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試題-3_第1頁
古代漢語試題-3_第2頁
古代漢語試題-3_第3頁
古代漢語試題-3_第4頁
古代漢語試題-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漢語(2)》試題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號碼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1分,共10分)1、下列工具書中,可查檢《論語》、《孟子》等儒家經(jīng)典著作的語句出處的是()A、《詞詮》B、《辭通》C、《十三經(jīng)索引》D、《四庫全書總目提要》TOC\o"1-5"\h\z2、漢字起源有種種傳說,不屬于起源傳說的是( )A八卦說 B結(jié)繩說 C倉頡造字說 D圖畫說3、按照傳統(tǒng)的“六書”體例,“益”字應(yīng)屬( )A象形B指事C會意D形聲4、按照傳統(tǒng)的“六書”體例,“眉”字應(yīng)屬( )A象形B指事C會意D形聲5、下列四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組是(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6、下列四組形聲字中,屬內(nèi)形外聲的一組是()A超街碧岡 B風(fēng)瓣聞閩 C閣圍屈覺 D辯鳳國裹7、我國目前收集漢字最多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B《漢語大字典》C《中華字?!稤《詞源》8、下列各組字中屬于古今字關(guān)系的是( )A見一現(xiàn)征一徵解一懈 B奉一俸景一影文一紋C益一溢然一燃干一乾 D立一位縣一懸雕一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點詞其古今詞義的發(fā)展變化屬于詞義擴大的是( )A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C清宮除道,張樂設(shè)飲。 D交通王侯。10、下列例句“問”字用其本義的是( )A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B伯牛有疾,子問之。C昭王之不復(fù),君其問諸水濱。D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寡人是問。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個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號碼分別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nèi),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每小題1分,共15分)1、下列各字屬于形聲字的有()()()()()A、春B、朝C、孟D、鼎E、伐2、下列詞語中,屬于疊韻連綿詞的是()()()()()A、炫黃B、匍伏&披靡D、辟易E、憤懣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義的是()()()()()A、草創(chuàng)未就。8、三窟已就。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E、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4、下列各句中,“是”充當(dāng)前置賓語的是()()()()()A、惟兄嫂是依。8、無乃爾是過與?C、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寡人是問。D、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E、《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5、《詩詞曲語辭匯釋》這本工具書的性質(zhì)是()()()()()A、考釋《詩經(jīng)》、《楚辭》中的特殊語辭B、考釋唐詩宋詞中的特殊語辭C、考釋樂府民歌中的特殊語辭D、考釋曲中的特殊語辭E、考釋經(jīng)書中韻文的特殊語辭TOC\o"1-5"\h\z6、下列各組字屬于古今字的是( )A反——返B蕓——耘C歸——饋D涂——途E知——智7、下列各組字屬于異體字的是( )A點一一黠B淚一一波C煙一一理D斂一一殮E棄一一M8、下列句子具有動詞用作使動用法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B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C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D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惡之。E而誓之日:“不及黃泉,無相見也?!?、下列各句中加著重號的字用其本義的是( )A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B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紂。C酌以大斗。D子美之齒少于予,而予學(xué)古文反在其后。E淆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fēng)雨也。10、下列各字所列的義項屬于本義的是( )A薪:砍柴。B奮:舉起,揚起,振作。C權(quán):權(quán)力,權(quán)衡。D信:言語真實。E候:守望,放哨。11、下列各字所列的義項屬于假借義的是(A弟:表示尊重、順從兄長。A弟:表示尊重、順從兄長。C歲:表示時間,即一年。E畔:表示背叛。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B信:表示伸展。D辟:表示逃避。)A古代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占絕對優(yōu)勢,而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節(jié)詞占優(yōu)勢。B漢語詞匯發(fā)展演變的總趨勢是復(fù)音節(jié)化。C漢語詞匯中詞的復(fù)音節(jié)化規(guī)律當(dāng)同漢語語音的簡化規(guī)律相聯(lián)系。D古代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有其歷史的、社會的根源,主要是由語言內(nèi)部發(fā)展的自身規(guī)律所決定的。E我們學(xué)習(xí)古代漢語詞匯,難在“異”而不在“同”;難不在“微殊”而在“迥別”。