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第二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運輸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第四節(jié)營養(yǎng)代謝物質的排泄第二章食物的體內過程第二章食物的體內過程[要求]學習和了解人體消化和排泄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學習和掌握食物及營養(yǎng)素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運輸、代謝等基本過程食物營養(yǎng)素在體內的消化、吸收與代謝過程就是其完成生理功能的過程。食物在人體內經過主要有:(1)消化與吸收;(2)運輸與分布;(3)代謝;(4)排泄等。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1消化(digestion):食物通過消化道的運動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為可吸收成分的過程,即食物在消化道內進行分解的過程稱為消化。(1)機械性消化:靠消化道的運動把大塊食物磨碎叫機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2)化學性消化:通過消化液及消化酶的作用把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叫化學性消化。2吸收(absorption):食物的可吸收成分透過消化道管壁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液從而進入肝臟的過程。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
消化系統(tǒng)由消化道和消化道外的肝膽、胰腺等組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和大腸組成,是承載食物及食物消化的場所;肝膽提供幫助脂肪消化與吸收的膽汁,胰腺提供小腸內食物消化的酶類如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一)消化道
由不同的消化器官相延續(xù)而成。既是食物通過的管道,又是食物消化吸收的場所。一條長而盤曲的肌性管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及肛門等。
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消化道(除口腔外)由內向外一般分為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外膜四層。黏膜層由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組成,具有保護、吸收和分泌功能。黏膜下層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使黏膜具有一定移動性。肌層除咽、食管中上段和肛管的肌層為橫紋肌外其余部分均為平滑肌,分為內環(huán)行和外縱行兩層,彼此協(xié)調運動,推動腔內容物的運送。外膜由薄層結締組織構成,胃腸的外膜為漿膜,表面覆以間皮。(一)消化道消化道的一般結構和功能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二)消化腺:(1)大消化腺:有大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頜下腺)、肝和胰腺,是體內主要的消化腺。(2)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內,如食管腺、胃腺和腸腺等。消化腺都有導管與消化道相通,使分泌的消化液能流入消化道。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由水、無機鹽和少量有機物組成,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具有蛋白質性質的消化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1、唾液的成分及作用:成分:pH6.6-7.1;其中水分約占99.5%;有機物主要為黏液蛋白,還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少量無機鹽(Na+、K+、Ca2+、Cl-、HCO3-及微量CNS-),另有少量氣體如N2、O2和CO2等。正常人日分泌唾液1-1.5L。
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1、唾液的成分及作用:(2)作用:
①濕潤與溶解食物,引起味覺;清潔和保護口腔的作用; ②溶菌酶具有殺滅進入口腔的微生物; ③唾液中的粘蛋白可使食物粘合成團,便于吞咽; ④唾液淀粉酶可對淀粉進行簡單的分解,但這一作用很微弱,且唾液淀粉酶僅在口腔中起作用,當進入胃后,pH下降,此酶迅速失活。
小結-口腔內消化
主要是機械性消化。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內不能完全被消化,由于唾液中不含其他酶,所以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質等在口腔內不能被消化分解。但能反射性地引起胃,腸,胰,肝,膽囊等器官的活動,為以后的消化做準備。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主成分是水、HCl、Na+、K+等無機物,以及胃蛋白酶、粘蛋白等有機物。純凈胃液是一種無色透明的酸性液體(pH0.9-1.5)。
