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章經營決策分析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2【本章主要內容】第一節(jié)成本習性與混合成本的分解第二節(jié)變動成本法第三節(jié)本量利分析第四節(jié)決策分析及其分類第五節(jié)經營決策成本概念第六節(jié)經營決策分析的方法3【學習目標】1.掌握成本習性與混合成本的分解2.熟悉變動成本法3.熟練運用本量利分析法、經營決策的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4.了解決策分析及相關的成本概念【引導案例】
Mark和Andy兄弟準備籌建一家木器生產公司,因為兄弟倆有祖?zhèn)鞯哪窘呈炙嚒T诠净I建之初,兄弟倆考慮哪一項財務指標對于企業(yè)經營決策來說是最重要的,Mark認為是利潤,而Andy認為是成本。兄弟倆在大學學習中,一個的專業(yè)是數學,一個的專業(yè)是外語,與財務、會計相關的知識沒有什么儲備,因此,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
您贊同誰的意見?還是有自己的想法?您認為企業(yè)重要的經營決策都有哪些?與此相關的最重要的財務指標是什么?
4【第1節(jié)
】
11.1.1成本習性及其對成本的分類成本習性(CostBehavior)是指成本總額與特定業(yè)務量(Volume)之間在數量方面的依存關系,又稱為成本性態(tài)。業(yè)務量是指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水平的標志量。它可以是產出量也可以是投入量;可以使用實物度量、時間度量,也可以使用貨幣度量。當業(yè)務量變化后,各項成本有不同的依存關系。研究成本習性,可以為企業(yè)正確進行最優(yōu)管理決策,提高經濟效益提供許多有價值的資料。
5成本按其習性分類,可以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類。7
(1)固定成本(FixedCost)固定成本是指其發(fā)生額不直接受業(yè)務量變動影響的成本,即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的業(yè)務量范圍內,固定成本的總額不隨業(yè)務量發(fā)生任何數額變化,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
c=aac成本(元)0
圖11-1固定成本總額習性模型圖x業(yè)務量c=a/xx業(yè)務量c單位成本(元/單位業(yè)務量)0圖11-2單位固定成本習性模型圖8
固定成本實際上還存在一個重要的差別,就是一些能夠被管理層短期決策行為影響和控制,數額能夠發(fā)生改變,而另外一些不能夠被管理層短期決策行為影響和控制,數額不變。因此,可以將這些固定成本進一步的細分。
固定成本分類約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10(2)變動成本(VariableCost)變動成本是在一定條件下,其總額隨業(yè)務量成正比例增長的那部分成本,又稱可變成本。
x業(yè)務量c=bxc成本(元)0圖11-3變動成本總額習性模型圖0x業(yè)務量c=bbc成本(元/單位業(yè)務量)圖11-4單位變動成本習性模型圖
11變動成本細分:技術性變動成本酌量性變動成本12(3)混合成本(MixedCost)混合成本是隨業(yè)務量增長而增長,但與業(yè)務量增長不成嚴格比例關系的成本。
13x業(yè)務量c成本圖11-6標準式混合成本總成本習性圖圖11-5階梯式混合成本總成本習性圖x業(yè)務量c成本c成本x業(yè)務量圖11-7低坡式混合成本總成本習性圖圖11-8曲線式混合成本總成本習性圖c成本x業(yè)務量14圖11-5的階梯式混合成本又稱半固定成本。比如,質檢員的工資,一定數量的質檢員可以完成一定的產品數量范圍內的產品的質檢,但是,當產品的數量增加到一定的限度,質檢員的原有數量勢必不足,因此,必須增加質檢員的數目,相應增加了質檢員的工資,總的成本發(fā)生了階梯式的跳躍。階梯式混合成本特點是:在一定時期和業(yè)務量范圍內其成本不隨業(yè)務量的變動而變動,類似固定成本,當業(yè)務量突破這一范圍,成本就會跳躍上升,并在新的業(yè)務量變動范圍內固定不變,直到出現另一個新的跳躍為止。15
圖11-6的標準式混合成本又稱半變動成本,是指總成本雖然受產量變動的影響,但是其變動的幅度并不同產量的變動保持嚴格的比例,它是由明顯的固定和變動兩部分成本合成的,其中的固定部分是不受業(yè)務量影響的基數成本,變動部分則是在基數成本的基礎上隨業(yè)務量的增長而正比例增長的成本。圖11-7的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稱延期變動成本,其特點是:在一定的時期和業(yè)務量范圍內其總額保持固定不變,一旦突破這個業(yè)務量,其超額部分的成本就表現出變動成本比例增長的習性。16圖11-8的曲線式混合成本通常有一個初始量,相當于固定成本;在這個初始量的基礎上,成本隨業(yè)務量變動但并不存在線性關系,在平面直角坐標圖上表現為一條拋物線。這條拋物線開口向上或者向下,可能是遞增型或者遞減型的。圖11-8中的實線,也就是凹形曲線,表明的是成本的增長幅度隨業(yè)務量的增長而呈更大幅度的變化,成本的斜率呈遞增趨勢。圖11-8中的虛線,也就是凸形曲線,表明的是成本的增長幅度小于業(yè)務量的增長幅度,成本的斜率隨業(yè)務量遞減。
特別要注意的是,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按照成本習性的分類都是和有關期間和業(yè)務量的特定變動范圍相聯(lián)系的,離開特定的期間和一定的業(yè)務量范圍,也就是相關范圍,成本的習性可能會發(fā)生變化,成本習性具有一定的相對性。18約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技術性變動成本酌量性變動成本階梯式混合成本標準式混合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曲線式混合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混合成本總成本圖11-9成本按照習性的分類圖【第1節(jié)
】
11.1.2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混合成本分解是指按照一定方法將混合成本區(qū)分為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的過程。如果各類混合成本都可以分解成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那么固定的部分可以用a來表示,變動的部分可以用單位變動成本和業(yè)務量之積bx來表示,即各類混合成本都可以用一個成本函數模型c=a+bx來近似地模擬它。1920(1)歷史數據分析法歷史數據分析法首先要進行歷史成本數據的收集,然后利用總成本和業(yè)務量之間的關系求出混合成本的函數模型c=a+bx,包括3種具體方法
