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相關知識淺談課件抗菌藥物相關法規(guī)2004年10月9日衛(wèi)生部發(fā)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08年3月9日下發(fā)《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簡稱48號文件2011年4月18日衛(wèi)生部下發(fā)《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2011年7月27日衛(wèi)生部下發(fā)的《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三好一滿意”活動2011年工作任務分解量化指標的通知》中也明確的提出了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的硬指標及使用情況2012年4月21日衛(wèi)生部第一次專門針對某一類藥物頒布了管理辦法,即《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簡稱84號令)我國抗菌藥物使用情況1.抗菌藥物應用指征太松。2.過度應用為主要傾向重復使用、過大劑量使用、過長時間使用、過多聯(lián)合使用。3.對抗菌藥物了解不足、抗菌活性、抗菌譜、藥代藥效特征、毒副反應。4.利益驅使5.抗生素自由購買6.家畜用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例如:超級細菌抗菌藥物濫用的影響浪費了有限的社會衛(wèi)生資源增加了病人的經濟負擔引起耐藥菌株的大量產生大大增加了抗菌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今年的世界衛(wèi)生日(4月7日)的主題“抵御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呼吁人們合理應用抗菌藥物,造福自身、社會及子孫后代抗菌藥物使用率2008年上半年國家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jiān)測網數(shù)據(jù)顯示,在全國參加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jiān)測164家大型醫(yī)療機構中(三級),住院病人抗菌藥物使用率為71.3%,住院病人聯(lián)合用藥比例為34.3%,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比例為:Ⅰ類切口為98%,Ⅱ類切口為98.9%,Ⅲ類切口為100%,和國家相關要求差距較大,特別是Ⅰ類切口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使用率。西方發(fā)達國家醫(yī)院抗菌藥物使用率平均為30%,美國為20%,英國22%我國1997年的調查三級醫(yī)院為70%,二級醫(yī)院為80%,一級醫(yī)院為90%博州人民醫(yī)院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我院自2011年7月開始上報衛(wèi)生廳要求的抗菌藥物監(jiān)測報表.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由70%多逐漸下降至60%以下;住院患者外科手術術前302h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由不足10%逐漸達到40%以上;清潔(I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由100%降至50%以下;抗菌藥物用藥前送檢率目前還有待于提高;清潔(I類)切口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時間不超過24h的比例從11.5%增至60%左右;清潔(I類)切口手術平均預防用藥時間天數(shù)由6.2天下降至1.83天;住院患者使用強度下降了近25個,目前我院全院每月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已達到40以下,部分臨床科室的抗菌藥物強度還沒有達到要求,我們會繼續(xù)努力達到衛(wèi)生廳的要求,并且會做的更好。博州人民醫(yī)院抗菌藥物相關基礎工作1.每月對全院出院住院病歷的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進行專項檢查,對每月用藥合理的前十名醫(yī)師和用藥不合理的倒數(shù)十名醫(yī)師,給予院內網通報,有醫(yī)務科等給予相應獎懲,對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病歷進行有效干預。2.每月隨機抽查三個正常工作日的門診處方及100份急診處方,對不合理用藥的處方進行檢查評價,規(guī)范處方行為。