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15參耆救元湯_壽世保元卷五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參耆救元湯_壽世保元卷五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17組成: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17功效:腎水枯竭,不能運上,作消渴,恐生癰疽。 17來源:《壽世保元》卷五。 17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17相似度100%:耆參五味湯 17組成:人參、五味子、粉草(炙)、麥門冬、黃耆各等分。 17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17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 17功效:消渴后,虛熱留滯,結(jié)成癰疽。 17來源:《普濟方》卷一八○引《如宜方》。 173. 相似度100%:五味子湯 171兩,黃耆(炒)321兩,粉草(炙)5錢。 17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17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 17功效:癰疽,腎水枯涸,口燥舌干。 17來源:《外科精要》卷下。 17相似度67%:麥門冬飲子 17組成:黃耆1錢,麥門冬5分,當歸身5分,生地黃5分,人參5分,五味子10個。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18加:當歸身、生地黃 184.4. 減:粉草 18功效:吐血久不愈。 18來源:《蘭室秘藏》卷中。 18相似度60%:生脈散合甘桔湯 18組成:人參1錢,麥門冬2錢,五味子10粒,苦梗1錢,甘草減半。 18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18加:苦梗、甘草 18減:黃耆、粉草 18功效:久嗽肺虛。 18來源:《幼科發(fā)揮》卷四。 18相似度60%:調(diào)元生脈散 18組成:黃芩、人參、麥門冬、甘草、五味子。 18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18加:黃芩、甘草 18減:黃耆、粉草 18功效:小兒傷暑發(fā)熱,身熱,自汗,作渴,昏睡,手足冷。 19來源:《片玉心書》卷五。 19相似度60%:麥門冬湯 19組成:麥門冬(去心,焙)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人參半兩,黃耆(銼,炒)半兩。 19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197.3. 加:前胡 19減:粉草、五味子 19功效:虛勞煩躁,夜不得眠,少氣,翕翕微熱,口干減食。 19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 198. 相似度60%:人參湯 19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五味子(炒)1兩,石膏(碎)1兩,甘草(炙)半兩。 19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19加:石膏、甘草 19減:黃耆、粉草 19功效:傷寒下后;發(fā)熱煩渴。 19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三。 19相似度60%:麥門冬散 191兩(去心),11兩(去蘆頭),1兩(炙微赤,銼),石膏2兩。 20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0加:甘草、石膏 20減:黃耆、粉草 20功效:時氣壯熱煩渴。 20來源:《圣惠》卷十六。 2010. 相似度60%:附子散 201兩,茯苓(白者)27錢以上重者(炮,去皮臍),粉草1兩,黃耆1兩(鹽炙)。 20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0加:茯苓、附子 20減:麥門冬、五味子 20功效:男、婦、小兒唇青面黃,肚里冷疼,引牽小腹,以至翻胃換食,嘔吐,口苦舌干,少寤多寐,腳手牽掣,不拘年日遠近,一切脾冷病。 來源:《醫(yī)學綱目》卷二十二引《本事》。 2011. 相似度60%:固元湯 20組成:人參5錢,五味子5錢,黃耆2錢,甘草2錢,棗仁2錢。 20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0加:甘草、棗仁 21減:粉草、麥門冬 21功效:元氣不足,以致血汗。 21來源:《玉案》卷四。 21相似度60%:人參黃耆散 21組成:人參5錢,黃耆5錢,楊芍藥5錢,粉草3錢。 21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1加:楊芍藥 21減:麥門冬、五味子 21功效:發(fā)熱,自汗,虛煩。 21來源:《得效》卷十一。 21相似度60%:ft芋丸 21組成:ft芋(銼)1兩,五味子(凈揀)3分,黃耆(細銼)1兩,白術(shù)3兩,人參1兩。 21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1加:ft芋、白術(shù) 21減:粉草、麥門冬 21功效: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 21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六。 