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試題_第1頁
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試題_第2頁
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試題_第3頁
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試題_第4頁
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題庫試題單選題(共100題)1、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學鍵是()。A.共價鍵B.非極性鍵C.氫鍵D.離子鍵【答案】D2、下列不屬于導入新課技能的構成程序的是()。A.集中注意B.拓展思維C.明確目的D.進人課題【答案】B3、由苯(C6H6)和乙醇(C2H5OH)的結構與化學性質來推測苯酚(C6H5OH)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所采用的學習策略是()。A.多種感官協(xié)同記憶策略B.知識結構化策略C.聯(lián)系一預測策略D.練習一反饋策略【答案】C4、現(xiàn)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l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創(chuàng)的.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相對原子質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雛形。經過多年修訂后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某學生總結元素周期表的四個特征:①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價在數(shù)值上都等于該元素所屬的族序數(shù);②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為18種元素;③副族元素沒有非金屬元素;④堿金屬元素是指IA族的所有的元素。其中正確的是()。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③D.只有③④【答案】C5、現(xiàn)代化學課程的理念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6、科學探究既是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又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理解正確的是()。A.科學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現(xiàn)順序是固定不變的B.科學探究必須通過化學實驗來獲取事實和證據C.對科學探究學習的評價,應該側重考查學生的探究活動結果D.科學探究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讓學生親身經歷豐富的探究活動過程【答案】D7、化學實驗設計的首要原則是()。A.簡約性原則B.安全性原則C.科學性原則D.綠色化原則【答案】C8、聽評課的內容主要有以下()部分。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②關注教學目標的達成④關注教學過程的實施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mol葡萄糖能水解成2molCH3CH2OH和2molCO2B.在雞蛋清溶液中分別加入飽和的硫酸鈉、硫酸銅溶液,都會因鹽析產生沉淀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l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lmol甘油和3mol高級脂肪酸D.欲檢驗蔗糖水解產物是否具有還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并加熱【答案】C10、“能源和環(huán)境”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我國各地正在進行“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兩型社會建設,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要從我做起。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盡可能用太陽能熱水器代替電熱水器B.養(yǎng)成及時關掉水龍頭和人走關燈的習慣C.用洗臉水沖廁所,將廢報紙送到廢品收購站D.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裝在一起丟人垃圾箱【答案】D11、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0,A與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鄰,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A原子次外層電子數(shù)。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A與C可形成共價化合物B.A的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大于C的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C.原子半徑:A<B<CD.B的氧化物的熔點比A的最高價氧化物的熔點高【答案】C12、某教師為幫助學生理解化工廠對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設計了“在某市郊建立化工廠的利弊”的議題,并讓學生分別以化工廠法定代表人、當?shù)鼐用?、政府官員、經濟學家、環(huán)保志愿者等身份,就問題發(fā)表各自的觀點。這種教學活動屬于()。A.科學探究B.社會調查C.角色扮演D.小組討論【答案】C13、科學方法是理解、應用和掌握科學知識的橋梁??茖W方法的核心、科學知識體系的精髓是()。A.科學思想方法B.科學文化體系C.科學對象D.科學過程【答案】A14、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可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B.煤、石油、天然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C.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D.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屬于合成材料【答案】B15、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兩個未成對電子,乙、丙、丁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兩兩之間能相互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元素丙的單質可用于冶煉金屬B.甲與丁形成的分子中有非極性分子C.簡單離子半徑:丁>乙>丙D.甲與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氧化性【答案】D16、N、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關系不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N<AsB.非金屬性:N<AsC.熱穩(wěn)定性:NH3>AsH3D.酸性:HNO3>H3AsO4【答案】B17、雨水的PH值小于()時就成為了酸雨。A.5.6B.5.7C.5.9D.5.8【答案】A18、按照(),探究教學可以分為實驗探究、調查探究、討論探究。A.探究的任務和性質B.探究的環(huán)節(jié)C.探究活動的形式、途徑和方法D.探究所依托的經驗類型【答案】C19、下列不屬于即時表現(xiàn)評價的是()。A.提問交流評價B.課堂練習評價C.課堂實驗操作評價D.作業(yè)評價【答案】D20、現(xiàn)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l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創(chuàng)的.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相對原子質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雛形。經過多年修訂后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某學生總結元素周期表的四個特征:①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價在數(shù)值上都等于該元素所屬的族序數(shù);②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為18種元素;③副族元素沒有非金屬元素;④堿金屬元素是指IA族的所有的元素。其中正確的是()。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③D.只有③④【答案】C21、實驗室有三瓶無色溶液,但是標簽已經模糊不清。已知這三瓶溶液分別為Ba((OH)2溶液、稀鹽酸、NaCl溶液中的一種。下列物質不可以鑒別出這三種溶液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B.無色酚酞溶液C.碳酸鈉溶液D.pH試紙【答案】B22、重在考查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獲取和加工化學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方式是()。A.紙筆測驗B.檔案袋評價C.作業(yè)評價D.活動表現(xiàn)評價【答案】D23、下列屬于“化學1”的內容主題的是()。A.化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B.生活中的材料C.化學實驗基礎D.化學與工農業(yè)生產【答案】C24、研究者按照研究的目的,以一定的理論假設做指導,合理地控制或創(chuàng)設一定的條件,人為地影響研究對象,從而驗證假設,探討教育現(xiàn)象之間因果的化學教學研究方法是()A.