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人教部編版 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上冊 《兼愛》_第1頁
課件:人教部編版 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上冊 《兼愛》_第2頁
課件:人教部編版 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上冊 《兼愛》_第3頁
課件:人教部編版 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上冊 《兼愛》_第4頁
課件:人教部編版 高中語文 選擇性必修上冊 《兼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兼愛

墨子

學習目標:1、理解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2、學習本課中說理的方法和論證的邏輯,3、體會兼愛的思想內(nèi)涵,思考其現(xiàn)代社會意義。導入墨子止戰(zhàn)

戰(zhàn)國時期,有一次楚國攻打宋國,公輸班為楚國專門設計制造了一種云梯,準備攻城之用。墨子得到消息后,急忙去見楚王,墨子說:“打仗必須要有把握才能動手,您覺得有必勝的把握嗎?”楚王說公輸班已經(jīng)造好云梯了,攻城而入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墨子說:“那么我制作守城的設備,讓公輸班攻攻看”。公輸班多次使用不同的方法攻城,但每一次都被墨子制作的設備擋住了。公輸班攻城的器械,已經(jīng)使盡,而墨子守城的計策還綽綽有余。公輸班不肯認輸,對墨子說:“我有辦法對付你,但是我不說”墨子說:“我知道你要怎樣對付我,但是我也不說”,楚王聽不懂。墨子說:“公輸班想殺害我,他以為殺了我就沒有人幫宋國守城了,哪里知道我的門徒早已守在那里,等著你們?nèi)ミM攻了。”楚王嘆了一口氣,無奈的說好吧,我們?nèi)∠ゴ蛩螄挠媱潯W哌M墨子墨子簡介:

約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戰(zhàn)國之際思想家、教育家、學者,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在科技方面頗有成就,常被譽為“科圣”。他的軍事技術高于其他諸子,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他和孔子兩人被并稱為“顯學”大師,有“非儒即墨”之稱,成為天下人學習的榜樣。他一生都在為扶危濟困的事業(yè)而奔忙。他的思想核心是兼愛。

“天才匠人,孤獨俠客”——墨子主要思想:政治:主張“尚賢”與“尚同”。提出了維護和平,反對侵略的“非攻”的主張。經(jīng)濟:主張“強本節(jié)用”,即重視生產(chǎn),崇尚節(jié)儉,人人參與勞作并分工合作、各盡所能。主張量功分祿,以勞定賞。倫理:主張“兼愛”。為官的要“興萬民之利,除萬民之害”,為民的要相親相愛,交互得利。教育:主張教育目的是實現(xiàn)救世濟民。重視教授生產(chǎn)、軍事技能、自然科學知識和邏輯知識。軍事:主張“有備無患”,反對侵略戰(zhàn)爭,主張采取防御戰(zhàn)術。主張外交上要“遍禮四鄰諸侯”,爭取國際上的支持。誦讀文本,走進“兼愛”

注意下列詞語的讀音:惡施不孝故不孝不慈亡故盜賊有亡翻譯文本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

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其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

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

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崩砬逦恼碌恼撟C思路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亂的根源第二段:亂何自起?起不相愛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愛第四段: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論證思路:

文章開篇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亂必須要知道混亂產(chǎn)生的源頭,就像醫(yī)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對癥下藥,把病治好一樣。

接著指出天下混亂產(chǎn)生的原因是人們不相愛。文章的論述從父子、兄弟、君臣之間的不相愛,到盜賊橫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諸侯互相攻伐,分層論述亂“起不相愛”的觀點。

然后,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天下兼相愛”。

最后歸納論點,肯定結論,總結全文。分析第一、二、三段的論證思路和論證方法.要求:1、切分每段的層次2、標明論證方法問題探究: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治之。本段采用了比喻論證,以大家熟知的醫(yī)生治病需要明確病因,來寫圣人治國須知混亂產(chǎn)生的原因。問題探究:

第2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亂”主要指什么?中心句: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亂”在文中,主要指臣子不孝君父。在墨子看來,“天下之亂”有哪些?是如何產(chǎn)生的?用的什么論證方法?墨子認為天下亂象有:臣子不孝君父,子虧父而自利,弟虧兄而自利,臣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這也是亂;賊人以利其身,是亂;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是亂?!e例論證這些亂象產(chǎn)生的原因是“自愛”,而不愛人。問題探究:

第三段的中心觀點是什么?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中心觀點:若使天下兼相愛,則天下治。

運用假設、鋪排、反問的句式,正面論證了“天下兼相愛”,“則天下治”的觀點。

采用鋪排的手法,連用“猶有”“誰”引起的反問句,以反詰的語氣堅定而鮮明地闡述了唯有“兼愛”才可止亂致治的觀點。

本文的寫作特色是“意質(zhì)語顯,邏輯清晰”,試結合文本進行分析。1)意質(zhì)而語顯

文章質(zhì)樸充實,不重文采。文辭不加修飾,能就近取譬,淺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說理具有嚴密的邏輯力量論辯一氣呵成,氣勢非凡。2)邏輯嚴密,明辨是非。

本文先指出議論的焦點:“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

然后從三個方面分別論述亂“皆起不相愛”;再通過對比指出,如果“天下兼相愛”,“則天下治”;

最后順理成章得出結論:“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論辯一氣呵成,富于說服力與邏輯力量。

拓展:墨子的“兼愛”和孔孟的“仁愛”的內(nèi)容有何異同?

相同之處:1、內(nèi)涵一致。二者都顯出了愛的普遍性,孔子的“泛愛眾”與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都體現(xiàn)了愛的普遍性、廣泛性。2、社會背景和基本目標相同都產(chǎn)生于春秋戰(zhàn)國的社會動亂時期,都懷著安邦定國、終止混亂紛爭的理想。不同之處:1、具體內(nèi)涵

在儒家心中,君子最愛的首先是雙親,其次是民眾,最后是萬物。對于民眾而言,施以仁德便可,親愛留給自己的血親。愛是以自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而在墨家心中,“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無差等的愛沖破等級的枷鎖,沖破血緣的堅冰,愛人如己,尤其去愛那些最可憐、最卑下、最被社會踐踏的人。愛心無垠,善意無窮,關懷最有力量。從這角度而言,墨子進入了一種更為崇高的境界。2、愛的傾向性不同儒家的“仁愛”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主張盡心,不言回報,只求盡職盡責,不問自己的權利。墨子的兼愛思想站在功利的角度提出對等互報的原則“兼相愛,交相利”。墨子是中國的良心和靈魂

——張知寒

今人評墨子墨子是一個勞動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