2214. 相似度60%:人參散 22組成:人參、白茯苓、黃耆(蜜炙)、甘草、五味子各等分。 22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2加:白茯苓、甘草 22減:粉草、麥門冬 22功效:腸風臟毒。 22來源:《普濟方》卷三十八引《家藏經(jīng)驗方》。 22相似度60%:五味麥門冬湯 22組成:麥門冬(去心)111兩,甘草(炙)1兩,石膏(碎)1兩。 22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2加:甘草、石膏 22減:黃耆、粉草 22功效:傷寒下后,煩熱口渴。 22來源:《外臺》卷二引《深師方》。 22相似度60%:參耆附子回陽湯 22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當歸5錢,附子1兩,粉草2錢。 22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3加:當歸、附子 23減:麥門冬、五味子 23功效:暴厥,忽然仆倒,脈脫厥逆。 23來源:《雜病廣要》引《醫(yī)宗說約》。 23相似度60%:五味子湯 23組成:人參1分,五味子半兩,麥門冬(去心)1分,杏仁(去皮尖)1分,橘皮(去白)1分。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3加:杏仁、橘皮 23減:黃耆、粉草 23功效:傷寒、痘疹、產(chǎn)后等見氣虛喘促咳嗽,脈伏而厥者。 23來源:《活人書》卷十七。 23相似度60%:五味子湯 23組成:五味子1錢半,人參1錢,麥門冬2錢,杏仁2錢。 23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318.3. 加:杏仁 23減:黃耆、粉草 24功效:小兒痘疹收靨后喘促而厥。 24來源:《準繩_幼科》卷五。 24相似度60%:五味子湯 24組成:五味子、人參、麥門冬、陳皮各等分。 24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419.3. 加:陳皮 24減:黃耆、粉草 24功效:喘促脈大而厥。 24來源:《杏苑》卷七。 2420. 相似度60%:補氣湯 24組成:黃耆3兩(去蘆,蜜水炙),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麥門冬1兩(湯浸,去心),苦桔梗(去蘆,炒)1兩。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4加:甘草、苦桔梗 24減:粉草、五味子 24功效:肺虛少氣自汗。 24來源:《瑞竹堂方》卷一。 2421. 相似度60%:黃耆湯 25116463錢。25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5加:甘草、當歸 25減:粉草、麥門冬 25功效:風寒濕初發(fā),發(fā)熱及熱退后外汗內(nèi)悶,因熱血傷,氣失管攝,百脈動搖,有如蟲行,自踝骨有氣上升,相火上攻心,常煩悸頭重腦悶。 來源:《臞仙活人方_附錄》。 25相似度57%:黃耆益氣湯 25組成:人參、黃耆、白術(shù)、甘草、五味子、麥門冬、陳皮。 25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5加:白術(shù)、甘草、陳皮 2522.4. 減:粉草 25功效:陽厥氣虛,一名熱厥,上寒下熱。 25來源:《證治寶鑒》卷一。 2523. 相似度57%:黃耆湯 25組成:黃耆3兩,五味子2兩,人參2兩,麥門冬(去心,焙)2兩,桑根白皮2兩,枸杞1兩1分,熟干地黃(焙)1兩1分。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6加:桑根白皮、枸杞、熟干地黃 2623.4. 減:粉草 26功效:肺消,飲少溲多。 26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八。 26相似度57%:黃耆飲子 26組成:黃耆(銼)1兩,人參(去蘆頭)111兩,麥門冬(去心)1兩,當歸1兩,牡蠣1兩半(燒為粉)。 26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6加:生干地黃、當歸、牡蠣 2624.4. 減:粉草 26功效:產(chǎn)后體羸瘦,四肢少力,不思飲食,心神虛煩,汗出口干。 26來源:《圣惠》卷七十八。 26相似度57%:黃耆補肺湯 26151185分,枸杞子6分,熟地黃7分。 26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6加:桑白皮、枸杞子、熟地黃 2625.4. 減:粉草 27功效:虛勞嗽血。 27來源:《杏苑》卷五。 2726. 相似度57%:人參飲 27組成:黃耆(蜜炙)1錢半,人參1錢半,甘草(炙)7分,陳皮(去白)1錢,白術(shù)1錢2分,五味子20粒(打碎),麥門冬(去心)1錢。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7加:甘草、陳皮、白術(shù) 2726.4. 減:粉草 27功效:人遇勞倦,辛苦過多,即服此方,免生內(nèi)傷發(fā)熱之病。 27來源:《醫(yī)便》卷一。 27相似度57%:人參芍藥湯 2723311錢,黃耆1錢,五味子5個。 27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7加:當歸身、炙甘草、白芍藥 2727.4. 減:粉草 27功效:脾胃虛弱。氣促惟悴。 27來源:《脾胃論》卷下。 28相似度57%:人參養(yǎng)衛(wèi)湯 282錢,白術(shù)(炒)2錢,麥門冬(去心)2錢,黃耆(蜜炒)1錢半,陳皮1錢半,五味子10粒(研),炙甘草7分。 