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為人民服務》第三節(jié)弘揚社會主義道德_第1頁
歌曲《為人民服務》第三節(jié)弘揚社會主義道德_第2頁
歌曲《為人民服務》第三節(jié)弘揚社會主義道德_第3頁
歌曲《為人民服務》第三節(jié)弘揚社會主義道德_第4頁
歌曲《為人民服務》第三節(jié)弘揚社會主義道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歌曲:《為人民服務》

第三節(jié)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社會主義道德是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對中國古代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的傳承與升華,是中國革命道德傳統(tǒng)的直接繼承和發(fā)展。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道德賴以建立的經濟基礎是什么?

“兩點根據(jù)”:第一,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社會主義的道德建設,應當建立在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反映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要求,為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服務。

第二,在這一基本經濟制度上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市場為配置資源的基礎性手段的經濟運行機制,對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既有一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xiàn)實要求,也有一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價值導向的重要任務。問題探討:

1.市場經濟=私有化嗎?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2.市場經濟中僅僅存在人和物的關系(人與人之間僅僅存在物物交換關系)嗎?不能把市場經濟與私有制混為一談這是關于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這一問題的基本理論依據(jù)。其實,市場經濟和私有制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歷史事實是,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有著商品生產的存在和發(fā)展。市場經濟=私有化嗎?在西方,上世紀30年代產生的市場社會主義思潮就認為,市場經濟是一種經濟手段,是中性的東西,它可以同各種不同的所有制結合在一起。市場社會主義是一種試圖將生產資料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以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理論。旅美波蘭經濟學家奧斯卡·蘭格首次系統(tǒng)闡述。

1971年,哈佛大學教授羅爾斯出版了《正義論》一書,在書中指出:“自由市場的使用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沒有本質的聯(lián)系?!?/p>

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講話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資本主義也有計劃”,不能把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私有制混為一談。資本主義是可以逾越的,但市場經濟是不可以逾越的。如果把市場經濟和私有制混為一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市場經濟中僅僅存在人和物的關系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市場經濟中商品的生產和交換、資源的配置和利用、資金的流通和分配等,不過是人的活動的一種物化形式。人是市場的物的流動的發(fā)動者和支配者。而人不是單純的經濟的動物,人的活動受精神的支配。人有什么樣的文化精神和價值理想就會有什么樣的經濟活動和市場行為。以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研究為佐證。

韋伯指出:在一些文明古國的歷史上有過商品生產的輝煌歷史,但這些國家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產業(yè)革命,從而沒有將農業(yè)文明推向工業(yè)文明的新時代?是因為種種歷史原因,使這些國家沒有形成一種與商品生產、市場經濟發(fā)展相適應的文化精神和價值理性,來為從事商品生產和市場活動的人們提供精神動力。韋伯還指出,為什么現(xiàn)代發(fā)達的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產生在當時比較落后的西歐國家呢?韋伯認為,這得力于當時席卷這些國家的宗教改革運動,這其中所形成的新教倫理(特別是其中的以“天職”觀念為基礎的理性精神、勤奮節(jié)儉的倫理原則)為廣大市民階層所認同,孕育和形成了一種資本主義的文化精神和價值理性,正是它為西歐國家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價值規(guī)范和定向定位的機制。韋伯的基本理論立場是文化決定論,我們不能認同。但他的一般結論得到了廣泛的認同,這就是: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文化精神、價值理性的支撐,否則,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就會成為作為市場主體的人們的單純的物質欲望的宣泄,就不可能得到健康有序的發(fā)展。

20世紀70年代以后,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寫了《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一書。貝爾按照韋伯的思路,在新的歷史時期回顧資本主義發(fā)展,認為資本主義始終沒有解決好對私欲膨脹的限制,結果精神的安頓始終沒有著落。當進入現(xiàn)代社會和后現(xiàn)代社會以后,經濟的發(fā)展已不再表現(xiàn)為人與自然或加工后的自然的直接交往,而直接表現(xiàn)為人對人的服務關系,由此,經濟發(fā)展的精神因素的作用就會更加重要了。兩位社會學家的觀點給我們以怎樣的啟示?思考啟示:我們要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必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的文化精神和價值理性來作為它的支撐。這就要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通過分析我們必須認識到:(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與特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要把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制度有機結合起來,離不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作用

