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但愿人長久》三蘇三蘇指北宋散文家蘇洵(號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1039~1112)。宋仁宗嘉定初年,蘇洵和蘇軾、蘇轍父子三人都到了東京(今河南開封市)。由于歐陽修的賞識和推譽(yù),他們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爭相傳誦,一時學(xué)者競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澠水燕談錄·才識》記載:“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也?!薄叭K”的稱號即由此而來。蘇氏父子積極參加和推進(jìn)了歐陽修倡導(dǎo)的古文運(yùn)動,他們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來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蘇之中,蘇洵和蘇轍主要以散文著稱;蘇軾則不但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成果甚豐,而且在詩、詞、書、畫等各個領(lǐng)域中都有重要地位。三蘇生平記事宋真宗大中祥符2年己酉(1009):蘇洵生。歐陽修《蘇明允墓志銘》有“君以疾卒,實(shí)治平3年(1066)4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語,治平3年上推五十八年,當(dāng)生于此年。大中祥符3年庚戌(1010):蘇洵二歲。妻程氏生。司馬光《程夫人墓志銘》有“夫人以嘉皊2年(1057)4月癸丑終于鄉(xiāng)里……年四十八”。本此,當(dāng)生于此年。大中祥符4年辛亥(1011):蘇洵三歲。大中祥符5年壬子(1012):蘇洵四歲。大中祥符6年癸丑(1013):蘇洵五歲。蘇洵長兄蘇澹之子蘇位生,蘇洵《祭侄位文》有“昔汝之生,后余五年”語。石昌言舉進(jìn)士,蘇洵戲于父側(cè),昌言以棗栗啖之。大中祥符7年甲寅(1014):蘇洵六歲。大中祥符8年乙卯(1015):蘇洵七歲。大中祥符9年丙辰(1016):蘇洵八歲。天禧元年丁巳(1017):蘇洵九歲。天禧2年戊午(1018):蘇洵十歲。天禧3年己未(1019):蘇洵十一歲。天禧4年庚申(1020):蘇洵十二歲。天禧5年辛酉(1021):蘇洵十三歲。眉州有所謂茅將軍神顯圣,洵父蘇序毀其神像,拆其廟宇。乾興元年壬戌(1022):蘇洵十四歲。天圣元年癸亥(1023):蘇洵十五歲。蘇洵之仲兄蘇渙“始就鄉(xiāng)試”。天圣2年甲子(1024):蘇洵十六歲。蘇渙與蘇洵之妻兄程?同科進(jìn)士及第,父蘇序至劍門迎蘇渙,再毀茅將軍廟。天圣3年乙丑(1025):蘇洵十七歲。天圣4年丙寅(1026):蘇洵十八歲。天圣5年丁卯(1027):蘇洵十九歲。娶程氏,司馬光《程夫人墓志銘》有“生十八年歸蘇氏”語。天圣6年戊辰(1028):蘇洵二十歲。長女夭折。蘇洵《極樂院六菩薩記》:“自長女之夭,不四五年,而丁母夫人之憂,蓋年二十有四矣?!倍臍q前四五年,可見此女出生不久即夭折。天圣7年己巳(1029):蘇洵二十一歲。天圣8年庚午(1030):蘇洵二十二歲。蘇洵游成都玉局觀,得張仙畫像,祈嗣。天圣9年辛未(1031):蘇洵二十三歲。明道元年壬申(1032):蘇洵二十四歲。蘇洵之母史氏卒,事見前天圣6年譜。蘇渙去官,回家居母喪。明道2年癸酉(1033):蘇洵二十五歲。蘇洵始知讀書,他在《上歐陽內(nèi)翰第一書》中說:“洵少年不學(xué),生二十五歲,始知讀書?!本鞍s元年甲戌(1034):蘇洵二十六歲。蘇洵長子景先生于此年或其前后。景皊2年乙亥(1035):蘇洵二十七歲。蘇洵始大發(fā)憤,刻苦讀書。歐陽修《蘇明允墓志銘》:“年二十七始大發(fā)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碧K洵幼女八娘生,其《自尤詩并序》有“壬辰之歲(1052)而喪幼女”,“年十有八而死”語,自壬辰上推十八年,當(dāng)生于此年。