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材料試題(有答案)_第1頁
砂石材料試題(有答案)_第2頁
砂石材料試題(有答案)_第3頁
砂石材料試題(有答案)_第4頁
砂石材料試題(有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砂石檢測試題一、判斷題改錯1、對于長期處于潮濕環(huán)境的重要混凝土結構所用的砂、石,應進行堿活性檢驗.√2、表觀密度是指骨料在自然堆積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3、砂的粗細程度按細度模數(shù)分為粗、中、細三級.×4、配制泵送混凝土,宜選用中砂.√5、對于鋼筋混凝土用砂,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6%.√6、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時,混凝土所用砂的含泥量不應大于5.0%.×7、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時,混凝土所用砂的泥塊含量不應大于1.0%.√8、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5時,混凝土所用石的含泥量不應大于2.0%.×9、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5時,混凝土所用石的針片狀顆粒含量不應大于15%.√10、對于有抗凍、抗?jié)B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應大于1.0%.√11、碎石的強度可用巖石的抗壓強度和壓碎指標表示.√12、每驗收批砂石至少應進行顆粒級配、含泥量、泥塊含量檢驗.√13、當砂和石的質(zhì)量比較穩(wěn)定、進量又較大時,可以1000t為一驗收批.√14、碎石或卵石的級配情況共分為連續(xù)粒級和單粒級.√15、砂石的所檢項目存在不合格時,均應加倍取樣進行復檢.×16、砂的表觀密度試驗方法分為標準法和簡易法.√17、細度模數(shù)最后結果應精確到0.01.×18、砂的含泥量以兩個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兩次結果之差大于0.2%時,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19、砂中氯離子含量最終結果應精確到0.01%.×20、石的篩分析試驗應采用方孔篩.√21、砂的細度模數(shù):3.0~2.3為中砂.√22、采用海砂配置混凝土時,對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海砂中的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0.06%.×23、砂的粗細程度按細度模數(shù)分為三個級配區(qū).×24、碎石或卵石的堿活性試驗方法有快速法和砂漿長度法兩種方法.×25、砂的堿活性試驗方法有快速法和砂漿長度法兩種方法.√26、碎石或卵石的表觀密度結果應精確到10/m3.√27、當判斷骨料存在潛在堿-硅反應危險時,應控制混凝土中的堿含量不超過3/m3.√28、對于有抗凍、抗?jié)B或其他特殊要求強度等級小于C30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泥塊含量不應大于1.0%.×29、預應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30、砂的細度模數(shù):3.0~2.3為粗砂.×31、配制混凝土時宜優(yōu)先選用Ⅱ區(qū)砂.√32、只有人工砂需測定石粉含量.×33、人工砂的總壓碎指標應小于30%.√34、混凝土用石應采用連續(xù)粒級.√35、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大于或等于C60時,應進行巖石抗壓強度檢驗.√36、砂的表觀密度試驗當兩次結果之差大于10/m3時,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37、砂按630μm篩孔的累計篩余量,分成粗砂、中砂、細砂.×38、采用海砂配制混凝土時,對素混凝土,海砂中氯離子含量給與限制.×39、混凝土強度等級小于C30時,混凝土所用砂的含泥量不應大于5.0%.√40、混凝土強度等級為小于C30時,混凝土所用石的泥塊含量不應大于0.5%.×二、單選題1、中砂的細度模數(shù)指標為〔B〕.A3.7~3.12、粗砂的細度模數(shù)指標為〔A〕.A3.7~3.1B3.0~2.3C2.2~1.6B3.0~2.3C2.2~1.6D1.5~0.7D1.5~0.73、篩砂應采用〔A〕.A方孔篩B圓孔篩4、砂的篩分析試驗所需試樣的最少數(shù)量為〔A〕g.A4400B3000C4000D45005、砂的泥塊含量試驗所需試樣的最少數(shù)量為〔B〕g.A10000B20000C15000D50006、砂的含泥量試驗所需試樣的最少數(shù)量為〔C〕g.A40007、最大粒徑31.5㎜碎石或卵石的篩分析試驗所需試樣的最少數(shù)量為〔D〕㎏.A20B15C63D258、最大粒徑31.5㎜碎石或卵石的針片狀含量試驗所需試樣的最少數(shù)量為〔A〕㎏.A20B15C63D259、最大粒徑20㎜碎石或卵石的泥塊含量試驗所需試樣的最少數(shù)量為〔C〕㎏.A20B40C24D2510、最大粒徑25㎜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試驗所需試樣的最少數(shù)量為〔C〕㎏.A20B40C24D2511、Ⅱ區(qū)砂的630μm篩孔的累計篩余量〔以質(zhì)量百分率計〕為〔B〕.A85~71B70~41C40~16D65~4112、含水率為5%的濕砂220.0g,將其干燥后的重量是〔B〕g.A209.0B209.5C210.0D210.513、含水率為5%的濕砂100.0g,其中所含水的重量是〔C〕g.A5.00B5.50C4.76D4.5014、砂子的表觀密度為ρ,堆積密度為ρl,緊密密度為ρc,則存在下列關系〔C〕B3000C4400D4500Aρ>ρl>ρcBρc>ρ>ρlCρ>ρc>ρlDρl>ρ>ρc15、做砂的堆積密度試驗,漏斗下口與容量筒上口之間的距離為〔A〕㎜.A50B54C75D6016、砂的表觀密度試驗所需試樣的最少數(shù)量為〔DA2400B4400C2000D260017、最大粒徑25㎜碎石或卵石的表觀密度試驗所需試樣的最少數(shù)量為〔D〕㎏.A10B20C25D818、骨料按規(guī)定方法顛實后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是指〔B〕密度A表觀B緊密C堆積19、輕物質(zhì)是指砂中表觀密度小于〔C〕/m3的物質(zhì).A2400B1800C2000D260020、對于長期處于潮濕環(huán)境的重要混凝土結構所用的砂、石,應進行〔B〕檢驗.A有害物質(zhì)B堿活性C氯離子D堅固性21、配制泵送混凝土時,宜選用〔B〕砂.A粗B中C細D特細22、對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砂,其中的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C〕.A0.01B0.05C0.02D0.0623、對鋼筋混凝土用砂,其中的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D〕.A0.01B0.05C0.02D0.0624、砂石除〔A〕外,當其余檢驗項目存在不合格時,應加倍取樣進行復試.〕g.A篩分析25、當兩次試驗所得的細度模數(shù)之差大于〔D〕時,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A0.10B0.50C0.40D0.20B含泥量C泥塊含量D堅固性26、砂的細度模數(shù)最后結果應精確到〔A〕.A0.1B0.01C1D0.527、含泥量試驗標準法不適用于〔D〕砂的含泥量檢驗.A粗B中C細D特細28、人工砂與混合砂中的亞甲藍試驗中,當MB值﹤1.4時,則判定是以〔B〕為主.A泥粉B石粉C泥粉和石粉29、配制混凝土時,宜優(yōu)先選用〔B〕區(qū)砂.AⅠBⅡCⅢ30、對于有抗凍、抗?jié)B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應大于〔B〕%.A0.5B1.0D3.031、對于有抗凍、抗?jié)B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泥塊含量不應大于〔B〕%.A0.5B1.0C2.0D3.032、除特細砂外,砂的顆粒級配可按公稱直徑〔D〕篩孔的累積篩余量,分成三個級配區(qū).A5.00B2.50C1.25D630μm33、天然砂是由自然條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稱粒徑小于〔A〕㎜的巖石顆粒.C2.0A5.0034、砂的泥塊含量是指砂中公稱粒徑大于〔C〕㎜,經(jīng)水洗、手捏后變成小于630μm的顆粒的含量.A5.00B2.50C1.25D0.63035、石的泥塊含量是指砂中公稱粒徑大于〔A〕㎜,經(jīng)水洗、手捏后變成小于2.50㎜的顆粒的含量.A5.00B2.50C1.25D0.63036、骨料在自然堆積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是指〔C〕密度.A表觀B緊密C堆積37、人工砂的總壓碎指標應小于〔D〕%.A10B20C25D30B2.50C4.75D9.50三、多選題1、關于砂石驗收批的劃分方法,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C、D〕A、應按同產(chǎn)地、同規(guī)格分批驗收.B、采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機等〕,如不足200m3,可由多批組成混合批后,再按一驗收批進行驗收.C、采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機等〕,應以200m3或300t為一驗收批.D、采用大型工具運輸〔如火車、貨船或汽車〕的,以400m3或600t為一驗收批,E、當砂石的質(zhì)量比較穩(wěn)定、進貨量又較大時,可以800t為一驗收批.2、砂石每驗收批的取樣方法,以下敘述正確的是.