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2蘇武傳 名師獲獎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2蘇武傳 名師獲獎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2蘇武傳 名師獲獎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2蘇武傳 名師獲獎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2蘇武傳 名師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武傳》教案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班固及《漢書》。

②積累重要的文言基礎知識。

③培養(yǎng)正確分析文言文內(nèi)容及準確概括文中觀點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反復誦讀,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并概括所寫內(nèi)容。

②鑒賞本文運用人物對話、細節(jié)描寫、對比烘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寫作技巧。

③把握文章的主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蘇武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和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品味歷史傳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審美價值。

教學重點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體會傳主的人格、精神。

2、評價傳主的功過和價值。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

疏通文言

整體感知一、導入新課

孔子云:“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確,艱難困苦中最能見出一個人的品性,滄海橫流中方顯出一個英雄的本色。面對人生窮途危難是卑躬屈膝還是傲骨在腰,這是一個涉及心靈的選擇。在這樣的選擇前,志士仁人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今天,就讓我們心懷虔誠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漢蘇武。(多媒體顯示課題《蘇武傳》,教師解說《蘇武傳》與《左傳》中“傳”)

二、整體感知

1、學生串讀課文,串讀過程中正音、把握節(jié)奏。2、學生參考課下注釋自讀并翻譯,確認重點詞義、句式,教師明確(多媒體顯示)

文言基礎知識集約

1)注音

①稍遷至栘中廄(

jiù

)監(jiān)。

②數(shù)(shuò

)通使相窺(kuī)觀。

③漢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幣遺(

wèi

)單于。

⑤后隨浞野侯沒(

mò)胡中。

⑥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

yānzhī

)歸漢。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附:此課本注音“yún”錯誤)

⑧擁眾數(shù)萬,馬畜(

chù

)彌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dī

)。

2)通假字

①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畔:通“叛”,背叛。

②與旃毛并咽之

旃:通“氈”,毛織品。

③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無”,沒有。

⑤信義安所見乎

見:通“現(xiàn)”,顯現(xiàn)。

⑥法令亡常

亡:通“無”,沒有。另: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

亡:通“無”,沒有。

⑦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無”,沒有。

⑧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訣別。

⑨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經(jīng)。

⑩與武決去決:通“訣”。

3)古今異義

①漢亦留之以相當

古義:抵押。今義:正在(某時某地)。

②皆為陛下所成就

古義:提拔。今義:業(yè)績。

③我丈人行也。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

④欲因此時降武。古義:趁這時。今義:相當于所以。

⑤獨有女弟二人

古義:妹妹。今義: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且陛下春秋高

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或指季節(jié)。

⑦武等實在

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⑧稍遷至栘中廄監(jiān)

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

古義:送給。今義:丟失、落下。

⑩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

古義:正當、適逢。今義:聚會、集合。

4)詞類活用

①意動用法

單于壯其節(jié)

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壯。

誠甘樂之

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②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動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兩主

斗:使動用法,使……爭斗。

(4)單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動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③名詞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詞做動詞,下。

(2)羝乳乃得歸

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3)杖漢節(jié)牧羊

杖:名詞做動詞,拄著。

(4)武能網(wǎng)紡繳,檠弓弩

網(wǎng)、檠

:名詞做動詞,結(jié)網(wǎng)、用檠矯正弓弩。

(5)惠等哭,輿歸營

輿:名詞做動詞,抬。

(6)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者漢匈奴使”。

(2)為降虜于蠻夷。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于蠻夷為降虜”。

(3)何以女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見女為”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②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漢所望也。

(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動句

(1)見犯乃死,重負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

(3)皆為陛下所成就3.走近作者

1)班固,字孟堅,東漢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少年時就能作文誦詩賦,長大后博覽群書。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隨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為中護軍。后來,班固因竇憲專權受到株連,死于獄中,時年61歲。那時,《漢書》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寫成,后由妹妹班昭和馬續(xù)補寫而成?!稘h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體斷代史,是古代傳記文學名著,其中還收錄了西漢大量的辭賦和散文,有總集的性質(zhì)。

2)復習歸納史書的形式

編年體: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記載史事的史書。

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蹲髠鳌罚ㄗ笄鹈鳎顿Y治通鑒》(司馬光)

國別體:以國家為編排順序記載史事的史書。

例:《國語》——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戰(zhàn)國策》(劉向)