景皊3年丙子(1036):蘇洵二十八歲,蘇軾生。蘇軾生于12月19日,蘇軾《送沈逵》有“嗟我與君同丙子”語,《李委吹笛》有“十二月十九日東坡生日”語。景皊4年丁丑(1037):蘇洵二十九歲,蘇軾二歲。長兄蘇澹卒。蘇洵舉進(jìn)士再不中。寶元元年戊寅(1038):蘇洵三十歲,蘇軾三歲。蘇洵長子景先卒,蘇轍《次韻子瞻寄賀生日》詩有“兄弟本三人,懷抱喪其一”語。寶元2年己卯(1039):蘇洵三十一歲,蘇軾四歲,蘇轍生。蘇轍生于2月20日,宋孫汝聽《蘇潁濱年表》:“仁宗寶元二年己卯二月丁亥蘇轍生?!笨刀ㄔ旮剑?040):蘇洵三十二歲,蘇軾五歲,蘇轍二歲。慶歷元年辛巳(1041):蘇洵三十三歲,蘇軾六歲,蘇轍三歲。蘇洵幼姊卒。慶歷2年壬午(1042):蘇洵三十四歲,蘇軾七歲,蘇轍四歲。蘇軾開始讀書,其《上梅直講書》有“軾七八歲始知讀書”語。慶歷3年癸未(1043):蘇洵三十五歲,蘇軾八歲,蘇轍五歲。蘇軾入小學(xué),其《記陳太初》有“吾八歲入小學(xué),以道士張易簡為師”語。慶歷4年甲申(1044):蘇洵三十六歲,蘇軾九歲,蘇轍六歲。蘇洵與郫縣處士張俞交游。蘇轍亦入天慶觀小學(xué)讀書。慶歷5年乙酉(1045):蘇洵三十七歲,蘇軾十歲,蘇轍七歲。蘇洵教蘇軾作文,王宗稷《蘇文忠公年譜》有“東坡十來歲,老蘇令作《夏侯太初論》”語。蘇洵舉制策,東游京師,見石昌言于長安,與魯人顏醇之、僧保聰?shù)扔?。蘇洵游學(xué)在外,母程夫人親教蘇軾兄弟讀書。蘇洵次女卒。慶歷6年丙戌(1046):蘇洵三十八歲,蘇軾十一歲,蘇轍八歲。蘇洵舉茂材異等,不中。慶歷7年丁亥(1047):蘇洵三十九歲,蘇軾十二歲,蘇轍九歲。蘇洵下第,南游廬山、虔州。父蘇序卒于家,洵匆匆返蜀。悉焚舊稿,絕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學(xué)術(shù)。精心培養(yǎng)二子,作《名二子說》。命蘇軾擬作《謝宣詔赴學(xué)士院表》。蘇渙亦赴喪返蜀,蘇軾兄弟始識伯父,渙教育他們要“師其寡過”。慶歷8年戊子(1048):蘇洵四十歲,蘇軾十三歲,蘇轍十歲。蘇洵杜門家居,其《憶山送人》有“到家不再出,一頓俄十年”語;以己學(xué)行授二子,以明其學(xué)。蘇軾兄弟就學(xué)于城西劉巨?;拾s元年己丑(1049):蘇洵四十一歲,蘇軾十四歲,蘇轍十一歲。蘇洵杜門家居,蘇軾《答任師中、家漢公》有“先君昔未仕,杜門皇皊初”語。蘇軾兄弟等在學(xué)舍作《雨中聯(lián)句》詩?;拾s2年庚寅(1050):蘇洵四十二歲,蘇軾十五歲,蘇轍十二歲。蘇洵拜見知益州田況。蘇洵幼女八娘十六歲,適表兄程之才?;拾s3年辛卯(1051):蘇洵四十三歲,蘇軾十六歲,蘇轍十三歲。蘇洵兄弟居父喪期滿,蘇渙出知祥符。八娘生子?;拾s4年壬辰(1052):蘇洵四十四歲,蘇軾十七歲,蘇轍十四歲。蘇洵幼女八娘因受程家虐待而死,蘇程兩家遂絕交。皇皊5年癸巳(1053):蘇洵四十五歲,蘇軾十八歲,蘇轍十五歲。至和元年甲午(1054):蘇洵四十六歲,蘇軾十九歲,蘇轍十六歲。蘇軾娶青神貢士王方之女王弗為妻,王弗年十六。11月張方平鎮(zhèn)蜀,訪知蘇洵。至和2年乙未(1055):蘇洵四十七歲,蘇軾二十歲,蘇轍十七歲。蘇洵作《上張益州書》,并謁張方平于成都,又至雅州,訪知雅州雷簡夫。張方平薦蘇洵任成都學(xué)官,朝廷未作答復(fù);雷簡夫致書張方平,稱蘇洵“豈惟西南之秀,乃天下之奇才”,勸張?jiān)偎]蘇洵(邵博《聞見后錄》卷15)。蘇洵送吳照鄰赴闕,吳攜蘇洵文致歐陽修。蘇軾亦以所作文謁張方平,其《樂全先生文集敘》云:“軾年二十,以諸生見公成都,公一見待以國士?!碧K軾在成都得破酒缸所作之硯以贈蘇轍,蘇轍作《缸硯賦》。蘇轍娶妻史氏,其《寄內(nèi)》詩有“與君少年初相識,君年十五我十七”語。嘉皊元年丙申(1056):蘇洵四十八歲,蘇軾二十一歲,蘇轍十八歲。蘇洵作《張益州畫像記》、《上張侍郎第一書》,書中表示將送二子入京應(yīng)試。3月,三蘇父子至成都,拜別張方平,蘇轍始見張;張盛贊蘇軾兄弟,謂“皆天才,長者明敏尤可愛,然少者謹(jǐn)重,成就或過之”(無名氏《瑞桂堂暇錄》)。蘇洵父子攜張方平致歐陽修,雷簡夫致歐陽修、韓琦推薦蘇洵的信離成都,經(jīng)閬中,出褒斜谷,過長安、澠池,于5月抵京師開封。