〔B、D〕A、在取樣時,應在料堆上避開含泥量大的砂,選擇干凈的砂,裝入樣品筒密封好,每組樣品約30kg.B、在料堆上取樣,取樣部位應均勻分布.取樣前先將取樣部位表面鏟除,然后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子為16份,組成各自一組樣品.C、從火車、汽車、貨船上取樣時,從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石各8份組成各自一組樣品D、從皮帶運輸機上取樣時,應從機尾的出料處用接料器定時抽取砂4份、石8份組成各自一組樣品3、每驗收批砂石至少應進行的檢驗是.〔A、D、E〕A、顆粒級配B、石粉含量C、針片狀顆粒含量D、泥塊含量E、含泥量4、對于海砂,每驗收批除進行顆粒級配、含泥量、泥塊含量外,還應檢驗的指標有.〔A、C〕A、貝殼含量B、石粉含量C、氯離子含量D、堅固性E、堿含量5、關于砂樣品的人工四分法縮分步驟,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C〕A、將樣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濕狀態(tài)下拌和均勻,并堆成厚度約為20mm的"圓餅〞狀,然后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圓餅〞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對角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圓餅〞狀.B、將樣品在潮濕狀態(tài)下拌和均勻,然后通過分料器,留下兩個接料斗中的一份,并將另一份再次通過分料器.C、重復A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D、重復B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6、關于砂樣品用分料器縮分的步驟,以下敘述正確的是.〔B、D〕A、將樣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濕狀態(tài)下拌和均勻,并堆成厚度約為20mm的"圓餅〞狀,然后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圓餅〞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對角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圓餅〞狀.B、將樣品在潮濕狀態(tài)下拌和均勻,然后通過分料器,留下兩個接料斗中的一份,并將另一份再次通過分料器.C、重復A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D、重復B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7、關于碎石或卵石樣品的縮分步驟,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C〕A、碎石或卵石的縮分時,應將樣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狀態(tài)下拌均勻,并堆成錐體,然后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錐體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對角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錐體.B、碎石或卵石的縮分時,應將樣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狀態(tài)下拌均勻,并堆成厚度約為20mm的"圓餅〞狀,然后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圓餅〞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對角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圓餅〞狀.C、重復A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D、重復B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8、砂、碎石或卵石的檢驗所用的試樣可不經(jīng)縮分,拌勻后直接進行試驗.〔B、C、E〕A、顆粒級配B、含水率C、堆積密度D、含泥量E、緊密密度F、泥塊含量9、關于篩分析試驗中對試樣制備的規(guī)定,以下敘述正確的是.〔B、C〕A、用于篩分析的試樣,其顆粒的公稱直徑不應大于5.00mm.試驗前應先將來樣通過公稱直徑5.00mm的方孔篩,并計算篩余.B、用于篩分析的試樣,其顆粒的公稱直徑不應大于10.0mm.試驗前應先將來樣通過公稱直徑10.0mm的方孔篩,并計算篩余.C、稱取經(jīng)縮分后樣品不少于550g兩份,分別裝入兩個淺盤,在〔105±5〕℃的溫度下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備用.D、稱取經(jīng)縮分后樣品不少于550g兩份,攤在潔凈的地面上風干后,分別裝入兩個淺盤備用.10、關于砂中含泥量試驗中試樣制備規(guī)定,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C〕A、樣品縮分后樣品不少于至1100g,置于溫度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B、樣品縮分后樣品不少于至1100g,攤在潔凈的地面上風干后備用.C、將烘干至恒重的試樣冷卻至室溫后,稱取各為400g的試樣兩份備用D、將試樣風干后,稱取各為400g的試樣兩份備用11、關于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試驗,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C、D〕A、含泥量試驗稱取各為400g的試樣兩份,以備做兩個平行樣;B、含泥量試驗稱取各為500g的試樣兩份,以備做兩個平行樣;C、以兩個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D、當兩次結果的之差大于0.5%時,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E、當兩次結果的之差大于0.2%時,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12、關于砂中泥塊含量試驗中試樣制備規(guī)定,以下敘述正確的是.〔B、D〕A、將樣品縮分至5000g,在自然狀態(tài)下拌和均勻,攤在潔凈的地面上風干后備用;B、將樣品縮分至5000g,置于溫度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C、風干后,用公稱直徑2.50mm的方孔篩篩分,取篩上的砂不少于400g的試樣兩份備用.D、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用公稱直徑1.25mm的方孔篩篩分,取篩上的砂不少于400g的試樣兩份備用.13、關于碎石的壓碎值指標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B〕A、在做碎石的壓碎值指標試驗時,標準試驗一律采用10-20mm的顆粒,并在風干狀態(tài)下試驗.B、將縮分后的樣品先篩除試樣中10mm以下的與20mm以上的顆粒,再用針狀和片狀規(guī)準儀剔除針狀和片狀顆粒,然后稱取每份3kg的試樣3份備用.C、標準試驗一律采用10-16mm的顆粒,并在烘干至恒重狀態(tài)下試驗.D、將縮分后的樣品先篩除試樣中10mm以下的與16mm以上的顆粒,再用針狀規(guī)準儀剔除針狀顆粒,然后稱取每份3kg的試樣3份備用.14、在配制混凝土針對各區(qū)砂作調(diào)整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C、D〕A、配制混凝土適宜選用II區(qū)砂;B、采用I區(qū)砂時,宜降低砂率;C、采用I區(qū)砂時,應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夠的水泥用量,滿足混凝土和易性;D、當采用III區(qū)砂時,宜降低砂率;E、當采用III區(qū)砂時,應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夠的水泥用量,滿足混凝土和易性.15、關于砂的細度模數(shù),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E〕A、砂的粗細程度按細度模數(shù)分為粗、中、細三級B、砂的粗細程度按細度模數(shù)分為粗、中、細、特細四級C、砂的細度模數(shù)X圍:粗砂3.7~3.2;中砂3.1~2.2;細砂2.1~1.6;D、砂的細度模數(shù)X圍:粗砂3.7~3.2;中砂3.1~2.2;細砂2.1~1.6;特細砂1.5~0.7.E、砂的細度模數(shù)X圍:粗砂3.7~3.1;中砂3.0~2.3;細砂2.2~1.6;特細砂1.5~0.7.16、關于碎石或卵石的堅固性