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實務文獻綜述3700字》_第1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保險實務文獻綜述我國保險實務中涉及安全維護義務的糾紛時有發(fā)生,但保險法無論在修訂前還是在修訂后,都未完整規(guī)定違反該義務時的法律后果,導致實踐中常將危險程度顯著增加作為違反安全維護義務的后果,進而引發(fā)法律適用的混亂。事實上,違反安全維護義務并不必然導致危險程度顯著增加,將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法律規(guī)則適用于安全維護義務違反之場合不利于有效保護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利益。一、文獻檢索概況在查找文獻的過程中,筆者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查找:查詢學校圖書館網(wǎng)上資源數(shù)據(jù)庫、中國知網(wǎng)、中國國家圖書館網(wǎng)上資源數(shù)據(jù)庫、學校圖書館藏書、書店出版專著這幾種方式進行了文獻的搜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一些文獻:以“安全維護法定義務”為關鍵詞搜索,得到電子文獻數(shù)據(jù)552篇,其中學術期刊542篇,論文6篇,會議論文8篇;以“被保險人”為關鍵詞搜索,得到電子文獻數(shù)據(jù)445篇,其中學術期刊399篇,論文23篇,會議論文24篇。我國《保險法》針對被保險人保護規(guī)定了一系列被保險人行使的權利,例如被保險人的同意權,被保險人的保險金請求權,2009年新修訂的《保險法》增加的不可抗辯原則。這些權利在保護被保險人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如果要想使保護被保險人利益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這些權利還是遠遠不夠的。二、安全維護義務的界定保險標的安全維護義務是指在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所承擔的維護其安全狀態(tài)、防范保險事故發(fā)生的注意義務。對此,現(xiàn)行《保險法》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被保險人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生產(chǎn)操作、勞動保護等方面的規(guī)定,維護保險標的的安全”。在保險實務中保險人多用條款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那些以格式條款的方式約定的安全維護義務,在實務中往往出現(xiàn)爭議。對已在這些條款存在的安全維護義務,如何確定違反后的法律責任,雙方當事人各持己見,各地法院的判決也有所差異。學者宋甜蜜(2016)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調查我國保險合同中有關安全維護義務的條款(以下簡稱“安全維護義務條款”)在司法實踐中的適用情況。通過整理,總結出保險糾紛中關于安全維護義務條款常見的幾個問題,對此逐一展開了研究。第一部分:安全維護義務的性質及違反后果。根據(jù)民法解釋學原理可以認定安全維護義務兼具法定性和約定性,它可能存在于保險合同的“投保人、被保險人的義務”條款、“除外責任”條款以及擴展責任條款中。法定性安全維護義務范圍比較寬泛且為人們所常見,約定性安全維護義務主要包含提高法定義務標準或者增加義務內(nèi)容兩種特殊情況。投保人、被保險人如果違反法定性安全維護義務,不需要合同另行約定,保險人即可直接免責,若違反約定性安全維護義務,則遵循意思自治原則,按照合同規(guī)定認定保險人享有的救濟權利。第二部分:安全維護義務條款對明確說明規(guī)則的適用。是否適用明確說明規(guī)則關系到安全維護義務條款的效力。法定性安全維護義務即使規(guī)定在“除外責任”條款中,保險人也無需進行提示和明確說明。約定性安全維護義務條款涉及提高法定義務標準或者在法定義務之外增加新的義務內(nèi)容的,保險人均需進行提示和明確說明。第三部分:違反安全維護義務的證明。認定投保人、被保險人的行為違反了安全維護義務,不僅需要證明行為在客觀上符合違反安全維護義務的表現(xiàn)形式,還需要證明違反行為實質上增加了保險標的的危險性,除此之外,投保人、被保險人主觀上必須出于故意或重大過失,保險人才可以主張免責。第四部分:保險人免責的其他條件。滿足上述各個方面的條件后,還需要進一步探究投保人、被保險人的違反行為與保險事故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以及保險人知曉違反義務行為后是否采取了措施或提出過安全建議。第五部分:總結。針對研究過程中突顯出來的主要問題,從立法和司法兩個角度提出簡單建議,呼吁保險人免責盡快入法,期待完善保險人免責要件,強調正確適用明確說明規(guī)則等。學者曹興權(2019)法定義務契約化是理解《保險法》第51條的關鍵。從解釋論上看,《保險法》第51條的安全維護法定義務實質上已被轉化為契約型義務,保險人的抗辯基礎在于保險合同條款而非法定義務本身,消除保險人濫用相關條款風險的立法意圖也基于保險保證條款、建議接受條款、安全措施配合義務條款而實現(xiàn)。一般性法定義務被轉化為保險合同法契約義務的根源在于保險活動的風險防范技術特質,《保險法》第51條行文中關于法定義務違反風險可保性的隱喻值得關注和尊重。