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戲羊拐和骰子課件_第1頁
西藏游戲羊拐和骰子課件_第2頁
西藏游戲羊拐和骰子課件_第3頁
西藏游戲羊拐和骰子課件_第4頁
西藏游戲羊拐和骰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著:仁青央金

獨具特色的西藏游戲

羊拐游戲

簡介:“抓羊骨頭”是十多歲的藏族孩子中常見的一種游戲,參加游戲二至數(shù)人不等,一般是三、四人同玩。玩具是羊的蹄腕骨四個,小砂包一個。常在家中坑上,院內或草地上聚在一起游戲.他們按蹄腕骨的形狀將其分為耳朵、眼睛、心和背四面,在西藏地區(qū)把似耳朵的一面叫“馬”,前面骨凹進的一面叫“山羊”,背面叫“綿羊”,并涂上不同的顏色以示區(qū)別。西藏地區(qū)的孩子把這種涂上顏色的羊、蹄腕骨叫阿即黑。

兩種玩法:1,無人數(shù)限制。2,每個人把自己羊拐中最好的涂上顏色,經常用這個來打別人的羊拐或吃別人的羊拐。3,贏家把輸家的羊拐都拿走。第一種玩法:單打單(指的是羊拐單打單)。這個過程中每個人各拿出一個羊拐,一起拋擲在地上,按等級的高低來判斷輸贏。(馬-驢-羊-山羊

),直至輸家的羊拐都輸為止,也可以中間撤退,但中間撤退者,往往被大家鄙視。

第二種玩法:單打多(用一個羊拐打多個羊拐。)每個人拿出相等數(shù)量的羊拐整齊地放在離地有一定高度的地方,在地上畫一個半圈(這個圈圈的直徑可能有小孩的兩只腳的長度),然后每個人站在離這個放羊拐地方差不多四米之地,按一個一個人來輪流打小墻上的羊拐。這個是由對立面(馬驢對立,羊和山羊對立)的等級和是否在圈內來判斷輸贏。若你的一個羊拐打倒了五個羊拐,前提是在圈內,并且跟你的打出去的羊拐成對立面,而且等級比你的低的其他羊拐,你都可以拿走。落在圈外的都應該重新放上去,再讓別人繼續(xù)打。

骰子

歷史:世界上最長的史詩、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格薩爾中,有很多有關骰子游戲的故事。因三神子(格薩爾)在與兩位哥哥射箭、拋石頭和擲骰子比試中輸給兩個哥哥,因此,投胎人間,降妖除魔,拯救人類的眾人落在他身上。特別是在《霍爾嶺大戰(zhàn)》中,格薩爾通過骰子游戲降服妖魔的故事被世世代代的說唱藝人們演繹得活靈活現(xiàn),骰語經典之極。《米拉日巴傳》是成書于15世紀末的藏族傳記文學名著。傳記中作者桑杰堅贊(1452-1507)詳細敘述了尊者米日巴(1040-1123)一生經歷的同時,其中講到米拉熱巴之父親時,也談到了骰子游戲。西藏民間流傳著很多關于骰子游戲的故事,如遠古時期各路神仙通過擲骰子來決定各自的管轄范圍;各路神仙通過擲骰子來決定自己管轄內平民的生死悲歡等等。建立于1642年的甘丹頗章地方政府時期,骰子游戲已成為一種即斗智又消遣的娛樂活動,受到普通百姓的歡迎,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種娛樂活動。直到今天,骰子游戲仍然是藏區(qū)傳統(tǒng)的娛樂活動,成為藏族民間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玩法:骰子游戲基本規(guī)則簡單明了。一般有2人、3人、4人、6人局之分,4人和6人局是二人為一組對峙。開始時每人(每組)手持九枚籌碼,上午必須由年歲最大的開始擲骰子,下午由年歲最小的開始擲骰子,然后按順時針方向擲骰子。游戲開始后按照骰子點數(shù)擺放的第一個籌碼,規(guī)定為放兩枚,如果擲出的點數(shù)為2、3或12,則可以放三枚,這一開頭的籌碼叫做母籌碼,從第二次起只能下一枚籌碼,這種單放的籌碼稱為子籌碼。游戲過程中,當擲出的點數(shù)與自家原先擺放籌碼所處的點數(shù)吻合時,可以從手中的籌碼在自家籌碼上另加一枚,凡點數(shù)與自家的籌碼之間的點數(shù)相同,可以合并。玩家籌碼間可以互相拼殺,其條件為以多吃少、等數(shù)互吃。不管是合并、上加或吃對家的籌碼,都有再次擲骰的權力。此外,當自家的籌碼數(shù)目比對方少,而且剛好擲到對家籌碼所處的點數(shù)上時,只能停留在原位,按兵不動。當一家的籌碼被對家吃光時,只要這一家擲出九點(必須是6+3點),那么將手中的九枚籌碼全部放在九點上,與對家繼續(xù)游戲。另外,當玩家擲出2點時,可以在2點上放2枚籌碼。如果2點上已有自己的籌碼,可以直接加上多于原有籌碼一枚的籌碼,比如原有二枚籌碼,則可以再加三枚;如果2點上有對家的籌碼,則可以吃對家的籌碼,而且在2點上放比對家原有籌碼多一枚的籌碼,然后讓對家繼續(xù)擲骰子。如果玩家擲出2點后,不想直接放籌碼或吃對家的籌碼,則可以再擲一次,然后可以將擲出的點數(shù)與2點同時運用。