調查法B.實驗法C.行動研究法D.文獻檢索法【答案】B25、在化學課程設計時,對“任務”“活動”和“情景”三者應()。A.各自孤立地設計B.先孤立設計,再整合C.整體設計、整體優(yōu)化D.突出“任務”、整體設計【答案】C26、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基本步驟依次是()。A.課堂教學的開始、展開和結尾B.教學準備、課堂教學的開始、展開和結尾C.準備實驗、新課引入、展開和結尾D.熟悉教案、新課引入、展開和結尾【答案】B27、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錯誤的是()A.銅能導電B.銀能與稀鹽酸反應C.鎂的活動性比鐵強D.鋁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答案】B28、實驗室中,下列有關試劑的保存方法錯誤的是()。A.少量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B.液溴用水封保存C.燒堿溶液保存在帶玻璃塞的試劑瓶中D.濃硝酸存在棕色細口瓶中【答案】C29、化學教材編寫時,在介紹水污染、礦物分布、溫室效應、化學能的利用等知識時,在相關章節(jié)設立討論和調查研究等課題.設置開展活動的課時,這體現(xiàn)了化學教材編寫時()。A.根據課程標準選取核心知識,重視化學基本概念的理念B.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C.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現(xiàn)實中取材D.依據學生心理特點,合理組織和編排教材【答案】C30、下列分子中,不屬于SP3不等性雜化的分子是()。A.CH4B.NH3C.BF3D.CO2【答案】D31、下列不屬于化學用語的是()。A.相對原子質量B.化學方程式C.結構式D.鋁的化學性質【答案】D32、高中化學課程倡導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下列相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重點應放在考查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的認識和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對知識的記憶和重現(xiàn)上B.應注意選擇具有真實情景的綜合性、開放性的問題,而不宜孤立地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測試C.應重視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單是強化解答習題的技能D.評價方式主要包括紙筆測驗、學習檔案評價,不包括活動表現(xiàn)評價【答案】D33、各層次教育目標的制定順序應為()A.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B.教育目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C.培養(yǎng)目標→教育目的→課程目標→教學目標D.教學目標→教育目的→課程目標→培養(yǎng)目標【答案】A34、化學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A.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B.促進每一位學生發(fā)展C.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D.改變化學課程的結構【答案】A35、下列關于自主學習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自主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B.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C.自主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D.自主學習就是上自習課【答案】D36、以下哪種關系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化學教材應協(xié)調、處理好的關系A.知識的分析、闡述與學習方式改進的關系B.化學基礎知識和拓展知識之間的關系C.要反應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D.化學原理知識與化學應用型內容之間的關系【答案】C3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分子式為C7H16。的烷烴,含有3個甲基的同分異構體有3種B.聚乙烯可發(fā)生加成反應,還能使KMn04。酸性溶液褪色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處于同一平面D.相同質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燒.乙烷耗氧量多【答案】A38、下列實驗的現(xiàn)象與對應結論不正確的是()。A.將濃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體變黑膨脹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和強氧化性B.Agl沉淀中滴入稀H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AgCl比Agl更難溶C.將一小塊鈉放入無水乙醇中產生氣泡Na能置換出醇羥基中的氫D.用玻璃棒蘸取濃氨水點到紅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藍濃氨水呈堿性【答案】B39、某教師在進行“酸和堿”的課堂知識教學設計時,應考慮的因素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40、活動表現(xiàn)評價是一種值得倡導的評價方式。活動表現(xiàn)評價應體現(xiàn)()。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⑤【答案】B41、一般來說,喜歡化學并且對理論和抽象的東西感興趣的學生,其認知風格大多屬于()。A.場依存型B.場獨立型C.沖動型D.沉思型【答案】B42、下列高中化學體驗性學習目標的學習行為所對應的學習水平最高的是()。A.經歷B.討論C.認同D.形成【答案】D43、教學評價的依據是()。A.成績測驗B.量化指標C.教學目標D.常模參照【答案】C44、關于化學課程中的STS教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重視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育,使學生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化學問題B.使學生從化學、技術與社會相互聯(lián)系的角度來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C.使學生正確認識化學對技術和社會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和造成的不利影響D.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環(huán)境保護和資源開發(fā)中的作用【答案】A45、下列屬于化學教學綜合能力的是()。A.觀察能力B.實驗能力C.思維能力D.創(chuàng)造能力【答案】D46、溶解度四要素不包括()。A.一定溫度B.100g溶劑C.達到飽和狀態(tài)D.單位為“Kg”【答案】D47、近年來.隨著人類對能源危機、全球氣候、環(huán)境變化等問題的廣泛關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視。STSE的含義是()。A.科學、技術、學生與資源教育B.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教育C.科學、技術、學生與能源教育D.科學、技術、社會與氣候教育【答案】B48、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A.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B.更好地提高學生成績C.滿足社會、家長提高升學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答案】A49、下列物質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質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③⑥【答案】B50、下列有關實驗的操作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酸堿滴定過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潤洗錐形瓶以減小實驗誤差B.比較硫與碳的非金屬性強弱,用玻璃棒分別蘸取相同濃度的Na2CO3、Na2SO4,溶液滴在pH試紙上,測pH待查證C.檢測某種綠色溶液中含有Fe2+取該溶液少許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不變紅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變?yōu)榧t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層液體,當下層液體從液漏斗下端口留出后,及時關閉活塞,然后更換一個接收器,打開活塞將分液漏斗中的液體放出【答案】C5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乙烷室溫下能與濃鹽酸發(fā)生取代反應B.乙烯可以用作生產食品包裝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溫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與甲酸甲酯互為同分異構體【答案】A52、下列不屬于化學用語的是()。A.相對原子質量B.化學方程式C.結構式D.鋁的化學性質【答案】D53、初中學生學習了金屬的化學性質.在高中階段又有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課的學習;許多教師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初中部分的知識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強,對金屬的化學性質理解很深,這種遷移現(xiàn)象是()。