3.每月上報衛(wèi)生部抗菌藥物監(jiān)測網的相關數(shù)據(jù),30份手術與非手術病歷、100份門診處方等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的調查上報及分析。并上報季度抗菌藥物使用量的分類報表和半年分析一次住院病歷的合理用藥評價表。4.按時上報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要求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表(附表一、二、三、四、五、五-1、六)5.整合數(shù)據(jù),計算每月全院及臨床各科室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對達到衛(wèi)生部要求的科室和未達到衛(wèi)生部要求的臨床科室,進行院內指控,由醫(yī)務科責令其早日達到衛(wèi)生部指定要求。6.參與配合社保局、農合辦等部門的檢查工作,對其指出的不合理病歷進行再次檢查、分析反饋,并上報醫(yī)務科。7.積極配合藥監(jiān)局的工作,參與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的上報。8.協(xié)同醫(yī)務科及相關各科室,參與臨床各科室的綜合大查房及業(yè)務查房,了解臨床各科室用藥特點,檢查其用藥情況,對于不合理的病歷提出不合理原因,對于合理用藥的病歷給予表揚。病原學檢查重要感染標本的采集方法標本采集是否正確,直接關系結果的正確性。注意事項:1、采集前做好局部準備工作,標本必須直接采自病變部位。2、盡可能在合適的時間采集標本。痰、尿液清晨含菌量多最佳采集時間3、標本足量:成人血培養(yǎng)標本每次10以上。4、使用合適器械及運送容器:所有標本都應使用無菌容器。送厭氧菌培養(yǎng),應做到在厭氧環(huán)境下運送。5、培養(yǎng)標本應盡可能在應用抗菌藥物前采集。6.細菌培養(yǎng)+藥敏試驗,建議同時做細菌涂片主要感染標本血流感染:采樣應在給予抗菌藥物治療前多次抽取(至少3次),每次不應少于10。呼吸道感染:采樣前應先用無菌生理鹽水漱口,然后取深咳出的痰液。對于干咳、痰少的病人,用霧化吸入45℃10溶液濕化→再咳出痰液。一份合格的痰標本:痰涂片鏡檢每低倍視野<10個鱗狀上皮細胞,>25個多核白細胞。尿路感染:采集清潔中段尿。由于尿液本身是良好的培養(yǎng)基,細菌可迅速繁殖,一般應在1h內接種,如超過1h需要冰箱內保存。室溫超過2h重取標本。胃腸道感染:糞便應注意挑取膿血、粘液部分做細菌培養(yǎng)其它無菌部位感染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腦脊液1-2其它腔體:心包液1-5傷口感染和膿腫:一般以細菌感染為主。棉拭子不足以從傷口取到足夠的標本作鏡檢和培養(yǎng),最好用注射器針頭抽取膿液。棉拭子的成分有殺菌作用,會影響培養(yǎng)結果,現(xiàn)已不建議使用。靜脈留置導管:拔管前先對插管口皮膚嚴格消毒,再將拔出導管頭部剪下,置無菌容器送至實驗室。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試驗步驟1.細菌涂片——大致判斷細菌類別和菌量,當天出結果。2.細菌培養(yǎng)及鑒定——明確致病菌種,37℃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一般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18-24h菌量少3-7天難于生長的細菌(結核菌)1個月厭氧菌至少48h3.藥敏試驗——測定抗菌藥物在體外對病原微生物有無抑制作用,我院用時72h(特殊耐藥菌需更長)革蘭染色結果紫色--革蘭陽性菌紅色--革蘭陰性菌臨床常見病原菌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糞腸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屎腸球菌產酸克雷伯菌緩慢葡萄球菌鮑曼不動桿菌鏈球菌陰溝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洋蔥克雷伯假單胞菌結核桿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破傷風梭菌(厭氧)變形桿菌產氣莢膜梭菌(厭氧)淋球菌艱難梭菌(厭氧)腦膜炎球菌肉毒梭菌(厭氧)志賀菌、沙門菌常用抗菌藥物一、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一)青霉素類1.青霉素G、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V等。作壁作用于2.抗菌譜特點:a.對于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和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感染,青霉素仍然是首選藥物。劑合b.氨芐西林、阿莫西林另外對腸球菌、李斯特菌和流感嗜血桿菌具備強大的活性,是這些細菌引起感染的首選藥物。3.青霉素過敏發(fā)生與藥物純度有關,使用前詳細詢問用藥過敏史、家族史、食物過敏史、過敏性疾病史等。4.β—內酰胺類抗生素能抑制青霉素結合蛋白(),阻礙細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使細胞壁缺損,由于細胞內存在高滲透壓,使水分不斷滲入,導致菌體腫脹破裂死亡。增加細胞壁自溶酶活性,使細菌溶解。繁殖期的細菌需要合成大量細胞壁粘肽,因此青霉素對繁殖旺盛的細菌作用強,對已經合成了細胞壁處于靜止期的細菌作用弱。因此,一般不宜與抑菌劑合用。
