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 古代政治_第1頁
專題一 古代政治_第2頁
專題一 古代政治_第3頁
專題一 古代政治_第4頁
專題一 古代政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史(1840年前)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

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第1課時西周的政治制度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江蘇省考試說明】(1)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①西周的分封制與宗法制②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2)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①秦的統(tǒng)一②皇帝制度③中央管僚機構和郡縣制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影響(新增?。究键c梳理與識記】一、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封邦建國的國家管理制度(目的、內容、影響)2、宗法制:以血緣關系為準繩的“遺產繼承法”(目的、內容、影響)3、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史論突破】如何理解分封制的概念?西周的分封制也稱“封建”制,即“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周天子以土地和義務為紐帶,對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實行分封,建立諸侯國。所以西周的“封建”制是一種國家結構,即西周的“封邦建國”。而秦之后的“封建制”是一種社會形態(tài),即封建主義社會。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一、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封邦建國的國家管理制度(1)目的:【考點梳理與識記】(2)內容:①分封的對象和主體:②分封的內容:③諸侯的權利和義務權利:分封卿大夫、設置官員、建立軍隊、征派賦役。義務:鎮(zhèn)守疆土、隨從作戰(zhàn)、交納貢賦、朝覲述職。王族(主體)、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土地、人民、爵位進行有效統(tǒng)治,拱衛(wèi)王室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史料印證】史料一封邦建國,授民授疆土。史料二“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史料三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

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一、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封邦建國的國家管理制度(1)目的:【考點梳理與識記】(2)內容:①分封的對象和主體:②分封的內容:③諸侯的權利和義務權利:分封卿大夫、設置官員、建立軍隊、征派賦役。義務:鎮(zhèn)守疆土、隨從作戰(zhàn)、交納貢賦、朝覲述職。王族(主體)、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土地、人民、爵位進行有效統(tǒng)治,拱衛(wèi)王室(3)影響西周(前期),加強了對地方的統(tǒng)治,擴大了疆域;春秋戰(zhàn)國(后期),諸侯割據,破壞了統(tǒng)一。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史料印證】史料一封邦建國,授民授疆土。史料二“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史料三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史料四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方伯:地方諸侯)。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1、史料二中的封建“親戚”是指那些人?2、材料四反映了分封制的怎樣發(fā)展趨勢?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考點梳理與識記】一、西周的政治制度

2、宗法制:以血緣關系為準繩的“遺產繼承法”。(1)目的(2)核心內容(3)影響(作用)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統(tǒng)治階級內部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嫡長子(大宗)繼承制對西周: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對后世:影響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結構、日常生活觀念。如修族譜、認祖歸宗、重視家庭建設、提倡尊老愛幼、甚至是過分強調家庭本位重視人情關系等。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圖一圖二1、圖一、圖二分別反映的是我國古代的什么制度?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兩幅圖片反映的制度有何特點?圖一和圖二反映的制度二者是什么關系?2、據圖一、圖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有哪些?【能力應用】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等級森嚴;宗法制以嫡長子繼承制為主要特點關系:互為表里關系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考點梳理與識記】一、西周的政治制度

