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a3350e3968eca93c01fc3697d50076/22a3350e3968eca93c01fc3697d500761.gif)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a3350e3968eca93c01fc3697d50076/22a3350e3968eca93c01fc3697d500762.gif)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a3350e3968eca93c01fc3697d50076/22a3350e3968eca93c01fc3697d500763.gif)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a3350e3968eca93c01fc3697d50076/22a3350e3968eca93c01fc3697d500764.gif)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a3350e3968eca93c01fc3697d50076/22a3350e3968eca93c01fc3697d50076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課件-2--2--3-文死諫,武死戰(zhàn)-3-文死諫,武死戰(zhàn)-4--4-遠(yuǎn):形容詞作動詞,到達(dá)遠(yuǎn)方。以、而:連詞,表因果。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貌、心:名詞作狀語,在表面上/在心里。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無:通假字,通“毋”。神器:古今異義詞,古:特指封建社會的國家政權(quán);德不處其厚,情不勝(shèng)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長也——勝:克制。臣聞求木之長(cháng)者,必固其根本——之:取獨??v情:古今異義詞,古:放縱感情;“況于……乎”:固定句式,“何況是……呢”縱情:古今異義詞,古:放縱感情;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君:名詞作動詞,統(tǒng)治。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則思三驅(qū)以(之)為度:省略句,省略“之”,代詞,代“三驅(qū)”;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凡百:所有的。能/善:形容詞作名詞,有才能的人/好的建議。反面申述:緊扣上層三個排比來申述,加上一個反問,簡潔有力。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1)比喻論證,生動有力。惡:形容詞作名詞,奸惡的人。-5-遠(yuǎn):形容詞作動詞,到達(dá)遠(yuǎn)方。-5--6-1.疏:即奏疏、奏議,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是臣下向國君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此疏中講了帝王應(yīng)采取的統(tǒng)治天下的方法,含勸誡之意。2.作者:魏徵,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曾任諫議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言敢諫著稱,史稱“諍臣”。魏征病卒,太宗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歿,朕亡一鏡矣。”-6-1.疏:2.作者:-7-貞觀初年,唐太宗鑒于隋煬帝覆亡的教訓(xùn),進(jìn)一步保持了節(jié)儉、謹(jǐn)慎的作風(fēng)。經(jīng)過十幾年的治理,經(jīng)濟(jì)得到發(fā)展,百姓生活富足,國家安定。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廣求珍寶,四處巡游,勞民傷財。魏征對此極為憂慮,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榮昌盛的后面隱藏著危機(jī),上疏進(jìn)諫,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慚愧,表示從諫改過。并把這篇奏疏置于案頭,奉為座銘。3.背景:-7-貞觀初年,唐太宗鑒于隋煬帝覆亡的教訓(xùn),進(jìn)一步保持了節(jié)儉-8--8-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yuǎn),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望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一、文言字詞疏通1.臣聞求木之長(cháng)者,必固其根本——之:取獨。長:高。必:一定。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穩(wěn)固。根本:古今異義詞,古:樹木的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第一段第一小節(jié)2.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之:取獨。遠(yuǎn):形容詞作動詞,到達(dá)遠(yuǎn)方。浚:疏通。3.源不深而望流之遠(yuǎn),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望國之治——而:連詞,表轉(zhuǎn)折。遠(yuǎn):形容詞作動詞,到達(dá)遠(yuǎn)方。治:安定。4.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雖:雖然。愚:形容詞作名詞,愚昧的人。而:連詞,表遞進(jìn)?!皼r于……乎”:固定句式,“何況是……呢”-9-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一、文言字詞疏通5.人君當(dāng)(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當(dāng):動詞,主持。神器:古今異義詞,古:特指封建社會的國家政權(quán);今:神奇的器物。之:助詞,的。重、大:形容詞作名詞,重任/重大的地位。第一段第二小節(jié)6.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崇:動詞,推崇。峻:形容詞,高峻。休:形容詞,美好。之:助詞,的。7.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安、危:形容詞作名詞,安逸的環(huán)境/危險的情況。以:連詞,表修飾。8.德不處其厚,情不勝(shèng)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長也——勝:克制。以、而:連詞,表轉(zhuǎn)折。長:形容詞作動詞,流得遠(yuǎn)。斯亦……者也:判斷句。-10-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11-3.提出結(jié)論:由人君地位說起,結(jié)合開頭的比喻,從反面提出自己的觀點(?)。1.正面闡述:三個排比句,兩個作比喻,一個明事理,淺顯易懂。2.反面申述:緊扣上層三個排比來申述,加上一個反問,簡潔有力。
