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機現(xiàn)代控制技術
1.教學參考書:
《現(xiàn)代電機控制技術》王成元,機工出版社2009
《電機現(xiàn)代控制技術》王成元,機工出版社2008
《矢量控制交流伺服驅動電動機》王成元,機工出版社2002
《電機學》辜承林,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2.教學對象:電機專業(yè)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3.課程性質:專業(yè)選修課.4.主要內容:電機矢量控制技術與直接轉矩控制技術.5.學時分配:28學時理論教學.6.考試:撰寫并打印3000字以上小論文.課堂平時考查.無故缺課2次不評優(yōu).論文要求:撰寫格式規(guī)范;論文內容與課程內容相關.見示例.異步電動機相量圖第一章電機控制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VariableVoltageAndVariableFrequency;Servocontrol
一.電機控制技術1.恒壓頻比控制
思路:優(yōu)點:調節(jié)V/F的比值,磁通恒定,開環(huán)控制,簡單.易于實現(xiàn),控制成本低.缺點:控制精度也低.動態(tài)性能較差.2.矢量控制技術vectorcontrol直流電動機交流電動機借助于坐標變換數學方法,磁通分量和轉矩分量解耦,仿照直流電動機的控制,就是異步電動機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1971年,德國學者F.Blaschke提出了交流電動機矢量變換控制
矢量控制的不足:為解決矢量控制的磁場定向與坐標變換,需要準確地檢測或運算出轉子磁通矢量的位置和幅值,才能實現(xiàn)對磁場和轉矩的解耦控制。圖:矢量控制簡化框圖
旋轉變壓器;光電編碼器;測速發(fā)電機;磁性編碼器3.直接轉矩控制技術(DirectTorqueControl)德國魯爾大學的Depenbrock(85年)教授首次提出的異步電機直接自控制理論日本學者I.Takahashi(87年)又提出了異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方法優(yōu)點:省掉了矢量控制的坐標變換和為解耦而進行的數學模型處理。直接取決于轉矩的實際狀況,就能夠實現(xiàn)調速控制。系統(tǒng)結構簡單、控制信號處理的物理概念明確、系統(tǒng)的轉矩響應迅速,是一種具有高動態(tài)性能的新型交流伺服驅動方式。主要不足:轉矩脈動圖:直接轉矩控制簡化框圖直接轉矩控制技術應用在永磁同步電機上的研究滯后將近十年。大約在97年,國內展開DTC相關研究。目前,多以理論研究為主,沒有形成批量產品。直接驅動技術直接驅動(DiretDrive,DD)方式在電氣傳動中早已有之,例如磁懸浮列車等,但在高性能機電一體化裝置中,采用直接驅動的傳動方式還是近十幾年的事情。典型的應用是數控機床、機器人和工業(yè)自動化生產線。以數控機床為例,基本傳動方式“旋轉電機+滾珠絲杠”。受精度和動態(tài)性能兩個方面制約。直接驅動(零傳動)能夠適應和具有滿足這種要求的能力,優(yōu)點1:高精度優(yōu)點2:高速和高加(減)速度優(yōu)點3:高動態(tài)響應優(yōu)點4:高機械剛度和可靠性不足:負載擾動;發(fā)熱;隔磁.二.不斷發(fā)展的各種控制策略自適應控制(modelreferenceadaptive
control)滑模變結構控制(slidingmodecontrol,SMC)最優(yōu)控制系統(tǒng)(optimalcontrol)
