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律學及其法律思想_第1頁
2023年律學及其法律思想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律學第一頁,共三十二頁。第一頁,共三十三頁。第二節(jié)律學及其法律(fǎlǜ)思想第二頁,共三十二頁。第二頁,共三十三頁。一、什么(shénme)是律學?中國古代的律學,是指出于王權政治的需要,在統(tǒng)治者設定的框架內(nèi),用儒家經(jīng)文注釋國家制定法的法律條文,說明法典的精神本質(zhì)與立法原意,維護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統(tǒng)一(tǒngyī)適用的法律注釋學。第三頁,共三十二頁。第三頁,共三十三頁。二、律學的興起(xīngqǐ)與開展1.律學在先秦的初萌早在西周初期,刑法原那么中就有了針對犯罪主觀心理狀態(tài)如眚[過失]與非眚[成心]、終[慣犯]與非終[偶犯]的明確區(qū)分(qūfēn),訴訟程序上也出現(xiàn)了獄[刑事]、訟[民事]之別,這說明當時已經(jīng)開始從理論的高度討論法的現(xiàn)象與其適用的題目。第四頁,共三十二頁。第四頁,共三十三頁。2.秦漢時期——律學的發(fā)軔階段(jiēduàn)

律學在秦漢時期的誕生,以秦代法律注釋書?法律答問?等的出現(xiàn)、西漢和東漢相繼展開的以經(jīng)釋律、以經(jīng)注律活動等為主要標志。第五頁,共三十二頁。第五頁,共三十三頁。律學在這一時期濫觴,是有其歷史的必然性的。首先,社會消費力的進步、的開展、政治大一統(tǒng)場面的形成以及國家的制度設計的日益完備等,為律學的誕生與開展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條件。其次,這一時期成文立法的興隆、立法活動的頻繁以及法律數(shù)目的日益龐雜為律學的誕生與開展提供了現(xiàn)實的客觀的需要(xūyào)。再次,秦漢時期封建正統(tǒng)法學世界觀的形成、經(jīng)學的興隆以及語言學、文字學和邏輯學的進步為以法律注釋活動為主要表征的秦漢律學研究的展創(chuàng)始造了適宜的文化環(huán)境。第六頁,共三十二頁。第六頁,共三十三頁。3.魏晉南北朝時期律學的獨立與勃興這一時期的律學在研究(yánjiū)上愈加深化繁榮,其成果集中表現(xiàn)于兩次具有歷史意義的立法改革與創(chuàng)新之中。其一是魏晉律的制定和刑名法例篇的定型;其二是以“法令明審,科條扼要〞著稱于世的并為隋唐律典十二篇目、五百條文的構造體系提供了直接歷史淵源的?北齊律?的制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律學的獨立與勃興,除了上述兩點表征,還表現(xiàn)為刑法原那么確實立與完善、法律解釋的準確與明晰等等。第七頁,共三十二頁。第七頁,共三十三頁。4.走向衰微——宋元時期的律學

唐朝滅亡(mièwáng)后,古代封建經(jīng)過動亂的五代十國進進到了地區(qū)局勢相對穩(wěn)定的宋遼夏金元時期,這是我國上一個重要的多元法制并存階段〔其中宋元法制較為完好〕。這一時期的律學研究較之隋唐,其形式衰微的趨勢明顯。第八頁,共三十二頁。第八頁,共三十三頁。三、律學家

人物:魏晉南北朝時期,律學名家層出不窮,形成了一個重要的社會職業(yè)階層。其中較為突出的有曹魏時期的劉劭、衛(wèi)覬,西晉時期的杜預、劉頌、張斐,南北朝時期的封氏家族等。工作:律學家們或直接參與當朝立法,或?qū)Τ晌姆ǖ涞臈l文做出權威性的注解——這些注疏經(jīng)由官方認可甚至可以上升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法律文件,從而使律學在社會上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進步,律學研究(yánjiū)在國家法制建構中的作用也日益彰顯。

