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培訓課件_第1頁
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培訓課件_第2頁
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培訓課件_第3頁
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培訓課件_第4頁
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紫外線療法紫外線生物物理學特征紫外線生物學和生理學作用紫外線的治療作用紫外線治療技術(shù)紫外線照射方法紫外線臨床應(yīng)用禁忌癥2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一、紫外線生物物理學特征紫外線為不可見光線,位于紫光以外。利用紫外線防治疾病的方法成為紫外線療法。3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一、紫外線生物物理學特征紫外線的波長紫外線的劑量單位紫外線對皮膚的穿透4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1.1紫外線的波長電磁波譜中紫外線位于可見光和X線之間,即400-10nm。醫(yī)療上的紫外線波為400-180nm。5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1.1紫外線的波長根據(jù)生物學作用通常分為三波段:長波紫外線(UVA),波長為400-320nm中波紫外線(UVB),波長為320-280nm短波紫外線(UVC),波長為280-180nm短于200nm的紫外線很難穿透空氣,又稱真空紫外線6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1.2紫外線的劑量單位醫(yī)療上計算紫外線劑量多采用物理定量法和生物定量法。

物理定量法是計算紫外線照射到單位面積上的劑量。照射劑量等于光強(W/cm2)和照射時間(s)的積,單位為焦耳(J)。生物學定量法以生物劑量為單位。7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1.2紫外線的劑量單位生物劑量或最小紅斑量(MED):

紫外線照射人體最敏感部位,引起最弱的紅斑反應(yīng)時間為1個生物劑量。8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1.3紫外線對皮膚的穿透紫外線對皮膚的穿透能力很弱,波長愈短穿透能力愈弱。短波紫外線基本上被表皮組織吸收,深度只有0.2-0.5mm。中波和長波有相當部分可達到真皮層。9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二、紫外線生物學和生理學作用紅斑反應(yīng)色素沉著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對血液的影響10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紅斑反應(yīng):一定劑量的紫外線照射皮膚,經(jīng)過一定時間,照射區(qū)出現(xiàn)均勻的、邊界清楚的紅斑,稱為紫外線紅斑。一般在照射后2-4小時出現(xiàn)反應(yīng),12-24小時達到高峰,之后逐漸消退。11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2.1.1紫外線紅斑與波長的關(guān)系1934年由Codletz和Stair測得的紅斑曲線(國際標準曲線),以297nm為最有效,在280nm有一低谷,254nm為第二高峰。近年來研究,以254nm紅斑效應(yīng)最強,280nm低谷不明顯,隨波長增加紅斑效應(yīng)逐漸減弱,330nm降到最低水平。12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不同波長紫外線引起的紅斑出現(xiàn)和消退時間亦不同:短波出現(xiàn)較快,消退亦快.中、長波紅斑出現(xiàn)稍晚,消退的亦較慢.短波紅斑顏色較淡。13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2.1.2紅斑反應(yīng)與劑量的關(guān)系不同波長紫外線引起紅斑所需劑量不同:254nm波長用較小劑量即可引起閾紅斑反應(yīng),但繼續(xù)增加劑量,紅斑強度增加卻很小。當劑量增加3-4倍時,紅斑強度僅增加1-2倍,所以254nm很難達到4級紅斑反應(yīng),引起燒傷則更難。14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波長313nm、302nm、297nm紫外線需要較大的劑量才能引起閾紅斑反應(yīng),但稍增加劑量紅斑反因即見明顯增加,由閾紅斑到引起燒傷的劑量范圍很窄。15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