H∞控制
模糊控制(Fuzzycontrol)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NeuralNetworks,ANN)遺傳算法GA(GeneticAlgorithm)
專家控制系統(tǒng)(expertcontolsystem)電機現(xiàn)代控制技術1.矢量控制技術2.直接轉矩控制技術3.無傳感器控制技術4.直接驅動技術5.控制策略及智能控制第二章機電能量轉換與電機的電磁轉矩
一.電機中機電能量轉換1.磁能(磁場儲能):線圈通電勵磁,磁通從0增長,磁鏈由0增長,磁場產生的總能量
2.磁共能:以電流為自變量積分,則有3.二者關系如圖所示4.磁能和磁共能之和
5.能量守恒*機電裝置能量方程:電源輸入的電能=耦合電磁場內儲能的增加+能量損耗+輸出的機械能*考慮各種損耗后:輸入的電能-電阻能量損耗=耦合電磁場內儲能的增加+相應的介質能量損耗
+輸出的機械能+機械能量損耗
*即能量守恒:輸入的凈電能=耦合場吸收的總能量+機械能的總能量*能量的微分形式:6.機電裝置
磁場軸線S轉子繞組軸線r7.電機中的機電能量轉換
磁能與磁共能磁能變化
磁共能變化
轉子靜止不動時:轉子旋轉時:
公式表明:當轉子因微小角位移引起系統(tǒng)磁能變化時,轉子上將受到電磁轉矩作用.2.電磁轉矩方向應為在恒磁鏈下傾使系統(tǒng)磁能減小的方向。用磁共能表示:
公式說明:當轉子因微小位移引起系統(tǒng)磁共能發(fā)生變化時,會受到電磁轉矩的作用;轉矩方向應為在恒定電流下傾使系統(tǒng)磁共能增加的方向.磁能和磁共能之和為磁路為線性(或忽略磁阻影響),則有
代入求取電磁轉矩
繞組A、B交鏈的自感、互感磁鏈為:線圈A和B產生感應電動勢
第一項和第二項是當θr=常值,即繞組A和B相對靜止時,由電流變化所引起的感應電動勢,稱為變壓器電動勢.第三項是因轉子運動使繞組A和B相對位置發(fā)生位移(θr變化)而引起的感應電動勢,稱為運動電動勢.
在dt時間內,由電源輸入繞組A和B的凈電能為:
在dt時間內由磁場儲能轉換的機械能為:
在dt時間內耦合磁場吸收的總能量為:因此dt內磁能變化:由繞組A和B中變壓器電動勢從電源所吸收的全部電能,和運動電動勢從電源所吸收電能的二分之一;由運動電動勢吸收的另外二分之一電能則成為轉換功率,這部分功率由電能轉換為了機械功率。由此可見:產生感應電動勢是耦合場從電源吸收電能的必要條件;產生運動電動勢是通過耦合場實現(xiàn)機電能量轉換的關鍵。與此同時,轉子在耦合場中運動將產生電磁轉矩,運動電動勢和電磁轉矩構成了一對機電耦合項,是機電能量轉換的核心部分。即產生電磁轉矩必須存在運動電動勢;存在運動電動勢才能產生電磁轉矩。電機作為一種機電裝置,正是運動電動勢和電磁轉矩構成了一對機電耦合項。二、電機的電磁轉矩1.電磁轉矩生成將公式改寫電磁轉矩就是定子勵磁磁場和轉子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轉子磁場對氣隙磁場的影響,決定了電磁轉矩的生成和機電能量轉換過程。
當轉子磁場軸線與勵磁場軸線一致或相反(或)時,電磁轉矩為零。只有在轉子磁場作用下,使氣隙磁場軸線發(fā)生偏移時,才會產生電磁轉矩。氣隙磁場的“畸變”是轉矩生成的必要條件。轉子在運動中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電磁轉矩作用的方向為力求減小和消除氣隙磁場的畸變的方向。2.直流電機的電磁轉矩與等效模型圖2-4兩極直流電機主磁極基波磁場軸線為d軸,將d軸旋轉90°為q軸;電樞繞組產生的基波磁場軸線與q軸一致。繞組旋轉,磁場軸線固定旋轉繞組稱為換向器繞組。