28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8加:白術(shù)、陳皮、炙甘草 2828.4. 減:粉草 28功效:勞役辛苦,用力過多,以致內(nèi)傷發(fā)熱,勞倦傷氣,發(fā)熱口渴,脈軟數(shù)者。 來源:《證治匯補》卷二。 28相似度57%:參耆益氣湯 2811120粒(捶碎),麥門冬(去心)1錢,陳皮1錢,炙甘草1錢。 28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8加:白術(shù)、陳皮、炙甘草 2829.4. 減:粉草 28功效:氣虛陽厥,脈伏,手足厥冷。 28來源:《準繩_類方》卷一。 28相似度57%:人參飲子 28組成:麥門冬2分,人參(去蘆)3分,當歸身3分,黃耆1錢,白芍藥1錢,甘草1錢,五味子5個。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9加:當歸身、白芍藥、甘草 2930.4. 減:粉草 29功效:脾胃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暑月衄血。 29來源:《蘭室秘藏》卷中。 29相似度50%:半夏飲子 29組成: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黃耆1兩,人參1兩(去蘆頭),黃芩半兩,麥門冬1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29加:半夏、黃芩、甘草 29減:粉草、五味子 297-8月,或因驚恐,或是傷寒煩熱,腹肚滿脹,氣促腰重。29來源:《圣惠》卷七十六。 2932. 相似度50%:貝母散 29組成:貝母(煨微黃)1兩,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1兩,生干地黃1兩,麥門冬(去心)1兩,人參(去蘆頭)1兩,黃耆(銼)1兩,五味子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0加:貝母、鹿角膠、生干地黃、甘草 3032.4. 減:粉草 30功效:妊?,肺損咳嗽,喘促不思食。 30來源:《圣惠》卷七十四。 3033. 相似度50%:補肺散 3022兩,人參(去蘆)11兩,黃耆1兩,五味子1兩。 30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0加:桑白皮、熟地黃、紫苑 30減:粉草、麥門冬 30功效:勞嗽。 30來源:《普濟方》卷二三一引《本事》。 3034. 相似度50%:黃耆散 30組成:黃耆3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地骨皮3分,人參1兩(去蘆頭),前胡1兩(去蘆頭)。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0加:甘草、地骨皮、前胡 30減:粉草、五味子 31功效:乳石發(fā)動,頭面虛熱,心胸痰飲,嘔逆,不下飲食。 31來源:《圣惠》卷三十八。 31相似度50%:赤茯苓散 31組成:赤茯苓1兩,白術(shù)1兩,麥門冬(去心)1兩,人參(去蘆頭)1兩,黃耆(銼)1兩,半夏半兩(湯浸7遍去滑)。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1加:赤茯苓、白術(shù)、半夏 31減:粉草、五味子 31功效:妊?10月,傷寒煩熱,吐逆,不欲飲食。 31來源:《圣惠》卷七十四。 3136. 相似度50%:葛根湯 31組成:葛根(銼)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黃耆半兩,人參3分。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1加:葛根、赤茯苓、甘草 31減:粉草、五味子 31功效:骨蒸煩渴,嘔不下食,四肢發(fā)熱。 31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32相似度50%:地骨皮飲子 32211兩(去蘆頭),2兩(去心),白龍骨1兩,黃耆1兩(銼)。 32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2加:地骨皮、生干地黃、白龍骨 32減:粉草、五味子 32功效:腎中虛熱,雖能食,小便數(shù)多,漸加瘦弱。 32來源:《圣惠》卷五十八。 3238. 相似度50%:柴胡散 321兩半(去苗),11兩(去心),人參1兩(去蘆頭),黃耆1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32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2加:柴胡、赤芍藥、甘草 32減:粉草、五味子 32功效:妊?阻病,頭疼,四肢少力,不思飲食,多睡少起。 32來源:《圣惠》卷七十五。 3239. 相似度50%:茯苓湯 32組成:白茯苓(去黑皮)3分,黃耆(銼)1兩半,芎藭1兩,桂(去粗皮)3分,麥門冬(去心,焙)1兩,五味子1兩。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3加:白茯苓、芎藭、桂 33減:人參、粉草 33功效:癰潰膿太多,里虛熱。 33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八。 33相似度50%:加減桑螵蛸散 3330枚(酥炙),1雙(酥炙),3兩(炙),麥門冬(去心)2兩半,五味子半兩,補骨脂(鹽酒炒)33兩,厚杜仲(鹽酒炒)3兩。 33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3加:桑螵蛸、鹿茸、補骨脂、厚杜仲 3340.4. 