A.順向遷移B.逆向遷移C.垂直遷移D.水平遷移【答案】A54、科學探究既是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又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理解正確的是()。A.科學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現(xiàn)順序是固定不變的B.科學探究必須通過化學實驗來獲取事實和證據C.對科學探究學習的評價,應該側重考查學生的探究活動結果D.科學探究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讓學生親身經歷豐富的探究活動過程【答案】D55、通過高中化學選修課程化學原理的學習。學生應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fā)展.其中描述錯誤的是()。A.認識化學變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關于物質變化的正確觀念B.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所遵循的規(guī)律,知道化學反應原理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C.贊賞運用化學反應原理合成新物質對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對生產、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關化學變化現(xiàn)象進行合理的解釋D.在理論分析和實驗探究過程中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論.逐步形成科學的價值觀【答案】D56、“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體現(xiàn)的教學方法是()A.自主學習B.“填鴨式”教學C.啟發(fā)式教學D.研究性教學【答案】B57、下列方法和策略中,不屬于組織、指導討論活動的是()。A.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討論問題B.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進行選擇、加工C.做好自學指導,通過學案等途徑提出自學要解決的問題D.預測學生在討論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同意見、疑難或障礙【答案】C58、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結構和元素的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現(xiàn)金屬性,又表現(xiàn)非金屬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化學性質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離子后,最外層電子都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等于它所處的主族序數(shù)【答案】D59、下列選項中,能成為教材具體呈現(xiàn)方式的是()。A.紙質學習材料B.視聽學習材料C.電子學習材料D.以上三者都是【答案】D60、某學生運用“如果一種物質中的元素處于中間價態(tài),那么這種物質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的規(guī)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這種學習運用的邏輯思維方法是()。A.演繹B.歸納C.分類D.類比【答案】A61、下列關于初中化學學習的特點敘述錯誤的是()。A.起步階段性B.以化學基本原理作為學習的對象和內容C.以實驗為基礎D.宏觀表征、微觀表征和符號表征三種表征融合【答案】B62、關于試講和常規(guī)課堂教學的關系,下列選項錯誤的是()。A.目的不同B.對象相同C.教學內容安排不同D.組織教學不同【答案】B63、教學重點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學內容?;瘜W教學重點確定的依據不包括()。A.化學課程的課時總數(shù)B.學生已有的認知特點C.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D.化學課程標準【答案】A6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分子式為C7H16。的烷烴,含有3個甲基的同分異構體有3種B.聚乙烯可發(fā)生加成反應,還能使KMn04。酸性溶液褪色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處于同一平面D.相同質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燒.乙烷耗氧量多【答案】A65、下列實驗操作導致實驗結果偏高的是()。A.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堿溶液的pH,所測定的pH值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所配溶液物質的量濃度C.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終點讀數(shù)時有氣泡,所測消耗標準溶液體積D.測定中和熱實驗時,將堿溶液緩慢倒人酸中使其充分反應,所測得中和熱【答案】B66、下列對教學設計作用的描述,錯誤的是()。A.有利于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結合B.有利于教學工作的科學化,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C.有利于教師科學思維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D.是提高教師科學知識水平的有效方法【答案】D67、化學教學媒體的選擇應遵循的原則有()。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68、下面不屬于化學l的主題的是()。A.認識化學科學B.化學實驗基礎C.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D.物質結構基礎【答案】D69、“化學平衡”概念所屬的化學知識類型是()。A.化學事實性知識B.化學技能性知識C.化學理論性知識D.化學情意類知識【答案】C70、在化學教學中,有的學生特別喜歡親自動手操作化學實驗。這種興趣屬于()。A.感知興趣B.操作興趣C.探究興趣D.創(chuàng)造興趣【答案】B71、教學評價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教學評價功能的是()。A.導向功能B.選拔化學人才功能C.反饋調節(jié)功能D.檢查診斷功能【答案】B72、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認識化學鍵的涵義,知道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內容標準對應的課程模塊是()。A.化學1B.化學2C.物質結構與性質D.實驗化學【答案】B73、下列不屬于高中教育階段化學課程性質的是()。A.知識的啟蒙性B.學生的主體性C.模塊的選擇性D.知識的多樣性【答案】A74、N、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關系不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N<AsB.非金屬性:N<AsC.熱穩(wěn)定性:NH3>AsH3D.酸性:HNO3>H3AsO4【答案】B75、在學習“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反應”時.某教師按照“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反應嗎——假設酸和堿之間發(fā)生了反應——設計實驗證明氫氧化鈉和鹽酸能否反應——酸和堿之間發(fā)生了什么反應——酸和堿反應在實際中有什么應用”為線索組織教學內容。該教師組織教學內容是()。A.以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為主線B.以社會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為主線C.以學生體驗探究活動為主線D.以現(xiàn)代物質結構理論為主線【答案】C76、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tǒng)連貫的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是()。A.談話法B.演示法C.討論法D.講授法【答案】D77、在學習“愛護水資源”內容時,某教師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初步掌握節(jié)約水的一些基本方法?!边@一教學目標屬于()。A.認知性目標B.技能性目標C.體驗性目標D.結果性目標【答案】D78、下列直鏈化合物中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最少的是()。A.C5H12B.C5H110HC.C5HloD.C4H802【答案】A79、化學教材不包括()。A.化學教科書B.電子教材C.學生探究活動指南D.音像教材【答案】C80、下列直鏈化合物中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最少的是()。A.C5H12B.C5H110HC.C5HloD.C4H802【答案】A81、在教學過程中,某化學教師為了要了解可能存在的問題,以便調整教與學的步驟,應使用()。A.診斷性評價B.形成性評價C.終結性評價D.結果性評價【答案】B82、學生化學成績考核的方式方法有()。A.以教學大綱為標準,用發(fā)展的觀點來考核學生成績B.要提高成績考核的客觀性,認真及時做好成績的分析工作C.考核有期中、學期或學年等考試D.經常性的考查、階段性的平時測驗考查和總結性的定期考試【答案】D83、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發(fā)現(xiàn)有突出貢獻的化學家是()。A.門捷列夫B.拉瓦錫C.道爾頓D.阿伏加德羅【答案】A84、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確的是()。A.稱量時,將Na2CO3固體直接放在托盤天平的右盤上B.