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初定金川戰(zhàn)爭鉤沉 8300字_第1頁
乾隆初定金川戰(zhàn)爭鉤沉 8300字_第2頁
乾隆初定金川戰(zhàn)爭鉤沉 8300字_第3頁
乾隆初定金川戰(zhàn)爭鉤沉 8300字_第4頁
乾隆初定金川戰(zhàn)爭鉤沉 8300字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乾隆初定金川戰(zhàn)爭鉤沉8300字摘要:發(fā)生在清代乾隆年間的大、小金川戰(zhàn)爭對清朝政府和嘉絨藏族地區(qū)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本文欲利用史料僅對第一次金川戰(zhàn)爭還以歷史原貌。

發(fā)生在清代乾隆年間的大、小金川戰(zhàn)爭被自譽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視為其“十全武功〞之一,在清朝歷史上產(chǎn)生了很深的影響。在此,作者只是欲利用所讀史料,僅對第一次金川之役進行歷史事件的復原,并無意對戰(zhàn)爭作任何評價。不妥之處,敬請大家指正。

四川西北部地區(qū),明清以來,先后分設土司,令其各守疆界,互相牽制,以為羈縻,并借以保衛(wèi)邊圉。正因為土司眾多,彼此之間,常常因為承襲土職,或疆界糾紛而發(fā)生械斗、仇殺事件。金川地區(qū)在隋朝時開始設置金川縣,唐朝設置羈縻金川州,元朝時屬吐蕃等處宣慰司統(tǒng)領(lǐng),明代冊封颶拉(小金川之藏語音譯)土司為金川寺演化禪師,隸屬雜谷安撫司,清初沿襲明朝舊制,照例頒授印信。雍正元年(1723年),因金川土司率兵隨清朝官兵征剿羊峒部有功,更為了削弱颶拉勢力,另授促浸(大金川之藏語音譯)土司為大金川安撫司,習慣上稱颶拉為小金川。于是,有了大、小金川之別。大、小金川接受清朝政府的冊封后,經(jīng)常打著朝廷的名號,恃強凌弱,勢力日益強大,使邊境不得安寧。乾隆皇帝以大、小金川近接成都,遠連衛(wèi)藏,是內(nèi)地聯(lián)系--、青海、甘肅等藏族地區(qū)的橋梁和咽喉。其長期蠶食鄰封,不安住牧,一方面打破了川西北地區(qū)各土司的均勢,另一方面更是威脅到內(nèi)地的平安。為了邊境永保太平,乾隆皇帝決定興師進剿,乃有大小金川之役。

乾隆十一年(1746年),大金川土司色勒奔細以聯(lián)姻之計,囚禁小金川土司澤旺,奪其印信。十二年(1747年),又攻打其西南部的革布什咱土司(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境內(nèi))及其南部的明正土司(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四川巡撫紀山以大金川“小丑跳梁〞相責,一面奏聞請旨,一面派兵彈壓,卻遭到大金川土司的伏擊而宣告失敗。川陜總督慶復奏請用“以番治番〞之法,暗令小金川、革布什咱、巴旺等與大金川相鄰的土司發(fā)兵協(xié)助,對大金川進行圍攻,屢試無效。乾隆帝決計懲創(chuàng)大金川,調(diào)云貴總督、征苗良將張廣泗補授川陜總督,諭令“以治苗之法治蠻〞,務令“根除根株,永靖邊圉〞。張廣泗調(diào)集三萬余眾,從西、南兩路,兵分七路進攻彈丸之地大金川。第一次金川之役開始。自乾隆十二年三月至十四年(1749年)正月,歷時近三年,先后調(diào)集東三省、京、陜、甘、兩湖、云、貴、川等省兵力,共計八萬余眾,耗銀千余萬兩,最后,以岳鐘琪率數(shù)十輕騎深入土司官寨,受金川土司色勒奔細的頂禮叩拜而和平解決,金川初定。

