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天姥吟留別收藏版_第1頁
夢游天姥吟留別收藏版_第2頁
夢游天姥吟留別收藏版_第3頁
夢游天姥吟留別收藏版_第4頁
夢游天姥吟留別收藏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持弓扶桑?!熬迫氤钅c,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為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p>

————————臺灣詩人:余光中

作者簡介

蜀長安齊吳越漢水梁宋第一次漫游:第二次漫游:江夏洞庭湖廬山金陵揚州淮南姑蘇荊門安陸襄陽終南山洛陽齊州鏡湖天姥山李白一生漫游圖作品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濟世的抱負,但不屑于經(jīng)由科舉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躍而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國各地,結(jié)交名流,以此廣造聲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長安來。李白對這次長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給妻子的留別詩《別內(nèi)赴征》中寫道:“歸時倘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崩畎壮醯介L安,也曾有過短暫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了權(quán)貴,連玄宗也對他不滿。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被賜金放還,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從此完全破滅。李白離開長安后,先到洛陽與杜甫相會,結(jié)下友誼。隨后又同游梁、宋故地,這時高適也趕來相會,三人一同往山東游覽,到兗州不久,杜甫西入長安,李白南下會稽(紹興)。這首詩就是他行前寫的。天姥風光欣賞天姥風光欣賞天姥仙山----撥云尖天姥風光欣賞天姥入夢天姥風光欣賞云海漫漫天姥風光欣賞天姥遠眺天姥風光欣賞仙霧彌漫天姥風光欣賞仙界云宇天姥風光欣賞半壁見海日天姥風光欣賞湖光山色天姥風光欣賞天姥龍?zhí)短炖扬L光欣賞鏡湖風光天姥風光欣賞美麗鏡湖天姥風光欣賞鏡湖揚波天姥風光欣賞古驛道天姥風光欣賞世外桃源天姥風光欣賞千巖萬轉(zhuǎn)天姥風光欣賞千姿百態(tài)天姥風光欣賞天姥連天天姥風光欣賞迷花倚石流連忘返天姥風光欣賞鏡湖漁歌天姥日出巖泉龍吟天姥風光欣賞白雪皚皚天姥風光欣賞天姥銀華天姥風光欣賞夢游天姥吟留別內(nèi)容----夢游天姥(夢游詩、游仙詩)

形式----吟:詩體名稱,多有悲愁慨嘆之意,

屬于歌行體。

特點:

1、篇幅較多,容量大。

2、平仄沒有近體詩那樣嚴格。

3、用韻較靈活,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幾句轉(zhuǎn)一韻。

4、以七言為主,雜有長短句式。

目的-----留別:

是自己要走了,寫詩贈給留在此地的朋友。

課文朗讀

整體感知正音,辯字,誦讀全詩。全詩按什么順序進行?后人評說這是一首“游仙詩”,從文中有何體現(xiàn)?作者的夢境象征什么?體現(xiàn)了他的什么性格?思考煙濤微茫信難求云霞明滅或可睹勢拔五岳掩赤城栗森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訇然中開虎鼓瑟兮鸞回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解釋下列加點詞:(信,的確、實在)(滅,暗)(超出遮掩)(使…顫栗;使…驚)(動詞,下雨)(打開,動詞)(彈奏)(低頭;侍奉)詞類活用1、名詞作動詞虎鼓瑟兮鸞回車(名詞“鼓”用作動詞,彈奏)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名詞“事”作動詞,侍奉)云青青兮欲雨(名詞“雨”用作動詞,下雨)2、名詞用作狀語對此欲倒東南傾(方位名詞“東南”用作“傾”的狀語,表示動作的方向,向東南)訇然中開(“中”用作“開”的狀語,在中間)古來萬事東流水(方位名詞“東”用作“流”的狀語,表示動作的方向,向東)3、使動用法栗森林兮驚層巔(栗,使……顫栗;驚,使……驚)

理清文章思路。文中寫夢游是從哪里開始,又到何處結(jié)束的?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出來。

明確:“我欲因之夢吳越”……“仙之人兮列如麻”。夢前——夢中——夢醒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思考:為何從“瀛洲”談起?天姥山的特點是什么?怎么體現(xiàn)?使用什么寫作和修辭手法?有何作用?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襯作用,表現(xiàn)天姥山的神奇色彩,使詩“神”的特色凸顯而出。??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請概括內(nèi)容描寫天姥山的神奇和高大,---------交待入夢之由神奇高大??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思考:請找出幾個生動傳神的動詞,看看是怎樣表現(xiàn)其高大神奇的?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海客瀛洲天姥越人微茫明滅五岳赤城拔、掩實在雄偉襯托對比突出夢游天姥吟留別寫作手法:側(cè)面描寫、對比、襯托