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C〕A、人工砂、碎石、卵石抵抗壓碎的能力.B、骨料在氣候、環(huán)境變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C、碎石或卵石的堅固性應用硫酸鈉溶液法檢驗,試樣需經(jīng)5次循環(huán)后,測定其質(zhì)量損失百分率.D、碎石或卵石的堅固性應用硫酸溶液法檢驗,試樣需經(jīng)5次循環(huán)后,測定其質(zhì)量損失百分率.17、關于碎石或卵石的中含泥量試驗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C、D〕A、將樣品縮分至標準規(guī)定的量〔注意防止細粉丟失〕,置于溫度為〔105±5〕℃烘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篩除小于80微米的顆粒后分成兩份備用.B、將樣品縮分至標準規(guī)定的量〔注意防止細粉丟失〕,并置于溫度為〔105±5〕℃烘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分成兩份備用.C、以兩個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D、當兩次結果的之差大于0.2%時,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E、當兩次結果的之差大于0.4%時,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18、關于碎石或卵石的中泥塊含量試驗試樣制備,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D〕A、將樣品縮分至略大于標準規(guī)定的量,縮分時應將黏土塊壓碎.B、將樣品縮分至略大于標準規(guī)定的量,縮分時應防止黏土塊被壓碎.C、縮分后的試樣在〔105±5〕℃烘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篩除小于2.50mm的顆粒后分成兩份備用.D、縮分后的試樣在〔105±5〕℃烘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分成兩份備用.19、砂按0.630mm篩孔的累計篩余百分率分三個級配區(qū),砂的顆粒級配應處于中的任何一個區(qū)以內(nèi).〔A、B、C〕A、Ⅰ區(qū)B、Ⅱ區(qū)C、Ⅲ區(qū)D、Ⅳ區(qū)E、Ⅴ區(qū)20、砂的實際顆粒級配與標準規(guī)定的累計篩余相比,除公稱粒徑為的累計篩余外,其余公稱粒徑的累積篩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線,但其總量百分率不應大于5%.<C、F>A、160mB、315mC、630mD、1.25mmE、2.50mmF、5.00mm21、砂的粗細程度按細度模數(shù)分為.<B、C、D、E>A、特粗B、粗C、中D、細E、特細22、碎石的強度可用巖石的表示.〔B、D〕A、針片狀含量B、抗壓強度C、堅固性D、壓碎值指標E、堿活性試驗23、關于砂子復驗,正確的說法是A、如檢驗不合格時,應重新取樣復驗.B、對不符合項,進行加倍復驗.〔A、B、C〕C、復驗時,若仍有一個試樣不滿足要求,應按不合格品處理.D、對所檢項目,全部進行復驗.24、砂的顆粒級配不符合要求時,采取后方允許使用.〔A、B〕A、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B、經(jīng)試驗證明能確?;炷临|(zhì)量.C、應把砂用飲用水沖洗干凈.D、經(jīng)試驗證明氯離子含量符合標準要求.25、砂中的有害物質(zhì)主要包括.〔A、B、D、E〕A、云母B、輕物質(zhì)C、無機物D、有機物E、硫化物與硫酸鹽等26、以下是對人工砂定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有.〔A、B、D〕A、由自然條件形成的,公稱粒徑小于5.00mm的巖石顆粒.B、按其產(chǎn)源不同分為河砂、海砂、山砂.C、巖石經(jīng)除土開采、機械破碎、篩分而成的,公稱粒徑小于5.00mm的巖石顆粒.D、由天然砂和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組合而成的砂.27、以下是對混合砂定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有.〔A、B、C〕A、由自然條件形成的,公稱粒徑小于5.00mm的巖石顆粒.B、按其產(chǎn)源不同分為河砂、海砂、山砂.C、巖石經(jīng)除土開采、機械破碎、篩分而成的,公稱粒徑小于5.00mm的巖石顆粒.D、由天然砂和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組合而成的砂.28、公稱粒級為5~25mm的碎石針狀和片狀顆粒的總含量試驗時,將試驗篩劃分成幾個公稱粒級,正確的是.〔A、C、E、F〕A、5.00~10.0mmB、5.00~16.0mmC、10.0~16.0mmD、10.0~20.0mmE、16.0~20.0mmF、20.0~25.0mm29、以下是含泥量的定義,敘述不正確的有.〔B、C、D〕A、砂石中公稱粒徑小于80微米的顆粒的含量.B、砂石中公稱粒徑大于1.25mm,經(jīng)水洗,手捏后變成小于630微米的顆粒的含量.C、砂石中公稱粒徑大于5.00mm,經(jīng)水洗,手捏后變成小于2.50mm的顆粒的含量.D、人工砂中公稱粒徑小于80微米,且其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與被加工母巖相同的顆粒含量30、以下是砂的泥塊含量的定義,敘述不正確的有.〔A、C、D〕A、砂中公稱粒徑小于80微米的顆粒的含量.B、砂中公稱粒徑大于1.25mm,經(jīng)水洗,手捏后變成小于630微米的顆粒的含量.C、砂中公稱粒徑大于5.00mm,經(jīng)水洗,手捏后變成小于2.50mm的顆粒的含量.D、砂中公稱粒徑小于80微米,且其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與被加工母巖相同的顆粒含量31、以下是石的泥塊含量的定義,敘述不正確的有.〔A、B、D〕A、石中公稱粒徑小于80微米的顆粒的含量.D、厚度小于該顆粒所屬粒級的平均粒徑的0.4倍者為片狀顆粒.E、厚度小于該顆粒所屬粒級的平均粒徑的2.4倍者為片狀顆粒.32、關于石子的堆積密度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D〕A、在做石子的堆積密度試驗時,按規(guī)定稱取試樣1份,置于平整干凈的地板上,用平頭鐵锨鏟起試樣裝入容量筒內(nèi).B、在做石子的堆積密度試驗時,按規(guī)定稱取試樣1份,置于平整干凈的地板上,用平頭鐵锨鏟起試樣,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內(nèi).此時,從鐵锨的齊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離應保持50mm左右.C、裝滿后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顆粒,稱取試樣和容量筒總質(zhì)量.D、裝滿后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顆粒,并以合適的顆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和凹陷部分的體積大致相等,稱取試樣和容量筒總質(zhì)量.33、天然砂按產(chǎn)源不同可分為.〔A、C、D〕A、海砂B、粗砂C、山砂D、河砂E、細砂34、若砂子的篩分曲線位于規(guī)定的三個級配區(qū)的某一區(qū),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有.<A、B、D>A、砂的級配符合某區(qū)的要求,適合用于配制混凝土.B、砂的細度模數(shù)合格,適合用于配制混凝土.C、只能說明砂的級配符合某區(qū)的要求,能否用于配制混凝土還不確定.D、只能說明砂的細度符合某區(qū)的要求,能否用于配制混凝土還不確定.35、在做普通砼用碎石的泥塊含量試驗時,以下試驗步驟正確的有.<A、C>A、將樣品縮分至略大于標準規(guī)定的量,縮分時應防止黏土塊被壓碎.縮分后的試樣在〔105±5〕℃烘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分成兩份備用.B、先篩去工程粒徑10.0mm以下的顆粒,稱取質(zhì)量;C、然后將試樣在容器中攤平,加入飲用水使水面試樣表面,24h后把水放出,用手碾碎泥塊,然后把試樣放在2.50mm的方孔篩上搖動淘洗;直到洗出的水清澈為止.D、淘洗,直到洗出的水清澈為止,將篩上的試樣小心地從2.50mm的方孔篩里取出,攤在潔凈的地面上風干后稱取質(zhì)量.36、關于石子表觀密度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C、D〕A、石子表觀密度試驗中,試驗的各項稱重應在10℃30℃的溫度X圍內(nèi)進行.B、對結果進行計算時,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C、當兩次結果之差大于20kg/m3時,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D、對顆粒材質(zhì)不均勻的試樣,兩次試驗結果之差大于20kg/m3時,可取四次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37、關于碎石篩分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C、E〕A、計算分計篩余的百分率時精確至1%;,B、計算分計篩余的百分率時精確至0.1%;C、計算累計篩余百分率時精確至1%D、計算累計篩余百分率時精確至0.1%,E、根據(jù)各篩的累積篩余,評定該試樣的顆粒級配.38、關于砂的篩分析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D〕A、砂的篩分析試驗應采用兩個試樣做平行試驗,以兩次細度模數(shù)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精確至0.01.B、砂的篩分析試驗應采用兩個試樣做平行試驗,以兩次細度模數(shù)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精確至0.1.C、當兩次試驗所得的細度模數(shù)之差大于0.02時,應重新取試樣進行試驗.D、當兩次試驗所得的細度模數(shù)之差大于0.20時,應重新取試樣進行試驗.39、關于砂中泥塊含量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C、D〕A、在砂中泥塊含量試驗時,將樣品縮分至5000g,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立即用公稱直徑2.50mm的方孔篩篩分,取篩上的砂不少于400g的試樣兩份備用.B、稱取試樣200g,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飲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約50mm.