-11-3.提出結(jié)論:由人君地位說起,結(jié)合開頭的比喻,從二、內(nèi)容分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厚而思國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遠(yuǎn),根不固而求木之長-12-二、內(nèi)容分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一、文言字詞疏通9.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凡百:所有的。元首:帝王。景:大。莫:沒有人。殷:深切的。而:表并列/因果。而:轉(zhuǎn)折。第二段第一小節(jié)10.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能克:同義復(fù)詞;能/克:能夠。終:形容詞作動詞,堅持到底。蓋:表不肯定的判斷。11.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其:表揣測語氣。而:轉(zhuǎn)折。而:連詞,不譯。而:轉(zhuǎn)折。“豈……乎”:固定句式,難道……嗎?12.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以:連詞,表修飾。下:形容詞作名詞,下層的人,指臣民??v情:古今異義詞,古:放縱感情;今:盡情。傲物:輕視他人。-13-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一、文言字詞疏通13.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則:表假設(shè)。骨肉:古今異義詞,古: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今: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行路:古今異義詞,古:路人;今:走路。第二段第二小節(jié)14.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雖:雖然。董:動詞,督責(zé)。以:介詞,用。震:震懾。茍:茍且。而:轉(zhuǎn)折。貌、心:名詞作狀語,在表面上/在心里。董之以嚴(yán)刑:狀語后置句。終茍免(于刑)而不懷(帝王)仁:省略句。1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惟:副詞,只。宜:副詞,應(yīng)當(dāng)。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判斷句。-14-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二、內(nèi)容分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厚而思國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遠(yuǎn),根不固而求木之長-15-二、內(nèi)容分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16-固本思源(比喻)論證提出問題為什么思分析問題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總結(jié)歷史(對比)說明善始實繁克終概寡引出警告反面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16-固本思源(比喻)論證提出問題為什么思分析問題載舟覆舟-17--17-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一、文言字詞疏通16.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其:表反問語氣,難道。忽:輕視,怠慢。第三段第一小節(jié)17.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君:名詞作動詞,統(tǒng)治。誠:如果??捎簞釉~作名詞,想要的東西。則:連詞,表假設(shè)。以:連詞,表目的。作:動詞作名詞,興建宮室的事情。安:使動用法,使……安。則思知足以自戒:賓語前置句。18.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高危(謙沖)(滿溢):同義復(fù)詞,高/危:高;謙/沖:謙虛;滿/溢:滿。下:名詞作動詞,居……之下。則思江海下(于)百川:省略句。-18-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一、文言字詞疏通第三段第一小節(jié)19.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樂/憂:意動用法,以……為樂(憂)。盤游(懈怠):同義復(fù)詞,盤/游:游樂;懈/?。核尚?。而:連詞,表并列。則思三驅(qū)以(之)為度:省略句,省略“之”,代詞,代“三驅(qū)”;賓語前置句,“三驅(qū)”作介詞“以”的賓語。20.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壅蔽(讒邪):同義復(fù)詞,壅/蔽:蒙蔽;讒/邪:邪惡。壅蔽:表被動,被蒙蔽。虛心:古今異義詞:古:使心虛,使動用法;今:一種謙虛的美德。下:形容詞作名詞,臣下的意見。讒邪:形容詞作名詞,邪惡的小人。正:使動用法,使……端正。惡:形容詞作名詞,奸惡的人。-19-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一、文言字詞疏通第三段第二小節(jié)21.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無:通假字,通“毋”。以、而:連詞,表因果。22.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宏:使動用法,使……光大。簡:通假字,通“揀”,選拔。能/善:形容詞作名詞,有才能的人/好的建議。而:連詞,表承接。23.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則:連詞,表假設(shè)。盡:形容詞作動詞,用盡。-20-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21--21-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一、文言字詞疏通第三段第二小節(jié)24.