積極作用消極作用2、如何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道德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道德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要堅持公民承擔社會責任與社會尊重個人合法權益相一致,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相結合,著力培養(yǎng)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觀念,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和有力的道義支撐。第一、要正確處理競爭和協(xié)作、自主和監(jiān)督、效率和公平、先富與共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關系。第二、要正確認識和運用物質利益原則,樹立正確的義利觀。第三、要正確發(fā)揮社會主義道德對市場經濟的價值導向作用,發(fā)揮市場經濟的積極效應,避免市場經濟的消極效應,促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康發(fā)展。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這既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道德建設的現(xiàn)實狀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首先,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人際關系的客觀要求。其次,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的要求。市場經濟不僅不排斥為社會和他人服務,而且需要通過服務甚至是優(yōu)質服務,才能實現(xiàn)市場主體自己的利益。

這一點說明,為人民服務與市場經濟并不是必然對立的。

能否把市場經濟的利他性同為人民服務混為一談?不能把市場經濟的利他性同為人民服務混為一談。如果把各種有著不同內涵的利他性道德要求簡單地等同于為人民服務,不僅在理論上是錯誤的,而且會在實踐中造成混亂?;\統(tǒng)地講市場經濟要求為人民服務是不正確的。為人民服務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qū)別和優(yōu)越于其他社會形態(tài)道德的顯著標志。必須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大力倡導和積極實踐為人民服務的道德。

【視頻】央視《新聞調查》

沈浩:小崗村記憶2、為人民服務體現(xiàn)著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的統(tǒng)一

為人民服務,偉大而平凡,高尚而普通,它并非高不可攀、遠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思考:為人民服務是否只適合于黨員干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于不同利益群體和不同覺悟程度的人們,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要求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對于不同層次的人們應該有不同的要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無私奉獻是為人民服務;顧全大局、先公后私、愛崗敬業(yè)、辦事公道是為人民服務;同志間、師生間、同學問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是為人民服務;熱心公益、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扶貧濟困、幫殘助殘是為人民服務;遵紀守法、誠實勞動并獲取正當?shù)膫€人利益,同樣也是為人民服務。

事實證明,在我們的社會里,不論從事何種職業(yè)、處于何種崗位,也不論能力大小、職務高低,每個人都能夠通過不同形式實踐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要求。

那種認為為人民服務只適于黨員干部而不能推廣到全體人民的看法是一種誤解。任長霞

沈浩

乞討者徐超捐款捐款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集體主義原則是指導人們行為選擇的主導性原則。

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這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為集體主義的實施創(chuàng)造了經濟前提、政治前提和文化前提。

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當家做主,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體主義應當而且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貫徹實施。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集體主義的旁證

[材料1]團隊精神——集體主義的管理學旁證現(xiàn)代管理理論中關于“團隊精神”講得很多,它在一些企事業(yè)單位的實踐中也起到了明顯的作用,人們對它并沒有反感,而是給予高度評價。“團隊精神”雖然主要是從管理角度提出來的,并不帶有明確的政治意識,但它體現(xiàn)了一種集體主義精神。[材料2]群體認同---集體主義的社會學旁證:群體認同中包括血緣認同、地緣認同、事緣認同等。血緣認同指人們對因相同血緣關系而組成的群體的認同。地緣認同指生活于同一地區(qū)的人們形成某種地緣群體并對這一群體的認同。事緣認同指從事某種事業(yè)的人們之間形成的群體以及他們對群體的認同。群體認同當然并不等同于集體主義,但確與集體主義有共同之處。

[材料3]社群主義——集體主義的政治哲學旁證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又譯社區(qū)主義或社團主義)是當代西方的政治哲學思潮,它是在批評新自由主義的過程中產生的。1991年美國雜志《負責的社群》上發(fā)表了《負責的社群主義政綱:權利和責任》一文,它的基本思想是反對在現(xiàn)代西方社會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個人主義的自由主義,提倡社群優(yōu)先于個人的社群主義。