頭孢菌素抗菌活性和酶穩(wěn)定性的比較頭孢菌素分類 抗菌活性 對β-內酰胺酶的穩(wěn)定性對菌對G-菌 金葡菌G-桿菌第1代 + +第2代 第3代 + + *第4代 * (二).頭孢菌素類1.第1代頭孢菌素:頭孢氨芐、頭孢唑林、頭孢拉定、頭孢硫脒等2.抗菌譜特點:對球菌(除腸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對菌作用較差;對少數(shù)大腸菌屬、肺炎桿菌等有活性;體外對腸球菌有抗菌作用,對β-內酰胺酶不穩(wěn)定;半衰期大多較短,應一日2-3次給藥為佳。不易進入腦脊液;對腎臟有一定毒性。3.1)頭孢唑琳鈉:血藥濃度高,t?長,可作為外科手術預防用藥
2)頭孢拉定:抗菌作用略差,用于輕中度呼吸、尿路、皮膚感染3)頭孢硫脒用于敏感菌所引起呼吸系統(tǒng)、肝膽系統(tǒng)、五官、尿路感染及心內膜炎、敗血癥的治療。對球菌及部分桿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4.頭孢菌素皮試衛(wèi)生部無規(guī)定,無國內外標準。對青霉素類過敏的患者除非過敏性休克或剝脫性皮炎等嚴重過敏,仍然可以考慮謹慎的使用頭孢菌素,使用前必須做皮試。
第2代頭孢菌素第2代頭孢菌素品種:頭孢呋辛(酯)、頭孢克洛、頭孢替安、頭孢丙烯等適應癥:敏感菌所致的呼吸、尿路、腹腔、中樞感染抗菌譜特點:1.對桿菌所產生的β-內酰胺酶穩(wěn)定性增強;2.對菌作用比一代頭孢略差;3.對腸桿菌科細菌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對綠膿桿菌無活性;4.僅頭孢呋辛能透過血腦屏障(腦脊液中的藥物濃度為血濃度的10%)5.腎毒性輕;(三)第3代頭孢菌素頭孢哌酮、頭孢他啶、頭孢地嗪、頭孢曲松、頭孢唑肟、頭孢噻肟頭孢克肟、頭孢米諾、頭孢匹胺等抗菌譜特點:對葡萄球菌的作用較一、二代弱,對菌包括腸桿菌科中的耐藥菌具有強大地抗菌作用;部分品種如頭孢他啶、頭孢哌酮對綠膿桿菌有高度活性;對β-內酰胺酶穩(wěn)定;腦脊液中達到一定濃度,基本無腎毒性。
頭孢哌酮的藥動學特點是膽汁排泄,注意患者如果有梗阻性黃疸時,應避免使用。三代中頭孢噻肟和頭孢曲松鈉對大腸桿菌等腸桿菌科及菌具有良好地作用,因此對青霉素中等不敏感的肺炎鏈球菌導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較好的療效,二者是對革蘭陽性菌活性較好的三代頭孢菌素。頭孢哌酮抗綠膿桿菌活性較強,頭孢他啶最強。(四)第4代頭孢菌素1.頭孢吡肟、頭孢匹羅、頭孢克定等2.抗菌譜特點:抗菌譜比第3代更廣,對菌、菌、金葡菌作用增強于三代;特別對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有很強的活性,頭孢匹羅和頭孢唑蘭對一般頭孢菌素不敏感的糞鏈球菌亦有較強作用,頭孢噻利還有較強的抗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活性。這些品種對弗氏檸檬酸桿菌、陰溝腸桿菌有較強活性,抗銅綠假單胞菌作用均可與頭孢他啶匹敵。對化膿性鏈球菌等作用強,對β-內酰胺酶比3代頭孢菌素更穩(wěn)定。3.對細胞膜的通透性強;幾乎全部經腎排泄,腎功能減退者需減量4.適應癥:多重耐藥菌所致的院內感染;中性粒細胞減少所致的難治性感染;耐藥肺炎鏈球菌感染。(五).頭霉素類我院主要品種為頭孢西丁鈉、頭孢美唑鈉和頭孢米諾鈉。頭霉素類對革蘭陽性菌的作用顯著低于第一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陰性菌作用優(yōu)異。具體的講頭霉素類對大腸桿菌、流感嗜血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沙門菌屬、志賀菌屬、肺炎克雷伯菌、產氣桿菌等革蘭陰性桿菌,卡他莫拉菌、淋球菌、腦膜炎球菌等革蘭陰性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等革蘭陽性菌均具良好的抗菌作用。本類藥物耐革蘭陰性菌β-內酰胺酶的性能強,包括對部分超廣譜β-內酰胺酶()很穩(wěn)定,其穩(wěn)定性優(yōu)于大多數(shù)頭孢菌素,因此可用于產酶菌、耐藥菌感染。本類藥物對包括脆弱類桿菌在內的各種厭氧菌有較強的作用,這恰恰不同于頭孢菌素類。頭孢美唑和頭孢西丁的抗菌譜類似第二代頭孢菌素,用于盆腔、腹腔及婦科的厭氧和需氧菌混合感染。頭孢米諾則與第三代頭孢菌素相近。頭孢米諾對革蘭陰性菌的作用較其他同類藥物為強。頭孢西丁與頭孢美唑相比,頭孢美唑除了對脆弱類桿菌的作用稍次于頭孢西丁外,對需氧革蘭陽性菌與陰性菌及其他厭氧菌的作用均優(yōu)于頭孢西丁,且對酶的穩(wěn)定性也較頭孢西丁強??傮w上,頭孢美唑似乎較優(yōu),但難以透過血腦屏障。頭孢西丁、頭孢美唑和頭孢米諾的比較頭孢西丁鈉