減:粉草 33功效:陽氣虛弱,小便頻數(shù),或遺溺。 33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3341. 相似度50%:磁石湯 33組成:磁石6兩(別搗如米粒,分為20貼,每煎時取1貼,綿裹),黃耆(細銼)1兩半,杜仲(去粗皮,炙)1兩半,人參1兩半,五味子1兩半,熟干地黃(焙)2兩。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4加:磁石、杜仲、熟干地黃 34減:粉草、麥門冬 34功效:消腎。小便白濁如凝脂,形體羸瘦。 34來源:《圣濟總錄》卷五十九。 34相似度50%:黃耆五味子散 341115分(炙),五味子5分,人參5分,白芍藥8分,桔梗8分。 34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4加:熟地黃、甘草、白芍藥、桔梗 3442.4. 減:粉草 34功效:咳血咯血成癆,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34來源:《杏苑》卷五。 34相似度50%:門冬清肺飲 34151115分(去蘆),麥門冬5分,當歸身3分,五味子3個。 34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5加:紫菀茸、白芍藥、甘草、當歸身 3543.4. 減:粉草 35功效:脾胃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勞傷氣虛,火旺嗽。 35來源:《內(nèi)外傷辨》卷中。 3544. 相似度50%:益氣丸 35組成:麥門冬(去心)22錢,橘皮(去白)55分,炙甘草5分,五味子1錢(去子)。 35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5加:橘皮、桔梗、炙甘草 35減:黃耆、粉草 35功效:語言多,損氣懶語。 35來源:《潔古家珍》。 35相似度50%:小太平丸 35組成:人參2分,五味子3分,天門冬(去心)5分,麥門冬(去心)2錢,玄參八分,徽墨3分。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5加:天門冬、玄參、徽墨 36減:黃耆、粉草 36功效:久嗽喉痛。 36來源:《壽世保元》卷六。 3646. 相似度50%:犀角散 36組成:犀角屑半兩,茯神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黃耆(銼)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6加:犀角屑、茯神、甘草 36減:粉草、五味子 36功效:小兒盜汗,體熱咽干。 36來源:《圣惠》卷八十三。 36相似度50%:五味子湯 362兩,款冬花(去梗)2兩,桂(去粗皮)22兩,麥門冬(去心,焙)3兩,桑根白皮3兩。 36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6加:款冬花、桂、桑根白皮 36減:黃耆、粉草 36功效:肺痿,小便數(shù)。 37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九。 37相似度50%:五味子散 37組成:五味子1兩,人參(去蘆頭)1兩,當歸(銼,微炒)1兩,黃耆(銼)1兩,芎?1兩,白茯苓1兩。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7加:當歸、芎?、白茯苓 37減:粉草、麥門冬 37功效:產(chǎn)后虛喘,氣少不足。四肢羸困,不欲飲食。 37來源:《圣惠》卷七十八。 37相似度50%:五味黃耆散 37組成:黃耆5錢,麥門冬5錢,熟地黃5錢,桔梗5錢,甘草2錢半,白芍藥2錢,五味子2錢,人參3錢。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7加:熟地黃、桔梗、甘草、白芍藥 3749.4. 減:粉草 37功效:因嗽咯血成勞,眼睛疼,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37來源:《衛(wèi)生寶鑒》卷十二。 37相似度50%:人參養(yǎng)肺湯 38組成:人參1錢5分,茯苓1錢,炙甘草1錢,黃耆1錢(蜜炙),阿膠1錢,五味子20粒。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8加:茯苓、炙甘草、阿膠 38減:粉草、麥門冬 38功效:肺痿??韧绿迪焉祝纛D,脈大無力,肺虛之證。 38來源:《雜癥會心錄》卷上。 3851. 相似度50%:人參湯 38組成:人參1兩,茯苓2兩(白者),附子(每枚7錢重,炮,去皮臍)1兩,牡蠣1兩(煅),粉草半兩,黃耆1兩(鹽炙)。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8加:茯苓、附子、牡蠣 38減:麥門冬、五味子 38功效:唇青面黃,肚里冷痛牽引小腹,以致翻胃,口苦舌干,少寐多寤,腳手不遂,遠年日近一切脾胃冷病。 來源:方出《續(xù)本事》卷一,名見《普濟方》卷一二○。 3852. 相似度50%:人參散 38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麥門冬1兩(去心),陳橘皮半兩(浸,去白瓤,焙),黃耆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草豆蔻1兩。 39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9加:陳橘皮、甘草、草豆蔻 39減:粉草、五味子 39功效:時氣,大下后,胃氣虛冷,嘔逆不止。 39來源:《圣惠》卷十五。 3953. 相似度50%:麥冬飲 39組成:麥冬、黃耆、當歸、人參、五味子、生地。 