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章特殊三角形一、選擇題1.下列各圖中,∠1大于∠2的是()A. B. C. D.2.等腰三角形的一條邊長為6,另一邊長為13,則它的周長為()A.25 B.25或32 C.32 D.193.若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80°,則它的底角度數(shù)為()A.80° B.50° C.40° D.20°4.若等腰三角形有兩條邊的長度為3和1,則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A.5 B.7 C.5或7 D.65.如圖,在△ABC中,∠B=∠C,AB=5,則AC的長為()A.2 B.3 C.4 D.5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4,另一邊長為8,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A.16 B.20或16 C.20 D.127.如圖,△ABC中,AB=AC,∠B=70°,則∠A的度數(shù)是()A.70° B.55° C.50° D.40°8.如圖,在△ABC中,AB=AC,DE∥BC,∠ADE=48°,則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A.∠B=48° B.∠AED=66° C.∠A=84° D.∠B+∠C=96°9.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4,8,則它的周長為()A.12 B.16 C.20 D.16或2010.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6,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A.12 B.15 C.12或15 D.1811.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80°,則它頂角的度數(shù)是()A.80° B.80°或20° C.80°或50° D.20°12.如圖,△ABC中,AB=AC,∠A=36°,BD是AC邊上的高,則∠DBC的度數(shù)是()A.18° B.24° C.30° D.36°13.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長為20cm,則AB邊的取值范圍是()A.1cm<AB<4cm B.5cm<AB<10cm C.4cm<AB<8cm D.4cm<AB<10cm1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內(nèi)角為40°,則另外兩個內(nèi)角分別是()A.40°,100° B.70°,70°C.40°,100°或70°,70° D.以上答案都不對15.已知△ABC的周長為13,且各邊長均為整數(shù),那么這樣的等腰△ABC有()A.5個 B.4個 C.3個 D.2個16.如圖,在△ABC中,AB=AC,且D為BC上一點,CD=AD,AB=BD,則∠B的度數(shù)為()A.30° B.36° C.40° D.45°17.如圖,在第1個△A1BC中,∠B=30°,A1B=CB;在邊A1B上任取一點D,延長CA1到A2,使A1A2=A1D,得到第2個△A1A2D;在邊A2D上任取一點E,延長A1A2到A3,使A2A3=A2E,得到第3個△A2A.()n?75° B.()n﹣1?65° C.()n﹣1?75° D.()n?85°1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a、b,且a、b滿足+(2a+3b﹣13)2=0,則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A.7或8 B.6或1O C.6或7 D.7或1019.等腰三角形一條邊的邊長為3,它的另兩條邊的邊長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2x+k=0的兩個根,則k的值是()A.27 B.36 C.27或36 D.18二、填空題20.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6,其一邊長為6,則另兩邊為.21.在等腰△ABC中,AB=AC,∠A=50°,則∠B=.2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與另一腰的夾角為36°,則該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數(shù)為.23.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1和2,其周長為.24.如圖,在△ABC中,AB=AC,AD⊥BC于點D,若AB=6,CD=4,則△ABC的周長是.25.如圖,在△ABC中,∠C=40°,CA=CB,則△ABC的外角∠ABD=°.26.如圖,在等腰三角形紙片ABC中,AB=AC,∠A=50°,折疊該紙片,使點A落在點B處,折痕為DE,則∠CBE=°.27.如圖,在△ABC中,AB=AC,∠A=40°,點D在AC上,BD=BC,則∠ABD的度數(shù)是°.28.如圖,在等腰△ABC中,AB=AC,AD⊥BC,若∠BAD=20°,則∠BAC=度.29.如圖,在等腰△ABC中,AB=AC,∠A=36°,BD⊥AC于點D,則∠CBD=.30.如圖,在Rt△ABC中,D,E為斜邊AB上的兩個點,且BD=BC,AE=AC,則∠DCE的大小為(度).