頭孢美唑鈉
頭孢米諾鈉抗需氧菌
抗脆弱類桿菌
抗其他厭氧菌
對β-內酰胺酶
穩(wěn)定
穩(wěn)定
穩(wěn)定透入腦脊液
順利
難
難(六).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亞胺培南-西斯他丁對多數(shù)致病菌保持高度抗菌活性,尤其對菌作用較美羅培南強,但不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亞胺培南-西斯他丁應盡可能限用于對其他藥物耐藥的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嚴重需氧菌與厭氧菌混合的治療以及病因未明嚴重感染、免疫缺陷者感染的經驗治療。嚴重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時,應與氨基糖苷類(阿米卡星)等其他具有抗銅綠假單胞菌活性藥物聯(lián)合應用,并定期進行藥敏試驗。法羅培南常用于尿路感染,包括反復發(fā)作性的或復雜性尿路感染。(七).其他類(單酰胺)氨曲南機制:對革蘭陰性菌外膜有良好的穿透作用,并和陰性需氧菌的3結合,抑制細胞分裂,促使細菌死亡。
對大多數(shù)需氧革蘭陰性菌具有強大地的抗菌活性,包括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具等。對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等需氧革蘭陽性菌以及厭氧菌無抗菌活性,不良反應少,對病原菌未明的嚴重感染,必須與抗G+菌藥聯(lián)合應用。氨曲南不宜與甲硝唑、頭孢西丁、頭孢拉定聯(lián)用,有配伍禁忌。二、氨基糖苷類鏈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新霉素、慶大霉素、妥布霉素等。特點:對于大多數(shù)需氧桿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對于球菌的抗菌活性各不同;部分品種對銅綠假單胞菌有抗菌活性,當然我們在選擇使用氨基糖苷類時主要是關注的是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抗菌活性;都是作用于細菌核糖體,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鏈霉素結核的首選用藥慶大霉素對大多數(shù)菌及菌都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為廣譜抗生素;針對金葡菌時,治療手術淺部位感染是很好的選擇,特別是在病人對青霉素類及頭孢類過敏時。對大多數(shù)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與β-內酰胺類抗生素聯(lián)合對銅綠假單胞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主要用于銅綠假單胞菌所致的嚴重感染及菌所致的全身感染。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優(yōu)點是:對許多腸道桿菌和綠膿桿菌產生的鈍化酶穩(wěn)定,較廣泛的應用于對綠膿桿菌的聯(lián)合治療機制:細菌核糖體30S小亞基發(fā)生不可逆的結合,抑制的轉錄和蛋白合成,依靠其離子的吸附作用,吸附在菌體表面,造成細胞膜的損傷,為殺菌類抗生素。協(xié)同或相加:青霉素類+氨基糖苷類頭孢菌素+氨基糖苷類細菌對不同品種之間有部分或完全性交叉耐藥氨基糖苷類為濃度依賴性抗菌藥物三.喹諾酮類1、第一代:萘啶酸等。其抗菌譜窄、不良反應多;2、第二代:砒哌酸等。對桿菌有效,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治療;3、第三代:諾氟沙星(氟哌酸)、環(huán)丙沙星、依諾沙星、氟羅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等;4、第四代: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抗菌譜廣,對多數(shù)腸桿菌科具強大抗菌活性;多數(shù)對球菌僅具中等活性;“呼吸喹諾酮”——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對球菌、厭氧菌以及衣原體、支原體、軍團菌抗菌作用顯著增強。機制:作用于旋轉酶。干擾了細菌復制、修復和重組對一部分?-內酰胺類耐藥的細菌也有效。莫西沙星對肺炎鏈球菌具有強大抗菌作用。利福平與氧氟沙星在結核患者中應用具有拮抗作用,不僅療效低,且易誘發(fā)其它細菌耐藥。加替沙星慎用于糖尿病患者及有中樞系統(tǒng)疾病患者(如癲癇、躁狂)。四.大環(huán)內酯類紅霉素抗菌譜窄(、厭氧菌)等與青霉素相似,其半衰期短羅紅霉素抗菌活性強,(為紅霉素的4-6倍)組織分布廣泛,胃腸道反應少克拉霉素抗菌活性優(yōu)于紅霉素,對胃酸穩(wěn)定性較好,對幽門螺旋桿菌抗菌效果優(yōu)地紅霉素抗菌活性與紅霉素相似,半衰期>30h阿齊霉素抗菌譜較廣,組織中濃度高,半衰期>41h,被推薦用于泌尿系統(tǒng)支原體、衣原體感染