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復(fù)音節(jié)詞的大量產(chǎn)生已成為漢語發(fā)展演變的一個趨勢。B偏義復(fù)詞是指由兩個單音節(jié)同義詞或反義詞作為語素構(gòu)成的復(fù)音詞。這個復(fù)音詞的詞義只落在其中的一個語素上,另一個語素僅僅作為陪襯而存在。C《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璧有瑕,請指示王。”中“指示”是偏義復(fù)詞。D合音詞是指書寫形式是一個字,但實際上暗含了兩個單音節(jié)詞,表示的是兩個字合起來所表示意義。E《孟子?梁惠王下》“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中“諸”是“之乎”的合音。14、《戰(zhàn)國策?趙策四》:“左師觸龍言:原見太后。太后盛氣而揖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這段話中解釋正確的是( )A盛氣:怒氣很大。B揖:作揖,古代的一種禮節(jié)。C揖:當(dāng)作“胥”,“須”的通假字,等待。D趨:小步快走,表示恭敬。E謝:謝罪,道歉。15、下列各組字,意符全都相同的是( )A徒徙行徑 B腥胡肖胃C馮騏篤駿 D孟盟盆益E福神祈視三、解釋題(每題4分,共8分)(一)解時下列句子中加“”的詞1、昔者仲尼“與”于蠟賓,事畢,出游于觀之上。與:2、丈人歸,酒醒而“誚”其子。誚:3、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弭:4、”式”于政,不式于勇,不式于四境之外。式:(二)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的意義1、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2、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言交“。3、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4、夸父與日”逐走“。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1、《說文解字》的作者是誰?它是怎樣一部書?2、根據(jù)以下例句,說明同義詞“饑”、“餓”之間的差別:(1)《荀子?榮辱》:“饑而欲食,寒而欲暖?!?2)《論貴粟疏》:“饑之于食,不待甘旨。”(3)《韓非子?飾邪》:“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4)《淮南子?說山》:“寧一月饑,無一旬餓?!?5)《論貴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根據(jù)以下例句,說明同義詞“恥”、“辱”之間的區(qū)別:(1)《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2)《孟子?離婁上》:“今也小國師大國,而恥受命焉?!保?)《荀子?非十二子》:“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保?)《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5)《報任安書》:“行莫丑于辱先?!?、試根據(jù)下列例句分析“之”、“焉”的異同。①之二蟲又何知?②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以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③制,巖邑也,虢叔死焉。④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⑤晉國,天下莫強焉。五、古文今譯題(第一題10分,第二題5分,共15分)(一)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1)[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dāng)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dāng)相坐?!蔽湓唬骸氨緹o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2)[復(fù)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fù)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shù)萬馬畜彌山,富貫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fù)然。(3)[空以身膏草野],誰復(fù)知之!”武不應(yīng)。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復(fù)見我,尚可得乎?”罵律曰:“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4)[何以女為見!]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5)[反欲斗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甸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會論虞常](2)[復(fù)舉劍擬之](3)[空以身膏草野](4)[何以女為見!](5)[反欲斗兩主](二)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鳖仠Y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弊勇吩唬骸霸嘎勛又??!弊釉唬骸袄险甙仓?,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六、古文標(biāo)點題(給下面二段古文加上標(biāo)點符號》(每小題8分,共16分)。(一)凡治國令其民爭行義也亂國令其民爭為不義也強國令其民樂用也弱國令其民爭競不用也夫爭行義樂為用與爭為不義競不用此其為禍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載晉文公伐原與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謀士言曰原將下矣師吏請待之公曰信國之寶也得原失寶吾不為也遂去之明年復(fù)伐之與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原人聞之乃下衛(wèi)人聞之以文公之信為至乃歸文公故曰攻原得衛(wèi)者此之謂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誠信以得之歸之者非獨衛(wèi)也文公可謂知求欲矣(二)公孫儀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此不必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七、古文閱讀題(閱讀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問題。)