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上蔡歷史人物傳說作者:admin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錄入:admin時間:2009/12/27責編:admin(1)李斯的傳說出世上蔡縣在戰(zhàn)國的時候,叫做虎會郡。在郡東門,住有一戶李姓的人家,主人姓李叫李營。李營的祖先為蔡候掌管金玉,積累了一批財物,置了幾百畝田地,租給百姓耕種。到了李營這一輩,家道有些衰落了,只剩有二百多畝田地,可還算是一富戶。李營的一大心病就是膝下無子,所幸妻子已懷孕將滿十月,李營整日盼望妻子給自己生個兒子。那年的九月初五,忽聽家人報說有客人前來拜訪,李營出門一看,正是好友王存道。此人苦讀詩書,有一肚子的好學問,與李營是磕頭的把兄弟。李營把他迎入書房,倒上茶水談古論今,當談到當今國事時,為排遣心中郁悶,便到后花園內(nèi)觀看花木,借以消愁。李營家的園內(nèi)有口井,是澆花澆菜用的,井旁種有幾棵菊花,開得正艷,周圍用籬笆插著。李營與好友來到花園,猛然看到籬笆上有一只紅冠高聳、眼睛圓實有神的大公雞。李營心想:哪里來的公雞這么壯?只見那只公雞忽然拍了拍翅膀,凌空飛到籬笆旁的一根高桿上,朝著李營“喔喔喔”連叫三聲,飛到前面住宅院中去了。李營覺著有點奇怪,就隨即來到前院,那只大公雞卻不見了,這時突然聽見后屋傳來“格哇、格哇……”嬰兒的哭聲。接生婆從屋中走了出來,連聲向李營說:“恭喜老爺,得了大喜了,是個公子?!闭f罷,把門一關(guān),又回到屋里去了。李營在門口興奮了一陣,猛然想起王存道還在園中,便把他邀回書房,說:“奇怪,剛才那只公雞飛到前院就不見了,正巧你嫂子卻在這時生下一個男孩?!蓖醮娴榔敢凰悖骸斑@孩子的生辰是辛酉、酉月、酉日、酉時,酉為雞,那只公雞引頸長鳴,看來這孩子與雞可能有關(guān)。李營知道王存道通曉《易經(jīng)》,就要他給占一卦,看看孩子的命運如何。恰巧這時,案上有幾根蓍草,王存道就按孩子的生辰八字,擺卦,運用陰陽八卦推算一番,算出這孩子將來一定能成大事,就給孩子取了個名李斯。流傳地區(qū):上蔡縣講述者:李沒男65歲農(nóng)民初中文化記錄者:趙占明男30歲職工大專文化采錄時間和地點:2006年2月22日采錄于塔橋鄉(xiāng)白圭廟村井上雞鳴上蔡縣城東大街路北上蔡一中院內(nèi)有一口深不見底的古井,井邊豎有一碑,上有原省書協(xié)主席王澄題字日:“李斯井。斯既沒有雞鳴于井上?!边@是怎么回事呢?話還得從頭說起。戰(zhàn)國時,楚國上蔡城東門里路北住著一戶殷實人家。宅院分前后兩層。前院是家人的住房及客廳,后院種植花草、樹木、蔬菜,建有三間書房和兩個亭臺。公元前280年9月5日,主人李營正和好友王存道在書房談古論今,忽聽到門外“喔喔----喔喔----喔喔----"三聲雞叫。李營推門出來,見井欄桿上有只大公雞,身高翅健,羽毛豐滿,紅光閃亮,紅冠高聳,兩眼虎圓有神。李營正納悶?zāi)膩淼倪@只大公雞,忽見那雞拍打著翅膀飛往前院去了。李營好奇地跟著公雞來到前院,那只公雞卻不見了。只聽見嬰兒“哇哇”哭啼聲。接著一個40多歲的婆娘從屋中跑出來,邊跑邊喊:“老爺大喜!老爺大喜!夫人生個王孫!”李營聽到喜不自禁,三步并作兩步到書房告訴王存道。王存道凝神片刻說道:“這孩子生在辛酉年、酉月、酉時。酉為雞,那只公雞引頸高鳴,看來與雞有緣?!蓖醮娴烙幂椴蒹吡艘回?,卦辭日:斯人佐水,洋洋其京;西相嬴君,六合為一。王存道對李營說:“秦國嬴姓,水德??磥磉@孩子要輔助秦國統(tǒng)一天下了。”這個孩子就是李斯。李斯長大后,拜師荀卿學習帝王將相之術(shù),學成后,西行事秦,輔助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建立起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quán)制封建帝國,李斯也成為千古一相。“翹翹者易折,咬咬者易污?!崩钏乖廒w高陷害,落得個身首分離、家滅九族、地挖三尺的悲慘下場。李斯冤死之后,楚地陰雨連綿三月。上蔡城東大街故居草長鶯飛,人跡罕至。在李斯及家人遺骸從長安運回經(jīng)過上蔡城的那天,忽聽李斯宅內(nèi)雄雞“喔喔喔----"高叫。李宅西邊住著一位姓王的賣胡辣湯的鄰居,聽到雞叫聲心想,李斯院早已無人,一定是哪來的野雞,正好捉來殺掉做一鍋好湯賣錢。于是便越墻跳入了李宅內(nèi),循雞聲到井臺邊。見一須發(fā)皆白的老人正在井邊沉思。姓王的便向老者長揖問道:“敢問老人尊姓大名?”老者沮喪地長嘆一聲道:“老夫乃秦丞相李斯,受趙高陷害,魂歸故里?!蓖跏弦宦牥瓮认肱芸赏炔宦犜挕@险哂终f:“不要害怕。我本是天宮的司晨星,誕生時高叫三聲向天下顯威。結(jié)果輔秦統(tǒng)一六國,功高蓋世卻被奸佞陷害尸首異地,天理何在!”說罷忽然不見了,只見井臺上一只高大的雄雞羽毛殘落、遍體血跡,引頸高叫:“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那叫聲似說:“我冤枉----我冤枉----我冤枉----"王氏把見聞傳出,消息不脛而走,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古蔡大地。有好事者立碑以記之,使之流傳至今。“井上雞鳴”也成為著名的“古蔡八景”之一。流傳地區(qū):上蔡縣講述者:聶臣男54歲公務(wù)員大學文化記錄者:梁國華男44歲公務(wù)員大學文化采錄時間和地點:2006年4月采錄于縣城東大街無頭墳瑩千古一相李斯的故里——上蔡城,西邊的李斯樓村,清明節(jié)祭祖時有個很特別的習俗:其他姓氏的人在掃墓時都在墳上添上個墳頭,唯有李斯的后人包括本村的李姓人都不添墳頭。關(guān)于墳沒頭的事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曲折的故事。