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1)胃酸:由胃黏膜壁細胞分泌,只有胃中才有此酸性分泌液。
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為其造成適宜的酸性環(huán)境,以利水解蛋白質,胃酸造成的酸性環(huán)境有助于小腸對Fe2+、Ca2+的吸收; ②抑制和殺滅胃內細菌的作用; ③胃酸進入小腸后能刺激胰液和小腸液的分泌,并引起膽囊收縮排出膽汁;
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2)胃蛋白酶:胃黏膜主細胞分泌出來時為無活性的蛋白酶原。在HCl作用下被激活(最適pH2),是胃液中的主要消化酶。對食物中的蛋白質進行簡單分解,主要作用于含苯丙氨酸或酪氨酸的肽鍵,形成胨,但很少形成游離氨基酸。當食糜進入小腸后,隨pH的升高,此酶迅速失活。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3)黏液:胃黏膜表面的上皮細胞和胃腺中的黏液細胞分泌。主成分是糖蛋白,其次為粘多糖等大分子。在正常情況下胃黏膜表面常覆蓋一層約500微米黏液層,弱堿性,可中和HCl和減弱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故可保護胃黏膜,使其免于受到HCl和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同時,黏液還有潤滑作用,可減少胃內容物對胃壁的機械損傷,對胃有保護作用。
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4)內因子:由壁細胞分泌,正常胃液中含“內因子”。
是分子量為53000的一種糖蛋白,與VB12結合并促進其吸收。小結-胃內消化:
將各種蛋白質分解為蛋白胨。食糜自胃進入小腸的過程稱為胃的排空。就胃的排空速度來說,一般流體比固體快,碳水化合物較快,蛋白質次之,脂肪最慢。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容易產生飽腹感。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3、進入小腸的消化液
(1)胰液。
(2)膽汁。
(3)小腸液。
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3、進入小腸的消化液(1)胰液的成分及作用:成分:是無色無臭的堿性液體,pH7.8-8.4。主成分有NaHCO3和各種消化酶。作用:含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對食物的消化有重要作用。胰液含大量NaHCO3
能中和由胃進入小腸的鹽酸,使腸內保持弱堿性環(huán)境,以利腸內消化酶的作用。
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3、進入小腸的消化液(2)膽汁的成分及作用:膽汁是由肝細胞合成的,儲存于膽囊,經濃縮后由膽囊排出至十二指腸。成分為膽鹽、膽色素、磷脂、膽固醇及粘蛋白等,無機物除水外,有Na+、K+、Ca2+、HCO3-。膽汁pH7.4左右。一般認為膽汁中不含消化酶。作用是實現其消化機能,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意義。其中膽鹽的作用最主要,它可乳化脂肪,有利于胰脂肪酶的發(fā)揮作用,增加胰脂肪酶的活性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3、進入小腸的消化液(3)小腸液的成分及作用:成分:pH7.6呈弱堿性。成人分泌1-3L/d。小腸中除含多種粘蛋白、腸激酶外(激活胰蛋白酶原),還含多種消化酶,此外還?;煊忻撀涞纳掀ぜ毎准毎臀⑸锏?。作用:進一步分解肽類、二糖和脂類使其成為可被吸收的物質。如蔗糖酶分解GF;麥芽糖酶分解麥芽糖;乳糖酶分解乳糖。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三)各種消化液的成分及功能4、大腸液的成分及作用:成分:分泌少量堿性液體,pH8.3-8.4,主成分為黏液蛋白,保護黏膜和潤滑糞便。作用:含酶很少,沒有明顯的消化作用。大腸內容物主要受細菌的分解作用。細菌所含的酶能使食物殘渣與植物纖維素分解。對糖類和脂肪進行發(fā)酵式分解,蛋白質進行腐敗式分解。正常情況下,機體一方面通過肝臟對這些毒物進行解毒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大腸將這些毒物排出體外。大腸內細菌還能合成少量Vk和某些VB族。其中一部分可被人體吸收,對機體的營養(yǎng)和凝血有一定生理意義。小結-腸內消化:胰液中富含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可分別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將蛋白質分解為蛋白胨、多肽、氨基酸。將脂肪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腸液中含有較多的消化酶與胰液中的消化酶和膽汁中的膽鹽相配合,使食物得以徹底消化。食糜中的營養(yǎng)素大部分通過小腸吸收,剩余的殘渣到達直腸形成糞便經肛門排出體外。二、食物在體內的消化過程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蛋白質的消化二、食物在體內的消化過程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二)脂肪的消化二、食物在體內的消化過程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三)糖類的消化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吸收部位