從整個戰(zhàn)役的過程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慶復、紀山在四川總督、巡撫任內(nèi)對金川采取的“以番治番〞政策;第二階段是乾隆帝派張廣泗、訥親統(tǒng)兵進剿金川;第三階段是乾隆帝派傅恒、岳鐘琪領(lǐng)兵平定金川。

與大小金川接壤的有雜谷、瓦寺、沃日、木坪、明正、革布什咱、巴底、巴旺、綽斯甲布等土司。這些地區(qū)山高水深、山多地少、氣候嚴寒多雨雪,只出產(chǎn)青稞、蕎麥等,生活在此的藏民人口僅數(shù)萬,且生活條件艱苦。為了爭奪土地和人口,各土司之間常?;ハ喙?。乾隆二年(1737年),大金川土司色勒奔霸占革布什咱土司的轄地,雙方即糾眾搏斗。乾隆四年(1739年)七月,雜谷、棱磨、沃日等土司又三次攻劫小金川;同時,大金川也三次發(fā)兵攻打革布什咱。為此,川陜總督鄂彌達上奏稱:“土司性嗜報復,假設不懾以兵威,愈無忌憚〞,要求“勒兵化誨〞。乾隆皇帝在其奏疏上批道:“卿其相機料理??傊说热?,不可不使之畏天朝兵威,亦不可但以兵威壓服,而不修德化也〞。這反映了乾隆皇帝并沒有將維護地方穩(wěn)定和安寧的職責單純的寄托在“兵威〞之上,而是希望以“修德〞化之,即是用較溫和的伎倆,從政治上來感化藏族上層。這顯然是較為明智和合乎時宜的,他的這一思想也影響了地方官員對這一地區(qū)的管理。

乾隆七年(1742年),大金川土司色勒奔病故,次年十一月,清朝任命其弟色勒奔細承襲土司職。色勒奔細上任不久,即把侄女阿扣嫁給小金川土司澤旺。澤旺性情懦弱,受制于妻,阿扣那么私通澤旺之弟土舍良爾吉。乾隆十年(1745年),色勒奔細勾結(jié)良爾吉,襲取小金川,生擒澤旺,奪取小金川印信,小金川地區(qū)由良爾吉管理。對于大小金川的矛盾與斗爭,川陜總督慶復和四川巡撫紀山都無意派兵介入,僅僅以檄諭相告,以求息事寧人。慶復在給乾隆皇帝上奏中認為:金川地區(qū)地勢極險,運糧無路,其“自在土司內(nèi)相擾,并非干犯內(nèi)地,假設輕議討剿,似非得計〞,倡議采取“以番治番,自可無勞兵力〞,乾隆皇帝十分贊同此意,但要求慶復“不可不留心也〞。在清政府的壓力下,色勒奔細釋放了澤旺,交還土司印信。然而其擴張野心不死。十二年(1747年)正月,色勒奔細發(fā)兵攻打革布什咱土司所轄的正地,二月,又發(fā)兵侵擾明正土司所轄的魯密、章谷等地,距離打箭爐僅四日路程,迫近進入內(nèi)地的南大門。此時,乾隆皇帝仍無意出兵。他在二月的降諭中說:“如僅小小攻殺,事出偶然,既非侵擾疆圉,于進藏道路塘汛無梗,彼穴中之斗,竟可任其自行消釋,不必遽興罪之師。如其仇殺日深,勢漸張大,那么當宣諭訓誨,令其息憤寧人,各安生業(yè)〞。直到三月,當乾隆皇帝得知大金川攻占了魯密、章谷,坐汛把總李進廷不能抵御,退保呂里后,一反過去概不發(fā)兵的態(tài)度,先是令慶復前往川省,駐扎要地,令紀山親赴番地總統(tǒng),相機而動;后又連降兩道諭旨,召慶復回京,調(diào)云貴總督、征苗良將張廣泗為川陜總督,“以治苗之法治蠻〞,并令發(fā)兵進剿大金川,“務令逆酋(金川土司)授首,鏟絕根株,永靖邊境〞。金川之役就這樣開始了。

