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新人教版《中外歷史綱要》課時同步練習第27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_第1頁
高一歷史必修新人教版《中外歷史綱要》課時同步練習第27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_第2頁
高一歷史必修新人教版《中外歷史綱要》課時同步練習第27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_第3頁
高一歷史必修新人教版《中外歷史綱要》課時同步練習第27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_第4頁
高一歷史必修新人教版《中外歷史綱要》課時同步練習第27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7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1.下表是某同學收集整理的“文化大革命”期間部分年份工農業(yè)總產值數據:年份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比上年增長-%-%%%這些數據的變化說明()①“文革”初期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②1971年后國民經濟開始回升③周恩來、鄧小平糾“左”有助于經濟的恢復④“文革”主要在政治領域,對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有學者認為,毛澤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其主要依據在于毛澤東()A.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B.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C.發(fā)表了《論十大關系》等文章D.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問題3.“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大民主”,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的“反右”運動,盛行于“文革”十年動亂時期。并曾于1975年寫入憲法,在1980年被斷然取消。這一過程體現了黨和政府()A.對民主法制的理解漸趨理性B.對生產關系有了新的定位C.開始重點關注民主法制建設D.工作重心由政治轉向經濟4.右圖是當時美國工人為聯合國趕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情景,它反映出()A.中國外交取得重大突破B.中美民間交往促進官方交往發(fā)展C.中美兩國建立外交關系D.尼克松即將訪問中國5.“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形勢……為了鞏固我們的人民民主專政,為了保衛(wèi)社會主義建設的秩序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為了懲治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我們目前在國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務之一,是著手系統地制定比較完備的法律,健全我們國家的法制。”這段材料()A.是新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開始B.提出了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性C.認為我國當時的唯一任務是進行社會主義改造D.認為階級矛盾依舊是當時的主要矛盾6.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歷史學家評說,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衡量,1953~1957年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成功。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為89%,農業(yè)和工業(yè)產量的增長每年平均約38%和187%。這主要取決于()A.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B.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C.實施有計劃的經濟建設D.工業(yè)化目標的實現7.“為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年輕的共和國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歷程中經歷了很多挫折。‘大躍進’、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給國民經濟發(fā)展帶來嚴重的困難?!辈牧现锌崭裉幙梢蕴顚懙膬热菔?)A.三大改造人民公社B.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C.第一個五年計劃“文化大革命”D.農業(yè)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8.有學者說:“政府主導下的資源動員和分配模式,體現了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模式區(qū)別于資本主義制度的特殊性。……根據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特點,毛澤東后來(1958年)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庇纱丝芍摽偮肪€實質上是一種()A.物質刺激 B.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C.精神鼓勵 D.不均衡增長戰(zhàn)略9.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總統就職演說中再次暗示他有意改變對華政策。根據毛澤東的意見,《人民日報》于1月28日破例全文刊登了尼克松的這篇演說。這表明中美關系大門打開的原因是()A.國際形勢發(fā)生了變化 B.中美民間交往的推動C.兩國領導人的努力 D.改革開放的實施10.1972年8月,田中角榮與尼克松在夏威夷會談,想了解美國對中國的真實想法。當得到尼克松“預祝成功”的明確表態(tài)后,大平外相說:“首先是夏威夷大功告成了!這等于拿到了去北京的單程機票?!边@表明()A.日本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日本對華政策受美國政策影響C.中日邦交關系基本實現正常化D.中國希望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11.