在口腔和食道內,食物是不被吸收的。胃只吸收少量酒精和水分,大腸尚能吸收水、無機鹽和部分未被小腸吸收的養(yǎng)分。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腸上段的十二指腸和空腸。回腸主要是吸收功能的儲備,用于代償時的需要,而大腸主要是吸收水分和鹽類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一)吸收部位
人的小腸長約5~7m,其內表面面積僅0.33m2,但經過小腸內壁的環(huán)狀皺褶、絨毛和微絨毛的放大作用,吸收面積可達200m2。小腸的這種結構使小腸內徑變細,且增大食糜流動時的摩擦力,延長了食物在小腸內的停留時間,為食物在小腸內的吸收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小腸的結構示意圖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二)吸收原理1)被動轉運:包括擴散(被動、易化)、濾過和滲透等作用。2)主動轉運:有些營養(yǎng)物質可由濃度較低的一側穿過膜向濃度高的一側轉運。需耗能量及載體協(xié)助。3)胞飲作用:一種通過細胞膜的內陷將物質攝取到細胞內的過程??墒辜毎漳承┩暾闹惡偷鞍踪|。也是新生兒從初乳中吸收抗體的方式(僅于出生后的前兩周嬰兒體內存在)。這種未經消化的蛋白進入體內可能是某些人食物過敏的原因。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三)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1.蛋白質的吸收1)吸收形式:主要是游離氨基酸形式,肽和完整蛋白質雖有吸收,但僅占2%。2)吸收部位:小腸上段特別是十二指腸。3)吸收方式:氨基酸以主動轉運的方式被吸收。4)寡肽的吸收:小腸粘膜細胞上還存在著吸收二肽和三肽的轉運體系,用于二肽和三肽的吸收,并在胞漿中氨基肽酶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成游離氨基酸。5)完整蛋白質的吸收:新生兒,可以通過腸粘膜細胞的胞吞作用攝入完全蛋白質,但這種作用僅在出生后前兩周比較活躍。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三)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2.脂類的吸收1)吸收形式:長鏈脂肪酸、甘油一酯+膽汁混合微團。中、短鏈脂肪酸、甘油中短鏈脂肪酸構成的甘油三酯+膽鹽乳化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三)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2.脂類的吸收2)吸收方式:膽鹽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作用,它可與脂肪的水解產物(長鏈脂肪酸、甘油一酯、中短鏈脂肪酸構成的甘油三酯)形成水溶性復合物,進一步聚合為脂肪微粒,通過膽鹽微?!耙伞钡叫∧c黏膜細胞的刷狀緣,以擴散方式被吸收。中、短鏈脂肪酸及甘油的極性較強,很容易分散而被吸收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三)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2.脂類的吸收3)吸收部位:
消化與吸收是同時進行的,消化后的產物迅速被吸收保證了消化的順利進行。脂類吸收的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腸的下部和空腸的上部。
嬰兒口腔中的脂肪酶可有效地分解奶中的短鏈和中鏈脂肪酸
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三)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3.糖的吸收1)吸收形式:單糖是碳水物在小腸中吸收的主要形式2)吸收部位:糖的吸收主要在小腸上段完成。3)吸收方式:不同的糖,其吸收機制不同,一般地,戊糖靠被動擴散吸收,而己糖則靠載體的主動轉運吸收。
研究表明,在腸黏膜上皮細胞刷狀緣上有一特異運糖載體蛋白。此類載體蛋白分子能夠結合第二位上具有自由羥基的吡喃型單糖;所以葡萄糖、半乳糖等能與載體結合而迅速被吸收。果糖、甘露糖等因不能與這類載體結合,主要依靠被動擴散吸收,所以吸收速度較低。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第一節(jié)消化與吸收生理(三)主要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4.水分的吸收
水分的吸收主要依靠營養(yǎng)素吸收后所形成的滲透壓被動擴散到腸粘膜細胞,而在大腸,則主要靠凈水壓被動吸收。第二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運輸一、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組成
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由心臟、血管(包括淋巴管)組成。心臟是推動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動的管道,包括動脈、毛細血管、靜脈3部分。第二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運輸一、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組成體循環(huán):當心室收縮時,含氧和營養(yǎng)物質豐富的鮮紅色的動脈血,自左心室流入主動脈,再經各級動脈分支到達全身各部的毛細血管和組織進行物質交換后,血液變成含有代謝產物暗紅色的靜脈血,再經靜脈流回右心房,血液沿上述途徑的循環(huán)稱為體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經體循環(huán)返回心的靜脈血,從右心房流入右心室。當右心室收縮時,血液從右心室流入肺動脈干,經其各級分支最后至肺泡壁的毛細血管網血液在此進行氣體交換,排出二氧化碳,吸進氧氣后,使靜脈血變成動脈血,再經肺靜脈返回左心房。血液沿上述途徑的循環(huán)稱為肺循環(huán)。
