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等待孩子成長
寫在前面
一、怎樣的教育才能使您才能優(yōu)雅起來
1.懂得并尊重教育規(guī)律,把孩子當成孩子去教育。
上海市副市長報告:《從醫(yī)學的角度關注教育》
蒙學讀本的第一課。
2.調動孩子內隱的成長動力,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二、當下家庭教育中的幾個誤區(qū)
1。急功近利——忽視教育規(guī)律
媒體的鼓噪,過渡炒作:提前消費孩子的童年;
在私立、個人幼兒園占主流的階段,學前教育打出雙語、珠心算、音樂、舞蹈等各類特色,滿足了部分家長需求;
然而,一些早教機構人員不具備教師資格,不懂加油規(guī)律,給孩子的成長埋下很大隱患。如,冷體罰造成的心理上的;外語發(fā)音不準確;讓孩子過早地接觸小學的知識,結果讓孩子在沒有入學之前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誤區(qū)2:過渡關注——糊涂的“愛”,錯失了孩子教育的關鍵期
兒童發(fā)展關鍵期研究(動物的印刻現(xiàn)象)
關鍵期的概念最早是從動物的心理實驗研究中提出來的。1935年,奧地利動物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洛倫茲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事實:
小灰天鵝從蛋殼中爬出來后,將首先看到的動物當成自己的媽媽。如果是母雞孵化它出來,它就把母雞當媽媽;如果出殼時只有洛倫茲在旁邊,它就把洛倫茲當媽媽,他走到哪兒,小灰天鵝就跟到哪兒。
經過多次實驗,洛倫茲最終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動物早期發(fā)育過程中,動物的某一反應或某一組反應在某一特定時期或階段中最容易獲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錯過這個時期或階段,就不容易再出現(xiàn)這樣好的“時機”。這個關鍵的“時機”就叫“關鍵期”。
當把動物實驗引申到早期兒童發(fā)展教育研究中時,現(xiàn)代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人的智力、能力、習慣的發(fā)展中,“關鍵期”同樣存在而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內外近半個世紀的有關研究對孩子“關鍵期”進行了細致的劃分。兒童成長的幾個關鍵期
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的關鍵期;
8個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關鍵期;
2歲半至3歲是教孩子怎樣做到有規(guī)矩的關鍵期;
3歲是計算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
3歲至5歲是音樂才能發(fā)展的關鍵期(拉提琴3歲開始,彈鋼琴5歲開始);
4歲至4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
3歲至8歲是學習外國語的關鍵期;
3歲是培養(yǎng)獨立性的關鍵期;
4歲以前是形成形象視覺發(fā)展的關鍵期;
5歲至6歲是掌握詞匯的關鍵期;
9歲至10歲是孩子行為由注重后果過渡到注重動機的關鍵期;
幼兒階段是觀察力發(fā)展的關鍵期;
小學一二年級是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期;
小學三四年級是紀律分化的關鍵期;
小學三四年級,初二、高二是邏輯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
“三歲決定一生”——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這樣說。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少年兒童成長中的每一天都是習慣培養(yǎng)的好時機。
什么是家長對孩子的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理念有多新,決定你的孩子能走多遠。
不少母親也經常會對孩子說;“你看看,自從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變老變丑了,我一切都犧牲了,都是為了你,你為什么不好好讀書呢?”
心理學上把種行為叫做“非愛行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的人進行非愛性掠奪。
所以,一個英國的心理學女博士寫過一本如何為人父母的書,她在書的開頭寫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話:“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是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其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父母就越成功?!保欣献澹?/p>
誤區(qū)3:把學習成績當成教育孩子成功的唯一參數(shù)——不能承受造就一個“合格公民”之重
什么是孩子的真正成功?