高低點法①散布圖法②回歸直線法③21
在上述三種歷史數據分析法中,高低點法最為簡便,但這種方法沒有利用所占有的全部數據,只利用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數據,因此,如果最高點、最低點業(yè)務量的成本有畸高或畸低現象,則計算結果就不會準確。散布圖法也較為簡便,容易理解,但由于是通過目測畫線,往往因人而易,很難十分準確?;貧w直線法利用了離差平方和最小的原理計算結果最為準確。但計算工作量較大,隨著計算機的推廣與普及,這種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EXCEL軟件可以輕松實現上述的計算過程。22
【例11-1】已知某車間維修成本的歷史數據在相關范圍內的變動情況如11-1所示。請利用高低點法和回歸直線法分別進行維修成本的分解。若計劃期機器工作小時24小時,預計的維修成本是多少?表11-1在相關范圍內的維修成本的歷史數據機器工作小時2223191212971114維修成本(千元)232520202015141416[解答]①高點(23,25)和低點(7,14)b=(25-14)/(23-7)=0.6875a=14-7×0.6875=9.1875所以:c=9.1875+0.6875x預計的維修成本c=9.1875+0.6875×24=25.7(千元)23②回歸直線法的參數計算如表11-2:表11-2回歸直線法的參數計算表序號小時x成本cxcx21234567892223191212971114232520202015141416506575380240240135981542244845293611441448149121196n=9∑x=129∑c=167∑xc=2552∑x2=2109b=(9×2552-129×167)/(9×2109-129×129)=0.609a=(167-0.609×129)/9=9.83所以:c=9.83+0.609x預計的維修成本c=9.83+0.609×24=24.5(千元)24(2)技術測定法
技術測定法是由工程技術人員通過某些技術方法,根據生產過程中消耗量的技術測定和計算來劃分成本的變動部分和固定部分的混合成本分解方法。例如,熱處理的電爐設備,每班需要預熱,通過技術測定把熱處理電爐的預熱的耗電成本,即初始量劃歸固定成本,把預熱后進行熱處理的耗電成本劃為變動成本。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其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進行技術測定。
(3)合同確認法
合同確認法是根據與供應單位簽訂的合同所規(guī)定的計價方法來確認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的混合成本分解方法。例如,前述的電話費,就可以把賬單所列的基數列為固定成本,而把按使用情況計價的部分列為變動成本。26(4)賬戶分析法
根據經驗判斷各個成本項目及明細項目的賬戶性質,把那些與變動成本較為接近的,劃入變動成本;把那些與固定成本較為接近的,劃為固定成本。至于不易簡單地劃入變動或固定成本的項目,則可通過一定比例將它們分解為變動和固定的兩部分。27
討論案例11-1:到底該生產多少?聯(lián)合公司為一家汽車廠商提供一種零部件,該汽車廠商的需求量很大,聯(lián)合公司的零部件經常供不應求,然而,聯(lián)合公司的效益卻并不理想。公司總經理不斷的督促各部門查找原因。零部件沒有積壓,銷售沒問題;生產一直順暢進行,也應該沒什么問題。但是當總經理問到財務經理“一個零部件的毛利是多少?”財務經理卻回答:“不一定?!笨偨浝砝^續(xù)追問,“那么一個零部件的成本是多少?”財務經理說:“得依據產量而定。”原來,這種零部件的耗電量較大,平均每件25度。聯(lián)合公司與當地供電部門在訂立供電合同時,規(guī)定公司每月需支付供電部門變壓器維持費1000元,每月用電額度為8萬度。在額度內每度電價為0.27元;如超額用電,則需按正常電價10倍計算。若公司每月照明以及其他辦公用電平均為4000度。請您根據上述資料,采用合同確認法對用電成本進行分析,討論公司是否應該多多益善的生產?28
變動成本計算法(VariableCosting),簡稱變動成本法,是指在組織常規(guī)的產品成本計算過程中,以成本習性分析為前提,只將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制造費用這些變動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而將固定制造費用和銷售及行政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非生產成本都作為期間成本,全額計入當期利潤表,作為貢獻毛益的減項的一種成本計算模式。因為其不包括固定制造費用,故也稱“直接成本計算”或“邊際成本計算”。
【第2節(jié)
】
11.2.1變動成本法的概念
29變動成本法的特點可以通過與制造成本法的對比中表現出來,兩者在成本的分類、存貨的計價、盈虧的計算和利潤表的編制幾方面存在顯著的不同。(1)成本的分類變動成本法與制造成本法的成本分類中,成本劃分的標準和構成內容不同。詳見表11-3。表11-3變動成本法與制造成本法的成本分類【第2節(jié)
】
11.2.2變動成本法與制造成本法的比較
區(qū)別的標志變動成本法制造成本法成本劃分標準按照成本習性劃分按照經濟職能劃分成本類別直接材料變動生產成本直接人工變動成本變動制造費用
變動銷售費用
變動管理費用
固定制造費用固定成本固定銷售費用期間成本
固定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直接材料生產領域成本直接人工制造成本制造費用營銷領域成本-----銷售費用管理領域成本-----管理費用期間費用融資領域成本-----財務費用30
【例11-2】設連用公司去年只產銷一種產品,有關資料如下:期初產品存貨為0,年生產3000件,銷售2500件,年末產品存貨500件。該產品的銷售單價200元,全面發(fā)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15萬元,直接人工7.5萬元;制造費用15萬元,其中變動5萬元,固定10萬元;銷售費用3萬元,其中變動1.2萬元,固定1.8萬元;管理費用2萬元,其中變動0.9萬元,固定1.1萬元;財務費用1萬元。要求:分別計算變動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下的產品成本各是多少?