但是,該條第1款與第4條關于安全維護義務屬于法定義務的表述具有消解該隱喻并引發(fā)適用混亂,根源在于立法技術的匹配度不高以及對保險交易技術特質的忽視而非立法意圖錯亂。第51條的修訂也應基于立法技術與保險交易技術特質、立法意圖之間的匹配度展開。三、被保險人保護問題的研究關于被保險人的保護問題,在第三人利益保險合同中,如果投保人想要解除保險合同時,是否要通知被保險人,以達到被保險人的知曉,也就是被保險人知情權的實現(xiàn),我國立法沒有規(guī)定。如果被保險人的知情權沒有得到實現(xiàn),是否要承擔不利的法律責任,我們也不得而知。故在實踐中,法官很容易出現(xiàn)分歧。學者王哲在《利他保險合同中投保人任意解除權研究》中的觀點是:投保人的任意解除權應得到限制,那么可以通過被保險人享有知情權和其他相關權利以達到對投保人解除權限制來保障利他保險合同的合理存在。在此以前,在《被保險人的知情權探析》中莫曉燕強調:探尋被保險人享有知情權的法理以個案為基礎,亦即在三方主體分離時對被保險人信賴利益之保護。學者游杰,姚亦昭,梁鵬在《投保人合同解除權辯誤一一以《保險法》第47條及其司法解釋三第17條為中心》中表明:在保險合同解除權糾紛當中,應優(yōu)先保護被保險人和受益人,賦予被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其他學者主要觀點是被保險人是合同的當事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之間是代理關系。對于投保人解除或者變更保險合同,被保險人享有知情權是應然的。多數(shù)學者所強調的被保險人享有的同意權主要在死亡保險當中,因為其以被保險人死亡作為給付條件,主要體現(xiàn)的是對被保險人人格權的尊重。所以,在很多的國家和地區(qū),關于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所享有的同意權對合同的變更具有決定性作用。被保險人同意權的行使之時限在于合同訂立到終止。學界對于此說法存在爭議,主要觀點有:第一、被保險人所享有的同意權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被保險人同意權行使之后,也會隨著情勢變更而隨時可以行使撤銷權。即為同意+撤銷而形成同意撤銷權。如姜寧的《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的法律地位研究》中所強調的是以被保險人的核心地位而展開關于被保險人所享有的權利,以此賦予被保險人的同意權。學者梁鵬在《死亡保險被保險人同意權之研究》中強調的是被保險人同意權行使時兩方面的權利,其一是被保險人行使同意權對保險合同的效力發(fā)生實質性的影響;其二是因為情勢變更的出現(xiàn),對被保險人產(chǎn)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此時被保險人行使合同的同意撤銷權,必然發(fā)生的法律效果是合同終止。高宇在《論被保險人的同意權》中強調的是保險合同和我國一般合同中不同點指出被保險人的利益才是保險合同保障的核心,以此為基點賦予被保險人同意權。臺灣地區(qū)江朝國教授所強調的是:根據(jù)保險的本質特性,保險利益本質歸屬之主體是被保險人,與情勢變更在保險法領域的重要作用為基礎,認為被保險人應該享有隨時同意撤銷權。在《死亡給付保險之被保險人的同意權研究一兼評我國<保險法>第56條第1,3款之疏漏及其補充》中樊啟榮教授主要強調的是:以解釋論為理論基礎使被保險人享有同意權,并且被保險人能隨時撤銷自己的意思表示。在《被保險人意思表示對人身保險合同的意義》中姚軍、于莉認為:以立法的價值為基礎衡量經(jīng)濟利益與被保險人之生命健康,并且都是以被保險人之意思表示為核心內(nèi)容貫穿合同始終,那么其行使撤銷權也是毋庸置疑的。參考文獻:1、曹興權.被保險人安全維護法定義務的契約化——評《保險法》第51條[J].社會科學研究,2019,242(03):60-71.2、姚軍,李方.論保險法中的安全維護義務[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3):80-84.3、宋甜蜜.保險合同安全維護義務條款的適用[D].西南政法大學.20164、裴磊.保險人法定解除權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1.5、阮慶龍.投保人法定告知義務下的被保險人告知行為探究[C]//黑龍江保險.2016.6、辛昕.保險人明確說明義務范圍研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133(04):105-108.7、金路.保險合同免責條款法律規(guī)制研究[D].吉首大學.2016.8、張弘.保險人法定解除權制定之研究[D].復旦大學,2012.9、李勇.說明義務:保險人的法定義務[J].中國律師,2008(08):78-79.10、鄧修英.淺析中國保險業(yè)的發(fā)展與不足.財經(jīng),2019.11、馬天柱.保險合同關系中被保險人利益的結構分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2、張守波.試論我國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保護之不足及完善.長春大學學報,2014.13、夏樹仁.論保險人利益保護路徑的構建.蕪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14、涂玉珍.保險標的轉讓被保險人應履行告知義務[J].保險研究,2003(10):59-60+29.15、郭宏彬.保險監(jiān)管體制比較研究.生產(chǎn)力研究,2006.16、趙利勝.從保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