39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9加:麥冬、當歸、生地 39減:粉草、麥門冬 39功效:小兒吐血久不止。 39來源:《幼科鐵鏡》卷六。 39相似度50%:門冬飲子 39組成:人參3錢,枸杞3錢,白茯苓3錢,甘草3錢,五味子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39加:枸杞、白茯苓、甘草 40減:黃耆、粉草 40功效:老弱虛人大渴。肺虛,皮膚干燥,日漸黑瘦。 40來源:《元戎》引易老方。 40相似度50%:加味保元湯 40組成:黃耆2錢,人參1錢,麥門冬(去心)2錢半,知母1錢半,梔子(炒)1錢半,甘草5分。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0加:知母、梔子、甘草 40減:粉草、五味子 40功效:痘瘡結(jié)痂后虛煩者。 40來源:《回春》卷七。 40相似度50%:麥門冬散 401兩半(去心,焙),1兩(去蘆頭),3分(去蘆頭),黃耆1兩(銼),檳榔半兩,茯神1兩。 40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0加:前胡、檳榔、茯神 40減:粉草、五味子 40功效:虛勞煩熱,不得睡臥,少氣翕翕,口干失食。 41來源:方出《圣惠》卷二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三三。 4157. 相似度50%:豬肚丸 41組成:黃連2兩(炒),麥門冬2兩,熟地2兩,五味子2兩,花粉2兩,人參1兩。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1加:黃連、熟地、花粉 41減:黃耆、粉草 41功效:虛勞消渴,善食易饑,自汗,大便硬,小便數(shù)黃赤。 41來源:《履霜集》卷一。 41相似度50%:麥門冬散 411兩半(去心),3分(7遍去滑),1半(去蘆頭),3分(炙微赤,銼),1兩(去蘆頭),1兩。 41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1加:半夏、甘草、前胡 41減:黃耆、粉草 41功效:肺熱短氣,呼吸不利。 41來源:《圣惠》卷四十二。 4159. 相似度50%:白術(shù)散 4211兩(銼),1兩(去心),1兩(去蘆頭),桂心半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 42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2加:白術(shù)、桂心、陳橘皮 42減:粉草、五味子 42功效:傷寒后虛羸少力,不思飲食。 42來源:《圣惠》卷十四。 42相似度50%:蘆根飲子 42組成:蘆根2兩(銼),麥門冬3兩(去心),人參1兩(去蘆頭),黃耆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淡竹茹1兩。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2加:蘆根、陳橘皮、淡竹茹 42減:粉草、五味子 42功效:脾胃積熱,胸膈煩壅,嘔噦不下食。 42來源:《圣惠》卷五。 4261. 相似度50%:蘆根散 42組成:蘆根(銼)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黃耆(銼)半兩,知母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3加:蘆根、知母、甘草 43減:粉草、五味子 43功效:小兒壯熱,渴不止。 43來源:《圣惠》卷八十三。 43相似度50%:桔梗飲子 43111兩,人參(去蘆)11兩,青皮半兩。 43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3加:苦梗、甘草、青皮 43減:粉草、五味子 43功效:心氣不足。 43來源:《婦人良方》卷五。 4363. 相似度50%:救脫湯 4331311兩,五味子1錢。 43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3加:附子、熟地、麥冬 43減:粉草、麥門冬 44功效:精脫耳聾。 44來源:《類證治裁》卷二。 44相似度50%:加味生脈散 44組成:人參、麥門冬、五味子、杏仁、陳皮、白術(shù)。 44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4加:杏仁、陳皮、白術(shù) 44減:黃耆、粉草 44功效:胃虛極,氣上逆而喘急,抬肩擷肚。 44來源:《濟陽綱目》卷三十一。 44相似度50%:加味虎潛丸 44組成:虎潛丸(去知母),22兩,ft22兩,五味子1兩。 44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4加:虎潛丸、ft藥、枸杞 44減:粉草、麥門冬 44功效:痿濡而厥。 44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六。 4466. 相似度50%:清肺飲 45105分(酒洗),5分(酒洗),5分(酒洗),生地黃5分(酒洗),黃耆1錢。 45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子。 45加:麥冬、當歸身、生地黃 45減:粉草、麥門冬 45功效:衄血久不愈。 45來源:《濟陽綱目》卷六十。 4516PAGEPAGE45原方組成: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味子。功效:腎水枯竭,不能運上,作消渴,恐生癰疽。來源:《壽世保元》卷五。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100%:耆參五味湯組成:人參、五味子、粉草(炙)、麥門冬、黃耆各等分。