2.1.3紅斑組織學改變紫外線紅斑是一種非特異性炎癥,組織學改變主要在表皮組織,真皮改變較小。照射后30分鐘,即可見到血管擴張、充血、滲出增加和白細胞增多,8-24小時達到正常,24-48小時可見表皮細胞和組織間水腫,72小時見到絲狀分裂增生改變,7-10天組織增生下降,30-60天逐漸恢復正常16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2.1.4影響紅斑反應(yīng)的因素生理狀態(tài)的改變:月經(jīng)前期反應(yīng)增強,后期減弱。妊娠期紅斑反應(yīng)增強,產(chǎn)后紅斑反應(yīng)減弱。疾病因素:高血壓、甲亢、活動性肺結(jié)核、糖尿病、卟啉癥等,紅斑反應(yīng)增強;粘液水腫、傷寒、氣性壞疽、營養(yǎng)不良、甲低、丹毒等紅斑反應(yīng)減弱。17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光敏藥物能增強紅斑反應(yīng)。其他:季節(jié)對紅斑反應(yīng)的影響,春季紅斑反應(yīng)高于秋季,長期從事室內(nèi)工作者比從事室外工作者紅斑反應(yīng)強。18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2.1.5粘膜紅斑反應(yīng)特點粘膜組織結(jié)構(gòu)特點:血管豐富,血液、淋巴循環(huán)旺盛,含水量高,除個別部位外,均無角化層。粘膜對紫外線透過能力高于皮膚。粘膜對紫外線的敏感性:意見不盡一致。一般認為粘膜對紫外線的敏感性低于皮膚,約低2倍。19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粘膜對紫外線的耐受能力:粘膜對紫外線的耐受能力低于皮膚,從生物劑量(MED)到產(chǎn)生燒傷(水泡)之間的范圍較小。粘膜對紫外線的習慣性:粘膜重復接受紫外線照射,不像皮膚容易形成習慣性。粘膜紅斑照射量一般按照每次增加10-20%比較適宜。粘膜紅斑特點:粘膜紅斑出現(xiàn)的較快,消退的也快。粘膜照射一般采用每日1次或隔日1次20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2.1.6紅斑形成機理

不十分清楚,有以下幾種學說:組胺說:紫外線作用下引起蛋白分解,形成組胺或類組胺物質(zhì),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充血、皮膚粘膜發(fā)紅。血管內(nèi)皮損傷說:從250nm到長波紫外線,可直接作用于真皮血管,使之釋放出激肽,引起血管擴張。21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1紅斑反應(yīng)溶酶體說:紫外線照射可使細胞溶酶體膜受損傷,酶被釋放出來,引起蛋白分解,血管擴張、充血前列腺素說:實驗證明,中波紫外線照射后(3MED),6-12小時皮膚內(nèi)前列腺素含量增加,18小時達到高峰,48小時恢復正常水平。前列腺素是一種炎性介質(zhì),可引起血管擴張、充血、水腫、細胞損傷。22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2.2色素沉著直接黑色素沉著

照射后立即出現(xiàn)的變黑,1-2小時達到高峰,6-8小時恢復正常。波長320-700nm紫外線均可引起這種反應(yīng)。延遲性色素沉著

主要由290-320nm紫外線引起。短波紫外線色素沉著作用較弱。23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二、紫外線生物學和生理學作用2.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2.4對血液的影響24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三、紫外線的治療作用消炎作用鎮(zhèn)痛作用抗佝僂作用促進組織再生殺菌作用脫敏作用25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三、紫外線的治療作用3.1消炎作用

紫外線紅斑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紅斑區(qū)血液循環(huán)加速,溫度升高,新陳代謝旺盛,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對炎性滲出物吸收加快,白細胞數(shù)量增加,吞噬功能增強,免疫防御功能提高等。紫外線照射對淺表組織內(nèi)的細菌有直接殺滅作用,這些對控制炎癥感染、加快炎癥恢復均有重要作用。26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三、紫外線的治療作用3.2鎮(zhèn)痛作用

紫外線照射可使痛閾升高,感覺時值延長。3.3抗佝僂作用

3.4促進組織再生

小劑量紫外線照射可促進組織細胞再生。3.5殺菌作用

254-257nm殺菌作用最強。3.6脫敏作用

27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四、紫外線治療技術(shù)4.1紫外線光源

4.1.1汞紫外線燈

(1)高壓汞燈輻射光譜為248-577nm,紫外線光譜主峰在365nm。(2)低壓汞燈又稱冷光紫外線燈。紫外線光譜以短波為主,254nm在80%以上。28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四、紫外線治療技術(shù)4.1.2熒光燈