充分拌勻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塊,再把試樣放在1.25mm的方孔篩上,用水淘洗,直到清澈為止.C、在砂中泥塊含量試驗時,將樣品縮分至5000g,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用公稱直徑1.25mm的方孔篩篩分,取篩上的砂不少于400g的試樣兩份備用.D、稱取試樣200g,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飲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約150mm.充分拌勻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塊,再把試樣放在630微米的方孔篩上,用水淘洗,直到清澈為止.40、標準關于砂中氯離子含量規(guī)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D〕A、對于鋼筋砼用砂,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8%〔以干砂的質(zhì)量百分比計〕B、對于鋼筋砼用砂,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6%〔以干砂的質(zhì)量百分比計〕C、對于預應力砼用砂,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3%〔以干砂的質(zhì)量百分比計〕.D、對于預應力砼用砂,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2%〔以干砂的質(zhì)量百分比計〕.四、簡答題1、簡述砂石驗收批的劃分方法答:應按同產(chǎn)地、同規(guī)格分批驗收.采用大型工具運輸〔如火車、貨船或汽車〕的,以400m3或600t為一驗收批,采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機等〕,應以200m3或300t為一驗收批.不足上述量者,應按一驗收批進行驗收.當砂石的質(zhì)量比較穩(wěn)定、進貨量又較大時,可以1000t為一驗收批.2、砂石每驗收批取樣方法應按哪些規(guī)定執(zhí)行?答:1>在料堆上取樣,取樣部位應均勻分布.取樣前先將取樣部位表面鏟除,然后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子為16份,組成各自一組樣品.2〕從皮帶運輸機上取樣時,應從機尾的出料處用接料器定時抽取砂4份、石8份組成各自一組樣品.3〕從火車、汽車、貨船上取樣時,從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為8份,石16份組成各自一組樣品.3、每驗收批砂石至少應進行哪些檢驗?對于碎石或卵石,還應檢驗那個指標?對于海砂,還應檢驗那些指標?對于人工砂與混合砂,還應檢驗那個指標?答:每驗收批砂石至少應進行顆粒級配、含泥量、泥塊含量檢驗.對于碎石或卵石,還應檢驗針片狀顆粒含量;對于海砂,還應檢驗氯離子含量和貝殼含量;對于人工砂與混合砂,還應檢驗石粉含量.4、砂石試驗中,如何評價某項試驗的試樣已烘干至恒重?答:恒重是指在相鄰兩次稱量間隔時間不小于3h的情況下,前后兩次稱量之差小于該項試驗所要求的稱量精度.5、簡述砂樣品的人工四分法縮分步驟答:將樣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濕狀態(tài)下拌和均勻,并堆成厚度約為20mm的"圓餅〞狀,然后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圓餅〞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對角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圓餅〞狀.重復上述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6、簡述砂樣品用分料器縮分的步驟用分料器縮分:將樣品在潮濕狀態(tài)下拌和均勻,然后通過分料器,留下兩個接料斗中的一份,并將另一份再次通過分料器.重復上述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至試驗所需量為止.7、簡述碎石或卵石樣品的縮分步驟答:碎石或卵石的縮分時,應將樣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狀態(tài)下拌均勻,并堆成錐體,然后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錐體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對角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錐體,重復上述過程,直至縮分的材料量略多于試驗所需量為止.8、請問砂、碎石或卵石的哪幾項檢驗所用的試樣可不經(jīng)縮分,拌勻后直接進行試驗?答:砂、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堆積密度、緊密密度檢驗所用的試樣可不經(jīng)縮分,拌勻后直接進行試驗.9、什么是壓碎值指標?壓碎值指標:人工砂、碎石、卵石抵抗壓碎的能力.10、砂的篩分析試驗中對試樣制備是如何規(guī)定的?答:用于篩分析的試樣,其顆粒的公稱直徑不應大于10.0mm.試驗前應先將來樣通過公稱直徑10.0mm的方孔篩,并計算篩余.稱取經(jīng)縮分后樣品不少于550g兩份,分別裝入兩個淺盤,在〔105±5〕℃的溫度下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備用.11、簡述砂中含泥量試驗中試樣制備規(guī)定.答:樣品縮分后樣品不少于至1100g,置于溫度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稱取各為400g的試樣兩份備用12、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試驗時應稱取樣品多少?怎樣確定試驗結果的測定值?在什么情況下應重新進行試驗?答:含泥量試驗稱取各為400g的試樣兩份,以備做兩個平行樣;以兩個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當兩次結果的之差大于0.5%時,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13、簡述砂中泥塊含量試驗中試樣制備規(guī)定.答:將樣品縮分至5000g,置于溫度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用公稱直徑1.25mm的方孔篩篩分,取篩上的砂不少于400g的試樣兩份備用.特細砂按實際篩分量.14、配制混凝土時宜優(yōu)先選用幾區(qū)砂?在選用其他區(qū)的砂時,配制混凝土應如何調(diào)整?答:配制混凝土適宜選用II區(qū)砂.采用I區(qū)砂時,應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夠的水泥用量,滿足混凝土和易性;當采用III區(qū)砂時,宜降低砂率;當采用特細砂時,應符合相應的規(guī)定.15、砂的粗細程度按細度模數(shù)分為哪幾級,并寫出其對應的細度模數(shù)X圍.答:砂的粗細程度按細度模數(shù)分為粗、中、細、特細四級,其X圍:粗砂3.7~3.1;中砂3.0~2.3;細砂2.2~1.6;特細砂1.5~0.7.16、碎石或卵石的堅固性應用什么方法檢驗?試樣需經(jīng)幾次循環(huán)后,測定什么指標?答:碎石或卵石的堅固性應用硫酸鈉溶液法檢驗,試樣需經(jīng)5次循環(huán)后,測定其質(zhì)量損失百分率.17、普通砼用碎石在什么情況下應進行巖石抗壓強度試驗?答:當砼強度等級大于或等于C60時應進行巖石抗壓強度檢驗.18、什么叫做堿活性骨料?答:能在一定條件下與混凝土中的堿發(fā)生化學反應導致混凝土產(chǎn)生膨脹、開裂甚至破壞的集料叫做堿活性骨料.19、什么是堅固性?答:骨料在氣候、環(huán)境變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20、簡述碎石或卵石的篩分析試驗中試樣制備規(guī)定.答:試驗前,應將樣品縮分至標準規(guī)定的試樣最小質(zhì)量,并烘干或風干后備用.21、簡述碎石或卵石的中含泥量試驗試樣制備規(guī)定.