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培優(yōu)練習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人口分布培優(yōu)練習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人口分布培優(yōu)練習word版含答案_第3頁
人口分布培優(yōu)練習word版含答案_第4頁
人口分布培優(yōu)練習word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1學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第一章人口-第一節(jié)人口分布培優(yōu)練習一、單選題胡煥庸線指我國黑龍江黑河和云南騰沖的連線,是劃分我國東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異的界線;人口分布和國土區(qū)域嚴重不匹配的現(xiàn)象被稱為“胡煥庸現(xiàn)象”。讀下表,完成下面兩題。年份東南半壁西北半壁面積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面積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1953年2000年2010年注:暫不也含香港、澳門、臺灣數(shù)據(jù)。1.胡煥庸線兩側的人口比重一直穩(wěn)定少變,主要取決于()A.計劃生育政策 B.人口遷移方向 C.自然地理環(huán)境 D.經濟發(fā)展水平2.下列國家中,“胡煥庸現(xiàn)象”最不明顯的是()A.巴西 B.加拿大 C.澳大利亞 D.德國讀世界各大洲距海岸線200千米范圍內面積和人口比重圖,回答下面各題。3.如果以距海岸線超過200千米為內陸,則居住在“沿?!钡貐^(qū)人口比例最大的是()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亞洲 D.歐洲4.非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的面積比重最小的原因是()A.熱帶大陸,終年氣候炎熱 B.高原大陸,且地勢起伏小C.海岸線平直,少海灣和半島 D.自然帶南北對稱分布5.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和省統(tǒng)計局聯(lián)合發(fā)布的統(tǒng)計顯示,2015年年末河南省總人口為10722萬人,常住人口為9480萬人,是名副其實的全國第一人口大省。結合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下題。河南省并不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qū),卻成為我國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qū),其主要的原因是()A.歷史悠久,自然條件優(yōu)越 B.工業(yè)、商業(yè)貿易繁榮C.地處經濟發(fā)達地區(qū) D.礦產資源豐富,開發(fā)利用充分下圖是我國甲、乙兩省級行政區(qū)人口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兩題。甲乙6.甲、乙兩省級行政區(qū)可能是()A.遼寧、山東 B.湖南、寧夏 C.新疆、四川 D.西藏、內蒙古7.影響甲、乙兩省級行政區(qū)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可能是()A.甲省級行政區(qū)氣候、乙省級行政區(qū)地形 B.甲省級行政區(qū)地形、乙省級行政區(qū)水源C.甲省級行政區(qū)水源、乙省級行政區(qū)地形 D.甲省級行政區(qū)氣候、乙省級行政區(qū)植被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但又有一定的規(guī)律,讀圖甲和圖乙,完成下面兩題。8.根據(jù)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帶的分布推斷,世界上分布著最多人口的地形類型是()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9.根據(jù)人口在不同緯度地帶的分布推斷,世界人口稠密區(qū)主要在()A.北半球高緯度地帶 B.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帶C.南半球高緯度地帶 D.南半球中低緯度地帶10.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高緯度沿海地區(qū) B.低緯度沿海地區(qū)C.低緯度高山地區(qū) D.高緯度內陸地區(qū)紙幣稱為“國家名片”,人民幣則是中國的名片。在已經發(fā)行的數(shù)套人民幣中,我國一些著名的風景被相繼印在了它們的背面。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1.圖中各地貌景觀與其主要成因對應正確的是A.甲——風力侵蝕 B.乙——流水沉積C.丙——流水溶蝕 D.丁——斷裂下陷12.“五岳獨尊”的泰山山體所屬的地質構造是A.背斜 B.向斜C.地壘 D.地塹13.圖中四地,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最高的是A.泰山地區(qū) B.長江三峽地區(qū)C.桂林地區(qū) D.黃河壺口地區(qū)14.下列平原中,屬于人口稠密區(qū)的是A.亞馬孫平原 B.西西伯利亞平原C.東歐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下圖示意我國雅魯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5.該流域人口分布特點是A.空間分布比較均勻 B.空間分布總體稠密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km范圍內 D.距河2km內人口最多16.影響該流域人口分布特點的主要因素是①水能資源分布②礦產資源分布③地形地勢狀況④取水便利程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黑河—騰沖線是一條貫穿我國版圖的假象直線段,大致劃分出了我國人口在區(qū)域上的分布,體現(xiàn)了我國人口東南和西北的分布差異。該線東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17.東密西疏人口格局“不可破”的主導因素是()A.農業(yè)基礎 B.城市發(fā)展 C.交通狀況 D.自然環(huán)境18.圖中P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緯度高,氣候寒冷 B.緯度較低,氣候濕熱C.地勢高,氣候寒冷 D.深居內陸,氣候干旱19.可使我國人口格局發(fā)生較顯著變化的措施是()A.加快東部城市群建設 B.扶持西部第二、第三產業(yè)發(fā)展C.平衡東、西部資源分布狀況 D.完善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二、綜合題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題。阿拉斯加面積為171萬平方千米,人口僅60多萬,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森林、礦產等資源豐富。推測阿拉斯加州人口主要分布地,并分析其自然原因。21.閱讀圖表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北京市人口增長模式為。北京市人口總增長率比自然增長率高,其原因是。(2)說明人口遷移對北京市社會經濟發(fā)展產生的有利影響。(3)結合我國城鄉(xiāng)人口遷移結構圖,簡述河南省人口遷移的方向及其原因。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地勢西高東低,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下圖為中國人口密度圖。材料二:194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420萬人,1991年至2004年——外來人口大量增加階段。到2004年全市常住人口達到萬人,人口的大量涌入導致城市用地面積不斷擴大,研究分析還得出,北京市近10年來建設用地不斷增加,耕地減少。城市發(fā)展較快,新區(qū)的建成與擴大印證了北京市的未來發(fā)展方向。(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中國人口分布的特點。(2)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分析北京城市化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提示:至少回答3點。參考答案1.C2.D3.A4.C5.A6.C7.C8.C9.B10.B11.C12.C13.C14.D15.D16.B17.D18.C19.B20.主要分布地區(qū):南部沿海地區(qū)。原因:緯度較低,氣候較溫暖;有暖流經過,增溫增濕;北部山脈阻擋冷空氣,南部受冷空氣的影響較??;瀕臨海灣,多良港,對外交通便利;礦產資源豐富,開發(fā)較早,經濟較發(fā)達。21.(1)“三低”(現(xiàn)代型)人口的大量遷入(2)提供充足的勞動力;便于引進人才;加強區(qū)域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