美國耶魯大學載格勒兒童發(fā)展與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沃特·捷列姆博士認為:
幼兒的發(fā)展包括情緒、情感、健康、語言等幾大領域。除了知識的學習外,孩子的情緒情感的發(fā)展,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幼兒通過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喜歡與同齡人愉快地游戲,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對周圍的世界擁有好奇心,熱愛積極地探索問題,為他的終身學習做好準備,這才是幼兒真正的成功。
愛因斯坦說:“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純智育的態(tài)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的損害?!?/p>
愛因斯坦所說倫理教育,是指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正常的情商,快樂的心情,齊備的生活技巧。做一個健康的人這些樣樣都不可或缺。
二、我們應當怎樣教育我們的孩子
(一)牢記教育的本質
《說文解字》: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養(yǎng)子使作善也。
真正的“教育”需要符合三個條件,即具有“傳授者”、“傳授內容須從善”和“接受者須從中取得收獲”。
從“教”的角度看:教育是一種知識傳播、一種心靈感應、一種行為感召、一種師生互動、一種上傳下達……。
從“育”的角度看:教育是一種道德、一種善行、一種責任、一種愛心、一種誠意……
《弟子規(guī)》:父母呼,應勿緩。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心量”,喚醒其內在的人生追求,其核心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培養(yǎng)愛心,關懷的精神;一個是培養(yǎng)智慧,是求知的精神和獨立的思考,以及實踐的能力。
決定一個人未來和前途的,不是他目前的條件,環(huán)境,或者暫時的學識和智力水平。是什么呢?是他的心量。
孔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魯迅:“教育是要立人。”
蔡元培:“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p>
龍應臺: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有素養(yǎng),有文化。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只滿身是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把別人擠開?一個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帶?他怎么從賣菜的小販手里接過找來的零錢?
文化其實體現(xiàn)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xù)的智能。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我實在覺得,文化不過是代代累積沉淀的習慣和信念,滲透在生活的實踐中。
故事1:在印度,開往孟買的火車。一個年輕人一路疾跑,趕上馬上就要開的火車。他前腳踏進車門,車開了,車門也在瞬間關閉了??上囊恢黄ば卉囬T擋了一下,落在了站臺上?!?/p>
故事2:一對臺灣游客的懺悔日
親歷香港的幾點感受
1.港島的交通
2.港島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識
3.港島市民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4.港島市民的敬業(yè)意識與人文關懷(每周的研討活動;爸爸要回大陸了。垂直電梯、有聲信號、盲文導游圖;每周的聚餐;物業(yè)管理員阿姨的紅包;圣誕禮物)
5.港島的其他值得學習的先進理念(水費;保險;理療;滅火器)
“有大德才有大智慧”,大德是什么,是國家情懷、社會情懷、人類情懷,沒有這種大德他就不會有大智慧。力學大家錢偉長是依靠歷史和語文考了滿分進入清華的,他的物理只考了五分,但是他卻成了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為什么?日本人入侵中國了,他要報效祖國,就毅然放棄了中文,改學了物理。他沒有物理學的基礎,可他成了這個領域的大家。
這說明一個人的情懷和境界是決定人生和事業(yè)高度的重要因素,是推動人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培養(yǎng)孩子,要我看來,就是要喚醒孩子內在的追求,沒有內在的人格的自我覺醒、自我意識的覺醒,外在的所謂各種壓力,對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所起的作用不僅是短暫的,而且就孩子的終生發(fā)展是極其有害的。
(二)熟悉教育箴言
1.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玩兒,變著花樣玩兒——見多識廣,實現(xiàn)觀念的融合)
蘇格拉底認為,求知是每個人靈魂里固有的能力,把所謂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就如同將視力放進瞎子的眼睛里似的。
(美國母親起訴幼兒園教孩子認識字母”o”)。
羅素說,一個由本性優(yōu)秀的男女組成的社會,肯定會比相反情況好得多。
2.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有其內在價值
兒童期,是其身心生長的最重要階段,也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教育所能夠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給孩子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童年。而不是把成人的渺小的功力目標強加給孩子。以此為他們幸福而有意義的一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