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可以:可以憑借,以,介詞,憑借。25.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而:連詞,表修飾/轉(zhuǎn)折。何必:古今異義,古:為什么一定;今:表反問,“不必”。勞/苦:使動用法,使……勞累/辛苦。司:動詞,掌管。聰明:古今異義詞,古:聽力好,視力好;今:智力發(fā)達(dá)。虧:毀壞,減損。-22-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23-固本思源(比喻)論證提出問題為什么思分析問題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總結(jié)歷史(對比)說明善始實繁克終概寡引出警告反面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思些什么提出十思鳴琴垂拱不言而化正面解決問題-23-固本思源(比喻)論證提出問題為什么思分析問題載舟覆舟-24-駢散結(jié)合,語言華美流暢寫作特點1.論證方法:(1)比喻論證,生動有力。文章開篇三句,一二句先設(shè)喻,第三句解釋正意。
(2)對比論證,說理透徹。第一段先從正面論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從反面論證不這樣做的危害。
第二段關(guān)于“殷憂””竭誠”與“得志””傲物“的正反論述。
第三段貫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應(yīng))與理性自制的對舉。2.語言特點:-24-駢散結(jié)合,語言華美流暢寫作特點1.論證方法:(1)比下:形容詞作名詞,臣下的意見。第一段先從正面論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從反面論證不這樣做的危害。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安、危:形容詞作名詞,安逸的環(huán)境/危險的情況。能/善:形容詞作名詞,有才能的人/好的建議。愚:形容詞作名詞,愚昧的人。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雖:雖然。此疏中講了帝王應(yīng)采取的統(tǒng)治天下的方法,含勸誡之意。臣聞求木之長(cháng)者,必固其根本——之:取獨。則思三驅(qū)以(之)為度:省略句,省略“之”,代詞,代“三驅(qū)”;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其:表反問語氣,難道??捎簞釉~作名詞,想要的東西。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神器:古今異義詞,古:特指封建社會的國家政權(quán);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其:表反問語氣,難道??偞耸?,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太宗看后感到很慚愧,表示從諫改過??偞耸迹昶澗诺?,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雖:雖然。神器:古今異義詞,古:特指封建社會的國家政權(quán);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壅蔽:表被動,被蒙蔽。作:動詞作名詞,興建宮室的事情。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以:連詞,表修飾。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讒邪:形容詞作名詞,邪惡的小人。則思三驅(qū)以(之)為度:省略句,省略“之”,代詞,代“三驅(qū)”;賓語前置句,“三驅(qū)”作介詞“以”的賓語。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其:表反問語氣,難道。則思江海下(于)百川:省略句。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臣聞求木之長(cháng)者,必固其根本——之:取獨。德不處其厚,情不勝(shèng)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長也——勝:克制。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可以:可以憑借,以,介詞,憑借。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貌、心:名詞作狀語,在表面上/在心里。-25-下:形容詞作名詞,臣下的意見。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終茍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課件-27--2--28-文死諫,武死戰(zhàn)-3-文死諫,武死戰(zhàn)-29--4-遠(yuǎn):形容詞作動詞,到達(dá)遠(yuǎn)方。以、而:連詞,表因果。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貌、心:名詞作狀語,在表面上/在心里。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無:通假字,通“毋”。神器:古今異義詞,古:特指封建社會的國家政權(quán);德不處其厚,情不勝(shèng)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長也——勝:克制。臣聞求木之長(cháng)者,必固其根本——之:取獨。縱情:古今異義詞,古:放縱感情;“況于……乎”:固定句式,“何況是……呢”縱情:古今異義詞,古:放縱感情;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君:名詞作動詞,統(tǒng)治。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則思三驅(qū)以(之)為度:省略句,省略“之”,代詞,代“三驅(qū)”;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凡百:所有的。能/善:形容詞作名詞,有才能的人/好的建議。反面申述:緊扣上層三個排比來申述,加上一個反問,簡潔有力。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1)比喻論證,生動有力。惡:形容詞作名詞,奸惡的人。-30-遠(yuǎn):形容詞作動詞,到達(dá)遠(yuǎn)方。-5--31-1.疏:即奏疏、奏議,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是臣下向國君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此疏中講了帝王應(yīng)采取的統(tǒng)治天下的方法,含勸誡之意。