離開相互依賴和交疊的各種社群,無論是人類的存在還是個人的自由都不可能維持很久。

(俞可平:《社群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提倡社會、群體優(yōu)先于個人,這也與集體主義有相通之處。

[材料4]動物種群——集體主義的社會生物學旁證:動物界盡管存在著殘酷的生存競爭,但也存在著相互合作和幫助現(xiàn)象。

不同的動物之間有時有相對穩(wěn)定的互助關系,特別是大動物和小動物之間。在同一種動物種群之中,也存在著為了種群的生存而讓某些個體作出犧牲的情況。

作家金馬的散文《螻蟻壯歌》的描述:那是在南美洲一個森林邊緣發(fā)生的故事。草叢起火,螞蟻們抱成一團,滾向小河,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松動絲毫。

作家感慨:

“我聽著這則蟻國發(fā)生的真實故事,像聽著一曲最悲壯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螞蟻,其重不足毫克,然而,在人類往往也要遭到重大傷亡的火災面前,竟然能如此沉著、堅定、團結一致!他們不惜犧牲個體,以求得種族的生存,其斗爭的韌性,其脫險的方式的“機警”,又是如此無以復加地感人,怎能不發(fā)人深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來?”

[材料5]宗教“團契”——集體主義的神學旁證:

基督教新教中講教徒間的“團契”,事實上是一種集體。當代中國基督教神學家丁光訓先生主張神學集體主義。丁先生用神學來證明集體主義的神圣性,證明個人主義的有害性。社會主義道德當然不是宗教道德,但宗教神學中也講集體主義對我們理解集體主義也有一定啟發(fā)。2、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的內容和要求(1)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tǒng)一。(2)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3)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

以中國乒乓球隊的“讓球”為例來具體談談處理集體與個人關系的這三個要求。

資料:蔡振華回應“讓球”:奧運例外3、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道德要求具體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無私奉獻、一心為公。這是集體主義的最高層次,是共產黨員、先進分子應努力達到的道德目標。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這是已經具有較高的社會主義道德覺悟的人們能夠達到的道德目標。

三是公私兼顧,不損公肥私。這是對我國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當代大學生應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關系,提倡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反對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把個人的理想與奮斗融入廣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奮斗之中。研討:在我們的班集體生活中該如何講究集體主義原則?(三)宣傳和弘揚共產主義道德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在本質上是同一類型的道德,社會主義道德是共產主義道德在現(xiàn)階段的具體體現(xiàn)。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道德建設,不僅要適應現(xiàn)階段經濟關系的需要,而且要引導人們向更高的道德目標前進?,F(xiàn)階段,在弘揚社會主義道德的同時,還要繼續(xù)宣傳和弘揚共產主義道德。共產主義道德不僅是人類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國革命的歷史實踐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表現(xiàn)為大公無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個社會道德風尚的轉變和人們道德素質的提高,總是由先進分子倡導,影響到一般民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道德建設,要把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

對于立志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學生來說,應當自覺實踐社會主義道德;對于立志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大學生中的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來說,應當自覺身體力行共產主義道德。青春只有在為祖國和人民的真誠奉獻中才能更加絢麗多彩,人生只有在不斷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的積極進取中才會更有意義和價值。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就必須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動和諧文化建設,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一)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科學內涵

“榮”、“辱”是一對基本道德范疇,“榮”即榮譽,“辱”即恥辱,兩者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辱問題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是一定社會思想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的體現(xiàn)和表達。榮辱觀對個人的思想行為具有鮮明的動力、導向和調節(jié)作用。正確的榮辱觀,可以引導人們明辨是非、善惡、美丑,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樹立正確的行為導向,產生正確的價值激勵,推進自身全面發(fā)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貫穿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涵蓋了個人、集體、國家三者之間的關系,覆蓋各個利益群體,涉及人生態(tài)度、公共行為、社會風尚的方方面面。