特點:1.抗菌譜窄:需氧和菌、部分厭氧菌、不典型病原菌;機制:抑制細菌蛋白合成和肽鏈的延伸。2.堿性環(huán)境中抗菌活性強,故尿路感染時要堿化尿液3.血藥濃度低,在前列腺濃度相對較高,且不易透過血腦屏障
4.主要經膽汁排泄,進行肝腸循環(huán),排泄進入腸道的藥物可以部分再吸收排泄。不良反應:主要是胃腸道反應和肝功能損害5.臨床上主要用于細胞內病原體引起的感染性疾病。6.鏈球菌感染時,特別是對青霉素過敏患者,可用大環(huán)內酯類來治療抗菌藥物用藥指標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是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藥物的數(shù)。
值:按照推薦的藥物應用日處方協(xié)定劑量計算:(,),同一通用名的藥物劑型不同值也不同。
某個抗菌藥物的數(shù)=該抗菌藥物消耗量除以值(克值)??咕幬锵牧浚ɡ塾嫈?shù))=所有抗菌藥物數(shù)的和。收治患者人天數(shù):指在同一抽樣時間段內出院患者總數(shù)與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數(shù)的乘積。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的相關因素1.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的相關因素因素單位劑量、聯(lián)合用藥、收治患者人天數(shù)、療程等2.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數(shù)=同期收治患者人數(shù)×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數(shù)3.建議在一定的時間段來做調查統(tǒng)計,一般為年度抗菌藥物實際消耗量(累計數(shù))除以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數(shù)。例如:Ⅰ類切口手術常用預防抗菌藥物單次使用劑量:頭孢唑啉1-2g;頭孢拉定1-2g;頭孢呋辛1.5g;頭孢曲松1-2g;甲硝唑0.5g。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和其他β內酰胺類、紅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應一日多次給藥。如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等可一日給藥一次(重癥感染者例外)藥品分級管理非限制使用:經臨床長期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對細菌耐藥性影響較小,價格相對較低 ~輕度與局部感染限制使用:這類藥物在療效、安全性、對細菌耐藥性影響、藥品價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 ~嚴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特殊使用:不良反應明顯,不宜隨意使用或臨床需要倍加保護以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藥而導致嚴重后果的抗菌藥物;新上市的抗菌藥物;其療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臨床資料尚較少,或并不優(yōu)于現(xiàn)用藥物者;藥品價格昂貴??咕幬锏倪x用品種抗菌藥物的選用品種 根據(jù)病原菌種類及藥敏結果選用抗菌藥物要求在感染部位達到有效的抗菌濃度:前列腺炎:氟喹諾酮類、大環(huán)類酯類、(磺胺甲惡唑與甲氧芐啶的復方制劑,即復方新諾明)等骨髓炎:林霉素類、氟喹諾酮類、磷霉素等;腦膜炎:(磺胺嘧啶)、青霉素、氯霉素、氟喹諾酮類、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呋辛、異煙肼和利福平等;肝膽道感染:頭孢哌酮和頭孢曲松、氟喹諾酮類、利福平、大環(huán)類酯類、林霉素類等;泌尿系統(tǒng)感染:、頭孢菌素類、青霉素類、氨基糖苷類、氟喹諾酮類等??咕幬锱R床應用應當遵循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咕幬锱R床應用基本原則一、抗菌藥物治療應用的基本原則二、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基本原則三、抗菌藥物聯(lián)合用藥的基本原則抗菌藥物治療應用的基本原則(一)嚴格掌握適應癥
1.