四月下旬,張廣泗銜命入川,希圖再建奇功。他認為在大、小金川地區(qū)的現(xiàn)有漢、土官兵兩萬余人各懷二心,觀望潛藏,而官兵勢力單弱,攻守難以支持,遂于貴州各營兵中再調(diào)兵兩千。張廣泗在進剿之初的確有所進展,先后收復了大金川所占的毛牛、馬桑等地;小金川土司澤旺也聞風投誠,并出兵攻剿大金川。張廣泗自以為穩(wěn)操勝券,他向乾隆報告:“征剿大金川,現(xiàn)已悉心籌劃,分路進兵,搗其巢穴,附近諸酋輸誠納款,那么諸業(yè)就緒,酋首不日可殄滅〞。乾隆帝也以為戰(zhàn)爭可以速勝,諭示張廣泗應兵貴神速,指期克捷。但是,無論是張廣泗還是乾隆皇帝,對于戰(zhàn)爭的估計都是脫離現(xiàn)實的、盲目的,而且過于樂觀。

大金川的主要據(jù)點一在勒烏圍(也譯稱勒歪或勒葉烏圍),由色勒奔細親自扼守,另一個在刮耳崖,由色勒奔細的侄子郎卡父子扼守。這兩地都在大金川河的東岸,相距120公里。為了攻打這兩個據(jù)點,張廣泗分兵兩路,從西、南兩個方向進攻。西路又分四路:松潘鎮(zhèn)總兵宋宗璋統(tǒng)兵由丹壩進取勒烏圍官寨;參將郎建業(yè)等帶兵由曾頭溝、卡里進攻勒烏圍;威茂協(xié)副將馬良柱率領(lǐng)漢土官兵由僧格宗進攻刮耳崖;參將買國良、游擊高得祿率兵由丹壩進攻刮耳崖。南路軍由建昌鎮(zhèn)總兵許應虎統(tǒng)領(lǐng),又分三路:參將蔡允甫率兵由革布什咱攻取正地、古交,然后與西路宋宗璋、郎建業(yè)會合,夾攻勒烏圍;泰寧協(xié)副將張興、游擊陳禮帶兵由巴底前進,與西路軍馬良柱、買國良會合攻打刮耳崖;游擊羅于朝帶兵會同土司汪結(jié)由綽斯甲布進發(fā),攻取河西各寨。西、南兩路七軍共計漢土官兵三萬余名,定期于六月二十八日各路同時并進。張廣泗也從雜谷腦移駐小金川美諾官寨親自指揮。乾隆皇帝傳諭張廣泗,對金川“不假設盡興剿滅〞,“不必專以召徠撫恤為剪金酋之勝算也〞。表明乾隆皇帝對剿滅大金川信心十足,盲目樂觀。

七月末,西路軍打到距刮耳崖官寨僅二十里地;南路軍攻得大金川碉卡數(shù)處,使金川番兵退守獨松碉寨。但是,到了八月,在大金川的戰(zhàn)碉面前,清軍束手無策了。張廣泗此時才意識到攻打碉卡之艱難,他在向乾隆皇帝奏陳中稱,大金川四處皆山,陡峻無比。在隘口險要處皆建有碉樓,堅固難攻。乾隆皇帝只得傳諭張廣泗暫且移師向陽平曠之地,稍為休息,待春暖花開之時再戰(zhàn),并提出兩種計劃:以京兵換綠營兵作戰(zhàn);或是將大金川劃歸--管理。但是,張廣泗求勝建功心切,并不采納乾隆的計劃,而是擬定新的作戰(zhàn)計劃,計從昔嶺直下刮耳崖,擬于九十月內(nèi)進取金川。其時,色勒奔細及其兄在大軍壓境下,多次遣人乞降,都被張廣泗拒絕。因此,乾隆皇帝的態(tài)度也從猶豫不決變得強硬起來。降諭說:“此番官兵云集,正當犁庭掃穴,痛絕根株,一勞永逸,斷無以納款受降,草率了局之理。〞但就在此時,后方形勢突變。九月初五日,已投誠的土目恩錯復叛,帶著大金川兵搶占游擊陳禮駐扎的馬邦山梁,阻斷清兵的糧道。十一月,又圍攻副將張興的營盤,張興多次請兵求援,張廣泗斥其庸懦無能,拒不發(fā)兵。十二月十八日,張興所部在斷糧已久的情況下,與恩錯講和,卻被大金川兵誘至右山梁溝底,除三百余名漢土兵丁先奔逃過河外,包括張興、陳禮在內(nèi)的五六百名官兵無一幸存。

