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省一等獎_第1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省一等獎_第2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省一等獎_第3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省一等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有報紙在評論人們的穿著時說:“西服沒有用領肩熨壓機壓過,所以穿起來總有一種馬褂的感覺。而且……穿西服者總保留著袖口上的商標,腳上還赫然一雙布鞋。”下列對材料所述現(xiàn)象表述正確的是A.改革初期人們的思想觀念仍然保守 B.經濟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C.西式服裝遭到人們的普遍抵制 D.傳統(tǒng)觀念阻礙了改革開放的進行年1月,國務院17號文件規(guī)定:“國營企業(yè)在完成指令性計劃以后,超產部分的價格由供需雙方自由議定,國家不加干涉?!贝艘?guī)定說明 A.計劃經濟體制已被廢除 B.國營企業(yè)開始走向私有化C.國營企業(yè)的自主權擴大 D.企業(yè)改革帶來了經營混亂3.據記載,1984年全民經商熱席卷全國,人們之間的問候語從“你吃了嗎”變成“你下海了嗎”,在北方甚至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在開張?!毕铝袑Υ爽F(xiàn)象表述正確的是 A.計劃經濟體制被市場經濟完全取代B.對外開放激發(fā)了國民的經商熱情C.經濟體制由計劃向市場轉變的反映D.經濟改革造成了市場的嚴重混亂年11月26日,鄧小平在會見美國和加拿大客人談及經濟體制改革時語驚四座,充分表現(xiàn)了總設計師的高瞻遠矚。然而,當時有的大報僅刊登了一條不足200字的報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談話內容則只字未提。當代有學者評論說“鄧小平的高瞻遠矚變成多數人的共識,還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時間”。對鄧小平當時的“高瞻遠矚”的合理解讀是 A.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B.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C.全面闡述“一國兩制”的構想 D.提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結合5.下邊卡片摘編自《〈政府工作報告〉30年詞匯變遷看中國社會發(fā)展》,從這些關鍵詞匯變遷中可以看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A.改革在曲折中前進 B.經濟建設遭遇瓶頸C.民生與發(fā)展并重 D.綜合國力不斷增強6.“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產、有多少財產當作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和落后的標準,而主要應該看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和現(xiàn)實表現(xiàn),看他們的財產是怎么得來的以及對財產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們以自己的勞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所做的貢獻”。材料中的“他們”最有可能是A.非公有制經濟中的社會階層 B.富裕起來的個體工商業(yè)者C.經濟特區(qū)內的國外投資企業(yè) D.創(chuàng)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致富的農民7.下表為某班研究性學習的資料,其研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1920年底蘇俄人民擊退外國武裝干涉,取得國內戰(zhàn)爭勝利1920年秋到1921年春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發(fā)了工人罷工和抗議游行1920年末農民不堪忍受無償征購,有意縮減生產,抗拒糧食征集1921年3月初喀瑯施塔得爆發(fā)水兵兵變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分析 B.蘇維埃政權所面臨的主要威脅世紀20年代初蘇俄的動蕩 D.列寧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必然性8.“與美國股票市場的崩潰和經歷大蕭條的資本主義世界相比,中央計劃經濟具有創(chuàng)造更多的工作機會的能力,使這種方法看起來似乎是可行的和具有吸引力的”。這段材料說明 A.中央計劃經濟有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 B.促使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鞏固的因素C.美國等國采取中央計劃經濟體制 D.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失業(yè)人員9.當蘇聯(lián)政府每年國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資時,這也就意味著低工資和消費品短缺。一個蘇聯(lián)工人的反應很典型:“他們假裝給我們工資,于是我們也假裝在工作?!碧K聯(lián)工人的話實質上反映 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存在著弊端 B.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C.