑材料。4.不少工程師嘗試用預制裝配構件的方法減少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5.格洛皮烏斯在20世紀20年代多次試用焦渣砌塊和預制鋼筋混凝土梁建造住宅公寓。同時他還采用鋼框架和石棉水泥板或木框架和銅片試建裝配式小住宅。6.建筑探索雖然盛行一時,但得到實際的推廣的很少。不過該嘗試卻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的住宅工業(yè)化的大發(fā)展做出了準備。7.1924年后世界經(jīng)濟得到快速發(fā)展,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開始建造高層住宅;當世界經(jīng)濟從危急中緩解過來時,建筑工業(yè)得到一個短暫的發(fā)展,8.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交戰(zhàn)國的建筑工業(yè)幾乎陷入停滯。建筑技術的進展:1.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應用更加普遍,直接促進了對鋼結構和其他復雜的超靜定結構的研究。2.在各種大跨度建筑中,殼體結構的出現(xiàn)具有重要的意義。3.新的建筑材料也陸續(xù)應用于建筑,鋁材除了用于室內裝修之外,還用于窗框和窗下墻的面層。不銹鋼和搪瓷鋼也開始用作建筑裝飾面材料。4.研究出多種吸音抹灰和隔聲吸音材料,從而提高了建筑隔聲和音響質量。5.一戰(zhàn)后,建筑設備發(fā)展速度大大提高,電梯速度大大加快。并因此使得家用電器設備迅速增多,空調設備首先應用于特殊建筑中。6.建筑工業(yè)由單一型工種向綜合性工種轉化,大大提高建筑質量。7.建筑施工技術相應提高,施工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飆升。(2)表現(xiàn)派、未來派、風格派與構成派的特點,并舉例說明。1)表現(xiàn)派(Expressionism)特點:1.認為藝術的任務在于表現(xiàn)個人的主觀感受和體驗。2.一切都取決于畫家主觀的“表現(xiàn)”需要,目的是引起觀者情緒上震動或激情。實例:愛因斯坦天文臺,德國建筑師門德爾松(ErichMendelsohn)設計并建造。1.門德爾松在愛因斯坦天文臺的設計中抓住這一印象,把它作為建筑的主題。2.用混凝土和磚塑造了一座混混沌沌的多少有些流線型的體形,上面開出一些形狀不規(guī)則的象征運動感的窗洞,墻面上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突起。3.整個建筑造型奇特,難以言狀,表現(xiàn)出一種神秘莫測的氣息,也從中感受到一個嶄新的時代在高速前進。2)未來主義派(Futurism)特點:1.未來主義對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大加欣賞,對未來充滿希望。2.宣揚工廠、機器、火車、飛機等的威力,贊美現(xiàn)代大都市,對現(xiàn)代生活的運動、變化、速度、節(jié)奏表示驚喜,并認為火車與工廠煙囪噴出來的濃煙和機車車輪與飛機發(fā)出的震耳欲聾的響聲是值得歌頌的。實例:安東尼奧·?!ひ晾麃啠ˋntonioSant’Elia)畫的未來城市和建筑設想圖,1.圖樣都是高大的階梯形樓房,電梯放在建筑物外側,林立的樓房下面是川流不息的汽車,火車,分別在不同的高度上行駛。2.作者在宣言中說“應該把現(xiàn)代城市建設和改造得象大型造船廠常一樣,既忙碌又靈敏,到處都是運動,現(xiàn)代房屋應該造的像大型機器一樣?!?)風格派與構成派(DeStijiandConstructivism)特點:1.是20世紀初期在法國產生的立體派藝術分支和變種,認為最好的藝術就是基本幾何形象的組合與構圖。2.線條和色彩是繪畫的本質與要素,應該允許獨立存在。用最簡單的幾何形和最純粹的色彩組成的構圖才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永恒的繪畫。3.風格派和構成主義派既表現(xiàn)在繪畫和雕刻方面,也表現(xiàn)在建筑造型、裝飾、家具、印刷裝幀等方面。實例:1)烏德勒支住宅(HausdieUtrecht)里特弗爾德設計,由簡單的立方體、光光的板片、橫豎線條和大片玻璃錯落穿插組成的建筑,是風格派畫家蒙德里安繪畫的立體化。2)第三國際紀念碑四、戰(zhàn)后初期代表建筑師及分析A)沃爾特·格洛皮烏斯(WalterGropius)(1)格洛皮烏斯的建筑理論1.建筑表現(xiàn)中不能抹殺現(xiàn)代建筑技術,建筑表現(xiàn)要應用前所未有的形象。