紀傳體:以為人物立傳記的方式記敘史實的史書。

例:《史記》(司馬遷)——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稘h書》(班固)——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后漢書》(范曄)——紀傳體斷代史。

4、蘇武出使匈奴的背景

漢民族興起于戰(zhàn)國時期,強盛于秦末漢初。秦漢之際,匈奴貴族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勢力范圍不斷擴大。文帝、景帝時代,漢一朝采取和親政策來加強民族聯(lián)系。武帝時,漢一朝力量逐漸增強,多次與匈奴作戰(zhàn),取得了幾次勝利后,轉(zhuǎn)而重視結(jié)盟,指望解除匈奴對漢一朝的威脅。恰好匈奴單于有意示好,漢朝也想趁機和解,于是派蘇武出使與匈奴修好。

三、整體感知,思考:課文記敘了蘇武的哪幾件事情?表現(xiàn)了蘇武的什么品性?

明確:課文先后記敘了蘇武的兩次自刎、兩次反勸降和北海牧羊幾件事,表現(xiàn)了蘇武堅定的信念、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表現(xiàn)了蘇武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的大丈夫氣節(jié)。

第二課時

一、導入

“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边@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知道要死了表現(xiàn)得很勇敢,不是死亡本身是難事,而是處于死亡的境況之下是很難的,也就是怎樣對待這個死才是難事。蘇武又是怎樣面對死亡的呢?本節(jié)課,我們將進一步體會蘇武的錚錚鐵骨、拳拳愛國心以及作者如何用高超的手法來體現(xiàn)他的這種精神氣節(jié)。請大家合作探究,細心研習課文。二、分組討論,研讀文本。

全班分為四大組,每組探討一個問題。

第一大組:用短語形式給每個自然段擬小標題,在此基礎上理出文章思路。

第二大組:比較衛(wèi)律、李陵勸降的章節(jié),并體會文章對比藝術手法的作用。

第三大組:思考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并想想蘇武先欲自殺后設法存活是否矛盾。第四大組:課后練習三,讀李陵作《答蘇武書》并結(jié)合課文談談對蘇武這一歷史人物的認識。

明確:【第一大組】:小標題

①武至匈奴,單于受贈

②緱王謀反,張勝知之

③謀反未果,欲殺漢使

④舍生取義,匈奴急醫(yī)

⑤衛(wèi)律勸降,蘇武不屈

⑥北海牧羊,貧賤不移

⑦李陵勸降,巋然不動

⑧李陵再勸,忠誠如一

⑨漢匈和親,請還蘇武

⑩艱險盡嘗,發(fā)白歸漢

文章思路:本文是人物傳記,以時間為經(jīng)、事跡為緯,可分為三部分,依次為出使匈奴、二次自殺、衛(wèi)律逼誘降、北海牧羊、李陵牧羊、發(fā)白歸漢,生動刻畫了一個愛國志士的形象。

【第二大組】:衛(wèi)律勸降,語言直露,驚心動魄。首先以劍斬虞常和“相坐”的罪名脅迫蘇武。而蘇武很沉穩(wěn)地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回擊:“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維護了國家的聲譽,并且在衛(wèi)律“舉劍擬之”時巍然不動。衛(wèi)律見威脅無效,轉(zhuǎn)以榮華富貴利誘蘇武。蘇武卻趁此機會反守為攻,力斥衛(wèi)律叛國降敵的可恥,宣揚國家力量的強大。酣暢淋漓!既使衛(wèi)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輕易加害于他。

李陵勸降,攻心為上。他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處處為蘇武著想,又輔之以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勸降具有很大的說服力,再加二者深厚的關系,這時候,只要蘇武的思想稍有一點雜念,精神就會立即崩潰。蘇武的斷然拒絕卻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奪目。李陵的勸降及蘇武的沉著應對進一步提升了蘇武的精神境界。而且李陵的流淚和悲慨也襯托出蘇武高風亮節(jié)的感人力量。

對比手法。作者以賣國求榮的衛(wèi)律、意志不堅的張勝、懦弱痛苦的李陵來對比蘇武。他們反復無常的態(tài)度更鮮明地表現(xiàn)出蘇武持志如一、堅貞不移的高貴品質(zhì)。衛(wèi)律勸降時,采用了威脅手段:舉劍欲擊。面對生死存亡的考驗,張勝請降,而“武不動”;面對榮華富貴的誘惑,衛(wèi)律自以為得計了,而“武不應”。同樣是家庭慘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絕望了,蘇武卻仍然一片赤誠。

