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制度-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課件_第1頁
公務員制度-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課件_第2頁
公務員制度-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課件_第3頁
公務員制度-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課件_第4頁
公務員制度-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講解老師:余老師公務員制度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講解老師:余老師公務員制度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西方公務員制度中國公務員制度影響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西方公務員制度中國公務員第一部分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產生的歷史條件一、經(jīng)濟條件1、產業(yè)革命和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發(fā)展2、產業(yè)革命對政府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影響第一部分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產生的歷史條件一、經(jīng)濟條件3二、政治條件資本主義早期的官員任用制度及其弊端1、從恩賜官職制到政黨分肥制2、恩賜官職制是封建君主制的產物3、美國是政黨分肥制的發(fā)源地二、政治條件資本主義早期的官員任用制度及其弊端4☆恩賜官職制恩賜官職制作為封建主義遺產,是一種毫無公平與平等可言的用人制度,逐漸成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障礙。從歷史的角度看,政黨分肥制取代恩賜官職制是一個進步☆恩賜官職制恩賜官職制作為封建主義遺產,是一種毫無公平與平等5政黨分肥制1、缺乏公平;2、執(zhí)政的利益集團的利益高于一切,大批任用或重用本集團的人;3、政府官員更迭頻繁,影響行政效率;4、容易導致用人上的腐敗。

政黨分肥制1、缺乏公平;6《彭德爾頓法》1883年《彭德爾頓法》的頒布與實施在美國歷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把官員的任用建立在“功績制”的基礎上,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機會均等”原則,便于資產階級網(wǎng)羅人才維護統(tǒng)治;它第一次把聯(lián)邦政府行政官員劃分為兩種類型——政治官員和職業(yè)文官,從而為職業(yè)文官擺脫政治家的控制奠定了法律和制度的基礎;

它還在美國歷史上還第一次提出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則,使文官在理論上和法律上擺脫了政治和政黨的控制和束縛?!杜淼聽栴D法》的頒布,標志著美國文官制度的建立?!杜淼聽栴D法》1883年《彭德爾頓法》的頒布與實7三、思想文化條件1、資產階級革命2、資本主義社會教育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三、思想文化條件1、資產階級革命8四、公務員制度建立的理論基礎1、政治與行政二分論2、行政管理的職業(yè)主義傾向四、公務員制度建立的理論基礎1、政治與行政二分論9第部分中國科舉制度對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產生的影響一、中國封建社會選官的傳統(tǒng)理論尊賢、用賢的德行觀唯才是用的人才觀知人善任的用人觀

第部分中國科舉制度對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產生的影響一、中國10二、中國封建社會的選官制度科舉制——中國古代的考官制度

孫中山:“現(xiàn)在各國的官員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還是從中國學過去的。”二、中國封建社會的選官制度科舉制——中國古代的考官制度11中國科舉制度始于隋代,止于清光緒31年(1905年),前后歷時1300多年。隋文帝統(tǒng)一中國后,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實行開科取士。唐代繼承并發(fā)展了這一制度。宋代對科舉制更加重視,并進行了不少改革。明清是科舉制的極盛時期,考試辦法最為完備。明清時期的考官制,雖然考試內容日益僵化(如“八股取士”),但在考試制度與方法方面卻相當完備,使我國的科舉制發(fā)展達到了頂峰。中國科舉制度始于隋代,止于清光緒31年(1905年),前后12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撥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篡漢前夕即延康元年(220)由魏吏部尚書陳群制定。①先在各郡、各州設置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當,且多由現(xiàn)任中央官員兼任。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13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九品中正制②中正的職權主要是評議人物,其標準有三:家世(被評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中正對人作出高下的品定,稱為“品”。品共分為九等。③中正評議結果上交司徒府復核批準,然后送吏部作為選官的根據(jù)。④中正評議人物照例三年調整一次,但中正對所評議人物也可隨時予以升品或降品。14九品中正制②中正的職權主要是評議人物,其標準有三:家世(被評九品中正制

由于魏晉時充當中正者一般是二品,而獲得二品者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故門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于是在中正品第過程中,才德標準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到了隋代,隨著門閥制度的衰落,此制終被廢除。15九品中正制 由于魏晉時充當中正者一般是二品,而獲得二品者幾乎三、科舉制對西方建立公務員制度的影響

1、中國的科舉制度早在元朝時就開始流傳到西方2、西方把中國的科舉制視為“機會均等”的象征,一些激進的政治家竭力主張以此為參照進行人事制度改革。3、從歐美文官制度的歷史淵源上看,中國科舉制度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16三、科舉制對西方建立公務員制度的影響1、中國的科舉制度第三部分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特點及變革和創(chuàng)新一、西方公務員制度的特點1、實行分類管理2、保持政治中立3、貫徹公開、平等、競爭原則4、實行功績制5、保障公務員權利

17第三部分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特點及變革和創(chuàng)新一、西方公二、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的變革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西方公務員制度相繼發(fā)生了結構性變革,表現(xiàn)為:1、系統(tǒng)結構的趨同化:即品位分類模式和職位分類模式的兼容。2、管理機構進一步健全部外制向部內制過渡設置統(tǒng)一的人事管理機構建立負責咨詢、培訓等的輔助性機構發(fā)展負責處理政府與公務員關系的機構3、系統(tǒng)機制的完善