這是自金川用兵以來,最大的一次敗績,而張廣泗卻將戰(zhàn)敗的責任全部推卸給張興等人,使軍中高低離心離德,共無斗志,嗣后,大軍畢集而無寸功。張興的潰敗,使駐扎在河東及其山梁的參將郎建業(yè)部失去犄角之勢,清軍的進攻優(yōu)勢也丟失殆盡。十三年(1748年)正月初二,大金川兵攻占江岸的噶固碉卡,守碉的八十余名土兵開碉門隨大金川兵渡河而去。十日,再攻取郎建業(yè)所立的卡倫七處,并殺游擊孟臣。二十日,在大金川兵的追擊下,郎建業(yè)率部退至巴底,總兵馬良柱所部也撤退到了孫克宗碉寨,致使軍裝、炮位多有遺失。張廣泗損兵折將,進攻大金川的方案完全破產(chǎn)。

但是,乾隆皇帝對張廣泗并沒有完全失去信心,仍然按其所請撥兵增餉,只是對其指揮才能產(chǎn)生了疑心,而辯白為“當此大兵云集,各路進剿,頭緒繁多,雖張廣泗才猷素著,而獨立支持,恐難肆應,臂指之使,亦所必資〞。對于張廣泗,乾隆皇帝是既深悉其才,又量其力,將諸如陜甘事務、挽運糧餉等另遣黃廷貴、尚書班第專司,惟軍旅之事,一以委之,而不分其權(quán)。這是乾隆帝加強后方指揮力量的新舉措。班第在了解了當?shù)厍闆r后,密奏乾?。骸皬垙V泗自去冬失事后,深自憤懣,亟圖進攻。第番情非所熟悉,士氣積疲〞。他認為目前與其增兵,不如選將,并倡議起用廢將岳鐘琪,授予提督、總兵銜,統(tǒng)領(lǐng)軍務,令獨當一面。

但是,岳鐘琪與張廣泗向來有隙,乾隆對此也是顧慮重重,他在批復中說:“此見亦可,但不知張廣泗與彼和否《假設二人不和,又于無益〞。盡管如此,他還是傾向于起用岳鐘琪,二月,降旨:“朕思岳鐘琪,久官西蜀,素為川省所服,且夙嫻軍旅,熟諳番情……假設任以金川之事,自屬人地相宜。……著張廣泗會同班第商榷,如有應用岳鐘琪之處,即著伊二人傳旨行文,調(diào)至軍營,以總兵銜委用〞。張廣泗不情愿起用岳鐘琪,但又不敢抗旨,復疏中對岳的評價充斥貶義,反對任其為大將軍,僅同意委以提督。因此,乾隆降旨岳鐘琪以提督銜赴軍前效力。同時,命班第留駐軍中佐助張廣泗。班第自知自己難以影響張廣泗,遂又倡議乾隆遣一員“能諳練機宜,識見在張廣泗之上〞的重臣,前往軍前料理。乾隆帝決定派領(lǐng)班首席軍機大臣、果毅公訥親為經(jīng)略,赴金川指揮戰(zhàn)事。