【第三大組】:寫史一般要力求冷靜、客觀地反映事實。班固在信守“史家”筆法不虛構、不溢美的前提下,則是飽含深情地以細節(jié)描寫含蓄表達了對蘇武高尚人格的敬佩仰慕之情。細節(jié)如在匈奴把蘇武囚禁大窖,并且斷絕食物供給時,蘇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流放北海,廩食不至時,蘇武“掘野鼠去屮實而食之”,頑強求生?!罢葷h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又如在蘇武回國時,是“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睙o限滄桑!這些最具感染力的細節(jié),充分表現(xiàn)出蘇武過人的意志、韌勁和忠誠。至于蘇武先欲自殺后設法存活并不矛盾,只是不同情形下的反抗方式。前以自刎表示為國雪恥和決不投降的決心,后以存活來捍衛(wèi)國家尊嚴。

【第四大組】:1)李陵在衡量人生價值時是以個人利益得失為標準的,而蘇武則以國家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蘇武明知漢武帝的刻薄寡恩,還是要歸漢,是因為在他心中,君國一家,他抵死也要作漢臣,其實是忠于祖國。所以,漢帝給他多少賞賜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終于完成了使命,維護了國家民族的尊嚴。這樣,兩個人的境界高下便很分明了,更能說明蘇武的偉大。

2)在其他人看來,蘇武是值得敬佩的,這是要肯定的。但我也反對,因為他傻。為什么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不可能出現(xiàn)蘇武這樣的人,因為這個社會是現(xiàn)實的。蘇武是令人敬佩的,他傲人的骨氣,令單于折服;他赤膽的愛國心,令我顫抖;他堅定的信念,讓我們嘆服??墒?,在這個社會,你的赤膽忠心比得過那俗氣但實在的錢嗎?比得過庸俗但確切存在的權力嗎?只是一味的忠誠,只是一味的堅持,你能得到的東西有多少。是,我不能否認正是因為他的氣節(jié)才使人們記住了他,正是他的赤膽忠心才使他更偉大。但試想想若不是漢朝向單于要人,若不是?;萋斆饔钟卸嗌偃酥浪兀砍嗄懼倚墓倘恢匾?,連自己生命都不能保證的人有什么資格談堅持呢?李陵固然懦弱,但他看得清現(xiàn)實,他的背棄固然令人憤怒,但請問現(xiàn)在的多少的會學習蘇武,放棄金錢,權力。這不正才是真正的人性嗎?李陵背棄的同時他也充分考慮了自己的處境,若是你,或許連想都不想就投降。不能否認,因為我們是普通人,但社會中存在的就是普通人。三、總結(jié)

我們評價歷史人物無疑要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去評價,而不能超越人物所處的歷史年代。蘇武作為漢朝的和平友好的使者出使匈奴,面對“擁眾數(shù)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的誘惑,他心志不亂;面對“絕不飲食”的苦難的磨礪,他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這是一種堅持,這堅持叫力量,這力量叫精神!這更是一種氣節(jié)!寧折不彎!我們的民族自古便有這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仁人志士。譬如東周時趙相趙盾指使趙穿刺殺晉靈公,太史董狐秉筆直書。后齊相崔杼指使部下殺齊莊公,太史伯秉筆直書,其弟仲、叔、季亦然。伯、仲、叔先后被殺,季依然不改,崔杼只好作罷。董狐、伯、仲、叔、季、蘇武,這氣節(jié)一脈相承,共同凝聚為一座精神的長城,護衛(wèi)起我們民族的一片天。

同時,今天當很多人像李陵一樣感嘆“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而難得糊涂時,兩千多年前的他——大漢蘇武依然堅定信念,踐行信念。他是如此認認真真兢兢業(yè)業(yè)地活著,用心用力,純粹而極致。他的堅守使生命有了沉甸甸的重量。他本可以對自己不那么殘忍,但他用堅守一筆一筆地鐫刻生命。他告訴我們生命原來需要一種精氣神,至大至剛!生命原來可以如此純粹!【附】關于氣節(jié)的名句

(1)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