31
[解答]通過表11-4計算。表11-4兩種成本法下的產品生產成本產量3000件成本項目變動成本法制造成本法總成本單位成本總成本單位成本直接材料15000050.0015000050.00直接人工
7500025.00
7500025.00變動制造費用
5000016.67
5000016.67變動生產成本27500091.6727500091.67固定制造費用//10000033.33全部生產成本27500091.67375000125.0032(2)存貨的計價采用變動成本法,存貨的價值只包括變動生產成本,不包括固定制造費用;制造成本法,由于在出售的產成品、庫存的產成品和期末在產品三者之間都分配了全部的生產成本,因而期末產成品和在產品存貨的計價也是以全部的生產成本為準,必然大于變動成本法下的存貨金額。期末存貨成本和本期銷貨成本可以依據下式計算。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存貨量×本期單位產品成本本期銷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生產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33【例11-3】接上例【例11-2】的已知條件,求變動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兩種方法下的期末存貨成本和本期銷貨成本。
[解答]制造成本法下: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存貨量×本期單位產品成本=500×125=62500(元)本期銷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生產成本-期末存貨成本=0+375000-62500=312500(元)這恰好是本期銷貨量×本期單位產品成本=2500×125=312500(元)變動成本法下: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存貨量×本期單位產品成本=500×91.67=45835(元)本期銷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生產成本-期末存貨成本=0+275000-45835=229165(元)34(3)盈虧的計算采用變動成本法計算盈虧時,采用下面的計算公式:稅前凈利=貢獻毛益總額-期間成本總額
=(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期間成本總額式中的變動成本總額包括變動生產成本和變動銷售費用及變動管理費用。采用制造成本法計算盈虧時,采用下面的計算公式:稅前凈利=銷售毛利總額-期間費用總額
=(銷售收入總額-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期間費用總額式中的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是指期初存貨成本加上本期生產成本再減去期末存貨成本,期間費用總額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無論其是固定還是變動的一并計算在內。35【例11-4】接上例【例11-2】的已知條件,分別用變動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計算稅前凈利。[解答]變動成本法下:變動成本總額=變動生產成本+變動銷售費用+變動管理費用
=(0+275000-500×91.67)+12000+9000=250165(元)期間成本總額=固定制造費用+固定銷售費用+固定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100000+18000+11000+10000=139000(元)稅前凈利=貢獻毛益總額-期間成本總額
=(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期間成本總額
=200×2500-250165-139000=110835(元)36制造成本法下:期間費用總額=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30000+20000+10000=60000(元)稅前凈利=銷售毛利總額-期間費用總額
=(銷售收入總額-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期間費用總額
=200×2500-125×2500-60000=127500(元)制造成本法下的稅前凈利比變動成本法下的稅前凈利多了(127500-110835)元,即16665元,原因就在于兩種方法對期末存貨的計價不同,在制造成本法下的期末500件存貨帶走了固定制造費用16665元(33.33×500),造成兩種方法的利潤也相差了16665元。37(4)利潤表的編制兩者的利潤表上涉及的各個項目排列的方式不同。變動成本法編制的利潤表將所有的成本項目按照成本習性排列,以便取得貢獻毛益的信息,故也稱“貢獻式”利潤表,這種利潤表能夠提供成本與業(yè)務量之間、利潤與銷售量之間有關量的變化規(guī)律的信息,有助于加強成本管理,強化企業(yè)內部管理層對經濟活動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和業(yè)績考核等職能,促進以銷定產,減少或避免因盲目生產而帶來的損失;
制造成本法編制的利潤表把所有成本項目按照生產、銷售、管理、融資等經濟職能進行排列,主要是故也稱“職能式”利潤表,這種利潤表能夠適應企業(yè)外界經濟利益相關團體和個人的需要,揭示外界公認的成本與產品在質的方面的歸屬關系,按該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促進企業(yè)擴大生產,刺激增產的積極性。38固定生產成本即固定制造費用,是分期營業(yè)利潤出現差額的根本原因:兩種成本計算法計入當期利潤表的固定生產成本的水平出現了差異,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生產成本與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生產成本之間產生了差異。按照產銷量關系不同的三種情況,兩者的稅前凈利也存在如下的對應關系:①若產銷量一致,無期初期末存貨,或者有期初期末存貨但兩者的固定成本相等時,這兩種成本法所扣除的固定成本總額相等,稅前凈利必然相等②若產量大于銷量,或期末存貨中的固定成本大于期初存貨中的固定成本,則制造成本法的稅前凈利要大,其多出數=(期末存貨的單位固定生產成本×期末存貨量)-(期初存貨的單位固定生產成本×期初存貨量);③若產量小于銷量,或期末存貨中的固定成本小于期初存貨中的固定成本,則制造成本法的稅前凈利要小,其差額=(期初存貨的單位固定生產成本×期初存貨量)-(期末存貨的單位固定生產成本×期末存貨量)??傊瑑煞N成本法的凈利不同時,差別在于期末存貨與期初存貨價值差額的絕對值。
