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考題集錦(有答案)_第1頁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考題集錦(有答案)_第2頁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考題集錦(有答案)_第3頁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考題集錦(有答案)_第4頁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考題集錦(有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考題集錦(有答案)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 /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3分)①管夷吾舉于士舉: ②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 ③所以動心忍性所以: TOC\o"1-5"\h\z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舉:被選拔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責(zé)任,使命 )入則無法家拂士(拂:通“弼”,輔佐 )D.人恒過,然后能改(過:過去)下邊句子中加著重號的字不屬于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入則無法家拂士下列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亂其所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宋何罪之有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賢于材人遠矣下列句子朗讀停頓 (“/”)標示正確的一項是 (2分)(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餓其/體膚,空乏 /其身行拂/亂其所/為D.入則/無法家/拂士下面是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文主要講了兩個問題: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國家。文章開頭先用六位名君賢臣的事例來引出論題。第三段先反面論述磨難對人生的意義,再從正面論證沒有憂患的危害性。文中畫線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是正確的。孟子以六位歷史人物告訴人們:人要成大器,必須經(jīng)受磨煉。下面名言中,與之意思相近是哪兩句?( )古人大業(yè)成,皆自憂患始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下面選項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主旨相同的一項是(2分)(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霜葉紅于二月花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譯文:請概括回答“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類人。(2分)答: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作者開篇運用 的論證方法,因為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的經(jīng)歷相似,都是先 ,又都 。(3分)答案:1.①被舉用,被選拔 ②這(個)③“用來”或“用來……的(方法、過程、手段)” 2.D(過:犯錯誤)3.A4.A(A項“其”:都是代詞,都指代“將接受大任的人”B項“而”:連詞,表承接;連詞,表轉(zhuǎn)折C項“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結(jié)構(gòu)助詞,不譯,賓語前置標志 D項“于”:介詞,“給”;介詞,表比較,“比”)5.B(A應(yīng)是:“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行 /拂亂/其所為” ;D“入 /則/無法家拂士”)6.C(應(yīng)該是先正面論證后反面論證 )7.A、D8.D9.(如果)在國內(nèi)沒有懂得法度的臣子 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敵對國家侵擾的憂患,國家往往會滅亡。10.受艱苦磨煉之后,能夠成就不平凡事業(yè)的人。舉例論證經(jīng)歷了痛苦的磨難在歷史上建立了大的功業(yè)2009年山東濟寧卷【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疽摇棵献由贂r,誦①,其母方②織。孟子輟然③中止,乃復(fù)進。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問之曰:“何為中止 ?”對曰:“有所失復(fù)得?!逼淠敢读哑淇?,以此誡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fù)喧矣。(選自《韓詩外傳》卷九)注釋:①誦:背誦。 ②方:正在。③輟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④喧:遺忘。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①人恒過,然后能改 恒:②其母引刀裂其織 引: 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譯: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復(fù)喧矣。譯:【甲】【乙】兩文在表達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答:你認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獨特的地方?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3分)答:答案:12.①常常②拿起13.①憂患使人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②從此以后,孟子不再 (因為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14.甲文以議論為主,語言精練,分析透辟 ;乙文以敘述為主,用引刀裂織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15.孟母是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說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貫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第一問1分,第二問2分)2019年浙江衢州卷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TOC\o"1-5"\h\z①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 )③必先苦其心志( )④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的)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到)行拂亂其所為(他的)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因而)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⑴曾益其所不能。譯文:⑵人恒過,然后能改。譯文:2019年5月23日,溫家寶總理為震后復(fù)學(xué)的北川學(xué)子題下“多難興邦”四個字,它與本文表達的什么觀點相類似?(2分)答:答案:16.①(被)選拔②責(zé)任(使命、任務(wù))③使??…痛苦④被了解(明白)17.D 18.⑴增加他(原來)沒有的才能。⑵人經(jīng)常犯錯誤,這樣以后才能改正。 19.生于憂患(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2019年貴州貴陽卷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中,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①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 任:②曾益其所不能曾: ③人恒過 過: 翻譯“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個句子。(3分)答:文中的劃線句屬于 論據(jù)。作者從個人 的事例再說到統(tǒng)治者 的方略,最終提出了“ ”的中心論點。(4分)材料鏈接:2019年,偉大的祖國遭受了雪凝、“藏獨”、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難。我們渴望天佑中國,但我們也深知“多難興邦”。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雖歷經(jīng)滄桑、飽受磨難,但我們今天仍然光芒四襯,昂首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注】邦:國家。請結(jié)合短文簡析:多難為何能興邦?(3分)答:答案:20.①故:所以任:責(zé)任、使命②曾:通“增”,增加③過:犯錯誤(4分)21.一定要先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使他)筋骨勞累。(3分)22.事實成才治國生于優(yōu)患,死于安樂(4分)23.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經(jīng)受一些考臉。當(dāng)我們遭受災(zāi)難之日,也是對國家、民族“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磨礪之時。挫折可以使我們團結(jié)一心,風(fēng)雨同舟 ;災(zāi)難能使我們民族的斗志受到激發(fā),凝聚力大大增強,那種戰(zhàn)無不勝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會在這一特定的歷史時刻強有力地凸顯出來。這樣就能使我們的國象戰(zhàn)勝任何困難,更好地走向興旺和繁榮。(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3分)2019年吉林長春卷孟子是 時期的思想家,《孟子》是 家經(jīng)典著作。(1分)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TOC\o"1-5"\h\z⑴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⑵空乏其身( )⑶衡于慮 ( )⑷而后喻 ( )唐代名臣魏征認為:帝王心懷憂危,就能任賢受諫心懷安樂,就會危及國家。這印證了本文的中心論點:(2分)《格言聯(lián)璧》中有一聯(lián):“天欲禍人,先以微福驕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禍警之?!蔽闹小袄в谛?,衡于慮,而后作”一句表達的是上聯(lián)的意思還是下聯(lián)的意思 ?請用自己的話做簡單說明。(2分)答:孟子認為“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和“行拂亂其所為”能夠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條件日益優(yōu)越的今天,你認為其中的哪一點仍然是人們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條件 ?請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一談你的理解。 (3分)答:答案:24.戰(zhàn)國儒 25.⑴被起用 ⑵使……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