8月舉進(jìn)士于京師,蘇軾兄弟皆入選。蘇洵上書歐陽修、韓琦、富弼等人。歐陽修激賞蘇洵之文,“目為孫卿子(荀子)”,并薦蘇洵于朝。蘇洵遂成為歐、韓之座上客。時王安石亦在京任群牧判官,亦為歐陽修門人,但因見解分歧,蘇洵拒絕同王交游,王亦屢詆洵于眾。蘇洵作《送石昌言使北引》,蘇軾書之。冬,張方平返京,蘇洵作《上張侍郎第二書》。時蘇洵雖名動京師,但求官未遂,盼張?jiān)?,其言凄切。嘉皊2年丁酉(1057):蘇洵四十九歲,蘇軾二十二歲,蘇轍十九歲。歐陽修知貢舉,疾時文之弊,凡怪奇艱澀之文皆黜,而蘇軾兄弟同科進(jìn)士及第。蘇軾上書謝歐陽修、梅摯、范鎮(zhèn)、韓絳、梅堯臣等。蘇轍上書韓琦,提出文氣說,強(qiáng)調(diào)閱歷對養(yǎng)氣為文的作用。4月程夫人卒于家,三蘇父子匆匆返蜀,蘇洵作《祭亡妻文》、《老翁井銘》、《老翁井》詩。蘇洵老友史彥輔去世,洵為之立后,治喪,作《祭史彥輔文》和《與吳殿院書》,求吳照鄰照護(hù)史沆遺孤。蜀州新建絕勝亭,蘇轍作《絕勝亭》詩。嘉皊3年戊戌(1058):蘇洵五十歲,蘇軾二十三歲,蘇轍二十歲。蘇洵作《答二任》詩和《木假山記》,有郁郁不得志之感。10月得雷簡夫書,聞將召試舍人院;11月5日召命下,蘇洵上書仁宗,又致書雷簡夫、梅圣俞,拒不赴試,謂“惟其平生不能區(qū)區(qū)附和有司之尺度,是以至此窮困。今乃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萬里以就試,不亦為山林之士所輕笑哉!”(《答梅圣俞書》)王素知成都,蘇軾往見,并作《上知府王龍圖書》,論治蜀難易。蘇轍謁見益州路轉(zhuǎn)運(yùn)使趙?。嘉皊4年己亥(1059):蘇洵五十一歲,蘇軾二十四歲,蘇轍二十一歲。6月召蘇洵赴試之命再下,梅圣俞作《題老人泉寄蘇明允》詩,勸洵入京。蘇洵作《上歐陽內(nèi)翰第四書》,表示將攜二子入京;又作《自尤》詩,哀其幼女之死;作《極樂院六菩薩閣記》,紀(jì)念已死之親人。10月三蘇父子及其家屬沿岷江、長江而下,一路游山玩水,吟詩作賦,于12月8日抵達(dá)江陵,并在江陵度歲。匯途中所作詩為《南行前集》,蘇軾作《南行前集敘》。嘉皊5年庚子(1060):蘇洵五十二歲,蘇軾二十五歲,蘇轍二十二歲。正月5日三蘇父子離江陵,陸行北上,2月5日抵京,匯途中所作詩文為《南行后集》,蘇轍為作《南行后集引》。3月蘇軾兄弟以選人至流內(nèi)銓,蘇軾授河南福昌縣主簿,蘇轍授河南澠池縣主簿。因舉制策,均未赴任。“居梁不耐貧,投杞辟糠?”(蘇轍《辛丑除日寄子瞻》),三蘇父子到京不久即移居杞縣。6月蘇洵長兄蘇澹之子蘇位卒,洵作《祭侄位文》。8月因歐陽修、趙?之薦,以蘇洵任秘書省試校書郎,洵有《謝相府啟》和《謝趙司諫啟》。嘉皊6年辛丑(1061):蘇洵五十三歲,蘇軾二十六歲,蘇轍二十三歲。正月蘇軾兄弟因舉制策,移居懷遠(yuǎn)驛,見蘇軾《感舊詩并敘》。蘇洵上書韓琦,對其不能重用自己表示不滿。7月以蘇洵為霸州文安縣主簿,與陳州項(xiàng)城令姚辟同修《禮書》。(歐陽修《蘇明允墓志銘》)8月仁宗御崇政殿試所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問。蘇軾兄弟各在所上五十篇《進(jìn)策》、《進(jìn)論》和《御試制科策》中,系統(tǒng)提出了自己的革新主張。蘇軾入第三等(一二等為虛設(shè),實(shí)為一等),蘇轍因極論朝政之失,宮掖之秘,在朝廷引起軒然大波,胡宿等力主黜之,仁宗曰:“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今而黜之,天下其謂我何!”(蘇轍《遺老齋記》)遂降一等,第以四等下。制科入第后,蘇軾除大理評事、鳳翔簽判。蘇軾兄弟即將離別,有感于韋應(yīng)物“安知風(fēng)雨夜,復(fù)此對床眠”詩而相約早退。11月蘇軾赴鳳翔簽判任,蘇轍送至鄭州西門外,“話別鄭原”。(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從此,兄弟二人離別之日多,相聚之日少,開始岐梁唱和。嘉皊7年壬寅(1062):蘇洵五十四歲,蘇軾二十七歲,蘇轍二十四歲。