據(jù)說,秦丞相李斯被奸臣趙高殘害車裂咸陽當天,其門生吳公感其恩德,滿懷悲慟地委托獄卒張本、劉太二人看好李丞相的尸首。他們?nèi)巳找馆喠骺醋o李斯遺尸,因當時兵荒馬亂無法歸葬故里,只待到暴尸后悄悄地把李斯及其家人的尸體掩埋在咸陽近郊的荒野。但由于暴尸時趙高拿李斯的頭向秦二世請功后不知李斯頭顱的下落,所以掩埋的只是李斯的軀干和四肢。入葬后,吳公給張本、劉太一些銀兩,張、劉二人知道李斯死得冤枉,也就不在獄中供職,在李斯墓旁的一個小村莊住下來,逢年過節(jié)給李斯燒些香火。后來,秦失李斯而驟亡,漢承民反而興國。西漢時,上蔡城已是汝南郡首府,人口稠密、商業(yè)繁華、民風純樸。當年李斯的得意門生吳公因品學兼優(yōu)被郡府舉為孝廉。到漢文帝時又升遷為河南郡守。他為政清廉、愛民如子,治理有方,政績卓著,漢文帝又升他為當朝廷尉。吳公在咸陽當廷尉,離咸陽李斯墓很近,便帶眾人到李斯墓前祭奠恩師。這時,張本已是滿頭銀發(fā)的八十老翁,劉太也年近花甲。三人相見,回首往事,不免另有一番感嘆。祭祀完畢,吳公把有意將恩師及家人遺骸歸葬上蔡故里的想法一說,張、劉交口贊成。于是立即派快馬到上蔡告知李斯三公子李季。再說李斯的三子李季因從小在上蔡隨外祖父母生活,沒到過咸陽,李斯出事時吳公把他藏在上蔡的李各莊才保著了一條命。漢朝建立后,秦朝的通緝令也自行取消。李季由李各莊移回李斯樓村居住。李家遭滅族橫禍時,很多村民受過官府鞭笞和審訊,房屋被燒,良田毀壞,耕牛被搶,整個村莊是兔從狗竇出、雉從梁上飛,好不凄慘。李季回來帶眾人重建家園,慢慢又恢復了從前的富庶,因李季重整家業(yè),人們又把李斯樓叫做李季樓,又因為強秦剛滅,人們心有余悸,為了保護李季,人們又把李季樓叫成了李七樓。李季雖說受到了村民的尊重和愛戴,但他心中病塊未除,那就是父母葬身千里之外,何時魂歸故里?一天李季正同家人談?wù)摯耸拢雎犛腥藗鞲骈L安客人到。他驚魂未定地打開來函:吳公昧言:丞相李公遺骸,尚在咸陽。春秋雖有人祭祀,但異鄉(xiāng)窮旅,孤魂無依,豈不思歸鄉(xiāng)土。今余奉職京都,欲送恩師、師母遺骸歸鄉(xiāng),以安亡靈。覽函,仰來長安,共辦此事。李季看罷感恩涕零。馬不停蹄、日夜兼程趕到長安,當面向吳公深表謝意。吳公一面招待李季,一面重購棺槨,準備車馬送李斯及家人遺骸上路。吳公怕路遠有不測,又派數(shù)人扶助李季護送靈車。吳公送走恩師之后,總覺得意猶未盡。他想:沒有恩師當年的諄諄教誨,哪有今日的飛黃騰達。恩師雖魂歸故里,但尸首不全,實是天大遺憾。他左思右想,最后下定決心:先生恩重如山,我找最好的金銀匠鑄個金頭使之全身。金頭鑄成之后,吳公怕趕不上骸骨車隊就讓驛站快遞。令吳公意想不到的是因為這頭太珍貴了,引起了驛站驛使的貪財之邪心。驛使把金頭換成銀頭,下一驛站又用銅頭換走了銀頭,又用鐵頭換成了銅頭,一站一換,傳到上蔡驛站時李斯的金頭已成了木頭。上蔡驛使心想這個木頭像有啥主貴,沒傳的必要,就棄之不傳了。再說李季一干人護著李斯及其家人的靈車緩緩進入李斯樓村時,人們奔走相告,喜出望外,全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傾家而出迎接靈車。大家一齊跪拜在李斯及夫人的靈前,默哀祈禱。然后把李斯遺骸葬在村東的四十五里臥龍崗上。李斯葬后,前來祭祀的人人山人海、絡(luò)繹不絕。當?shù)仫L俗,每個前來祭祀的人都要往墳上添土,年復一年,李斯墓逐年增高,竟成了一座十幾米高的大土冢。但因為李斯被斬首,下葬時驛使們又沒把頭傳到就成了無首之尸。所以李斯修墳時不添墳頭。李斯的后代為紀念此事,就一代代把這一風俗傳下來,直到今天清明節(jié)掃墓時仍不添墳頭。流傳地區(qū):蘆崗鄉(xiāng)、邵店鄉(xiāng)講述者:聶臣男54歲公務(wù)員大學文化記錄者:梁國華男44歲公務(wù)員大學文化采錄時間和地點:2006年4月3月采錄于蘆崗鄉(xiāng)李斯樓村李斯貢酒傳奇古時候,在上蔡城東門里有一條東西大街,住著一戶生活殷實的人家,這家的主人叫李瀛。李瀛的祖先曾在蔡侯府中做過官,為蔡侯掌管金玉、服裝、工藝品、兵器,當時家業(yè)挺興旺。到了李瀛的父親那一代,家業(yè)衰落,只剩下幾十畝薄田,李瀛的父親為人忠厚,就用緊靠東大寺的四間祖房開了個名為“醉仙居”的酒店。有一年的冬天,趕上大雪紛飛,有個衣衫襤褸的老道,來到醉仙居酒店門口。李瀛的父親見他凍得發(fā)抖,就讓李瀛舀了一大碗酒給他喝,這老道接過酒來一口氣兒喝盡,沒說二話,起身便走。李瀛見了老道不付酒錢連句客套話也不說,很惱火,父親忙把兒子拉住說:“你看他衣不遮體,他哪有錢給我們?讓他走吧?也算我們積點德。”李瀛只好聽父親的,不再多言。外面的風越刮越大,鵝毛大雪下得更緊,窮老道沒走多遠,轉(zhuǎn)身又回到了醉仙居。李瀛的父親迎上前去,把他扶到酒店里,接著吩咐老伴燙酒熱菜,老道也沒客氣,接過兩大碗全喝了,兩盤菜也被他吃得凈光。等到瞅瞅外面的風停了,雪也住了,窮老道還是二話沒說,起身就走。第三天,窮老道又來到店里,李瀛的父親仍然熱情招待。老道一氣喝了四大碗酒,這一次喝多啦。李瀛的父母親端茶送水,一直守候在他的身旁。老道醒后,堅決要走,李瀛的父親扶住他走,經(jīng)過院中水井旁時,老道酒氣上涌,“哇”的一聲,一口酒吐在了這口井里,老道吐完揚長而去。說來也怪,等老道走后,從這口水井中開始噴出濃郁的酒香味。從此,這口水井的水竟變成美酒,人們紛紛前來觀看,都說這口井是神井,老道是神仙下凡。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慕名而來買井里酒的顧客越來越多,醉仙居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生意越來越興隆。此后,李瀛家又買了三百多畝莊田,家道漸漸殷實。幾年以后,李瀛的父親去世了。