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美國新聞史_第1頁
人大美國新聞史_第2頁
人大美國新聞史_第3頁
人大美國新聞史_第4頁
人大美國新聞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美國新聞史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力丹美國地圖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TheStarsandStripesForever)產(chǎn)生于1814年英美戰(zhàn)爭時的巴爾的摩戰(zhàn)場作詞: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ScottKey)作曲:約翰·菲力浦·蘇薩

oh,say,canyousee,bythedawn'searlylight,哦,你可看見,透過一線曙光,whatsoproudlywehail'datthetwilight'slastgleaming?我們對著什么,發(fā)出歡呼的聲浪?whosebroadstripesandbrightstars,thro'theperilousfight,誰的闊條明星,冒著一夜炮火,o'ertherampartswewatch'd,weresogallantlystreaming?依然迎風招展,在我軍碉堡上?andtherockets'redglare,thebombsburstinginair,火炮閃閃發(fā)光,炸彈轟轟作響,gaveproofthro'thenightthatourflagwasstillthere.它們都是見證,國旗安然無恙。osay,doesthatstar-spangledbanneryetwaveo'erthelandofthefreeandthehomeofthebrave?你看星條旗不是還高高飄揚在這自由國家,勇士的家鄉(xiāng)?1814年,英國艦隊直撲麥克亨利堡,晝夜連續(xù)猛轟此堡。當時,律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乘船到英艦交涉釋放被扣留的美國平民。他目擊了英軍炮轟麥克亨利堡,次日早晨,他透過戰(zhàn)場上的硝煙看到星條旗仍在要塞上空獵獵飄揚時感慨萬分,激情滿懷地寫下了《星條旗永不落》這首詩。詩歌很快不脛而走,后被配上曲譜后流傳全國。1931年,美國國會將《星條旗永不落》定為國歌。如今,巴爾的摩市的麥克亨利堡已被辟為國家紀念地和歷史圣地。一、美國簡史1607年5月,104名英國人乘船跨越大西洋來到現(xiàn)在的美國弗吉尼亞州詹姆斯敦這里,在此建立了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定居點。2007年5月11日,該鎮(zhèn)舉行了紀念北美首個英國殖民定居點建立400周年的活動。圖為仿造的當年船只抵達當年的舊港。