“八榮八恥”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鞍藰s八恥”為全體社會成員判斷行為善惡、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客觀要求

社會主義榮辱觀反映了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要求。

社會主義榮辱觀指明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方向。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

(三)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能夠增強人們的道德榮譽感和道德判斷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能夠使社會成員自覺內化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強化道德自律意識,堅定道德意志和信念,明榮知恥、揚榮棄恥、提升人格、敦化風氣,推動維系社會和諧的人際關系和道德風尚的形成。視頻:央視節(jié)目“一鳴論道”之“八榮八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第四節(jié)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

一、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二、大學生與誠信道德三、努力錘煉個人品德一、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

公民道德是一個國家的公民應當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要求。大力倡導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對我國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2001年中共中央印發(fā)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第一次系統(tǒng)明確地提出了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即“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一)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提出及其意義1.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提出,體現(xiàn)了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2.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提出,體現(xiàn)了歷史傳統(tǒng)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3.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提出,體現(xiàn)了對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內容的豐富和拓展。(二)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主要內容

“愛國守法”,強調公民應培養(yǎng)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地學法、懂法、用法、守法和護法;“明禮誠信”,強調公民應文明禮貌、誠實守信、誠懇待人;“團結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和睦友好、互相幫助、與人友善;“勤儉自強”,強調公民應努力工作、勤儉節(jié)約、積極進??;“敬業(yè)奉獻”,強調公民應忠于職守、克己為公、服務社會。

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適用于不同的社會群體;公民道德建設是社會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學生應在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上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對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產生認知和認同,全面掌握其內容和要求;二是把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作為行為標準,正確進行道德判斷和作出道德選擇;三是積極踐行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提高。當代大學生應怎樣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三)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誠實守信既是對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弘揚,又是對當代中國道德建設實踐的正確反映。

誠實就是真實無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諾言,講信譽,守信用。誠實和守信是統(tǒng)一的。就個人而言,誠實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單位而言,誠實守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就社會而言,誠實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證;就國家而言,誠實守信是良好的國際形象。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我國傳統(tǒng)道德中,誠實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舉政之本”、“進德修業(yè)之本”,孔子甚至認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無信,“民無信不立”。哲人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詩人的“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民間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都極言誠信的重要。幾千年來,“一諾千金”的佳話不絕于史,廣為流傳。

山西平遙的日昇昌票號,被梁啟超譽為“執(zhí)中國金融界牛耳”的票號,所開的分店在鼎盛時期幾乎遍布全國而且其經營觸角已經延伸到俄羅斯、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用“一紙之符信遙傳,萬兩之白銀立集”來形容它的業(yè)務經營,并贊美它“匯通天下”。安徽泗縣“疫苗”事件

三鹿奶粉——“三聚氰胺”

周正龍

華南虎

跨國公司的道德底線在哪?在一般消費者印象中,跨國公司的形象近乎完美,不論是經營管理的先進還是產品質量的可靠,以及產品出現(xiàn)問題前后的積極應對都值得國內企業(yè)借鑒。然而,在目前,眾跨國公司頻頻遭遇“滑鐵盧”,先是亨氏和肯德基“觸雷”蘇丹紅,接著是寶潔、SK-Ⅱ被指含有害成分,再到雀巢奶粉被指碘含量超標。跨國巨頭的百般辯解、消極應對令其形象與信譽在中國消費者心中遭遇重創(chuàng)。

奢侈品牌遭遇信任危機

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導誠實守信的美德。首先,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的一項基本道德準則。

市場經濟是講究信用的經濟,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要注意發(fā)揮包括誠信在內的社會主義道德對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的巨大作用。市場經濟越發(fā)達,對誠實守信的道德要求就越高。其次,誠實守信是職業(yè)道德的一項基本要求。它要求各行各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都要誠實勞動、實事求是,杜絕弄虛作假、虛報浮夸現(xiàn)象。最后,誠實守信是做人的一項基本道德準則。它要求人們?yōu)槿苏\懇,待人誠實,做事實在,追求信譽,等等。誠信既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為人處世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也是一個社會維持正常秩序和有效運行的必然要求。

