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天鎮(zhèn)縣的孤兒狀況和兒童保護制度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ecb4f812cdccda37030d5da35d60668/8ecb4f812cdccda37030d5da35d606681.gif)
![山西省天鎮(zhèn)縣的孤兒狀況和兒童保護制度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ecb4f812cdccda37030d5da35d60668/8ecb4f812cdccda37030d5da35d606682.gif)
![山西省天鎮(zhèn)縣的孤兒狀況和兒童保護制度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ecb4f812cdccda37030d5da35d60668/8ecb4f812cdccda37030d5da35d606683.gif)
![山西省天鎮(zhèn)縣的孤兒狀況和兒童保護制度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ecb4f812cdccda37030d5da35d60668/8ecb4f812cdccda37030d5da35d606684.gif)
![山西省天鎮(zhèn)縣的孤兒狀況和兒童保護制度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ecb4f812cdccda37030d5da35d60668/8ecb4f812cdccda37030d5da35d60668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天鎮(zhèn)縣的孤兒狀況和兒童保護制度
一調查地背景介紹(一)天鎮(zhèn)縣概況天鎮(zhèn)縣位于山西省雁北地區(qū)東北方向,是山西、河北、內蒙古三省(區(qū))交界處,隸屬大同市。全縣總面積1635平方公里,處于山西省最偏遠的地帶。根據2003年國民經濟統計數據,有5鎮(zhèn)6鄉(xiāng),總人數達207278人,其中農業(yè)人數175176人、非農業(yè)人數32102人。漢族占人口的99%以上,還有回、蒙古等民族。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802元,全年居民總消費水平為每人888元。本縣居民大部分從事農業(yè)生產,少數從事手工業(yè)制作,極小部分進入工業(yè)領域。[1]表4-1天鎮(zhèn)縣城鎮(zhèn)農村家庭經濟收支調查表表4-2天鎮(zhèn)縣經濟、社會情況表調查組走訪了5鎮(zhèn)(鄉(xiāng))9村,即玉泉鎮(zhèn)西南村、東南村,張西河鄉(xiāng)深溝窯村,南河堡鄉(xiāng)東沙河村、魏家公村,谷前堡鎮(zhèn)馬圈癢村、水桶寺村、榆林口村,趙家溝鄉(xiāng)范牛坊村,對孤兒的生活現狀進行了調查。根據照料者的身份,我們將寄養(yǎng)分成四個類型:祖父母撫養(yǎng)、叔伯單個家庭撫養(yǎng)、叔伯多個家庭撫養(yǎng)、非親屬寄養(yǎng)。對這幾種類型的養(yǎng)護,我們從家庭結構、失怙原因、生活現狀、教育狀況、身心健康、性格發(fā)展、外界資助情況、與他人關系、撫養(yǎng)人最大擔心及孩子長大的理想等做了一系列的深度調查和分析。(二)五個鄉(xiāng)鎮(zhèn)的概況1.玉泉鎮(zhèn)概況玉泉鎮(zhèn)地處天鎮(zhèn)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地帶,轄有12個自然村,玉泉鎮(zhèn)總人口46757人,其中農業(yè)人口有19156人,耕地面積43860畝,糧食產量6915噸,農村經濟總收入9517萬元,凈收入4006萬元,人均純收入2238元。它的經濟在全縣處于較高水平。玉泉鎮(zhèn)人口比較集中,農民主要收入來源是種地,還有部分農民獨自經商和外出打工。[2]2.張西河鄉(xiāng)概況張西河是天鎮(zhèn)縣的東大門,全鄉(xiāng)25個自然村,全鄉(xiāng)人口11948人,總戶數3391戶。耕地面積64186畝,糧食作物總產量為8740000公斤,全鄉(xiāng)人均土地比較多,一戶人家大約20~30畝地,但地質條件很差,水澆地不是很多,基本上靠天吃飯,年景好的話,收入多一點,年景差時收入則少。據統計,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916萬元,凈收入為1239萬元,人均純收入為1184元。該鄉(xiāng)農民以農業(yè)為主要收入來源,農閑時大批農村青壯勞力外出打工。