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結構實體檢測方案_第1頁
建筑工程施工結構實體檢測方案_第2頁
建筑工程施工結構實體檢測方案_第3頁
建筑工程施工結構實體檢測方案_第4頁
建筑工程施工結構實體檢測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結構實體檢測方案2011年04月12日目錄HYPERLINK\l"_Toc308936414"一、工程概況1HYPERLINK\l"_Toc308936415"1.1項目概況1HYPERLINK\l"_Toc308936416"1.2結構實體概況1HYPERLINK\l"_Toc308936417"二、結構實體檢驗的目的2HYPERLINK\l"_Toc308936418"三、結構實體檢驗的內容2HYPERLINK\l"_Toc308936419"四、結構實體檢驗實施計劃3HYPERLINK\l"_Toc308936420"4.1、同條件試塊留置3HYPERLINK\l"_Toc308936421"4.2、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4HYPERLINK\l"_Toc308936422"4.3、樓板厚度檢測及樓層層高凈高的檢測5結構實體檢測方案一、工程概況1.1項目概況位于煙臺市牟平區(qū)高陵鎮(zhèn)王家疃村北約500米處丘陵頂部南側,站址西側緊鄰高陵鎮(zhèn)王家疃至孔辛頭南北公路,交通便利。本工程總占地面積3.0291公頃(45.44畝),圍墻內占地面積2.5962公頃(38.94畝),總建筑面積1195.08m2,本期變電容量2×750MVA。本工程建筑物包括主控通信樓、綜合繼電器小室、水泵房各1座,構筑物包括主變壓器基礎及防火墻、500kV構支架及基礎、500kVGIS基礎、220kV架支構及基礎、220kVGIS基礎、站區(qū)道路及電纜溝、站區(qū)給排水等。本工程采用三相一體變壓器,500kV配電裝置采用GIS組合電器,220kV配電裝置采用GIS組合電器,安裝4組60MVar并聯(lián)電容器和2組60MVar并聯(lián)電抗器。采用分層分布式微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繼電保護裝置分散布置于各配電裝置附近。1.2結構實體概況本工程新建主控通信樓、綜合繼電器小室各1座,主控通信樓建筑高度為8.50m,設計標高±0.000相當于絕對高程117.05m。結構實體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一級,建筑物耐火等級二級,地基基礎的設計等級為乙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建筑場地類別為11類。填充墻砌體采用蒸壓灰砂磚,M10混合砂漿砌筑。主要接結構材料及鋼筋保護厚度:綜合繼電器室高度為4.50m,設計標高±0.000相當于絕對高程118.35m。結構實體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建筑物耐火等級二級,地基基礎的設計等級為乙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建筑場地類別為11類。填充墻砌體采用蒸壓灰砂磚,M10混合砂漿砌筑。主要接結構材料及鋼筋保護厚度:二、結構實體檢驗的目的對結構實體檢驗是在相應分項工程驗收合格、過程控制使質量得到保證的基礎上,對重要項目進行的驗證性檢查,其目的是為了加強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驗收,真實地反映混凝土強度、樓板厚度及受力鋼筋位置等質量指標,確保結構安全。三、結構實體檢驗的內容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的有關規(guī)定,并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我項目計劃在施工中做如下結構實體檢測內容:1、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在澆注混凝土的同時,留置標準養(yǎng)護試塊和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根據不同澆注部位,留置一組或兩組,必須保證每次梁板澆注有一組供拆模用,其余見留置計劃?;炷翗藴署B(yǎng)護試件的取樣及留置規(guī)定如下:①每澆筑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②當一次連續(xù)澆筑不超過10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100m3取樣不得少于一次;③當一次連續(xù)澆筑超過10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樣不得少于一次;④每一樓層分區(qū)、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2、在主體結構施工完后進行鋼筋保護層檢測,主要是鋼筋位置可能顯著影響結構構件承載能力和耐久性的構件和部位,如梁、板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3、每一樓層施工完畢進行樓板厚度、樓層層高和凈高的檢測。四、結構實體檢驗實施計劃4.1、同條件試塊留置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留置計劃序號留置部位砼強度等級留置組數1主控樓通信樓一層柱梁板C3032主控樓通信樓二層柱梁板C3033綜合繼電器室柱梁板C353合計C306C353以上用于結構實體檢測的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樣數量,符合下列要求:a、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應由監(jiān)理、建設、施工等各方共同選定;b、對混凝土結構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強度等級,均應留置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c、同一強度等級的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其留置的數量應根據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確定,不宜少于10組,且不應少于3組。d、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拆模后,應放置在靠近相應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的適當位置,并應采取相同的養(yǎng)護方法。(應裝入有明顯標識的鋼筋籠內予以保護)上述是根據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對結構性能的影響及對檢測結果的代表性,規(guī)定了結構實體檢測用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樣數量。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應由各方在混凝土澆筑入模處見證取樣。同一強度等級的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的留置數量不宜少于10組,以構成按統(tǒng)計方法評定混凝土強度的基本條件;留置數量不應少于3組,是為了按非統(tǒng)計方法評定混凝土時,有足夠的代表性。項目部根據工期要求,用φ14鋼筋焊成3個鋼筋籠供保護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用,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拆模后,用毛筆在光滑一面標識部位、制作日期、砼標號等情況。裝入鋼筋籠內,然后上鎖,放在樓層內相應位置進行養(yǎng)護。當達到齡期時,在監(jiān)理見證下送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的強度代表值應根據強度試驗結果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測評定標準》GBJ107的規(guī)定確定后,乘折算系數1.10取用。當驗收批的各組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到達等效養(yǎng)護齡期時,其分別進行檢測的結果滿足以下規(guī)定時,則該驗收批實體檢測的砼強度判為合格。按非統(tǒng)計方法評定混凝土強度時,其強度應同時滿足下列要求:mfcu≥λ3.fcu,k(4.1.1)fcu,min≥λ4.fcu,k(4.1.2)式中:λ3,λ4—合格判定系數,按表5.2.2取用。表混凝土強度的合格評定系數混凝土強度等級<C60≥60λ31.151.10λ40.950.95當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強度判為不合格或對檢測結果有懷疑時,我司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檢測機構采用從結構或構件實體上鉆取試件的方法或采用非破損檢測法按國家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重新檢測。將根據具體情況,共同協(xié)商確定。結構實體檢測用砼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的強度檢測形成的見證材料如下:a、砼養(yǎng)護情況記錄表b、結構實體檢測用砼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試驗結果匯總表c、結構實體檢測砼抗壓強度計算表4.2、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在主體結構施工完時進行鋼筋保護層檢測。在監(jiān)理工程師見證下,由我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組織,將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同時邀請甲方現(xiàn)場代表參加。共同確定檢測部位,采用非破損檢測方法檢測,并現(xiàn)場做好記錄。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的結構部位和構件數量要符合下列要求:a、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的結構部位,應由監(jiān)理(建設)、施工等各方根據結構構件的重要性共同選定。b、對梁類、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于5個構件進行檢測;當有懸挑構件時,抽取的構件中懸挑梁類、板類構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時,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10mm,-7mm;對板類構件為+8mm,-5mm。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結果應判為合格。b、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的合格點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進行檢測;當按兩次抽樣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結果仍應判為合格。c、在每次抽樣檢測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于第3條允許偏差的1.5倍。4.3、樓板厚度檢測及樓層層高凈高的檢測1、樓板厚度檢測:可采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的方法檢測,利用預留的洞口、后澆帶等直接測量,采用儀器進行檢測,或在樓面上用沖擊鉆打眼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