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優(yōu)質課件_第1頁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優(yōu)質課件_第2頁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優(yōu)質課件_第3頁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優(yōu)質課件_第4頁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優(yōu)質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朝,番禺秀才吳必中帶著書童正走在赴京考會試的途中。他是家中獨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縣試都不中,于是老爸吳老爺拿錢為他買了個秀才的頭銜,這樣,吳必中帶著全家的希望上京了。他們走到湖南時,他們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爛,瘦得只剩下骨頭的難民坐在路邊,接著又看到一大幫農民手拿著鋤頭和大刀,一邊大喊:“狗官錢弓梓,拿命來”。他們趕緊避開。后來才知道他們的土地被錢弓梓給強行霸占了。政治腐朽,拜金逐利風氣盛行專制社會矛盾尖銳。人民反抗不斷。第1頁/共35頁明朝,番禺秀才吳必中帶著書童正走在赴京1

吳必中一邊趕路一邊還不忘死記硬背四書五經,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記住。終于來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熱鬧,大街兩邊都是做買賣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擺賣的西洋玩意,他實在愛不惜手于是買了一個望遠鏡。來到客棧,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樣的考生,有的在高聲談論科舉考試,有的埋頭苦讀,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飯早早地回房看書。以程朱理學為標準的科舉考試,使知識分子因循守舊、陳腐不化。商品經濟蓬勃發(fā)展,工商業(yè)階層壯大。西學東漸,沖擊中國文化思想第2頁/共35頁吳必中一邊趕路一邊還不忘死記硬背四書五經2

一、歷史背景

1.經濟:商品經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根本原因)

2.政治:封建專制空前強化,封建社會走向衰落。

3.文化:理學束縛人們思想。

4.外部:西學東漸。第3頁/共35頁一、歷史背景第3頁/共35頁3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明末(1527-1602)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1610-1695)(1613-1682)(1619-1692)溫陵居士梨洲先生亭林先生船山先生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第4頁/共35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明末(1527-1602)明末清初明末4㈠李贄的離經叛道

李贄,明末思想家。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為官期間,他目睹朝廷腐敗,常與上司爭執(zhí)。他經受過倭寇侵掠、災荒貧困的痛苦,看到了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的艱難,在新興的市民運動推動下,希望能找到與宋明理學不同的“道”。主要著作有《初潭集》《焚書》《藏書》等。76歲時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之罪下獄,在獄中自殺身亡。其著作多次遭禁毀,但仍流傳于世。第5頁/共35頁㈠李贄的離經叛道李贄,明末思想家。別號溫陵5

千百余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雖使夫子復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無以孔子之定本行賞罰……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藏書·卅紀列傳總目前論》

仲尼雖圣,效之則顰,學之則為步,丑婦之賤態(tài)。

——《焚書·何心隱論》★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強調個性發(fā)展

李贄的離經叛道

第6頁/共35頁千百余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仲尼雖圣6

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衣與飯類耳。故舉衣與飯,而世間種種自然在其中;非衣飯之外,更有所謂種種絕與百姓不相同者也。

——《焚書·答鄧石陽》

陽為道學,行若豬狗。

——《焚書·何心隱論》★揭露道學家的虛偽★反對抑制人的自然欲求,認為穿衣吃飯便是人倫物理

李贄的離經叛道

第7頁/共35頁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陽為道學7

李贄說:“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并贊揚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馬相如“正獲身,非失身”,“當大喜,何恥為?”

——參見李贄《初譚集》《藏書》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

——《焚書·答耿中丞書》★否定孔子的權威★抨擊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

李贄的離經叛道

第8頁/共35頁李贄說:“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夫天生一8小結:李贄的思想觀點:⑴挑戰(zhàn)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⑵強調人正當?shù)乃接蛡€性的發(fā)展。對李贄的思想的評價:

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zhàn)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李贄的離經叛道

第9頁/共35頁小結:李贄的思想觀點:⑴挑戰(zhàn)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批判9㈡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黃宗羲,字太沖,號梨洲,學者尊為南雷先生,浙江寧波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十九歲進京為父訟冤,并在公堂之上出錐擊傷主謀,追殺兇手,明思宗嘆稱其為“忠臣孤子”。

清軍入關后,黃宗羲召集數(shù)百人反清,達數(shù)年之久。失敗后返鄉(xiāng)閉門著述,清庭屢次詔征,皆辭免。第10頁/共35頁㈡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黃宗羲,字太沖,號梨洲,學10