將固體Na2CO3在燒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卻到室溫,再轉移到容量瓶中C.定容時如果加水超過了刻度線,用膠頭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D.定容搖勻后發(fā)現(xiàn)溶液體積低于刻度線,再補上少量蒸餾水至刻度線【答案】B85、()測驗是在一個大的教學單元或一門課程學習結束之后進行的測驗,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學生經過一定階段學習后完成教學目標的情況,是對階段教學效果的總評價。A.形成性B.診斷性C.過程性D.總結性【答案】D86、對認知性學習目標水平的描述中,符合從低到高順序的是()。A.知道、識別、認識、理解B.說出、辨認、解釋、應用C.說出、認識、比較、歸納D.能表示、舉例、歸納、證明【答案】B87、化學學習的學習觀和學習方法是()。A.以實驗為基礎B.在分子和超分子的微觀層次上研究物質C.化學知識再生產過程D.由簡到繁、不斷深化、螺旋式上升【答案】A88、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是推行()。A.科技教育B.素質教育C.減負D.現(xiàn)代教育【答案】B89、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鑒別NaCl、AlCl3、MgCl2、Na2SO4四種溶液B.將NH4Cl溶液蒸干制備NH4C1固體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見光束照射以區(qū)別溶液和膠體【答案】D90、重在考查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獲取和加工化學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方式是()。A.紙筆測驗B.檔案袋評價C.作業(yè)評價D.活動表現(xiàn)評價【答案】D91、在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出現(xiàn)疲勞、無精打采的現(xiàn)象,老師所采取的解決措施應當是()。A.對個別學生典型進行批評警示B.讓全體學生休息一會在進行授課C.積極變換學習活動方式D.設計精煉的習題讓學生上臺演練【答案】C92、分子式為C5H7Cl的有機物,其結構不可能是()。A.只含有1個雙鍵的直鏈有機物B.含有2個雙鍵的直鏈有機物C.含有1個雙鍵的環(huán)狀有機物D.含有1個三鍵的直鏈有機物【答案】A93、下列關于高中化學課程性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是與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相銜接的基礎教育課B.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化學專業(yè)人才C.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提供多樣的、可供選擇的課程模塊D.普通高中化學課程要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答案】B94、下列教學目標中屬于“過程與方法”目標的是()。A.能舉例說明Fe、Fe2+、Fe3+間的轉化,寫出主要的化學反應方程式B.運用列表比較的方法,歸納總結各類金屬化合物的性質C.掌握乙醇這種重要有機化合物的組成、主要性質和主要應用D.了解溫度、濃度、壓強等因素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答案】B95、下列表述不屬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是()。A.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B.宏觀特征與物質性質C.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D.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答案】B96、《學生實驗和科學探究活動指南》是指導學生順利完成有關學生實驗和科學探究活動的輔導用書。指南的內容不包括以下哪項()。A.實驗室規(guī)則、實驗操作要求、實驗室安全注意事項和常見事故的處理方法B.簡要說明常見儀器、試劑、重要裝置的用途、性能、操作與使用要求、簡單維修方法等C.對具體實驗和科學探究活動的指導D.對撰寫實驗報告和科學探究活動報告的指導【答案】B97、某教師在“金屬資源的保護”的教學中。這樣導入課題:“家里用的鐵制水壺和鋁制水壺壞了以后不用了,放置在一個角落里,一段時間后會有什么現(xiàn)象?你怎樣保護你騎的自行車,防止其生銹?”該教師采用的導入方法是()。A.實物導入B.舊知導入C.直接導入D.社會導入【答案】D98、下列教學目標屬于“知識與技能”范疇的是()。A.通過實驗探究氧氣的性質B.了解鐵、鋁與稀硫酸的反應C.感受化學對人類的偉大貢獻D.能運用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分析實際問題【答案】B99、近年來.隨著人類對能源危機、全球氣候、環(huán)境變化等問題的廣泛關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視。STSE的含義是()。A.科學、技術、學生與資源教育B.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教育C.科學、技術、學生與能源教育D.科學、技術、社會與氣候教育【答案】B100、鹽類水解原理屬于()。A.化學事實性知識B.化學理論性知識C.化學技能性知識D.化學情意類知識【答案】B大題(共20題)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829年,德國化學家德貝萊納在研究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學性質關系時.發(fā)現(xiàn)了幾個性質相似的元素組,每組包括三種元素,如鋰、鈉、鉀;鈣、鍶、鋇。1862年,法國地質學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順序標在圓柱體表面的螺旋線上.他發(fā)現(xiàn)某些性質相近的元素都出現(xiàn)在一條線上.于是提出元素的性質隨其原子量的變化具有周期性。1868年,化學家邁爾研究了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質的關系.把性質相近的元素劃分為一族.并于l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張元素周期表。1869年,化學家門捷列夫按原子量遞增的順序和元素化學性質的相似性把63種元素排列成幾行,當按原子量排序與元素化學性質沖突時,他依據元素的化學性質調整位置.或留下空位。同年,他公布了他的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后來,他進行了更詳細的族的劃分.并于1871年公布了他第二張元素周期表。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斷完善,成為化學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紀初.物理學家們逐步揭開了原子結構的秘密,人們才清楚元素的性質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的根本原因。問題:(1)邁爾和門捷列夫根據元素性質進行族的劃分所用的科學方法是什么?(2分)他們研究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2分)(2)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對于化學科學的發(fā)展有什么重要意義?(4分)(3)有人說“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是物理與化學的完美結合”,結合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請回答元素性質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的根本原因。(2分)【答案】(1)邁爾和門捷列夫根據元素性質進行族的劃分所用的科學方法是分類。邁爾研究的是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質的關系.門捷列夫研究的是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學性質的關系.他們研究的區(qū)別在于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元素、發(fā)現(xiàn)規(guī)律。(2)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規(guī)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對元素的一種很好的自然分類。我們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質、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結構三者之間的密切關系來指導化學學習研究。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為新元素的發(fā)現(xiàn)及預測它們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提供了線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對工農業(yè)生產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質相近,這啟發(fā)人們在周期表一定的區(qū)域內尋找新的物質.研究制造新品種農藥、半導體材料、催化劑等。(3)從1829年到1871年.人們沒有停止對元素周期律的研究,但始終沒有解決周期律變化的本質。直到20世紀初.物理學家們逐步揭開了原子結構的秘密.人們才清楚元素的性質呈現(xiàn)周期律變化的根本原因。所以說,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是物理與化學的完美結合。元素性質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電子排布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829年,德國化學家德貝萊納在研究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學性質關系時.