蘇洵在京修纂禮書,蘇軾簽判鳳翔,蘇轍在京侍父。2月蘇軾往屬縣減決囚犯,作《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jīng)歷》詩,蘇轍次韻。4月,楊畋卒,蘇轍作《楊樂道龍圖哀詞》。8月,伯父蘇渙卒。蘇轍除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知制誥王安石以蘇轍“右宰相專攻人主”,不肯草制,轍遂求留京侍父,從之。10月,蘇軾有《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詩。歲暮,蘇軾作《矷歲》、《別歲》、《守歲》詩,蘇轍作《次韻子瞻記歲暮鄉(xiāng)俗三首》。嘉皊8年癸卯(1063):蘇洵五十五歲,蘇軾二十八歲,蘇轍二十五歲。蘇洵、蘇轍在京,蘇軾簽判鳳翔。3月仁宗去世,英宗繼位。韓琦為山陵使,厚葬仁宗。蘇洵作《上韓昭文論山陵書》,力主薄葬。是歲,王安石之母死,士大夫皆吊之,蘇洵獨(dú)不往,作《辨奸論》。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1064):蘇洵五十六歲,蘇軾二十九歲,蘇轍二十六歲。蘇洵、蘇轍在京,蘇軾簽判鳳翔,12月罷鳳翔任。治平2年乙巳(1065):蘇洵五十七歲,蘇軾三十歲,蘇轍二十七歲。正月蘇軾還京,差判登聞鼓院,2月直史館。蘇軾兄弟匯集數(shù)年詩作為《岐梁唱和詩集》。(蘇轍《次韻姚孝孫見還岐梁唱和詩集》)3月蘇轍始仕,出為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推官。(蘇轍《潁濱遺老傳》)5月蘇軾之妻王弗卒于京師,年二十七。(見蘇軾《亡妻王氏墓志銘》)9月四日蘇洵等編成《太常因革禮》100卷。9月蘇洵參加韓琦家宴,韓作《乙巳重陽》詩,蘇洵作《九日和韓公》。治平3年丙午(1066):蘇洵五十八歲,蘇軾三十一歲,蘇轍二十八歲。蘇軾續(xù)娶王閏之,蘇軾《祭亡妻同安郡君文》:“昔通義君(前妻王弗),沒不待年,嗣為兄弟,莫如君賢。”王弗卒于2年5月,蘇洵卒于3年4月,王弗“沒不待年”而蘇軾續(xù)娶王閏之,可知當(dāng)娶于2年底或3年初。春,蘇洵病。歐陽修多次致書問病情。(歐陽修《與蘇編禮啟》)4月25日蘇洵卒于京師,朝野之士為作哀詞銘誄者百三十有三人。(張方平《文安先生墓表》)蘇軾兄弟護(hù)喪出都,自汴入淮,沿江而上返蜀。治平4年丁未(1067):蘇軾三十二歲,蘇轍二十九歲。正月英宗崩,神宗繼位。軾兄弟在蜀居父喪。8月葬蘇洵于彭山縣安鎮(zhèn)鄉(xiāng)可龍里。(張方平《文安先生墓表》)宋神宗熙寧元年戊申(1068):蘇軾三十三歲,蘇轍三十歲。4月王安石越次入對,并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認(rèn)為“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保ā独m(xù)資治通炮》卷66)冬,蘇軾兄弟居父喪期滿,挈家還京,在長安度歲。熙寧2年己酉(1069)。蘇軾三十四歲,蘇轍三十一歲。2月以富弼同平章事,王安石參知政事。創(chuàng)制置三司條例司,開始變法(《續(xù)資治通炮》卷66)。蘇軾兄弟于2月到京后,因王安石不滿蘇軾議論異己,仍以蘇軾為殿中丞、直史館、判官告院;以蘇轍為制置三司條例司檢詳文字。王安石欲變科舉,神宗召兩制三館議。蘇軾上《議學(xué)校貢舉狀》,安石不悅,命軾攝開封府推官,欲以事繁困之。(蘇轍《東坡先生墓志銘》)蘇轍在條例司亦與王安石意見不合,8月上《制置三司條例司論事狀》、《條例司乞外任狀》,全面批評新法,且請外任。安石大怒,欲加以罪,陳升之阻之,奏除河南推官。熙寧3年庚戌(1070):蘇軾三十五歲,蘇轍三十二歲。正月張方平出知陳州,奏改辟蘇轍為陳州教授,轍有《初到陳州》詩。上元節(jié)有旨市浙燈。蘇軾上《諫買浙燈狀》,詔罷之。軾驚喜過望,又作《上皇帝書》、《再上皇帝書》,全面批評新法。殿前策進(jìn)士,士子附和王安石,爭言舊法不是,軾作《擬進(jìn)士對試策》一道諷神宗。王安石黨大怒,御史知雜事謝景溫誣奏蘇軾居喪,往復(fù)賈販。詔湖北運(yùn)司查核。窮治無所得,軾無一言自辯,乞外任避之。