在直流電機動態(tài)分析中,常將這種換向器繞組等效為一個“偽靜止線圈”圖2-5偽靜止線圈
“偽靜止線圈”與換向器繞組從機電能量轉換角度看是等效的。
對實際的換向器繞組而言,當q軸磁場變化時會在電樞繞組內感生變壓器電動勢,同時它又在旋轉,還會在d軸勵磁磁場作用下,產生運動電動勢。這種實際旋轉而在空間產生的磁場卻靜止不動的線圈稱之為偽靜止線圈,它完全反映了換向器繞組的特性,可以由其等效和代替實際的換向器繞組。直流電機等效模型
圖2-6直流電機的等效模型d軸為勵磁繞組軸線.q軸為換向器繞組軸線,即“偽靜止線圈”,其軸線在空間固定不動.當q軸磁場變化時會在線圈內感生變壓器電動勢.q軸線圈又是旋轉的,會在d軸勵磁磁場作用下產生運動電動勢.電磁轉矩:公式表明,當勵磁電流if為恒定時,電磁轉矩大小僅與轉子電流ia成正比;若控制主極磁場不變,電磁轉矩便僅與轉子電流有關.從機電能量轉換角度看:轉子繞組產生運動電動勢,轉子繞組吸收電能,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轉子成為能量轉換的“中樞”,所以通常又將轉子稱為電樞.3.三相同步電動機的電磁轉矩與等效模型圖2.2機電裝置圖2.7三相隱極同步電動機結構定子繞組A改造為三相對稱繞組A-X、B-Y和C-Z;繞組B改造為嵌入轉子槽中的分布繞組設想,在s軸上安置一個單軸線圈s,其作用結果相當于三相定子繞組的作用結果,與s軸一道旋轉,通入正向電流is后,產生的正弦分布磁場即為定子旋轉磁場.再將轉子中分布勵磁繞組等效為集中勵磁繞組f,通入勵磁電流if后能夠產生與原轉子繞組相同的正弦分布勵磁磁場.用單軸線圈s代替定子三相繞組;用線圈f代替了轉子繞組.S或f線圈作用的結果與定子三相繞組和轉子勵磁繞組產生磁場和感應電動勢的作用的結果相同.電磁轉矩是定、轉子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其大小和方向決定于這兩個旋轉磁場的幅值和磁場軸線的相對位置.三相隱極同步電機等效物理模型
兩個磁場軸線間的電角度為β,大小決定于定子旋轉磁場速度ωs和轉子速度ωr。產生恒定的電磁轉矩凸極結構的同步電動機,還會產生磁阻轉矩
圖2.9三相凸極同步電機結構圖2.10三相凸極同步電機等效模型總電磁轉矩為4.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磁轉矩與等效模型圖2.11三相感應電動機的結構圖圖2.12三相感應電動機的等效物理模型定子等效單軸線圈s和等效電流與三相同步電機的相同.轉子等效單軸線圈的軸線即為轉子三相繞組產生的旋轉磁場軸線,等效電流流入該線圈后,會產生與實際轉子磁場相同的磁場.電磁轉矩電磁轉矩的方向為傾使減小的方向,即為逆時針方向。電磁轉矩方向將與定子合成旋轉磁場方向相同。電磁轉矩方向與定子旋轉磁場方向一致。5.電磁轉矩控制對電動機電磁轉矩的控制實現(xiàn)運動控制調速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抗擾性能
)
伺服系統(tǒng)(快速響應、跟隨性能、控制精度
)對電動機的各種控制,歸根結底是對電磁轉矩的控制
附圖電動機及其負載第三章空間矢量和坐標變換
一.空間復平面與空間坐標圖3-1三相感應電動機軸向斷面與空間復平面空間復平面上,空間矢量還可表示為或直角坐標系中空間坐標概念:
以三相感應電動機為例來討論空間矢量。將與轉軸垂直的空間斷面作為空間復平面,用來表示電動機內部的空間矢量。取定子A相繞組的軸線作為空間坐標參考軸,ABC三相繞組軸線構成空間三相軸系,并且取定子A相繞組的軸線與實軸Re重合。二.電機中空間矢量1.定子磁動勢矢量圖3-2A相繞組產生的磁場單邊氣隙磁壓降在氣隙圓周上的分布基波磁動勢的幅值
用空間復平面的空間矢量來描述,記為其軸線與A軸一致.