2.現(xiàn)代建筑面臨的課題是從內部解決問題,不要做表面文章。3.建筑不僅僅是一個外殼,而應該有經(jīng)過藝術考慮的內在結構,不要事后的門面粉飾。4.建筑師腦力勞動的貢獻表現(xiàn)在井然有序的平面布置和具有良好比例的體量,而不在于多余的裝飾。5.新時代要有自己的表現(xiàn)形式,現(xiàn)代建筑師一定能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美學章法。6.通過精確的不含糊形式,清新的對比,各部件的秩序,形體和色彩的勻稱與統(tǒng)一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美學章法。這是社會力量與經(jīng)濟所需要的。(2)包豪斯(Bauhaus)校舍的特點與軸測圖特點:1.把建筑物的實用功能作為建筑設計的出發(fā)點。2.采用靈活的不規(guī)則的構圖手法。3.按照現(xiàn)代建筑材料的結構與特點,運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藝術效果。4.在框架結構上,墻體不再承重,墻面開孔比過去自由得多,宿舍部分的窗戶布局靈活。5.校舍沒有任何附加裝飾,建筑非常樸素,但卻是富有變化的。6.建造時成功解決了經(jīng)費問題。實用性強,清新活潑是包豪斯的一大亮點。軸測圖:見書69頁(3)格洛皮烏斯的代表建筑作品:法古斯鞋楦廠、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展覽會辦公大樓和包豪斯校舍B)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主張1.主張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新時代的建筑2.建筑是純粹精神的創(chuàng)造,建筑師是個造型藝術家。3.住房是居住的機器。4.建筑要走工業(yè)化道路,規(guī)模宏大的工業(yè)必須從事建筑活動在大規(guī)模生產的基礎上制造房屋的構件。5.平面是由內到外開始的,外部是內部的結果。6.建筑藝術超出實用需要,建筑藝術是造型的東西。(2)薩伏伊別墅設計特點及立面圖特點:1.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底層三面有獨立的柱子,各空間功能齊全。2.別墅的各種形體采用簡單的幾何形體,柱子和窗子設計簡潔。柱子是簡單的圓柱,窗子是簡單的橫向長方形。3.用曲線形墻體豐富變化,樓層間采用斜坡道增加上下空間的連續(xù)性。二樓有的房間向院子敞通,斜坡道間有玻璃幕墻,開闊視野,增強了建筑的采光效果。5.外形輪廓比較簡單,內部空間相當復雜,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住房是居住的機器”的理念。6.別墅追求的不是機器般的功能與效率,而是機器般的造型。被譽為“機器美學”立面圖:見書76頁(3)勒·柯布西耶提出向工程師學習的目的1.工程師受經(jīng)濟法則推動,受數(shù)學公式推導,工程師使人類與自然法則一致,達到標準。引用工程師的做法將相應理念應用到建筑中。2.從機器產品中看到人類的時代正在每天決定自己的樣式,因此可以引用到建筑中。3.工程師的幾何形體,幾何學和數(shù)學來滿足建筑師的理智,聲稱工程師的工作是良好的藝術。(4)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品:薩伏伊別墅、巴黎瑞士學生宿舍、馬賽公寓大樓、郎香教堂、昌迪加爾法院C)密斯·凡·德·羅(MiesVanderRohe)(1)密斯·凡·德·羅的建筑主張少就是多(簡化建筑結構,凈化建筑形式),結構邏輯性,創(chuàng)作方法上堅持條理性,并把它提高到社會的高度上。建筑功能問題,不考慮形式問題,只管建造問題。(2)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的建筑設計特點。1.建筑長約50m,寬約25m,被安置在貼有石灰華大理石的基座上,特殊的是該展館建筑除了建筑本身和幾處桌椅外,沒有其他陳列品。2.主廳部分有8根十字形斷面的鋼柱,上方置有一塊薄薄的簡單的屋頂板。3.墻的位置靈活且似乎很偶然,縱橫交錯,室內和室外相互穿插,沒有明確的分界。4.建筑形體處理簡單,全部構件交接地方均為直接相遇。一切處理簡單明確、干凈利落。同過去的瑣碎裝飾形成鮮明對比,給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覺。5.建筑主體突出了建筑材料的固有色,紋理和質感。