修辭手法:夸張表達詩人神往的思想情感,極力表現(xiàn)高聳、時隱時現(xiàn)的天姥山,為幻想做好準備。

1、天姥山的雄峻巍峨,作用

2、增添了天姥山的神話色彩,

3、勾起游覽愿望。自由閱讀第一部分,爭取背誦第一部分背誦提示:?!?,煙……越……,云……天姥……,勢拔……天臺……,對此……思考:夢境中共描繪了幾幅圖景,各有怎樣的特點?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剡溪美景天姥奇景洞天仙境思考:緊扣夢這一脈絡,作者寫了四個層次,請簡要概括。入夢緣由,夢游歷程,夢中仙境,夢醒時分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飛”表現(xiàn)了什么追求?思考自由自在“照”和“送”寫出什么?

明月與人如影隨形,人與自然和諧一體,體現(xiàn)對自然的熱愛和眷戀。“一夜飛度”表現(xiàn)了什么?

急切興奮之情。剡溪美景飛”“送”兩字先后運用了夸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夢游路上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心情。湖月夢景

靜美清幽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為何提到“謝公”?“宿處”有何作用?思考在全文起何作用?天姥奇景詩人為何提到“謝公”?明確:(1)謝靈運是南朝時期著名的山水派詩人,他熱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劉宋時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脅,不很順利;后來他干脆辭官,領著僮仆門生幾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滿。謝靈運與李白一樣,也是空有滿腔抱負,卻在政治上飽受打擊,都有政治上的不滿。所以,李白借謝靈運來寫自己,也表達了自己要效仿謝靈運寄情山水、鄙棄俗世。(2)人文景觀,豐富內(nèi)容,增添文學色彩。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八尢帯庇泻巫饔茫克伎荚谌钠鸷巫饔??“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說明起點,準備登山??臻g轉(zhuǎn)移,時間推移,景象發(fā)生變化,有聲有色地進入夢境。

半壁見海日

壯美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壯美白天景象,壯美奇絕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思考寫作對象是什么?寫出怎樣的一種景象?加紅句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何作用?峰回路轉(zhuǎn),情迷意亂,山鳴水嘯。寫景,更寫人。寫出詩人憂郁的情感。楚辭句式,使節(jié)奏變化,增添浪漫主義色彩。夜間景象,昏暗恍惚,離奇險怪天姥奇景栗深林兮驚層巔

陰森恐怖列缺霹靂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四短句的形式與內(nèi)容有何聯(lián)系?與前文有何聯(lián)系?思考天門打開后的景象如何?

節(jié)奏鮮明,鏗鏘有力,充分表現(xiàn)了打開天門的雄偉氣勢。

從昏暗恍惚到驚天動地,前者烘托后者,形成一個由低沉到高昂的波瀾,為下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神仙洞府,光輝燦爛,壯麗非凡。洞天仙境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思考如果夢境是一個故事的話,這里到了哪個階段?仙人出現(xiàn)帶來了夢境的最高潮。這些描寫有何作用?詩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任意奔馳。仙人盛會,其樂融融

洞天仙境

金銀臺

輝煌絢麗

神奇壯美

夢中仙境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思考寫了什么事?有何作用?心驚夢醒,好夢不常。在夢境最高點懸崖勒馬,急轉(zhuǎn)直下。由幻想轉(zhuǎn)到現(xiàn)實。作者與讀者的情緒隨之沉靜,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瀾。夢境消失,無限留戀提問:

1、正當夢入高潮時,詩人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眽艟惩蝗幌Я?。這幾句寫了什么?

明確:夢幻破滅后的失意。

夢醒了!“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反映了李白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詞句是說,無論夢境多么美妙,最后夢終歸要醒來,夢中的一切頓時破滅。一方面,這反映了李白有人生如夢的消極情緒。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況下,對人生有些消極,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李白要表達的是,夢破滅后,最終還是躺在枕席上。即要回到現(xiàn)實,不能在夢中過日子。因此,李白人生態(tài)度的基調(diào)還是積極向上的。

幻境見性情,幻境有真意。聯(lián)系課文與背景談談,你在詩人的夢境中透過多幅夢景,發(fā)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性情”與“真意”?合作探究緣景明情聯(lián)系全詩小結(jié):英國詩人柯爾律治說:“詩的各個部分都是相互支撐相互解釋的?!弊x至此,再體會1、2兩段,我們心里豁然開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體現(xiàn)了詩人所羨慕的人格形象嗎?富麗堂皇,超脫塵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詩人對世俗生活的超越,對美好人生的追求嗎?抒情主人公最后發(fā)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為夢中圖景心旌激蕩的結(jié)果嗎?我們知道了,詩人對壯麗奇?zhèn)サ某绺呙赖南蛲?,正是因為人生激情的?qū)動,雖然有苦悶,但洋溢著熱情!詩歌也由此氣勢流注,奔放飄逸,形成了內(nèi)在強大的精神力量。

提問:

2、洞天之游的神奇對這一部分起

什么作用?