(《續(xù)資治通炮長編》卷214)熙寧4年辛亥(1071):蘇軾三十六歲,蘇轍三十三歲。蘇轍任陳州學(xué)官。蘇軾以太常博士、直史館通判杭州,7月出都赴陳,謁張方平,看望蘇轍,留七十余日。(蘇軾《記鐵墓厄臺》)9月蘇軾兄弟同赴潁州,謁歐陽修,并別于潁。蘇軾沿途游山玩水,11月28日到杭州任。到官3日即游孤山、靈隱、上天竺,訪僧惠勤、惠思、辯才。除夜,軾作《都廳題壁》詩。熙寧5年壬子(1072):蘇軾三十七歲,蘇轍三十四歲。蘇軾通判杭州。8月鄉(xiāng)試,蘇軾監(jiān)試。赴湯村,開運(yùn)鹽河,又赴湖州相度堤岸,有《湯村開運(yùn)鹽河雨中督役》、《吳中田婦嘆》等譏刺新政之詩。蘇轍任陳州學(xué)官,8月赴洛陽考試舉人,繼游嵩山,沿途有詩。熙寧6年癸丑(1073):蘇軾三十八歲,蘇轍三十五歲。蘇軾通判杭州,協(xié)助知州陳述古修復(fù)錢塘六井成,作《錢塘六井記》。冬,赴常、潤等地賑饑。蘇轍任陳州學(xué)官,夏改齊州掌書記,有《自陳適齊戲題》詩。9月李師中知齊州。10月作《京西北路轉(zhuǎn)運(yùn)使題名記》。熙寧7年甲寅(1074):蘇軾三十九歲,蘇轍三十六歲。4月王安石罷相,出知江寧。蘇軾通判杭州,納妾朝云。5月被命知密州,9月離杭,11月到任,上《論河北京東盜賊狀》。蘇轍任齊州掌書記。2月李師中知瀛州,有《送李誠之知瀛州》詩。3月李肅之知齊州,有《齊州代李肅之諫議謝表》。與李遵度游,為作《洛陽李氏園亭記》。熙寧8年乙卯(1075):蘇軾四十歲,蘇轍三十七歲。2月,王安石復(fù)相。蘇軾知密州,有《上韓丞相論災(zāi)傷手實(shí)書》、《上文侍中論強(qiáng)盜賞錢書》。作《江城子·記夢》,悼念已去世十年的前妻王弗。又作《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轍任齊州掌書記。春末夏初游泰山,有詩紀(jì)行。李肅之建閔子廟,蘇轍為作《齊州閔子祠堂記》。知?dú)v城施辯建濼源石橋,蘇轍為作《齊州濼源石橋記》。蘇軾在密州建超然臺,蘇轍為作《超然臺賦》。熙寧9年丙辰(1076):蘇軾四十一歲,蘇轍三十八歲。10月王安石再次罷相,從此閑居金陵。蘇軾知密州。建蓋公堂并作《蓋公堂記》,希望無為而治。又作《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懷念蘇轍。12月移知河中府,離密州。蘇轍任齊州掌書記。2月李公擇代李肅之知齊州。10月蘇轍罷齊州任還京,暫寓范鎮(zhèn)東齋,作《自齊州回論時事書》,批評神宗“知其(指王安石)不可用而去之,又循其舊術(shù)而不改”。熙寧10年丁巳(1077):蘇軾四十二歲,蘇轍三十九歲。蘇轍改官著作佐郎,張方平辟為南京簽書判官。2月蘇轍自京往迎蘇軾,相會于澶、濮之間。抵陳橋驛,告下,蘇軾改知徐州,不得入國門,遂居郊外范鎮(zhèn)東園。為長子蘇邁娶石昌言之孫女,蘇軾《與黎希聲書》云:“向自密將赴河中府,至陳橋驛,受命改差彭城,便欲赴任。以兒子娶婦,留城東景仁園中?!蓖跷暮啤短K詩總案》卷15載:“邁時年十九,其婿于誰氏,不可考也?!?982年四川眉山出土了《蘇符行狀》,其“婿于誰氏”已可確考。《蘇符行狀》云:“先公姓蘇氏,字仲虎,諱符,世居眉山。曾王父諱洵,王父諱軾,父諱邁,母石氏,故中書舍人昌言之孫?!?月蘇轍送蘇軾赴徐州,留百余日。中秋夜,蘇軾兄弟作《水調(diào)歌頭》話別。8月十六日蘇轍離徐,赴南京簽判任,不久,張方平告老,龔鼎臣知南京。黃河決口,8月21日水及徐州城下,蘇軾率軍民防洪,徐州得以保全。元豐元年戊午(1078):蘇軾四十三歲,蘇轍四十歲。蘇軾知徐州。為防水之再至,蘇軾組織徐州軍民修筑外城,并建黃樓。重陽日在黃樓舉行盛大的落成典禮,坐客三十余人,多知名之士。蘇轍任南京簽判。5月龔鼎臣移知青州,陳汝羲知南京。9月蘇轍原擬參加黃樓落成,并作《黃樓賦》,因事未成行。蘇轍之女適文同之子文逸民,10月文同知湖州,有《送文與可知湖州》詩。元豐2年己未(1079):蘇軾四十四歲,蘇轍四十一歲。蘇軾知徐州。正月文同赴湖州任途中卒于陳州。3月以蘇軾知湖州,赴任前先到南京看望蘇轍,為留半月,4月到任。7月以謗訕新政的罪名被捕入京,12月責(zé)授黃州團(tuán)練副使。蘇轍任南京簽判。