基波分量的幅值
通過控制三相電流(時間變量)控制三相繞組的基波磁動勢(空間矢量)這為實現(xiàn)矢量控制奠定了基礎三相繞組產生的基波合成磁動勢,也為空間矢量,表示如下:
可將、a、看作空間復平面內的單位矢量,用他們來表示由三相繞組軸線ABC構成的空間三相軸系,可利用這個ABC軸系來表示三相繞組產生的各空間矢量.的運動軌跡決定于、、的變化規(guī)律.圖3-4定子合成磁動勢矢量fs及其運動軌跡在正弦穩(wěn)態(tài)下,定子三相電流瞬時值
則磁動勢用空間矢量表示合成磁動勢則有
在動態(tài)情況下,定子三相電流是非正弦電流,
磁動勢一般表達式:動態(tài)情況下,控制定子三相電流可以控制磁動勢運動軌跡或反之2.轉子磁動勢矢量轉子基波合成磁動勢可表示圖3-5轉子三相繞組軸線構成的abc軸系正弦穩(wěn)態(tài)下,轉子三相電流瞬時值轉子三相合成磁動勢
如果取轉子的a軸作為空間復平面的實軸Re,這個復平面就成為旋轉復平面。用旋轉復平面來表示轉子磁動勢矢量:轉子軸系abc表示的空間矢量
是由轉子觀測到的,它相對轉子的旋轉角速度為轉差頻率
是從定子觀測到的,它相對定子的旋轉角速度為。關系式:3.定子電流矢量圖3-6定、轉子電流矢量與單軸線圈三相合成磁動勢矢量
與單軸線圈產生的磁動勢矢量相同
定義定子電流空間矢量4.轉子電流矢量轉子實際電流等效的靜止轉子中的電流,也就是經轉子頻率歸算后的電流.定、轉子三相繞組等效為旋轉的單軸線圈;產生的旋轉磁場相同;相當于用兩個旋轉的定、轉子單軸線圈分別代替了定、轉子三相繞組。
5.定、轉子電流等效正弦穩(wěn)態(tài)下將靜止的三相繞組中的正弦電流變換為了旋轉的單軸線圈中的直流。同理單軸線圈s和r中流入的均是恒定的直流,而且定、轉子單軸線圈軸線間的空間相位保持不變,定,轉子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一定會產生恒定的電磁轉矩。
從產生電磁轉矩看,相當于將一臺三相感應電動機轉換為一臺直流電動機。6.定子電壓矢量(形成6個非零電壓矢量和2個零電壓矢量)三相繞組由逆變器供電VT1、VT2、VT6閉合時的電路電壓矢量us1的構成圖3-7定子電壓矢量7.定、轉子磁鏈矢量定子磁鏈矢量轉子磁鏈矢量定、轉子三相繞組轉換為單軸線圈s和r,則磁鏈矢量為三相感應電動機自感、互感磁鏈
圖3-8感應電機的物理模型
8.電磁轉矩的矢量方程以不同空間矢量表示的三相感應電動機電磁轉矩方程
在定義了空間算子之后,拓寬了電機學中關于空間矢量的概念。除了原有的定、轉子磁動勢矢量之外,又進一步提出了定、轉子電流空間矢量,電壓空間矢量,磁鏈空間矢量.三.坐標變換及約束條件1.坐標線性變換2.功率不變約束
變換前輸入(或輸出)電路的瞬時功率為
變換后輸入(或輸出)電路的瞬時功率為若變換矩陣為則3.常用的坐標系4.常用的坐標變換方法(1)靜止3/2坐標變換(Clarke)(2)靜止三相/旋轉兩相坐標變換—dq0變換—派克變換(Park)dq旋轉到靜止三相坐標系ABC有