39【例11-5】接上例【例11-2】已知條件,分別編制利潤表,如表11-5。
表11-5兩種成本計算法下的利潤表
變動成本法(貢獻式)制造成本法(職能式)營業(yè)收入500000營業(yè)收入500000減:變動成本期初存貨本期生產成本期末存貨已銷產品變動成本變動銷售費用變動管理費用變動成本總額27500045835229165120009000250165減:營業(yè)成本期初存貨本期生產成本期末存貨已銷產品變動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37500062500312500300002000010000貢獻毛益總額249835營業(yè)利潤127500減: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費用固定銷售費用固定管理費用固定財務費用固定成本合計100000180001100010000139000營業(yè)利潤110835
本例中,無期初存貨,產量大于銷量,則制造成本法的稅前凈利要大,其多出數=(期末存貨的單位固定生產成本×期末存貨量)-(期初存貨的單位固定生產成本×期初存貨量)=500×33.33,所得的差額即為16665元,和按步驟計算得到的結果一致。
40(1)變動成本法的優(yōu)點(2)變動成本法的缺點①符合會計原則的要求①不符合傳統(tǒng)的成本觀念②簡化的成本計算和控制②不能適應長期決策的需要③防止盲目生產③影響有關方面的利益④有利于業(yè)績評價⑤提供決策的有用管理信息41
本、量、利分析法(簡稱CVP分析)是成本——業(yè)務量——利潤關系的簡稱,是指在變動成本計算模式的基礎上,以數學化的會計模型與圖示來揭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額、利潤等變量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性聯(lián)系,為會計預測、決策和規(guī)劃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也有人將本量利分析稱為量本利分析。本量利分析是建立在相關范圍內的成本習性分析的基本假定之上,也就是說所有的成本都可以分成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本量利的相互關系,用數學表達主要有兩種形式:損益方程式及圖形表示、邊際貢獻方程式及圖形表示。損益方程式又具體包括:基本的損益方程式、損益方程式的變換形式。邊際貢獻方程式又具體包括:基本的邊際貢獻方程式、邊際貢獻率方程式?!镜?節(jié)
】
11.3.1本量利分析概述
42
(1)基本的本量利關系目前多數企業(yè)都使用損益法來計算利潤,因此,基本的本量利關系也稱為損益方程式。首先確定一定期間的收入,然后計算與這些收入相配合的成本,兩者之差為期間利潤,即:利潤=銷售收入-總成本由于:總成本c=變動成本十固定成本
=單位變動成本b×產量x十固定成本a銷售收入=單價×銷量假設產量和銷量相同,則有: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這個方程式是明確表達本量利之間數量關系的基本方程式,它含有五個相互聯(lián)系的變量,給定其中四個,便可求出另一個變量的值。在利潤規(guī)劃時,通常把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視為穩(wěn)定的常量,只有銷量和利潤兩個自由變量。給定銷量時,可利用方程式直接計算出預期利潤;給定目標利潤時,可直接計算出應達到的銷量。43
【例11-6】某企業(yè)每月固定成本2000元,生產一種產品,單價15元,單位變動成本7元,本月計劃銷售600件,問預期利潤是多少?[解答]將有關數據代入損益方程式: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15×600-7×600-2000=2800(元)將成本、業(yè)務量、利潤的關系反映在直角坐標系中,即成為本量利圖因其能清晰地顯示企業(yè)既不盈利也不虧損時需要達到的產銷量,故又稱為盈虧臨界圖或損益平衡圖。用圖示表達本量利的相互關系,不僅形象直接、一目了然,而且容易理解。圖11-10是根據【例11-6】有關數據繪制的基本本量利圖。
44利潤區(qū)虧損區(qū)02000400060008000100200300400PSVF利潤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銷量(件)金額(元)圖11-10基本本量利圖45(2)基本本量利的變換形式基本的損益方程式把“利潤”放在等號的左邊,其他變量放在等號的右邊,這種形式便于計算預期利潤。如果待求的數值是其他變量,則可以將方程式進行恒等變換,使等號左邊是待求的變量,其他參數放在右邊,由此可得出損益方程式的變換形式,即計算銷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或者固定成本的方程式。46如果考慮期間成本,那么基本本量利關系出現了另外一種變形形式。期間成本的發(fā)生是為了維持公司在特定時期內的經營活動,不能直接與特定的收入相聯(lián)系,同樣可以按照成本性態(tài)分為固定和變動兩部分,這里主要考慮的期間成本是銷售和管理費,包含期間成本的損益方程式為:稅前利潤=銷售收入-(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變動銷售和管理費+固定銷售和管理費)=單價×銷量-(單位變動產品成本+單位變動銷售和管理費)×銷量-(固定成本+固定銷售和管理費)如果考慮所得稅,考慮稅后利潤的損益方程式變?yōu)椋憾惡罄麧?利潤總額-所得稅=利潤總額×(1-所得稅稅率)稅后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1-所得稅稅率)
此方程式經常被用來計算實現目標利潤所需的銷量。47