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2.
由真菌、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及部分原蟲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3.
缺乏細菌及真菌、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及部分原蟲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的證據(jù),診斷不能成立者,均無指征應用抗菌藥物;4.病毒性感染者無伴發(fā)細菌感染者無指征應用抗菌藥物(二)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jù)病原種類及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以下簡稱藥敏)選用抗菌藥物(三)按照藥物的抗菌作用特點及其體內過程特點選擇用藥(四)抗菌藥物治療方案應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藥物特點制訂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原則1)非手術預防用藥
2)外科手術預防用藥非手術感染的預防用藥1.如果不用藥發(fā)生感染后果嚴重者。2.抗菌藥物不能長期預防一切可能發(fā)生的感染,只能在特定的應激狀態(tài)或針對某些專門的病原菌進行短期有效的預防。3.已明確為病毒感染并排除細菌感染者不應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容易導致手術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病人因素高齡、營養(yǎng)不良、糖尿病、肥胖、吸煙、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細菌定植、免疫低下、低氧血癥術前處理術前住院時間過長、用剃刀剃毛、剃毛過早、手術野衛(wèi)生狀況差(術前未很好沐?。τ兄刚髡呶从每股仡A防手術情況手術時間長、術中發(fā)生明顯污染、置入人工材料、組織創(chuàng)傷大、止血不徹底、局部積血積液、存在死腔和/或失活組織、留置引流、術中低血壓、大量輸血、刷手不徹底、消毒液使用不良、器械敷料滅菌不徹底手術室的適宜溫度為20~25℃,濕度以50%為宜,為手術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手術切口分類類別標準Ⅰ類(清潔)切口手術未進入炎癥區(qū),未進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閉合性創(chuàng)傷手術符合上述條件者
Ⅱ類(清潔-污染)手術進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切口無明顯污染,例如無感染且順利完成的膽道、胃腸道、陰道、口咽部手術
Ⅲ類(污染)切口新鮮開放性創(chuàng)傷手術;手術進入急性炎癥但未化膿區(qū)域;胃腸道內容有明顯溢出污染;術中無菌技術有明顯缺陷(如開胸心臟按壓)者Ⅳ類(污穢-感染)有失活組織的陳舊創(chuàng)傷手術;切口已有臨床感染或臟器穿孔的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適應證
Ⅱ類清潔-污染切口及部分Ⅲ類污染切口手術(如進入胃腸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裝置的手術清潔手術,時間長、創(chuàng)傷大、一旦感染后果嚴重者(如開顱、心臟和大血管、門脈高壓癥手術)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營養(yǎng)不良、免疫低下、高齡)Ⅳ類切口及嚴重污染的Ⅲ類切口,應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不屬于預防。選擇相對廣譜(能覆蓋大多數(shù)病原菌)、有效(殺菌劑)、安全、價廉的藥物頭孢菌素列為首選心血管、頭頸、胸腹壁、四肢手術—首選一代頭孢進入消化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術—多用二代頭孢,個別用三代頭孢預防用抗菌藥物的選擇
