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行業(yè)2022年中期投資策略:疫后復蘇積極看多_第1頁
銀行行業(yè)2022年中期投資策略:疫后復蘇積極看多_第2頁
銀行行業(yè)2022年中期投資策略:疫后復蘇積極看多_第3頁
銀行行業(yè)2022年中期投資策略:疫后復蘇積極看多_第4頁
銀行行業(yè)2022年中期投資策略:疫后復蘇積極看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銀行行業(yè)2022年中期投資策略:疫后復蘇,積極看多一、上半年回顧:基本面穩(wěn)定,悲觀經濟預期壓制估值1.1板塊復盤:悲觀經濟預期壓制估值,防御價值顯現(xiàn)Q1穩(wěn)增長疊加低估值,Q2受疫情影響板塊回調。20年初疫情沖擊及金融讓利,銀行板塊明顯回調。20Q3-21Q1疫后經濟復蘇,銀行板塊明顯上漲。21Q2-21Q4,經濟增長回落以及民營房企流動性危機引發(fā)市場對銀行資產質量的擔憂,銀行板塊明顯回調。2022年1月,穩(wěn)增長疊加極低估值,銀行板塊上漲10%左右;2月中旬-3月中旬,俄烏戰(zhàn)爭等引發(fā)經濟擔憂,板塊回調;4月初-5月底,上海疫情封城及北京疫情等引發(fā)對經濟的悲觀預期,銀行板塊明顯回調。截至22年6月16日收盤,銀行(中信一級)PB(LF)為0.59倍,仍處于歷史低位。疫后經濟有望企穩(wěn)復蘇,積極看多銀行。2022年4月以來,國內新冠疫情有所反復,并波及了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使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抬升。伴隨疫情發(fā)展,銀行股估值明顯回調。22年6月開始,上海北京基本解封,倘若全國疫情不再大幅反復、地產銷售改善,經濟有望復蘇,驅動估值修復,或重演20Q3-21Q1行情。疫后經濟有望企穩(wěn)復蘇,積極看多銀行。2022年4月以來,國內新冠疫情有所反復,并波及了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使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抬升。伴隨疫情發(fā)展,銀行股估值明顯回調。22年6月開始,上海北京基本解封,倘若全國疫情不再大幅反復、地產銷售改善,經濟有望復蘇,驅動估值修復,或重演20Q3-21Q1行情。1.2基本面復盤:盈利增速略超預期,資產質量改善1Q22營收增速環(huán)比2021年下降。統(tǒng)計A股39家上市銀行營業(yè)收入情況,1Q22上市行整體營收增速為5.6%,較2021年的7.9%下降2.3個百分點,較1Q21年的5.9%上升0.3個百分點。1Q22各類型銀行營收增速普遍下降。2021年大行、股份、城商行和農商行營收增速分別為8.4%/5.3%/13.4%/8.5%,較3Q21分別變動0.3/0.3/-0.4/-1.1個百分點;1Q22營收增速分別為6.2%/3.6%/8.5%/4.6%,較2021年分別下降2.2/1.8/4.9/3.9個百分點,一季度受多地疫情復發(fā)影響,各類型銀行的營收增速普遍下降。從個股來看,1Q22超過一半的銀行的營收增速較2021年下降。統(tǒng)計的39家上市行中,2021年僅17家營收增速較3Q21上升,1Q22僅14家營收增速較2021年上升。1Q22營收增速提升幅度較大的有廈門銀行(2021年的-4.3%提升至18.2%)、江陰銀行(2021年的0.5%提升至22.3%)等;1Q22營收增速下降幅度較大的有重慶銀行(2021年的11.2%下降至-12.9%)、西安銀行(2021年的0.9%下降至-18.5%)、青農商行(2021年的7.6%下降至-6.3%)等。1Q22盈利增速環(huán)比有所下降。A股上市銀行整體1Q22歸母凈利潤增速為8.6%,較2021年下降4.1個百分點。1Q22盈利增速下降,主要是其同比基數(shù)較21年抬升所致,整體盈利增速略超預期。1Q22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盈利增速分別為7.3%/9.4%/15.1%/13.6%,較2021年分別下降了4.4/4.3/1.2/0.8個百分點。城商行和農商行的盈利增速依舊保持在13%的高增速之上,大行和股份行1Q22盈利增速跌至10%以下。部分個股盈利增速持續(xù)上升。統(tǒng)計的39家上市銀行中,1Q22有10家增速較21年上升。杭州銀行