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味子。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功效:消渴后,虛熱留滯,結(jié)成癰疽。來源:《普濟方》卷一八○引《如宜方》。100%:五味子湯1兩,黃耆(炒)321兩,粉草(炙)5錢。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味子。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功效:癰疽,腎水枯涸,口燥舌干。來源:《外科精要》卷下。15555分,五味10個。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味子。加:當歸身、生地黃減:粉草功效:吐血久不愈。來源:《蘭室秘藏》卷中。12101錢,甘草減半。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味子。加:苦梗、甘草減:黃耆、粉草功效:久嗽肺虛。來源:《幼科發(fā)揮》卷四。組成:黃芩、人參、麥門冬、甘草、五味子。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味子。加:黃芩、甘草減:黃耆、粉草功效:小兒傷暑發(fā)熱,身熱,自汗,作渴,昏睡,手足冷。來源:《片玉心書》卷五。組成:麥門冬(去心,焙)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人參半兩,黃耆(銼,炒)半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味子。加:前胡減:粉草、五味子功效:虛勞煩躁,夜不得眠,少氣,翕翕微熱,口干減食。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五味子(炒)1兩,石膏(碎)1兩,甘草(炙)半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味子。加:石膏、甘草減:黃耆、粉草功效:傷寒下后;發(fā)熱煩渴。來源:《圣濟總錄》卷二十三。1兩(去心),11兩(去蘆頭),1兩(炙微赤,銼),石膏2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味子。加:甘草、石膏減:黃耆、粉草功效:時氣壯熱煩渴。來源:《圣惠》卷十六。1兩,茯苓(白者)27錢以上重者(臍),11兩(鹽炙)。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茯苓、附子減:麥門冬、五味子吐,口苦舌干,少寤多寐,腳手牽掣,不拘年日遠近,一切脾冷病。來源:《醫(yī)學綱目》卷二十二引《本事》。55222錢。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甘草、棗仁減:粉草、麥門冬功效:元氣不足,以致血汗。來源:《玉案》卷四。5553錢。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楊芍藥減:麥門冬、五味子功效:發(fā)熱,自汗,虛煩。來源:《得效》卷十一。60%:ft芋丸組成:ft芋(銼)1兩,五味子(凈揀)3分,黃耆(細銼)13兩,人參1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ft芋、白術(shù)減:粉草、麥門冬功效: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六。組成:人參、白茯苓、黃耆(蜜炙)、甘草、五味子各等分。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白茯苓、甘草減:粉草、麥門冬功效:腸風臟毒。來源:《普濟方》卷三十八引《家藏經(jīng)驗方》。組成:麥門冬(去心)111兩,甘草(炙)1石膏(碎)1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甘草、石膏減:黃耆、粉草功效:傷寒下后,煩熱口渴。來源:《外臺》卷二引《深師方》。11512錢。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當歸、附子減:麥門冬、五味子功效:暴厥,忽然仆倒,脈脫厥逆。來源:《雜病廣要》引《醫(yī)宗說約》。1分,五味子半兩,麥門冬(去心)1分,杏仁(去皮尖)1分,橘皮(去白)1分。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杏仁、橘皮減:黃耆、粉草功效:傷寒、痘疹、產(chǎn)后等見氣虛喘促咳嗽,脈伏而厥者。來源:《活人書》卷十七。1122錢。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杏仁減:黃耆、粉草功效:小兒痘疹收靨后喘促而厥。來源:《準繩_幼科》卷五。組成:五味子、人參、麥門冬、陳皮各等分。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陳皮減:黃耆、粉草功效:喘促脈大而厥。來源:《杏苑》卷七。3兩(去蘆,蜜水炙),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麥門冬1兩(湯浸,去心),苦桔梗(去蘆,炒)1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甘草、苦桔梗減:粉草、五味子功效:肺虛少氣自汗。來源:《瑞竹堂方》卷一。116463錢。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甘草、當歸減:粉草、麥門冬動搖,有如蟲行,自踝骨有氣上升,相火上攻心,常煩悸頭重腦悶。