(16分)楚有士申鳴者,在家而養(yǎng)其父,孝聞于楚國。王欲授之相,申鳴辭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鳴對曰:“舍父之孝子而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祿于國,立義于庭,汝樂,吾無憂矣。吾欲妝之相也。"申鳴曰:“諾?!彼烊氤?,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為亂,殺司馬子期,申鳴將往死之。父止之曰:“棄父而死,其可乎?"申鳴曰:“聞夫仕者,身歸于君而祿歸于親。今既去父事君,得無死其難乎?”遂辭而往,因以兵圍之。白公謂石乞:“申鳴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圍我,吾為之奈何?"石乞曰:“申鳴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鳴聞之必來,因與之語。"白公曰:“善?!眲t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鳴曰:“子與吾,吾與子分楚國,子不與吾,子父則死矣?!鄙犋Q流涕而應(yīng)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聞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祿者畢其能,今吾已不得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殺白公,其父亦死。王賞之金百斤。申鳴日:“食君之食,避君之難,非忠臣也;定君之國,殺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兩立,行不可兩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殺也。(一)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的詞語(5分)1、孝聞于楚國聞:2、吾欲妝之相也相:3、申鳴將往死之死:4、往劫其父以兵劫:5、援桴鼓之援桴:(二)通過分析對比,說明下列句子中加“”詞各自的詞性、意義或語法作用(5分)1、與子與吾,吾與子分楚國前一個“與”后一個“與”2、其①楚有士申鳴者,在家而養(yǎng)其父其②棄父而死,其可乎其(三)將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文(6分)1、今既去父事君,得無死其難乎2、今以兵圍我,吾為之奈何3、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C2、D3、C4、A5、A6、B7、C、8、B、9、A10、C二、多項選擇題1、AC2、CD3、CDE4、CDE5、BD6、ADE7、ABC 8、ABCD9、BCE10、ADE11、BDE 12、ABCD13、ABDE14、ACDE15、BC三、解釋題(一)解釋句子中加“”的詞。1、參加2、責(zé)罵3、消失4、用(二)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的意義(1)文首:花腦袋。喙:鳥獸的嘴。(2)言交:呼叫。(3)堙:填塞。(4)逐走:竟走,賽跑。四、簡答題1、《說文解字》的作者是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收錄篆文9353個、重文1163個。按照部首排列,共540個部首。正文分為十四篇,書末的敘和目錄別為一篇,共十五篇。每篇又分為上下。書中在每一篆文下面先釋義,再分析形體結(jié)構(gòu),最后或說明讀若某?!墩f文解字》綜合研究了小篆、籀文和古文的形體結(jié)構(gòu),因形見義。根據(jù)它,可以上求造字的根源,下辨字體的變遷。它不但是研究甲骨文、金文的橋梁,而且也是當(dāng)前文字改革的重要依據(jù)?!墩f文解字》總結(jié)了漢代訓(xùn)詁學(xué)家對經(jīng)傳文字的訓(xùn)釋,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地分析字形考求本義的字典。它是研究先秦典籍中字義詞義必備的工具書。2、“饑”、“餓”二詞都表示饑餓,但是兩者的程度深淺輕重有所不同?!梆嚒笔且话愕酿I,即感到肚子空,想吃東西。如例句(1)、(2)皆為此義。“餓”是嚴(yán)重的餓,指的是根本沒有飯吃,或是長時間未進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脅?!梆嚒焙汀梆I”的區(qū)別,還可以通過這兩個詞在同一句中的對用看出來。如例句(3)“雖饑不餓”、例句(4)“寧一月饑,無一旬餓”,都可以明顯看出“饑”與“餓”詞義程度深淺輕重的不同。3、“恥”、“辱”作為抽象名詞,都表示聲譽上所受到的損害或可恥的事情;但是在用作動詞時,兩者的語法功能具有明顯的區(qū)別?!皭u”用作動詞時是意動用法,意思是以之為恥,其賓語一般是由動詞性詞語充當(dāng),表示對某種事情感到恥辱。如例句(1)、(2)、(3)中“恥”都是意動用法。“辱”用作動詞時是使動用法,意思是使之蒙受恥辱,其賓語一般是由名詞充當(dāng),是指稱人的。如例句(4)、(5)皆是。4、相同:①“之”、“焉”都是指示代詞。②“之”、“焉”都可以充當(dāng)及物動詞的賓語,如例②④。相異:①“之”可作定語,如例①;“焉”則不能。②“焉”字用在不及物動詞和形容詞謂語之后,相當(dāng)于“于是”,在句中作補語;“焉”常用在結(jié)尾,兼表提示性陳述語氣,如例③⑤。五、古文今譯題(一)(1)一同判決虞常。(2)又舉起劍來對他比劃著。(3)白白地讓自己的軀體去作野草的肥料。(4)干嘛要見你。(5)反而要使兩國君王互相攻打。(二)顏淵、子路在孔子身邊侍立??鬃诱f:“何不各自說說你們自己的志向?”子路說:“愿意有車馬乘坐,穿又輕又暖的皮衣,而且拿出來與朋友共同使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也不抱怨?!鳖仠Y說:“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弊勇罚坜D(zhuǎn)問]說:“愿意聽聽老師您的志向?!笨鬃诱f:“使年老的人們得到安康舒適,使朋友們互相得到信任,使年輕的孩子們得到關(guān)懷養(yǎng)護?!绷?、古文標(biāo)點題(一)凡治國令其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