第九頁,共三十二頁。第九頁,共三十三頁。例如律學家杜預曾直接參與?晉律?20篇的制定工作,而由封述〔出身渤海律學世家封氏家族〕主持完成的?北齊律?那么獲得了這一時期立法的最高成就。又據(jù)?晉書-刑法志?載,太和初年,魏明帝下詔要求各級司法官吏(guānlì)在審訊活動中“但用鄭氏〔鄭玄〕章句(以經(jīng)釋律著作),不得雜用余家〞,這一規(guī)定使私人對法律的注釋在歷史上首次上升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司法文件。當然,這一時期最為著名的律疏注釋成果當屬張斐、杜預兩位律學家對?晉律?所作的注本和律解。他們的晉律注經(jīng)晉武帝詔頒天下,具有了與法典律文條目一樣的法律效力,以致后世徑稱?晉律?為“張、杜律〞。

第十頁,共三十二頁。第十頁,共三十三頁。張斐:魏末晉初人,曾任明法椽、僮長。張斐以廷尉〔秦漢至北齊最高司法審訊機構〕明法掾的身份為?晉律?作注,首先詳細說明了具有總那么性質(zhì)的“刑名〞篇的作用:“‘刑名’所以經(jīng)略罪法之輕重,正加減之等差,明發(fā)眾篇之多義,補其章條之缺乏,較舉上下綱領。〞〔?晉書?卷三十(sānshí)?刑法志〕接著,又通過注釋提醒了?晉律?各篇的含義,彌補了條目的疏漏,并對一些法律概念作出解釋,使之明確化、嚴密化。第十一頁,共三十二頁。第十一頁,共三十三頁。?晉書·刑法志?摘引了張斐所上“進律表〞的局部內(nèi)容,其中對立法原那么、律文適用等作了說明,并對故、失、謾、詐、不敬、斗、戲、賊、過失、不道、惡逆、戕、造意、謀、率、強、略、群、盜、贓等20個法律術語作出理解釋,其中不少解釋是非常準確、精辟的。如“知而犯之謂之故〞,“意以為然謂之失〞,“違忠欺上謂之謾〞,“背信藏巧謂之詐〞,“二人對議謂之謀〞,“取非其物謂之盜〞等。顯然,注釋者注意到,在詳細案件中,行為人行為的主觀動機的狀態(tài)是有區(qū)別的。對其作出準確的界定,對于區(qū)分罪與非罪以及此罪與彼罪都很有現(xiàn)實意義,對于中國(zhōnɡɡuó)古代注釋法學的開展也有重要影響。后來長孫無忌等人對唐律的疏議,更是從中受到啟發(fā)。第十二頁,共三十二頁。第十二頁,共三十三頁。張斐的“晉律表〞對于我們理解晉律的內(nèi)容以及理解中國法律的開展,極為重要。它是一篇內(nèi)容豐富的法學著作(zhùzuò)。在不到二千字的篇幅里,既闡發(fā)了深化而廣遠的法理學思想,又對許多法律術語作了高度的抽象概括,是研究中國古代法律文化不可多得的保貴材料,也是張斐法律思想的集中表達。第十三頁,共三十二頁。第十三頁,共三十三頁。張斐在?律表?中的法律(fǎlǜ)觀〔1〕以禮率律的法律根本(gēnběn)精神張斐認為法律的根本精神是禮,"禮樂撫于中","禮樂"是貫穿晉律各篇的根本精神。(2)分析了?刑名?的性質(zhì)和作用張斐明確指出了?刑名?的性質(zhì)和作用在于它是整部法典的"綱領",晉律將?刑名?至于篇首的構造在法律史上是一個改革,它說明了封建立法技術的成熟。第十四頁,共三十二頁。第十四頁,共三十三頁?!?〕"理直刑正"的主張“理〞是一種表達在法律之中的抽象原那么和精神?!袄碇报曋阜梢鞔_表達綱常名教;“刑正〞指適用法律要做到準確,寬嚴適中,輕重得當,有罪必罰,罪刑相符。“理〞是法的靈魂,只有“理〞才能“刑正〞。張斐以"理直刑正"的原那么來注釋晉律,本著"禮樂撫于中"的出發(fā)點來闡述立法、司法原那么,肯定并弘揚了以禮為立法根本精神的禮法合一、納禮入律的法律儒家化的潮流(cháoliú)。同時,張斐對法律構造的解釋,對許多法律概念所下的定義,以及對法律理論的指導,為古代法律科學做出了重大奉獻。第十五頁,共三十二頁。第十五頁,共三十三頁。杜預:西晉學者兼軍事家。歷任河南尹、度支尚書、鎮(zhèn)南大將軍等職。太康元年(280),因滅吳有功,被封為當陽縣侯。軍事上長于謀略(móulüè),博學多識,特別愛好?左傳?,自稱有?