發(fā)現(xiàn)了幾個性質相似的元素組,每組包括三種元素,如鋰、鈉、鉀;鈣、鍶、鋇。1862年,法國地質學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順序標在圓柱體表面的螺旋線上.他發(fā)現(xiàn)某些性質相近的元素都出現(xiàn)在一條線上.于是提出元素的性質隨其原子量的變化具有周期性。1868年,化學家邁爾研究了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質的關系.把性質相近的元素劃分為一族.并于l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張元素周期表。1869年,化學家門捷列夫按原子量遞增的順序和元素化學性質的相似性把63種元素排列成幾行,當按原子量排序與元素化學性質沖突時,他依據元素的化學性質調整位置.或留下空位。同年,他公布了他的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后來,他進行了更詳細的族的劃分.并于1871年公布了他第二張元素周期表。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斷完善,成為化學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紀初.物理學家們逐步揭開了原子結構的秘密,人們才清楚元素的性質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的根本原因。問題:(1)邁爾和門捷列夫根據元素性質進行族的劃分所用的科學方法是什么?(2分)他們研究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2分)(2)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對于化學科學的發(fā)展有什么重要意義?(4分)(3)有人說“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是物理與化學的完美結合”,結合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請回答元素性質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的根本原因。(2分)【答案】(1)邁爾和門捷列夫根據元素性質進行族的劃分所用的科學方法是分類。邁爾研究的是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質的關系.門捷列夫研究的是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學性質的關系.他們研究的區(qū)別在于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元素、發(fā)現(xiàn)規(guī)律。(2)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規(guī)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對元素的一種很好的自然分類。我們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質、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結構三者之間的密切關系來指導化學學習研究。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為新元素的發(fā)現(xiàn)及預測它們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提供了線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對工農業(yè)生產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質相近,這啟發(fā)人們在周期表一定的區(qū)域內尋找新的物質.研究制造新品種農藥、半導體材料、催化劑等。(3)從1829年到1871年.人們沒有停止對元素周期律的研究,但始終沒有解決周期律變化的本質。直到20世紀初.物理學家們逐步揭開了原子結構的秘密.人們才清楚元素的性質呈現(xiàn)周期律變化的根本原因。所以說,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是物理與化學的完美結合。元素性質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電子排布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三、閱讀下面文字,回答有關問題:某化學教師上了一堂研究課“鹽類的水解”,多數(shù)聽課教師認為他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與難點,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問題:(1)化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意義有哪些?(6分)(2)請簡述化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若干教學策略(至少3種)。(6分)【答案】(1)化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意義如下: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大大提高學習效率。②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師生之間的交流增多,師生在相互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才可能找到最佳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③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學生在樂趣中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④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他們可以利用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了使命感與責任感。⑤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可以體現(xiàn)學生的自我價值,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⑥提高學生參與度不是針對部分學生,而是針對全體學生,給每一個學生平等的學習機會,能夠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fā)展。(2)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教學策略可以采用如下幾種:①多元互動策略多元互動策略是從多個角度、采取多種形式、利用多種資源進行個性需求的多種弄整合互動,形成多元智能的個性化教學策略,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綜合建構的能力,進而促進每一個學生能夠全面和諧發(fā)展。②問題情景策略問題情景策略是把若干個新知識滲透到有趣的情節(jié)、場景或故事中,在新知識和學生的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平衡、不協(xié)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景中,以情景中的問題解決為需求,激發(fā)學生在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熱情。③信息運用策略信息運用策略是一種教會學生如何收集選擇信息、加工信息,如何檢索提取信息、合理利用信息的基本規(guī)則與方法。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快速檢索、加工處理、正確評判、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四、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演示物質性質的實驗,不僅是為了加深學生對物質性質的印象.也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及環(huán)境意識的重要途徑。原教材中有濃硫酸和蔗糖制成“黑面包”的經典實驗:取20g蔗糖,放入燒杯,加2mL水.再加l5mL濃硫酸,攪拌,混合物迅速變黑,上漲越過燒杯口.同時放出大量氣體?,F(xiàn)教材提供的做法:取2g蔗糖,放入大試管中,加入約5mL濃硫酸,攪拌,然后塞上帶玻璃導管的橡皮塞,將玻璃導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品紅溶液的試管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1)“黑面包”實驗體現(xiàn)了濃硫酸的哪些性質(2)對比原教材,現(xiàn)教材提供的做法有哪些優(yōu)點(3)演示實驗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案】(1)脫水性、強氧化性。(2)原教材通過往蔗糖中加水、加濃硫酸并不能充分體現(xiàn)出濃硫酸的脫水性.因為原教材中的實驗也可能是稀釋濃硫酸放出的大量熱使蔗糖炭化,而且對于放出的大量氣體也沒有分析其組成,學生僅僅是被動的從教師口中獲得知識。而新教材做法的優(yōu)點:①充分體現(xiàn)出濃硫酸的脫水性;②對氣體產物進行一定的分析.有利于學生理解其反應實質及原理,更好地提高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3)演示實驗的基本要求:①做好充分地演示準備,如本實驗中濃硫酸取用較為危險,教師自己應事先試做一遍;②操作規(guī)范,注重示范,在教學中明確演示目的、要求和過程;③應當選擇實驗現(xiàn)象明顯,易于觀察的實驗,如本實驗需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蔗糖反應前后的變化、品紅溶液的顏色變化等;④演示實驗應當注意保護環(huán)境,注意安全、簡易、快速,如實驗中產生二氧化硫,新教材增加的品紅溶液實驗,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硫在空氣中的逸散,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有必要,應當增加二氧化硫的吸收裝置。五、下面是針對同一化學學習任務設計的三種不同教學活動?!緦W習任務】認識氯氣與水反應及次氯酸的漂白性。