中共八大期間,周恩來作了《關于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他指出:在國家統一市場的領導下,將有計劃地組織一部分自由市場,在一定范圍內,將實行產品的自產自銷;對某些日用工業(yè)品,將推行選購辦法,對所有商品,將實行按質分等論價辦法,這將對國家的統一市場起有益的補充作用。據此可知“報告”認為()A.自由市場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B.自由市場是社會主義統一市場的組成部分C.個體經營是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的補充D.部分產品按照市場需求可自由進行生產12.下表為建國后某地工農業(yè)總產值表(單位:萬元)。據此可知,該地()A.重工業(yè)比重一直占優(yōu)勢B.國民經濟比例漸趨合理C.致力于奠定工業(yè)化基礎D.城市化的進程趨于緩慢13.下圖反映了1957~1961年我國農村經濟的發(fā)展狀況(單位:萬噸)。從中可以獲取的準確信息是()A.農村經濟趨向健康發(fā)展B.農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C.國民經濟調整初見成效D.糾“左”工作尚未啟動14.1956年黨的八大政治報告提出:“以重工業(yè)為中心的工業(yè)建設,是不能夠也不應該孤立進行的,它必須有各個方面的配合,特別是農業(yè)的配合,農業(yè)是工業(yè)發(fā)展及至整個國民經濟發(fā)展必不可少的條件?!边@表明黨()A.開始糾正經濟建設中的“左”傾思想B.確立以發(fā)展農業(yè)為中心的經濟方針C.把經濟建設的重心轉向農業(yè)和輕工業(yè)D.探索適合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5.閱讀下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符合這一時期中國外交狀況的結論是()1969~1978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據簡表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建交國家數495469878895103107110112①中國對外關系出現全新局面②中國外交沒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擾③中美兩國關系逐步緩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4年,毛澤東主席詢問蘇共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能否援助中國研制核武器。赫魯曉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費電的,就是把中國的所有電力都投入進去也不一定夠用。我們蘇聯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著大家都來搞它?!辈牧隙诩橙H相關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憑借科學有效的管理協調方式、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艱苦創(chuàng)業(yè)、報效祖國的奉獻精神,中國在核武器研制領域,以最少的研究經費,創(chuàng)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材料三我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部分科技成就1964年我國設計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實驗獲得成功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研制成功,具有世界先進水平1966年我國成功進行導彈核武器試驗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長征一號”火箭成功地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我國成為能夠自行研制和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第五個國家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雜交水稻“南優(yōu)2號”(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科技取得突出成就的背景和原因。(2)根據材料三,概括我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哪些領域取得突出成就。(3)概括指出我國科技發(fā)展的意義。答案解析1.下表是某同學收集整理的“文化大革命”期間部分年份工農業(yè)總產值數據:年份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比上年增長-%-%%%這些數據的變化說明()①“文革”初期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②1971年后國民經濟開始回升③周恩來、鄧小平糾“左”有助于經濟的恢復④“文革”主要在政治領域,對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②③均正確;從材料來看,“文革”前期經濟倒退很明顯,說明“文革”不僅僅對政治有影響,對經濟也產生了消極影響,故④錯誤。故選B項。2.有學者認為,毛澤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其主要依據在于毛澤東()A.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B.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C.發(fā)表了《論十大關系》等文章D.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問題答案C解析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從理論和實踐上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不懈探索,表現在《論十大關系》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報告中,故選C項。A、B兩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不是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故排除;D項屬于鄧小平理論,與題意不符,故排除。3.“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大民主”,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的“反右”運動,盛行于“文革”十年動亂時期。并曾于1975年寫入憲法,在1980年被斷然取消。這一過程體現了黨和政府()A.對民主法制的理解漸趨理性B.對生產關系有了新的定位C.開始重點關注民主法制建設D.