【例11-7】企業(yè)每月固定成本1000元,固定銷售費用100元,固定管理費150元;單位變動成本6元,單位變動銷售費用0.70元,單位變動管理費0.30元;該企業(yè)生產甲產品,單價10元;所得稅率25%,本月計劃生產600件,求預期利潤?如果要實現凈利潤700元,求最低銷售量?解稅后利潤=[10×600-(6+0.70+0.30)×600-(1000+100+150)]×(1-25%)=(6000-4200-1250)×75%=412.5(元)48(3)基本的邊際貢獻方程式基本的邊際貢獻方程式即用邊際貢獻或單位邊際貢獻表達的本量利關系。如下式: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邊際貢獻-固定成本=銷量×單位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其中:邊際貢獻是指產品扣除自身變動成本后給企業(yè)所做的貢獻,它首先用于收回企業(yè)的固定成本,如果還有剩余則成為利潤,如果不足以收回固定成本則發(fā)生虧損。從數量上看,邊際貢獻等于銷售收入減去其變動成本后的余額,即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如果用單位產品表示: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同樣,類比于基本的本量利圖,可以作出邊際貢獻式本量利圖。用圖示表達本量利的相互關系。49【例11-8】大海公司生產一種產品,單價8元,單位變動成本4元,銷量400件,固定成本1000元,求其邊際貢獻及單位邊際貢獻,并作出邊際貢獻式本量利圖。
[解答]邊際貢獻=8×400-4×400=1600(元)單位邊際貢獻=8-4=4(元)邊際貢獻式本量利圖的繪制步驟:第一步:選定直角坐標系,以橫軸表示業(yè)務量,縱軸表示成本和銷售收入的金額;第二步:以坐標原點(0,0)為起點,以單位變動成本為斜率,繪制變動成本線V;第三步:在變動成本線基礎上以點(0,固定成本值)為起點畫一條與變動成本線平行的總成本線T;第四步:以坐標原點(0,0)為起點,以單價為斜率,繪制銷售收入線S。結合本例,邊際貢獻式本量利圖見圖11-11。50固定成本利潤區(qū)SP400300200100200010000金額虧損區(qū)利潤區(qū)V變動成本30002000T銷售量(件)圖11-11邊際貢獻本量利圖51(4)邊際貢獻率方程式邊際貢獻率方程式類似于基本的邊際貢獻方程式,即用邊際貢獻率或單位邊際貢獻率表達的本量利關系。如下式:利潤=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這個方程式,根據需要可以改寫成下列變換形式:固定成本=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利潤其中:邊際貢獻率是邊際貢獻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其高低說明該產品為補償固定成本所做出的相對貢獻的大小,直接反映該產品的獲利能力。如果用變動成本在銷售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定義變動成本率,即:52
邊際貢獻率與變動成本率有如下關系:變動成本率+邊際貢獻率=1當企業(yè)生產多種產品時,用綜合邊際貢獻率表示企業(yè)產品的綜合獲利能力。企業(yè)綜合邊際貢獻率,是企業(yè)各種產品邊際貢獻率與其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乘積之和。53
本量利分析是管理會計中一項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在企業(yè)界已被廣泛應用于規(guī)劃經濟活動決策分析、成本控制等方面,其至少在以下五個方面獲得了應用。
(1)預測保本點;
(2)規(guī)劃目標利潤,編制利潤預算;
(3)預測保證目標實現的目標銷售量和目標銷售額;
(4)為生產決策和定價決策作出最優(yōu)抉擇;
(5)通過對利潤的敏感性分析,估計售價、銷售量和成本水平的變動對目標利潤的影響,并可據以進一步控制目標成本。
【第3節(jié)
】
11.3.2本量利分析的應用
54
決策,是指為了達到預期的目標,通過對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案進行對比分析,從中選擇最優(yōu)方案的過程。管理會計人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財務會計信息和其他有關資料,根據企業(yè)的主客觀條件,借助于科學的理論和專門方法,對生產經營活動或固定資產投資活動的一次性特殊問題的各種備選方案可能導致的結果,進行測算和比較,權衡利弊得失,從中選出最優(yōu)方案,供管理層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這個過程叫做“決策分析”。對于企業(yè)而言,決策是企業(yè)經營的中心,是管理者的主要職責,關系到管理的績效,決策分析的正確與否關系到一個企業(yè)的興衰成敗、生死存亡?!镜?節(jié)
】
11.4.1決策分析的概念
55(1)決策分析的條件①明確的目標②兩個以上備選行動方案(2)決策分析的步驟①形成決策問題。包括提出方案和確定目標,弄清某項決策究竟要解決什么問題。②判斷自然狀態(tài)及其概率。③評價多個可行方案;④做出選擇。定量和定性分析結合,根據各方案提供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低進行綜合判斷,最后篩選出最優(yōu)方案,向管理層提出建議56
現代企業(yè)經營管理活動的復雜性、多樣性,決定了經營管理決策有多種不同的類型,相應的決策分析也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
(1)按決策問題所處條件不同,分為確定型情況下的決策分析、風險型情況下的決策分析、不確定型情況下的決策分析(2)按決策分析的內容或時間長短,分為短期經營決策分析和長期資本支出決策分析【第4節(jié)
】
11.4.2決策分析的種類
57
掌握成本的相關性,有助于提高成本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對于企業(yè)正確進行經營決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如果某項成本只屬于某個經營決策方案,即若有這個方案存在,就會發(fā)生這項成本,若該方案不存在,就不會發(fā)生這項成本,那么,這項成本就是相關成本。相關成本包括差別成本、邊際成本、機會成本、假計成本、付現成本、重置成本、可免成本、可延成本和特定成本等。無論某個經營決策方案存在與否,都會發(fā)生這項成本,那么,這項成本就是不相關成本。歷史成本、不可免成本、不可延成本、沉落成本、共同成本等都屬于無關成本。
【第5節(jié)
】
11.5.1相關成本&11.5.2不相關成本58
大宇公司在2008年的公司購進一批木材2000立方米,每立方米木材當時的價格為700元,現在該公司要在承建一居民住宅中使用這些木材,所以要對承建住宅中將被使用掉的木材規(guī)定成本。公司的管理會計人員認為必須到市場上調查現在的木材價格才能確定成本的大小,因為市場價格確定的現行成本才是相關的成本。公司的財務會計人員認為在會計賬面和報表中,不論市場上的價格如何變化,木材的成本都按歷史成本(700元)計算,這才是相關的成本。您認為他們說得對嗎?說說理由。案例11-2:大宇公司的成本該如何處理?
