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專題訓練-----《宋史?蘇軾列傳》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jīng)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奔蔚v二年,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甭務呤紘W不厭,久乃信服。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彬?qū)使復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弊溟L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diào)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徙知湖州,上表以謝。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托諷,庶有補于國。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語,并媒蘗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赴臺獄,欲置之死,鍛煉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選自《宋史?蘇軾列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B.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C.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D.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冠,本義是帽子,古人二十歲戴冠,行冠禮表示成人,冠就成了古人成年的代稱。B.《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古代儒家典籍“六經(jīng)”之一,相傳由孔子修訂。C.殿試,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在殿廷舉行,由皇帝主持對貢士的考試。D.禁軍,北宋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的正規(guī)軍,從各地招募,分隸三衙,防守京師或地方。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家教良好,學識廣博。母親程氏親自把書上知識傳授給他,等到弱冠,博通經(jīng)史,寫文章每天可以寫數(shù)千字。B.蘇軾喜讀《莊子》,文章出眾。歐陽修想要改變當時支離詭異的文風,看到蘇軾的文章驚喜萬分,把他擢為第一,并在梅圣俞面前推崇他。C.蘇軾恪盡職守,勤政愛民。黃河決口,徐州城有險情,蘇軾與城中百姓共同抗洪,并說服卒長帶領禁軍筑堤,終于保全了徐州。D.蘇軾雖受小人陷害,卻隨緣自適。蘇軾遭受陷害,被捕入獄,但出獄被貶黃州后,卻能與農(nóng)夫老翁融洽相處,并自號“東坡居士”。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2)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哲宗立,(蘇軾)復朝奉郎、知登州,召為禮部郎中。遷起居舍人。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朝中無出公右者。軾曰:“昔林希同在館中,年且長?!贝_曰:“希固當先公耶?”卒不許。二年,兼侍讀。每進讀至治亂興衰、邪正得失之際,未嘗不反復開導,覬有所啟悟。哲宗雖恭默不言,輒首肯之。嘗讀祖宗《寶訓》,因及時事,軾歷言:“今賞罰不明,善惡無所勸沮;又黃河勢方北流,而強之使東;夏人入鎮(zhèn)戎,殺掠數(shù)萬人,帥臣不以聞。每事如此,恐浸成衰亂之漸?!比?,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nèi)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知杭州。未行,諫官言前相蔡確知安州,作詩借郝處俊事以譏太皇太后。大臣議遷之嶺南。軾密疏:“朝廷若薄確之罪,則于皇帝孝治為不足;若深罪確,則于太皇太后仁政為小累。謂宜皇帝敕置獄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詔赦之,則于仁孝兩得矣?!毙屎笮钠蛰Y言而不能用。軾出郊,用前執(zhí)政恩例,遣內(nèi)侍賜龍茶、銀合,慰勞甚厚。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遣使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七年,徙揚州。舊發(fā)運司主東南漕法,聽操舟者私載物貨,故操舟者輒富厚,以官舟為家,補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載率皆速達無虞。近歲一切禁而不許,故舟弊人困,多盜所載以濟饑寒,公私皆病。軾請復舊,從之。未閱歲,以兵部尚書召兼侍讀。(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列傳》)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朝中無出公右者B.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朝中/無出公右者C.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朝中/無出公右者D.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朝中無出公右者6.