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科技資訊科技融入教育_第1頁
教學科技資訊科技融入教育_第2頁
教學科技資訊科技融入教育_第3頁
教學科技資訊科技融入教育_第4頁
教學科技資訊科技融入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科技

資訊科技融入教育張宇樑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April01,2005科技與教育科技的定義運用科學的方法以達到實際目的為了人類的健康與舒適所使用之設備與工具的總稱科技在教育之應用 「歷程」與「成果」的科技觀成果科技觀

TechnologyasProduct傳統(tǒng)的傳播媒體與資訊科技在教學上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具備運用科技與資訊的擷取、分析與應用的能力 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創(chuàng)造思考、問題解決、主動學習、溝通合作、與終身學習的能力歷程科技觀

TechnologyasProcess有系統(tǒng)地運用科學或其他體系知識於實用的工作上的『系統(tǒng)方法』運用系統(tǒng)化教學設計,以其解決教學上之問題與促進學習成效教學科技(InstructionalTechnology)教學科技

InstructionalTechnology有關學習的過程與資源的設計、發(fā)展、運用、管理和評鑑的理論與實務(1994AECT)除了有效運用系統(tǒng)化教學設計,更將科技視為學習伙伴或智慧伙伴(IntellectualPartners),即主動的運用科技學習(LearningwithTechnology)資訊科技與教育資訊科技在教育上之運用是學習為本,科技為用人文為本,科技為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

關鍵是在於教學能力與經驗、教學活動設計,配合有創(chuàng)意的各學習領域之教學方法與策略,使教學多元化,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建構新知識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讓資訊科技成為教學、學習、問題界解決、與傳遞訊息的工具教師秉持教學理念、教學理論,配合學生之特性、需求、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教學設計與策略,以及整合最適用的電腦網路科技或教學媒體,落實於教學實踐中,以提升學習成效(沈偉中,2004:4)科技與有意義的學習有意義學習之屬性主動學習(active)建構學習(constructive)意圖(念)學習(intentional)真實情境學習(authentic)合作學習(cooperative)統(tǒng)整性學習(integrated)(Jonassen,Howland,Moore,&Marra,2003;吳樎椒、張宇樑,200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理念與實務以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為基礎科技是學習的輔助工具 教學設計是關鍵藉以培養(yǎng)資訊處理能力與增進學習效果藉以增進工作效率作為幫助知識建構之工具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理念與實務藉以發(fā)展學生高層次的技能與問題解決能力藉以分享資訊與創(chuàng)新知識達到寓教於樂科技融入績學時機之迷思藉以實施多元化之質性評量教學設計模式與實施步驟Dick&Carey

系統(tǒng)化教學設計模式與實施階段(檔案)實施步驟(參考範例)

需求評估、確定教學目標、學習者分析、內容或工作分析、確定先備知識與技能、發(fā)展評量與測驗、發(fā)展教學活動與策略、評量學習效果、反思與回饋、修正課程與教學參考書目朱湘吉(2003)。教學科技的發(fā)展—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張霄亭總校閱、朱則剛等譯(1998)。教學科技的定義與範疇研究。臺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