答:將樣品縮分至標準規(guī)定的量〔注意防止細粉丟失〕,并置于溫度為〔105±5〕℃烘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分成兩份備用.22、碎石或卵石的中含泥量試驗時,怎樣確定試驗結果的測定值?在什么情況下應重新進行試驗?答:以兩個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當兩次結果的之差大于0.2%時,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23、簡述碎石或卵石的中泥塊含量試驗試樣制備規(guī)定.答:將樣品縮分至略大于標準規(guī)定的量,縮分時應防止黏土塊被壓碎.縮分后的試樣在〔105±5〕℃烘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分成兩份備用.24、公稱粒級為5~25mm的碎石針狀和片狀顆粒的總含量試驗時,將試驗篩劃分成哪幾個公稱粒級?答:公稱粒級為5~25mm的碎石針狀和片狀顆粒的總含量試驗時,將試驗篩劃分成以下四個公稱粒級:5.00~10.0mm10.0~16.0mm16.0~20.0mm20.0~25.0mm25、砂中的有害物質(zhì)主要包括哪幾種?答:砂中的有害物質(zhì)主要包括云母、輕物質(zhì)、有機物、硫化物與硫酸鹽等26、請分別寫出天然砂、人工砂、混合砂的定義.天然砂:由自然條件形成的,公稱粒徑小于5.00mm的巖石顆粒.按其產(chǎn)源不同分為河砂、海砂、山砂.人工砂:巖石經(jīng)除土開采、機械破碎、篩分而成的,公稱粒徑小于5.00mm的巖石顆粒.混合砂:由天然砂和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組合而成的砂.27、請分別寫出含泥量、砂的泥塊含量、石的泥塊含量的定義.含泥量:砂石中公稱粒徑小于80微米的顆粒的含量.砂的泥塊含量:砂中公稱粒徑大于1.25mm,經(jīng)水洗,手捏后變成小于630微米的顆粒的含量.石的泥塊含量:石中公稱粒徑大于5.00mm,經(jīng)水洗,手捏后變成小于2.50mm的顆粒的含量.28、什么是石粉含量?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稱粒徑小于80微米,且其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與被加工母巖相同的顆粒含量29、請寫出針、片狀顆粒的定義.針、片狀顆粒:凡巖石顆粒的長度大于該顆粒所屬粒級的平均粒徑的2.4倍者為針狀顆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徑0.4倍者為片狀顆粒.平均粒徑指該粒級上、下限粒徑的平均值.30、請寫出表觀密度、堆積密度的定義.表觀密度:骨料顆粒單位體積〔包括內(nèi)封閉孔隙〕的質(zhì)量.堆積密度:骨料在自然堆積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五、論述題1、請敘述砂的堆積密度的試驗步驟、計算公式.答:先將公稱直徑5.00mm的篩子過篩,然后取經(jīng)縮分后的樣品不少于3L,裝入淺盤,在溫度100±5℃的烤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卻至室溫,分成大致相等的兩份備用.試驗烘干后若有結塊,應在試驗前予以捏碎.取試樣一份,用漏斗或鋁制勺,將它徐徐裝入容置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量筒距離不超過50mm〕直至試樣裝滿并超出筒口,然后用直尺將多余試樣沿筒口中心線向兩個相反方向刮平,稱其質(zhì)量〔〕.試驗結果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堆積密度按下式計算,精確至10kg/m3=〔-〕/V×1000式中-堆積密度〔kg/m3〕;-容量筒的質(zhì)量〔kg〕;-容量筒和砂的總質(zhì)量;V-容量筒容積<L>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2、簡述石子的堆積密度試驗步驟、計算公式.答:按規(guī)定稱取試樣,放入淺盤,在〔100±5〕℃的烘箱中烘干,也可攤在潔凈的地面上風干,拌勻后分成兩份備用.取試樣1份,置于干整干凈的地板上,用平頭鐵锨鏟起試樣,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內(nèi).此時,從鐵锨的齊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離應保持50mm左右.裝滿后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顆粒,并以合適的顆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和凹陷部分的體積大致相等,稱取試樣和容量筒總質(zhì)量〔〕.試驗結果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堆積密度按下式計算,精確至10kg/m3=〔-〕/V×1000式中-堆積密度〔kg/m3〕;-容量筒的質(zhì)量〔kg〕;-容量筒和試樣的總質(zhì)量;V-容量筒容積<L>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3、請敘述砂的篩分析試驗步驟、計算公式.答:篩分析試驗步驟:1>準確稱取烘干試樣500g<特細砂可稱250g>,置于按篩孔大小順序排列的套篩的最上一只篩〔5.00的方孔篩〕上,將套篩裝入搖篩機內(nèi)固緊,篩分10分鐘;然后取出套篩,再按篩孔由大到小的順序,在清潔的淺盤中逐一進行手篩,直至每分鐘的篩出量不超過試樣總量的0.1%時為止;通過的顆粒并入下一只篩子,并和下一只篩子中的試樣一起進行手篩.按這樣的順序依次進行,直至所有的篩子全部篩完為止.2>試樣在各自篩子上的篩余量均不得超過按式<其中--某一篩上的剩余量;d-篩孔邊長;A-篩的面積>計算得出的剩余量,否則應將該篩的篩余試樣分為兩份或數(shù)份,再次進行篩分,并以其篩余量之和作為該篩的篩余量.3>稱取各篩篩余試樣的質(zhì)量〔精確至1g〕,所有各篩的分計篩余量和底盤中的剩余量之和與篩分前的試樣總量相比,相差不得超過1%.篩分析試驗結果計算步驟:1〕計算分計篩余〔各篩上的篩余量除以試樣總量的百分率〕,精確至0.1%;2〕計算累計篩余〔該篩的分計篩余與篩孔大于該篩的各篩的分計篩余之和〕,精確至1%;3〕根據(jù)各篩兩次試驗累計篩余的平均值,評定該試樣的顆粒級配分布情況,精確值1%;4〕砂的細度模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精確值0.01;=[〔〕-5]÷〔100-〕--砂的細度模數(shù)、、、、、--分別為公稱直徑5.00mm、2.50mm、1.25mm、630m、315m、160m方孔篩上的累積篩余5〕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精確至0.1.當兩次試驗所得的細度模數(shù)之差大于0.20時,應重新取試樣進行試驗.4、敘述碎石或卵石的篩分析試驗步驟.答:1〕試驗前應將樣品縮分至規(guī)定的試樣最少質(zhì)量,并烘干或風干后備用.2〕按規(guī)定稱取試樣3〕將試樣按篩孔大小順序過篩,當每只篩的篩余層厚度大于試樣的最大粒徑值時,應將該篩的篩余試樣分為兩份,再次進行篩分,直至各篩每分鐘的通過量不超過試樣總量的0.1%4〕稱取各篩篩余的質(zhì)量,精確至試樣總質(zhì)量的0.1%.各篩的分計篩余量和篩底剩余量的總和與篩分前的試樣總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過1%5〕計算分計篩余,精確值0.1%6〕計算累計篩余,精確值1%7〕根據(jù)各篩的累計篩余,評定該試樣的顆粒級配5、請敘述砂中含泥量試驗〔標準法〕試驗步驟與計算公式.答:1〕樣品縮分后樣品不少于至1100g,置于溫度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稱取各為400g〔〕的試樣兩份備用2〕取烘干試樣1份置于容器中,取烘干的一份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飲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約150mm,充分拌勻后,浸泡2h,然后用手淘洗試樣,使塵屑、淤泥、粘土與沙粒分離,并使之懸浮或溶于水中.緩緩將渾濁液倒入公稱直徑1.25mm與80m的方孔套篩上,濾去小于80m的顆粒.試驗前篩子的兩面應用水潤濕,在整個過程中應避免砂粒丟失.3〕再次加水容器中,重復上述過程,直到筒內(nèi)洗出的水清澈為止.4〕用水淋洗留在篩上的細粒,并將80m篩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砂粒的上表面〕來回搖動,以充分洗除小于80m的顆粒.然后將兩只篩上剩留的顆粒和容器中已經(jīng)洗凈的試樣一并裝入淺盤,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來冷卻至室溫后,稱試樣的質(zhì)量〔5)砂中含泥量應按下式計算,精確至0.1%〕.=〔-〕/×100%-含泥量〔%〕;-試驗前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試驗后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以兩次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兩次結果之差大于0.5%,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6、請敘述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試驗步驟與計算公式.1〕將樣品縮分至標準規(guī)定的量〔注意防止細粉丟失〕,并置于溫度為〔105±5〕℃烘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分成兩份備用.2〕稱取試樣一份〔〕裝入容器中攤平,并注入飲用水,使水面高出石子表面150mm;浸泡2h后,用手在水中淘洗顆粒,使塵屑、淤泥與較粗顆粒分離,并使之懸浮或溶解于水.