……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為一人之淫樂。

——《明夷待訪錄》

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

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其學說的核心是“非君說”——他否定君主專制,抨擊君主一人私有天下產業(yè)之狀。第11頁/共35頁……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11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學校。

——《明夷待訪錄》

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主張建立監(jiān)督機構限制君權;第12頁/共35頁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天子所是12

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主張改革土地、賦稅制度,強調工商皆本。

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

——《明夷待訪錄·財計三》第13頁/共35頁

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主張改革土地、賦稅制度,13⑴猛烈抨擊封建君主專制;⑵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主張建立監(jiān)督機構限制君權;⑶認為農工商皆本。

抨擊了君主專制制度,對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作用。

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小結:黃宗羲的思想觀點:對黃宗羲的思想的評價:第14頁/共35頁⑴猛烈抨擊封建君主專制;抨擊了君主專制制度,對以后反14㈢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顧炎武,江蘇人,明末清初儒學思想家、詩人。青年時曾參加抗清武裝斗爭,他能文能武,卻不走科舉之路,明清兩朝多次請他做官,他都堅拒。他為人剛正,重視做人的品德修養(yǎng),且擅長理財,他在山西創(chuàng)辦的票號錢莊經營成績卓越。

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學,提倡“經世致用”,主張理論為現(xiàn)實服務,以經學濟理學之窮。第15頁/共35頁㈢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顧炎武,江蘇人,明末清初15

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廟丘墟。

——《日知錄》

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痛斥理學的空談誤國,主張學以致用★區(qū)分亡國與亡天下,提倡匹夫有責

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第16頁/共35頁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易姓改號16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

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享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

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用“眾治”來取代“獨治”第17頁/共35頁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17倡導知識分子經世致用

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反對君主專制制度主張?zhí)煜屡d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小結:顧炎武的思想觀點:對顧炎武的思想的評價:第18頁/共35頁倡導知識分子經世致用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18何謂“經世致用”?

指的是一種治學思潮,要求將經書研究與社會現(xiàn)實問題聯(lián)系起來,以解決實際問題。又稱經世致用之學。其特點是以史為鑒,學術研究和現(xiàn)實結合,解釋古代典籍為手段,從中發(fā)揮自己的社會政治見解,并用于社會改革。第19頁/共35頁何謂“經世致用”?第19頁/共35頁19㈣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王夫之,湖南人,早年起兵抗清,兵敗后隱居在衡山石船山麓,人稱船山先生。他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王夫之的哲學思想是對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一個總結,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國古代哲學史上有著突出的地位。

王夫之終生不剃發(fā),堅持每天打傘穿木履幾十年,表示與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第20頁/共35頁㈣王夫之的唯物思想王夫之,湖南人,早年起兵王20⑴世界是物質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物質是不斷變化的,其發(fā)展變化有規(guī)律可循;⑵主觀的認識是由客觀對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⑶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王夫之的唯物論和辯證法: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對王夫之的思想的評價:第21頁/共35頁⑴世界是物質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王夫之的唯物論和辯證21★其民主思想對封建專制有一定的沖擊作用?!锿ㄟ^對傳統(tǒng)儒學的批判繼承,構建起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

沒有提出新的社會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沒有動搖封建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锎偈箓鹘y(tǒng)文化重新煥發(fā)生機,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積極影響:局限:三、明清之際儒學的影響第22頁/共35頁★其民主思想對封建專制有一定的沖擊作用?!锿ㄟ^對傳統(tǒng)儒學的批2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對宋明理學進行了批判。三人批判理學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黃宗羲從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學視君臣之義為天理的倫常觀。顧炎武從經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實學,批判理學的空談。王夫之從唯物主義角度,對理學的唯心主義進行批判;通過運動絕對、靜止相對的辯證關系批判理學形而上學觀點。拓展訓練第23頁/共35頁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對宋明理學進行了231.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2.強大而頑固的傳統(tǒng)文化的束縛和影響。3.高度強化的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壓制。

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那樣波瀾壯闊的景象?第24頁/共35頁1.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缺乏強有為何中國24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主張李贄①“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②挑戰(zhàn)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③詩文:主張“真心”,反對摹古之風黃宗羲①最精彩之處——批判君主專制:②具體制度——限制君權的主張③經濟思想——反對重農抑商

顧炎武王夫之①批判君主專制③主張經世致用,注重實學

②提出“眾治”的主張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②哲學思想(略)反對專制強調經世致用批判傳統(tǒng)儒學影響:

課堂小結

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第25頁/共35頁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主張李贄①“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25第26頁/共35頁第26頁/共35頁26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及其原因時代思想內容地位原因春秋仁、禮、為政以德不被重視要求恢復周禮有保守的一面。戰(zhàn)國仁政、君輕民貴不被重視強調秩序和仁義,在戰(zhàn)國大動亂的時代不可能獲得重視。秦受壓制秦崇尚法家,實行暴政西漢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獨尊大一統(tǒng)得到鞏固;專制主義政治體制大體定型;文化共同體基本形成,董仲舒對儒學的改造魏晉南北危機社會動蕩;受佛教和道教的沖擊宋明“理”“天理”復興、重新確立正統(tǒng)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儒學的新發(fā)展,更好地適應統(tǒng)治需要。明清受批判儒學呈現(xiàn)守舊、陳腐的習氣;商品經濟發(fā)展,人們追求個性企圖沖破傳統(tǒng)儒學的束縛。Ⅱ第27頁/共35頁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及其原因時代思想內容地位原因27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①教育理論:有教無類、學思結合、因材施教等②倫理道德:孝、仁義、誠信等(社會主義榮辱觀)③維護社會穩(wěn)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農業(yè)稅)④維護國家統(tǒng)一:大一統(tǒng)思想(統(tǒng)一祖國)⑤個人修養(yǎng):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現(xiàn)實意義

當代中國領導人倡導的“以德治國”、“以民為本”、“和諧社會”的思想,是儒學在當代中國政治理念中的新體現(xiàn)。把儒家的一些倫理原則和道德用于規(guī)范用于現(xiàn)代社會的人際關系中,可以改善一切以物質利益為中心而造成的冷漠的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深化提高

儒家思想復興第28頁/共35頁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深化提高儒家思想復興第28頁/共28態(tài)度決定成績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民族自信謝謝!第29頁/共35頁態(tài)度決定成績傳承中華文明謝謝!第29頁/共35頁291.明清時期,學界出現(xiàn)了一股研究“禮學”的熱潮。顧炎武、黃宗羲等人希望通過對古禮的研究,以禮抗俗,重新確立社會的四民秩序。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明清思想專制的強化B.陽明心學助長空談之風C.商品經濟的不斷發(fā)展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沖擊2.史學家陳旭麓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寫道:“封建社會的長期性……可以說:代代相承,變化微漸。但是,在明清之際,中國社會一度出現(xiàn)過比較明顯的轉變跡象。”下列思想中屬于材料中所說的“轉變跡象”的是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B.“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D.“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廢其一”第30頁/共35頁1.明清時期,學界出現(xiàn)了一股研究“禮學”的熱潮。顧炎武、黃宗303.明清之際,黃宗羲提出振聾發(fā)聵的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顧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則猛烈抨擊“孤秦”“陋宋”。對上述思想理解錯誤的是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聲B.說明了儒家思想正統(tǒng)地位受到沖擊C.反映了君主專制制度受到批判D.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4.《西游記》中,孫悟空開始拜菩提老祖學修道成功,稱“齊天大圣”;后來忠心不二地護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經,獲得“斗戰(zhàn)勝佛”的法號。這反映了()A.商品經濟發(fā)展推動了追求個性解放B.明朝文化藝術的世俗化趨勢加強C.儒、道、釋三教合一成為一代思潮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會的價值取向第31頁/共35頁3.明清之際,黃宗羲提出振聾發(fā)聵的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315.唐代女服空前繁榮,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風華美麗、雍容大度的款式:不拘一格、個性突出的穿著,崇尚陽剛、盛行胡風的時尚;而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時期的絢麗和開放,出現(xiàn)內斂、拘謹而又不乏一種淡雅精致的風格。出現(xiàn)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專制權力的失控

B.程朱理學逐漸盛行C.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D.民主思想的出現(xiàn)第32頁/共35頁5.唐代女服空前繁榮,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風華美麗、雍容大度的款式32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程頤:“天下只是一個理”“萬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滅人欲。”材料二朱熹:“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辈牧先蹶柮鳎骸靶募蠢怼薄爸泻弦弧薄爸铝贾獮槭ト私倘说谝涣x”。材料四朱熹:“人之異于禽獸,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辈牧衔宄填U:“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材料六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們認為“天理”與“人欲”是什么關系?(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熹和王陽明關于貫通明理的途徑有何差異?(3)根據以上材料,說明宋明理學的主張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們今天對宋明理學應采取什么態(tài)度?第33頁/共35頁6.閱讀下列材料:第33頁/共35頁33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原始儒學在孔子之后就有性善性惡之爭,董仲舒向往的是一個完善和諧的大一統(tǒng)官學體系,當然不能容忍這種爭端的繼續(xù)存在……率先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說。他認為,性善與王道教化有著不相容的矛盾……對于荀子主張的……圣人性惡論,他認為這必然會破壞君主專制賴以成立的重要支柱,即圣人代天立道和行道的靈符。所以他舍棄孟子和荀子的說法,他認為人性有善惡之分。——屠承先、陳增岳《論董仲舒對原始儒學的改造和發(fā)展》材料二