第2章特殊三角形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1.下列各圖中,∠1大于∠2的是()A. B. C. D.【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對頂角、鄰補角;平行公理及推論;平行線的性質.【分析】根據(jù)等邊對等角,對頂角相等,平行線的性質,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與它不相鄰的內(nèi)角對各選項分析判斷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AB=AC,∴∠1=∠2,故本選項錯誤;B、∠1=∠2(對頂角相等),故本選項錯誤;C、根據(jù)對頂角相等,∠1=∠3,∵a∥b,∴∠2=∠3,∴∠1=∠2,故本選項錯誤;D、根據(jù)三角形的外角性質,∠1>∠2,故本選項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等邊對等角,對頂角相等,平行線的性質,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與它不相鄰的內(nèi)角的性質,熟記各性質是解題的關鍵.2.等腰三角形的一條邊長為6,另一邊長為13,則它的周長為()A.25 B.25或32 C.32 D.19【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三邊關系.【分析】因為已知長度為6和13兩邊,沒有明確是底邊還是腰,所以有兩種情況,需要分類討論.【解答】解:①當6為底時,其它兩邊都為13,6、13、13可以構成三角形,周長為32;②當6為腰時,其它兩邊為6和13,∵6+6<13,∴不能構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32.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已知沒有明確腰和底邊的題目一定要想到兩種情況,分類進行討論,還應驗證各種情況是否能構成三角形進行解答,這點非常重要,也是解題的關鍵.3.若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80°,則它的底角度數(shù)為()A.80° B.50° C.40° D.20°【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分析】根據(jù)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列式進行計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80°,∴它的底角度數(shù)為(180°﹣80°)=50°.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的性質,是基礎題.4.若等腰三角形有兩條邊的長度為3和1,則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A.5 B.7 C.5或7 D.6【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三邊關系.【分析】因為已知長度為3和1兩邊,沒由明確是底邊還是腰,所以有兩種情況,需要分類討論.【解答】解:①當3為底時,其它兩邊都為1,∵1+1<3,∴不能構成三角形,故舍去,當3為腰時,其它兩邊為3和1,3、3、1可以構成三角形,周長為7.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已知沒有明確腰和底邊的題目一定要想到兩種情況,分類進行討論,還應驗證各種情況是否能構成三角形進行解答,這點非常重要,也是解題的關鍵.5.如圖,在△ABC中,∠B=∠C,AB=5,則AC的長為()A.2 B.3 C.4 D.5【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分析】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得AB=AC,繼而得出AC的長.【解答】解:∵∠B=∠C,∴AB=AC=5.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底邊上的兩底角相等.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4,另一邊長為8,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A.16 B.20或16 C.20 D.12【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三邊關系.【分析】因為已知長度為4和8兩邊,沒由明確是底邊還是腰,所以有兩種情況,需要分類討論.【解答】解:①當4為底時,其它兩邊都為8,4、8、8可以構成三角形,周長為20;②當4為腰時,其它兩邊為4和8,∵4+4=8,∴不能構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20.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已知沒有明確腰和底邊的題目一定要想到兩種情況,分類進行討論,還應驗證各種情況是否能構成三角形進行解答,這點非常重要,也是解題的關鍵.7.如圖,△ABC中,AB=AC,∠B=70°,則∠A的度數(shù)是()A.70° B.55° C.50° D.40°【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分析】根據(jù)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列式進行計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AC,∠B=70°,∴∠A=180°﹣2∠B=180°﹣2×70°=40°.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主要利用了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的性質.8.如圖,在△ABC中,AB=AC,DE∥BC,∠ADE=48°,則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A.∠B=48° B.∠AED=66° C.∠A=84° D.∠B+∠C=96°【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平行線的性質.【分析】根據(jù)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分別求出各角的度數(shù)即可進行選擇.【解答】解:A、∵DE∥BC,∠ADE=48°,∴∠B=∠ADE=48°故A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AB=AC,∴∠C=∠B=48°,∵DE∥BC,∴∠AED=∠C=48°,故B選項錯誤,符合題意;C、∠A=180°﹣∠B﹣∠C=180°﹣48°﹣48°=84°,故C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B+∠C=48°+48°=96°,故D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平行線的性質,是基礎題,熟記性質是解題的關鍵.9.