最早的體現(xiàn)美國精神的歷史文字1620年“五月花號公約”奠定美國精神,即自治制度和法治思想。這是美國精神歷史的開端。美國的建立沒有任何歷史包袱。五月花號(Mayflower)是1620年一艘從英格蘭的普利茅斯前往美洲新大陸馬薩諸塞的客船。102名乘客在上岸之前,其中的41名成年男子在船上簽訂的公約。主要內(nèi)容: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強基督教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譽,我們漂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fā)第一個殖民地。我們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簽約,自愿結(jié)為一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實施、維護和發(fā)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布的被認為是對這個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適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規(guī)、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據(jù)此于耶穌紀元1620年11月11日,于英格蘭、法蘭西、愛爾蘭第十八世國王暨蘇格蘭第五十四世國王詹姆斯陛下在位之年,我們在科德角簽名如下……1620年11月,五月花號的移民上岸建設(shè)新世界因惡劣的天氣令航道偏移,延誤令他們無法抵達倫敦維吉尼亞殖民公司容許他們所到的,將來成為了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地帶。為了平息這班移民者在航行中積累的糾紛,也為了上岸建立新殖民地以及可能的自治政府作好準備。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號靠岸于鱈魚角時,船上102名新移民中的41名成年男子簽署了五月花號公約?!拔逶禄ㄌ枴钡某霭l(fā)地——英國普利茅斯港,現(xiàn)在成為旅游圣地如今的普利茅斯港1733年形成現(xiàn)在美國東北的13個州(三種體制:直屬皇家殖民地、業(yè)主殖民地、自治殖民地)、近80萬平方公里。1756-1763年,與法國的七年戰(zhàn)爭,英國取得北美的基本控制權(quán)。1775-1783年,獨立戰(zhàn)爭(4月19日戰(zhàn)爭爆發(fā))。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1789年3月4日,通過《美國憲法》。1791年通過憲法1-10修正案(統(tǒng)稱“人權(quán)法案”)。獨立宣言摘錄: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nèi)舾刹豢勺屌c的權(quán)利,其中包括生存權(quán)、自由權(quán)和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為了保障這些權(quán)利,人們才在他們中間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當權(quán)利,則是經(jīng)被統(tǒng)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對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起破壞作用時,人民便有權(quán)予以更換或廢除,以建立一個新的政府。美國憲法目前有修正案27條,前10條統(tǒng)稱“人權(quán)法案”。最后一條是1992年通過的。1.信仰、言論出版、請愿自由。2.攜帶武器的自由(民兵制度)。3.私宅不得侵犯。4.人身和財產(chǎn)不得侵犯。5.法律審判公正和獨立。6.審判中被告的權(quán)利。7.保護陪審團審判的習慣權(quán)利。8.不得索取過多的保釋金,不得處以過重的罰金,或施加殘酷的、非常的刑罰。(原文)9.本憲法對某些權(quán)利的列舉不得被解釋為否定或輕視由人民保有的其它權(quán)利。(原文)10.憲法未授予合眾國,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quán)力,分別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原文)1807年開始工業(yè)革命。1846-1848年,美墨戰(zhàn)爭。1848年2月2日,美墨雙方簽訂條約,美國取得了墨西哥一半以上的領(lǐng)土,合計約235萬平方公里。這就是今天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內(nèi)華達州、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大部,以及科羅拉多州和懷俄明州的一部分。美國僅僅付給墨西哥1500萬美元作為“補償”。右下圖:美墨戰(zhàn)爭時期的美國總統(tǒng)泰勒左下圖:美軍進入墨西哥城

美國領(lǐng)土的擴張1861-1865年,美國內(nèi)戰(zhàn)(南北戰(zhàn)爭)北方格蘭特將軍和南方李將軍1896年李鴻章訪問美國,普利策的紐約《世界報》黃色孩童畫1896年9月,李鴻章答紐約時報記者問美國記者:閣下,您贊成將美國的或歐洲的報紙介紹到貴國嗎?李鴻章:中國辦有報紙,但遺憾的是中國的編輯們不愿將真相告訴讀者,他們不像你們的報紙講真話,只講真話。中國的編輯們在講真話的時候十分吝嗇,他們只講部分的真實,而且他們的報紙也沒有你們報紙這么大的發(fā)行量。由于不能誠實地說明真相,我們的報紙就失去了新聞本身的高貴價值,也就未能成為廣泛傳播文明的方式了。

李鴻章訪問費城1898年,發(fā)動美西戰(zhàn)爭,開始向世界擴張。下圖:被炸沉的“緬因號”美國軍艦(哈瓦那港內(nèi))分析:美國建國時的人口素質(zhì)高,主要是勞動者,具有開發(fā)意識、新教倫理精神。同樣是到美洲的歐洲移民,早期北美人與中南美人比較馬克思:“在那里,不是表現(xiàn)為一個長達數(shù)百年的運動的遺留下來的結(jié)果,而是表現(xiàn)為一個新的運動的起點。”(《全集》46卷上冊4頁)美國是由千千萬萬不愛自己祖國的人組成的國家,但他們都很愛美國。恩格斯:“富饒的加利福尼亞從對它毫無作為的懶惰的墨西哥人手中擺脫出來,這有什么害處呢?如果精力充沛的美國佬迅速開發(fā)那里的金沙礦床,增加流通手段,在短時間內(nèi)在太平洋沿岸最適宜的地方集中稠密的人口,開展廣泛的貿(mào)易,建立許多大城市,開辟輪船交通,鋪設(shè)從紐約到舊金山的鐵路,第一次使太平洋真正接觸現(xiàn)代文明,在歷史上第三次為世界貿(mào)易開辟新的方向,那有什么不好呢?”(《全集》6卷326頁)同樣是北美移民,早期美國人與加拿大人比較。馬克斯·韋伯(MaxWeber)《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三聯(lián)書店1987年中文版。作者努力探求現(xiàn)代西方社會促進物質(zhì)社會發(fā)展的一種精神因素。小說《紅字》(霍桑著,創(chuàng)作于1851年,背景1650年)“一片墨黑的土地,一個血紅的A字。”