3、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主要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王權與神權相結合,具有神秘色彩;族權與政權相結合,家國同構(家國一體)諸侯有相當大的獨立性,最高統(tǒng)治者尚未實現(xiàn)權力高度集中。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2、(2013年廣東高考12題)戰(zhàn)國以前,“百姓”是對貴族的總稱;戰(zhàn)國以后,“百姓”成為民眾的通稱。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強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D.井田制的推行【例題】1、翻開中國歷史書,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的姓總位于個人名字之前,這與西方姓位于個人名字之后不同。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中國()A、個人觀念淡漠B、男尊女卑思想嚴重C、宗法觀念濃厚D、儒家倫理道德強大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3、(2012·浙江卷)中國古代講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故稱兩姓聯(lián)姻為“喜結秦晉之好”),而魯晉兩國不可通婚。結合所學關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識,能夠判斷①晉國是姬姓封國②晉燕兩國可以通婚③晉宋兩國可以通婚④秦燕兩國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1年海南卷,1)秦統(tǒng)一后,“廢封建,立郡縣”,確立專制集權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續(xù)到明清?!胺滞踝拥?,以為屏藩”,是歷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緣分封長期存在說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權長期穩(wěn)定B.血緣分封是中央集權的基礎C.分王子弟是皇權的一種體現(xiàn)D.周代制度受到歷代政權推崇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5、下圖是“王”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寫法,孔子解讀說:“一貫三為王”三橫畫表示天、地、人,一豎表示貫通天、地、人的君王,代表上帝統(tǒng)治人民。不少文學家們認為古文的“王”像斧鉞,是權力的象征。對“王”字的解讀體現(xiàn)了夏商西周時期()A、專制王權形成B、宗法制盛行C、王權與神權結合D、天人感應形成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

6、A、說明古代帝王都很迷信B、反映了靠占卜管理國家C、體現(xiàn)了商代政治神學特色D、反映了商王祖先崇拜7、《易·革·彖辭》中有“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呼人”的名言,這里的“革命”是()A、人神結合昭示新政權的合法性B、重天命輕人事,美化政權C、借助祖宗崇拜,維護長久統(tǒng)治D、借助天命,掩蓋篡權的事實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考點導學】一、西周的政治制度二、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①秦的統(tǒng)一(背景)②皇帝制度③中央管僚機構和郡縣制④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影響(過程)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

【歷史概念解讀】中央集權:一種政權組織形式,強調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其最大的特征是:君主專制。君主專制,一種決策方式,強調皇帝的專斷獨裁。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中國·古代史【考點梳理與識記】二、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1、背景(統(tǒng)一的條件;過程;時間)2、形成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封建社會核心制度)實行三公九卿制: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御史大夫:副丞相,掌章奏,下達詔令;監(jiān)察百官。太尉:協(xié)助皇帝掌管全國軍隊地方:實行郡縣制設郡:地方最高行政機構,長官郡守;縣:郡的下一級行政機構,長官縣令(長)

(職責、任免方式)(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問題探究】中國·古代史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比較類別分封制郡縣制建立基礎傳承制度官吏權利與中央關系官員指責范圍歷史作用血緣關系地域劃分王位世襲皇帝任免擁有封地和爵位只有俸祿,沒封地有很強地方獨立性絕對服從中央封地內有行政權、土地管理權轄區(qū)內只行使行政管理權,對土地無管理權鞏固了統(tǒng)治,但導致割據勢力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tǒng)一3、鞏固法律經濟文化工程頒布了《秦律》統(tǒng)一了度量衡、貨幣和車軌統(tǒng)一了文字(以

為通用全國的文字),以

家思想為統(tǒng)治思想法修建了馳道、開通了靈渠修、筑長城小篆4、秦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影響(新增考點!)(1)積極:①奠定了

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斷加強和完善。②形成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華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2)消極:專制統(tǒng)治的強化使人民的處境惡劣,階級矛盾激化。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例題】1、(2013年北京高考12題)四川省博物館藏有一塊文字殘缺的《九域守令圖》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國,天下分而為七?!醪⑺暮?,變易古制,始為□縣,更□、□分裂,至□滅陳,天下方合為一?!薄啊酢碧幦笔У奈淖謶撌茿.周B.秦C.漢D.唐2、(2013年浙江高考15題)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讀右圖判斷,符合秦滅六國先后順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3、(2012·海南卷)秦滅六國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稱“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揚托古改制B.承襲華夏傳統(tǒng)C.突出個人功業(yè)D.標榜君權神授4、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5、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6、(2014四川卷4.)讀表1,據此不能得出的認識是表1中國古代行政區(qū)劃簡表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層政區(qū)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統(tǒng)縣政區(qū)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隸州/州府、直隸州縣級政區(qū)縣縣縣縣縣縣州、縣A.縣是中國歷史上最穩(wěn)定的一級政區(qū)B.州的地位呈現(xiàn)出由高到低的演進趨勢C.政區(qū)層級的調整促進了地方自主性D.二級制和三級制是古代政區(qū)層級的主體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第2課時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江蘇省考試說明】(3)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郡國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選官制度。(4)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明朝宰相制度的廢除與內閣的出現(xiàn);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5)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演變過程與特點;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考點導學】一、有兩條主線:君主專制的強化;中央集權的加強;第2課時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朝代君主專制的強化(中央)中央集權的加強(地方)漢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趨勢或特點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朝代君主專制的強化(中央)中央集權的加強(地方)漢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趨勢或特點漢武帝:中朝、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郡國制、“推恩令”刺史制度