緩緩地將混濁也倒入公稱直徑為1.25mm與80m的方孔套篩上,濾去小于80m的顆粒.試驗前篩子的兩面應用水潤濕,在整個過程中應避免的大于80m的顆粒丟失.3〕再次加水容器中,重復上述過程,直到洗出的水清澈為止.4〕用水沖洗留在篩上的細粒,并將80m篩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篩內(nèi)顆?!硜砘負u動,以充分洗除小于80m的顆粒.然后將兩只篩上剩留的顆粒和容器中已經(jīng)洗凈的試樣一并裝入淺盤,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來冷卻至室溫后,稱試樣的質(zhì)量〔〕.5)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應按下式計算,精確至0.1%=〔-〕/×100%-含泥量〔%〕;-試驗前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試驗后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以兩次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兩次結果之差大于0.2%,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7、敘述砂中泥塊含量試驗步驟、計算公式.答:將樣品縮分至5000g,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用公稱直徑1.25mm的方孔篩篩分,取篩上的砂不少于400g的試樣兩份備用.特細砂按實際篩分量.②稱取試樣200g〔〕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飲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約150mm.充分拌勻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塊,再把試樣放在630微米的方孔篩上,用水淘洗,直到清澈為止.③保留下來的試樣應小心的從篩中取出,裝入水平淺盤后,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卻后稱重〔〕.④泥塊含量應按下式計算,精確至0.1%:=〔〕/×100%;-泥塊含量〔%〕;-試驗前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試驗后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以兩次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8、敘述碎石中泥塊含量試驗步驟、計算公式.答:將樣品縮分至略大于標準規(guī)定的量,縮分時應防止黏土塊被壓碎.縮分后的試樣在〔105±5〕℃烘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分成兩份備用.②篩去工程粒徑5.00mm以下顆粒,稱取質(zhì)量〔〕;③將試樣在容器中攤平,加入飲用水使水面試樣表面,24h后把水放出,用手碾碎泥塊,然后把試樣放在2.50mm的方孔篩上搖動淘洗,直到洗出的水清澈為止;④將篩上的試樣小心地從篩里取出,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冷卻至室溫后稱取質(zhì)量〔〕.泥塊含量應按下式計算,精確至0.1%:=〔-〕/×100%;-公稱直徑5.00mm篩上篩余量〔g〕;-泥塊含量〔%〕;-試驗后烘干試樣的質(zhì)量〔g〕.以兩次試樣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9、請敘述碎石的針狀和片狀顆粒總含量試驗步驟、計算公式.答:將樣品在室內(nèi)風干至表面干燥,并縮分至規(guī)定的量,然后篩分成標準所規(guī)定的粒級備用.按標準所規(guī)定的粒級用規(guī)準儀逐粒對試樣進行鑒定,凡顆粒長度大于針狀規(guī)準儀相對應間距的,為針狀顆粒.厚度小于片狀規(guī)準儀相應孔寬的為片狀顆粒.公稱粒徑大于40mm的石子,可用卡尺鑒定其針片狀顆粒.稱取由各粒級挑出的針狀和片狀顆粒的總質(zhì)量<>碎石的針狀和片狀顆粒總含量應按下式計算,精確至1%.=/×100%式中:-針狀和片狀顆??偤?lt;%>,-試樣中針狀和片狀顆粒質(zhì)量;-試樣總質(zhì)量<g>10、敘述碎石的壓碎值指標試驗步驟、計算公式.答:標準試驗一律采用10-20mm的顆粒,并在風干狀態(tài)下試驗.將縮分后的樣品先篩除試樣中10mm以下的與20mm以上的顆粒,再用針狀和片狀規(guī)準儀剔除針狀和片狀顆粒,然后稱取每份3kg的試樣3份備用.將圓筒于底盤上,取試樣一份,分兩層裝入圓筒.毎裝完一層后,在底盤下面墊放一直徑為10mm的圓鋼筋,將筒按住,左右交替顛擊地面各25下.第二層顛實后,試樣表面距盤底高度應控制為100mm左右.整平筒內(nèi)試樣表面,把加壓頭裝好,放到試驗機上在160~300s內(nèi)均勻加荷到200kN,穩(wěn)定5s.然后卸荷,取出測定筒.倒出筒中的試樣稱其質(zhì)量〔〕,用2.50mm的方孔篩篩除被壓碎的細粒,稱量剩留在篩上的試樣質(zhì)量〔〕.根據(jù)公式=〔-〕/×100%來計算壓碎值指標,精確至0.1%.以三次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11、簡述砂的篩分析試驗結果的試驗步驟、計算公式答:①計算分計篩余〔各篩上的篩余量除以試樣總量的百分率〕,精確至0.1%;②計算累計篩余〔該篩的分計篩余與篩孔大于該篩的各篩的分計篩余之和〕,精確至1%;③根據(jù)各篩兩次試驗累計篩余的平均值,評定該試樣的顆粒級配分布情況,精確值1%;④砂的細度模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精確值0.01;=[〔〕-5]÷〔100-〕--砂的細度模數(shù)、、、、、--分別為公稱直徑5.00mm、2.50mm、1.25mm、630m、315m、160m方孔篩上的累積篩余⑤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精確至0.1.當兩次試驗所得的細度模數(shù)之差大于0.20時,應重新取試樣進行試驗.12、請寫出述砂的含水率試驗步驟、計算公式〔標準法〕.答:由密封的樣品中各取重約500g的試樣兩份,分別放入已知質(zhì)量的干燥容器〔〕中稱量,記下每盤試〕,將容器和試樣一同放入溫度100±5℃的烤箱中烘干至恒重,稱量烘干后的試樣與〕.樣與容器的總重〔容器的總質(zhì)量〔應按下式計算根據(jù)公式×100%計算砂的含水率,精確至0.1%.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13、請寫出述碎石的含水率試驗步驟、計算公式.1〕按標準的要求稱取試樣,分成兩份備用;2〕將試樣置于干凈的容器中,稱取試樣和容器的總質(zhì)量〔中烘干至恒重;〕,并在<105士5>℃的烘箱3〕取出試樣,冷卻后稱取試樣與容器的總質(zhì)量〔4〕含水率應按下式計算<精確至0.1%>〕;并稱取容器的質(zhì)量〔〕.根據(jù)公式×100%計算碎石的含水率,精確至0.1%.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14、砂的篩分析試驗應采用那些儀器設備?并注明其各項技術指標.1〕試驗篩—公稱直徑分別為10.0mm、5.00mm、2.50mm、1.25mm、630m、315m、160m的方孔篩各一只,篩的底盤和蓋各一只;2〕天平--稱量1000g,感量1g;3〕搖篩機;4〕烘箱—溫度控制X圍為〔105±5〕℃;5〕淺盤、硬、軟毛刷等.15、普通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試驗〔標準法〕需要有哪些儀器設備?并注明其各項技術指標.答:含泥量試驗〔標準法〕所用儀器設備如下:1〕天平—稱量1000g,感量1g;2〕烘箱—溫度控制X圍為〔105±5〕℃;3〕試驗篩—篩孔公稱直徑為80m與1.25mm的方孔篩各一個;4〕洗砂用的容器與烘干用的淺盤等.16、普通混凝土用砂中泥塊含量試驗需要有哪些儀器設備?并注明其各項技術指標.答:用砂中的泥塊含量試驗所用儀器設備如下:1〕天平—稱量1000g,感量1g;稱量5000g,感量5g;2〕烘箱—溫度控制X圍為〔105±5〕℃;3〕試驗篩—篩孔公稱直徑為630m與1.25mm的方孔篩各一個;4〕洗砂用的容器與烘干用的淺盤等.17、碎石或卵石的篩分析試驗需要有哪些儀器設備?并注明其各項技術指標.1〕試驗篩—篩孔公稱直徑為100.0mm、80.0mm、63.0mm、50.0mm、40.0mm、31.5mm、25.0mm、20.0mm、16.0mm、10.0mm、5.00mm、2.50mm的方孔篩以與篩的底盤和蓋各一只;其規(guī)格、質(zhì)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要求,篩框直徑為300mm;2〕天平和稱—天平的稱量5kg,感量5g;稱的稱量20kg,感量20g;3〕烘箱—溫度控制X圍為〔105±5〕℃;4〕淺盤18、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試驗需要有哪些儀器設備?并注明其各項技術指標.答:碎石或卵石的中含泥量試驗所用儀器設備如下:1〕稱—稱量20kg,感量20g;2〕烘箱—溫度控制X圍為〔105±5〕℃;3〕試驗篩—篩孔公稱直徑為1.25mm與80m的方孔篩各一個;4〕容器—容積約10L的瓷盤或金屬盒;5〕淺盤.19、碎石或卵石的中泥塊含量試驗需要有哪些儀器設備?