(3)密斯在建筑設計中對技術與功能和造型藝術關系的把握。簡化建筑結構,凈化建筑形式,結構邏輯性,創(chuàng)作方法上堅持條理性,并把它提高到社會的高度上。建筑功能問題,不考慮形式問題,只管建造問題。(4)密斯·凡·德·羅的代表作品: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吐根哈特住宅、伊利諾伊州工學院校舍規(guī)劃及建筑館(克朗樓)、西柏林國家美術館、西格拉姆大廈、范斯沃斯住宅D)賴特(FrankLloydWright)(1)賴特的有機建筑論1.有機建筑是一種由內向外的建筑,他的目標是整體性。2.“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種協(xié)調的感覺,一種結合的感覺,使他成為環(huán)境的一部分…….它給環(huán)境增加光彩,而不是損壞它”。3.有機建筑是“自然建筑”。4.有機建筑是真實的建筑,對任務的地點和性質、材料的性質和所服務的人都是真實的建筑。5.“建筑是自然的,要成為自然的一部分”。(2)賴特的有機建筑論在流水別墅中的體現(xiàn)1.別墅建于瀑布最高處,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并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懸挑能力向各個方向遠遠懸伸出來,有的地方用石墻和玻璃圍起來,形成不同形狀的室內空間以及封閉和開場的角落。2.別墅輕盈地凌立在流水上面,那些挑出的平臺好似爭先恐后地伸進周圍的空間。3.別墅體形疏松開放,與地形、林木、山石、流水關系密切,建筑物與大自然形成犬牙交錯、互相滲透的格局,人工的建筑與自然的景色互相映襯,相得益彰,融為一體。(3)賴特的代表作品:拉金公司大樓、流水別墅、約翰遜公司總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博物館五、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建筑活動情況(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法國、德國、意大利、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前蘇聯(lián)等國建筑創(chuàng)作的成就。法國1.圖盧茲勒·米拉居住區(qū)的規(guī)劃2.勒阿弗爾城市的規(guī)劃3.現(xiàn)代建筑派取代學院派成為法國的主要學派,并在戰(zhàn)后30余年里爆發(fā)了不少引人矚目的火花。4.勒·柯布西耶設計的郎香教堂轟動整個建筑界5.巴黎工業(yè)技術中心陳列大廳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空間結構建筑。跨度218m。6.蓬皮杜國家藝術中心因它表現(xiàn)出了一個完全不同于過去人們所認為的文化建筑應有的典雅風貌而引起人們廣泛的注意。聯(lián)邦德國1.戰(zhàn)后10余年首先著手住宅建設,新增10余萬戶住宅。2.1950年建造新包豪斯學院,同時西德的建筑趨向現(xiàn)代化。3.1957年將西柏林漢莎區(qū)改建成一個國際住宅展覽會,地位相當于一次優(yōu)秀住宅設計的一次巡閱。4.20世紀70年代末前西柏林國際會議中心代表西德70年代經(jīng)濟水平,是一座徹底的高技派和機械完美結合的產品。意大利1.擺脫法西斯統(tǒng)治的過程中批判了新傳統(tǒng)派,全面走上新的建筑道路2.兩種傾向支配設計思想:一是在羅馬、都靈和巴勒莫等地所謂的新現(xiàn)實主義。二是傾向于理性的建筑分析和建造技術。3.工程師兼建筑師內爾維建造了不少在工程與藝術上無可非議的作品。如:羅馬小體育館、皮雷利(Piralli)大廈美國1.強大的物質技術力量、雄厚的技術人員隊伍和一大批專門投資于房屋建設與經(jīng)營的大業(yè)主,共同使美國在建筑材料、建筑結構、施工技術、等方面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大型的建筑企業(yè)和建筑師聯(lián)合事務所的出現(xiàn),經(jīng)營多元業(yè)務,經(jīng)營范圍廣,經(jīng)常獨攬某城市建筑工程業(yè)務。3.大規(guī)模發(fā)展高層建筑是美國戰(zhàn)后的一個主要方面。城市商業(yè)中心土地的越來越昂貴和人們常把房屋的規(guī)模與質量作為業(yè)主財富的主要威信與象征,促使許多業(yè)主和房屋建設與經(jīng)營者經(jīng)常把一些質量不錯的建筑推倒重建。