59
保本點(BEP)也稱“盈虧平衡點”或“損益兩平點”,是能使企業(yè)處于不盈不虧、收支相等、損益平衡、利潤為零狀態(tài)的點,即保本狀態(tài)的業(yè)務量或銷售收入。保本點分析就是研究當企業(yè)恰好處于保本狀態(tài)時本量利關系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通常使用基本等式法、貢獻毛益(邊際貢獻)法或圖解法。(1)基本等式法基本等式法,也就是盈虧平衡分析,是借助本量利關系確定保本點(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推算保本點的作業(yè)率。一般來說,基本等式法較適合于單一產品的保本點分析。①保本點的銷售量和銷售額②保本點的作業(yè)率③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第6節(jié)
】
11.6.1保本點分析
60①保本點的銷售量和銷售額根據基本的本量利關系:利潤=單價×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令利潤等于零,此時的銷售量為保本點銷售量。
保本點銷售額=單價×盈虧平衡點銷售量②保本點的作業(yè)率保本點的作業(yè)率,是指保本點銷售量占企業(yè)正常銷售量的比重。該指標是一個反指標,越小說明越安全,所以又叫“危險率”。這里所指的正常銷售量,是指正常市場和正常開工情況下企業(yè)的銷售數量,也可以用銷售金額來表示。61③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是指正常銷售額超過盈虧平衡點銷售額的差額。用公式表示為:安全邊際=正常銷售額-盈虧平衡點銷售額
此差距說明現有或預計可達到的銷售量再降低多少,企業(yè)才會發(fā)生損失。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率的數值越大,企業(yè)發(fā)生虧損的可能性越小,企業(yè)的經營就越安全。
62【例11-9】海天公司生產一種產品,單價10元,單位變動成本5元,定成本2000元/月,假如公司正常的銷售量為4000件,計算保本點銷售量和作業(yè)率。[解答]63(2)貢獻毛益法貢獻毛益就是邊際貢獻,即銷售收入與變動成本之差。貢獻毛益法對企業(yè)的保本點分析,就是貢獻毛益總額等于固定成本總額的銷售量。64①加權平均法在實際工作中,加權平均法是預測多種產品保本點的最常用方法。計算公式如下:加權貢獻毛益率=∑各產品的邊際貢獻率×其銷售比重綜合保本點=固定成本總額/加權貢獻毛益率各產品的保本點=綜合保本點×其銷售比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企業(yè)應積極采取措施,努力提高邊際貢獻率水平較高的產品的銷售比重,降低邊際貢獻率水平較低的產品的銷售比重,從而提高企業(yè)的加權貢獻毛益率水平,達到降低企業(yè)保本點的目的65②貢獻毛益保本率法貢獻毛益首先彌補固定成本,剩余的貢獻毛益就形成企業(yè)的利潤。貢獻毛益率也如此,其中一部分是用來補償固定成本的,稱為“貢獻毛益保本率”;另一部份是形成利潤的,稱為“貢獻毛益創(chuàng)利率”。計算公式如下:貢獻毛益保本率=固定成本總額/∑各產品的貢獻毛益總額貢獻毛益創(chuàng)利率=1-貢獻毛益保本率綜合保本銷售額=全部產品銷售總額×貢獻毛益保本率各產品保本銷售額=各種產品銷售總額×貢獻毛益保本率如果要預測計劃期內各種產品按預計銷售量出售將實現的利潤,計算公式如下:預計全部產品銷售將實現的利潤總額=全部產品貢獻毛益總額×貢獻毛益創(chuàng)利率某種產品銷售可實現的利潤=該產品貢獻毛益×貢獻毛益創(chuàng)利率66(3)圖解法保本圖的繪制方法和基本本量利圖的繪制方法類似,見圖11-12的基本本量利圖。利潤區(qū)虧損區(qū)02000400060008000100200300PSVF利潤變動成本固定成本400銷量(件)圖11-12基本本量利圖金額(元)67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P)對應的銷售量就是保本點(盈虧臨界點)。從這樣的圖中,可見:①保本點不變,銷售量越大,能實現的利潤就越多,或虧損越少;反之,銷售量越少,能實現的利潤也越少,或虧損更大;②銷售量不變,保本點越低,實現的利潤越多,或虧損越少;反之,保本點越高,實現的利潤越少,或虧損越大;③在銷售收入既定的條件下,保本點的高低取決于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多少。固定成本越多,或單位變動成本越多,保本點越高;反之,保本點越低。認識到上述的規(guī)律,對于促使企業(yè)根據主客觀條件有預見的采取相應的措施實現扭虧為盈,將有重大幫助。68利潤的敏感性分析是利用本量利分析研究產銷量、成本和價格等有關因素發(fā)生變動時,測定其對利潤的影響。例如,某一因素變化1%,利潤變化輕微,則利潤對該因素的敏感性就弱;反之,若利潤變化大,甚至超過1%的變化幅度,則利潤對該因素的敏感性就強。有關因素變動無非包括兩種情況,單一因素變動或者多因素變動。
【第6節(jié)】11.6.2利潤敏感性分析70[解答](1)初始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10000-6000-2000=2000(元)單價增加1%時:變化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10×(1+1%)×1000-6000-2000=2100(元)利潤的變動率1=∣初始利潤-變化利潤1∣/初始利潤
=100/2000=5%71同理,當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分別發(fā)生了增加1%的變化,利潤的變動率分別為:利潤的變動率2=∣初始利潤-變化利潤2∣/初始利潤
=40/2000=2%利潤的變動率3=∣初始利潤-變化利潤3∣/初始利潤
=60/2000=3%利潤的變動率4=∣初始利潤-變化利潤4∣/初始利潤
=20/2000=1%可見,在影響利潤變動的各因素中,敏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依次為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敏感性越強對利潤的影響越大,企業(yè)的經營風險也越大。企業(yè)應根據這種預見到的變化,采取措施,設法抵消這種影響,否則,最終可能實現不了目標利潤。72(2)假設單價、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同時發(fā)生了1%的變化變化利潤5=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10×(1+1%)-6×(1+1%)]×1000(1+1%)-2000(1+1%)=2060.4(元)利潤的變動率5=∣初始利潤-變化利潤5∣/初始利潤