左傳?癖。泰始〔265~274〕中,奉詔與賈充、鄭沖、羊祜、裴楷等人共同定法律令,就漢?九章律?和魏?新律?增削損益。制定晉律〔見晉代法規(guī)〕20篇,連同所定令,共計2900多條,自作晉律注解21卷。第十六頁,共三十二頁。第十六頁,共三十三頁。杜預?律本?中的法律觀?律本?是杜預為?泰始律?所著的注釋(zhùshì),它代表著杜預主要的法律主張,其內(nèi)容主要有:〔1〕納禮入律,禮法合一杜預重視儒家禮的同時也主張對禮要有所損益變易,表達了一種"變禮"觀。在"崇禮"而又"變禮"的思想指導下,杜預注律是遵從"網(wǎng)羅法易,格之以名分"的原那么,以名分為標準來解釋法意,將法律納入名分的匡范之中,從而做到納禮入律,禮法合一。第十七頁,共三十二頁。第十七頁,共三十三頁?!?〕"文約而例直,聽省而禁簡""簡直"的立法觀是杜預法律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杜預簡明扼要的區(qū)分了法與經(jīng)義、律學與經(jīng)學的界限,主張律學與經(jīng)學分開,以防止法律繁多。他認為立法一定要"簡直",做到"文約而例直,聽省而禁簡",即法律的文字要簡要通俗(tōnɡsú),條例應明白準確,直截了當;法律的形式要單純,概念要明確,條文要簡約,不要繁密。第十八頁,共三十二頁。第十八頁,共三十三頁?!?〕區(qū)分律、令的界限“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律〞是用來定罪量刑(liàngxíng)的,“令〞是指各種規(guī)章制度。律、令界限明確,有利于立法的“簡直〞。杜預法律觀的突出奉獻主要在于提出了區(qū)分律與經(jīng)、律學與經(jīng)學的必要性,推進立法的簡直,促進了立法合一,納禮入律。第十九頁,共三十二頁。第十九頁,共三十三頁?!?〕法出一門杜預認為,“法出一門,然后人知恒禁,吏無淫巧(yínqiǎo),政明于上,民安于下〞。他在對晉惠帝的上疏中指出,皇帝為政所追求的盡善盡美,曲當無遺,是法官可鉆的法律空子,也是一案多判的原因。并且“奸偽者因法之多門,以售其情,所欲淺深,茍斷不一〞,結果是“事同異議,獄犴不平〞。因此他力主“法令斷一,事無二門〞。第二十頁,共三十二頁。第二十頁,共三十三頁。劉頌:西晉廣陵(今揚州東北)人,字子雅。晉武帝立,頌為尚書三公郎,典科律。咸寧(275—280年)中,轉黃門郎,遷議郎,守廷尉?!霸诼毩?號為詳平〞。太康(280—289年)初,吳亡,諸將爭功,頌以廷尉核理其事。武帝以頌持法失理,左遷京兆太守,又轉為河內(nèi)守。不久,除淮南相?;莸墼翟?291年)從淮南王入朝,拜三公尚書,久之(jiǔzhī),轉吏部尚書。趙王倫當政時,頌為光祿大夫,卒于官。他的某些法制觀點,對后世有一定影響。?晉書?有傳。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二頁。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三頁。劉頌的法律(fǎlǜ)觀點〔1〕綱舉網(wǎng)疏劉頌提出(tíchū)的“綱舉網(wǎng)疏〞除同杜預的立法“簡直〞主張有一致之外,從法律方面說,所謂“綱舉〞主要是要求嚴“大奸犯政〞、“豪強橫肆〞的行為;所謂“網(wǎng)疏〞,就是要對“賢人君子〞的“小疵〞高抬貴手。

劉頌提出(tíchū)“納舉網(wǎng)疏〞主張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晉朝最高統(tǒng)治者抑制大奸,而對所謂“賢人君子〞的下層士族要寬容,以調(diào)整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關系,其中也包含了立法寬疏,司法中抓大案要案,反對“謹密網(wǎng)以羅微罪〞等合理成分。

