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之《學而篇》解析-課件_第1頁
《論語》之《學而篇》解析-課件_第2頁
《論語》之《學而篇》解析-課件_第3頁
《論語》之《學而篇》解析-課件_第4頁
《論語》之《學而篇》解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語》

孔子1ppt課件《論語》

孔子1ppt課件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屬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屬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2ppt課件孔子其人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孔子其人

孔子在30歲前后,開始收徒講學,創(chuàng)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學。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50歲時,孔子在魯國做官,先后做過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但時間不長,終因魯國的動亂而離開了魯國。3ppt課件孔子其人孔子在30歲前后,開始收徒講學,孔子其人

此后,他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弟子離開魯國,周游列國,歷經坎坷,長達14年之久,向各國君主宣傳自己建立社會秩序、尊重愛護人的主張,但是都沒有被采用。

63歲,孔子又返回魯國,整理遺產,聚徒授業(yè)。開始專心于教育和整理、傳授古代文化的工作。據說經他整理的典籍有《詩》《書》等,他還將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4ppt課件孔子其人此后,他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孔子其人

孔子在談自己的生平時,曾經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這里,孔子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展示了一個理想人格的成長過程。5ppt課件孔子其人孔子在談自己的生平時,曾經說過:孔子其人

孔子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巨大。春秋戰(zhàn)國時代,學術繁榮,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個學派最為著名。儒家雖為顯學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自漢代推行“獨尊儒術”政策以后,歷代都尊奉孔子為“圣人”,他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6ppt課件孔子其人孔子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巨大。春《論語》其書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他開創(chuàng)的儒家學派在歷史上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家文化一直是封建時代中華民族的主體文化。但是孔子“述而不作”,沒有留下完整、系統的學術專著。只有一部記錄了孔子及其學生的言論與事跡的語錄體著作流傳了下來,這就是《論語》。7ppt課件《論語》其書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論語》其書

篇章:此書公20篇,492章,總約一萬余字。這些文字,是我們今天研究孔子思想最寶貴的材料。命名:對于何以書名《論語》,諸家說法不一。一般認為,“論”是“編纂”,“語”是“語言”。“論語”就是把孔子及其弟子的對話“編纂”起來的意思。8ppt課件《論語》其書篇章:此書公20篇,492章,《論語》其書

《論語》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社會與人的各個方面,友人譽之為“東方的圣經”,并不為過。

內容一:《論語》的核心內容是“仁”。它既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則,又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叭省钡母竞x則是“仁者愛人”。9ppt課件《論語》其書《論語》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論語》其書

“忠恕”是由“仁”派生出來的,忠恕之道的基本要求是以誠待人,推己及人。具體內容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中國人形成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寬廣情懷。10ppt課件《論語》其書“忠恕”是由“仁”派生出來的,《論語》其書“仁”推廣到政治就是“仁政”??鬃诱J為治理好國家,君主一定要重視人品、道德,要講究信用,愛護民眾,這是治國的基本原則。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論語》中,講到“仁”109次,講到“禮”75次。孔子認為有了“仁”的本質還要通過“禮”的實踐而達到全社會的遵守。11ppt課件《論語》其書“仁”推廣到政治就是“仁政”?!墩撜Z》其書

《論語》中記載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精辟言論。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鬃拥膶W生經常問到孝、仁、政、君子等問題,孔子總是針對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回答??鬃訌娬{啟發(fā)式教育,要求學生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2ppt課件《論語》其書《論語》中記載了孔子在教育方面《論語》其書

北宋開國功臣趙普,歷仕太祖、太宗兩朝,三度為相,他曾對宋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平安?!辈徽撌顷瑏y平叛、統一天下,還是富國裕民、臻于至治,所謂武定禍亂,文致太平,都只用半部《論語》就夠了。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士大夫手中的法寶,他們認為以此治國平天下將無往而不勝。其所以能夠取勝,則在于儒家的民本思想。以民為本,愛民財可以安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愛民就無往而不勝,半部《論語》足矣!13ppt課件《論語》其書北宋開國功臣趙普,歷仕太祖、太宗學而篇第一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4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篇第一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15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孝、悌