=60.4/2000=3.02%
73如果上述企業(yè)擬實施一項技術開發(fā)計劃以提高工效,使單位變動成本由6元降為5元,技術開發(fā)投入為1000元。利潤=10000-1000×5-(2000+1000)-1000=1000(元)上述技術開發(fā)投入和單位變動成本之間的變化就是相互關聯(lián)的,如果忽略了其中的任何一個,那么都將得不到正確的利潤變化結果。74在利潤敏感性分析中,利潤的變動率與業(yè)務量的變動率并不同步,而是利潤的變動率大于業(yè)務量的變動率。只有企業(yè)不存在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所有的成本都是變動成本,貢獻毛益總額等于利潤總額,才會使利潤的變動率與業(yè)務量的變動率同步,然而這個條件在任何企業(yè)都不存在。由于企業(yè)存在固定成本而出現的利潤變動率大于業(yè)務量的變動率的現象稱為“經營杠桿”,可以反映企業(yè)的經營風險。也就是說,固定成本越大,經營杠桿越大,企業(yè)的經營風險越高。(1)經營杠桿率為了便于對經營杠桿進行定量,把利潤變動率相當于業(yè)務量變動率的倍數稱為“經營杠桿率”。其計算公式如下:【第6節(jié)】11.6.3經營杠桿分析或者,利用如下的簡便公式:經營杠桿率=基期貢獻毛益總額/基期利潤75【例11-11】某企業(yè)上年生產和銷售某產品2萬件,銷售單價6元,單位變動成本4元,固定成本總額1.5萬元。今年計劃銷售2.1萬件,其他資料不變,要求計算該企業(yè)銷售該產品的經營杠桿率。基期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6-4)×2-1.5=2.5(萬元)利潤變動額=當期利潤-基期利潤
=(6-4)×(2.1-2)=0.2(萬元)基期銷售額=6×2=12(萬元)銷售變動額=6×(2.1-2)=0.6(萬元)經營杠桿率=0.2×12/(2.5×0.6)=1.6或者,利用簡便公式:經營杠桿率=基期貢獻毛益總額/基期利潤
=(6-4)×2/2.5=1.676(2)經營杠桿率的作用一方面,經營杠桿率可用于預測分析。已知經營杠桿率,結合計劃期的銷售變動率來預測計劃期的利潤。其計算公式:預計計劃期利潤=基期利潤×(1+利潤變動率)=基期利潤×(1+銷售變動率×經營杠桿率)另外,還可以利用經營杠桿率來預測保證目標利潤實現所要求的銷售變動率。另一方面,經營杠桿率可用于反映企業(yè)經營風險。企業(yè)經營風險主要是由于市場的變化和生產、成本等因素的不確定性造成的,由于利潤變動率是經營杠桿率與產銷量變動率的乘積,就意味著當企業(yè)產銷量發(fā)生變動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倍數的幅度發(fā)生變化,即經營杠桿率擴大了市場和生產的不確定性因素對利潤變動的影響。經營杠桿率越高,利潤的變動越是劇烈,企業(yè)的經營風險也更大。一般的,在經營銷售狀況多變的企業(yè)內,保持較低水平的經營杠桿率是有利的,能使企業(yè)避免高度緊張的經營狀態(tài)。77既然:經營杠桿率=基期貢獻毛益總額/基期利潤=(基期利潤+固定成本)/基期利潤=1+固定成本/基期利潤>1因此,企業(yè)只要存在固定成本,總有,經營杠桿率>1,而且隨著固定成本的變動同方向變動。也就是說,固定成本越大,經營杠桿率越大。在產銷量的相關范圍內,降低固定成本,不僅能提高等額銷售量的利潤,而且還能降低企業(yè)的經營風險。另外,基期銷售量的增加增加了基期利潤,降低了經營杠桿率,經營風險也降低。企業(yè)如果充分利用現有生產能力增加產銷量,不僅可以增加利潤,也可以降低經營風險。78經營決策主要是指生產經營決策,生產決策包括生產什么、怎樣生產,是否繼續(xù)生產,以及不確定條件下的生產決策,這里以實例的形式進行決策分析。
(1)生產什么的決策生產什么不僅包括新品種產品開發(fā)的決策,還包括半成品或者聯(lián)產品是否深加工,以及是否轉產某種產品的決策。【例11-12】新荷公司一臺機器既可以開發(fā)生產甲產品,又可以開發(fā)生產乙產品。若:甲產品可以生產并銷售100件,價格11元,單位變動成本9元;乙產品可以生產并銷售120件,價格10元,單位變動成本6元;問開發(fā)生產哪一種產品較為有利?[解答]比較兩者產生的貢獻毛益之差貢獻毛益之差=(11-9)×100-(10-6)×120=-280(元)開發(fā)生產乙產品較為有利
【第6節(jié)】11.6.4主要經營決策分析實例79
在新產品開發(fā)的品種決策中,無論新產品開發(fā)的品種決策方案中是否涉及追加專屬成本,均可以考慮使用差量分析法進行決策,差量可以是差別收入、差別成本或者差別收入和差別成本之差的差別損益。如果有關方案均不涉及追加專屬成本,可以用貢獻毛益分析直接進行新產品開發(fā)的品種決策。若企業(yè)不改變經營方向,利用現有生產經營條件調整個別品種結構,停止某一產品的生產,將其生產能力用于開發(fā)其他產品或增加其他產品產量,這類是否轉產某種產品的決策一般也可采用貢獻毛益分析法。
80
【例11-13】設某公司原料加工后每年生產的甲半成品3000件,原料成本4萬元,甲半成品若直接出售,可得銷售收入9萬元,若不出售,產出甲成品2600件,售價每件40元,但需為此增加專用設備,年增加折舊費3800元,追加變動成本3元/件,問是否選擇深加工?[解答]原材料成本4萬元屬于無關成本,分別比較深加工與否的下列指標:差別收入=40×2600-90000=14000(元)差別成本=3×2600+3800=11600(元)差別利潤=14000-11600=2400(元)所以選擇深加工。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決策,是指企業(yè)對于那種既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經過深加工變成產成品之后再出售的半成品所作的決策。只有追加的加工成本才屬于決策的相關成本。無論何種情況下的決策,半成品成本均屬于沉沒成本,決策中不予考慮。聯(lián)產品是指通過對同一種原料按照同一工藝過程加工,所產出的性質相近、價值相差不多的多種產品的統(tǒng)稱。進行聯(lián)產品是否深加工的決策,聯(lián)合成本為無關成本,不予考慮,可分成本為相關成本,必須考慮。81(2)怎樣生產的決策零部件自制或外購的決策、不同生產工藝技術方案的決策等都屬于重要的怎樣生產的決策之一。【例11-14】設民光機械廠每年需用甲零件3000個,若外購,每個進貨成本是20元,另需支付增值稅進項稅額3.4元;若自制,可有該廠車間制造,每個生產成本18元(含固定制造費用3元)。另外,若外購,該廠車間可以出租,每年可收租金5800元,甲零件選擇自制還是外購?[解答]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可以從將來的銷售稅額中抵扣;固定制造費用屬共同成本,也可不考慮,產品的差別收入為零,所以只要比較差別成本即可。外購成本=3000×20=60000(元)自制成本=5800+(18-3)×3000=50800(元)差別成本=60000-50800=9200(元)自制成本低,每年可節(jié)約9200元,應選擇自制。