【教學活動1】教師通過講授告訴學生,氯氣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一種有強氧化性的酸.能使部分有色物質褪色。【教學活動2】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把氯氣通入裝有濕潤的有色布條的試管中,讓學生觀察布條是否褪色:教師告訴學生,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使布條褪色?!窘虒W活動3】①教師演示氯氣使?jié)駶櫟挠猩紬l褪色的實驗。⑦教師引導學生推測氯氣與水反應可能生成的物質。③學生猜測有色布條褪色的原因.并設計實驗驗證猜想。根據上述案例.回答問題:(1)對比三個教學活動,評價各自的優(yōu)缺點。(6分)(2)根據案例.概括出化學學習任務與化學教學活動的關系(3分),并說明對教學活動設計的啟示(5分)。(3)在教學活動3中,你認為學生猜測使有色布條褪色的物質是什么?如何檢驗這些猜想的真?zhèn)?(6分)【答案】(1)【教學活動1】主要采用了講授法進行教學,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tǒng)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優(yōu)點:可以充分利用時間.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tǒng)連貫的知識.便于教師按計劃有條理地完成教學任務,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缺點: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處于消極被動的地位.不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基礎不同的學生均用相同方式對待,不能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學生的學習方式相對單一,形式枯燥。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活動2】主要采用演示法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演示化學實驗進行教學,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的知識。優(yōu)點: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lián)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缺點:演示實驗后直接呈現(xiàn)結論的做法,把演示單純變成教師演示,忽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思維.【教學活動3】主要采用啟發(fā)探究式的教學模式,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努力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獲得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學習.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優(yōu)點:改變了單向的師“授”生“受”的教學方式,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和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學生設計、操作、猜想、解釋,運用信息資料、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在探究中增加了與人合作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培養(yǎng)其合作交流的能力.缺點: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素質不同的學生學習效果明顯不同:課堂難以預測的情況較多,教學進度難以控制.課堂秩序難以維持:對教師的能力要求較高.(2)學習任務與教學活動的關系: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是為了實現(xiàn)學習任務而設計實施的一系列師生活動.對教學活動設計的啟示:教學活動應當在一定理論基礎之上進行設計,應當結合學習任務、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環(huán)境、教師自身的能力、教學時間和效率等因素綜合考量,制訂合理的教學活動,全面完成教學任務。(3)學生猜測使有色布條褪色的物質可能是氯氣.也可能是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①將干燥的有色布條放進裝滿干燥氯氣的集氣瓶中,觀察布條有沒有褪色。②將氯水滴在pH試紙上,若試紙先變紅后褪色.證明使有色布條褪色的物質是HClO。六、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有關問題。課堂教學是學科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將素質教育的思想觀念落實為具體的教學操作行為。是目前制約學科教學改革的主要因素。而教學模式是體現(xiàn)教育教學思想的一種教學活動操作系統(tǒng).是教育教學思想在教學活動流程中的一種簡明概括。它是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中介,是實現(xiàn)特定教學目標的方案和策略。是創(chuàng)設不同教學情境的范型。因此,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科課堂教學模式,給廣大教師以示范,是當前深化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構成課堂教學模式的三要素是什么?(2)化學學科知識的邏輯結構包括哪幾部分?(3)談談高中化學新課程課堂教學中處理教師講授與學生學習活動的關系應注意什么問題?!敬鸢浮?1)任何一個完整、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都應該是由理論基礎、教學程序和教學策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2)化學學科知識的邏輯結構主要是指化學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及其邏輯順序。(3)高中化學新課程課堂教學中處理教師講授與學生學習活動的關系應注意:①學生之間一起進行交流、合作。②理科學科在形成學生知識體系、知識結構的過程中,一些重要原理、理論、規(guī)律都需要教師講解。③在實施新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模塊需要不同的教學過程。④課程改革不應該把原來的都否定了。七、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在廚房里蘊藏著許多化學知識。(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維生素的是()(填字母序號);(2)加鈣牛奶中的“鈣”是指()(填“元素”或“分子”),老年人身體中一旦缺鈣,可能患有的疾病是();(3)廚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天然纖維的是()(填字母序號);(4)我們常用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滌劑具有()的功能;(5)廚房中能用來除去水壺中水垢的物質是()(填“食醋”或“食鹽水”)。【答案】(1)A(2)元素骨質疏松(3)C(4)乳化(5)食醋。八、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有關問題:下面是兩位化學教師在講解“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第一課時之前,對學生學情進行的分析:老師l:學生已經有烴的基礎知識,在烴的衍生物中,從簡單的多了個氧原子開始,從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酒精開始.來學習烴的衍生物,降低了認識難度。在烴的內容學習過程中,學生已接觸過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的關系,在此節(jié)課上學生可繼續(xù)加以應用。老師2:從學生學習能力上看.經過近一個半學期的高中化學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系統(tǒng)知識學習的能力,學會了分析物質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具備了一定的提出f*q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學生知識經驗上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組成、結構特征、主要化學性質及應用,并學會比較各種烴在組成、結構、性質上的差異,也初步了解了有機基團與性質的關系,對于官能團的學習有一定的基礎,但畢竟高一學生剛接觸有機化學,知識掌握是零亂而不系統(tǒng)的。結合上述材料,簡要回答問題:(1)請分析和評價上述兩位老師的學情分析。(2)說明學情分析對化學課堂教學有何意義。【答案】(1)老師l分析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但是沒有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風格進行分析:老師2對學生的知識經驗和學習能力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但是沒有對學生的學習風格進行分析。(2)重要意義:①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②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③是設計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④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有意義的學習,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九、《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試驗)》中有這樣的表述:結合人類探索物質及其變化的歷史與化學科學發(fā)展的趨勢.