美國移民的新教體現(xiàn)了一種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在這里生根?!八麄兂缟姓嬲淖杂伞@種自由涵蓋了廣泛的道德涵義。他們把一切破壞和蔑視這種自由信念的行為一概斥責為對權(quán)威的褻瀆。”他們深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是被上帝選中來實現(xiàn)上帝意志的人,負有宣揚上帝的福音、拯救世界的使命。承擔著上帝賦予的把他們自己的價值觀與政治制度推廣到全球的神圣使命。這樣的使命感和優(yōu)越感,使得美國常常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審視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一切行為。美國政治學家查爾斯·愛德華·梅里亞姆說:“清教徒的政治觀念和道德觀念在美國國民的發(fā)展中一直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泵绹h派的發(fā)展變化:獨立戰(zhàn)爭時期:獨立派(愛國派)、忠君派(?;逝桑┙▏跗冢郝?lián)邦派、民主共和派19世紀30-50年代以后:共和黨1828年(媒介形象:大象)、民主黨1854年(媒介形象:公驢)美國文化歷史人物:杜威(1859-1952),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家,為美國經(jīng)驗主義傳播學奠定了認識基礎(chǔ)。惠特曼(1819-1892),美國詩人,代表作《草葉集》(1855年出版)。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作家,代表作《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海明威(1899-1961),美國作家,代表作《老人與?!?。《紅字》(霍桑),1851年創(chuàng)作。《湯姆叔叔的小屋》(斯托),1852年發(fā)表。美國戰(zhàn)后歷任總統(tǒng):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維爾、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布什、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羅斯福的競選勝利,當時仰仗廣播

羅斯福在進行著名的爐邊談話

肯尼迪的競選勝利,當時仰仗電視辯論右下圖:1960年肯尼迪和尼克松電視辯論奧巴馬的競選勝利,現(xiàn)在仰仗新媒體右下圖:“我的奧巴馬”網(wǎng)站工作間二、美國新聞業(yè)的發(fā)展特點1.美國新聞自由政策的一氣呵成1733-1735年曾格案件,開創(chuàng)新聞自由的先河.1734年,約翰.彼得.曾格因出版《紐約周刊》批評了殖民總督的政策被以煽動性誹謗罪被捕。他的律師是來自費城的安德魯.漢米爾頓(AndrewHamilton1676-1741)。他辯護說,“人們遭受了最大的傷害和壓迫還不能隨便抱怨,或者說如果敢抱怨,他們的身體和財產(chǎn)就會因此被摧毀。如果這種折磨不是奴役,那還有什么國家才能保持奴隸制呢?”他進一步指出:“對于一個高尚的人,失去自由,不如死?!币驗樽杂墒欠磳E用權(quán)力的唯一堡壘。在各個時代,濫用權(quán)力都是以最優(yōu)秀的人的血為代價換取其野性的欲望和無窮的野心。陪審員們會被漢米爾頓說服了,認為對皇家總督的指責是真實的,宣告曾格無罪,這是在英國殖民地上出版自由的重大勝利。1765年成功抵制報紙印花稅為阻止《印花稅法》生效,舉行游行示威,高呼“要自由,不要印花稅”,搗毀稅局,放火焚毀成堆的稅票,迫使稅吏辭職。1765年11月1日原本應該是《印花稅法》正式生效的日子,可是找不到一張印花稅票,沒有人代銷印花稅票,報紙不貼印花稅票照樣出版。第二年英國被迫廢除印花稅法1767年成功抵制紙張稅。馬薩諸塞議會又向各殖民地議會發(fā)出巡回信件,重申“無代表即不納稅”的原則,人民再度掀起抵制運動,反抗英國稅吏。英國1770年3月被迫廢除《唐森德稅法》。1791年通過憲法第一修正案從法律上確立新聞自由:“國會不得通過建立尊奉某一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不得廢止言論與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集會、請愿、訴愿之自由?!瘪R克思:“你們可以在北美找到最純真最標本的出版自由現(xiàn)象?!保ā度?版1卷78頁)下圖:鐫刻于美國印第安納州不來梅公共圖書館門前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20世紀的新發(fā)展:確立人民的知曉權(quán)(therighttoknow)1966年情報自由法各級政府部門的記錄,如無特殊情況,應向任何公民開放;公民可以就不理會或拒絕查閱政府資料的事實向法院起訴。1996年通過該法的修正案,要求適用于政府紙質(zhì)文件的標準適用于電子檔案。眾議院402:0通過,參院以呼聲通過。1977年的陽光法案政府各部門屬于討論性質(zhì)的會議向社會公開,秘密會議要征得該部門首席法律官員同意。公民認為秘密會議應該公開者,可向法院投訴。美國1966年《情報自由法》最近的一次被運用《競報》2006年3月1日12版(報紙錯譯為《新聞自由法》)2.從黨報時期轉(zhuǎn)變到商報時期的典型國家,似乎一夜之間變化的原因。3.新聞業(yè)的發(fā)展統(tǒng)領(lǐng)世界新潮流:

19世紀末20世紀初黃色新聞潮的高漲與退潮;

19世紀末的報業(yè)集團化;新聞自由政策與技術(shù)上廣播頻道的國家管理;

20世紀30年代限制傳媒托拉斯化與1996年新電信法等等,均對世界新聞傳播業(yè)產(chǎn)生巨大影響。4.美國與歐洲國家的一個不同點:經(jīng)歷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黃色新聞潮后,高級報紙的影響力較大,美國沒有英國《太陽報》、德國《圖片報》那樣影響面很大、相當庸俗的大眾化報紙。一位美國學者總結(jié)的美國新聞傳媒業(yè)的六個特征:1.美國新聞傳播業(yè)是一類企業(yè)2.這一行業(yè)自視為公眾信賴的代表3.美國新聞傳播業(yè)基本上不受約束4.美國沒有統(tǒng)一的新聞定義5.主流媒體一般置身于意識形態(tài)之外6.美國媒體傳統(tǒng)上以社區(qū)為基礎(chǔ)(右書第7-8頁)(/jiaoliu/jl02&0301/usnews.html.)美國媒體歷史上的三個特征:1.“新聞的通路與這個國家一道成長”。美國傳媒從誕生起就一直為爭取新聞自由而斗爭。2.19世紀中葉以后,美國媒體始終堅持政治獨立、經(jīng)濟自立、報道中立等原則,傳媒不屬于政黨與政府。3.美國主流媒體堅持扮演“第四權(quán)力”的角色。在一個自治的民主社會里,重要的公共問題由公民自己決定,而理性的選擇依賴于公民獲得確鑿真實的信息,依賴于公民就相關(guān)的問題進行自由而公開的討論,而信息與討論的平臺的提供者便是傳媒。(張金璽、趙剛:彭伯《大眾傳播法》譯序《法律維度下的新聞自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三、美國新聞業(yè)發(fā)展簡史美國第一臺印刷機的名稱叫DayePress,1638年由Glover和他的妻子安置在哈佛大學的劍橋鎮(zhèn),操作者叫StephenDayorDaye,印刷機由此而得名。該機器后來歸哈佛校長HenryDunster所有。第二臺于1659年歸哈佛印刷廠所有,專門用于印刷JohnEliot‘s的傳教書。第三臺出現(xiàn)于1660年?,F(xiàn)在哈佛只有關(guān)于第一架印刷機的照片(攝于1908年)北美第一架印刷1539年由西班牙傳教士帶到墨西哥。美國第一本印刷的書1640年StephenDaye(第一臺印刷機印刷)印刷,該書被稱作TheBayPsalmBook,但真正的書名是TheWholeBookeofPsalmesFaithfullyTranslatedintoEnglishMetre。它顯示出對清教徒而言,什么是最神圣的——對福音的翻譯應該完全忠實,應該被全體教徒以崇敬之心來吟唱。。1689年,第一張無標題無期號的印刷新聞紙,報道了英國發(fā)生的光榮革命。1690年9月,波士頓出現(xiàn)了第一張有期號的報紙《國內(nèi)外公共事件》(PublickOccurrencesBoth,月報,但被州總督以未經(jīng)許可不得發(fā)行為理由,予以禁止。