一天,窮老道又來到醉仙居,他問李瀛:“生意做得如何?”李瀛說:“生意是好,可是沒有酒糟喂牲畜呀!”老道覺得他貪心不足,轉(zhuǎn)身就走,經(jīng)過水井邊時,用袖子向井口一擺,從此這口井又不再出酒,變成水了。老道走后,李瀛發(fā)現(xiàn)墻壁上有老道留下的一首詩:天晨j不算晨j,人心高一稍。井水當酒賣,還嫌沒酒糟。這首詩,對李瀛的教育很大,他下定決心繼承父親的善良樸實,以真誠對待顧客,就用這口井的水來釀酒,沒想到釀出的酒依然濃香可口,醉仙居的酒從此天下聞名。可喜他晚年得子,取名“李斯”。李斯資稟天賦,輔助秦始皇逐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李瀛所釀的美酒流傳了下來,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李斯的偉績,便將此酒改叫“李斯貢酒”現(xiàn)在上蔡生產(chǎn)的“李斯貢酒”就是按古代的配方用那口神井的水釀造而成。流傳地區(qū):上蔡縣講述者:柳保財男58歲教師中師文化記錄者:尚志華男36歲干部大專文化采錄時間和地點:2006年3月23日采錄于無量寺寺西村(2)鐵頭李閣老明朝年間,有一位禮部尚書內(nèi)閣大學士李遜學,字希賢,又叫李文簡??稍谒睦霞疑喜?,老百姓都不這樣直接稱呼,全管他叫“鐵頭李閣老”,這是咋回事呢?據(jù)說文簡不大時,家里過的挺緊①,只能湊乎著糊口。比起他那一發(fā)(fG)②的小孩,文簡打記事起就挺爭囊氣③,跟人家不比吃,不比穿,光比讀書學習。由于他腦袋瓜好使,又愛學,教他的先生喜歡的不得了,不定奪④哩還給他開開小灶。文簡長到十八歲時,一表人才不說,還有著一肚子學問,大伙都夸他是個當官的材料。又過了幾年,文簡要進京趕考,臨走這天,爹娘和村里的鄉(xiāng)親們一齊出城送他,都希望文簡能考中。文簡打小仔細⑤慣了,所以一路上吃飯,睡覺,他能不住店就不住。渴了,跟人要口茶,要么是就著⑥河水啃點干糧,盡量節(jié)省盤纏??删瓦@樣,約模出了河南地界時,他身上的錢也都花光了。這一天,文簡走著走著,眼瞅著日頭快悠西⑦啦!為了能在天黑之前找到住處,文簡緊腳往前趕,可不知咋了,他冷不丁感到一陣心慌,兩眼一黑,剝(b?)老蓋子⑧一軟,板倒⑨在路邊。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等文簡睜開眼一看,咋發(fā)現(xiàn)自個躺在一個茅草屋里?再看床前,還站著個老倆口和一個大閨女。看到文簡醒了,大閨女忙說:“爹、娘!這后生醒過來啦!”文簡張了張嘴問:“俺,俺這是咋了?”大閨女紅著臉說:“虧你命大哩!夾氣傷寒病倒在路邊,是俺爹進城賣豆腐回來給瞅見了,才把你弄過來哩!”文簡想要起來道謝,老頭笑著一按:“你這身板還虛著哩,躺這兒別動。俺問一下,您家是哪兒的?”文簡沒瞞,把自個姓啥?叫啥?家住哪和這次進京趕考都說了一遍。最后感動的說:“謝謝您一家救了俺,老人家,俺想問問你的尊姓大名?”“俺是一個賣豆腐的,也姓李,叫俺豆腐李就中”。一指旁邊那娘倆:“這是俺老伴劉氏,這是俺閨女翠蘭?!闭f著又摸了摸文簡的頭,吩咐翠蘭:“閨女,再弄一碗姜湯?!薄鞍?!俺這就去熬?!贝涮m害賴⑩的瞟了文簡一眼,又切姜,又添水,點柴禾熬起了姜湯。不大工夫,湯熬好了,李老漢親自喂文簡把姜湯喝下。文簡喝完姜湯,鼻子頭上馬上見汗,身子也不冷了,暖乎乎的挺舒坦(11)。瞅著他們一家三口這么照顧自己,文簡別提有多感動了。李老漢跟老伴盤算,文簡的病還沒全好,另外進京還缺少盤纏,熱心腸的老倆口就把文簡安置到了磨房里,死活留他再住幾天。打這起,見天(12)由劉氏在家照看文簡,李老漢就和翠蘭一塊進城賣豆腐。每次回來,賣豆腐錢分文不花,都給文簡存了起來。這天夜里,瞅著屋外的月亮頭(13),翠蘭又是疲倦,又覺歡喜,不知咋的,眼前老是有文簡的影子。她瞇起眼許了個愿,做了個挺奇怪的夢,咋夢見在自家的磨房里,有一頭大老虎趴在磨眼上睡哩。老虎吼叫一聲,嚇得翠蘭驚醒坐起,一牯轆身,趕緊把爹娘叫醒,講了這個怪夢。這老兩口一聽,都噫了一聲,都說他們一家做的,都是這一個夢。為弄清這是咋回事,他們掂著燈,悄悄趕到磨房一看,哪有啥大老虎趴在磨上哩,是李文簡。李老漢經(jīng)多見廣,回屋里就說:“老伴,小蘭,俺瞅這孩不簡單,他往后指定是個貴人。”翠蘭一聽,紅著臉說:“爹,您閨女想……”瞅她吭吭哧哧,臉憋哩通紅,老倆口咋會不懂她的心思,李老漢笑著一拍大腿:“閨女放心,你這事爹給他說,不過這是一輩子的大事,人家愿不愿意尋(音:xin)你,爹可不敢打保票?!贝涮m笑著點了點頭。第二天,李老漢把翠蘭的婚事給文簡提了出來,文簡一想:像翠蘭恁人彩(15)的大閨女上哪找?忙紅著臉點點頭。一家人一商量,干脆趁熱鍋下扁食,別等了,就讓翠蘭和文簡當天成了親。小兩口恩恩愛愛,處哩別提有多親熱。不知不覺,又過了七天,文簡擔心耽擱了考期,提出來要動身進京。一家人舍不哩他走,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把文簡送出去二十多里地……文簡走后,翠蘭見天等見天盼,由春上、到秋里,眼瞅著九個月都過了,仍沒有文簡的一點消息。李老漢也納悶,猜測說:“弄不好他是沒考上,沒臉見你哩!”劉氏也一個勁兒的嘆氣:“唉,興許他當了官變了心哩!”不管爹娘咋說,翠蘭都不相信。沒過幾天,從京城傳來消息,坐了二十三年皇帝的明憲宗駕崩,新君登基,就是明朝的孝宗皇上。這貨一坐上龍位,頭件事就是下圣旨在民間挑選美女,可憐的翠蘭也被抓進皇宮。再說文簡進京后,沒費啥勁,一舉中了進士。做了三個月的翰林院?;噬弦怀蛩芨?,一下子又升了會試月考官。沒兩個月,又提拔他做了浙江僉事。由于文簡當官兩袖清風,愛護老百姓,所以他到哪哪的老百姓都夸。就這樣,不到二十年,他的官越當越大,哧溜哧溜的往上長,最后一直當?shù)蕉Y部尚書內(nèi)閣大學士。所以朝野上下,都管他叫“李閣老”。說真哩!