4月有《代張方平乞致仕表》,7月張以太子少師致仕,有《代張方平謝致仕表》。蘇轍作《為兄軾下獄上書》,乞納在身官為贖兄罪,坐貶監(jiān)筠州鹽酒稅。元豐3年庚申(1080):蘇軾四十五歲,蘇轍四十二歲。正月蘇軾離京過陳州,蘇轍自南京來陳,3日而別,2月1日蘇軾到達(dá)黃州貶所,初居定惠院,后徙城南臨皋亭,時游武昌寒溪、西山。黃州守徐君猷待軾甚厚。蘇轍離南京,赴貶所,張方平凄然不樂,口占一絕為別,已而泣下。5月底蘇轍先送蘇軾家室至黃州,為留十日,同游武昌西山,再赴貶所。時毛維瞻守筠州,二人唱和甚多。元豐4年辛酉(1081):蘇軾四十六歲,蘇轍四十三歲。蘇軾貶官黃州。故人馬正卿為蘇軾請得城東營房廢地數(shù)十畝,蘇軾躬耕其中,并自號東坡居士。伯父蘇渙之孫,東坡之侄蘇安節(jié)赴舉報罷,赴黃見軾,軾有《侄安節(jié)遠(yuǎn)來夜坐》等詩。蘇轍貶官筠州。女婿王適赴舉,蘇轍有《送王適徐州赴舉》詩。8月被差入筠州試院評定考卷,有《戲呈試官》等詩。是歲作《廬山棲賢堂記》、《筠州圣壽院法堂記》、《筠州圣祖殿記》、《黃州師中庵記》等文。元豐5年壬戌(1082):蘇軾四十七歲,蘇轍四十四歲。蘇軾貶官黃州,在東坡筑雪堂,自書東坡雪堂四字以榜之。3月游沙湖,作《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至蘄水,作《浣溪沙》(“山下蘭芽短侵溪”)。7月和10月兩次游赤壁,作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轍貶官筠州,3月作《上高縣學(xué)記》。毛維瞻致仕,有《送毛君致仕還鄉(xiāng)》詩。蘇軾建武昌九曲亭,蘇轍為作記。婿王適應(yīng)舉落第,至黃州看望蘇軾后歸筠州。元豐6年癸亥(1083):蘇軾四十八歲,蘇轍四十五歲。蘇軾貶官黃州。巢谷因韓存寶案,遁跡江淮,來黃州,蘇軾以子蘇迨、蘇過從之學(xué)。朝云生子蘇,作《洗兒》詩。滕達(dá)道自安州赴闕,作《與滕達(dá)道書》,勸滕以言為戒。蘇轍貶官筠州。國子監(jiān)司業(yè)朱服言,權(quán)筠州州學(xué)教授蘇轍所撰州學(xué)試題乖戾經(jīng)旨,候有新官令罷。蘇轍乞本路別差官管勾,從之。元豐7年甲子(1084):蘇軾四十九歲,蘇轍四十六歲。蘇軾貶官黃州,4月量移汝州。蘇軾赴汝途中,繞道筠州訪蘇轍,有《端午游真如,遲、適、遠(yuǎn)(皆蘇轍之子)從,子由在酒局》詩;游廬山,作《題西林壁》;游石鐘山,作《石鐘山記》;過金陵,訪王安石,相與唱和。幼子蘇?夭折于金陵。年終抵泗州,上表求常州居住。蘇轍貶官筠州。9月以蘇轍為績溪令,12月離筠州赴績溪任。過南昌,游徐孺亭,登滕王閣。除夜泊舟鄱陽湖口,遇大風(fēng)雪。元豐8年乙丑(1085):蘇軾五十歲,蘇轍四十七歲。3月神宗病逝,哲宗繼位,高太后聽政。以司馬光為門下侍郎。蘇軾赴汝途中,于2月抵南都,謁張方平。告下,允軾常州居住,5月至常州。6月告下,起知登州。10月到登州任,到官5日被召還朝任禮部郎中。蘇轍到績溪任后,臥病五十余日。8月以校書郎被召還朝,赴京途中,繞道杭州,訪蘇軾遺跡,然后北上。宋哲宗元皊元年丙寅(1086):蘇軾五十一歲,蘇轍四十八歲。4月王安石去世,9月司馬光去世。蘇軾還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后升中書舍人,不久又任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蘇軾基本支持司馬光廢新法,逐新黨,但反對盡廢新法,特別是免役法,主張兼用其長。蘇轍北上途經(jīng)南都,謁張方平。2月至京,改除右司諫,9月除起居郎,11月任中書舍人,蘇轍任右司諫的半年中,上奏狀七十余篇。約占蘇轍現(xiàn)存奏狀的一半,內(nèi)容涉及元皊之政的各個方面。元皊2年丁卯(1087):蘇軾五十二歲,蘇轍四十九歲。蘇軾任翰林學(xué)士,蘇轍任中書舍人,兄弟二人同掌內(nèi)外制。針對高太后無意用兵,蘇軾兄弟就擒獲鬼章事上章,主張加強(qiáng)戰(zhàn)備,因事正法。因政見不同,逐漸形成以程頤為首的洛黨,以蘇軾為首的蜀黨,以劉摯為首的朔黨,黨爭日演日烈。11月,蘇轍除戶部侍郎。元皊3年戊辰(1088):蘇軾五十三歲,蘇轍五十歲。蘇軾任翰林學(xué)士,蘇轍任戶部侍郎。