岳鐘琪在雍正年間曾率金川兵進攻--,在金川有很高的威信。乾隆皇帝用岳鐘琪是正確的,任用訥親為經(jīng)略,卻是重大失誤。訥親,滿洲鑲黃旗人,姓鈕祜祿氏,清開國元勛弘毅公額亦都之曾孫,康熙四大輔臣之一遏必隆之孫,乾隆十一年任首席軍機大臣。其敏捷、清介之特點,頗為乾隆賞識。乾隆皇帝也就把平定金川的希望寄托在了訥親身上。作為一個行政長官,訥親應該是很稱職的,但身為文官的訥親既沒有帶兵經(jīng)驗,也不足指揮作戰(zhàn)的軍事經(jīng)驗,又因為是勛戚后裔,少年早貴,驕嬌二氣嚴重,這也是訥親在金川屢戰(zhàn)屢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六月初三,訥親馳抵張廣泗駐扎的小金川美諾軍營,次日,張廣泗卻離開美諾前往卡撒軍營,可見,二人并未仔細商討破敵之策。六日,訥親也趕赴卡撒,會同張廣泗觀察昔嶺等處地形后,決定集中優(yōu)勢兵力從昔嶺的色爾力山梁突破,直搗大金川老巢刮耳崖,“訥自恃其才,蔑視廣泗,甫至軍,限三日克刮耳崖,將士有諫者,動以軍法從事,三軍震懼〞。

十四日,署總兵任舉、副將唐開中、參將買國良分兵三路進攻昔嶺。結(jié)果,買國良、任舉先后陣亡,唐開中身負重傷。經(jīng)此次慘敗,訥親的驕氣被打掉了,“不敢自出一令,每臨戰(zhàn)時,避于帳房中,遙為指示〞。并決定立刻將戰(zhàn)事轉(zhuǎn)攻為守,奏請筑碉以與大金川共險。乾隆皇帝接到訥親的奏報后,“披閱再四,不能解辦理之意〞,他已經(jīng)意識到此策的荒誕,并在批諭中詳細地分析了筑碉之策之不宜。首先,此策違反了攻守異用的原那么,“彼之筑碉原以自守,我兵自應決策前進,奮力攻取,乃轉(zhuǎn)令攻碉之人,效彼筑碉,是亦將為株守之計耶《〞其次,兵力財力不允許,“今因彼守險,我亦筑碉,微特勞費加倍。且我兵已深入賊境,地利、氣候素不相習,而守碉勢須留兵,多那么饋運難繼,少那么單弱堪虞……浮寄孤懸,客主之形既別,情見勢絀,反復之慮尤深。師老財匱,長此安窮《〞第三,后患無窮,“將來金川撲滅之后,其地不過仍歸之番,是今勞師動眾,反為助番建碉之舉,恐貽笑于國人,躍治于番部矣……思之一夜,終非善策,不如速罷之為宜〞。并提出調(diào)滿洲及索倫兵替換綠營兵,倡議訥親“只宜持其大綱,督令張廣泗等各施謀猷,以圖速奏膚功〞。

對于訥親以碉攻碉之策,張廣泗“亦附和而無語,可見彼有推諉之意矣,訥親不可不知也〞,這更令乾隆皇帝憂慮不安。從此,訥親對大金川束手無策,不敢再言進攻,且事事聽張廣泗調(diào)度,不再主持軍事,臨戰(zhàn)那么避于帳房之中,遙為指示,自然受人恥笑,軍威日損。尚書班第、內(nèi)大臣傅爾丹、提督岳鐘琪亦都“未發(fā)一謀,未出一策〞。同時,乾隆帝命從八旗前鋒護軍中挑選少壯勇健者數(shù)百名,在香山演習云梯,以備遣用,這是乾隆皇帝加派云梯兵增援金川軍營的最初考慮。后來,乾隆皇帝聽說御史王顯緒父子熟悉金川情形,那么命王顯緒征詢其父王柔破金川之策。王柔到軍營竟向訥親倡議請終南山道士用五雷法術(shù)以擊賊碉。這恰恰反映出清朝高低對金川戰(zhàn)碉的一籌莫展。