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綜合上述材料,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簡述化學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作用。(2)試舉例說明如何借助化學史的教學幫助學生理解“量變引起質變’’的規(guī)律。【答案】(1)通過古代化學的成就以及化學家的奮斗歷史,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熱愛化學的情感;通過概念、學說、理論的產生發(fā)展過程,啟迪科學思維,掌握科學方法;通過戴維、諾貝爾為化學事業(yè)的犧牲,學習化學家獻身化學的精神,提高科學素養(yǎng);通過侯德榜及其侯氏制堿法,培養(yǎng)合作及愛國主義精神等??傊ㄟ^化學史,可以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盡量充分的感知各種信息,形成比較全面的知識,增加化學的真實性、知識性、趣味性。(2)如在濃硫酸的強氧化性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庫特瓦從“海藻汁鹽”中提取氯化鈉、氯化鉀、硫酸鹽等時,加入濃硫酸這一強氧化性的試劑,從而發(fā)現(xiàn)了新元素的化學史,讓學生思考,如果庫特瓦當時加人的是稀硫酸,還能不能發(fā)現(xiàn)新元素為什么在學生思考討論之后,進一步向學生講述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量變引起質變”的規(guī)律。一十、閱讀下面文字,回答有關問題:有兩位化學老師針對同一教學內容,分別以問題驅動的方式設計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課堂教學。老師1: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把教學設計成一系列問題,問題與問題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關系,形成了教學中的問題串,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逐一解決一個個問題.老師2: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以及學生實際,分析了教學中會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后,選出幾個重點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從一個比較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開始然后在教學中教師不斷捕捉學生學習中生成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逐一解決。結合上述材料,簡要回答問題:(1)請分析與評價上述兩位老師的教學特點。(6分)(2)簡述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與討論的注意事項。(6分)【答案】(1)老師1是在用知識線索貫穿素材,這位教師使用素材的動機是單純?yōu)榱酥v授知識,素材出現(xiàn)的時機完全由知識點決定。從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看,只完成了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維度的目標涉及很少.老師2是在用認識性問題線索貫穿素材.這位教師更加深入地挖掘了素材的內在聯(lián)系,把素材納入到解決某一實際問題的思維序列中.素材出現(xiàn)的時機和順序由學生的認識邏輯決定.老師使用素材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用知識解決問題,很好地體現(xiàn)了知識與學生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實現(xiàn)了三維目標的融合式的教學。(2)化學課堂教學中,提問與討論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要設計適應學生年齡和個人能力特征的多種水平問題,調動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回答。②問題的內容要集中,表達要簡明準確。③要有啟發(fā)性,當學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問題重點時,教師應從側面給予啟發(fā)和引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④依照教學的進展和學生的思維進程提出問題,把握提問的時機。⑤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合理設計問題,并預想學生的可能回答及處理方法。學生回答后,教師要給予分析和確認。一十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指出:重視探究學習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探究學習是學生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根據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1)探究學習的基本要素是什么(2)探究教學的基本原則有哪些(3)教師在實施探究教學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答案】(1)探究學習的基本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2)實施探究教學,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①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應緊密結合化學知識的教學來進行。②要按照課程內容的要求,積極開展實驗探究活動。③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是一個逐步提高、持續(xù)進步的過程。④教師要以改革的精神搞好教學,轉變教學觀點,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針對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教學研究。(3)教師在實施探究教學時,應該注意:①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興趣。②提供活動時空,優(yōu)化探究環(huán)節(jié)。③適時、適度給予學生指導。④及時進行探究活動總結。一十二、“問題連續(xù)體”是美國亞麗桑那大學的梅克(J.Maker)教授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創(chuàng)設的.此體系根據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構建了五個層次的教學結構,揭示了五種類型的“問題解決”情境對于開發(fā)學生潛能的作用。問題類型一,屬感知層次,達到對事實的了解水平.問題類型二,屬理解層次,達到對事實的理解水平.問題類型三,屬綜合層次,達到對概念、原理的掌握水平。問題類型四,屬運用層次,達到對概念、原理的運用水平。問題類型五,屬探究層次,達到自主探究及創(chuàng)新水平。上述五類問題可以歸納為封閉性問題(相當于第一、二類問題)、半開放性問題(相當于第三類問題)、全開放性問題(相當于第四、五類問題)。以“硫酸”一節(jié)為例。運用“問題連續(xù)體”進行教學設計如下:1.第一類問題:感知層次實驗l:現(xiàn)有失去標簽的濃硫酸、濃鹽酸各一瓶(試劑瓶相同、酸體積相同),說出鑒別方法,依據是什么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什么2.第二類問題:理解層次實驗2:量取2mL濃硫酸并稀釋成稀硫酸。稀釋濃硫酸時應注意什么為什么3.第三類問題:綜合層次【答案】(1)運用層次:氯堿工業(yè)中,用濃硫酸來干燥氯氣、氯化氫,為什么濃硫酸能干燥氨氣嗎為什么探究層次:探究防治酸雨的辦法。(2)開放性問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綜合運用已學知識,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3)鈉與水的反應①感知層次:在燒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塊鈉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②理解層次:由現(xiàn)象得出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③綜合層次:鐵、鎂、鋁與水可以反應嗎如果能反應,條件是什么④運用層次:生活實際應用,珠江上突然飄來了幾只鋁桶,其中一只穿孔漏氣,在水中爆炸。解釋原因。⑤探究層次:④中事件發(fā)生后該怎樣處理為什么一十三、某化學教師為了檢測學生對“金屬活動性”知識的掌握程度.設置了下列試題.并對學生的答題結果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試題】一位同學為了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五個實驗:①將Zn、Cu分別放入稀鹽酸中;②將Ag放入Cu(N03)2溶液中;③將Cu放入AgN03溶液中;④將Cu放入ZnS04溶液中;⑤將Zn放入AgN03溶液中。下列實驗組合不能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⑤【考試結果】有32.5%的同學選擇了A或B。試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本題正確答案是什么?(2)試對學生解題錯誤的可能原因進行分析和診斷。(3)如果你要講評本題.你教給學生的正確的解題思路是什么?【答案】(1)D。(2)錯解分析:對金屬與鹽酸的反應不清楚,不能準確地判斷金屬是否能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未對實驗的組合做出正確的判斷。(3)解題思路:為了確定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常利用活動性居中的金屬進行判斷。①能證明鋅比銅活潑;②③能證明銅比銀活潑;④能證明鋅比銅活潑;⑤能證明鋅比銀活潑;綜上可知①②、①③、②④能驗證鋅、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一十四、閱讀下列素材,回答有關問題。