低壓汞燈的燈管內(nèi)壁涂有熒光物質(zhì),該熒光物質(zhì)受254nm紫外線激發(fā)輻射出較長波長的紫外線。其波長取決于管壁的熒光物質(zhì)。29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四、紫外線治療技術(shù)4.2紫外線劑量測定1)物理劑量測定法紫外線強度計測量2)生物劑量測定法生物劑量測定器30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五、紫外線照射方法全身照射局部照射體腔照射31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五、紫外線照射方法5.1全身照射

四野照射,要求先測定生物劑量。照射劑量一般采用亞紅斑量,以后增加劑量視病人反應(yīng)或治療要求而定。32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五、紫外線照射方法照射后的紅斑反應(yīng)程度一般分為4級:I級紅斑(弱紅斑量):相當于1-2個生物劑量。照射后6-8小時出現(xiàn)較強的紅斑,有較明顯的癢感,24小時消退,不留痕跡。II級紅斑(中等紅斑量):相當于3-5個生物劑量。照射后4-6小時出現(xiàn)紅斑,有較明顯的瘙癢,約在2-3天內(nèi)消退,皮膚有輕度脫屑及色素沉著。34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五、紫外線照射方法III級紅斑(強紅斑量):相當于6-8個生物劑量。紅斑明顯,可有小水泡出現(xiàn),灼痛明顯,紅斑3-5天消退,有明顯脫皮,留有明顯的色素沉著。IV級紅斑(超紅斑量):相當于9-10個生物劑量。紅斑明顯,拌有小出血點和水泡形成,紅斑一周后消退,有大片脫皮,留有明顯的色素沉著。多用于感染性炎癥及創(chuàng)口照射35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五、紫外線照射方法紅斑量照射時,要求在前次照射的紅斑消退后,再開始下次照射。紅斑量照射后,由于皮膚增厚、色素沉著,對紫外線敏感性降低,重復照射劑量要相應(yīng)增加,一般要增加30-50%。同一部位照射一般不超過3-5次。36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五、紫外線照射方法紅斑量照射面積,I、II級紅斑量照射,一般成人每次不超過800cm2,III級紅斑量不超過250cm2,IV級紅斑量不超過30cm2。局部照射要考慮到機體不同部位對紫外線的敏感性的差異。37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五、紫外線照射方法人體不同部位敏感性的比較(以腹部為1)胸腹部、背部1頸部1.2臀部1.8大腿內(nèi)側(cè)1.5大腿外側(cè)2

38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五、紫外線照射方法小腿內(nèi)側(cè)4小腿外側(cè)6手背部8足背部12面部1.2頭皮2.539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五、紫外線照射方法5.2.1常規(guī)照射

暴露照射部位,除去皮膚上附著物,非照射部位用白步蓋好,照射野要固定。5.2.2多孔照射

主要用于軀干部位。40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五、紫外線照射方法5.2.3中心重疊照射

病灶的中心用大劑量照射,周圍用較小劑量。多用于化膿性炎癥、創(chuàng)口感染等。5.2.4穴位照射41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五、紫外線照射方法5.3體腔照射

體腔照射多借助石英導子進行,石英具有很強的透過紫外線的能力,其純度愈高,透過紫外線能力愈好。根據(jù)治療部位要求,可制成不同形態(tài)和大小的石英導子。42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六、紫外線臨床應(yīng)用6.1預防、保健6.1.1長期接受日光不足,可進行全身紫外線照射。6.1.2提高機體抵抗能力。6.1.3預防佝僂病。白喉桿菌、乙型6.1.4溶血性鏈球菌帶菌者,可用體腔紫外線照射咽部。43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六、紫外線臨床應(yīng)用6.2臨床應(yīng)用6.2.1外科疾病:丹毒、蜂窩織炎、淋巴腺炎、淺靜脈炎、癤、癰、乳腺炎、軟組織損傷、皮下淤血、壓瘡、凍傷、燙傷、化膿性創(chuàng)口、竇道等。6.2.2內(nèi)科疾?。杭毙詺夤苎?、支氣管哮喘、胸膜炎、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潰瘍病、慢性胃炎、骨軟化病、肌纖維織炎、神經(jīng)炎(痛)等。44紫外線療法專題知識講座六、紫外線臨床應(yīng)用6.2.3婦產(chǎn)科疾?。和怅幯?、外陰瘙癢、會陰破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