3Q21、2021年、1Q22的盈利增速分別為26.2%/29.8%/31.4%,1Q22盈利增速位列上市行首位;常熟銀行

3Q21、2021年、1Q22的盈利增速分別為19.0%/21.3%/23.4%,增速持續(xù)上升并始終保持在高增速水平;無錫銀行

3Q21、2021年、1Q22的盈利增速分別為19.3%/20.5%/22.5%,增速保持在高位。上市行整體撥備前利潤增速持續(xù)下降。1Q22上市銀行整體PPOP增速為3.58%,較2021年下降1.73個百分點。1Q22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的PPOP增速分別為3.92%/1.64%/7.69%/5.57%,分別較2021年下降1.44/1.75/4.13/1.33個百分點。上市行不良率下降。A股上市銀行整體2021年末不良貸款余額1.73萬億元,較21Q3下降0.03萬億元;22Q1不良貸款余額1.80萬億元,增長放緩。21年末上市銀行整體不良率為1.34%,較21Q3下降4BP,較年初下降14BP;

22Q1上市銀行整體不良率為1.33%,較21年末下降1BP,上市行資產質量改善。上市銀行21年末關注貸款率、逾期貸款率整體呈下降趨勢。2021年末上市銀行關注貸款率較21H1下降3BP至1.76%。21年末上市銀行整體逾期率為1.29%,較21H1下降6BP,較20年末下降12BP。2021年末七家上市銀行資產質量突出。21年末郵儲(0.82%/0.47%/0.89%)(括號內為不良率/關注率/逾期率,下同