行省制(行中書省)太廢丞相成設內閣廢行省,設三司雍正設軍機處軍機處監(jiān)督地方官員節(jié)度使(嚴重削弱中央集權)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機構;后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設中書省代替前代三省,最高行政機構(后期左右皇位繼承)宋太祖收兵權,充實禁軍;文臣任地方長官,設通判監(jiān)督;設轉運使控制地方財政;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政治上:調整統(tǒng)治機構和制度改革經濟上?思想文化上?經濟上:國有專營制度(中央集權的經濟基礎)思想文化上:(思想控制文化專制)秦:“焚書坑儒”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清:八股取士清:“文字獄”朝代君主專制的強化(中央)中央集權的加強(地方)漢朝唐朝宋朝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機構;后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宋太祖收兵權,充實禁軍;文臣任地方長官,設通判監(jiān)督;設轉運使控制地方財政;元朝設中書省代替前代三省,最高行政機構(后期左右皇位繼承)明朝清朝趨勢或特點漢武帝:中朝、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郡國制、“推恩令”刺史制度

行省制(行中書?。┨珡U丞相成設內閣廢行省,設三司雍正設軍機處軍機處監(jiān)督地方官員科舉制(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節(jié)度使(嚴重削弱中央集權)皇權不斷加強、頂峰相權不斷削弱、廢除中央集權不斷加強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1、(2014廣東卷14.)中國古代有這樣一類官員,他們充當皇帝私人顧問,其權力來自與皇帝的私人關系。屬于這類官員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漢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書D.明朝內閣大學士【例題】2、(2014廣西14.)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后來內閣首輔“儼然漢唐宰輔”。明代內閣與唐代宰相的相同之處是A.均能獨立處理政務B.均輔助皇帝處理政務C.都擁有官吏任免權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務3、(2014新課標全國Ⅱ卷)27.明初廢丞相、設顧問性質的內閣大學士,嚴防權臣亂政。明中后期嚴嵩、張居正等內閣首輔操縱朝政,權傾一時。這表明A.皇權漸趨衰弱 B.君主集權加強C.內閣取代六部 D.首輔權力失控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4、(2013年江蘇高考3題)某學者評唐朝三省制時指出:“凡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未經政事堂議決副署,而由皇帝直接發(fā)出的命令,在當時是被認為違制的,不能為下屬機關所承認?!边@里所謂“違制”的論斷,主要指皇帝背離了A.詔令須由政事堂議決的制度B.門下省執(zhí)掌詔令草擬的職能C.中書省監(jiān)察地方政務的慣例D.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詔令的定制5、(2013年江蘇高考5題)光緒《大清會典》載:“諭軍機大臣行者,既述,則封寄焉。凡有旨存記者,皆書于冊而藏之,屆時則提奏。議大政,讞(審)大獄,得旨則與?!辈牧险f明軍機處A.地處內廷,專管軍務B.參與政務,秉旨辦事C.設有官衙,機構完備D.專理刑獄,職能單一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例題】6、(2014江蘇卷21、)歷代王朝不斷調控中樞權力以維護其統(tǒng)治。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郡舉賢良,對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對,由是獨擢(zhuó)助為中大夫。后得朱買臣、吾丘壽王、司馬相如……等,并在左右。……屢舉賢良文學之士。公孫弘起徒步(平民),數年至丞相。開東閣,延賢人與謀議,朝覲奏事,因言國家便宜。上令助等與大臣辯論,……大臣數詘。