(3)靜止兩相/旋轉兩相坐標變換運動電動勢和電磁轉矩構成了一對機電耦合項,是機電能量轉換的核心部分。產生電磁轉矩必須存在運動電動勢;存在運動電動勢才能產生電磁轉矩。電磁轉矩是定、轉子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其大小和方向決定于這兩個旋轉磁場的幅值和磁場軸線的相對位置。定義了空間算子之后,拓寬了電機學中關于空間矢量的概念。定轉子坐標系下的空間矢量表達式。電磁轉矩矢量方程。坐標變換第四章三相感應電動機矢量控制
一.ABC軸系矢量方程圖4-1三相感應電動機物理模型定子三相繞組電壓的標量方程;定子電壓矢量方程轉子三相繞組電壓的標量方程;轉子電壓矢量方程ABC軸系表示的轉子電壓矢量方程異步電動機運動電動勢與電磁轉矩一般情況下:正弦穩(wěn)態(tài)情況下:產生運動電動勢是產生轉矩的必要條件二.轉子磁場定向MT軸系的矢量方程基于轉子磁場定向的矢量控制要將定子電流矢量分解為勵磁分量和轉矩分量.需要通過坐標變換來實現(xiàn).1.靜止ABC軸系到靜止αβ(DQ)軸系的坐標變換
圖4-3靜止ABC軸系與靜止DQ軸系ABC軸系到(DQ)軸系的等效變換,僅是一種相數的變換
正弦穩(wěn)態(tài)時,三相定子電流2.靜止αβ(DQ)軸系到任意同步旋轉MT軸系的變換即通過DQ軸系到任意同步旋轉MT軸系的變換,已將定子二相繞組中的對稱正弦電流變換為了MT軸系定子二相繞組中的恒定直流。靜止ABC軸系——靜止DQ軸系,“相數變換”;靜止αβ(DQ)軸系——同步旋轉MT軸系,“頻率變換”;三相感應電動機變換為了等效的直流電動機。圖4-4靜止DQ軸系與任意同步旋轉MT軸系3.轉子磁場定向MT軸系矢量方程(1)磁場定向技術
將MT軸系沿轉子磁場定向,常將這種矢量控制稱為基于轉子磁場定向的矢量控制,又稱為轉子磁場定向控制或者磁場定向控制(fieldorientationcontrol,FOC)。將轉子磁場在T軸方向上的分量為零作為磁場定向的約束條件。圖4-5MT旋轉軸系的磁場定向(2)MT軸系下定、轉子磁鏈方程(3)MT軸系下定、轉子電壓方程圖4-6定子MT軸系換向器繞組穩(wěn)態(tài)下,MT軸系電壓矢量方程:空間定、轉子電壓矢量方程:等效變換為轉子磁鏈向M軸定向,且為恒定,磁場定向電壓矢量方程:用等效電路表示上式:
(4)轉子磁場定向電流方程定子電流轉矩分量定子電流勵磁分量(5)轉矩方程轉子磁鏈恒定時(6)轉速方程轉子磁鏈恒定時(7)小結在ABC軸系內直接像直流電動機那樣控制電磁轉矩非常困難。將三相感應電動機由ABC軸系變換到磁場定向MT軸系后,可以得到轉矩方程,磁場定向后將三相感應電動機的轉矩控制,轉換為了與直流電動機相同的轉矩控制,不僅在穩(wěn)態(tài)下,即使在動態(tài)下也可實現(xiàn)這種轉矩控制。
在轉子磁場定向MT軸系內,轉矩分量和勵磁分量之間不存在耦合,并可各自獨立地控制,實現(xiàn)了解耦。相當于控制直流電動機電樞電流和勵磁電流.能夠獲得與實際直流電動機相媲美的控制品質。三.基于轉子磁場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統(tǒng)1.直接磁場定向-磁鏈觀測法
通過磁場檢測(或估計)來確定轉子磁鏈矢量的空間位置.優(yōu)點:直接檢測磁場,方法簡單.缺點:由于受電機定、轉子齒槽的影響,檢測信號脈動較大,實際上難以應用.