第二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運輸二、各種營養(yǎng)素的運輸(一)氨基酸的運輸
氨基酸為水溶性物質,可溶于血漿中,因此以游離狀態(tài)存在于血液中被運輸。第二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運輸二、各種營養(yǎng)素的運輸(二)脂類的運輸
脂類物質難溶于水,將它們分散在水中往往呈乳糜狀。然而正常人血漿中脂類物質雖多,卻仍清澈透明。這是因為血漿中的脂類都是以各類脂蛋白的形式存在的。脂蛋白由載脂蛋白和脂類物質構成,載脂蛋白是之類的運輸工具。載脂蛋白的分子結構中均含有雙性α-螺旋結構。在雙性α-螺旋結構中,疏水性氨基酸殘基構成α-螺旋的一個側面,位于雙螺旋的內側。而另一側面由具親水基團的極性氨基酸殘基構成。第二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運輸二、各種營養(yǎng)素的運輸(二)脂類的運輸血漿中的脂蛋白包括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由蛋白質(載脂蛋白)、甘油三脂、膽固醇及膽固醇酯、磷脂等組成。各類血漿脂蛋白都含有這四類成分,但在組成比例上卻大不相同。(三)碳水化合物的運輸
血液中的碳水化合物絕大多數為葡萄糖,分子量小且為水溶性,可游離存在于血液中運輸。第二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運輸二、各種營養(yǎng)素的運輸(四)礦物質的運輸1.鈣的運輸從腸道吸收的鈣、骨骼中溶解的鈣及腎臟重吸收的鈣進入血液后,約47.5%以離子的形式存在于血清中,46%與蛋白質結合,6.5%與有機酸或無機酸復合而被運輸。2.鐵的運輸從腸道吸收的鐵在腸粘膜細胞內與脫鐵鐵蛋白結合成鐵蛋白而儲存,當機體需要時,鐵與鐵蛋白分離,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后,Fe2+在酶的催化下轉化為Fe3+,Fe3+與血漿中的運鐵蛋白結合隨血液循環(huán)被運送到全身各處。3.其它離子的運輸其它礦物質或游離于血漿中,或與血漿蛋白質結合,或是存在于血細胞內而被運輸第二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運輸二、各種營養(yǎng)素的運輸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
營養(yǎng)素的代謝主要是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通過在體內的代謝發(fā)揮其生理作用。一、蛋白質的代謝蛋白質的代謝即是氨基酸的代謝,氨基酸的代謝主要是合成機體需要的蛋白質,其次是在分解代謝中產生能量,及分解代謝中產生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質。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一、蛋白質的代謝(氨基酸的分解代謝)1.脫氨基作用
氨基酸分解代謝最主要的反應是脫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在體內大多數組織中均可進行。氨基酸脫氨基后生成的α-酮酸可以進一步代謝,如通過氨基化合成非必須氨基酸;可以轉變?yōu)樘呛椭?;也可直接氧化供?/p>
氨具有毒性,腦組織尤為敏感,可在肝臟合成尿素而解毒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一、蛋白質的代謝(氨基酸的分解代謝)2.脫羧基作用在體內,某些氨基酸可以進行脫羧基作用并形成相應的胺類,這些胺類在體內的含量不高,但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一、蛋白質的代謝(氨基酸的分解代謝)2.脫羧基作用
(1)γ-氨基丁酸:由谷氨酸脫羧基產生。γ-氨基丁酸是抑制性神經遞質,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2)5-羥色胺:由色氨酸先羥化再脫羧所形成,腦內的5-羥色胺可作為神經遞質,具有抑制作用;而在外周組織,則有血管收縮的作用(3)多巴胺:是由酪氨酸脫羧產生,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可用于亢奮和歡愉信息的傳遞(4)?;撬幔河砂腚装彼嵫趸倜擊犬a生,是結合膽汁酸的組成成分。近年來發(fā)現腦組織含有較多的?;撬幔崾九;撬岷蜕窠浵到y(tǒng)的功能有關(5)組胺:由組氨酸脫羧產生,是一種強烈的血管擴張劑,并能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參與炎癥反應和過敏反應等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二、脂類代謝(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謝