18二、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的變革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西方公務三、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創(chuàng)新的特點1、公務員政治中立的原則出現(xiàn)變通。2、公務員職業(yè)永久性和穩(wěn)定性的傳統(tǒng)被打破。3、職位分類和品位分類兼容并蓄和工資制度的改革。4、公務員制度朝著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方向發(fā)展。19三、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創(chuàng)新的特點1、公務員政治中立的原則出現(xiàn)謝謝觀看第三章中國封建社會選官制度的沿革與發(fā)展謝謝觀看第三章中國封建社會選官制度的沿革與發(fā)展講解老師:余老師公務員制度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講解老師:余老師公務員制度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西方公務員制度中國公務員制度影響第二章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西方公務員制度中國公務員第一部分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產生的歷史條件一、經(jīng)濟條件1、產業(yè)革命和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發(fā)展2、產業(yè)革命對政府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影響第一部分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產生的歷史條件一、經(jīng)濟條件23二、政治條件資本主義早期的官員任用制度及其弊端1、從恩賜官職制到政黨分肥制2、恩賜官職制是封建君主制的產物3、美國是政黨分肥制的發(fā)源地二、政治條件資本主義早期的官員任用制度及其弊端24☆恩賜官職制恩賜官職制作為封建主義遺產,是一種毫無公平與平等可言的用人制度,逐漸成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障礙。從歷史的角度看,政黨分肥制取代恩賜官職制是一個進步☆恩賜官職制恩賜官職制作為封建主義遺產,是一種毫無公平與平等25政黨分肥制1、缺乏公平;2、執(zhí)政的利益集團的利益高于一切,大批任用或重用本集團的人;3、政府官員更迭頻繁,影響行政效率;4、容易導致用人上的腐敗。

政黨分肥制1、缺乏公平;26《彭德爾頓法》1883年《彭德爾頓法》的頒布與實施在美國歷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把官員的任用建立在“功績制”的基礎上,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機會均等”原則,便于資產階級網(wǎng)羅人才維護統(tǒng)治;它第一次把聯(lián)邦政府行政官員劃分為兩種類型——政治官員和職業(yè)文官,從而為職業(yè)文官擺脫政治家的控制奠定了法律和制度的基礎;

它還在美國歷史上還第一次提出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則,使文官在理論上和法律上擺脫了政治和政黨的控制和束縛?!杜淼聽栴D法》的頒布,標志著美國文官制度的建立?!杜淼聽栴D法》1883年《彭德爾頓法》的頒布與實27三、思想文化條件1、資產階級革命2、資本主義社會教育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三、思想文化條件1、資產階級革命28四、公務員制度建立的理論基礎1、政治與行政二分論2、行政管理的職業(yè)主義傾向四、公務員制度建立的理論基礎1、政治與行政二分論29第部分中國科舉制度對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產生的影響一、中國封建社會選官的傳統(tǒng)理論尊賢、用賢的德行觀唯才是用的人才觀知人善任的用人觀

第部分中國科舉制度對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產生的影響一、中國30二、中國封建社會的選官制度科舉制——中國古代的考官制度

孫中山:“現(xiàn)在各國的官員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還是從中國學過去的?!倍⒅袊饨ㄉ鐣倪x官制度科舉制——中國古代的考官制度31中國科舉制度始于隋代,止于清光緒31年(1905年),前后歷時1300多年。隋文帝統(tǒng)一中國后,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實行開科取士。唐代繼承并發(fā)展了這一制度。宋代對科舉制更加重視,并進行了不少改革。明清是科舉制的極盛時期,考試辦法最為完備。明清時期的考官制,雖然考試內容日益僵化(如“八股取士”),但在考試制度與方法方面卻相當完備,使我國的科舉制發(fā)展達到了頂峰。中國科舉制度始于隋代,止于清光緒31年(1905年),前后32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撥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篡漢前夕即延康元年(220)由魏吏部尚書陳群制定。①先在各郡、各州設置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當,且多由現(xiàn)任中央官員兼任。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33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九品中正制②中正的職權主要是評議人物,其標準有三:家世(被評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中正對人作出高下的品定,稱為“品”。品共分為九等。③中正評議結果上交司徒府復核批準,然后送吏部作為選官的根據(jù)。④中正評議人物照例三年調整一次,但中正對所評議人物也可隨時予以升品或降品。34九品中正制②中正的職權主要是評議人物,其標準有三:家世(被評九品中正制

由于魏晉時充當中正者一般是二品,而獲得二品者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故門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于是在中正品第過程中,才德標準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到了隋代,隨著門閥制度的衰落,此制終被廢除。35九品中正制 由于魏晉時充當中正者一般是二品,而獲得二品者幾乎三、科舉制對西方建立公務員制度的影響

1、中國的科舉制度早在元朝時就開始流傳到西方2、西方把中國的科舉制視為“機會均等”的象征,一些激進的政治家竭力主張以此為參照進行人事制度改革。3、從歐美文官制度的歷史淵源上看,中國科舉制度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36三、科舉制對西方建立公務員制度的影響1、中國的科舉制度第三部分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特點及變革和創(chuàng)新一、西方公務員制度的特點1、實行分類管理2、保持政治中立3、貫徹公開、平等、競爭原則4、實行功績制5、保障公務員權利

37第三部分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特點及變革和創(chuàng)新一、西方公二、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的變革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西方公務員制度相繼發(fā)生了結構性變革,表現(xiàn)為:1、系統(tǒng)結構的趨同化:即品位分類模式和職位分類模式的兼容。2、管理機構進一步健全部外制向部內制過渡設置統(tǒng)一的人事管理機構建立負責咨詢、培訓等的輔助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