4.戰(zhàn)后美國的城市與郊區(qū)有所發(fā)展。住宅區(qū)有的與美國建國初期農場式花園相似,又借鑒歐洲現(xiàn)代派與美國國情相結合的現(xiàn)代住宅。5.建筑設計全面走向現(xiàn)代建筑的道路。歐洲著名建筑師到美國講學促進了美國建筑設計理念的發(fā)展。日本1.1958年前川國男設計的10層晴海公寓。2.1947年丹下健三設計的廣島幾年券門和兩層樓的紀念館,造型完全是西方的現(xiàn)代建筑面貌。3.1960~1970年間大型公建,體育建筑,高層建筑,市政廳等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建筑對新結構與新技術的應用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4.1964年丹下健三在東京建造了他的傳世杰作:代代木國立室內競技場。5.林昌二設計的皇居旁大樓被譽為“具有戰(zhàn)后日本現(xiàn)代建筑的最高水平”。6.1976年安藤忠雄設計的住吉長屋具有代表性。7.1972年黑川紀章設計的東京中銀倉體大廈。(2)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代表建筑作品:法國:巴黎工業(yè)技術中心陳列大廳、蓬皮杜國家藝術中心聯(lián)邦德國:柏林愛樂音樂廳、巴伐利亞發(fā)動機廠(BMW)辦公大樓意大利:羅馬小體育館、皮雷利(Piralli)大廈美國:利華大樓、美國鋁業(yè)公司大廈、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大樓日本:廣島和平中心紀念館、京都國際立京都國際會館、香川縣廳舍、東京國立劇場、東京文化紀念館、香川縣體育館、東京國際奧運會大體育館和小體育館、大阪國際博覽會美國館、倉敷市廳舍、索尼公司大廈、東京圣瑪利亞教堂、新大谷飯店、新宿三井大廈、住友大廈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前蘇聯(lián):莫斯科大學、全蘇農業(yè)展館六、高層建筑與大跨度建筑(1)發(fā)展高層建筑的因素、概念及發(fā)展過程。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外隨著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與科學的進步,建筑領域取得一系列成就,高層建筑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建筑的特征與威力,以往任何時代都是望塵莫及的。概念:高度超過24米(不包括超過24米單層主體建筑),并且不少于10層的建筑稱為高層建筑。發(fā)展過程:1)第一個階段是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隨著電梯系統(tǒng)的發(fā)明與新材料與新技術的應用,城市高層建筑不斷涌現(xiàn)。2)第二個階段是從20世紀中葉以后,特別是60年代以后,隨著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上升,以及發(fā)展了一系列的結構體系,使得高層建筑的建造又出現(xiàn)了新的高潮,并且在世界范圍內逐步開始普及。(2)高層建筑的分類,特點。第一類高層:9~16層(最高到50m)第二類高層:17~25層(最高到75m)第三類高層:26~40層(最高到100m)第四類高層:,超高層建筑,40層以上(超過100m)(3)介紹板式建筑及塔式建筑發(fā)展的實例:聯(lián)合國總部大廈、瑪利娜城、漢考克大廈、美國鋼鐵公司大廈、世界貿易中心大廈、西爾斯大廈、多倫多市政廳大廈、慕尼黑巴伐利亞發(fā)動機廠(BMW)辦公大樓(4)發(fā)展大跨度建筑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社會需要,另一方面是新材料與新技術的應用(5)大跨度建筑的分類。1.鋼筋混凝土薄殼頂2.折板結構3.懸索結構4.張力結構5.懸掛結構6.活動屋頂7.鋼空間網(wǎng)架結構8.金屬管空間網(wǎng)架結構9.充氣結構(6)介紹大跨度建筑建筑各種類型的實例:都靈展覽館、圣路易斯(St.Louis)航空港、羅馬小體育館、布林馬爾橡膠廠、巴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大廳、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美國館、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西德館、明尼阿波利斯市聯(lián)邦儲備銀行、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美國館、巴黎東部充氣體育館。