)、杭州

0.86%/0.38%/0.61%

)、廈門

0.91%/0.91%/0.91%

)、成都

0.98%/0.61%/0.96%

)、寧波

(0.77%/0.48%/0.76%)、無錫(0.93%/0.29%/0.93%)、常熟銀行(0.81%/0.89%/0.90%)三類比率均降至1%以下,資產質量穩(wěn)中向好。二、下半年展望:盈利增速微降,息差小幅承壓2.1社融和經濟展望:經濟指標改善,社融增速后續(xù)或小幅回升社融增速后續(xù)或小幅回升,支撐經濟疫后企穩(wěn)復蘇。社融主要分為信貸、表外融資、直接融資及其他融資四大項。其中,信貸為社融的大頭,占比經常在60%以上。預計表外融資明顯好于2021年。信貸需求較弱,有賴于未來好轉。2022年暫看社融增量34.5萬億,同比改善主要來自表外融資。社融增速后續(xù)或小幅回升,支撐經濟疫后企穩(wěn)復蘇。下半年信貸需求有望改善。當前信貸投放面臨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的嚴峻挑戰(zhàn),信貸需求后續(xù)看:1)地產銷售能否明顯改善;2)疫情是否好轉,防疫是否優(yōu)化;3)城投融資是否大放松。地產政策已經大幅放松,后續(xù)地產銷售是關鍵。5月下旬,國務院召開全國穩(wěn)住經濟大盤會議,上海疫情迎來拐點,北京疫情好轉,疫后復工復產成為重心,政策進一步發(fā)力。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有所恢復。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47億元,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個百分點;環(huán)比增長0.05%。隨著疫情影響減弱,預計下半年社會消費零售銷售繼續(xù)恢復。固定資產投資穩(wěn)定增長。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05964億元,同比增長6.2%;5月份環(huán)比增長0.72%。分領域看,1-5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7%,制造業(yè)投資增長10.6%,房地產開發(fā)投資下降4.0%。今年地方政府債發(fā)行靠前發(fā)力,預計帶動基建投資提升,提振融資需求,1-5月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長8.16%。貨物進出口增長加快。5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4500億元,同比增長9.6%,增速比上月加快9.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9765億元,增長15.3%,加快13.4個百分點;進口14736億元,增長2.8%,上月為下降2.0%。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5029億元。2.2業(yè)績展望:1H22盈利增速下降,全年預計5%左右銀行板塊行情的關鍵在于市場對經濟的預期。2010年以來,幾波銀行股行情:2012年底、14Q4、16Q2-18年1月底、2019年、20Q3-21Q1。過去12年來看,名義GDP增速下行階段,銀行板塊絕對收益大多一般,主要的例外為14Q4無風險利率大幅下降。名義GDP增速上行階段,銀行板塊絕對收益較好。如12Q4、2016及2017年、19Q2、20Q3-21Q1??傮w來看,經濟復蘇驅動銀行板塊上漲,經濟下行使得銀行板塊承壓。預計2022全年商業(yè)銀行凈利潤增速5%左右。22年4月初以來國內疫情多發(fā),上海等多個城市采取了全域靜態(tài)管理等嚴格防疫措施,個人信貸需求持續(xù)低迷。2021年商業(yè)銀行凈利潤增速為12.63%,1Q22凈利潤增速為7.35%,受疫情影響我們預計1H22商業(yè)銀行凈利潤增速將小幅下降至6%左右。22年6月開始,上海北京基本解封,倘若全國疫情不再大幅反復、地產銷售改善,經濟有望復蘇。截至22年6月,多地首套貸款利率執(zhí)行4.25%的下限標準,下半年上海三價取低政策有望放寬,將帶動房地產銷售回暖,提高信貸需求。我們預計2022全年商業(yè)銀行凈利潤增速5%左右。上市行與商業(yè)銀行盈利增速趨勢一致。統(tǒng)計A股39家上市銀行情況,2021年歸母凈利潤增速為12.6%,1Q22歸母凈利潤增速為8.6%,與商業(yè)銀行凈利潤增速趨勢一致,我們認為1H22上市行整體盈利增速下降至6%附近,22年盈利增速預計5%。2.3息差展望:全年息差小幅承壓全年息差小幅承壓自21年12月20日以來,LPR歷經三次下調,分別為21年12月LPR(1年期)下調5BP至3.8%;22年1月LPR(1年期)下調10BP至3.70%,LPR(5年期)下調5BP至4.60%;22年5月LPR(5年期)下調15BP至4.45%。自21年12月20日以來,LPR歷經三次下調。LPR下調后,首套房按揭利率全國下限調整為4.25%,有望刺激房地產銷售,帶動按揭回暖。但LPR下調對銀行存量按揭收益率影響較大,明年初將面臨20BP下調壓力,23年息差壓力較大,22年息差小幅承壓,按揭貸款重回低收益資產,吸引力下降。資產端受LPR下調影響較大,負債端壓力有望減輕,預計2022年銀行息差小幅承壓。截至22年3月末,企業(yè)貸款平均利率為4.36%,較上年末下降了21BP;按揭貸款平均利率為5.49%,較上年末下降了14BP。22年銀行信貸利率處于下降趨勢,特別是企業(yè)貸款利率,創(chuàng)歷史新低。我們認為銀行資產端受到LPR降息影響較大,而負債端監(jiān)管在22年4月鼓勵中小銀行將存款利率加點上限下調10個基點,負債成本壓力有望減輕,綜合判斷,預計2022年銀行息差小幅承壓。1Q22商業(yè)銀行息差為1.97%,預計全年息差降至1.90%附近。三、與國際對比,中國上市銀行價值低估3.1中國經濟波動較小,銀行不良率處于國際較低水平銀行業(yè)的不良率和經濟穩(wěn)定性密切相關,經濟大幅度波動常常伴隨銀行業(yè)不良率的上升。從發(fā)達國家角度來看,發(fā)達國家經濟增速較低,但由于經濟體系較為成熟,經濟波動性較小,所以發(fā)達國家的不良率普遍比金磚和新興經濟體低。同時發(fā)達經濟體社會融資渠道更為多元,直接融資較為發(fā)達,商業(yè)銀行業(yè)務范圍較寬(相當部分國家允許混業(yè)經營),使得銀行業(yè)的風險分散。從發(fā)展中國家角度來看,經濟增速普遍較高,同時經濟波動較大,銀行業(yè)不良率也較高。金磚五國中,中國的GDP增速相對穩(wěn)定,經濟波動較小,因此中國銀行業(yè)的不良率明顯低于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其不良貸款率的水平更接近發(fā)達國家。金磚五國銀行業(yè)的資產質量差異較大,俄羅斯、印度不良較高,巴西疫情沖擊較大。WDI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中,20年末金磚國家銀行業(yè)不良貸款率均值為5.44%。金磚五國銀行業(yè)不良貸款率分化較大,俄羅斯和印度銀行業(yè)不良率較高,11-18年上升較快,資產質量不斷惡化,18年末銀行業(yè)不良率分別為10.1%和9.5%,20年末為8.3%和7.9%。南非和巴西銀行業(yè)不良率較為穩(wěn)定,20年末銀行業(yè)不良率分別為5.2%和2.2%。中國銀行業(yè)在金磚五國中不良貸款率最低。截至20年末,中國商業(yè)銀行不良率1.84%,在金磚五國中,顯著低于其他四國,但高于發(fā)達經濟體均值,資產質量存在改良空間。13年中國銀行業(yè)的不良貸款率為1%,在G20經濟體中僅高于加拿大和韓國,20年末1.84%的不良率在G20國家中處于低位。銀行業(yè)的不良率和經濟穩(wěn)定性密切相關,經濟大幅度波動常常伴隨銀行業(yè)不良率的上升。從發(fā)展中國家角度來看,經濟增速普遍較高,同時經濟波動較大,銀行業(yè)不良率也較高。金磚五國中,中國的GDP增速相對穩(wěn)定,經濟波動較小,因此中國銀行業(yè)的不良率明顯低于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其不良貸款率的水平更接近發(fā)達國家。3.2中國銀行業(yè)息差讓利空間不大凈息差高低和經濟發(fā)展階段相關。發(fā)達經濟體銀行業(yè)凈息差普遍較低,且隨時間波動幅度較小;發(fā)展中國家銀行業(yè)凈息差較高,波動較大。一方面發(fā)達國家經濟發(fā)展已經步入成熟,金融市場更為成熟,融資渠道更為多元,社會向銀行融資的需求相對較低。同時由于發(fā)達國家客戶資質較優(yōu),貸款定價相對較低。另一方面,人口結構和貸款結構也會影響凈息差的高低。中國銀行業(yè)息差處于較低水平,銀行業(yè)讓利空間不大。2022年1月中國銀行業(yè)一年期LPR為3.7%,在主要國家中屬于較低水平。當前息差雖然略高于部分發(fā)達國家,但低于美國,也顯著低于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息差讓利空間不大。2020年中國銀行業(yè)凈息差2.26%,處于G20國家中等水平,明顯低于金磚國家平均水平。發(fā)達國家中,日本和歐元區(qū)銀行業(yè)的凈息差尤為低下,這和其本身利率較低有關。日本近7年的一年期國債利率為負,截至21年末,一年期國債利率為-0.09%。負利率使得凈利息收入受到影響,從而削弱銀行的盈利能力,對息差產生較大影響。14年以后歐元區(qū)貼現(xiàn)率維持較低水平至0.3%,16年3月底再次下降至0.25%。低利率環(huán)境導致歐洲銀行業(yè)凈息差較低。貸款利率高低影響凈息差水平。橫向對比主要國家的貸款基準利率,截至最新,中國銀行業(yè)一年期LPR為4.35%,在全球處于較低水平,美國銀行業(yè)21年末貸款利率為3.25%,而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銀行業(yè)如巴西、阿根廷等普遍貸款利率較高,阿根廷甚至達到35.56%的驚人數(shù)字。3.3中國銀行業(yè)ROE處于較高水平,PB估值偏低中國銀行業(yè)的ROE較高。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銀行ROE普遍下降。2020年中國銀行業(yè)9.9%的ROE在主要國家中處于較高水平,較高的ROE主要得益于很低的成本收入比。其他發(fā)達國家如日本、德國、英國等,其銀行業(yè)息差較低,成本收入比較高,導致ROE偏低。美國銀行業(yè)2020年凈息差3.08%,相對較高,但成本收入比較高,ROE為6.7%。中國上市銀行估值較低,與ROE不匹配。ROE和估值呈現(xiàn)正相關,影響中國上市銀行ROE水平的因素中,除了凈息差水平,還有較低的成本收入比。以該國家的主要上市銀行為樣本,取樣本銀行的PB均值作為該國銀行的PB估值。對比發(fā)現(xiàn),2021年末中國上市銀行板塊PB估值為0.51倍PB,相對其他發(fā)展中國家較低,但略高于部分發(fā)達國家。通常估值與ROE成正比,中國銀行業(yè)的估值較低,與其ROE水平不匹配,價值低估。而其他發(fā)達國家如日本、德國、英國等,其銀行業(yè)息差較低,成本收入比較高,導致ROE偏低。四、長期展望:財富管理能力是核心長邏輯4.1銀行長邏輯-財富管理行業(yè)發(fā)展空間巨大中國財富管理規(guī)模持續(xù)提升,未來個人資產結構或將改變。未來15年,中國個人財富快速增長,并將呈現(xiàn)兩大趨勢:

1)個人財富中房地產占比下降,金融資產占比上升;2)個人金融資產中個人存款占比顯著下降,資管產品占比大幅提升。中國財富管理行業(yè)正在迎來大發(fā)展。當前,中國個人金融資產約200萬億元,個人存款100萬元,占比近半。我們預計2035年,中國個人金融資產將超600萬億,其中,個人存款200萬億元,存款以外的金融資產將超400萬億元(近70萬億美元)。屆時,中國資管產品總規(guī)模超過美國(目前42萬億美元),或成為財富管理全球第一大市場。零售銀行是銀行業(yè)發(fā)展的大方向。零售銀行業(yè)務主要是信貸與財富管理兩大塊,其中,財富管理將是重中之重。近年來,上市銀行紛紛提出零售銀行轉型戰(zhàn)略,開始發(fā)力財富管理。對于銀行而言,大財富管理主要分為產品代銷與資產管理(銀行理財及旗下公募基金)兩部分。財富管理的核心是給客戶掙錢,帶來手續(xù)費收入,幾乎不占用資本,利于提升ROE。4.2財富管理:哪些上市銀行在崛起?銀行股十年復盤,個股收益分化的背后是銀行經營分化。2011年初至2021年7月,銀行個股收益分化大,招行和寧波投資收益率達500%,其次為平安、南京和興業(yè),均高于200%;而不少個股十年投資總回報低于50%。這背后是個股經營的分化,我們預計未來十年銀行經營分化持續(xù)。平安銀行和寧波銀行的零售AUM增長突出。過去4年,零售AUM增長最為突出的是平安銀行,增加了1.9倍;寧波銀行增加了1.2倍,招行增加了0.7倍。國有大行相對增長較慢。零售AUM自然增速10%左右,我們認為每年增速高于20%是崛起的銀行。2021年末較2018年初零售AUM翻倍的有:平安銀行、寧波銀行。五、重點企業(yè)分析5.1區(qū)域銀行看經營區(qū)域、公司治理、管理層能力、發(fā)展戰(zhàn)略融資需求區(qū)域分化大。1Q22