一般把1704年4月24日創(chuàng)刊的周報《波士頓新聞信札》(BostonNewsLetter)視為美國的第一張報紙,創(chuàng)辦人是該地郵政局長坎貝爾(J.Compbell)。該報內(nèi)容和形式仿照《倫敦公報》,但社會新聞較多,還有少量廣告。美國早期報紙中較為著名的報人是富蘭克林(Franklin)兄弟。1721年,哥哥J·富蘭克林創(chuàng)辦《新英格蘭報》(NewEnglandCourant),該報是美國第一家富有文學和娛樂色彩的報紙,弟弟本杰明·富蘭克林參與了該報的編寫工作。1729年,本·富蘭克林在費城主辦《賓西法尼亞公報》(PennsylvaniaGazette),主持編務18年。他注重文化檔次,同時又注意刊登較多的廣告,在經(jīng)營方面也有不少新的經(jīng)驗。美國百元鈔的人物便是本杰明·富蘭克林。美國先有報紙,后有雜志,1741年1月在費城出現(xiàn)美國第一家雜志《美洲雜志》(AmericanMagazine),與歐洲主要國家報刊的發(fā)展情形相反。1775—19世紀中葉,美國的黨報時期。1775年,美國第一家日報《賓夕法尼亞晚郵報》。作為日報在費城只存在17個月。1776年的《賓夕法尼亞晚郵報》美國的黨報時期的具有政治傾向的著名報人霍拉斯·格里利(HoraceGreeley)1872年發(fā)表《獨立報業(yè)宣言》,他說:“自今以后,我將努力使本報成為一份完全獨立的報紙。”。1851—1862年,馬克思為他的《紐約每日論壇報》撰稿12年。該報持傅立葉社會主義思想。1878年12月12日,約瑟夫·普利策(JosephPulitzer),為他在圣路易斯組辦報紙《郵訊報》(Post—Dispatch)制定的辦報方針是:“郵訊報不為黨派服務,而為人民服務;不是共和黨的喉舌,而是真理的喉舌;不追隨任何主張,只遵循自己的結(jié)論;不支持‘行政當局’,而是批評它;反對一切騙局,不管發(fā)生于何處,也不管它是何種性質(zhì);提倡原則和思想,不提倡偏見和黨派性?!?833年9月3日《太陽報》(TheSun),美國第一張成功的美分報,創(chuàng)辦人本杰明·戴(BenjaminHenry

Day,1810-1889)。下圖:本杰明·戴右圖:該報1834年11月26日頭版1835年《紐約先驅(qū)報》,創(chuàng)辦人貝奈特(J.G.Bennett).下圖為貝奈特人像1841年《紐約每日論壇報》,創(chuàng)辦人霍拉斯·格里利(H.Greeley)及該報編輯部合影。1851年《紐約時報》,創(chuàng)辦人雷蒙德(HenryJ.Raymond)下圖為雷蒙德19世紀末美國第一個報團:斯克利普斯報團。EdwardWillisScripps(1854-1926)19世紀末黃色新聞潮的漲潮和20世紀初的退潮,以及20世紀20年代的“小報熱”。右上圖:JosephPulitzer(1847-1911)