(1)電壓-電流模型Fig.電壓-電流模型(注:此處dq即是靜止αβ軸系)(低速時不適合使用電壓-電流模型)(2)電流-轉速模型Fig.ABC軸系下的電流-轉速模型(電流-轉速模型適合于低速情況)磁場定向MT軸系表示的轉子電壓矢量方程a)定子三相電流和轉速的實測值作為輸入b)定子三相電流和轉子位置的實測值作為輸入
Fig.由MT軸系給出的電流-轉速模型2.由電壓源逆變器饋電的控制系統(tǒng)Fig.由電壓源逆變器饋電和直接磁場定向的伺服系統(tǒng)3.由電流可控電壓源逆變器饋電的控制系統(tǒng)Fig.由電流可控電壓源逆變器饋電和直接磁場定向的伺服系統(tǒng)4.間接磁場定向-轉差頻率法
將作為控制轉子磁鏈的指令值.而與有惟一的對應關系,將作為電動機的輸入量,可控制定子電流矢量的勵磁分量.電磁轉矩的指令值為可控制定子電流矢量的轉矩分量
和給定后,也就惟一確定了和
當這就是通過轉差頻率控制實現(xiàn)間接磁場定向的基本原理。所以,常將這種間接磁場定向方式稱為轉差頻率法。Fig.由電壓源逆變器饋電和間接磁場定向的伺服系統(tǒng)Fig.由電流可控電壓源逆變器饋電和間接磁場定向的伺服系統(tǒng)a)直角坐標b)極坐標2.5基于轉子磁場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統(tǒng)仿真實例以3/2和2/3坐標變換為例,編制Simulink仿真軟件如下:數學模型仿真模型Fig.3/2矢量變換模塊數學模型仿真模型Fig.2/3矢量變換模塊
三相感應電動機的參數為:
功率Pn=3.7kW線電壓UAB=410V定子相繞組電阻Rs=0.087Ω轉子相繞組電阻Rr=0.228Ω定子繞組自感Ls=0.8mH轉子繞組自感Lr=0.8mH定、轉子之間的互感Lm=0.76mH轉動慣量J=0.662kg.m2額定轉速ωn=120rad/s極對數p=2轉子磁鏈給定為0.96Wb速度調節(jié)器參數為Kp=900,Ki=6電流滯環(huán)寬度為10。
系統(tǒng)空載起動,待進入穩(wěn)態(tài)后,在t=0.5s時突加負載TL=100Nm,可得系統(tǒng)仿真圖,包括:轉矩te、轉速ωr、定子三相電流iABC電流和線電壓VAB。由仿真波形可以看出,在ωr=120rad/s的參考轉速下,系統(tǒng)響應快速且平穩(wěn);在t=0.5s時突加負載,轉速發(fā)生突降,但又能迅速恢復到平衡狀態(tài),穩(wěn)態(tài)運行時無靜差.異步電動機矢量控制仿真結果圖1轉矩響應曲線
圖2轉速響應曲線
圖3相電流曲線圖4線電壓曲線第五章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控制
PMSM5.1基于轉子磁場定向矢量方程5.1.1轉子結構及物理模型圖5-1面裝式轉子結構圖5-2插入式轉子結構圖5-3內裝式轉子結構
相當于電勵磁隱極同步電機相當于電勵磁凸極同步電機相當于電勵磁凸極同步電機PMSM的結構簡圖圖5-4二極面裝式PMSM結構簡圖
圖5-5二極插入式PMSM結構簡圖
電勵磁電機交軸(q)氣隙大,磁導小,交軸電抗小.永磁電機直軸(d)氣隙大,磁導小,直軸電抗小對于內裝式和插入式PMSM,因直軸氣隙大、磁路的磁導要小于交軸磁路的磁導.
面裝式PMSM,dq氣隙相等,交直軸電抗相等.
1.二極面裝式PMSM物理模型圖5-6)a.轉子等效勵磁繞組圖5-6)b.物理模型圖5-6b相當于將面裝式PMSM等效為了一臺電勵磁三相隱極同步電動機,惟一的差別是電勵磁同步電動機的轉子勵磁磁場可以調節(jié),而面裝式PMSM的永磁勵磁磁場不可調節(jié)2.二極插入式PMSM物理模型圖5-7a)插入式轉子等效勵磁繞組圖5-7b)插入式PMSM物理模型5.1.2面裝式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方程