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4,8,則它的周長為()A.12 B.16 C.20 D.16或20【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三邊關系.【分析】由于題中沒有指明哪邊是底哪邊是腰,則應該分兩種情況進行分析.【解答】解:①當4為腰時,4+4=8,故此種情況不存在;②當8為腰時,8﹣4<8<8+4,符合題意.故此三角形的周長=8+8+4=20.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邊關系,解答此題時注意分類討論,不要漏解.10.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6,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A.12 B.15 C.12或15 D.18【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三邊關系.【分析】因為已知長度為3和6兩邊,沒有明確是底邊還是腰,所以有兩種情況,需要分類討論.【解答】解:①當3為底時,其它兩邊都為6,3、6、6可以構成三角形,周長為15;②當3為腰時,其它兩邊為3和6,∵3+3=6=6,∴不能構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15.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已知沒有明確腰和底邊的題目一定要想到兩種情況,分類進行討論,還應驗證各種情況是否能構成三角形進行解答,這點非常重要,也是解題的關鍵.11.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80°,則它頂角的度數(shù)是()A.80° B.80°或20° C.80°或50° D.20°【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專題】分類討論.【分析】分80°角是頂角與底角兩種情況討論求解.【解答】解:①80°角是頂角時,三角形的頂角為80°,②80°角是底角時,頂角為180°﹣80°×2=20°,綜上所述,該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度數(shù)為80°或20°.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的性質,難點在于要分情況討論求解.12.如圖,△ABC中,AB=AC,∠A=36°,BD是AC邊上的高,則∠DBC的度數(shù)是()A.18° B.24° C.30° D.36°【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分析】根據(jù)已知可求得兩底角的度數(shù),再根據(jù)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不難求得∠DBC的度數(shù).【解答】解:∵AB=AC,∠A=36°,∴∠ABC=∠ACB=72°∵BD是AC邊上的高,∴BD⊥AC,∴∠DBC=90°﹣72°=18°.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會綜合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進行答題,此題難度一般.13.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長為20cm,則AB邊的取值范圍是()A.1cm<AB<4cm B.5cm<AB<10cm C.4cm<AB<8cm D.4cm<AB<10cm【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三角形三邊關系.【分析】設AB=AC=x,則BC=20﹣2x,根據(jù)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即可得出結論.【解答】解:∵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長為20cm,∴設AB=AC=xcm,則BC=(20﹣2x)cm,∴,解得5cm<x<10cm.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熟知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是解答此題的關鍵.1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內(nèi)角為40°,則另外兩個內(nèi)角分別是()A.40°,100° B.70°,70°C.40°,100°或70°,70° D.以上答案都不對【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專題】分類討論.【分析】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分兩種情況討論:(1)另外兩個內(nèi)角有一個內(nèi)角是40°;(2)另外兩個內(nèi)角都不是40°;根據(jù)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求出另外兩個內(nèi)角分別是多少度即可.【解答】解:(1)另外兩個內(nèi)角有一個內(nèi)角是40°時,另一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是:180°﹣40°﹣40°=100°,∴另外兩個內(nèi)角分別是:40°,100°;(2)另外兩個內(nèi)角都不是40°時,另外兩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相等,都是:(180°﹣40°)÷2=140°÷2=70°∴另外兩個內(nèi)角分別是:70°,70°.綜上,可得另外兩個內(nèi)角分別是:40°,100°或70°,70°.故選:C.【點評】(1)此題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應用,考查了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要熟練掌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①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相互重合.(2)此題還考查了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的應用,要熟練掌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15.已知△ABC的周長為13,且各邊長均為整數(shù),那么這樣的等腰△ABC有()A.5個 B.4個 C.3個 D.2個【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三邊關系.【分析】由已知條件,根據(jù)三角形三邊的關系,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結合邊長是整數(shù)進行分析.【解答】解:周長為13,邊長為整數(shù)的等腰三角形的邊長只能為:3,5,5;或4,4,5;或6,6,1,共3個.