理學家提出“理”作為宇宙萬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禮法、倫理思想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論證明確的哲學體系,這是兩漢的粗糙儒學所無法比擬的?!R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如果一種思想成為擁有權力的意識形態(tài)而籠罩一切,這時,會有一些空洞的套話反復,這些話語不僅會常常寫在書里而且會成為背誦的教條,甚至當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經相當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權運用普遍主義的真理觀念對思想的壟斷和遏制?!鹫坠狻吨袊枷胧穼д摗に枷胧返膶懛ā罚?)據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對前賢人性論思想的態(tài)度及其理由。結合所學知識,列舉董仲舒對儒學的補充和發(fā)展。(2)據材料二并結合唐宋之際思想界的狀況,分析儒學為什么要走向“精微”,概括這一時期儒家思想在發(fā)展中呈現(xiàn)的特征。(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之際中國思想界存在的問題,說明這一時期儒學的新發(fā)展。第34頁/共35頁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34頁/共35頁34謝謝您的觀看!第35頁/共35頁謝謝您的觀看!第35頁/共35頁35

明朝,番禺秀才吳必中帶著書童正走在赴京考會試的途中。他是家中獨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縣試都不中,于是老爸吳老爺拿錢為他買了個秀才的頭銜,這樣,吳必中帶著全家的希望上京了。他們走到湖南時,他們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爛,瘦得只剩下骨頭的難民坐在路邊,接著又看到一大幫農民手拿著鋤頭和大刀,一邊大喊:“狗官錢弓梓,拿命來”。他們趕緊避開。后來才知道他們的土地被錢弓梓給強行霸占了。政治腐朽,拜金逐利風氣盛行專制社會矛盾尖銳。人民反抗不斷。第1頁/共35頁明朝,番禺秀才吳必中帶著書童正走在赴京36

吳必中一邊趕路一邊還不忘死記硬背四書五經,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記住。終于來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熱鬧,大街兩邊都是做買賣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擺賣的西洋玩意,他實在愛不惜手于是買了一個望遠鏡。來到客棧,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樣的考生,有的在高聲談論科舉考試,有的埋頭苦讀,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飯早早地回房看書。以程朱理學為標準的科舉考試,使知識分子因循守舊、陳腐不化。商品經濟蓬勃發(fā)展,工商業(yè)階層壯大。西學東漸,沖擊中國文化思想第2頁/共35頁吳必中一邊趕路一邊還不忘死記硬背四書五經37

一、歷史背景

1.經濟:商品經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根本原因)

2.政治:封建專制空前強化,封建社會走向衰落。

3.文化:理學束縛人們思想。

4.外部:西學東漸。第3頁/共35頁一、歷史背景第3頁/共35頁38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明末(1527-1602)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1610-1695)(1613-1682)(1619-1692)溫陵居士梨洲先生亭林先生船山先生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第4頁/共35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明末(1527-1602)明末清初明末39㈠李贄的離經叛道

李贄,明末思想家。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為官期間,他目睹朝廷腐敗,常與上司爭執(zhí)。他經受過倭寇侵掠、災荒貧困的痛苦,看到了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的艱難,在新興的市民運動推動下,希望能找到與宋明理學不同的“道”。主要著作有《初潭集》《焚書》《藏書》等。76歲時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之罪下獄,在獄中自殺身亡。其著作多次遭禁毀,但仍流傳于世。第5頁/共35頁㈠李贄的離經叛道李贄,明末思想家。別號溫陵40

千百余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雖使夫子復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無以孔子之定本行賞罰……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藏書·卅紀列傳總目前論》

仲尼雖圣,效之則顰,學之則為步,丑婦之賤態(tài)。

——《焚書·何心隱論》★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強調個性發(fā)展

李贄的離經叛道

第6頁/共35頁千百余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仲尼雖圣41

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衣與飯類耳。故舉衣與飯,而世間種種自然在其中;非衣飯之外,更有所謂種種絕與百姓不相同者也。

——《焚書·答鄧石陽》

陽為道學,行若豬狗。

——《焚書·何心隱論》★揭露道學家的虛偽★反對抑制人的自然欲求,認為穿衣吃飯便是人倫物理

李贄的離經叛道

第7頁/共35頁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陽為道學42

李贄說:“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并贊揚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馬相如“正獲身,非失身”,“當大喜,何恥為?”