各代頭孢菌素抗菌特征比較頭孢菌素陽性菌陰性菌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常見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表手術部位抗菌藥物選擇頭頸外科手術第一代頭孢菌素經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術第一代頭孢菌素+甲硝唑心臟手術第一、二代頭孢菌素神經外科手術第一、二代頭孢菌素,頭孢曲松血管外科手術第一代頭孢菌素乳房手術第一代頭孢菌素腹外疝手術第一代頭孢菌素應用植入物或假體的手術第一、二代頭孢菌素骨科手術(包括用螺釘、鋼板、金屬、關節(jié)置換)第一、二代頭孢菌素胸外科手術(食管、肺)第一、二代頭孢菌素常見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表手術部位抗菌藥物選擇胃十二指腸手術第二代頭孢菌素膽道手術第二代頭孢菌素,有反復感染史者可選頭孢曲松,頭孢哌酮/舒巴坦闌尾手術第二代頭孢菌素或頭孢噻肟;+甲硝唑結、直腸手術第二代頭孢菌素或頭孢曲松或頭孢噻肟;+甲硝唑泌尿外科手術第二代頭孢菌素;環(huán)丙沙星婦產科手術第二代頭孢菌素或頭孢曲松或頭孢噻肟;+甲硝唑(結扎臍帶后給藥)預防用藥時機應趕在污染發(fā)生之前,抗菌藥物提前到位過早給藥無益,屬無的放矢正確的給藥時間應在手術開始前302小時或誘導麻醉時開始給藥,保證在發(fā)生污染前血清及組織中藥物已達到有效濃度(>90)在手術室給藥而不是在病房給藥給藥方法應靜脈給藥,2030滴完肌注、口服存在吸收上的個體差異,不能保證血和組織的藥物濃度,不宜采用常用-內酰胺類抗生素半衰期為12h,若手術超過34h,應給第2個劑量,必要時還可用第3次擇期結、直腸手術前用抗菌藥物準備腸道,應在手術前1天給藥,不宜連用3天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相關指標1.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率≤20%2.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60%3.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404.住院外科清潔及清潔-污染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時間應控制在術前0.5~2h5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用抗菌藥物使用率≤30%6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用抗菌藥物時間≤24h7.接受抗菌藥物治療住院患者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50%外科清潔手術預防用藥注意事項1.抗菌藥物的有效時間應覆蓋整個手術過程。2.當手術時間≥3h,或手術時間超過第1次給藥后的2個半衰期,或手術中出血超過1500時,則需在術中增加1劑抗菌藥物,必要時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廢舊鋰離子電池綜合回收循環(huán)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
- 2025年中國孤兒藥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一年級上冊知識點語文
- 2025年中國獸用藥品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健身器材行業(yè)發(fā)展運行現(xiàn)狀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別為“社交疲勞綜合征”所累
- 白內障現(xiàn)代中醫(yī)應對有方
- 中國果殼箱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女式皮衣市場全景評估及發(fā)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精神興奮類藥物市場運營態(tài)勢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集成電路研究報告-集成電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24年
- 2024年湖南生物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樁基承載力自平衡法檢測方案資料
- 新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教學設計含教學反思
- 2025云南昆明空港投資開發(fā)集團招聘7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簡單的路線圖(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西師大版
- 成都市2024-2025學年度上期期末高一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
- 《網絡攻擊與防御》課件第四章 基于系統(tǒng)的攻擊與防御
- 供電一把手講安全課
- Q∕SY 06349-2019 油氣輸送管道線路工程施工技術規(guī)范
- 實驗心理學課件(周愛保博士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