2.作者:魏徵,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曾任諫議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言敢諫著稱,史稱“諍臣”。魏征病卒,太宗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歿,朕亡一鏡矣?!?6-1.疏:2.作者:-32-貞觀初年,唐太宗鑒于隋煬帝覆亡的教訓(xùn),進(jìn)一步保持了節(jié)儉、謹(jǐn)慎的作風(fēng)。經(jīng)過十幾年的治理,經(jīng)濟(jì)得到發(fā)展,百姓生活富足,國家安定。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廣求珍寶,四處巡游,勞民傷財。魏征對此極為憂慮,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榮昌盛的后面隱藏著危機(jī),上疏進(jìn)諫,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慚愧,表示從諫改過。并把這篇奏疏置于案頭,奉為座銘。3.背景:-7-貞觀初年,唐太宗鑒于隋煬帝覆亡的教訓(xùn),進(jìn)一步保持了節(jié)儉-33--8-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yuǎn),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望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一、文言字詞疏通1.臣聞求木之長(cháng)者,必固其根本——之:取獨。長:高。必:一定。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穩(wěn)固。根本:古今異義詞,古:樹木的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第一段第一小節(jié)2.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之:取獨。遠(yuǎn):形容詞作動詞,到達(dá)遠(yuǎn)方??#菏柰?。3.源不深而望流之遠(yuǎn),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望國之治——而:連詞,表轉(zhuǎn)折。遠(yuǎn):形容詞作動詞,到達(dá)遠(yuǎn)方。治:安定。4.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雖:雖然。愚:形容詞作名詞,愚昧的人。而:連詞,表遞進(jìn)?!皼r于……乎”:固定句式,“何況是……呢”-34-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一、文言字詞疏通5.人君當(dāng)(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當(dāng):動詞,主持。神器:古今異義詞,古:特指封建社會的國家政權(quán);今:神奇的器物。之:助詞,的。重、大:形容詞作名詞,重任/重大的地位。第一段第二小節(jié)6.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崇:動詞,推崇。峻:形容詞,高峻。休:形容詞,美好。之:助詞,的。7.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安、危:形容詞作名詞,安逸的環(huán)境/危險的情況。以:連詞,表修飾。8.德不處其厚,情不勝(shèng)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長也——勝:克制。以、而:連詞,表轉(zhuǎn)折。長:形容詞作動詞,流得遠(yuǎn)。斯亦……者也:判斷句。-35-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36-3.提出結(jié)論:由人君地位說起,結(jié)合開頭的比喻,從反面提出自己的觀點(?)。1.正面闡述:三個排比句,兩個作比喻,一個明事理,淺顯易懂。2.反面申述:緊扣上層三個排比來申述,加上一個反問,簡潔有力。
-11-3.提出結(jié)論:由人君地位說起,結(jié)合開頭的比喻,從二、內(nèi)容分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厚而思國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遠(yuǎn),根不固而求木之長-37-二、內(nèi)容分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一、文言字詞疏通9.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凡百:所有的。元首:帝王。景:大。莫:沒有人。殷:深切的。而:表并列/因果。而:轉(zhuǎn)折。第二段第一小節(jié)10.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能克:同義復(fù)詞;能/克:能夠。終:形容詞作動詞,堅持到底。蓋:表不肯定的判斷。11.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其:表揣測語氣。而:轉(zhuǎn)折。而:連詞,不譯。而:轉(zhuǎn)折?!柏M……乎”:固定句式,難道……嗎?12.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以:連詞,表修飾。下:形容詞作名詞,下層的人,指臣民??v情:古今異義詞,古:放縱感情;今:盡情。傲物:輕視他人。-38-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一、文言字詞疏通13.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則:表假設(shè)。骨肉:古今異義詞,古: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今: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行路:古今異義詞,古:路人;今:走路。第二段第二小節(jié)14.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雖:雖然。董:動詞,督責(zé)。以:介詞,用。震:震懾。茍:茍且。而:轉(zhuǎn)折。貌、心:名詞作狀語,在表面上/在心里。董之以嚴(yán)刑:狀語后置句。終茍免(于刑)而不懷(帝王)仁:省略句。1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惟:副詞,只。宜:副詞,應(yīng)當(dāng)。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判斷句。