文簡頭八年當官,老挪窩,一會去陜西,一會到山東,一會又去京城,也根本沒時間去接翠蘭一家。等他有空時派人去接時,下人回來報信說沒有這一家人,再找還是沒有。咋恁得,老家的爹娘又再三催他回去成親,文簡沒辦法,只得又成親。但在他內(nèi)心深處,仍沒忘了前妻翠蘭。在京城里,有個太監(jiān)姓唐,最服氣文簡的人品和學問,不定奪哩去文簡府上串門。有一天,姓唐的太監(jiān)向文簡求詩,瞅文簡不咋高興,就問是啥原因,文簡嘆了一口氣,一點沒瞞,就把他和翠蘭的事說了一遍。這太監(jiān)一聽,低聲說:“李大人,你說哩翠蘭俺好像聽過?!薄霸谀??”“俺說了你可別生氣,俺聽說宮里貴妃娘娘就叫翠蘭?!蔽暮喡牭竭@,簡直是五雷轟頂,差點沒摔板倒。姓唐的太監(jiān)趕緊就勸:“李大人別急,這事真哩假哩還不好說,俺再找人摸摸底。”結(jié)果他找到貴妃娘娘的貼身宮女一問,正是翠蘭。文簡得知實情,氣的早朝也沒上,擱府里睡了一天。等醒來一想,心說:萬歲呀萬歲,你如此君亂臣妻,俺還保你有啥用?干脆,這官俺不干了。第二天早朝,文簡脫去官袍,請求告老返鄉(xiāng),皇上瞅他挺認真,只得批準他辭官。臨出京之前,文簡一想,夫妻一場,得見見翠蘭一面。在姓唐太監(jiān)的幫助下,買通了宮女,趁皇上不在宮里,文簡跟翠蘭終于又見了面。倆人哭了多時,翠蘭擦擦眼淚說:“你在朝當官,俺咋會不知?可俺擔心伴君如伴虎,這事真給皇上知道,你就會招來殺身大禍?!蔽暮喡牭竭@兒,心里一陣難受,嗓子眼一癢,抬頭一口濃痰吐出,巴叭!得(16)哩很,嚴可(17)粘在頭頂三丈高的大梁上。出了東宮,文簡一會兒也不敢耽擱,只帶了一些銀子,帶家人趕著馬車回了家鄉(xiāng)上蔡??汕蛇@天孝宗皇帝回宮后就到翠蘭那里去住,一仰頭,發(fā)現(xiàn)了殿梁上的濃痰,就問翠蘭是誰吐的?怕連累到文簡,翠蘭哄他說:“圣上,這是臣妾吐哩!“孝宗仔細瞅瞅房梁,三丈來高,哪能相信?說:“那么愛妃再吐吐試試。”翠蘭吐了幾口,都是四尺不到。孝宗前后一聯(lián)系,李文簡無故辭官,這口痰指定跟他有關(guān)系,把臉一沉:“蘭貴妃,這痰是李閣老吐哩吧,說,你跟李閣老是啥關(guān)系?”翠蘭知道,這事早晚也得露餡,干脆豁出去算妥,就把她和文簡的事原原本本講了一遍。聽翠蘭如實一說,孝宗想到自個身為皇上,弄了個“君亂臣妻”,也覺著害賴,趕緊安慰翠蘭:“愛妃放心,朕對不住李閣老,我一定補償他。”刷刷刷寫了一道圣旨,讓文簡不管咋著也得回京做官,另外在北京賞賜文簡豪府一座美女百名。這時的文簡在老家除了教教書,還潛心在寫一本叫做《懺悔稿》的書。等欽差來到一宣圣旨,哪知道文簡一不貪財,二不好色,對豪府和美女都根本沒有興趣。謝過圣旨,他向欽差謊稱自個體弱多病,說啥也不進京,欽差沒辦法,只好回京復命。欽差走后,為防止朝廷再派欽差來找,文簡就詐死埋名,憋在家里的地窯里寫書。果然,沒多久,欽差又來了,家人摧他說:“俺家老爺死了。”欽差回去跟孝宗一說,孝宗不相信文簡真死了,就刷刷刷又傳了第三道圣旨,聲稱:“李遜學生要見人,死了見頭,人如果不進京,頭得進京?!边€給欽差一把天子尚方寶劍,讓欽差無論如何,必須帶著文簡進京。這一次欽差帶隨從悄悄一個人來,到文簡家時,見文簡正坐在門口看書,欽差把圣旨一念,說:“閣老大人,萬歲爺可是惱了,你不進京也得進京。他說生要見人,死要見頭,你別擰②了,還是跟我進京吧!”好好掂兌(19)掂兌。”“沒啥說的,萬歲非讓俺進京的話,俺情愿讓你把人頭帶走?!睔J差向前一遞天子劍:“閣老大人,尚方寶劍在此。”文簡伸手搶過,大笑了三聲,真就抹了脖子……當欽差帶著文簡的人頭交給孝宗,想想文簡當官所做的好事,孝宗也是后悔不及。咋辦呢?孝宗為了彌補內(nèi)心的愧疚,就讓工匠給文簡鑄了一顆金頭,詔令各府州縣送往上蔡。到信陽州時,州官一見是金頭,挺主貴(20),扣下金頭又鑄了銀的。等銀頭轉(zhuǎn)到汝寧府,府官一看,也挺主貴,扣下銀頭又鑄了個銅的。接下來銅頭也沒保住,一路給人掉包,到上蔡時,就成了一顆鐵頭。消息一傳開,老百姓可氣壞了,為了懷念李文簡,家鄉(xiāng)的百姓就不再喊他的名字,從此都管他叫“鐵頭李閣老?!弊ⅲ孩偻o:緊張。②一發(fā):同歲。③爭囊氣:有志氣。④不定奪:不定時。⑤就著:利用。⑥快悠西:落山。⑦剝(b?)老蓋子:膝蓋。⑧板倒:跌倒。⑨害賴:害羞、不好意思。⑩舒坦:舒服。(12)見天:每天。(13)月亮頭:月光。(14)音(xin):娶。(15)人彩:漂亮。(16)得:準。(17)嚴可:正好。(18)擰:對著干。(19)掂兌:考慮。(20)主貴:值錢。流傳地區(qū):上蔡縣講述者:陳富禮男84歲農(nóng)民私塾采錄者:陳群紅男32歲職工大專文化采錄時間和地點:2005年4月25日采錄于無量寺鄉(xiāng)無量寺村(3)劉都“小光國和他娘,家窮無有隔夜糧。舅舅生日拜壽去,衣服破爛難進堂。舅舅讓他坐磨道,光國拉娘哭斷腸。口喃谷糠把學上,暗與舅舅打賭掌。熬過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天下?lián)P。陜西省里都堂坐,上蔡城西樹牌坊?;始Z送到陜西去,舅舅認輸變心腸?!鄙喜讨两窳鱾髦@樣一首關(guān)于劉都堂的歌謠。劉都堂,本名劉光國,上蔡縣人,因為曾做過都察院都御史、陜西巡撫,做過很多好事,是個清官,出于對他的尊敬,本縣人都以官銜尊稱他。后來告老還鄉(xiāng)回到上蔡后,終日與四鄰鄉(xiāng)親和睦相處,寬厚交往,扶貧濟苦,又被上蔡人稱為厚德君子。劉光國少年時期家里非常窮,父親又死得早,僅靠他母親日夜紡織維持生活,還得供養(yǎng)他上學讀書。劉光國有個舅舅是個大財主,住上蔡城西黑姜村,家里非常富有,樓瓦雪片①,牛馬成群可是很看不起劉光國這一家窮親威。在劉光國八歲那年,舅舅過大壽,小光國跟母親去黑姜村給他舅舅拜壽。中午,舅舅家高朋滿座,所有客人都在客廳里吃酒席,劉光國母子二人卻因為家里窮,身上衣服破爛被舅舅安排在磨房里不讓出門見客。等到太陽落西了,才叫下人把中午待客吃剩下的飯菜給他們母子端上一碗。