甘油三酯是機體儲存能量的主要形式。機體攝入糖、蛋白等成分均可合成脂肪并在脂肪組織儲存合成場所:肝、脂肪組織及小腸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場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強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二、脂類代謝(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謝1.肝臟合成
肝細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儲存脂肪。甘油三酯在肝內質網合成后,與載脂蛋白B100、C等以及磷脂、膽固醇結合生成極低密度脂蛋白,由肝細胞分泌入血而運輸至肝外組織。如肝細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因營養(yǎng)不良、中毒、必須脂肪酸缺乏、膽堿缺乏或蛋白質缺乏不能形成VLDL分泌入血時,則聚集在肝細胞中,形成脂肪肝。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二、脂類代謝(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謝
2.脂肪組織它可利用從食物脂肪而來的乳糜微粒(CM)或VLDL中的脂肪酸合成脂肪,更主要以葡萄糖為原料合成脂肪脂肪細胞可以大量儲存脂肪,是機體合成和儲存脂肪的"倉庫";機體需要能量時,儲脂分解釋出游離脂肪酸及甘油入血,以滿足心、肝、骨骼肌、腎等的需要
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二、脂類代謝(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謝3.小腸小腸粘膜細胞則主要利用脂肪消化產物再合成脂肪,以乳糜微粒形式經淋巴進入血循環(huán)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二、脂類代謝(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謝1.脂肪動員
儲存在脂肪組織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為游離脂肪酸和甘油,并釋放入血液以供其它組織氧化利用的過程,稱為脂肪動員。機體在正常情況下,并不發(fā)生脂肪的動員,只有在禁食、饑餓等造成血糖降低或交感神經興奮時,才發(fā)生脂肪的動員
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二、脂類代謝(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謝2.脂肪的β-氧化
脂肪酸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可氧化分解生成CO2和水,并釋放出大量能量供機體利用。脂肪酸在體內的氧化分解是從羧基端的β碳原子開始,每氧化一次斷裂脫去兩個碳原子,烴鏈的β碳原子被氧化成為羧基,即"β氧化學說"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二、脂類代謝(三)酮體的生成與酮癥酮體的生成:酮體是脂肪酸在肝內分解氧化時的正常中間代謝產物,它包括乙酰乙酸、β-羥丁酸及丙酮三種有機物質。酮體的利用:肝含有合成酮體的酶體系,故能生成酮體,但肝缺乏利用酮體的酶,因此不能氧化酮體,可用于肝外組織如心、腦和骨骼肌等的功能需要。
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二、脂類代謝(三)酮體的生成與酮癥酮癥:正常情況下,血中酮體含量很少,但在饑餓、高脂低糖膳食及糖尿病時,脂肪動員加強,脂肪酸氧化增多,酮體生成過多,超過肝外組織利用酮體的能力,引起血中酮體升高,當高過腎回收能力時,則尿中出現酮體,血酮升高及尿酮統(tǒng)稱為酮癥。酮癥的危害:組織分解加速造成嚴重失水和缺鉀;引起厭食、惡心、嘔吐,水分攝入減少,排泄增加;抑制組織氧的利用三、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第三節(jié)營養(yǎng)素的體內代謝
體內的碳水化合物或轉變成脂肪后儲存于脂肪組織中;或合成糖原;或分解產生能量;還可以構成體組織或是合成體內的活性物質。(一)糖原的合成代謝
糖原合成代謝主要指葡萄糖聚合為糖原的過程。糖原是體內的儲能物質之一,當機體需要葡萄糖時可以迅速被動用以供急需。(二)糖的分解代謝
在供氧充足時,葡萄糖進行有氧氧化徹底氧化成CO2和H2O;在缺氧條件下葡萄糖則進行糖酵解生成乳酸。第四節(jié)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中學生宿舍樓選址分析
- 高效農業(yè)信息化與智能化應用可行性分析
- 2024貨物運輸合同書正規(guī)范本
- 《臨床檢驗基礎》血液一般檢驗考試題庫(含答案)
- 船舶維護修理中的安全隱患
- 貴陽市公墓墓位銷售合同
- 肉雞呼吸道病的防治方法
- 中國熔噴布行業(yè)發(fā)展現狀、市場規(guī)模、競爭格局及前景預測報告(智研咨詢)
- 個人車位合同范本
- 擬與用工單位簽訂的勞務派遣協(xié)議文本
- 機織課件 08打緯
- 《英語大字典》word版
- 詢價單模板模板
- GB/T 19630.2-2005有機產品第2部分:加工
- GB/T 14074-2017木材工業(yè)用膠粘劑及其樹脂檢驗方法
-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部編版課件口語交際:身邊的“小事”(配套課件)
- HPE 3PAR8400、HPE 3000B SAN Switch安裝及維護手冊
- 鋼棧橋工程安全檢查和驗收
- FDS軟件介紹及實例應用
- 無配重懸挑裝置吊籃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