3月蘇軾權(quán)知禮部貢舉,蘇轍、王欽臣等為武舉考官。5月1日蘇軾兄弟同轉(zhuǎn)對,各條上三事,并有詩記其事。9月以御史中丞孫覺和蘇轍等考試制科舉人。12月因周銼上疏請以王安石配享神宗,蘇軾上章劾周銼。元皊4年己巳(1089):蘇軾五十四歲,蘇轍五十一歲。蘇軾連章請郡,3月以龍圖閣學(xué)士出知杭州。5月過南都謁張方平。7月到達(dá)杭州任,時杭旱、饑,蘇軾組織疏浚茅山、鹽橋二河,以工代賑。蘇轍任戶部侍郎,6月改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以代蘇軾,尋又權(quán)吏部尚書。10月奉命出使契丹,契丹盛傳三蘇文。12月10日自契丹南歸。元皊5年庚午(1090):蘇軾五十五歲,蘇轍五十二歲。蘇軾知杭州,春,杭州饑疫并作,蘇軾減價糶常平米,施稀粥,作藥汁,遣官率醫(yī)分坊治病,捐黃金五十兩,助建病坊。疏浚西湖,整治錢塘六井。秋,太湖泛濫,蘇軾連上章疏,乞作救災(zāi)準(zhǔn)備。蘇轍任翰林學(xué)士。自契丹還朝,上《北使還,論北邊事札子五首》。5月以蘇轍為龍圖閣學(xué)士、御史中丞。蘇轍上《乞分別邪正札子》,反對調(diào)停起用舊黨。元皊6年辛未(1091):蘇軾五十六歲,蘇轍五十三歲。蘇軾知杭州。3月被召入京任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兼侍讀。6月到京。8月因兩次遭到洛黨攻擊,出知潁州。上《論八丈溝不可開狀》,避免了這一有害無益的工程。整治潁州境內(nèi)溝渠,疏浚潁州西湖。2月蘇轍由御史中丞遷尚書右丞,為六執(zhí)政之一,位同副相。8月洛黨賈易彈劾蘇軾兄弟必欲專國,納蜀人分據(jù)要職。為蘇軾竹西寺題詩事,蘇轍代兄辨謗。軾出知潁州,作《感舊》詩別轍。轍有《次韻子瞻感舊》,以早退相勉。元皊7年壬申(1092):蘇軾五十七歲,蘇轍五十四歲。2月蘇軾自潁州改知揚(yáng)州,3月到任。上章乞停催積欠,允許發(fā)運(yùn)司船夫私載貨物。8月以兵部尚書召還,9月到京,詔兼侍讀。12月遷端明殿學(xué)士兼翰林侍讀學(xué)士,守禮部尚書。蘇轍任尚書右丞。4月哲宗立后,以蘇轍攝太尉,充告期使。6月以蘇轍為太中大夫,守門下侍郎。11月合祭天地于圜丘,以郊祀恩,特加護(hù)軍、開國伯,食邑五百戶,食實(shí)封二百戶。元皊8年癸酉(1093);蘇軾五十八歲,蘇轍五十五歲。9月高太后崩,哲宗親政。蘇軾任端明、翰林侍讀兩學(xué)士,守禮部尚書。5月上《乞校正陸贄奏議上進(jìn)札子》,暗諷哲宗以苛刻、猜疑、好用兵、好聚財為戒。御史黃慶基三狀言蘇軾所撰呂惠卿謫官制誹謗先帝,黃以不實(shí)罷。8月1日蘇軾繼室王閏之卒于京師。9月罷禮部尚書任,出知定州,哲宗拒絕蘇軾陛辭。蘇軾到定州后整飭軍紀(jì),加強(qiáng)弓箭社。蘇轍任門下侍郎。3月御史董敦頤言蘇轍差除不當(dāng),轍上章自辯。除李清臣為吏部尚書,蒲宗孟為兵部尚書,蘇轍論其不可。哲宗親政后首用內(nèi)臣,蘇轍諫之。范祖禹言防離間,以逐神宗之臣,改神宗之政為高太后之過,蘇轍附名同進(jìn)。疏入不報。紹圣元年甲戌(1094):蘇軾五十九歲,蘇轍五十六歲。蘇軾知定州,4月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貶知英州,未至貶所,再貶寧遠(yuǎn)軍節(jié)度副使,惠州安置。10月2日到達(dá)惠州。長子蘇邁、次子蘇迨歸宜興,幼子蘇過、侍妾朝云隨行。蘇轍任門下侍郎。3月廷策進(jìn)士,李清臣撰策題,歷詆元皊之政。蘇轍上疏復(fù)面奏,謂若輕變九年之政,則大事去矣。哲宗謂轍“以漢武比先朝”,詔轍以本官出知汝州。4月蘇轍至汝。5月蘇軾赴貶所,途經(jīng)汝州,看望蘇轍。6月蘇轍再貶袁州,7月再貶筠州,9月到達(dá)貶所,謝表中有“歲更三黜”語。長子蘇遲,次子蘇適留居潁昌,幼子蘇遠(yuǎn)隨行。紹圣2年乙亥(1095):蘇軾六十歲,蘇轍五十七歲。蘇軾貶官惠州,作《荔支嘆》,揭露漢唐及本朝官僚爭新買寵,競獻(xiàn)荔支的丑態(tài)。表兄程正輔來訪,消除因八娘死,與程家之舊怨。蘇轍貶官筠州。復(fù)理舊學(xué),繼續(xù)寫作《詩傳》、《春秋傳》、《老子解》、《古史》。