視頻:誠實守信道德模范

信義兄弟孫氺林孫東林二、大學生與誠信道德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誠信行為、誠信品質,關系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關系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在一定意義上關系中華民族的未來。

視頻:央視《對話:誠實守信道德模范》

河南中醫(yī)大學學生王一碩

1、誠信是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基礎

一個沒有良好誠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個在平時不講誠信的人,在關鍵時刻不可能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犧牲。大學生只有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才能直正忠誠于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牢固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身奮斗的理想信念。

2、誠信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

大學生只有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講誠信、講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誠心做事、誠實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覺端正態(tài)度,堅守道德規(guī)范,才能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3、誠信是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需要每個人誠實守信、遵守契約。民主法制建設需要社會成員遵紀守法、相互信任。大學生只有樹立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信用意識和道德觀念,“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努力培養(yǎng)誠實守信的優(yōu)良品質,奠定立足現(xiàn)代社會的道德基石,才能成為高素質的人才,承擔起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案例:在德國逃票之后

在德國逃票之后.doc

思考:說說當今大學生不講誠信的表現(xiàn)有哪些方面?

案例:“廣東農行登報曝光535名欠款大學生”

廣東農行登報曝光535名欠款大學生

2007年11月15日,中國農業(yè)銀行在《羊城晚報》的A10、A11版半版刊登出《中國農業(yè)銀行廣東省分行催繳國家助學貸款欠款公告》催交欠款,公開了華南農業(yè)大學、廣東工業(yè)大學、惠州學院、廣州體院等22所高校535名欠款學生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欠款金額等個人信息,并要求“榜上有名”的欠款學生在11月30日前還清欠款。農行方面表示,由于聯(lián)絡不上欠款學生,采取“公布”的舉動實屬無奈。

在誠信問題上,大學生可能存在一些模糊認識:

有一種觀點認為,誠信是一種理想化的美德,現(xiàn)實生活中做不到,講誠信者往往吃虧。

你是否贊同?

這種認識帶有很大的片面性。

不可否認,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確存在不誠信者占便宜、老實人吃虧的現(xiàn)象,但這畢竟不是我們社會生活的普遍現(xiàn)象。

“言而無信,行之不遠?!贝罅渴聦嵶C明,制假售假、坑蒙拐騙,可逞一時之快,得一時之利,但必以東窗事發(fā)、身敗名裂而告終。假的終究是假的,謊言就是謊言。

有一些人,即使因誠信而一時吃了虧,仍不改初衷,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做事,這是對推進全社會誠信建設的寶貴貢獻,正在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贊賞和人們的尊敬。

案例:有一種“愚蠢”叫誠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制度的完善,依靠誠信而獲得成功的現(xiàn)象會越來越普遍,不講誠信而付出的代價會越來越沉重,這是總的趨勢,不可阻擋。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我是想講誠信的,但別人不講,我也只好不講了。你說呢?這種態(tài)度是不可取的。

誠信是全體公民都應該遵循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誠信可以是對社會、對他人的期望,但首先應該是對自己的要求。自己的誠信不能以他人的誠信為前提。對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來說,正確的做法應當是身體力行,影響周圍,而不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有一位北京市民說:“樹立誠信意識要從每個人做起,只有自己做到了誠信,才能要求別人也這樣做。社會由個體組成,每個人都以誠信要求自己,社會就會成為一個誠信社會。”這句話很樸實,但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自己的誠信與贏得他人的誠信成正比,自己越誠信,就越會贏得他人的誠信回報。發(fā)散思維訓練:

假如失去誠信?

讓心靈無瑕!

讓友誼長存!

讓世界美好!

誠實守信三、努力錘煉個人品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最終要落實到提高個人品德上,加強個人品德建設貫穿于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的始終。

(一)個人品德與道德修養(yǎng)個人品德是通過個人自覺的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習慣。它表現(xiàn)為個體對某種道德要求的強烈認同,對道德情感的充分表達,對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執(zhí)著踐履。個人品德具有的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