劉光國生氣的問她舅舅:“為啥叫其他人都進屋吃飯,只讓俺娘在磨道里吃剩飯?”他舅舅輕蔑地說:“你看你窮哩跟要飯花子樣,能讓你娘倆進門吃飯就夠抬舉你們了,你還想咋著?吃山珍海味坐高堂嗎?”“你太欺負人了!”“欺負你了你又能咋著,你娘只有跟著你們劉家挨餓受凍得命,你家老墳上就沒長那棵蒿子,能出啥排場人?”劉光國氣憤的指著他舅舅說:“你先別興,等我長大后再找你算賬?!薄靶∑ê?,口氣還不小,你長大后能咋著,還能把我的皇糧銀子調(diào)陜西去?”劉光國見此情景,心如刀割,拉著他娘就走。當時天還下著雨,母子倆一天連一口飯也沒吃,就冒著大雨哭著回家了。嫌貧愛富的舅舅對年小的劉光國刺激很大,從那時候小光國就立下大志,發(fā)奮苦讀。由于家里窮,小光國晚上讀書沒有錢買燈油。一天,他發(fā)現(xiàn)對面財主家看大門的老家人屋里每天都點燈到深夜,小光國就想怎樣才能去借他的燈光來讀書。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小光國就拿掃帚把財主家大門口的地給掃了個干干凈凈,一連幾天如此,財主發(fā)現(xiàn)門口的地每天就這么干凈就夸老家人,老家人也不知道咋回事,這天清早特意早起,隔著門縫往外看,才發(fā)現(xiàn)是小光國做的,就特別喜愛小光國。于是,他向財主請求說:“老奴年紀大了沒火力,冬天怕冷,對門劉家那個小孩怪勤快,有時還能幫我點忙,我想叫他睡我這里給我暖個腳。”財主答應(yīng)了老人家的請求。從此,小光國就和老人家一起睡在房里,每天借燈夜夜苦讀,再也不用為沒錢買燈油而發(fā)愁了。因為家里貧窮經(jīng)常吃不飽飯,劉光國就在每天上學前抓一把碾米,剩下的全部帶谷糠,就著涼水吃谷糠,家里條件好的同學都笑話他說:“劉光國喃谷糠,嘴上抹油也不香。”劉光國毫不在乎,每天就知道拼命苦讀。有一天,中午放學后,先生留劉光國打掃學館,當時學館設(shè)在一座古廟里,中間還擺放著很多小神胎②,劉光國憑自己有把小力氣,就把一個個小神胎都搬在門外邊,學堂打掃完后,又把神胎一個個搬到屋里。下午上課時,老先生就問劉光國:“怎么把神臺也打掃的那么干凈?”“是我打掃時嫌它們礙事,讓它們自己出去,打掃完后又讓它們回來的?!崩舷壬m然不相信劉光國說的話,但這一下他的同學們都說:“光國真了不起,神都聽他的話?!庇幸换?,劉光國和另外倆同學一起晚上看學館,由于是在三伏天,廟院里墻高院小不進風,學館里熱得要命。睡覺時另外倆同學并排躺在地上,劉光國就躺在神臺上,地上倆同學熱得睡不著,劉光國睡得香甜得很,一滴汗也不出,同學就說:“劉光國真神,肯定是神在為他打扇子,不然怎么一滴汗也沒,睡得那么香?!痹瓉?,劉光國在打掃神臺時發(fā)現(xiàn)神臺下面有一個蛇洞,涼風不斷從下吹上來,所以根本不感到熱。劉光國使喚神的事被傳開了,越傳越神,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知道光國這孩子不簡單,將來一定有出息,就不斷送米送面周濟他們娘倆,娘倆的日子總算好過了一些。幾年后劉光國連連考中秀才和舉人,那一年,皇上開恩科,劉光國名列金榜,中了進士,后來逐漸升官當上了陜西巡撫。在巡撫位上,劉都堂可稱得上清官,人們?yōu)榱斯╉炈?,就在他的家鄉(xiāng)上蔡城西大街為他立了牌坊。劉都堂當上了陜西巡撫第二年,就向皇上奏本把河南上蔡城西黑姜村的皇糧劃歸陜西代管,被皇上恩準。劉都堂代管黑姜村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讓舅舅每季親自到陜西去交皇糧,每次交完皇糧舅舅都被累的半死,很為當年的輕慢后悔。遠近鄉(xiāng)親就都勸劉都堂的舅舅說:“事到如今,只有硬著頭皮,扛張老臉去找你外甥劉都堂了,請求他的諒解。”這天,舅舅又到了陜西,進了巡府衙門。外甥劉都堂以貴客相待,格外親熱,好吃好住好招待,舅舅深感意外,老臉發(fā)燒,臉紅的給紅布一樣。勉強住過幾天,舅舅不好意思地對劉光國說:“光國啊,我當年嫌貧愛富,輕慢了你和眾鄉(xiāng)親,現(xiàn)在想來,我也很后悔,現(xiàn)在老舅年邁,請你念起我和你娘是一奶同胞,對你,對眾鄉(xiāng)親沒做過啥壞事,饒了我吧!”劉都堂說:“我可以不再代管黑姜村,但我想勸一勸舅舅,有財應(yīng)多做好事善事,別那么看不起窮人,多幫助窮人多給窮人一條路,你也會得到善報的?!本司诉B說:“行、行,我一定多做善事。”果然,舅舅回家以后,馬上安排管家,在自家的麥秸垛前放釘耙和背筐,誰家鋪床或燒鍋做飯沒麥秸任意背,過年過節(jié)或青黃不接時常周濟眾鄉(xiāng)里,借米借面借一斗還一斗,決不卡窮人的脖子。所以“劉都堂坐陜西代管黑姜”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津津樂道。注:①樓瓦雪片:樓多,建的漂亮。②就著:得用。③神胎:神像。流傳地區(qū):上蔡縣講述者:石廷珍男84歲教師中師文化記錄者:梁國華男44歲干部大學文化采錄時間和地點:2006年3月采錄于塔橋鄉(xiāng)中心小學(4)李景梅與趙州橋李景梅是上蔡塔橋大李莊人,清朝官員。他的學問挺深,是當時名氣很大的一位書法家。他和趙州橋還有一段故事呢!相傳在清嘉慶年間,李景梅做趙州知州。他為官清廉,又愛民如子,逢個年、過個節(jié),要么是辦個廟會啥的,李景梅總不忘與民同樂,挨家挨戶的去問寒問暖。有一次,李景梅來到趙州橋附近,就見趙州橋縱看像蒼龍吸水,橫瞧似新月出云,打心眼里感到稱奇,忍不住脫口說道:“滄州獅子景州塔,趙州石橋大菩薩,真是巧奪天工!”這時,打?qū)γ媾苓^來幾個小孩,一邊蹦一邊唱:“趙州橋啥人修?玉石欄桿啥人留?啥人騎驢橋上走?啥人推車軋了一道溝?”“趙州橋魯班爺修,玉石欄桿圣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币粏栆淮?,正是傳唱的民間小調(diào)《小放?!?。