在根據物理模型建立數學模型之前,先做如下假設:(1)忽略定、轉子鐵心磁阻,不計渦流和磁滯損耗;(2)永磁材料的電導率為零,永磁體內部的磁導率與空氣相同;(3)轉子上沒有阻尼繞組;(4)永磁體產生的勵磁磁場在氣隙中均為正弦分布;(5)三相繞組產生的電樞反應磁場在氣隙中為正弦分布;(6)相繞組中感應電動勢為正弦波。1.定子磁鏈和電壓矢量方程上式兩端同乘系數以及(1a)得定子磁鏈矢量方程定子電壓矢量方程定子電流、磁鏈、轉子磁鏈空間矢量定子電壓相量方程2.電磁轉矩矢量方程1)電磁轉矩可看成是由電樞反應磁場與永磁勵磁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2)大小決定于兩個磁場的幅值和相對位置;3)由于永磁體磁鏈幅值恒定,因此電磁轉矩決定于電樞反應磁場的幅值和相對永磁體磁鏈的相位角;4)正是存在電樞反應使氣隙磁場發(fā)生畸變,實現(xiàn)機電能量轉換。什么叫雙反應理論為什么用雙反應理論分析同步電機什么叫電樞反應其與直流電機電樞反應異同點為什么要進行dq旋轉坐標變換1.定子磁鏈和電壓方程(dq坐標系下)圖5-12同步旋轉dq軸系5.1.3插入式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方程
圖5-12同步旋轉dq軸系2.電磁轉矩方程電磁轉矩矢量方程一般表達式
面裝式PMSM電磁轉矩矢量方程表達式
5.2基于轉子磁場定向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統(tǒng)
5.2.1面裝式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統(tǒng)1.基于轉子磁場定向的轉矩控制同步電機變換到dq坐標系,dq軸系沿轉子磁場定向,即d軸一定要與方向一致。根據面裝式PMSM轉矩方程在dq軸系內通過控制電流矢量的幅值和相位,就可控制電磁轉矩,或定子電流q軸分量,稱為轉矩電流。5.2.1面裝式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統(tǒng)2.弱磁控制
利用d軸電樞繞組電流,使其對永磁體產生去磁作用直軸電流——弱磁
交軸電流——轉矩面裝式PMSM弱磁控制(id<0)5.2.1面裝式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統(tǒng)3.坐標變換和矢量變換5.2.1面裝式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統(tǒng)
4.基于轉子磁場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統(tǒng)由位置、速度和轉矩控制環(huán)構成的串級控制結構異步電動機與同步電動機(面裝式)矢量控制對比分析同三相感應電動機基于轉子磁場矢量控制比較,面裝式PMSM的矢量控制要相對簡單和容易。三相感應電動機必須將定、轉子三相繞組同時進行變換;而面裝式PMSM只需要定子三相繞組的變換。三相感應電動機磁鏈估計依據的是定、轉子電壓矢量方程,涉及到多個電動機參數,電動機運行中參數變化會嚴重影響估計的精確性。三相同步PMSM,由于轉子磁極在物理上是可觀測的,通過傳感器可直接觀測到轉子磁場軸線位置,而且不受電動機參數變化的影響。三相感應電動機的機電能量轉換必須在轉子中完成,這使得轉矩控制復雜化。三相同步電動機的機電能量轉換在定子中完成,因此轉矩控制可直接在定子側實現(xiàn),轉矩控制的核心是對定子電流矢量幅值和相對轉子磁鏈矢量相位的控制。5.2.2插入式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控制及控制系統(tǒng)
控制系統(tǒng)選擇的是令轉矩/電流比最大的控制方案,這相當于提高了逆變器和整流器的額定容量,降低了整個系統(tǒng)成本.圖5-24可獲得最大轉矩/電流比的定子電流矢量軌跡5.3PMSM矢量控制系統(tǒng)仿真實例
永磁同步電動機控制系統(tǒng)的仿真模型的整體設計框圖永磁同步電動機參數:額定轉速ωr=100rad/s極對數p=4定子相繞組電阻Rs=2.875Ω定子dq軸電感Ld=Lq=0.85mH永磁體磁鏈ψf=0.175Wb轉動慣量J=0.0018kg·m2速度控制器參數為Kp=0.55,KI=32電流滯環(huán)比較器帶寬為h=20。系統(tǒng)空載啟動,待進入穩(wěn)態(tài)后,在t=0.5s時突加負載TL=50N·m,可得到系統(tǒng)轉矩、轉速和三相定子電流iA、iB、iC的仿真曲線.仿真結果第6章三相感應電動機直接轉矩控制6.1控制原理與控制方式6.1.1基本原理
電磁轉矩決定于和的矢量積,即決定于兩者幅值和其間的空間電角度.