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二頁。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三頁?!?〕法令劃一,執(zhí)法必嚴,以律斷罪。首先,劉頌嚴格區(qū)分了君臣在立法,司法方面各自的職責:“主者守文〞“大臣釋滯〞“人主權斷〞。其次,劉頌提出了“夫人君所與天下共者法也〞的觀點。再次,劉頌重新解釋了“看人設教〞、“隨時之宜〞等觀念。劉頌所謂的“當〞、法“善〞,是有自己的標準的。這就是符合“理〞。經(jīng)過上述三方面的分析論證,劉頌提出了一個明確的司法原那么:“律法斷罪,皆當以法律令正文;假設無正文,依附名例斷之;其正文,名例所不及(bùjí),皆勿論〞。劉頌將立法和司法分開,將君主,大臣與司法官吏的職權范圍也明確加以區(qū)分。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二頁。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三頁。〔3〕復肉刑劉頌主張恢復肉刑,理由是西晉廢除肉刑后,除了(chúle)死刑,就是徒刑,死刑太重,罪犯死的太多;徒刑太輕,又制止不了犯罪行為,只有肉刑是有效手段。逃跑的人砍掉他的腳,就沒法再逃跑;盜竊的人砍掉他的手,就沒法再盜竊;□淫婦女的人,割掉他的生殖器,也就沒法再干這種壞事。別人看到罪犯受肉刑的痛苦,也可引以為戒,不敢犯罪。同時,除了(chúle)宮刑,受其他肉刑的人,可以照常生育后代。所以劉頌說,杜絕犯罪行為,沒有比肉刑更好的了。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二頁。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三頁。西晉地廣人稀,勞動力缺乏(quēfá),劉頌的主張,實際上反映了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一個矛盾:一方面,為了穩(wěn)固統(tǒng)治,要求加重懲罰;另一方面,為了增加剝削收入,又希望少殺人,以便繁殖人口,增加勞動力。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二頁。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三頁。四、魏晉南北朝時期(shíqī)的立法成就〔1〕禮律日趨交融。漢代儒家思想只能通過(tōngguò)司法影響法制,至魏晉時期開始,儒家思想已經(jīng)開始直接指導立法。八議、官當、服制定罪、重罪十條,這些都是儒家禮制的法律化?!?〕封建法律形式日益完備。嚴格區(qū)分了律、令的不同,格、式都成為比較成熟的法律形式。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二頁。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三頁?!?〕律典的篇章體例更加合理。從魏律、晉律、北魏律到北齊律,逐漸形成了以?名例律?開篇的精當?shù)氖傻潴w例。〔4〕刑罰制度更加標準化,刑罰較秦漢時期大為寬緩,已經(jīng)初步形成了封建五刑制度?!?〕經(jīng)過無數(shù)律學家的解釋,法律(fǎlǜ)概念日趨準確。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二頁。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三頁。五、中國(zhōnɡɡuó)古代律學的內(nèi)容和特點(一)中國古代律學的根本內(nèi)容1.解釋法律概念和術語。這是律文注釋的根底。2.詮釋法律條文。這是絕人多數(shù)律學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唐律疏議?可稱為典范3.探究律文的篇目沿革(yángé)。清代吳壇所撰?人清律例通考?和薛允升所著?讀律存疑?上下承接4.闡發(fā)法律原理。每一部律學作品都是以一定的法理為根底的。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二頁。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三頁。5.宣傳法律知識(zhīshi)。有些律學作品為達更好地宣傳法律,以圖表歌訣形式表達律例內(nèi)容。6.比較各朝律條得失。元朝律學家鄧汝翼撰寫了一部?水徽法經(jīng)?,將金律唐律進展比較,“列唐律于前,而附金律于后,或有或無,或同或異;或增或減,俱詳為之注,頗為精細。;竹青代薛允升仿之撰?唐明律合編?,比較唐明律,明褒唐律貶明律,實對清律作了客觀自我批評,難能可貴。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二頁。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三頁。(二)中國(zhōnɡɡuó)古代律學主要特點1.根本上是官學,私家注律只是官方注律的補充。2.律學開展與儒家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