七、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建筑設計思潮(1)現(xiàn)代建筑設計原則1.要創(chuàng)時代之新,建筑要有新功能、新技術、特別是新形式。2.在理論上承認建筑是具有藝術與技術的雙重性,提倡兩者結合。3.認為建筑空間是建筑的實質,建筑設計是空間的設計及其表現(xiàn),提出所謂的四向度的時間:空間的構圖法。4.提倡建筑設計的表里一致,反對外加裝飾,提倡美學應當和適用以及建造手段相結合。(2)建筑設計思潮的七種傾向及舉例說明:1.對“理性主義充實與提高的傾向”特點:1)因講究功能,又有“功能主義”之稱,不論在何處均以一色的方盒子、平層頂、白粉墻、橫向長窗形式出現(xiàn),又稱“國際式”。2)設計中提倡建筑師要“必須面向工藝”,必須“把想象豐富的設想用技術上的精通結合起來”。3)在工作方法上注重點差研究和認真分析的方法,提倡建筑師共同合作。實例:1)哈佛大學研究生中心2)阿姆斯特丹兒童之家3)西水橋小學4)中央貝赫保險公司總部大樓2.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特點:1)以密斯為代表,表現(xiàn)為純凈、透明與施工精確的鋼和玻璃的方盒子。是密斯特別感興趣的所謂結構邏輯性和自由分割空間在建筑造型上的體現(xiàn)。2)建筑全部用鋼和玻璃制造,構造與施工非常精確,內部沒有或很少有柱子。3)外形純凈、透明,清澈地反映建筑材料、結構和它的空間。實例:1)范斯沃斯住宅2)湖濱公寓3)芝加哥伊利諾伊州工學院建筑館(克朗樓)4)通用汽車技術中心3.注意高度工業(yè)技術的傾向特點:1)要推廣新技術就必須同時樹立新的美學標準和鼓吹新的美學觀:機器美2)主張用最新的材料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岸坡拋石工程施工方案
- 環(huán)保技術引領未來環(huán)境科學與城市發(fā)展
- 中小學生欺凌專項治理行動方案
- 現(xiàn)代通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5 Unit 2 Can Sam play football說課稿 外研版(三起)001
- 2024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2 Plant a PlantLesson 7 Planting Trees說課稿(新版)冀教版
-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二單元 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 第四課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 4.1《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說課稿 部編版必修2
- Module4 Unit1 Mum bought a new T-shirt for me(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6 蛋殼與薄殼結構》(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科學蘇教版
- 2025北京市勞務分包合同范本問題范本
- 《住院患者身體約束的護理》團體標準解讀課件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解讀
- API520-安全閥計算PART1(中文版)
- 醫(yī)院信息科考核內容標準細則
- 商務提成辦法
- 《統(tǒng)計學》完整袁衛(wèi)-賈俊平課件
- FZ/T 25001-1992工業(yè)用毛氈
- 電商部售后客服績效考核表
- 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纷V
-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教學課件
- 復工復產工作方案范本【復產復工安全工作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