——參見李贄《初譚集》《藏書》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

——《焚書·答耿中丞書》★否定孔子的權威★抨擊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

李贄的離經叛道

第8頁/共35頁李贄說:“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夫天生一43小結:李贄的思想觀點:⑴挑戰(zhàn)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批判道學家的虛偽;⑵強調人正當?shù)乃接蛡€性的發(fā)展。對李贄的思想的評價:

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zhàn)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李贄的離經叛道

第9頁/共35頁小結:李贄的思想觀點:⑴挑戰(zhàn)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批判44㈡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黃宗羲,字太沖,號梨洲,學者尊為南雷先生,浙江寧波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十九歲進京為父訟冤,并在公堂之上出錐擊傷主謀,追殺兇手,明思宗嘆稱其為“忠臣孤子”。

清軍入關后,黃宗羲召集數(shù)百人反清,達數(shù)年之久。失敗后返鄉(xiāng)閉門著述,清庭屢次詔征,皆辭免。第10頁/共35頁㈡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黃宗羲,字太沖,號梨洲,學45

……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為一人之淫樂。

——《明夷待訪錄》

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

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其學說的核心是“非君說”——他否定君主專制,抨擊君主一人私有天下產業(yè)之狀。第11頁/共35頁……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46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學校。

——《明夷待訪錄》

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主張建立監(jiān)督機構限制君權;第12頁/共35頁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天子所是47

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主張改革土地、賦稅制度,強調工商皆本。

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

——《明夷待訪錄·財計三》第13頁/共35頁

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主張改革土地、賦稅制度,48⑴猛烈抨擊封建君主專制;⑵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主張建立監(jiān)督機構限制君權;⑶認為農工商皆本。

抨擊了君主專制制度,對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作用。

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小結:黃宗羲的思想觀點:對黃宗羲的思想的評價:第14頁/共35頁⑴猛烈抨擊封建君主專制;抨擊了君主專制制度,對以后反49㈢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顧炎武,江蘇人,明末清初儒學思想家、詩人。青年時曾參加抗清武裝斗爭,他能文能武,卻不走科舉之路,明清兩朝多次請他做官,他都堅拒。他為人剛正,重視做人的品德修養(yǎng),且擅長理財,他在山西創(chuàng)辦的票號錢莊經營成績卓越。

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學,提倡“經世致用”,主張理論為現(xiàn)實服務,以經學濟理學之窮。第15頁/共35頁㈢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顧炎武,江蘇人,明末清初50

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廟丘墟。

——《日知錄》

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痛斥理學的空談誤國,主張學以致用★區(qū)分亡國與亡天下,提倡匹夫有責

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第16頁/共35頁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易姓改號51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

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享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

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用“眾治”來取代“獨治”第17頁/共35頁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52倡導知識分子經世致用

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反對君主專制制度主張?zhí)煜屡d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小結:顧炎武的思想觀點:對顧炎武的思想的評價:第18頁/共35頁倡導知識分子經世致用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53何謂“經世致用”?

指的是一種治學思潮,要求將經書研究與社會現(xiàn)實問題聯(lián)系起來,以解決實際問題。又稱經世致用之學。其特點是以史為鑒,學術研究和現(xiàn)實結合,解釋古代典籍為手段,從中發(fā)揮自己的社會政治見解,并用于社會改革。第19頁/共35頁何謂“經世致用”?第19頁/共35頁54㈣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王夫之,湖南人,早年起兵抗清,兵敗后隱居在衡山石船山麓,人稱船山先生。他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王夫之的哲學思想是對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一個總結,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國古代哲學史上有著突出的地位。

王夫之終生不剃發(fā),堅持每天打傘穿木履幾十年,表示與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第20頁/共35頁㈣王夫之的唯物思想王夫之,湖南人,早年起兵王55⑴世界是物質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物質是不斷變化的,其發(fā)展變化有規(guī)律可循;⑵主觀的認識是由客觀對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⑶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王夫之的唯物論和辯證法: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對王夫之的思想的評價:第21頁/共35頁⑴世界是物質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王夫之的唯物論和辯證56★其民主思想對封建專制有一定的沖擊作用?!锿ㄟ^對傳統(tǒng)儒學的批判繼承,構建起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