;WilliamRandolphHearst(1863-1951)右下圖:紐約世界報、黃孩子

1896年《紐約時報》形成美國高級報紙的傳統(tǒng)(A.Ochs奧克斯開創(chuàng))?!都~約時報》自1896年起在頭版左上角的箴言:AlltheNewsThat’sFittoPrint該報的走廊里還刻著當年奧克斯的報訓:“公正地報道新聞,不畏懼或不偏私,不卷入任何政黨、派別和利益之中?!保╰ogivethenewsimpartially,withoutfearorfavor,regardlessofanyparty,sectorinterestinvolved)

1908年11月25日,瑪麗·貝克·艾迪夫人(Mrs.MaryBakerEddy,1821-1910)在波士頓創(chuàng)辦《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ChristianScienceMonitor),當時她已經(jīng)87歲。由于曾受到媒體的傷害,她決心自己辦一份公正的報紙。因為該報由基督教科學出版社出版,因而報名便由此而來。該報雖與宗教團體有關(guān),但不是宗教報紙,而是面向“世俗”的一般性報紙。該報的報風追隨《紐約時報》開創(chuàng)的嚴肅報紙傳統(tǒng),每天報紙左上角有一句話:toinjurenoman,buttoblessallmankind該報原為對開報紙,1975年改為4開報紙。最高發(fā)行量23萬份(1970年),2008年下降到5萬份,但是網(wǎng)站每月瀏覽500萬人次。它登廣告比例低于其他大報,每天刊登的篇幅僅占整個版面的25%,而一般報紙的廣告約占40-60%;二是廣告的內(nèi)容,一般不接受煙、酒、專利藥品、咖啡等廣告;三是擁有較多的國外廣告,這主要是由于該報在國外讀者中有較高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1900年美聯(lián)社(theAssociatedPress)正式成立。(并非他們自己吹噓的1848年?。┥玳L斯通(MelvilleElijahStone,1848-1929)1920年11月2日第一家廣播電臺KDKA開播(匹茨堡)。另一說是1920年8月20日的8MK電臺(底特律),但它是實驗臺,1921年10月才取得正式商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當時改名WWJ)。1926年美國無線(RCA)、通用(GE)和西屋(WH)三大電器公司建立NBC。1928年威廉·佩利(WilliamS.Paley)用30萬美元買下1927年組建的哥倫比亞留聲機廣播公司(CPBS),改組為CBS。FCC(1934年)的建立。反托拉斯法和第三個大廣播公司ABC的形成(1945年)WilliamS.Paley,1901-19901921-1967年李普曼(WalterLippmann,1889-1974)在報刊專欄作家的崗位上,一生寫作1萬多篇報刊專論(分別在《世界報》、《先驅(qū)論壇報》、《新聞周刊》發(fā)表),共匯集91卷。左圖:1937年9月時代雜志封面的李普曼照片1923年新聞周刊《時代》(theTime)創(chuàng)刊。下圖:創(chuàng)始人哈登(BritonHadden)、盧斯(HenryLuce)右圖:第一期雜志封面(人物是當時的國會議長、共和黨人JosephGurneyCannon1941年5月2日,美國FCC正式向10家電視臺頒發(fā)執(zhí)照,開始了電視臺的商業(yè)運營。1942年VOA開播。右圖:設(shè)在華盛頓美國聯(lián)邦政府大樓內(nèi)的VOA,與美國健康與人服務部同一個門出入。1953年休奇·赫夫納(HughHefner)創(chuàng)辦《花花公子》雜志。1958年合眾社與國際社合并。1967年通過公共廣播法,形成非贏利CPB公司。1980年CNN開播。1981年彭博社成立(以提供金融信息為主的信息公司)。1996年通過新電信法,新一輪電子傳媒的急遽擴張和兼并。四、美國新聞業(yè)目前的格局1.報紙美國報紙9025種,日報1452種,非日報7573種,日報日發(fā)行5400萬份,社區(qū)報周發(fā)行7100萬份三大代表性報紙: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洛杉磯時報(LosAngelesTimes))右圖:新京報2006年11月15日A29版《紐約時報》,1851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100萬出頭。該報老板的變遷:1851年起雷蒙德,1869年起瓊斯(GeorgeJones),1893年起米勒(CharlesR.Miller),1896年起奧克斯(AdolphS.Ochs),1935年起蘇茲貝格家族。現(xiàn)在的紐約時報公司是個綜合性傳媒集團,年收入29億美元。