并注明其各項技術指標.答:碎石或卵石的中泥塊含量試驗所用儀器設備如下:1〕稱—稱量20kg,感量20g;2〕試驗篩—篩孔公稱直徑為2.5mm與5.0mm的方孔篩各一個;3〕水筒與淺盤等;4〕烘箱—溫度控制X圍為〔105±5〕℃;20、請問碎石的針狀和片狀顆??偤吭囼灢捎媚切﹥x器設備?并注明其各項技術指標.<1>針狀規(guī)準儀和片狀規(guī)準儀,或游標卡尺;<2>天平和稱一天平的稱量2kg,感量2g;秤的稱量20kg,感量20g;<3>試驗篩—篩孔公稱直徑分別為5.00mm、10.0mm、16.0mm、20.0mm、25.0mm、31.5mm、40.0mm、63.0mm、80.Omm的方孔篩各一只,根據(jù)需要選用;<4>卡尺.21、請問碎石的壓碎值指標試驗采用那些儀器設備?并注明其各項技術指標.<1>壓力試驗機,荷載30OkN;<2>壓碎值指標測定儀;<3>稱-稱量5kg,感量5g;<4>試驗篩—篩孔公稱直徑分別為10.0mm、20.0mm的方孔篩各一只.22、敘述砂的表觀密度試驗步驟與計算公式.答案一<標準法>:將縮分后不少于650g的樣品裝入淺盤,在溫度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內(nèi)冷卻至室溫.稱取烘干的試樣300g〔m0〕,裝入盛有半瓶冷開水的容量瓶中.搖轉容量瓶使試樣在水中充分攪動以排除氣泡,塞緊瓶塞,靜置24h;然后用滴管加水至瓶頸刻度線平齊,再塞緊瓶塞,擦干瓶外壁的水分,稱其質(zhì)量〔m1〕.倒出容量瓶中的水和試樣,將瓶的內(nèi)外壁洗凈,再向瓶內(nèi)加入與水溫相差不超過2℃的冷開水至瓶頸刻度線.塞緊瓶塞,擦干瓶外壁水分,稱其質(zhì)量〔m2〕.表觀密度應按下式計算,精確至10kg/m3:,式中是指水溫對砂表觀密度影響的修正系數(shù)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當兩次結果之差大于20kg/m3,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答案二<簡易法>將樣品縮分至不少于120g,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內(nèi)冷卻至室溫,分成大致相等的兩份備用.向李氏瓶中注入冷開水至一定刻度處,擦干瓶頸內(nèi)部附著水,記錄水的體積〔V1〕;稱取烘干試樣50g〔m0〕,徐徐裝入盛水的李氏瓶中;試樣全部倒入瓶中后,用瓶內(nèi)的水將粘附在瓶頸和瓶壁的試樣洗入水中,搖轉李氏瓶以排除氣泡,靜置約24h后,記錄瓶中水面升高后的體積<V2>.表觀密度應按下式計算精確至10kg/m3:,式中是指水溫對砂表觀密度影響的修正系數(shù)以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當兩次結果之差大于20kg/m3,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23、請問碎石的壓碎值指標試驗試樣制備應符合那些規(guī)定?〔1〕標準試樣一律采用公稱粒級10.0~20.0mm的顆粒,并在風干狀態(tài)下進行試驗.〔2〕將縮分后的樣品先篩去公稱粒徑10.0mm以下與20.0mm以上的顆粒,再用針狀和片狀規(guī)準儀剔除針狀和片狀顆粒,然后稱取每份3kg的試樣3份備用.2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zhì)量與檢驗方法標準中,要求砂中氯離子含量應符合哪些規(guī)定?答:砂中氯離子含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于鋼筋砼用砂,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6%〔以干砂的質(zhì)量百分比計〕2〕對于預應力砼用砂,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2%〔以干砂的質(zhì)量百分比計〕.2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zhì)量與檢驗辦法標準》JGJ52-2006中第、第為強制性條文,寫出其內(nèi)容.答:對于長期處于潮濕環(huán)境的重要混凝土結構所用的砂〔應采用砂漿棒或砂漿長度法進行骨料的堿活性檢驗〕石,應進行堿活性檢驗.砂中氯離子含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于鋼筋砼用砂,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6%〔以干砂的質(zhì)量百分比計〕2〕對于預應力砼用砂,其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2%〔以干砂的質(zhì)量百分比計〕.26、請寫出天然砂中含泥量與泥塊含量指標.答:1〕天然砂中含泥量應符合下表砼強度等級≥C60C55~C30≤3.0≤C25≤5.0含泥量〔按質(zhì)量計,%〕≤2.02〕砂中泥塊含量應符合下表≥C60C55~C30≤C25砼強度等級泥塊含量〔按質(zhì)量計,≤0.5≤1.0≤2.027、請寫出碎石中含泥量與泥塊含量指標.答:1〕碎石中含泥量應符合下表砼強度等級≥C60C55~C30≤1.0≤C25≤2.0含泥量〔按質(zhì)量計,≤0.5%〕2〕碎石中泥塊含量應符合下表砼強度等級≥C60泥塊含量〔按質(zhì)量計,≤0.2C55~C30≤0.5≤C25≤0.7%〕六、砂石計算題1、現(xiàn)有一份砂樣品,準確稱取烘干試樣兩份,各500g,試樣經(jīng)篩分后結果如下表,砂篩篩孔公稱直徑mm10.05.02.51.250.630.3150.16篩底第一次〔g〕0篩余量033706178851171521483446910第二次〔g〕20137試計算砂的細度模數(shù),并判斷砂的粗細程度.解:先計算砂的分計篩余、累計篩余,見下表砂篩篩孔公分計篩余%累計篩余%稱直徑mm第一次10.05.0第二次0.06.6第一次0.04.0第二次平均值00056.64.02.512.217.023.429.69.214.015.627.430.46.818.835.859.288.898.0100.018.033.661.091.498.2100.018356090981001.250.630.3150.16過0.162.01.8再計算砂的細度模數(shù)=[〔18.8+35.8+59.2+88.8+98.0〕-5×6.6]÷〔100-6.6〕=2.87=[〔18.0+33.6+61.0+91.4+98.2〕-5×4.0]÷〔100-4.0〕=2.94因兩次試驗所得的細度模數(shù)之差為2.94-2.87=0.07<0.20故該砂的細度模數(shù)為=〔2.87+2.94〕÷2=2.9該砂細度模數(shù)為2.9,位于3.02.3之間,屬于中砂.2、在一次砂篩分試驗中,公稱直徑5.00mm、2.50mm、1.25mm、0.630mm、0.315mm、0.160mm各方孔篩上的累計篩余分別是β1=4.2%,β2=15.2%,β3=30.6%,β4=57.0%,β5=92.2%,β6=98.2%.計算砂的細度模數(shù).解:砂的細度模數(shù)=〔15.2+30.6+57.0+92.2+98.2-5*4.2〕÷〔100-4.2〕=2.843、稱取堆積密度為1420kg/m3的烘干的砂分別為300g,裝入盛有半瓶冷開水的容量瓶中,搖轉容量瓶充分排除氣泡靜置24小時后,加冷開水至瓶頸刻度線平齊,塞緊瓶塞,擦干容量瓶外水分,稱其質(zhì)量分別為826g、847g.已知空容量瓶加冷開水至瓶頸刻度線且塞緊瓶塞時質(zhì)量為分別為640g、660g,且水溫對砂的表觀密度的影響的修正系數(shù)為0.004,則該砂的表觀密度是多少?空隙率是多少?解:兩份砂的表觀密度分別為:=[300÷=[300÷300+640-826300+660-847-0.004]×1000=2630kg/m3-0.004]×1000=2650kg/m3兩次試驗結果之差不大于20kg/m3,故該砂的表觀密度應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即=〔2630+2650〕÷2=2640kg/m3計算該砂的空隙率=1-1420÷2640×100%=46%4、有份砂試樣,已測得砂的表觀密度為2640㎏/m3;又進行了堆積密度的試驗,試驗結果如下:容量筒質(zhì)量為0.695,容積為1.01L;第一次試驗測得容量筒和試樣共重2.145,第二次試驗測得容量筒和試樣共重2.140;請計算該砂的堆積密度與空隙率.解:⑴堆積密度分別為:=<2.145-0.695>÷1.01×1000=1440/m3=〔2.140-0.695〕÷1.01×1000=1430=〔1440+1430〕÷2=1440/m3/m3平均值:⑵空隙率:=〔1-1440÷2640〕×100%=45%堆積密度為1440㎏/m3;空隙率為45%5、含水率為5%的濕砂的質(zhì)量為220.0g,將其干燥后,砂的質(zhì)量是多少?〔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解:220.0÷〔1+5%〕=209.5g故干燥后砂的重量是209.5g6、含水率為6%的濕砂的質(zhì)量為100.0g,其中所含水的質(zhì)量為多少?〔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解:水的質(zhì)量:100.0-[100.0÷〔1+6%〕]=5.7g所含水的質(zhì)量為5.7g.7、砂中含泥量試驗〔標準法〕中,準確稱取兩份試樣各400g,試驗后干燥試樣分別為393.5g,392.2g,求砂中含泥量.解:兩份試樣含泥量分別為=<400-393.5>÷400×100%=1.6%=<400-392.2>÷400×100%=2.0%兩次結果之差2.0%-1.6%=0.4<0.5%,試驗有效,應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所以該砂中含泥量=<1.6%+2.0%>÷2=1.8%8、砂的泥塊含量試驗中,準確稱取兩份試樣各200g,試驗后干燥試樣分別為198.4g,198.8g,求砂的泥塊含量.