骰子游戲中分曉勝負的主要形式有:(1)玩家中誰先將自己的籌碼過關斬將,走完64顆小子兒者為勝者,特別是將九枚籌碼集合在一起后,成功過關是最佳的勝利方式;(2)當母籌碼擺放后,玩家此后擲出的點數(shù)都打在對家母籌碼的位置上時,只能把自己的母籌碼往前挪位,這樣一直把母籌碼走完局點時也算是贏得勝利;(3)在游戲過程中,當一個玩家擲出2點時,他就可以繼續(xù)擲骰。如果連續(xù)三次擲出2點,贏得勝利;(4)當玩家擲出兩顆骰子上下疊起的特殊點數(shù)時,只要能夠及時、完整地頌出針對這一情況的專用骰詞,則不僅贏得該局勝利,連整套玩具都歸為己有,并且將這種現(xiàn)象視為最為吉祥。雖然藏區(qū)各地方有不同的游戲規(guī)則,但基本游戲規(guī)則大同小異。

4、籌碼。一般用相同形狀和顏色的古幣、小木棍或鐵絲制作,每組9枚,各組所持的籌碼必須有明顯的區(qū)別,以便擺放時分清。5、小子兒。用來計數(shù),一般用海貝、豆?;蛐∈?,其中以海貝為最好,標準數(shù)量為64顆。6、骰墊。用表面光滑的布料、氆氌或皮革做成,面積約1平方米。

骰詞是骰子游戲的靈魂.

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藏族各地方的骰詞具有自己的特點,一般分為牧區(qū)骰詞和農區(qū)骰詞兩大支系。兩個骰子能被擲出的數(shù)字是從2至12,每個數(shù)字都關系到游戲成敗,擲出點數(shù)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擲出的點數(shù)恰好能夠合并或上加自己的籌碼,或者能夠吃對家的籌碼。因此,人們把自己想要的數(shù)子都冠以愛稱,甚至諧音諧意。這些藏語諧音當中,大部分是古文延續(xù)下來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個性。在玩家擲骰子之前,根據(jù)自己所需的點數(shù),對相應的點數(shù)用其代號來頌出語言精簡、樸實的骰詞。比如需要2和3點時說:“倘若爬上如意樹,緞袍皮襖破也罷。”在藏傳佛教中如意樹是具有法力的神樹,因此,骰詞不僅體現(xiàn)了人們尋求佛法真諦的渴望思想和用佛法來滿足自己精神需求的一種深層的精神文化。又如玩家需要7點時說:“喇嘛說莫做三惡,自己卻為所欲為?!辈粌H諷刺和揭穿了一些喇嘛言行不一的卑賤行為,也體現(xiàn)出在全民信教的社會背景中,對佛教的一種新的認識和覺醒,是藏族人民思想進步的一種標志。同時,根據(jù)擲完骰子后的點數(shù),對此又要頌出骰詞。比如擲到2點,會說:“二點來得不遲也不早,對家從我手中跑不了”;擲到三點,會說“格西(高僧)從馬上摔下來,不用下馬討了個巧”當然,擲出3點時,對家肯定會用另一種骰詞來諷刺你擲的臭。

主要價值1、歷史價值。綜觀藏族骰子游戲的產生、發(fā)展的歷史,骰子游戲在西藏有上千年的歷史,深深地扎根于雪域高原,游戲反映出藏族人民的智慧,又廣泛而深刻地表現(xiàn)出藏民族文化獨有的內涵與特征。2、文化價值。骰子游戲是藏族民間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游戲過程中骰詞所表達的內容非常豐富,蘊藏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民族特色。骰詞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風俗、生活、故事等,通過玩家幽默詼諧、諷刺調笑、歌功頌德等各種方式表達,比喻貼切,形象鮮明,富于韻律,反映了廣大藏族人民的情感、生活等,成為藏族民間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出現(xiàn)了眾多以骰子為內容的文學作品,并且表演藝術家將骰子文化搬到舞臺,2009年西藏電視臺藏歷新年晚會上的群口相聲《骰子趣話》中,在繼承傳統(tǒng)骰子文化的基礎上,對骰語注入現(xiàn)代氣息的文化色彩,通過藝術家活靈活現(xiàn)的生動表演,深受觀眾喜愛。3、益智價值。骰子游戲作為在藏區(qū)廣為流傳的傳統(tǒng)智力游戲,游戲過程中并不是把骰碗扣到骰墊上就完事,還要有很好的戰(zhàn)術技巧。既動手又動腦,真正起到健身、益智作用。游戲中的骰語不僅用來增添娛樂氣氛,而且用來操練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