來源:《臞仙活人方附錄》。組成:人參、黃耆、白術(shù)、甘草、五味子、麥門冬、陳皮。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白術(shù)、甘草、陳皮減:粉草功效:陽厥氣虛,一名熱厥,上寒下熱。來源:《證治寶鑒》卷一。322兩,麥門冬(去心,焙)2211分,熟干地黃(焙)11分。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桑根白皮、枸杞、熟干地黃減:粉草功效:肺消,飲少溲多。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八。組成:黃耆(銼)1兩,人參(去蘆頭)111兩,麥門冬(去心)1兩,當歸1兩,牡蠣1兩半(燒為粉)。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生干地黃、當歸、牡蠣減:粉草功效:產(chǎn)后體羸瘦,四肢少力,不思飲食,心神虛煩,汗出口干。來源:《圣惠》卷七十八。151185分,枸杞子6分,熟地黃7分。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桑白皮、枸杞子、熟地黃減:粉草功效:虛勞嗽血。來源:《杏苑》卷五。組成:黃耆(蜜炙)11錢半,甘草(炙)7分,陳皮(白)11220粒(打碎),麥門冬(去心)1錢。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甘草、陳皮、白術(shù)減:粉草功效:人遇勞倦,辛苦過多,即服此方,免生內(nèi)傷發(fā)熱之病。來源:《醫(yī)便》卷一。23311錢,15個。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當歸身、炙甘草、白芍藥減:粉草功效:脾胃虛弱。氣促惟悴。來源:《脾胃論》卷下。2錢,白術(shù)(炒)2錢,麥門冬(去心)2錢,黃耆(蜜炒)1110粒(研),7分。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白術(shù)、陳皮、炙甘草減:粉草數(shù)者。來源:《證治匯補》卷二。11120粒(捶碎),麥門冬(去心)111錢。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白術(shù)、陳皮、炙甘草減:粉草功效:氣虛陽厥,脈伏,手足厥冷。來源:《準繩_類方》卷一。2分,人參(去蘆)331錢,白芍藥1錢,甘草1錢,五味子5個。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當歸身、白芍藥、甘草減:粉草功效:脾胃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暑月衄血。來源:《蘭室秘藏》卷中。1兩(7遍去滑),11兩(去蘆頭),黃1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半夏、黃芩、甘草減:粉草、五味子7-8月,或因驚恐,或是傷寒煩熱,腹肚滿脹,氣促腰重。來源:《圣惠》卷七十六。組成:貝母(煨微黃)1兩,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11兩,麥門冬(去心)1兩,人參(去蘆頭)1兩,黃耆(銼)1兩,五味子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貝母、鹿角膠、生干地黃、甘草減:粉草功效:妊?,肺損咳嗽,喘促不思食。來源:《圣惠》卷七十四。22兩,人參(去蘆)111兩,五味子1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桑白皮、熟地黃、紫苑減:粉草、麥門冬功效:勞嗽。來源:《普濟方》卷二三一引《本事》。3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1兩半(心,焙),31兩(去蘆頭),1兩(去蘆頭)。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甘草、地骨皮、前胡減:粉草、五味子功效:乳石發(fā)動,頭面虛熱,心胸痰飲,嘔逆,不下飲食。來源:《圣惠》卷三十八。11兩,麥門冬(去心)1兩,人參(去蘆頭)1兩,黃耆(銼)1兩,半夏半兩(7遍去滑)。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赤茯苓、白術(shù)、半夏減:粉草、五味子10月,傷寒煩熱,吐逆,不欲飲食。來源:《圣惠》卷七十四。組成:葛根(銼)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兩,甘草(炙,銼)3分。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葛根、赤茯苓、甘草減:粉草、五味子功效:骨蒸煩渴,嘔不下食,四肢發(fā)熱。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三。211兩(去蘆頭),2兩(去心),白龍骨1兩,黃耆1兩(銼)。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地骨皮、生干地黃、白龍骨減:粉草、五味子功效:腎中虛熱,雖能食,小便數(shù)多,漸加瘦弱。來源:《圣惠》卷五十八。1兩半(去苗),11兩(去心),1兩(去蘆頭),黃耆1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柴胡、赤芍藥、甘草減:粉草、五味子功效:妊?阻病,頭疼,四肢少力,不思飲食,多睡少起。來源:《圣惠》卷七十五。