我們習慣于在平凡中搜索孩子的天分,卻忘了把孩子當孩子。
3.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xiàn)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xiàn)實。
古往今來的哲人認為,學習是為了發(fā)展個人內在的精神能力,從而在外部現(xiàn)實面前獲得自由。當然這只是一種內在自由,但是,正是憑借這種內在自由,這種獨立人格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些優(yōu)秀的靈魂和頭腦對于改變人類社會的現(xiàn)實發(fā)揮了偉大的作用。
教育就應該為促進內在自由,產生優(yōu)秀靈魂和頭腦創(chuàng)造條件。
4.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盧梭認為,教育的使命就是要為學生的生長提供最好的環(huán)境,這最好的環(huán)境就第一是自由的時間,第二是最好的老師。盧梭還說:“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p>
約翰·亨利認為,對受過基礎教育聰明的學生,大學里可以既無老師也無考試,任他們在圖書館里涉獵。
蕭伯納曾這樣嘆息,世界上書架上擺滿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學生卻被迫去啃那些毫無營養(yǎng)的乏味的教科書。
5.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懷特海有一段論述,大意是:拋開了教科書和聽課筆記,忘記了為考試背的細節(jié),剩下的東西才有價值。
這種剩下的,配稱為教育的東西,用懷特海的話說,就是完全滲透入你身心的原理,一種智力活動的習慣,一種充滿學問和想像力的生活方式。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就是獨立思考和整體判斷的能力。通俗地說,一個人從此成了不可救藥的思想者、學者,不管今后從事什么職業(yè),再也改不掉學習、思考、研究的習慣和愛好,方可承認他受了大教育。
6.大學應是大師云集之地,讓青年在大師的熏陶下生長(選擇名校的根由)
懷特海說,大學存在的理由是,擁有一批充滿想像力的探索知識的學者,使學生在智力發(fā)展上受其影響,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熱情之間架起橋梁,否則,大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教育的真諦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yǎng)智力活動的習慣、獨立思考的能力等,這些智力上的素質顯然是不可象知識那樣去傳授的,培養(yǎng)的唯一途徑是受具有這樣素質的人的熏陶。
大師在兩個地方,一是圖書館的書架上,另一個便是在大學里,大學里應該是活者的大師云集的地方。
7.教師應把學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家長亦然)
不要將自己未實現(xiàn)的夢寄托在孩子身上,教育孩子就是為了將他(她)造就成一個有思想的人。
羅素指出,一個理想教師的必備品質是愛他的學生,而愛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樣感覺到學生是目的。他強調,教師愛學生應該勝于愛國家和愛教會。
(三)注重教育細節(jié)
1.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成長環(huán)境
首先,經營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
擁有一段美好的婚姻,常常會為你的孩子帶來紅利。
----【美】梅迪納
在美國,對學業(yè)成就的最佳預測指標,就是家庭的情緒穩(wěn)定。
因此一個美國父親問著名心理學家梅迪納:“梅迪納先生,我怎樣做,才能讓孩子考上哈佛大學。”
梅迪納先生說:“回家去,愛你的老婆?!?/p>
中國母親教育專家王東華教授說:“溫馨的家庭,是成就孩子良好智力的基礎。”
其次,給孩子安排一個安靜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
2.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早晨一杯水,按時作息,按時用餐,日清日結,物歸原處等)
讀書習慣。(“擔心孩子不讀書的家長”;每一年級有與之對應的學習報刊;假期有讀書計劃;定期帶孩子到書店選購圖書)
學習習慣。(放學先寫作業(yè),寫作業(yè)前先復習,寫完作業(yè)再預習,最后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鋁木復合門窗行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
- 客廳門洞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系統(tǒng)內部網絡通信系統(tǒng)行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磷酸鋁不燒磚行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
- 木頭門頭施工方案
- 安順防腐螺旋鋼管
- 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措施
- 2024一級建造師考務文件
- 2025中介租賃合同范文
- 吊車租賃施工方案
- 教學課件-積極心理學(第2版)劉翔平
- 注射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全文)
- TSG+11-2020鍋爐安全技術規(guī)程
- 情感糾紛案件調解協(xié)議書
- 北師大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第10章 第2節(jié) 《人體細胞獲得氧氣的過程》學案 (表格式無答案)
- 港澳臺聯(lián)考考試大綱
- 移動式腳手架安全操作規(guī)程
- 排水溝導流施工技術方案
- 多肉生石花圖譜_版
- 送達地址確認書(法院最新版)
- 手工皂配方計算表 手工皂配方計算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