李景梅當然明白,趙州橋又叫“安濟橋”,俗稱“大石橋”,真正修這座橋的,是隋朝的一代名匠李春。有關(guān)玉皇大帝派啥天工、神匠助魯班“一夜修橋”的故事,實際上都是些神話傳說。不過,他對這個“小調(diào)”挺感興趣,忙拉住一個小孩子問:“小朋友,這歌兒誰教你哩?”小孩一指:“就前邊不遠,一個唱曲兒的爺爺教哩!”李景梅就走到唱曲的老漢跟前??此念^發(fā)、胡子雪白雪白的,最少也有七八十歲了,他一身穿得破破爛爛哩盡是補丁,李景梅很可憐。老漢唱了幾曲兒,圍觀百姓紛紛掏錢,擱在老漢腳下。李景梅正準備掏錢,冷不丁打橋上旋起一股子怪風,等風過后,再瞅老漢腳下的銅錢,一文沒剩,全刮得無影無蹤。這下老漢急了,站起來雙手亂舞:“老天爺,俺一個窮老漢咋惹你了,你要這樣對俺,錢沒了,俺也不活了!”李景梅見他想要投河,趕上前一把抱?。骸袄先思遥豢?!那些錢刮沒了,俺這里還有哩,說啥也不能死啊!”他掏出三十兩銀子安慰:“俺這不夠,俺家里還有哩!”隨從們有掏五兩的,有拿十兩的,紛紛遞給老漢。老漢感激得連連擺手:“哎呀!太多太多,俺可花不了?!毕蛑罹懊芬痪瞎骸岸魅?,您咋稱呼?”“俺叫李景梅,原籍上蔡。”李景梅說著把銀子給老漢裝好,脫下外衣給老漢穿上,親切地說:“老人家,你要是沒啥依靠,就跟著俺吧!”老漢連連道謝:“不麻煩,不麻煩!有給的這些銀子,就夠俺買房子置地啦!恩人可有啥要求?”李景梅一笑:“沒啥要求,俺就覺得您唱的曲兒怪好聽。尤其是《小放?!罚抢先思医o人學的,還是您自個兒編哩?”“這個啊!俺老漢編哩!不瞞恩人,就咱這趙州橋傳的故事,都是俺老漢編的?!庇腥瞬恍?,說:“大爺,俺咋不信,有些故事流傳都幾百年、幾千年了,會是你編哩?”老漢挺奉:“咋?俺不管流傳了多少年,反正都是俺編哩!”李景梅笑著向那人使了個眼色,轉(zhuǎn)過身對老漢說:“老人家,俺信!你知道的故事多,給大伙講個聽聽?”老漢就講了個“古橋仙跡”哩事。傳說在古時候,魯班爺爺修造了這座橋之后,看到人人都夸橋造的好,慢慢就變驕傲了。他到處逢人就噴①:俺這橋是天下第一橋哩!除了俺魯班,就是天上的神仙也造不出。結(jié)果,這話兒讓八仙中的張果老聽說了,挺生氣。他約了柴王和宋太祖一商量,決定要煞煞魯班的驕傲勁兒。三人見了魯班,當堂打賭,魯班說,您任要是壓垮這座橋,俺今后改行,不修橋了。張果老一指小毛驢,中!壓不垮,俺日后就倒著騎驢。柴王和宋太祖更不含糊,一齊說,壓不垮,俺倆就管這橋是天下第一橋。結(jié)果,魯班贏了,可等三人過了橋一報名兒,魯班一聽,乖乖!任神仙,有倆是人王帝主。他恨自己有眼無珠,就摳出一個眼珠子扔在橋上。從此天下木匠都成了:“單眼吊線”啦!李景梅聽得津津有味,問:“那魯班摳出的那個眼珠,為啥沒了?”老頭笑著說:“這個眼珠被路過的馬王爺拾著了,他一瞅,亮晶晶的好像珍珠,覺得扔了可惜,就安在自個的前額上,所以,后來馬王爺就成了三只眼啦!”李景梅覺得很有趣,又問:“老人家,那仙跡是咋留下的?”老漢帶著眾人,拿著拐棍指指點點:“這兒是張果老的驢蹄??;這兒是柴王推獨輪車軋過的車溝;這兒是宋太祖拉車時間用力過猛,跪在橋上的膝蓋印。”走到橋和拱頂之處,老漢說:“這底下還有個手印哩!據(jù)說就是魯班當年用力托起橋身,留下的仙跡?!北娙顺蛄顺?,真的都挺像。李景梅仔細品了品:“嗯……聽老人家這么一說,這幾處印兒還真是古橋仙跡哩,有意思!”這時,不知是誰認出了李景梅,大聲說:“各位,這是李知州李大人吶,咱讓大人把古橋仙跡寫成匾額,掛在橋頭關(guān)帝閣正殿上,咋樣?”李景梅再三推辭,唱曲老漢就打腰里解下一個葫蘆,拔出塞頭:“恩人,聽說你字寫哩好,給大伙寫吧,俺管讓恩人名垂千古!來,喝口酒,提提神兒?!崩罹懊方舆^葫蘆喝了一口,遞給那老漢:“聽老人家的口氣,指定也精通書法,景梅想讓老人家指點指點。”老漢哈哈大笑:“不了,俺要走了,”金光一閃,化做一條神龍騰空飛去。李景梅這才知道,唱曲的老漢乃為神龍所變,趕緊帶眾人跪倒叩拜。到了關(guān)帝閣正殿前,早有人把備好的筆、墨、硯和木匾呈上。李景梅先凈了凈手,又拜了拜關(guān)帝神像,這才拿起筆來蘸墨。說來也巧,他剛要下筆,咋覺著喉嚨眼兒一癢,忍不住打了個噴嚏。滋的一聲,方才喝的一口酒噴出了半口,一滴兒不少,都濺在了筆頭上。咋恁神?就見他手里的筆連擺帶搖,好像出水的游龍,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的一晃蕩,眨眼間“古橋仙跡”四個大字躍入匾額。老百姓一瞅,這四個字一點一畫,都帶著神韻、神氣和神機,個個呆呆發(fā)愣,都看傻了。過了一會兒,大伙才紛紛鼓掌。打那起,“古橋仙跡”這塊匾就一直掛在關(guān)帝閣的正殿上,到現(xiàn)在,很多人去趙州橋,還專門是為了看那塊匾哩!注:①噴:吹虛、夸大的意思。流傳地區(qū):上蔡縣講述者:陳富禮男84歲農(nóng)民私塾采錄者:陳群紅男32歲職工大專文化采錄時間和地點:2006年4月15日采錄于無量寺鄉(xiāng)無量寺村⑸冀夢曾縣城東二十華里的五龍鄉(xiāng)冀莊村,地處風景秀麗的楊崗河畔,明代良吏冀夢曾就出生在這個村子里。冀夢曾一生為官,勤政愛民,被譽為“山西三杰”之一,他的為官之道至今還在老百姓的口中廣為流傳。冀夢曾出生于書香世家,從小就知書達理,品德高尚,對長輩極盡孝道。他少年時喪父,侍奉母親孝順至上。盛夏酷暑,他為母親挑選陰涼的房屋避暑,課余和晚上,常為母親以扇驅(qū)熱;寒冬時節(jié),夢曾總是先將被窩暖熱,才讓母親安歇。夢曾的母親喜好飲酒,每頓飯必有酒方才如意,夢曾餐餐必親自為母親溫酒把斟,從不讓仆人和侍女動手。夢曾孝敬老人的言行轟動了四鄰八鄉(xiāng),一位相面先生深有所悟地對村民們說:“冀家有如此品行之人,后代必定會紫氣升騰、事業(yè)有成。”冀夢曾青年時多才多藝,尤以書畫擅長,時為上蔡及四鄰諸縣的書法名家;夢曾吟詩填詞,賢才遠播帝京,但多次參加科舉卻屢試不中。