工作重心由政治轉向經濟答案A解析從政府對待“四大”的態(tài)度來看,黨和政府雖然在一定時期出現過一定的判斷失誤,但是終歸逐漸成熟,故選A項。B項與材料無關,故排除;黨和政府從一開始就很重視民主法制建設,排除C項;D項材料沒有體現,排除。4.右圖是當時美國工人為聯合國趕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情景,它反映出()A.中國外交取得重大突破B.中美民間交往促進官方交往發(fā)展C.中美兩國建立外交關系D.尼克松即將訪問中國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美國工人為聯合國趕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這是中國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A項正確。B項材料中沒有涉及,排除;中美兩國建立外交關系與“美國工人為聯合國趕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無關,排除C項;尼克松訪華與“美國工人為聯合國趕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無關,排除D項。5.“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形勢……為了鞏固我們的人民民主專政,為了保衛(wèi)社會主義建設的秩序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為了懲治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我們目前在國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務之一,是著手系統地制定比較完備的法律,健全我們國家的法制?!边@段材料()A.是新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開始B.提出了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性C.認為我國當時的唯一任務是進行社會主義改造D.認為階級矛盾依舊是當時的主要矛盾答案B解析由材料“著手系統地制定比較完備的法律,健全我們國家的法制”可知,建設社會主義需要法律保障,可見當時已經提出了加強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性,故B項正確。新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開始是1954年憲法頒布,故A項錯誤;C項中“唯一”說法絕對,排除;材料出自中共八大,當時的矛盾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生產力發(fā)展不能滿足現狀的矛盾,故D項錯誤。6.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歷史學家評說,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衡量,1953~1957年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成功。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為89%,農業(yè)和工業(yè)產量的增長每年平均約38%和187%。這主要取決于()A.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B.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C.實施有計劃的經濟建設D.工業(yè)化目標的實現答案C解析1953~1957年國家實行“一五”計劃,主要是發(fā)展工業(yè)化和改造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體現出國家有計劃的進行經濟建設,故C項正確。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故A項錯誤;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是在1956年之后,故B項錯誤;工業(yè)化目標的實現是在1957年“一五”計劃實現之后,故D項錯誤。7.“為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年輕的共和國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歷程中經歷了很多挫折。‘大躍進’、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給國民經濟發(fā)展帶來嚴重的困難。”材料中空格處可以填寫的內容是()A.三大改造人民公社B.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C.第一個五年計劃“文化大革命”D.農業(yè)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答案B解析新中國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方面存在重大失誤,分別是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1966~1976年進行的“文化大革命”,先后給國民經濟發(fā)展帶來嚴重的困難,故B項正確。三大改造屬于生產關系的變革,是正確、有益的探索,故A項錯誤;第一個五年計劃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探索,故C項錯誤;農業(yè)生產合作是三大改造的內容,屬于正確的經濟探索,故D項錯誤。8.有學者說:“政府主導下的資源動員和分配模式,體現了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模式區(qū)別于資本主義制度的特殊性。……根據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特點,毛澤東后來(1958年)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由此可知,該總路線實質上是一種()A.物質刺激 B.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C.精神鼓勵 D.不均衡增長戰(zhàn)略答案C解析1958年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是“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在這一總路線中“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實質上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下的鼓勵,故C項正確。材料中不是物質獎勵,屬于精神激勵,故A項錯誤;材料中總路線不存在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問題,故B項錯誤;總路線沒有提出具體的發(fā)展戰(zhàn)略,故D項錯誤。9.