組成:白茯苓(去黑皮)3分,黃耆(銼)11兩,桂(皮)3分,麥門冬(去心,焙)11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白茯苓、芎藭、桂減:人參、粉草功效:癰潰膿太多,里虛熱。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二八。30枚(酥炙),1雙(酥炙),3兩(蜜、酒炙),麥門冬(去心)2兩半,五味子半兩,補骨脂(鹽酒炒)3兩,厚杜仲(鹽酒炒)3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桑螵蛸、鹿茸、補骨脂、厚杜仲減:粉草功效:陽氣虛弱,小便頻數(shù),或遺溺。來源:《張氏醫(yī)通》卷十四。6兩(201貼,綿裹),黃耆(細銼)1兩半,杜仲(去粗皮,炙)111熟干地黃(焙)2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磁石、杜仲、熟干地黃減:粉草、麥門冬功效:消腎。小便白濁如凝脂,形體羸瘦。來源:《圣濟總錄》卷五十九。1115分(炙),5分,人參5分,白芍藥8分,桔梗8分。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熟地黃、甘草、白芍藥、桔梗減:粉草功效:咳血咯血成癆,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來源:《杏苑》卷五。151115分(去蘆),麥門冬5分,當歸身3分,五味子3個。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紫菀茸、白芍藥、甘草、當歸身減:粉草嗽。來源:《內(nèi)外傷辨》卷中。組成:麥門冬(去心)22錢,橘皮(去白)5551錢(去子)。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橘皮、桔梗、炙甘草減:黃耆、粉草功效:語言多,損氣懶語。來源:《潔古家珍》。23分,天門冬(去心)5分,麥門冬(去心)23分。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天門冬、玄參、徽墨減:黃耆、粉草功效:久嗽喉痛。來源:《壽世保元》卷六。組成:犀角屑半兩,茯神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黃耆(銼)兩,人參(去蘆頭)1分(炙微赤,銼)。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犀角屑、茯神、甘草減:粉草、五味子功效:小兒盜汗,體熱咽干。來源:《圣惠》卷八十三。2兩,款冬花(去梗)2兩,桂(去粗皮)22兩,麥門冬(去心,焙)3兩,桑根白皮3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款冬花、桂、桑根白皮減:黃耆、粉草功效:肺痿,小便數(shù)。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九。1兩,人參(去蘆頭)1兩,當歸(銼,微炒)1兩,黃耆(銼)1兩,芎?1兩,白茯苓1兩。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當歸、芎?、白茯苓減:粉草、麥門冬功效:產(chǎn)后虛喘,氣少不足。四肢羸困,不欲飲食。來源:《圣惠》卷七十八。55552錢半,白223錢。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熟地黃、桔梗、甘草、白芍藥減:粉草功效:因嗽咯血成勞,眼睛疼,四肢困倦,腳膝無力。來源:《衛(wèi)生寶鑒》卷十二。15111錢(蜜炙),阿膠1錢,五味子20粒。原方對照: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子。加:茯苓、炙甘草、阿膠減:粉草、麥門冬功效:肺痿??韧绿迪焉?,痿頓,脈大無力,肺虛之證。來源:《雜癥會心錄》卷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城市更新回遷協(xié)議范本(含產(chǎn)權(quán)過戶)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針對乙方利益最大化的倉儲設施租賃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版?zhèn)€人住房貸款貸款資料保存及保密協(xié)議3篇
- 2024版臨時設施租賃合同(建筑工地用)
- 二零二五年度知識產(chǎn)權(quán)質(zhì)押擔保合同模板匯編及操作流程3篇
- 2025年度教育機構(gòu)租賃合同關(guān)于設施設備維護的補充協(xié)議2篇
- 武漢晴川學院《性別、婚姻與家庭》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資產(chǎn)剝離合同
- 2024版洗衣機銷售合同模板范本
- 二零二五版房地產(chǎn)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xié)議范本剖析6篇
- 服務經(jīng)營培訓課件ppt 老客戶經(jīng)營綜合版
- MT/T 199-1996煤礦用液壓鉆車通用技術(shù)條件
- GB/T 6144-1985合成切削液
- GB/T 10357.1-2013家具力學性能試驗第1部分:桌類強度和耐久性
- 第三方在線糾紛解決機制(ODR)述評,國際商法論文
- 公寓de全人物攻略本為個人愛好而制成如需轉(zhuǎn)載注明信息
- 第5章-群體-團隊溝通-管理溝通
- 腎臟病飲食依從行為量表(RABQ)附有答案
- 深基坑-安全教育課件
- 園林施工管理大型園林集團南部區(qū)域養(yǎng)護標準圖例
- 排水許可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