左上角的箴言:AlltheNewsThat’sFittoPrint

右圖:2000年改版樣式

2009年、2007年該報樣式《華盛頓郵報》,1877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80萬。該報現(xiàn)任老板是唐納德·格雷厄姆(其母凱瑟琳)。華盛頓郵報公司也是一個綜合性傳媒集團,擁有《新聞周刊》、6家電視臺和一批有線臺。

《洛杉磯時報》,1881年創(chuàng)刊。發(fā)行量100萬出頭。被稱為最重的報紙。現(xiàn)在屬于“芝加哥論壇公司”。唯一的全國性報紙(也是美國發(fā)行量最多的報紙):《今日美國》,1982年創(chuàng)刊,屬于甘尼特報團。發(fā)行量230多萬。

“今日美國體”:“敘事簡潔,不說廢話”“少寫背景,強調(diào)新聞”。華爾街日報,世界上最大的金融類報紙(也是美國發(fā)行量居第二位的報紙):《華爾街日報》,1889年7月8日創(chuàng)刊,1940年以后成為金融新聞為主的報紙,原屬于道·瓊斯公司所有,2007年8月,被默多克以56億美元收購,發(fā)行量200多萬。

右圖:創(chuàng)刊號和90年代的頭版現(xiàn)在的《華爾街日報》樣式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007年5月29日頭版)2009年4月開始,以網(wǎng)絡版替代紙質(zhì)版

下圖:最后一任主編約翰·伊瑪《西雅圖郵報》(seattlepostintelligencer)2009年3月17日出版最后一期紙制報紙后,改為網(wǎng)絡報紙,是為美國第一家轉(zhuǎn)版的大報。該報1863年創(chuàng)刊,擁有146年的歷史?,F(xiàn)有職工181人,留用40人(編輯20,廣告20)。4月,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變成網(wǎng)絡報紙。美國報紙2009年金融危機下的情形:舊金山街頭的報箱(投幣或免費?。?.雜志三大新聞周刊:《時代》《新聞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具有美國特色的《紐約客》周刊(TheNewYorker,1925年創(chuàng)刊)該刊的經(jīng)營經(jīng)驗有兩點:“首先要抓住讀書人有閱讀欲望的共性主流興趣,同時不要太高眉(不要高估讀書人),才可以把餅做大。”(陳冠中《我眼中的美國人文雜志》,《新京報》2006年4月14日C22版)《時代》,1923年創(chuàng)刊,布雷頓·哈登(BritonHadden

1898-1929)和亨利·盧斯(HenryLuce,1898-1967)1929-1964年主持該刊35年?,F(xiàn)在該刊發(fā)行量500萬,世界上發(fā)行量最大的新聞周刊。1989年時代公司與華納兄弟公司(電視公司)合并為時代華納公司?!缎侣勚芸?,1933年創(chuàng)刊。1961年起屬于華盛頓郵報公司,300萬?!缎侣勚芸吩庥鑫C,發(fā)生量降到150萬;東家《華盛頓郵報》準備出售該刊?!董h(huán)球時報》2010年5月7日11版2010年8月2日,77歲的《新聞周刊》以1美元賣給了美國92歲的音響業(yè)設(shè)備制造業(yè)大亨、哈曼國際工業(yè)集團名譽主席西德尼·哈曼(SidneyHarman)。此時該刊已經(jīng)虧損7千萬美元。哈曼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我從來沒有把這當成傳統(tǒng)買賣。這項投資的目的是為這份雜志轉(zhuǎn)型提供燃料,在紙質(zhì)、移動和數(shù)字媒體領(lǐng)域重振運營。嚴格意義上說,不賠不賺就是成就。尤其是在新聞業(yè)。”哈曼的年齡比這本刊物還要大15歲。他把《新聞周刊》比作“國家寶藏”,他說,他是一位有閱歷、洞明世事的生意人,“對新聞業(yè)的作用有著一種基本的尊重”,并且,他會為《新聞周刊》帶來“活力和新的方針”。他承諾,不僅繼續(xù)出版雜志,還將繼續(xù)運營其網(wǎng)站,保留大部分老雇員?,F(xiàn)在該刊準備只出網(wǎng)絡版?!睹绹侣勁c世界報道》1948年組辦,1984年以后為波士頓地產(chǎn)商兼出版商莫蒂默·朱克曼(MortimerZuckerman)所有,發(fā)行量250萬。