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所構成的等腰三角形的三邊必須滿足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解答本題時要進行多次的嘗試驗證.16.如圖,在△ABC中,AB=AC,且D為BC上一點,CD=AD,AB=BD,則∠B的度數(shù)為()A.30° B.36° C.40° D.45°【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分析】求出∠BAD=2∠CAD=2∠B=2∠C的關系,利用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求∠B,【解答】解:∵AB=AC,∴∠B=∠C,∵AB=BD,∴∠BAD=∠BDA,∵CD=AD,∴∠C=∠CAD,∵∠BAD+∠CAD+∠B+∠C=180°,∴5∠B=180°,∴∠B=36°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題的關鍵是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得出∠BAD=2∠CAD=2∠B=2∠C關系.17.如圖,在第1個△A1BC中,∠B=30°,A1B=CB;在邊A1B上任取一點D,延長CA1到A2,使A1A2=A1D,得到第2個△A1A2D;在邊A2D上任取一點E,延長A1A2到A3,使A2A3=A2E,得到第3個△A2A.()n?75° B.()n﹣1?65° C.()n﹣1?75° D.()n?85°【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專題】規(guī)律型.【分析】先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求出∠BA1C的度數(shù),再根據(jù)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分別求出∠DA2A1,∠EA3A2及∠FA4A【解答】解:∵在△CBA1中,∠B=30°,A1B=CB,∴∠BA1C==75°,∵A1A2=A1D,∠BA1C是△A1∴∠DA2A1=∠BA1C=同理可得,∠EA3A2=()2×75°,∠FA4A3=()3∴第n個三角形中以An為頂點的內(nèi)角度數(shù)是()n﹣1×75°.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質,根據(jù)題意得出∠DA2A1,∠EA3A2及∠FA41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a、b,且a、b滿足+(2a+3b﹣13)2=0,則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A.7或8 B.6或1O C.6或7 D.7或10【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非負數(shù)的性質:偶次方;非負數(shù)的性質:算術平方根;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三角形三邊關系.【分析】先根據(jù)非負數(shù)的性質求出a,b的值,再分兩種情況確定第三邊的長,從而得出三角形的周長.【解答】解:∵+(2a+3b﹣13)2=0,∴,解得,當a為底時,三角形的三邊長為2,3,3,則周長為8;當b為底時,三角形的三邊長為2,2,3,則周長為7;綜上所述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7或8.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非負數(shù)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基礎知識要熟練掌握.19.等腰三角形一條邊的邊長為3,它的另兩條邊的邊長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2x+k=0的兩個根,則k的值是()A.27 B.36 C.27或36 D.18【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專題】分類討論.【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3為底或腰不能確定,故應分兩種情況進行討論:①當3為腰時,其他兩條邊中必有一個為3,把x=3代入原方程可求出k的值,進而求出方程的另一根,再根據(jù)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判斷是否符合題意即可;②當3為底時,則其他兩條邊相等,即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由△=0可求出k的值,再求出方程的兩個根進行判斷即可.【解答】解:分兩種情況:①當其他兩條邊中有一個為3時,將x=3代入原方程,得32﹣12×3+k=0,解得k=27.將k=27代入原方程,得x2﹣12x+27=0,解得x=3或9.3,3,9不能夠組成三角形,不符合題意舍去;②當3為底時,則其他兩條邊相等,即△=0,此時144﹣4k=0,解得k=36.將k=36代入原方程,得x2﹣12x+36=0,解得x=6.3,6,6能夠組成三角形,符合題意.故k的值為36.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及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在解答時要注意分類討論,不要漏解.二、填空題20.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6,其一邊長為6,則另兩邊為6,4或5,5.【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三邊關系.【分析】此題分為兩種情況:6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或6是等腰三角形的底邊.然后進一步根據(jù)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進行分析能否構成三角形.【解答】解:當腰是6時,則另兩邊是4,6,且4+6>6,滿足三邊關系定理;當?shù)走吺?時,另兩邊長是5,5,5+5>6,滿足三邊關系定理,故該等腰三角形的另兩邊為:6,4或5,5.故答案為:6,4或5,5.【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應從邊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難度適中.21.(2023?濱州)在等腰△ABC中,AB=AC,∠A=50°,則∠B=65°.【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分析】根據(jù)等腰三角形性質即可直接得出答案.【解答】解:∵AB=AC,∴∠B=∠C,∵∠A=50°,∴∠B=(180°﹣50°)÷2=65°.故答案為:65°.