——《漢書·嚴助傳》

請回答:(1)據材料一,歸納漢武帝為削弱相權所采取的舉措。(3分)任用賢良文學之士為身邊近臣;讓他們參與議政、奏事;令其詰難大臣。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誣告(宰相)祎之,……(武)則天特令肅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審問)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經鳳閣(中書?。[臺(門下省),何名為敕?”則天大怒,以為拒捍制使,乃賜死于家。

——《舊唐書·劉祎之傳》

(2)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劉祎之為何不認可王本立宣讀的“敕書”。(3分)詔敕須由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議,而由皇帝直接發(fā)出的詔令被認為是違制的。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材料三(明初內閣大學士)掌獻替可否(意即對君勸善規(guī)過,議論興革),

……凡上之達下,日詔,曰誥……皆起草進畫,以下之諸司。下之達上,曰題,曰奏……皆審署申覆(意即審查簽收,上報或發(fā)回)而修畫焉,平允乃行之。

……大典禮、大政事,九卿、科道官會議已定,則按典制,相機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職官一》(3)據材料三,歸納明初內閣大學士的主要職責;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明初閣臣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勸諫皇帝,匡正過失,討論歷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詔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將九卿等議定的意見經審查后報告皇帝。

說明:內閣始終不是法定中央決策機構;不能統(tǒng)領六部。(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歷代王朝調控中樞權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則。(3分)策略:分散權力;權力制衡。原則:皇權至上。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二、中國古代選官、用官制度1、發(fā)展變化時期制度標準方法演變趨勢夏-商-春秋世官制血緣關系世襲戰(zhàn)國-秦軍功授爵制軍功大小皇帝任命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明清察舉制孝廉(品質才學)推薦九品中正制門第高低推薦科舉制才學(成績)考試標準:家世門第-學識才能;方法:由地方評議推薦-考試選拔;趨勢:趨向制度化,形式日益嚴密,體現(xiàn)相對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2、科舉制(1)興衰:形成于

;完善于

;僵化沒落于

。隋唐唐宋元明清(2)影響明清以前:明清時期:打破了特權壟斷(貴族政治向平民政治演變的標志)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也推動了古代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加強了中央集權(古代封建政治的重要保障舉措)八股取士,禁錮了士人思想,阻礙了科技發(fā)展和社會進步(3)體現(xiàn)的精神: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量才使用;內行管理等。1、(2013年福建高考17題)清末傳教士明恩溥記述:“促使中國學子年復一年地堅持科舉考試,有的直到九十高齡終于拿到文憑方可罷休,有的則死于這一過程中。功名利祿一類是無法說清楚的……九十高齡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樣?唯一的解釋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稟賦。”該材料A.批判學子追求功名利祿B.表明科舉制下學子的愚昧無知C.折射出學子的價值取向D.反映出科舉制失去人才選拔功能【高考例題】中國·古代政治2014.9上旬2、(2012·江蘇歷史,21)(13分)著名學者余英時指出:科舉不是一個單純的考試制度,它將社會結構緊密地聯(lián)系了起來,形成一個多面互動的整體,一直發(fā)揮著無形的統(tǒng)合功能。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科舉之善,在能破朋黨之私。……前此選舉,皆權在舉之之人,士有應舉之才,而舉不之及,夫固無如之何。既可(科舉),……不能應試者,有司雖欲徇私舉之而不得;茍能應試,終必有若干人可以獲舉也。此實選舉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請回答:(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晉時期的選官制度,并通過與上述選官制度的比較,說明科舉制的歷史進步性。(7分)選官制度:察舉制;九品中正制。(2分)進步性:有利于破除結黨營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發(fā)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特權;擴大了官員的來源;提高了從政人員的文化素質。(5分)中國·古代政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