由于夢曾才學出眾,品德兼優(yōu),后經(jīng)藩司推薦到當時的??h任縣丞之職,主要協(xié)助縣丞主持辦理糧、銀和執(zhí)行巡捕事宜。夢曾任職不到兩個月,因辦事果斷有為,在??h老百姓中卓有聲望,后來吏部將夢曾補任到山西省榆社縣為令。當時榆社縣地處山西省的偏僻之地,交通不便,土地貧瘠,百姓生活困苦,所以沒有人愿到此處為官,致使榆社縣令一職空缺已久。夢曾到任后,一是從中原地帶請去農(nóng)家把式教當?shù)匕傩辗N棉花,首先是解決老百姓的四季穿衣難;二是將心靈手巧的農(nóng)家婦女聚于縣衙,讓婦人手把手傳授紡線與織布,沒有足夠的紡車,夢曾就以俸銀為資打造紡車和織機,誰先學會就回本村當師傅;三是號令全縣百姓在山坡和河邊廣植榆樹和柳村,既防遭遇饑荒年景,老百姓可采榆葉、柳葉充饑度荒,又可待林木成材之后,用來制作器具。夢曾身著布衣,徒步簡從,長年奔波于老百姓的田間地頭,茅屋石室,督促耕種,倡導興學,呼吁農(nóng)家子弟讀書致用,并以縣衙名義設(shè)立資金,對全縣讀書用功的學子給予褒獎。有一天夜里,夢曾夜訪一村落,發(fā)現(xiàn)夜半之時從一茅草屋中透出燈光,一中年婦女在燈下紡線,她的兒子在燈下讀書神情專注。第二天,夢曾對這一農(nóng)家當眾獎勵銀兩,在方圓幾十里傳為佳話。經(jīng)過夢曾連續(xù)八年的精心治理,榆社縣地肥民豐,倉稟充實,鄉(xiāng)間村舍誦讀之聲不絕于耳。冀夢曾在榆社縣的斐然政績在山西省引起了轟動,吏部上表奏請明朝萬歷皇帝提升夢曾,后皇帝降旨任夢曾為階州同知。階州地處崇山峻嶺,百姓貧窮,教育落后,整個階州沒有一座文廟,更沒有執(zhí)掌地方教育的教諭和訓導,老百姓能讀出州、縣告示內(nèi)容者寥寥無幾。面對階州的環(huán)境條件,夢曾嘆息地說:“本官一向認為榆社是大明天下最窮的地方,真想不到階州比榆社更甚之?!睘榱藥椭A州百姓應(yīng)付饑荒年景,夢曾在階州修建起常平倉四座,捐出自己的俸銀購得谷物三百石積糧于倉。在他的率先垂范下,臺司、藩司、憲司及鄉(xiāng)間土紳富戶紛紛解囊響應(yīng),積糧于倉達萬石之巨。夢曾從嚴制定了糧食出入管理制度,糧食豐年積存持續(xù),荒年賑濟災(zāi)民,并親自撰寫碑文刻石立于倉前,累年續(xù)任官員不得擅自變更。夢曾在階州的這一德善之舉在山西、陜西諸省振動很大,諸多州縣皆效仿施政,百姓受惠頗多。夢曾在階州重視儒學傳播,修建文廟學館,設(shè)立教諭和訓導,選拔民間優(yōu)秀子弟到學宮資助就讀,夢曾親自登壇授課,在階州影響深遠。五年后,階州百姓富足,知禮,州縣署庫充實。夢曾因榆杜、階州之任含辛茹苦奔波連年,以致積勞成疾,只好上表辭官告退歸里。夢曾離任時,階州百姓臥道數(shù)十里焚香生祭,攀車攔道,涕淚挽留。自夢曾離任榆社、階州至清初以來,榆社、階州百姓尚戶戶供俸夢曾靈位于堂上,四時祭祀,口碑遠播。流傳地區(qū):上蔡縣講述者:毛秀嶺男農(nóng)民記錄者:陳僉U峰男51歲干部初中文化采錄時間和地點:1990年8月1日采錄于五龍鄉(xiāng)五龍村(6)翟方進翟方進祖上家大業(yè)大,可到了他父親這一輩,家里就敗落了下來。方進在十二三歲的時候,父親死了,沒人再供養(yǎng)他去上學,就托人在官府里找了一個小吏的差使,可因方進年少無知,常因辦錯事受到上官的辱罵,年少的方進非常傷心。一天方進碰到一位高人對他說:“我觀你有封候之氣,你應(yīng)放棄現(xiàn)在的差使,專心研讀經(jīng)術(shù),將來必有作為,否則你將一事無成?!狈竭M一聽正和心意,就稱病辭去了差使,決定到京城去學習經(jīng)術(shù)。方進的后娘可憐他年幼,一人在外不放心,就陪他一塊兒來到京城,每天織布、做鞋供養(yǎng)方進讀書。方進經(jīng)過十多年的刻苦勤學,終于學成了帝王將相之術(shù),并高考得中,封了官職,還收到很多的學生,一時名聲大振。當時,官場有一位精通經(jīng)術(shù)的老者叫胡常,胡常年歲比方進大,研究經(jīng)術(shù)比方進早,官職又比方進高,可名氣就是沒有方進大。胡常就非常記恨方進,經(jīng)常到處說方進的壞話??煞竭M知道后,并沒有找胡常算帳,而是在以后每次給學生講經(jīng)術(shù)時遇到疑難問題,總是派人去請教胡常。后來胡常知道方進這樣尊重自己,心里對自己以前做的事情感到非常不得勁①。打那以后胡常就時時處處夸方進有學問,人品好,倆人后來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又過多年,方進升任刺史。方進做官不怕煩瑣,處處愛護老百姓,在當?shù)胤浅J苋俗鹁?。后來方進又被調(diào)進京城任職,方進上任只一年,就連讀上奏貶了兩位官員的官職,朝廷百官因此都害怕他,有人就說:“你成看了,翟方進將來一定會當丞相。”當時朝廷中有很多皇戚近臣的子弟獨斷專營,無惡不作,從中謀利。方進接到線索,不畏權(quán)貴,反復驗證,收押了許多權(quán)貴的子弟,并追繳贓款數(shù)千萬錢,很受皇上的賞識。后來丞相被免職,相位空缺,群臣大都推舉方進為宰相,皇帝也很器重方進,就提拔他升任丞相。翟方進有一位朋友叫淳于長,是皇上的親戚,非常聰明能干,方進就多次保舉推薦他。有人就在背后說方進在拍皇上的馬屁,也有朋友勸方進說,這個人靠不住??煞竭M不以為然,他TOC\o"1-5"\h\z說:“不是因為他是皇上的親戚我才保舉他,是因為他是個人才,我相信皇上會明白的"。后來,淳子長犯大罪被殺,與淳于長關(guān)系密切的很多人被牽連,唯獨方進沒有受到任何責罰。翟方進也感到很是對不起皇上,就上奏謝罪,自請辭官?;噬蠀s說:“淳于長已被殺,我相信你的為人,你不要有什么疑慮。淳于長雖死,但他的案子還未完,就交給你去辦吧”。于是方進就秉公辦事,釋放了好些被冤枉的人,又免去了很多跟此事有牽連的官員的官職,結(jié)果令皇上十分滿意。翟方進為相有十年之久,封為高陵侯,被人尊稱為“通明相”。