閏七月,乾隆皇帝接到訥親、張廣泗二人意見向左的奏疏。張廣泗認為:“(大金川)目下已日食不繼,將來必益無以為生,可以坐待其斃?!穸鞔寒敳浑y犁庭掃穴矣〞。而訥親認為:“我兵果能奮勇爭奪數(shù)處,賊必內(nèi)潰,然尚有不得不過慮者。賊巢食用果否至于匱乏,究難臆揣,而我兵攻剿以來,一無可乘之機,且卡撒、昔嶺二路,尚系臣親臨督戰(zhàn),乃攻撲數(shù)次,未見得寸進,朝夕籌商,終無善策。迨至冬寒春冷,士氣恐益不揚……如至冬間,尚然頓阻,似應減撤久役漢土兵丁,令留駐官兵時用炮擊碉卡,那么賊亦不得休息。俟明歲再加調(diào)精銳官兵三萬,厚集軍威,于四月進剿,那么我兵丁足以分布直搗,掃穴犁庭最遲不逾秋令〞。接著,訥親又在另一奏疏中否認了自己的計劃:“來歲加調(diào)官兵,計增糧餉,需費數(shù)百萬……假設將我兵酌留萬余名據(jù)守要害,相機隨時用炮攻擊賊碉,使之不得休息。其接壤土司,令各于本境自為防御,似狡寇亦能坐困。第久駐終非長策,假設俟二三年后,再調(diào)集官兵乘賊疲困,全銳進搗,自必一舉成功,此二三年內(nèi),或有時機可乘擒獲賊酋,亦未可定〞。同時,還奏告張廣泗偏袒貴州籍將領(lǐng),“其好惡每多不公,人心不能悅服〞,且“兵雖四萬有奇,分路太多,在在勢微力弱……臣與督臣勢難共事〞??梢姡瑑晌恢鲙浿g的分歧很大,對敵情的估計不一,對戰(zhàn)略選擇和戰(zhàn)爭進程的看法都不盡相同,以至有了很難共事的無奈表白;訥親前后所奏不一,已是胸無謀略,方寸大亂,而且把勞師糜餉的責任全部推到張廣泗的身上,作為經(jīng)略,卻似毫無責任可擔,其原因那么是“與督臣勢難共事〞。

乾隆皇帝閱過奏折后,既氣憤又憂慮。他批到:“豈有軍機重務,身為經(jīng)略而持此兩議,令朕遙度之理《如能保明年破賊,添兵費餉,朕所不惜。如以為終不能成功,不如明云臣力已竭,早圖歸計,以全始終。〞又說:“覽所奏軍營現(xiàn)在情形各折,幾于智勇俱困,金川小丑,不意負固難于剿滅遂至于此。官兵攻撲進不能前,退不能守,即小小獲勝,尚未傷彼皮毛……卿等身在戎行,目擊不能確有成算,游移兩可,朕于數(shù)千里外,何從批示《何從傳諭《且大兵有四萬之眾,彼止三千余人,何以彼應我那么覺有余,而我攻彼惟慮缺乏《日久懸望軍營消息,而奏到乃復如是,殊非所料〞。乾隆皇帝對平定金川的必勝信心開始動搖了,對訥親更是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大學士心膂重臣,諸務資其贊襄,豈可久留遠徼,即如所云,須俟一、二年后成功,亦無在彼坐待一、二年之理,應即還朝辦事〞。在此,乾隆皇帝給愛臣一個十分合理的臺階,欲讓訥親從金川軍務中極合機宜地、及早地抽身出來,也給自己的用人失誤一個冠冕堂皇的解釋。對于金川軍務,乾隆皇帝只能焦急而又無可奈何地關(guān)注和等待著。

八月初八,乾隆皇帝接到岳鐘琪兩份參奏張廣泗的奏折。其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