-39-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yán)刑,震之以威怒二、內(nèi)容分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厚而思國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遠(yuǎn),根不固而求木之長-40-二、內(nèi)容分析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yuǎn)者,必浚其泉源;-41-固本思源(比喻)論證提出問題為什么思分析問題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總結(jié)歷史(對比)說明善始實繁克終概寡引出警告反面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16-固本思源(比喻)論證提出問題為什么思分析問題載舟覆舟-42--17-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一、文言字詞疏通16.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其:表反問語氣,難道。忽:輕視,怠慢。第三段第一小節(jié)17.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君:名詞作動詞,統(tǒng)治。誠:如果??捎簞釉~作名詞,想要的東西。則:連詞,表假設(shè)。以:連詞,表目的。作:動詞作名詞,興建宮室的事情。安:使動用法,使……安。則思知足以自戒:賓語前置句。18.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高危(謙沖)(滿溢):同義復(fù)詞,高/危:高;謙/沖:謙虛;滿/溢:滿。下:名詞作動詞,居……之下。則思江海下(于)百川:省略句。-43-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一、文言字詞疏通第三段第一小節(jié)19.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樂/憂:意動用法,以……為樂(憂)。盤游(懈?。和x復(fù)詞,盤/游:游樂;懈/?。核尚?。而:連詞,表并列。則思三驅(qū)以(之)為度:省略句,省略“之”,代詞,代“三驅(qū)”;賓語前置句,“三驅(qū)”作介詞“以”的賓語。20.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壅蔽(讒邪):同義復(fù)詞,壅/蔽:蒙蔽;讒/邪:邪惡。壅蔽:表被動,被蒙蔽。虛心:古今異義詞:古:使心虛,使動用法;今:一種謙虛的美德。下:形容詞作名詞,臣下的意見。讒邪:形容詞作名詞,邪惡的小人。正:使動用法,使……端正。惡:形容詞作名詞,奸惡的人。-44-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一、文言字詞疏通第三段第二小節(jié)21.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無:通假字,通“毋”。以、而:連詞,表因果。22.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宏:使動用法,使……光大。簡:通假字,通“揀”,選拔。能/善:形容詞作名詞,有才能的人/好的建議。而:連詞,表承接。23.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則:連詞,表假設(shè)。盡:形容詞作動詞,用盡。-45-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46--21-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一、文言字詞疏通第三段第二小節(jié)24.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可以:可以憑借,以,介詞,憑借。25.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而:連詞,表修飾/轉(zhuǎn)折。何必:古今異義,古:為什么一定;今:表反問,“不必”。勞/苦:使動用法,使……勞累/辛苦。司:動詞,掌管。聰明:古今異義詞,古:聽力好,視力好;今:智力發(fā)達(dá)。虧:毀壞,減損。-47-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48-固本思源(比喻)論證提出問題為什么思分析問題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總結(jié)歷史(對比)說明善始實繁克終概寡引出警告反面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思些什么提出十思鳴琴垂拱不言而化正面解決問題-23-固本思源(比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工業(yè)地產(chǎn)租賃與出售合同書4篇
- 2025年度城市防洪規(guī)劃與設(shè)計合同
- 2025年度高校教材數(shù)字化改造及訂購服務(wù)合同3篇
- 2025年度國際貨物跟蹤查詢服務(wù)合同
- 2025年度國有企業(yè)高層管理人員勞動合同解除通知范本
- 信用聯(lián)保借款合同(2024年版)
- 2025年度海洋貨物運(yùn)輸與港口操作服務(wù)合同
- 2025年度孩子零花錢管理與教育培養(yǎng)合同
- 2025年度紅棗電商平臺合作服務(wù)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國際貨運(yùn)代理合同協(xié)議模板(含運(yùn)輸安全責(zé)任界定)
- 2024年公安機(jī)關(guān)理論考試題庫附答案【考試直接用】
- 課題申報參考:共同富裕進(jìn)程中基本生活保障的內(nèi)涵及標(biāo)準(zhǔn)研究
- 2025中國聯(lián)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園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康復(fù)醫(yī)學(xué)科患者隱私保護(hù)制度
- 紅色中國風(fēng)2025蛇年介紹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高中學(xué)校開學(xué)典禮方案
- 產(chǎn)程中的人文關(guān)懷護(hù)理
- 開工第一課安全教育記錄表
- 2024年黑龍江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xué)/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基于數(shù)據(jù)驅(qū)動的鋰離子電池剩余使用壽命預(yù)測方法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