孝:孝順父母悌:敬愛兄長16ppt課件孝、悌孝:孝順父母16ppt課件鮮鮮:少①

鮮為人知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自《詩經·大雅》。意思是說,做人、做事、做官沒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終。

靡:無、沒有(和“不”構成雙重否定)

克:能夠剛開始做的時候都能有一個好的開始,但很少有人能堅持到最后。多用以告誡人們?yōu)槿艘剖忌平K。17ppt課件鮮鮮:少17ppt課件“未有之也”

古代語法有一條這樣的規(guī)律:

否定句中,賓語若是代詞,這個代詞賓語一般放在動詞前。

構成了賓語前置的倒裝句。18ppt課件“未有之也”古代語法有一條這樣的規(guī)律:學而篇第一1.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19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1巧言令色

成語。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tài)偽情來迷惑、取悅他人。【貶義詞】

令:美好的20ppt課件巧言令色成語。20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21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傳

傳:動詞作名詞,老師的傳授22ppt課件傳傳:動詞作名詞,老師的傳授22p學而篇第一1.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3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

道:治理

使民以時:按照時節(jié)(在合適的時節(jié))役使百姓?!緺钫Z后置的倒裝句】24ppt課件道:治理24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5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親仁親仁:親近有仁德的人。

環(huán)境的好壞對人有很大的影響。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因此我們結交朋友,也要慎重選擇。引申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6ppt課件親仁親仁:親近有仁德的人。26ppt課件引申二:《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芝蘭之室:芝、蘭,兩種香草。用來比喻良好的環(huán)境。也作“芷蘭之室”。鮑魚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27ppt課件引申二:《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學而篇第一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28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學而篇第一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9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過,則勿憚改。引申一:成語----聞過則喜:形容虛心,對自己要求嚴格。引申二:“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這句話出自《左傳·宣公二年》。《左傳》這句話源自一個歷史故事。春秋時,晉靈公無道,濫殺無辜,臣下士季進諫。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錯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興地對他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犯了錯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遺憾的是,晉靈公言而無信,殘暴依舊,最后終被臣下刺殺。30ppt課件過,則勿憚改。引申一:成語----聞過則喜:形容虛心,對自己思考:如何對待指出自己錯誤的人?引申一:《鄒忌諷齊王納諫》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31ppt課件思考:如何對待指出自己錯誤的人?引申一:《鄒忌諷齊王納諫》3

引申二:一字師

五代著名詩僧齊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發(fā)現有幾枝梅花已經開了,覺得開得很早,為了突出一個“早”字,便寫了一首《早梅》詩,其中有兩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彼麑@兩句詩很滿意,便高興地拿著這首詩去請教詩友鄭谷。鄭谷看了幾遍后評點說:“數枝梅花開已經相當繁盛了,不足以說明‘早’,不如把‘數枝’改為‘一枝’更貼切。”齊己聽了,認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鄭谷拜謝。后人便稱鄭谷為齊己的“一字師”。32ppt課件引申二:一字師32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3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終

終:人死。臨終、養(yǎng)老送終34ppt課件終終:人死。34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0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35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0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夫子

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敬稱??鬃釉鵀轸攪乃究埽运膶W生稱他為夫子,后來因此沿襲以稱呼老師。在一定的場合下,也用以特指孔子。36ppt課件夫子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至于:

古今異義。古:到今:表示令提一事的連詞。抑:

或者,表示選擇?,F代漢語有“抑或”一詞,表示選擇關系。如:不知諸位是贊成,抑或反對。37ppt課件至于:37ppt課件夫子之求之也

第一個“之”是位于主謂之間的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第二個“之”是代詞。38ppt課件夫子之求之也第一個“之”是位于主謂之間學而篇第一1.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9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學而篇第一1.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40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先先:故去的,去世的。先祖、祖先、先父、先賢、先考、先妣……成語:如喪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樣的傷心著急?!举H義詞】41ppt課件先先:故去的,去世的。41ppt課件斯斯:代詞,這范仲淹《岳陽樓記》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禮節(jié):古今異義。古:(用)規(guī)矩制度加以節(jié)制。動詞今:禮貌形式。名詞42ppt課件斯斯:代詞,這禮節(jié):42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3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43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3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學而篇第一1.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4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學而篇第一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5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安貧樂道:安于貧窮的境遇,樂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準則。告諸往而知來者:學習要舉一反三,善于聯系,善于思考。46ppt課件安貧樂道:46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少些埋怨,多些反省。患:擔憂、憂慮不己知:賓語前置的倒裝句47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課外作業(yè)

請就《學而篇》中的兩則分別寫你的閱讀聯想,每則不少于50字。48ppt課件課外作業(yè)48ppt課件《論語》

孔子49ppt課件《論語》

孔子1ppt課件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屬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屬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50ppt課件孔子其人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孔子其人

孔子在30歲前后,開始收徒講學,創(chuàng)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學。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50歲時,孔子在魯國做官,先后做過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但時間不長,終因魯國的動亂而離開了魯國。51ppt課件孔子其人孔子在30歲前后,開始收徒講學,孔子其人

此后,他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弟子離開魯國,周游列國,歷經坎坷,長達14年之久,向各國君主宣傳自己建立社會秩序、尊重愛護人的主張,但是都沒有被采用。

63歲,孔子又返回魯國,整理遺產,聚徒授業(yè)。開始專心于教育和整理、傳授古代文化的工作。據說經他整理的典籍有《詩》《書》等,他還將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52ppt課件孔子其人此后,他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孔子其人

孔子在談自己的生平時,曾經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痹谶@里,孔子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展示了一個理想人格的成長過程。53ppt課件孔子其人孔子在談自己的生平時,曾經說過:孔子其人

孔子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巨大。春秋戰(zhàn)國時代,學術繁榮,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個學派最為著名。儒家雖為顯學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自漢代推行“獨尊儒術”政策以后,歷代都尊奉孔子為“圣人”,他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54ppt課件孔子其人孔子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巨大。春《論語》其書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他開創(chuàng)的儒家學派在歷史上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家文化一直是封建時代中華民族的主體文化。但是孔子“述而不作”,沒有留下完整、系統的學術專著。只有一部記錄了孔子及其學生的言論與事跡的語錄體著作流傳了下來,這就是《論語》。55ppt課件《論語》其書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論語》其書

篇章:此書公20篇,492章,總約一萬余字。這些文字,是我們今天研究孔子思想最寶貴的材料。命名:對于何以書名《論語》,諸家說法不一。一般認為,“論”是“編纂”,“語”是“語言”。“論語”就是把孔子及其弟子的對話“編纂”起來的意思。56ppt課件《論語》其書篇章:此書公20篇,492章,《論語》其書

《論語》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社會與人的各個方面,友人譽之為“東方的圣經”,并不為過。

內容一:《論語》的核心內容是“仁”。它既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則,又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叭省钡母竞x則是“仁者愛人”。57ppt課件《論語》其書《論語》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論語》其書

“忠恕”是由“仁”派生出來的,忠恕之道的基本要求是以誠待人,推己及人。具體內容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中國人形成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寬廣情懷。58ppt課件《論語》其書“忠恕”是由“仁”派生出來的,《論語》其書“仁”推廣到政治就是“仁政”??鬃诱J為治理好國家,君主一定要重視人品、道德,要講究信用,愛護民眾,這是治國的基本原則。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p>

《論語》中,講到“仁”109次,講到“禮”75次??鬃诱J為有了“仁”的本質還要通過“禮”的實踐而達到全社會的遵守。59ppt課件《論語》其書“仁”推廣到政治就是“仁政”。《論語》其書

《論語》中記載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精辟言論。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鬃拥膶W生經常問到孝、仁、政、君子等問題,孔子總是針對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回答??鬃訌娬{啟發(fā)式教育,要求學生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60ppt課件《論語》其書《論語》中記載了孔子在教育方面《論語》其書