長三角社融:江蘇1.68萬億,浙江1.41萬億,上海0.49萬億,安徽0.47萬億,合計占全國的33%。即長三角貢獻全國社融增量的三分之一。廣東省社融增量1.39萬億元,約占全國的11.3%。除此以外,山東、四川及福建情況相對較好。今年銀行股投資兩條主線:1)估值偏低的江浙優(yōu)質銀行:處于“貸款增速高-營收增速高-信用成本下降-盈利增速更高”

的正循環(huán),受上海疫情沖擊較小,業(yè)績確定性高,主推江蘇、南京、杭州及常熟銀行。2)房地產放松主線:地產政策大放松,關注地產彈性大的優(yōu)質股份行-平安及興業(yè)銀行等。5.2

江蘇銀行-深耕長三角,志在頭部銀行江蘇銀行區(qū)域好、業(yè)績靚、高成長、估值低,處于“區(qū)域內信貸需求旺盛-營收增速較高-信用成本下降-盈利增速”之正循環(huán),未來幾年盈利有望持續(xù)高增長。1Q22零售AUM在城商行中率先突破1萬億元,2025年底有望達2萬億元,財富管理業(yè)務大發(fā)展,有望驅動估值提升。近期股價回調,帶來低估值配置之良機。盈利強勁增長,領跑上市銀行。1Q22營收增速為11.0%,歸母凈利潤增速26.0%,盈利強勁增長,領跑上市銀行。得益于盈利高增長,1Q22年化加權平均ROE為15.0%,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ROE處于上升通道。近幾年,資產質量改善顯著。22Q1不良貸款率為1.03%,較年初下降5BP,為近六年來最低;關注貸款率為1.33%,較年初下降1BP;逾期率為1.13%,較年初下降4BP。資產質量持續(xù)改善,隱憂較小。我們預計未來兩個季度內不良貸款率降至1%以內。5.3

南京銀行-深耕長三角的頭部城商行南京銀行地處江蘇,深耕長三角,ROE為上市銀行領先水平。2021年全面推進大零售戰(zhàn)略2.0改革轉型,以鑫五年科技規(guī)劃為發(fā)展綱領,切實增強金融科技硬核能力。零售金融板塊將以“大零售戰(zhàn)略”為依托,以金融資產為主線,大力發(fā)展私行業(yè)務,均衡發(fā)展理財代銷及三方代銷業(yè)務,提升零售代銷業(yè)務的手續(xù)費貢獻度。業(yè)績靚麗。1Q22營收增速為20.39%,22Q1資產增速為16.2%。21年歸母凈利潤增速為21.04%,1Q22歸母凈利潤增速為22.33%。南京銀行資產質量優(yōu)異,不良隱憂較小。22Q1不良貸款率為0.90%,環(huán)比下降1bp;關注貸款率為1.00%,環(huán)比下降22BP。5.4

寧波銀行-城商行標桿,財富管理有望提升估值寧波銀行為城商行標桿,深耕長三角的高成長性銀行,經營能力突出,資產質量持續(xù)保持優(yōu)異,財富管理快速發(fā)展,ROE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