社會主義制度缺乏優(yōu)越性 D.新經濟政策存在弊端10.當生產力向工業(yè)化時代邁進時,必須沖破小農經濟的桎梏,以下史實屬于這一范疇的是 ①英國圈地運動 ②中國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③蘇聯(lián)的農業(yè)集體化 ④中國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④ D.①②11.在歷史上的某一時期,蘇聯(lián)流傳著一段笑話:美國外交代表團到蘇聯(lián)訪問,接待官員陪他們參觀“建設的偉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說:“到了下一個五年計劃,每個蘇聯(lián)家庭都可以擁有一架私人飛機!”美國人驚訝的問:“他們要飛機干什么呢?”蘇聯(lián)官員說:“當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聽說列寧格勒開始供應面包了,你可以馬上開著飛機趕去排上隊。”這一笑話主要反映了 A.蘇聯(lián)人民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滿 B.赫魯曉夫執(zhí)政時期的浮夸風C.當時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D.蘇聯(lián)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年,蘇聯(lián)政府在關于五年計劃的報告中說:“商品貨幣關系在我國具有新的、社會主義的內容。當然,我們要批駁主張用市場調節(jié)作用取代國家集中計劃的主導作用的各種錯誤觀點?!边@表明蘇聯(lián)政府試圖A.廢除對企業(yè)的指令性計劃 B.由市場決定產品價格C.減少對企業(yè)的行政干預 D.鼓勵私營企業(yè)發(fā)展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由于各國貨幣供應不完全受中央銀行黃金儲備數量的限制,不至于因黃金儲備短缺而導致通貨緊縮,這便有利于防止經濟衰退和失業(yè)。因此,在布雷頓森林體系運轉時期,危機和蕭條比較輕微,繁榮和復蘇卻強勁有力。這也反映出布雷頓森林體系對促進戰(zhàn)后世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稖\析布雷頓森林體系》材料二二戰(zhàn)美國黃金外匯儲備占世界比重統(tǒng)計表(%)年代195019601972資本主義世界100100100美國請回答:(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積極影響。(2)據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國經濟所發(fā)生的變化,試分析導致這種變化的因素,簡要分析這種變化的政治影響。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沃勒斯坦認為,人類歷史雖然包含著各個不同的部落、種族、民族和民族國家的歷史,但這些歷史從來不是孤立地發(fā)展的,總是相互聯(lián)系形成一定的“世界性體系”?!?5世紀末16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fā)展,開始以西北歐為中心,形成“世界性經濟體系”,即“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瓘?6世紀到20世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共出現(xiàn)了三個霸權國家:17世紀中葉的荷蘭、18、19世紀的英國和20世紀中葉的美國?!段掷账固沟氖澜珞w系論》材料二當前,世界形勢最為深刻的變化體現(xiàn)在世界格局與國際體系所發(fā)生的種種量變與質變過程中。……包括中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在內的所謂“金磚四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2023年)首次超過50%,而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了美國……東南亞、非洲、中亞、中東部分產油國,以及拉美等地在內的一大批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也取得持續(xù)增長……德、法、英新一代領導人主政,協(xié)力化解歐盟制憲危機,為歐盟一體化和共同外交注入活力。歐盟向世界第二大戰(zhàn)略力量演化的趨勢明顯,日本經濟復蘇勢頭不減,政治上繼續(xù)加緊向“正常國家”邁進?!靾浴吨虚g力量的興起與世界格局的結構性變化》材料三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核心是,世界經濟和勞動分工將世界分成三個地帶:中心支配地區(qū)、處于依附地位的外圍、半邊緣地區(qū)和邊緣地區(qū)?!瓏医洕匚?、國家經濟地位的地理分布是可變的。中心和邊緣地區(qū)不是固定的,邊緣地區(qū)可以成為中心地區(qū),中心地區(qū)也可以變成邊緣地區(qū)?!詸鄧覂?yōu)勢的全面轉移和重新聚集可以被視為是國際體系轉型的經濟標志,也可能是今后國際體系和平轉型的標尺之一。——劉鳴《以世界體系理論與全球化理論解讀國際體系轉型》請回答:(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7至20世紀中葉,荷蘭、英國和美國先后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霸權國家,分別反映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階段特征是什么?(2)根據材料三,概括沃勒斯坦世界體系理論中“中心—邊緣”關系,并依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論證這一觀點。