公式中各物理量:極對數、勵磁電感、定子瞬態(tài)電感、轉子電感、定子磁鏈矢量模、轉子磁鏈矢量模、負載角基本原理
若和保持不變,電磁轉矩就僅與負載角有關。調節(jié)負載角可有效控制電磁轉矩,這就是直接轉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在直接轉矩控制中,定子磁鏈矢量幅值或相位的變化,是依靠改變外加電壓矢量來實現(xiàn)的。如果定子磁鏈矢量(幅值和相位)發(fā)生變化,轉子磁鏈矢量的響應一定具有滯后特。在很短暫的時間內,可以認為轉子磁鏈矢量是相對不變的。6.1.2定子電壓矢量作用與定子磁鏈軌跡變化
在定子ABC三相軸系中,定子電壓矢量方程圖6-3定子電壓矢量作用與定子磁鏈矢量軌跡變化矢量方向相同定子磁鏈軌跡(六邊形)(圓形)圖6-5六個非零開關電壓矢量作用下的定子磁鏈軌跡6.2控制系統(tǒng)
6.2.1滯環(huán)比較控制1.滯環(huán)比較器以定子開關電壓矢量為中線,將空間復平面分成六個扇形區(qū)間表6-1開關電壓矢量選擇表2.控制系統(tǒng)構成圖6-8直接轉矩控制系統(tǒng)原理框圖6.2.2定子磁鏈和轉矩估計
1.定子磁鏈估計1)電壓-電流模型2)電流-速度模型2.電磁轉矩估計6.4直接轉矩控制仿真舉例
圖6-16三相感應電動機直接轉矩控制系統(tǒng)仿真三相感應電動機的參數為:功率Pe=38kW,線電壓VAB=460V,定子電阻Rs=0.087Ω,定子電感Ls=0.8mH,轉子電阻Rr=0.228Ω,轉子電感Lr=0.8mH,互感Lm=0.74mH,轉動慣量J=0.662kg·m2,粘滯摩擦系數B=0.1N·m·s,極對數p=2??刂破鳎簗ψs*|=0.8Wb·匝,ωr*=80rad/s。把磁鏈滯環(huán)范圍設為[-0.001,0.001],轉矩滯環(huán)范圍設為[-0.1,0.1]。三相感應電動機的定子磁鏈軌跡、轉速和轉矩波形如圖示仿真結果圖6-22定子磁鏈圖6-23轉速響應圖6-24轉矩響應第7章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直接轉矩控制7.1控制原理與控制方式1.面裝式PMSM電磁轉矩是轉子磁場與定子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即有:
轉子磁鏈矢量的幅值不變,若能控制定子磁鏈矢量的幅值為常值,通過控制負載角就可以控制電磁轉矩,這就是PMSM直接轉矩控制基本原理。
7.1控制原理與控制方式1.插入式和內裝式PMSM電磁轉矩方程為:雖然插入式和內裝式PMSM產生了磁阻轉矩,轉子磁鏈矢量的幅值不變,若能控制定子磁鏈矢量的幅值為常值,通過控制負載角就可以控制電磁轉矩,這就是PMSM直接轉矩控制基本原理。
7.1.2滯環(huán)比較控制與控制系統(tǒng)
PMSM的滯環(huán)比較控制,也是利用兩個滯環(huán)比較器分別控制定子磁鏈和轉矩偏差。開關電壓矢量的選擇原則與三相感應電動機滯環(huán)控制時所確定的原則完全相同。滯環(huá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級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粵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圖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新起點高一語文上冊月考試卷
- 遵義醫(yī)藥高等??茖W校《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行業(yè)駕駛員安全責任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公司車輛調度合同3篇
- 房屋贈與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農機保險代理銷售合同范本4篇
- 蛋糕店服務員勞動合同
- 土地買賣合同參考模板
- 2025高考數學二輪復習-專題一-微專題10-同構函數問題-專項訓練【含答案】
- 新能源行業(yè)市場分析報告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設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巖土工程勘察.課件
- 中餐烹飪技法大全
- 新型電力系統(tǒng)研究
- 滋補類用藥的培訓
- 北師大版高三數學選修4-6初等數論初步全冊課件【完整版】
- 高職《勞動教育》指導綱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