《紐約客》雜志(右下:2006年和1998年的一期)其他雜志:《讀者文摘》(theReader‘sDigest),1922年由華萊士夫婦DeWittWallace(1889–1981)、LilaBellAchesonWallace(1889–1984),創(chuàng)辦,現(xiàn)在全世界發(fā)行3000萬,其中美國1600萬。世界上發(fā)行量居第二位的雜志。世界上發(fā)行量居第二位高的雜志《讀者文摘》《全國地理雜志》(NationalGeographic),1888年10月創(chuàng)刊,全國地理學會編輯,發(fā)行量1000萬。右圖:2007年1月的該雜志封面有五六種婦女雜志發(fā)行量在500萬以上1883年創(chuàng)刊的《家庭婦女雜志》(LadiesHomeJournal)右圖:該雜志1922年和2005年封面1885年5月創(chuàng)刊的《好家政》(GoodHousekeeping)下圖:1908年和2007年的該雜志封面1922年創(chuàng)辦的《美好家園》(BetterHomesandGardens),發(fā)行量765萬。1932年創(chuàng)辦的《家庭圈子》(FamilyCircle),發(fā)行量390萬。女士家庭雜志(Ladie’sHomeJournal),1983年創(chuàng)辦,發(fā)行量384萬。品味家(TasteofHome),1993年創(chuàng)辦,發(fā)行量320萬。家庭樂趣(FamilyFun),185萬。婦女世界(Woman’sWorld),136萬。女性健康(Woman’sHealth),116萬。家庭勤雜工(FamilyHandyman),116萬。1931年創(chuàng)刊的《婦女日》(Woman‘sDay)下圖:1942年和2008年的封面美國退休人協(xié)會原來出版《現(xiàn)代成熟》(ModernMaturity),2002年在《現(xiàn)代成熟》與《我這一代人》(MyGeneration)合并,出版《AARP》(theAmericanAssociationofRetiredPersons

)雜志,發(fā)行量3800萬,世界上發(fā)行量最高的雜志。該雜志的最前身是1958年的《AARP雜志》(AARPthemagazine)。2002年前的雜志《現(xiàn)代成熟》世界上發(fā)行量最高的雜志《AARP》《花花公子》和《閣樓》(Penthouse)發(fā)行量都在300萬以上。純色情雜志《閣樓》(1965年在英國創(chuàng)刊,1969年轉(zhuǎn)移美國。2006年申請破產(chǎn))3.通訊社美聯(lián)社(theAssociatedPress),1900年組建,美國最大的通訊社,世界四大通訊社之一。右圖:位于華盛頓的美聯(lián)社(AP)總部大門和編輯部的一個編輯廳。美聯(lián)社20世紀初的辦公室合眾國際社(UnitedPressInternational),1958年組建,美國第二大通訊社,世界四大通訊社之一。右圖:在紐約的合眾國際社大門紐約前市長邁克爾·彭博1981年建立彭博社(BloombergL.P.),這是一家金融信息公司,數(shù)據(jù)、新聞和分析的供應商。為全球各地的公司、新聞機構(gòu)、金融和法律專業(yè)人士提供時事行情、金融市場歷史數(shù)據(jù)、價格、交易信息、新聞和通訊工具。在世界各地有100多個辦事處、8000員工;擁有130個新聞分社和2000名新聞人員,擁有彭博電視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