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知,有主持,執(zhí)掌意;知州,地方行政機構(gòu)州之長官。元祐年間,蘇軾知登州,寫下了“西北望,射天狼”的詞句。B.古代多以右為上,為貴,為高。文中的“右者”與“位在廉頗之右”句中的“右”的意思是相同的。C.路,宋元時期行政區(qū)域名稱。與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烽火揚州路”的意思是相同的。D.牒,文書;度牒,官府發(fā)給出家僧道的憑證,宋時官府可出售度牒以充軍政費用。蘇軾易米救饑,即賣度牒之利。7.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侍帝讀經(jīng),冀有啟悟。每次在皇帝面前誦讀到治亂興衰及朝政得失的時候,都反復開導,希望皇帝能有所啟發(fā)。哲宗雖沉默不言,卻常常贊成。B.蘇軾主掌貢舉,關懷士子。蘇軾主持禮部考試,正逢大雪嚴寒,士子們坐在庭院中,顫抖地不能說話。蘇軾放寬對他們的約束,使他們能展其能。C.蘇軾密疏進言,秉持忠誠。聽到諫官對蔡確的處置,蘇軾上疏密奏,提出自己的建議,太后接受了蘇軾的建議,在他外任之時,給予優(yōu)厚的慰勞。D.蘇軾擔任知州,德澤生民。杭州饑疫并發(fā),蘇軾請求減免賦稅,用度牒換米以救饑者;揚州船家因禁私載而生活困苦,蘇軾請求恢復舊制得到允許。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每進讀至治亂興衰、邪正得失之際,未嘗不反復開導,覬有所啟悟。(2)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jīng)史。嘉祐二年,試禮部。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丁母憂。五年,調(diào)福昌主簿。歐陽修以才識兼茂,薦之秘閣。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qū)使復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弊溟L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庇耆找共恢梗Y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徙知湖州,上表以謝。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托諷,庶有補于國。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語,并媒蘗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赴臺獄,欲置之死,鍛煉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钡肋^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shù)起大獄,公獨無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啟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軾曰:“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事君之常禮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安石厲聲曰:“安石須說。”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須是知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弗為,乃可。”軾戲曰:“今之君子,爭減半年磨勘,雖殺人亦為之?!卑彩Χ谎浴H首诔踝x軾、轍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食,稱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選自《宋史?蘇軾列傳》,有刪改)9.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B.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C.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D.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嘉佑,是北宋時期宋仁宗使用的第九個和最后一個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一共八年。蘇軾有同名著作《嘉佑集》。B.殿試,科舉考試的最高一段,由皇帝親自出題考試,又稱廷試。C.丁母憂,辭官回家為去世的母親守制,古代官員在位期間,如若父母去世,則無論此人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制二十七個月。D.表,中國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特殊文體。是封建社會下臣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后來憑推薦信謁見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圣俞說自己應退讓,使蘇軾能超過自己。B.蘇軾在徐州當政期間,遇到水災,他身先士卒,發(fā)動城里的富人和禁軍一起修筑城墻,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C.路過金陵,蘇軾勸王安石面對國家危險的政治局勢要勇于向皇上進言,兩人針砭官場現(xiàn)狀,相談甚歡。D.蘇軾才學受到歐陽修稱頌,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贊,可惜他最終沒有得到重用。