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球表面的地形》(一)教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是教科版五上《科學》教材“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從單元內容編排結構來看,本課內容具有總起作用,教材內容的安排:大致讓學生了解認識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體概況。本課是學生初步認識地形圖的一課,讓學生通過實際圖片再到地形圖的一個過程,從而初步認識觀察地形圖的方法,同時這樣的觀察又是開放的、具有探究性。本課教材中主要安排了兩個活動,第一、我們所看到過的地形,這一活動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回憶去過地方的地形來相對應說出這一地形特點的地貌特征,這一認識從實到形;第二、觀察地形圖,這一活動步驟主要是讓學生通過進一步觀察地形圖來了解我國地形結構和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狀況。(二)教學目標:1.科學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峽谷、平原等;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2.過程與方法:觀察描述常見地形的特點;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脈、河流、海洋等地形;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對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興趣,能自覺關注和收集相關的信息。(三)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點。2.教學難點:從地形圖中發(fā)現(xiàn)整個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點,知道并描述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四)教學準備:分組材料:學生事先準備一些自己去過的地方的風景照片;每小組準備一份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教師演示:一些典型地形地貌圖片、課件;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家鄉(xiāng)地形圖課件。(五)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初步感知提問:同學喜歡旅游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進行一次“地形研究學習之旅”,一邊飽覽祖國大美河山,一邊學習有關地理方面的科學知識。名詞引介:“地形”是什么意思呢?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地勢高低起伏變化的形態(tài)。介紹“本次旅行的路線”,并提出學習任務:在本次旅行中,請同學們在欣賞當?shù)孛谰?,同時關注當?shù)氐牡匦翁攸c。教師呈現(xiàn)江南丘陵、華北平原、蒙古大草原、太行山、新疆吐魯番等具有典型地形的風景圖片,提問:這些風景區(qū)的地形各有什么特點(特別之處)?知道它們屬于什么地形嗎?(板書學生提到的地形名詞)5.教師講解: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補充介紹,并出示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圖片或課件,講解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并告訴學生,根據(jù)它們的地形特點,我們把陸地的地形主要分為五大類: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繼續(xù)補充板書: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地勢高而崎嶇,峰巒高聳(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課件舉例展示)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課件舉例展示)平原:寬廣平坦,起伏很小。(課件舉例展示)高原:面積很大,地形開闊,周圍以明顯的陡坡為界。(課件舉例展示)盆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課件舉例展示)6、了解家鄉(xiāng),統(tǒng)計地形(1)我們的家鄉(xiāng)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點呢?
(2)教師出示家鄉(xiāng)地形的課件,學生分組討論填表。
(3)匯報,小結,補充完成統(tǒng)計表(我們剛才旅行過的地方)地名地形特點
走入地形圖,形成立體感知1、引入,了解學生對地形圖已具備哪些相關知識(1)剛才我們這幾張圖片可以反映出我們整個家鄉(xiāng)的以及整個國家的地形嗎?我想光憑我們的圖片是很難了解清楚的。整個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樣的呢?所以,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准Y物。請看!(教師出示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家鄉(xiāng)地形圖)希望在它們的幫助下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師板書課題:地球表面的地形)。(2)初步觀察地形圖。這三張地形圖雖然范圍不一樣,可是它們卻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顏色所代表的意思嗎?
(學生猜測,補充)2、教師補充講解觀察地形圖的相關知識。
地形圖,是普通地圖的一種,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種正射投影圖。它用符號和顏色來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圖上都有比例尺和圖例。如深淺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別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終年積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藍色的封閉圖形是湖泊;藍色的曲線表示河流3、小組觀察地形圖,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各個顏色所表示的地形,我們從地形圖上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請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中國地形圖和世界地形圖,交流并注意記錄從地形圖中獲得的信息。觀察提示:(1)中國地形圖:中國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都存在,并重點說明我國各種地形的位置所在;(2)世界地形圖:地球地形陸地和海洋的分布和比例,及陸地上各種地貌的組成說明(例如:陸地與海洋的面積比較哪個更大?陸地地形;最高的地方在哪?最低的地方在哪?海洋底部的地形:是否也是崎嶇不平的?你從哪里知道?最深的海底在哪?)4、匯報總結(1)中國地形特點:地形西高東低,中國地形復雜多樣,既有巍峨高聳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蕩肥沃的平原。其中山地占大多數(shù)。從高空俯瞰中國大地,地勢像三級階梯,西高東低,逐級下降。)(2)地球地形特點:海洋多,陸地少;地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地形多種多樣,而且不同地形地勢差異很大。(補充知識:地球表面的陸地地形多種多樣;海拔高低差異很大,最高是喜馬拉雅山山地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這是什么概念呢?一層樓3米高,我們這里沙園這里的海拔是25米左右,那我們要搭建一棟2940層樓高的摩天大廈,才能與它持平。)陸地最低的地形在死海為海平面以下415米。海洋底部的地形和陸地一樣,也是崎嶇不平,地形多種多樣。而且海洋的地形差異更大。最深是馬里亞納海溝,深度達-11034米,與陸地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地勢相差達接近三、交流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知識,拓展延生1、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關于地球的表面,我們還知道什么?鼓勵學生把知道的都說出來。如果學生說不上來,可以提出一些問題進行啟發(fā),比如地球剛形成時,地球表面是什么樣的,你們知道喜馬拉雅山還在長高嗎,等等。(教師要盡量啟發(fā)學生多講,可以是地球形成方面的知識,也可以是地球表面山脈或海洋知識都可。)2.教師小結。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你還有什么問題想研究?(如,地球的各種地形是怎樣形成的?地球表面的地形會發(fā)生改變嗎?是什么力量讓地形地貌發(fā)生了變化)(副板書:地震、火山爆發(fā))請同學們根據(jù)推測自己回去以后查找相關的資料,查找有關地震火山的資料,并進行整理。下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四、課外作業(yè)1.收集不同地貌的照片和相關資料。2.收集有關火山和地震的資料。注意收集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地形地貌資料。五、板書設計地球表面的地形(多種多樣、高低不平……)陸地海洋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地形圖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石英玻璃纖維布項目發(fā)展計劃
- 電子文檔格式轉換標準流程
- 加強需求預測提升響應速度
- 關于開展新員工培訓的策劃書
- 自然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合作協(xié)議
- 移動應用開發(fā)及維護服務合同
- 草房子小學生故事解讀
- 2025年稀土-鐵超磁致伸縮單晶材料合作協(xié)議書
- 惠州學校道路標線施工方案
- IT服務行業(yè)云服務解決方案探討
- YS/T 649-2007銅及銅合金擠制棒
- JJG 1044-2008卡爾·費休庫侖法微量水分測定儀
- JJF 1211-2008激光粒度分析儀校準規(guī)范
- GB/T 34022-2017小型游樂設施立體攀網(wǎng)
- GB/T 29480-2013接近電氣設備的安全導則
- GB/T 17432-1998變形鋁及鋁合金化學成分分析取樣方法
- GB/T 13663.2-2018給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統(tǒng)第2部分:管材
- 學校小學勞動課程體系
- 正弦函數(shù)和余弦函數(shù)的圖像與性質
- 大宗飼料原料品質-鏡檢
- Illustrator設計教案(第一講)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