紹圣3年丙子(1096):蘇軾六十一歲,蘇轍五十八歲。蘇軾貶官惠州。在白鶴觀買地筑屋,作長住打算。助修惠州東西二橋。7月愛妾朝云卒。蘇轍貶官筠州。紹圣4年丁丑(1097):蘇軾六十二歲,蘇轍五十九歲。蘇軾貶官惠州,蘇轍貶官筠州。2月蘇軾白鶴觀新居建成,長子蘇邁來惠探視;蘇轍長子蘇遲亦到筠探親。朝廷再次加重對元皊黨人的懲處,蘇軾遠(yuǎn)謫海南,蘇轍遠(yuǎn)謫雷州。5月兄弟兩人相遇于藤州,同行至雷州。6月蘇軾渡海,兄弟二人別于海濱,遂成訣別。兄弟二人隔海相望,頗多唱和。元符元年戊寅(1098):蘇軾六十三歲,蘇轍六十歲。蘇軾貶官儋州。章子厚遣董必查訪廣西,把蘇軾逐出官屋。蘇軾在城南買地筑屋,以避風(fēng)雨。吳子野渡海訪蘇軾,為蘇軾兄弟通消息。蘇轍貶官雷州。董必奏知雷州張逢禮遇蘇轍,6月詔蘇轍移居循州,張逢勒停。8月至循州,買曾氏宅以居。元符2年己卯(1099):蘇軾六十四歲,蘇轍六十一歲。蘇軾貶官儋州。瓊州進(jìn)士姜唐佐從蘇軾學(xué)。知州張中因修官屋安置蘇軾被罷,蘇軾作詩送之。蘇轍貶官循州。正月蜀人巢谷來循探望蘇轍,繼往海南,死于途中。7月吳子野來。11月蘇轍幼子蘇遠(yuǎn)之妻黃氏卒于貶所。元符3年庚辰(1100):蘇軾六十五歲,蘇轍六十二歲。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繼位,大赦天下。蘇軾貶官儋州。葛延之渡海來從蘇軾學(xué)。5月,蘇軾量移廉州。6月渡海,7月至廉州貶所。9月改舒州團(tuán)練副使,永州安置。行至英州,復(fù)朝奉郎、提舉成都玉局觀,外州軍任便居住。年底過嶺。蘇轍貶官循州。2月量移永州。4月移岳州。11月被命提舉鳳翔上清宮,外州軍任便居住,遂居潁昌。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辛巳(1101):蘇軾六十六歲,蘇轍六十三歲。蘇軾度嶺北歸。正月抵虔州。5月至真州,瘴毒大作,暴病,止于常州。6月上表請老,以本官致仕。7月28日卒于常州。吳越之民相與哭于市,士君子相與吊于家,訃聞于四方,無論賢愚皆咨嗟出涕,太學(xué)之士數(shù)百人相率齋于惠林佛舍。士民惜哲人之萎,朝野嗟一炮之逝。蘇轍閑居潁昌。3月蘇渙之孫蘇千之歸,托祭東塋,作《北歸祭東塋文》。4月寄書與兄,勸軾到潁昌同住。蘇軾病逝,為作墓志和祭文,遣幼子蘇遠(yuǎn)往奠。10月理舊書,得蘇軾《和淵明歸去來兮辭》,泣而和之。崇寧元年(1102):蘇轍六十四歲。閑居潁昌。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施工腳手架分包條件范本
- 企業(yè)禮品選購合同
- 裝卸質(zhì)量信譽(yù)保證
- 專業(yè)單項(xiàng)勞務(wù)分包協(xié)議樣本
- 鋼鐵構(gòu)造工程協(xié)議
- 專業(yè)居間融資協(xié)議模板
- 存量房屋買賣合同模板
- 確保學(xué)費(fèi)按時繳納約束性保證書模板
- 課堂上我誓守靜悄悄
- 農(nóng)產(chǎn)品購買合同的合同付款條件
- 《客艙安全與應(yīng)急處置》-課件:15秒開艙門
- YYT 1843-2022 醫(yī)用電氣設(shè)備網(wǎng)絡(luò)安全基本要求
- 2024開展“大學(xué)習(xí)、大培訓(xùn)、大考試”考試卷(含答案)
- 光伏電站安全管理及運(yùn)行制度
- 第九屆全國青年數(shù)學(xué)教師優(yōu)秀課課件 四川-魏靜-課件-函數(shù)的極值與導(dǎo)數(shù)
- 中班數(shù)學(xué)《帽子有什么不同》課件
- 浙江省嘉興市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末英語試題
- 水泵維護(hù)保養(yǎng)方案
- 庫存管理中的供應(yīng)與需求平衡
- 空表機(jī)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工序卡片-工序附圖
- 信息化作戰(zhàn)平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