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②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答案1、B句子翻譯:程氏讀東漢《范滂傳》,很有感慨,蘇軾問道:“我如果做范滂,母親能答應我這樣做嗎?”程氏說:“你能做范滂,我難道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東漢”修飾“范滂傳”,“范滂傳”做“讀”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軾”做“請曰”的主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母”做“許”的主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2.A“古人二十歲戴冠,行冠禮表示成人,冠就成了古人成年的代稱”錯,古人二十歲戴冠,行冠禮,特指男子,冠是古人對“男子”成年的代稱。古代女子滿15周歲結(jié)發(fā),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周歲為及笄。3.B“把他擢為第一”錯,由原文“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可知,當時文章晦澀怪異的弊習很重,主考官歐陽修想加以改正,見到蘇軾《刑賞忠厚論》,很驚喜,想定他為進士第一名,但懷疑是自己的門客曾鞏寫的,便放在了第二名。由此可知,是把他放在了第二名,而不是“第一名”。4.(1)富人們出城,老百姓都動搖了,我還與誰守衛(wèi)這座城呢?我在這里,就決不允許洪水毀壞城池。(2)蘇軾在城墻上筑廬過夜,經(jīng)過家門也不進入,派遣官吏分段防守,最終保全了徐州城。參考譯文: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游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到古今的成敗得失,常能說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讀東漢《范滂傳》,很有感慨,蘇軾問道:“我如果做范滂,母親能答應我這樣做嗎?”程氏說:“你能做范滂,我難道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到二十歲時,就精通經(jīng)傳歷史,每天寫文章幾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書。不久讀《莊子》,感嘆說:“我從前有的見解,嘴里不能說出,現(xiàn)在看到這本書,說到我心里了?!奔蔚v二年,參加禮部考試。當時文章晦澀怪異的弊習很重,主考官歐陽修想加以改正,見到蘇軾《刑賞忠厚論》,很驚喜,想定他為進士第一名,但懷疑是自己的門客曾鞏寫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經(jīng)義策問取得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來憑推薦信謁見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圣俞說:“我應當讓避開,讓這個人出人頭地了。”聽到的人開始議論紛紛不服,時間久了就信服了。蘇軾調(diào)任徐州。黃河在曹村附近決堤,在梁山泊泛濫,從南清河溢出,匯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斷上漲不久就要泄進城里,城墻即將被沖毀,城里的富人爭著逃出城去避難。蘇軾說:“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會動搖,誰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這里,就不會讓決堤的水毀了城墻。”于是將富民們趕回城中。蘇軾到武衛(wèi)營,把卒長叫出來說:“河水將要沖進城里,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暫且為我盡力?!弊溟L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們這些小人應該為您效力。”于是率領他的士兵拿著畚鍤出營,修筑東南方向的長堤,堤壩從戲馬臺起,末尾與城墻相連。雨日夜不停,沒有受損的城墻只有三版。蘇軾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經(jīng)過家門也不入,派官吏們分別在城墻各處守衛(wèi),最終保全了徐州城。他又請求調(diào)發(fā)第二年的役人來增舊城,又用木頭筑堤岸,以防水再來。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調(diào)任湖州知州,上表謝恩。又因為有些事對百姓不利而不敢說,用詩來諷喻,以求有益于國家。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摘取他章表中的話,并且引申附會他所作的詩說是罵皇上,逮捕進御史臺監(jiān)獄,想置他于死地。羅織罪名很久不能判決。神宗獨自憐惜他,把他作為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蘇軾與農(nóng)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間生活,在東坡建造房屋,自稱“東坡居士”。5、D“起于憂患”意思是從憂患中被起用,狀語后置句,“于憂患”是后置狀語,狀中關系短語,中間不宜斷開,排除AC;“矣”句末語氣詞,“朝中”與“無出公右者”是主謂關系,應在“矣”后停頓,排除B。6.A“知登州,寫下‘西北望,射天狼’”錯誤,“西北望,射天狼”出自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此詞作于密州知州任上。7.C“太后接受了蘇軾的建議”錯誤。原文是說,蘇軾上疏密奏提建議,太后認為他的建議很好(心善其言),但是沒有采用(而不能用)。8.(1)每次在皇帝面前誦讀到治亂興衰、奸邪正直及朝政得失的時候,未曾不反復開導,希望對皇帝有所啟發(fā)。