素材1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理論,卻無法得到科學驗證,但被人接受。素材21774年拉瓦錫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質量守恒定律。1791年化學家里希特通過大量的酸堿中和實驗,提出了當量定律的雛形。1799年普羅斯提出了所謂的定組成定律。后來許多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提出了倍比定律。素材3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借鑒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道爾頓提出了他的原子學說:①元素的最終組成稱為簡單原子,它們是不可見的,既不能創(chuàng)造,也不能毀滅和再分割,它們在一切化學變化中本性不變。(②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狀、質量及性質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則相反。每一種元素以其原子的質量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點乃道爾頓原子論的核心)。③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簡單數(shù)目的比例相結合,形成化合物?;衔锏脑臃Q為復雜原子,其質量為所含各元素原子質量的總和。同一種復雜原子,其形狀、質量及性質也必然相同。根據上述素材.回答下列問題:(1)道爾頓的原子學說的基礎有哪些(2)道爾頓的原子學說比古希臘的原子論更具有科學說服力的原因是什么(3)從上述素材概括近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基本特征。(4)有人贊賞道爾頓“似乎是用他的手開始實驗,卻是用他的頭腦來結束實驗”。你如何理解這句話【答案】(1)從素材中可以看出。道爾頓的原子學說的基礎主要有: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提出的原子理論,拉瓦錫提出的質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的當量定律,普羅斯提出的定組成定律,以及后面的倍比定律。前人的這些理論和實驗都為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奠定了基礎。(2)古希臘的原子論是由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提出來的,但是并沒有得到科學的驗證.而道爾頓的原子學說是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借鑒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而得出來的,因而也更真實、更可靠、更具有科學說服力。(3)①化學家對物質的認識和研究,從宏觀向微觀深入?;瘜W家們通過實驗驗證打開了原子的大門,逐步提出了原子學說.②從定性向定量化深入。比如拉瓦錫提出了質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了當量定律,普羅斯提出了定組成定律.以及后面出現(xiàn)的倍比定律。都體現(xiàn)了化學向定量化方向發(fā)展。③以化學實驗為基礎.向理論化發(fā)展。由上述幾個理論的發(fā)展過程可以看出,每一個理論的提出都需要大量的實驗事實.同時也是在實驗事實的基礎上得出理論。(4)“似乎用他的手開始試驗.卻是用他的頭腦來結束實驗”說出了實驗與理論思維之間的關系,真理需要以實驗為基礎.同時理論思維通過實驗現(xiàn)象看到現(xiàn)象的本質,由本質推斷實驗結果。一十五、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新課改”的全稱,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發(f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標志,我國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式啟動。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第八次課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新課改的核心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目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任務。問題:(1)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什么?(2)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你將怎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答案】一十六、閱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有兩位化學教師針對同一教學內容,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以及學生實際,分別設計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課堂教學。教師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個具體的學習情境,并引導學生逐一解決問題。教師乙:以實驗為基礎,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探究活動,最終達成教學目標:(1)請指出上述兩位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加以分析與評價。(2)簡述采用“教師乙”的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敬鸢浮?1)①“教師甲”采用的方法是創(chuàng)設情境法。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幾點: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完整實現(xiàn)三維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敖處熂住苯處熂淄ㄟ^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逐一解決使得整個教學過程直觀、趣味、生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和學習欲望.讓學生自主學習,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注意力和情感體驗力,為師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打下了情感態(tài)度基礎,更多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實現(xiàn)三維目標。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使得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在知識遷移與不斷探究的過程中,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②“教師乙”采用的是實驗法?;瘜W實驗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實驗的興趣,化學實驗教學是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化學教學情境的重要形式,實驗探究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發(fā)展實驗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化學實驗教學是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重要手段。因此,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有重要意義,通過探究實驗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下更好地把握知識要點,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符合新課改的理念。(2)“教師乙”采用的是實驗法。①探究實驗多為隨堂實驗,從實驗本身的角度,有如下要求:緊密配合教材內容,并被設備條件所允許:實驗內容簡單,操作方便,時間短;實驗現(xiàn)象明顯、直觀,不易發(fā)生異?,F(xiàn)象;實驗安全可靠,不宜選用產生有毒氣體或易發(fā)生爆炸的不安全實驗;同一節(jié)課所選用的隨堂實驗的數(shù)量不宜過多,以免學生疲于實驗操作,無暇仔細觀察和思考。②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具備很好的實驗教學能力來加強實驗教學,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從教師所具備能力的角度,有如下要求:引導啟迪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分析處理實驗結果的能力;設計和改進實驗的能力;處理實驗事故的能力;組織學生實驗的能力二③學生作為探究實驗的主體,要想組織學生順利地完成探究活動,對學生能力同樣有一定要求,主要如下:學生應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學生應具備準確觀察并表述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學生要能對簡單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總結;具備與他人合作共贏的意識,并能進行有效溝通交流。一十七、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有關問題:下面是兩位化學教師在講解“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第一課時之前,對學生學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