【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理解和掌握,此題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2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與另一腰的夾角為36°,則該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數(shù)為63°或27°.【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專題】分類討論.【分析】分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兩種情況,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即可求出它的底角的度數(shù).【解答】解:在三角形ABC中,設AB=AC,BD⊥AC于D.①若是銳角三角形,∠A=90°﹣36°=54°,底角=(180°﹣54°)÷2=63°;②若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BAC=36°+90°=126°,此時底角=(180°﹣126°)÷2=27°.所以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數(shù)是63°或27°.故答案為:63°或27°.【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的理解和應用,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23.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1和2,其周長為5.【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三邊關系.【分析】根據(jù)題意,要分情況討論:①1是腰;②1是底.必須符合三角形三邊的關系,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解答】解:①若1是腰,則另一腰也是1,底是2,但是1+1=2,故不能構成三角形,舍去.②若1是底,則腰是2,2.1,2,2能夠組成三角形,符合條件.成立.故周長為:1+2+2=5.故答案為:5.【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邊關系,涉及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長,不能盲目地將三邊長相加起來,而應養(yǎng)成檢驗三邊長能否組成三角形的好習慣,把不符合題意的舍去.24.如圖,在△ABC中,AB=AC,AD⊥BC于點D,若AB=6,CD=4,則△ABC的周長是20.【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專題】幾何圖形問題.【分析】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得BD=CD,再求出△ABC的周長.【解答】解:∵在△ABC中,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又∵AD⊥BC于點D∴BD=CD∵AB=6,CD=4∴△ABC的周長=6+4+4+6=20.故答案為:20.【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一定要熟練掌握等腰三角形中的三線合一.25.如圖,在△ABC中,∠C=40°,CA=CB,則△ABC的外角∠ABD=110°.【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分析】先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求出∠A,再根據(jù)三角形的外角等于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的和,進行計算即可.【解答】解:∵CA=CB,∴∠A=∠ABC,∵∠C=40°,∴∠A=70°∴∠ABD=∠A+∠C=110°.故答案為:110.【點評】此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用到的知識點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的和.26.如圖,在等腰三角形紙片ABC中,AB=AC,∠A=50°,折疊該紙片,使點A落在點B處,折痕為DE,則∠CBE=15°.【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翻折變換(折疊問題).【分析】由AB=AC,∠A=50°,根據(jù)等邊對等角及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可求得∠ABC的度數(shù),又由折疊的性質,求得∠ABE的度數(shù),繼而求得∠CBE的度數(shù).【解答】解:∵AB=AC,∠A=50°,∴∠ACB=∠ABC=(180°﹣50°)=65°,∵將△ABC折疊,使點A落在點B處,折痕為DE,∠A=50°,∴∠ABE=∠A=50°,∴∠CBE=∠ABC﹣∠ABE=65°﹣50°=15°.故答案為:15.【點評】此題考查了折疊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此題難度適中,注意掌握折疊前后圖形的對應關系,注意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應用.27.如圖,在△ABC中,AB=AC,∠A=40°,點D在AC上,BD=BC,則∠ABD的度數(shù)是30°.【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專題】幾何圖形問題.【分析】根據(jù)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求出∠ABC=∠C,再求出∠CBD,然后根據(jù)∠ABD=∠ABC﹣∠CBD代入數(shù)據(jù)計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AC,∠A=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口檢修合同范本
- 加工定制合同范本
- 雙橋區(qū)短途配送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文
- 公司股權轉讓合同范本
- 勞務住宿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老版
- 書購書合同范本
- 保潔解除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勞務派遣終止合同范本
- 【人教版化學】必修1 知識點默寫小紙條(答案背誦版)
- 危險化學品目錄(2024版)
- 腦卒中-腦卒中的康復治療
- 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合規(guī)風險管理暫行辦法
- 看圖寫話我是乖孩子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
- 油管、套管等規(guī)格對照表
- IEST-RP-CC0053
- 模糊邏輯與模糊推理
- 玉米收割機的設計(機械CAD圖紙)
- 更高更妙的物理《摩擦角與自鎖現(xiàn)象》精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