(2)正逢大雪嚴寒,士子們坐在庭院中,顫抖地不能說話。參考譯文:哲宗即位,(蘇軾被)授朝奉郎、登州知州,召他做禮部郎中。升為起居舍人。蘇軾從憂患中被起用,不想驟然間登上要職,向宰相蔡確推辭。蔡確說:“你徘徊不進已經(jīng)很久了,朝廷中沒有比你更合適的?!碧K軾說:“從前林希和我同在館里,而且他年紀大?!辈檀_說:“林希真應當比你先起用嗎?”終于沒有答應。元祐二年,兼侍讀。每次在皇帝面前誦讀到治亂興衰、奸邪正直及朝政得失的時候,未曾不反復開導,希望對皇帝有所啟發(fā)。哲宗雖然恭敬沉默不說話,常常很贊成。曾經(jīng)讀到祖宗的《寶訓》,因而講到時事,蘇軾一一地訴說:“現(xiàn)在賞賜處罰不分明,善沒有勉勵惡沒有禁止;又黃河正向北流,而硬要它向東流;西夏攻入鎮(zhèn)戎軍,殺掠幾萬人,統(tǒng)帥不奏報。每每出現(xiàn)這類事情,恐怕漸漸會成為衰亡和動亂的開端。”元祐三年,暫代知禮部貢舉。正逢大雪嚴寒,士子們坐在庭院中,顫抖地不能說話。蘇軾放寬他們的禁約,使他們能盡量發(fā)揮。巡視考場的宦官常侮辱應試士人,而且抓住意義曖昧的個別辭語,誣陷為罪狀,蘇軾把這些宦官都奏請驅(qū)逐。元祐四年,因積累了一些議論政事的話,被當權的人所恨。蘇軾怕不被他們所容忍,請求調(diào)到外地,任杭州知州。尚未動身,諫官說前任宰相蔡確任安州知州,作詩借郝處俊的事譏諷太皇太后。大臣們建議把他流放嶺南。蘇軾上密奏說:“朝廷如果處分蔡確輕了,那對皇帝以孝治天下就不足;如果治罪重了,那對太皇太后的仁政又有所欠缺。認為應由皇帝下敕書立案逮捕治罪,太皇太后就下手詔寬赦他,那就仁和孝兩方面都得當了。”宣仁后心里認為蘇軾的話好而不能實行。蘇軾出行外任時,朝廷使用過去執(zhí)政大臣的舊例,派宦官賞賜他龍茶、銀盒,慰勞很優(yōu)厚。蘇軾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饑荒和瘟疫并發(fā)。蘇軾向朝廷請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賜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換取米來救濟饑餓的人。第二年春天,派人帶著醫(yī)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元祐七年,移揚州。以前發(fā)運司主管東南漕運法,允許駕船的人私自載運貨物。所以駕船的人就富裕了,把官船當作自己的家,修治船只,還救濟船夫們的困乏,所以所載貨物都很快到達而且沒有事故。近年一切私載都被禁止,所以船只破舊人員貧困,多數(shù)人偷盜所運貨物來救饑寒,公家私人都受害。蘇軾請求恢復舊制,朝廷允準。不滿一年,召為兵部尚書兼侍讀。9、B這句話的意思是:蘇軾到徐州赴任,有洪水決堤要淹沒曹村,富民們爭著要逃出城避水?!皼Q”后省略介詞“于”,應該是“河決(于)曹村”,“黃河在曹村決口”的意思,所以“曹村”后斷句,排除ACD;“泛于梁山泊”意思是泛濫到梁山泊,這句不能斷開,排除CD。10.A“蘇軾有同名著作《嘉佑集》”錯誤,《嘉佑集》的作者是蘇洵。11.B“發(fā)動城里的富人和禁軍一起修筑城墻”錯誤,根據(jù)原文“富民出”“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意思是城里的富人爭著出城避水,河水泛濫將要毀壞城池,事情緊急,即使是禁軍也將為我盡力??梢姏]有發(fā)動富人的意思。12.(1)蘇軾對她說:“我如果想成為范滂,母親您答應嗎?”程氏說:“你如果能成為范滂一樣的人,我難道就不能成為范滂母親一樣的人嗎?”(2)皇上用來對待你的禮節(jié),不是通常的禮節(jié),你用來對待皇上的禮節(jié),難道可以用通常的禮節(jié)?參考譯文: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縣人。十歲的時候,其父蘇洵到外地去游學,母親程氏則親自教他讀書,蘇軾每聽聞古今興衰成敗的歷史,都能道出其要旨。程氏讀東漢的《范滂傳》時,發(fā)出深深的嘆息,蘇軾對她說:“我如果想成為范滂,母親您答應嗎?”程氏說:“你如果能成為范滂一樣的人,我難道就不能成為范滂母親一樣的人嗎?”到二十歲時,就精通經(jīng)傳歷史。嘉祐二年,參加禮部考試。以《春秋》經(jīng)義策問取得第一,殿試考中乙科。后來憑借推薦信謁見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圣俞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下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Module 6 Unit 2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 四年級上冊
- 10 父母多愛我(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基坑支護合同范本
- 船舶設備采購合同范本
- 3《書的歷史》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科學二年級上冊教科版
- 8《田忌賽馬》(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
- 政策資金申報合同范本
- Module 6 Problems Unit 1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上冊
- 礦石購銷居間合同范本
- 鈉離子電池工藝與材料
- 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閱讀理解50篇附答案解析
- 《陶瓷造型工藝》課程標準
- 火電廠各指標指標解析(最新版)
- 病毒性腦炎患者的護理查房ppt課件
- TPU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參考范文
- 第二編 債權總論
- 試用期考核合格證明表
- 常見八種疾病
- 膠粘劑基礎知識及產(chǎn)品詳解(課堂PPT)
- 鐵路總公司近期處理的七起突出質(zhì)量問題的通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