北宋開國功臣趙普,歷仕太祖、太宗兩朝,三度為相,他曾對宋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平安。”不論是戡亂平叛、統一天下,還是富國裕民、臻于至治,所謂武定禍亂,文致太平,都只用半部《論語》就夠了。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士大夫手中的法寶,他們認為以此治國平天下將無往而不勝。其所以能夠取勝,則在于儒家的民本思想。以民為本,愛民財可以安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愛民就無往而不勝,半部《論語》足矣!61ppt課件《論語》其書北宋開國功臣趙普,歷仕太祖、太宗學而篇第一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62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篇第一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63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孝、悌

孝:孝順父母悌:敬愛兄長64ppt課件孝、悌孝:孝順父母16ppt課件鮮鮮:少①

鮮為人知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自《詩經·大雅》。意思是說,做人、做事、做官沒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終。

靡:無、沒有(和“不”構成雙重否定)

克:能夠剛開始做的時候都能有一個好的開始,但很少有人能堅持到最后。多用以告誡人們?yōu)槿艘剖忌平K。65ppt課件鮮鮮:少17ppt課件“未有之也”

古代語法有一條這樣的規(guī)律:

否定句中,賓語若是代詞,這個代詞賓語一般放在動詞前。

構成了賓語前置的倒裝句。66ppt課件“未有之也”古代語法有一條這樣的規(guī)律:學而篇第一1.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67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1巧言令色

成語。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tài)偽情來迷惑、取悅他人?!举H義詞】

令:美好的68ppt課件巧言令色成語。20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69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傳

傳:動詞作名詞,老師的傳授70ppt課件傳傳:動詞作名詞,老師的傳授22p學而篇第一1.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1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

道:治理

使民以時:按照時節(jié)(在合適的時節(jié))役使百姓?!緺钫Z后置的倒裝句】72ppt課件道:治理24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73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親仁親仁:親近有仁德的人。

環(huán)境的好壞對人有很大的影響。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因此我們結交朋友,也要慎重選擇。引申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74ppt課件親仁親仁:親近有仁德的人。26ppt課件引申二:《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芝蘭之室:芝、蘭,兩種香草。用來比喻良好的環(huán)境。也作“芷蘭之室”。鮑魚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75ppt課件引申二:《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學而篇第一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76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學而篇第一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77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過,則勿憚改。引申一:成語----聞過則喜:形容虛心,對自己要求嚴格。引申二:“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這句話出自《左傳·宣公二年》。《左傳》這句話源自一個歷史故事。春秋時,晉靈公無道,濫殺無辜,臣下士季進諫。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錯了,一定要改?!笔考竞芨吲d地對他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币馑际欠噶隋e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遺憾的是,晉靈公言而無信,殘暴依舊,最后終被臣下刺殺。78ppt課件過,則勿憚改。引申一:成語----聞過則喜:形容虛心,對自己思考:如何對待指出自己錯誤的人?引申一:《鄒忌諷齊王納諫》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79ppt課件思考:如何對待指出自己錯誤的人?引申一:《鄒忌諷齊王納諫》3

引申二:一字師

五代著名詩僧齊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發(fā)現有幾枝梅花已經開了,覺得開得很早,為了突出一個“早”字,便寫了一首《早梅》詩,其中有兩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彼麑@兩句詩很滿意,便高興地拿著這首詩去請教詩友鄭谷。鄭谷看了幾遍后評點說:“數枝梅花開已經相當繁盛了,不足以說明‘早’,不如把‘數枝’改為‘一枝’更貼切?!饼R己聽了,認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鄭谷拜謝。后人便稱鄭谷為齊己的“一字師”。80ppt課件引申二:一字師32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81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終

終:人死。臨終、養(yǎng)老送終82ppt課件終終:人死。34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0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83ppt課件學而篇第一1.10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夫子

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敬稱??鬃釉鵀轸攪乃究埽运膶W生稱他為夫子,后來因此沿襲以稱呼老師。在一定的場合下,也用以特指孔子。84ppt課件夫子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