沒有提出新的社會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沒有動搖封建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促使傳統(tǒng)文化重新煥發(fā)生機,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積極影響:局限:三、明清之際儒學的影響第22頁/共35頁★其民主思想對封建專制有一定的沖擊作用?!锿ㄟ^對傳統(tǒng)儒學的批57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對宋明理學進行了批判。三人批判理學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黃宗羲從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學視君臣之義為天理的倫常觀。顧炎武從經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實學,批判理學的空談。王夫之從唯物主義角度,對理學的唯心主義進行批判;通過運動絕對、靜止相對的辯證關系批判理學形而上學觀點。拓展訓練第23頁/共35頁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對宋明理學進行了581.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2.強大而頑固的傳統(tǒng)文化的束縛和影響。3.高度強化的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壓制。

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那樣波瀾壯闊的景象?第24頁/共35頁1.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缺乏強有為何中國59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主張李贄①“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②挑戰(zhàn)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③詩文:主張“真心”,反對摹古之風黃宗羲①最精彩之處——批判君主專制:②具體制度——限制君權的主張③經濟思想——反對重農抑商

顧炎武王夫之①批判君主專制③主張經世致用,注重實學

②提出“眾治”的主張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②哲學思想(略)反對專制強調經世致用批判傳統(tǒng)儒學影響:

課堂小結

構筑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第25頁/共35頁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主張李贄①“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60第26頁/共35頁第26頁/共35頁61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及其原因時代思想內容地位原因春秋仁、禮、為政以德不被重視要求恢復周禮有保守的一面。戰(zhàn)國仁政、君輕民貴不被重視強調秩序和仁義,在戰(zhàn)國大動亂的時代不可能獲得重視。秦受壓制秦崇尚法家,實行暴政西漢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獨尊大一統(tǒng)得到鞏固;專制主義政治體制大體定型;文化共同體基本形成,董仲舒對儒學的改造魏晉南北危機社會動蕩;受佛教和道教的沖擊宋明“理”“天理”復興、重新確立正統(tǒng)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儒學的新發(fā)展,更好地適應統(tǒng)治需要。明清受批判儒學呈現(xiàn)守舊、陳腐的習氣;商品經濟發(fā)展,人們追求個性企圖沖破傳統(tǒng)儒學的束縛。Ⅱ第27頁/共35頁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及其原因時代思想內容地位原因62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①教育理論:有教無類、學思結合、因材施教等②倫理道德:孝、仁義、誠信等(社會主義榮辱觀)③維護社會穩(wěn)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農業(yè)稅)④維護國家統(tǒng)一:大一統(tǒng)思想(統(tǒng)一祖國)⑤個人修養(yǎng):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現(xiàn)實意義

當代中國領導人倡導的“以德治國”、“以民為本”、“和諧社會”的思想,是儒學在當代中國政治理念中的新體現(xiàn)。把儒家的一些倫理原則和道德用于規(guī)范用于現(xiàn)代社會的人際關系中,可以改善一切以物質利益為中心而造成的冷漠的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深化提高

儒家思想復興第28頁/共35頁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深化提高儒家思想復興第28頁/共63態(tài)度決定成績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民族自信謝謝!第29頁/共35頁態(tài)度決定成績傳承中華文明謝謝!第29頁/共35頁641.明清時期,學界出現(xiàn)了一股研究“禮學”的熱潮。顧炎武、黃宗羲等人希望通過對古禮的研究,以禮抗俗,重新確立社會的四民秩序。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明清思想專制的強化B.陽明心學助長空談之風C.商品經濟的不斷發(fā)展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沖擊2.史學家陳旭麓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寫道:“封建社會的長期性……可以說:代代相承,變化微漸。但是,在明清之際,中國社會一度出現(xiàn)過比較明顯的轉變跡象?!毕铝兴枷胫袑儆诓牧现兴f的“轉變跡象”的是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B.“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D.“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廢其一”第30頁/共35頁1.明清時期,學界出現(xiàn)了一股研究“禮學”的熱潮。顧炎武、黃宗653.明清之際,黃宗羲提出振聾發(fā)聵的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顧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則猛烈抨擊“孤秦”“陋宋”。對上述思想理解錯誤的是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聲B.說明了儒家思想正統(tǒng)地位受到沖擊C.反映了君主專制制度受到批判D.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4.《西游記》中,孫悟空開始拜菩提老祖學修道成功,稱“齊天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