解:兩份試樣泥塊含量分別為=<200-198.4>÷200×100%=0.8%=<200-198.8>÷200×100%=0.6%該砂的泥塊含量=<0.8%+0.6%>÷2=0.7%9、現(xiàn)有份16~31.5mm的碎石樣品,準確稱取烘干試樣6300g,試樣經(jīng)篩分后結果如下表.方孔篩篩孔37.5邊長尺寸mm篩余量〔g〕031.529526.5--19.0--16.09.5--4.753912.36--篩底5599151)試計算各篩的累計篩余,2)碎石的顆粒級配X圍〔部分〕見附表,附表:碎石的顆粒級配X圍〔部分〕公稱粒級mm累計篩余,按質(zhì)量計%方孔篩篩孔邊長尺寸,mm2.3616~31.54.75--9.595~10016.0--19.085~10026.5--31.5--37.50~100根據(jù)附表,評定該試樣是否符合16~31.5顆粒級配X圍要求.解:先計算該碎石的分計篩余:篩孔公稱直徑31.5mm篩上的的分計篩余:295÷6300×100%=4.7%篩孔公稱直徑16.0mm篩上的的分計篩余:5599÷6300×100%=88.9%篩孔公稱直徑4.75mm篩上的的分計篩余:391÷6300×100%=6.2%計算累計篩余,填入下表砂篩篩孔公稱直徑分計篩余%累計篩余%mm37.531.516.04.75005941004.788.96.2對照附表:碎石的顆粒級配X圍可以看出,該樣品符合16~31.5顆粒級配X圍要求.10、碎石的表觀密度〔簡易法〕試驗完畢后,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試驗序號烘干后試樣試樣、水、水、瓶和玻水溫對表觀質(zhì)量〔g〕瓶和玻璃片璃片的總質(zhì)密度影響的的總質(zhì)量量〔g〕〔g〕修正系數(shù)122100205029372932162016500.0040.004結合記錄的數(shù)據(jù),試求該碎石的表觀密度.解:兩份碎石的表觀密度分別為:=[2100÷=[2050÷2100+1620-29372050+1650-2932-0.004]×1000=2680kg/m3-0.004]×1000=2670kg/m3兩次試驗結果之差2680-2670=10kg/m3<20kg/m3,故該碎石的表觀密度應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即=〔2680+2670〕÷2=2680kg/m311、有一份碎石試樣,已測得表觀密度為2620㎏/m3;又進行了堆積密度的試驗,試驗結果如下:第一次試驗測得容量筒和試樣共重為31.50,第二次試驗測得容量筒和試樣共重為31.30,已知容量筒重:2.85、容積:20L;請計算堆積密度與空隙率解:兩次試驗的堆積密度分別為=<31.50-2.85>÷20×1000=1430/m3=〔31.30-2.85〕÷20×1000=1420/m3兩次試驗的堆積密度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空隙率:〔1-1420÷2620〕×100%=46%堆積密度為1420㎏/m3;空隙率為46%=〔1430+1420〕÷2=1420/m312現(xiàn)有一份碎石試樣,做了針狀和片狀顆粒的含量試驗,試驗結果如下:試樣質(zhì)量5000g,挑出針狀顆粒質(zhì)量143g,挑出片狀顆粒質(zhì)量116g,請計算碎石中針狀和片狀顆粒的總含量.解:=[〔143+116〕÷5000]×100%=5.2%該份碎石中針狀和片狀顆粒的總含量為5.2%13、取公稱粒徑10~20mm的碎石進行壓碎性指標試驗,試驗完畢后,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筒中試樣質(zhì)量為3000g;篩除被壓碎的細粒,稱量留在公稱直徑2.50mm的方孔篩篩上的試樣質(zhì)量為2757g,請計算該碎石的壓碎性指標為多少?解:=〔3000-2757〕÷3000×100%=8.1%該碎石的壓碎性指標為8.1%14、碎石中含泥量試驗中,準確稱取兩份試樣各5000g,試驗后干燥試樣分別為4970g,4980g,求碎石中含泥量.解:兩份試樣的含泥量分別為=<5000-4970>÷5000×100%=0.6%=<5000-4980>÷5000×100%=0.4%兩次結果之差0.6%-0.4%=0.2%≤0.2%,試驗有效,應取兩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所以該碎石中含泥量=<0.6%+0.4%>÷2=0.5%15、碎石的泥塊含量試驗中,準確稱取兩份試樣各5000g,試驗后干燥試樣分別為4991g,4985g,求該碎石的泥塊含量.解:兩份試樣的泥塊含量分別為=<5000-4991>÷5000×100%=0.2%=<5000-4985>÷5000×100%=0.3%該砂的泥塊含量七、案例分析題案例一=<0.2%+0.3%>÷2=0.2%某一試驗員在做普通砼用碎石的泥塊含量試驗時,試驗步驟如下:將樣品縮分至略大于標準規(guī)定的量,縮分時應防止黏土塊被壓碎.縮分后的試樣風干后分成兩份備用.②先篩去工程粒徑10.0mm以下的顆粒,稱取質(zhì)量;③然后將試樣在容器中攤平,加入飲用水并用手碾碎泥塊,然后把試樣放在2.50mm的圓孔篩上搖動淘洗,直到洗出的水清澈為止.④將篩上的試樣小心地從篩里取出,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后立即稱取質(zhì)量.問題:該檢測人員做法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指出錯誤,并寫出正確做法.答:不正確.錯誤一:第①條中縮分后的試樣風干后分成兩份備用.正確做法:縮分后的試樣在〔105±5〕℃烘箱內(nèi)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分成兩份備用.錯誤二:第②條中篩去工程粒徑10.0mm以下的顆粒正確做法:篩去工程粒徑5.00mm以下顆粒;錯誤三:第③條中加入飲用水并用手碾碎泥塊,然后把試樣放在2.50mm的圓孔篩上搖動淘洗.正確做法:加入飲用水使水面試樣表面,24h后把水放出,用手碾碎泥塊,然后把試樣放在2.50mm的方孔篩上搖動淘洗;錯誤四:第④條中取出后立即稱取質(zhì)量.正確做法:取出冷卻至室溫后稱取質(zhì)量.案例二某一試驗員在做碎石吸水率試驗時,將經(jīng)過浸泡24h的試樣從水中取出,立即將試樣放在淺盤中稱重.問題:該檢測人員做法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并寫出正確做法.答:不正確.正確做法:在做碎石吸水率試驗時,將經(jīng)過浸泡24h的試樣從水中取出,用擰干的濕毛巾將顆粒表面的水份拭干,然后立即將試樣放在淺盤中稱重.案例三某工地新進了一批天然砂,檢測人員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zhì)量與檢驗方法標準>>的規(guī)定對天然砂分別進行了顆粒級配、含泥量、泥塊含量、石粉含量四個必檢指標測定.問題:1〕該檢測人員做法是否正確?2〕如果不正確,請指出錯誤,并寫出正確做法.答:不正確.錯誤:石粉含量不是天然砂的檢測項目.正確做法:某工地新進了一批天然砂,檢測人員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zhì)量與檢驗方法標準>>的規(guī)定對天然砂分別進行了顆粒級配、含泥量、泥塊含量三個必檢指標測定.案例四某一檢測人員檢驗一份砂試樣,經(jīng)試驗后細度模數(shù)為2.3;該試驗員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zhì)量與檢驗方法標準>>的規(guī)定判定該砂為細砂.問題:1〕該檢測人員做法是否正確?2〕如果不正確,請指出錯誤,并寫出正確做法.3〕砂的粗細程度按細度模數(shù)分為哪幾級,并寫出其對應的細度模數(shù)X圍.答:1〕不正確.2〕錯誤:細度模數(shù)為2.3,依據(jù)標準判定該砂為細砂.正確做法:細度模數(shù)為2.3,依據(jù)標準判定該砂為中砂.3〕砂的粗細程度按細度模數(shù)分為粗、中、細、特細四級,其X圍:粗砂3.7~3.1;中砂3.0~2.3;細砂2.2~1.6;特細砂1.5~0.7.案例五有一份砂試樣,測出含泥量為3.5,該試驗員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zhì)量與檢驗方法標準>>的規(guī)定判定該砂可用于C30的砼中.問題:1〕該檢測人員判斷是否正確?2〕如果不正確,請寫出正確判斷.3〕請寫出標準中規(guī)定的天然砂中含泥量指標.答:1〕不正確.2〕正確判斷:測出含泥量為3.5,該試驗員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zhì)量與檢驗方法標準>>的規(guī)定判定該砂不可用于C30的砼中.3〕天然砂中含泥量應符合下表砼強度等級≥C60C55~C30≤3.0≤C25≤5.0含泥量〔按質(zhì)量計,%〕≤2.0案例六某檢測人員認為配制混凝土適宜選用I區(qū)砂.當采用II區(qū)砂時,宜降低砂率;當采用Ⅲ區(qū)砂時宜適當增加砂率以保證砼強度.問題:該檢測人員認為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說出正確做法.答:1〕不正確.2〕正確做法:配制混凝土適宜選用II區(qū)砂.采用I區(qū)砂時,應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夠的水泥用量,滿足混凝土和易性;當采用III區(qū)砂時,宜降低砂率;當采用特細砂時,應符合相應的規(guī)定.案例七某檢測人員對一組碎石樣品進行篩分析試驗前,將樣品縮分至標準規(guī)定質(zhì)量的兩份試樣后,對碎石篩分試驗進行了平行試驗.在石子篩分過程中,當每只篩上的篩余層厚度小于試樣的最小粒徑值時,應將該篩上的篩余試樣分成兩份,再次進行篩分.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