(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1.答案B解析材料中穿西服帶商標和穿著布鞋的情況,既體現(xiàn)了人們對新時尚的追求又體現(xiàn)了對新時尚缺乏整體的審美觀,這是人們走向富裕時生活觀念新舊交替的反映。A項錯誤,穿西服說明思想已解放;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D項與材料信息不符;故B項正確。2.答案C解析據材料中“指令性計劃”可知,計劃經濟體制仍存在,而國家不干涉超產部分也說明企業(yè)部分產品開始面向市場,這說明企業(yè)的自主權在擴大。故選C項。3.答案C解析1984年中國開始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國家放寬經濟政策,允許個體經濟存在,從而形成了當時的“下海”浪潮,這是經濟體制由計劃向市場轉變的必然反映。A項錯誤,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1992年提出的;B項不符合題意,材料不體現(xiàn)“對外開放”;D項不符合題意,人們“下?!辈坏扔谑袌龌靵y。故選C項。4.答案D解析從“1979年11月26日”可知當時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召開,AB項都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再從“經濟體制改革時語驚四座”可知AB項不符合題意;C項與經濟體制改革無關;D項符合題意。5.答案C解析從“環(huán)保”“三農”等信息可知我國90年代以來的發(fā)展呈現(xiàn)注重民生的特點。C項正確。ABD項與材料無關。6.答案A解析通過材料“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所做的貢獻”判斷是改革開放以后的歷史。BCD項都屬于非公有制經濟范疇。故選A項。7.答案D解析由所提供的材料看,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這是新經濟政策實施的背景,故選D項。8.答案B解析由“這種方法看起來似乎是可行的和具有吸引力的”可知A項表述錯誤;CD項表述不符合史實;這種表面上相對于西方的優(yōu)越性對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鞏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故選B項。9.答案B解析從“蘇聯(lián)”可排除AD項,因為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均推行于蘇俄時期。再從“低工資和消費品短缺”可知這是斯大林模式的體現(xiàn),故選B項。C項本身錯誤。10.答案B解析材料認為要實現(xiàn)工業(yè)化,就必須沖破小農經濟的束縛。①正確,英國的圈地運動有利于資本主義在農村的擴展,自然有利于工業(yè)化的實現(xiàn);②正確,由于土地改革后的農民土地所有制不利于我國開展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建設(“一五”計劃),因此才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③正確,為了迅速為工業(yè)化建設積累資金,蘇聯(lián)實行了農業(yè)集體化;④錯誤,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沒有沖破小農經濟的束縛。綜上分析,所以選B項。11.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反映了蘇聯(lián)因為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結果農、輕、重比例失調,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衡。故選D項。12.答案C解析根據1971年時間點可知屬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時期,勃列日涅夫上臺后,經濟上對赫魯曉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調整,如恢復部門管理體制,加強對經濟的集中領導;在堅持集中計劃管理的前提下,擴大國營企業(yè)的經營自主權,運用經濟手段,刺激企業(yè)改進經營管理。結合材料可知政府主張減少對企業(yè)的行政干預,選C項。13.答案(1)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通貨緊縮、經濟衰退和失業(yè);②減輕了危機和蕭條,有利于經濟復蘇和繁榮。③使國際貨幣金融關系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和基礎,暫時結束金融領域的混亂局面,維持戰(zhàn)后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④固定匯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匯率波動而引起的動蕩,有利于世界貿易的發(fā)展和國際資本的流動,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布雷頓森林體系促進了世界經濟發(fā)展。(2)變化:黃金儲備比重由高到低;美國由世界經濟霸主到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動搖。原因:美國經濟實力的相對削弱;日本和歐共體的崛起,其他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影響:沖擊兩極格局,使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14.答案(1)商業(yè)資本主義、工業(yè)資本主義和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