可雖然方進勤政愛民,但天不逐人愿,在這十年間災(zāi)害連連。那時的人都迷信,就說是翟方進得罪了上天,應(yīng)該由他承擔責任,有人便借機說了很多方進的壞話,皇上就逼迫方進自盡以謝天下,方進當日便自殺。方進死后皇上又后悔了,認為這些責任不應(yīng)由方進一個人承擔。方進死后皇上多次親自去翟方進的家中吊唁,賞賜了很多東西,使方進死后給的榮譽超過了過去的任何一位宰相。注:①不得勁:不舒服。流傳地區(qū):上蔡縣講述者:梁國華男44歲干部大學文化記錄者:段繼東男28歲干部本科文化采錄時間和地點:2006年4月1日采錄于蔡都鎮(zhèn)(7)朱元璋的傳說小孩帶肚兜吃百家飯的由來上蔡一帶的小孩,出生后都興帶肚兜,有紅的,有花的,有描龍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樣。你著①因為啥?其實帶肚兜吃百家飯的習俗跟朱元璋有關(guān)系。朱元璋的老娘是從東鄉(xiāng)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難就落難到“大銅寨”,當時大銅寨西邊有一個西岳廟。那個廟大??!僧房有幾百間,供殿幾百頃,大殿上的柱子倆人也抱不住,那神像比樹梢子還高。為啥叫西岳廟呢?因為登封有個東岳廟,咱這就叫西岳廟,當年老和尚云游四方時到了這兒,看大銅寨是千古名寨,有氣派,寨西有條龍背崗,地氣旺,有龍脈,能出朝廷③,于是就在崗下建了這座西岳廟守著。朱元璋的老娘從東鄉(xiāng)來無依無靠,怪可憐的,廟院里的和尚就讓這個老婆住在廟院里。誰著這一住不當緊,這里的龍氣倒讓朱元璋占了,讓朱元璋坐了朝廷。話說,朱元璋的娘吃了朱員外朱先兒家的魚頭以后,就身懷六甲,十月懷胎后生下朱元璋,朱元璋出生的時候,“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這一哭不打緊,驚動了天宮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知道凡間的真龍?zhí)熳咏瞪?,忙派太白金星下界來查看,太白金星駕祥云來到西岳廟,一看朱元璋母子哪個窮啊,除了一個破草苫子,幾個要飯的破碗,啥也沒有。再看那個小孩,頭四楞子八瓣④的,臉黑不留秋的,像廟里的兇神,小胳膊小腿支留子八叉⑤的倒還硬朗。太白金星見小孩光肚子⑥,怕凍著了,就隨手拉拉他娘的破衣裳蓋住小孩的光肚子,太白金星想小孩是吃了朱家的魚頭才降生的,本來朝廷該姓朱的坐,現(xiàn)在讓你們占了。就對朱元璋他娘說:“就叫小孩姓朱吧,一來不違天命,二來表示不忘本。”朱元璋的姓就是這樣來的。后來朱元璋坐了朝廷以后就把大銅寨改成了大朱莊,因為他是天下的老大,在朱莊前面加個大字以示跟其他朱莊的區(qū)別。太白金星見朱元璋母子那個窮樣,怕小孩養(yǎng)不活,壞了天下大事。就用手指在小孩蓋光肚子的破衣裳上寫了八個字:“孺子天成,百害不侵”,后來這個小孩長大后真的就坐了朝廷。因為朱元璋是真龍?zhí)熳樱錾鷷r光肚子上只蓋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應(yīng)用基礎(chǔ) 》課件-第1章
- 2025-2030全球定制基因合成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理財預算記賬服務(wù)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智能家用洗衣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鼓式限位開關(guān)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偽造 GPS 定位 App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冷凍毛發(fā)研磨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電動汽車綠地制造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速凍青豆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必殺04 第七單元 我們鄰近的地區(qū)和國家(綜合題20題)(解析版)
- 2025年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國硫酸鉀行業(yè)深度調(diào)研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課題申報參考:社會網(wǎng)絡(luò)視角下村改居社區(qū)公共空間優(yōu)化與“土客關(guān)系”重構(gòu)研究
- 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2025年工作計劃
- 2024年山東省泰安市初中學業(yè)水平生物試題含答案
- 機械工程類基礎(chǔ)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冠心病課件完整版本
- 2024年衛(wèi)生資格(中初級)-中醫(yī)外科學主治醫(yī)師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全32冊)08
- 四川省宜賓市中學2025屆九上數(shù)學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微生物組與膽汁性肝硬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