82【例11-15】某企業(yè)生產一定規(guī)格的軸套,可以用普通車床、六角車床或者自動化車床進行加工,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廢次品率降低,人工成本減少,不同加工設備的每件軸套的變動成本將會分別降到45元、20元、4元;但調整的準備費用卻越來越高,分別達到2500元、5000元和15000元。根據這些資料做出選用何種加工設備的決策。
[解答]:不同的加工設備確定了三條不同的總成本線,決定了在不同的業(yè)務量范圍內總成本最低的設備是不同的,因此,首先求出業(yè)務量的成本分界點,也稱為成本無差別點,即能使兩方案總成本相等的業(yè)務量點。普通車床、六角車床的成本分界點:2500+45x1=5000+20x1x1=100六角車床、自動化車床的成本分界點:5000+20x2=15000+4x2x2=625普通車床、自動化車床的成本分界點:2500+45x3=15000+4x3x3=305也可以依據:成本無差別點=兩方案相關固定成本之差/兩方案相關單位變動成本之差,這一簡化的公式進行求解。832500500015000100305625業(yè)務量總成本普通車床六角車床自動車床圖11-13業(yè)務量與總成本關系從圖上見,100件以下選擇普通車床,在大于100件小于625件范圍內選擇六角車床,在大于625件時選擇自動車床。若六角車床有其他方面的任務,或已出租,則304件以內選擇普通車床,305件以上選擇自動車床。84(3)是否生產的決策是否生產的決策包括是否繼續(xù)生產虧損產品的決策、是否增產虧損產品的決策、是否接受低價追加訂貨的決策等等。【例11-16】某企業(yè)年初計劃生產和銷售甲產品1000件,無期末和期初存貨,正常售價為90元/件。有關成本為:直接成本總額為5萬元,單位成本50元;期間成本總額為2萬元,單位成本20元?,F有一家公司提出追加訂貨300件,愿出買價60元/件。能否接受?[解答]要視企業(yè)的生產能力的大小和是否可以轉移,以及是否需要增加專屬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對企業(yè)收益的影響而定。①設企業(yè)最大的生產能力為1300件,剩余生產能力無法轉移,接受追加訂貨無需追加專屬成本。由于追加訂貨的售價60元大于直接單位成本50元,每件可多獲貢獻毛益10元,300件共可多獲得貢獻毛益3千元,因此可以接受。如果追加訂貨量小于或等于企業(yè)的絕對剩余生產能力,絕對剩余生產能力無法轉移,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追加訂貨的單價大于該產品的單位變動生產成本,就應當接受追加訂貨。85②設企業(yè)最大的生產能力為1200件,剩余生產能力無法轉移,接受追加訂貨無需追加專屬成本。則應比較差別貢獻毛益。300件的貢獻毛益總額為3千元,失去100件現有訂貨的貢獻毛益為100×(90-50)=4000元,因此不能接受追加訂貨。如果追加訂貨沖擊正常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接受追加訂貨”方案的相關成本中除了包括按絕對剩余生產能力計算的增量成本外,還必然涉及到因沖擊正常任務、減少正常收入而帶來的機會成本。進一步的,如果因為被沖擊的正常任務無法正常履行合同,需要支付違約賠償金,應將其視為“接受追加訂貨”方案的專屬成本。③設企業(yè)最大的生產能力為1300件,剩余生產能力無法轉移,但追加訂貨需租用一臺專屬設備,租金2400元。這時,判斷的標準是貢獻毛益總額>增加的專屬成本。由于接受追加貢獻毛益總額為3千元,大于租金2400元,因此接受追加訂貨。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化配套產業(yè)玻璃制造基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 消防應急產品新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書申請格式范文
- 中國頁巖磚瓦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承包總價合同范本
- 2023-2028年中國抗菌藥物行業(yè)市場調查研究及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一年級上冊語文知識點歸納
- 2025年柏子養(yǎng)心丸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八位單翻餐桌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硫酸粘桿菌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藝術風帽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變頻器技術(全套課件)
- 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單(全)
- 舊金山china town中文介紹課件
- (中職)表面組裝技術(SMT工藝)教學課件
- 初中英語 滬教牛津版 9A U7-1 Reading 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 課件
- 騙提個人住房公積金檢討書
- 監(jiān)控系統(tǒng)維保方案計劃及報價
- ABCD2評分量表(TIA早期卒中風險預測工具)
- E-learning平臺使用手冊(培訓管理員版)
- 自動化物料編碼規(guī)則
- 小學音樂教材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