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總統就職演說中再次暗示他有意改變對華政策。根據毛澤東的意見,《人民日報》于1月28日破例全文刊登了尼克松的這篇演說。這表明中美關系大門打開的原因是()A.國際形勢發(fā)生了變化 B.中美民間交往的推動C.兩國領導人的努力 D.改革開放的實施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尼克松的演說“暗示他有意改變對華政策”,說明美國領導人有意改變同中國的關系,毛澤東刊登了尼克松的演說,表示他也認為應該改善同美國的關系。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國際形勢,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國家領導人,排除B項;改革開放是從1978年開始的,排除D項。10.1972年8月,田中角榮與尼克松在夏威夷會談,想了解美國對中國的真實想法。當得到尼克松“預祝成功”的明確表態(tài)后,大平外相說:“首先是夏威夷大功告成了!這等于拿到了去北京的單程機票?!边@表明()A.日本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日本對華政策受美國政策影響C.中日邦交關系基本實現正常化D.中國希望實現中日邦交正?;鸢窧解析材料顯示,日方非常重視中美關系的發(fā)展方向,以此來確定中日關系的走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70年代,日本外交緊循美國外交政策,故選B項。11.中共八大期間,周恩來作了《關于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他指出:在國家統一市場的領導下,將有計劃地組織一部分自由市場,在一定范圍內,將實行產品的自產自銷;對某些日用工業(yè)品,將推行選購辦法,對所有商品,將實行按質分等論價辦法,這將對國家的統一市場起有益的補充作用。據此可知“報告”認為()A.自由市場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B.自由市場是社會主義統一市場的組成部分C.個體經營是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的補充D.部分產品按照市場需求可自由進行生產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將有計劃地組織一部分自由市場”“這將對國家的統一市場起有益的補充作用”等信息可知,材料中主要闡述了自由市場是社會主義統一市場的組成部分,故B項正確。材料說明自由市場是社會主義統一市場的一部分,并未提及是否占有重要地位,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論述個體經營的形式,故C項錯誤;材料只是論述自由市場銷售的問題,沒有說明產品生產的問題,故D項錯誤。12.下表為建國后某地工農業(yè)總產值表(單位:萬元)。據此可知,該地()A.重工業(yè)比重一直占優(yōu)勢B.國民經濟比例漸趨合理C.致力于奠定工業(yè)化基礎D.城市化的進程趨于緩慢答案C解析結合圖表和所學知識可知,從1953年“一五”計劃開始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1958年大躍進“以鋼為綱”,重工業(yè)發(fā)展迅速,都反映出該地致力于奠定工業(yè)化的基礎,故C項正確。根據圖表可知,1949年、1952年重工業(yè)所占比重較少,故A項“一直占優(yōu)勢”錯誤;從圖表可以看出1959年、1966年重工業(yè)發(fā)展超過農業(yè)和輕工業(yè),國民經濟比例不合理,故B項錯誤;D項材料未體現,排除。13.下圖反映了1957~1961年我國農村經濟的發(fā)展狀況(單位:萬噸)。從中可以獲取的準確信息是()A.農村經濟趨向健康發(fā)展B.農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C.國民經濟調整初見成效D.糾“左”工作尚未啟動答案B解析“1957~1961年我國農村經濟的發(fā)展狀況”反映出糖料產量呈大幅下降趨勢,油料產量、棉花產量也有所下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1958年“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左”傾錯誤,以及自然災害導致農村經濟嚴重困難,故B項正確。人民公社化時期農村經濟并未呈現健康發(fā)展趨勢,故A項錯誤;國民經濟的調整從1960年底開始,成效在1965年才顯現,故C、D兩項錯誤。14.1956年黨的八大政治報告提出:“以重工業(yè)為中心的工業(yè)建設,是不能夠也不應該孤立進行的,它必須有各個方面的配合,特別是農業(yè)的配合,農業(yè)是工業(yè)發(fā)展及至整個國民經濟發(fā)展必不可少的條件?!边@表明黨()A.開始糾正經濟建設中的“左”傾思想B.確立以發(fā)展農業(yè)為中心的經濟方針C.把經濟建設的重心轉向農業(yè)和輕工業(yè)D.探索適合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以重工業(yè)為中心的工業(yè)建設……必須有各個方面的配合……”可知,材料中八大提出要使重工業(yè)、輕工業(yè)和農業(yè)協調發(fā)展,D項正確。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15.閱讀下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符合這一時期中國外交狀況的結論是()1969~1978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據簡表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建交國家數495469878895103107110112①中國對外關系出現全新局面②中國外交沒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擾③中美兩國關系逐步緩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從表格中建交國家的數據分析,建交國家逐漸增多,從1969年的49個到1978年達到112個,說明中國對外關系出現全新局面,①正確;1969年到1971年,建交國家數沒有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1978年,建交國家數卻急劇增加,說明中國外交受到“文革”的影響,排除②;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逐步緩和,③正確;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不在此時間段,排除④。故A項正確。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4年,毛澤東主席詢問蘇共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能否援助中國研制核武器。赫魯曉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費電的,就是把中國的所有電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