明確:反襯夢幻破滅后的失望,

作者與讀者的情緒隨之沉靜,

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瀾。齊讀第二部分,爭取背誦背誦提示:我欲……,一夜……。湖月……,送我……謝公……,淥水……。腳著……,身登……半壁……,空中……。千巖……,迷花……熊咆……,栗深……。云青……,水?!腥薄?,丘巒……。洞天……,訇然……青冥……,日月……。霓為……,云之……虎鼓……,仙之…….。忽……,恍……,

惟覺時……,失向來…….。思考:1、寫了什么?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后感慨2、面對現(xiàn)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笆篱g”兩句,作者是在感嘆什么?明確:世事虛幻無常,流露了人生如夢的感傷情緒。明確:絕不與惡勢力妥協(xié),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同時也顯露出詩人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遁世的思想。3、“且放”兩句,詩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4、“安能”兩句表現(xiàn)出詩人什么性格和精神?明確:蔑視權(quán)貴的性格和強烈的反抗精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由寫夢轉(zhuǎn)入寫實,揭示全詩的中心意思。這是由夢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當中有對人生的傷感,逃避現(xiàn)實、消極處世的一面,也有鄙棄權(quán)臣貴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自由閱讀第三部分,爭取背誦第三部分背誦提示:世間……,古來……。別君……,且放……,須行……。安能……,使我……。思考探究1、全文重點寫的內(nèi)容是什么?思考探究2、詩人為何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繪夢境呢?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明確: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仙境美妙—自由遨游現(xiàn)實丑惡—失意碰壁反襯向往神仙世界厭惡黑暗現(xiàn)實

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后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一、全詩脈絡入夢緣由現(xiàn)實天姥,高大雄峻

夢游歷程夢到剡溪,清幽寂靜白天景象,壯美奇絕

夜間景象,離奇險怪

神仙洞府,燦爛輝煌

仙人盛會,其樂融融

夢境消失,無限留戀驚夢長嘆蔑視權(quán)貴,反抗現(xiàn)實總結(jié)1清幽秀美雄偉神異總結(jié)2.全詩脈絡:入夢緣由夢游歷程仙境出現(xiàn)夢醒留別記思路,背誦。夢前:我欲因之夢吳越夢中:月夜飛渡——登山奇觀——山中夜景——洞天奇景——夢醒:夢驚傷神

思考:“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反映了詩人什么性格?歷來詩評家都認為這兩句是全詩的“詩眼”,試結(jié)合全篇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種說法的理解。在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有人才都擺脫不了依附封建王朝的屈辱地位,無所謂人的尊嚴。李白卻繼承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敢于向權(quán)貴挑戰(zhàn),與權(quán)貴決絕,蔑視權(quán)貴,而追求自己的個性自由。這是李白的高貴品格,是他的偉大之處。這兩句詩是“詩眼”,因為它點明了這首詩的主旨。這個主旨是統(tǒng)帥全詩的。這首詩的主要部分是寫夢境,寫幻想世界。這是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襯托現(xiàn)實世界的丑惡,用詩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遨游襯托他在現(xiàn)實世界的失意和碰壁。就是說,即使寫夢境,也是著眼于現(xiàn)實,為了一吐在長安三年所累積的怨憤之氣。詩眼

揭示主旨,表現(xiàn)詩人追求個性自由和蔑視權(quán)貴的精神。中心思想:

全詩通過夢游的描繪,寫出了作者憎惡黑暗現(xiàn)實、追求自由樂土的理想,表現(xiàn)了作者蔑視權(quán)貴的精神。世事虛幻無常,人生如夢,行樂須及時的消極避世思想。這是作者在當時社會里陷入重重矛盾之后無可奈何的解脫。傲視權(quán)貴,追求自由。局限性進步性總結(jié)二.構(gòu)思與表現(xiàn)手法:

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色彩:五個“改變”.①改變惜別傷離的老套手法,借離別表明不事權(quán)貴的態(tài)度.②改變平鋪直敘,圍繞一場夢幻來構(gòu)思,最后才落到不事權(quán)貴的主旨上,讓詩人的幻想有更廣闊的空間.③改變素筆寫實,大膽運用夸張手法來描繪幻想世界,塑造幻想形象,寫得活靈活現(xiàn),令人眼花繚亂,驚心動魄.五個“改變”④改變純粹描景,寫幻景為“不事權(quán)貴”服務,寫神仙世界的美麗來反襯現(xiàn)實世界的丑惡;寫自由遨游表現(xiàn)對現(xiàn)實世界的憎惡,以及不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而正有了這一點,方使全詩綻放出動人光彩.⑤改變格律拘束,兼用長短句,多用換韻,詩句隨感情起落而變化多姿,筆隨意動,意到文成.流暢自然的詩體適合于表現(xiàn)作者豪邁奔放的感情.藝術(shù)特色:

1、全詩運用對比手法,從現(xiàn)實(渾濁、冷酷)到夢境(美妙、歡樂),又回到現(xiàn)實。2、大膽的夸張,豐富的想象。

3、語言精煉清新,長短句式參差多變,四言、五言、六言、九言交錯運用、節(jié)奏有緩有急,富有音樂美,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同學們亦接觸不少李白的詩歌,請你任選一首,

談一談李白詩歌的主要藝術(shù)特色,然后按自己的理解誦讀該詩。(幻燈屏幕上摘選的

四首可供借鑒,亦可另行選擇??梢砸詫W習小組為單位先討論,然后再選派代表發(fā)言。)

秋浦歌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將進酒(節(jié)選)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朝如青絲暮成雪。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風格: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奇特的構(gòu)思瑰麗的境界夢天李賀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人,人稱“詩鬼”。終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歲時英年早逝。他繼承了《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又汲取了漢魏六朝樂府及蕭梁艷體詩的長處,以豐富的想象力和新穎詭異的語言,表現(xiàn)出幽奇神秘的意境,通過凌駕大自然而創(chuàng)造出新奇幽美的藝術(shù)境界,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并對中晚唐時期的部分詩人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1)夢天:夢游天上。(2)老兔寒蟾:神話傳說中住在月宮里的動物。屈原《天問》中曾提到月中有兔?!痘茨献印び[冥訓》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藥,飛入月宮變成蟾的故事。漢樂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搗藥長跪蝦蟆丸”,說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蟾蜍。此句是說在一個幽冷的月夜,陰云四合,空中飄灑下陣陣寒雨,就像兔和蟾在哭泣。(3)云樓句:忽然云層變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過云隙,把云層映照得像海市蜃樓一樣。(4)玉輪句:月亮帶著光暈,像被露水打濕了似的。(5)鸞佩:雕刻著鸞鳳的玉佩,此代指仙女。桂香陌《酒陽雜俎》卷一:“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此句是詩人想象自己在月宮中桂花飄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6)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萊、方丈、瀛洲。(7)齊州:中州,即中國?!渡袝び碡暋费灾袊芯胖荨_@兩句說在月宮俯瞰中國,九州小得就像九個模糊的小點,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1](8)泓:量詞,指清水一道或一片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天色凄清,老兔寒蟾正低聲嗚咽,月光斜照,半開的云樓粉壁慘白。

幽冷的月夜,陰云四合,空中飄灑下來一陣凍雨,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雨飄灑了一陣,又停住了,云層裂開,幻成了一座高聳的樓閣;月亮從云縫里穿出來,光芒射在云塊上,顯出了白色的輪廓,有如屋墻受到月光斜射一樣。

玉輪軋著露水沾濕了團圍的光影,桂花巷陌欣逢那身帶鸞佩的仙娥。下雨以后,水氣未散,天空充滿了很小的水點子。玉輪似的月亮在水汽上面輾過,它所發(fā)出的一團光都給打濕了。在桂花飄香的月宮小路上,詩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

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這四句,開頭是看見了月亮;轉(zhuǎn)眼就是云霧四合,細雨飄飄;然后又看到云層裂開,月色皎潔;然后詩人飄然走進了月宮;層次分明,步步深入。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俯視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滄海桑田,世間千年變幻無常猶如急奔駿馬。“黃塵清水”,即“滄海桑田”。”:“三山”原指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這里卻是指東海上的三座山。它原來有一段典故。葛洪的《神仙傳》記載說:仙女麻姑有一回對王方平說:“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日會時略半耳。豈將復為陵陸乎?”這就是說,人間的滄海桑田,變化很快。“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古人往往以為“神仙境界”就是這樣,所以詩人以為,人們到了月宮,回過頭來看人世,就會看出“千年如走馬”的迅速變化了。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遙望中國九州宛然九點煙塵浮動,那一片海水清淺像是從杯中傾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