男性一般從事建筑業(yè),女性一般從事服務業(yè)。[3]3.南河堡鄉(xiāng)概況南河堡鄉(xiāng)位于天鎮(zhèn)縣西南部,距縣城20公里,全鄉(xiāng)24個自然村,人口24852人,總戶數6906戶,耕地面積為82590畝,南高北低,1/3位丘陵區(qū),2/3位平原區(qū)。傳統農作物有谷子、土豆、玉米等農作物。平原區(qū)土地平坦、肥沃,南有孤峰山水庫居高臨下,東有三沙河經流鄉(xiāng)界,水利好,為商品糧主產區(qū)之一。糧食產量為16179噸。全鄉(xiāng)收入來源以農業(yè)為主,全鄉(xiāng)經濟總收入11427萬元,凈收入5062萬元,平原地帶平均每戶每年收入2156元,丘陵地帶平均每戶每年收入700元。[4]4.谷前堡鎮(zhèn)概況谷前堡鎮(zhèn)北與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和縣接壤,西與陽高縣相鄰,東靠本縣宣家塔,全鎮(zhèn)面積169313畝,其中耕地面積44830畝,55%屬于貧瘠土地,產量偏低且不穩(wěn)定。鎮(zhèn)全年糧食產量5930噸,農村經濟總收入7272萬元,凈收入3278萬元,人均純收入1906元。共轄行政村13個,總人口20960人,其中農業(yè)戶口17800人。谷前堡鎮(zhèn)有5000多人。轄區(qū)內京包鐵路、大張公路、天走公路縱橫交錯。天鎮(zhèn)火車站設在谷前堡鄉(xiāng)鎮(zhèn)府所在地,素有“邊城碼頭”之稱。境內有工業(yè)企業(yè)12家,旅店、飲食等服務性企業(yè)26家,養(yǎng)車(運煤)戶628戶,機動車輛636輛,轄區(qū)內人員結構、治安狀況歷來比較復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任務十分繁重。[5]5.趙家溝鄉(xiāng)概況趙家溝鄉(xiāng)位于縣城南部,距縣城40公里,全鄉(xiāng)16個自然村,人口8447人,總戶數2410戶,年末耕地面積為63765畝,因屬于山區(qū),土壤不好,水源缺乏,水土流失嚴重。據2003年統計,糧食產量5260噸,農村經濟總收入1151萬元,凈收入468萬元,人均純收入2148元。由于地處海拔較高的丘陵地區(qū),趙家溝鄉(xiāng)的住戶很分散,人口稀少,水澆地較少,交通不方便,該鄉(xiāng)的農民主要靠田所得,多半青壯年農閑的季節(jié)外出務工較多,或搞一些其他的副業(yè)。[6](三)五個鄉(xiāng)鎮(zhèn)的調查比較分析以上五個調查地在以下方面都有所差異。(1)從地理環(huán)境及經濟狀況分析,玉泉鎮(zhèn)位于天鎮(zhèn)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更容易接受到外界的大量信息,享受的待遇也比較多,村民除了農業(yè)外還開展了多種副業(yè),經商人員也較多,商業(yè)化程度在五個調查地是最高的。天鎮(zhèn)縣火車站設在谷前堡鎮(zhèn),鎮(zhèn)里還有一些工業(yè)及服務行業(yè),這對于當地的經濟狀況起到了一些促進作用。張西河是一條交通要道,是通往北京、大同交界的必經之地。所以經濟狀況相對比較好。南河堡鄉(xiāng)位于天鎮(zhèn)縣西南邊上,土地肥沃,地質較好。趙家溝鄉(xiāng)距離縣城較遠,交通不便,地理環(huán)境較差,農民收入增加緩慢,基本以打工為主。(2)從人口發(fā)展分析,玉泉鎮(zhèn)位于天鎮(zhèn)縣的中心地段,人口是最密集的,其次是南河堡鄉(xiāng)、張西河鄉(xiāng)、谷前堡鎮(zhèn),而趙家溝鄉(xiāng)的人口最稀少,這由于當地的地理條件所造成,趙家溝鄉(xiāng)丘陵地帶比較多,土質較差,經濟發(fā)展比較緩慢,再加上思想觀念比較落后,造成了一些年輕人遠離村莊,男性一般出去打工,在外結婚生子,女性一般出嫁到其他的鄉(xiāng)里,造成了趙家溝鄉(xiāng)人口稀少。(3)從社會形態(tài)分析,玉泉鎮(zhèn)、張西河鄉(xiāng)、南河堡鄉(xiāng)、谷前堡鎮(zhèn)農民的思想觀念都比較開放,經商的氛圍比較濃厚,大部分農民在慢慢脫離農業(yè),家家戶戶忙著奔小康。而趙家溝鄉(xiāng)的農民比較保守,基本上還是以農業(yè)為主,農閑的時候也很少外出打工,從事其他副業(yè)的人也比較少。二孤兒的定義、數量和孤兒產生的原因分析在天鎮(zhèn),我們所調查地方的村民和基層干部所理解的孤兒是失去父親的未成年人。根據實際情況,在調查中,我們針對以下幾種類型的失去父母照顧的兒童進行了調查。我們把調查對象界定為18歲以下父母雙亡,以及事實上父母均不承擔撫養(yǎng)責任的未成年人。具體包含四種類型:父母雙方均已去世;父母雙方,一方去世,一方不承擔撫養(yǎng)責任;父母均在世,但父母雙方均不承擔撫養(yǎng)責任;被遺棄。表4-3天鎮(zhèn)縣孤兒基本情況本次入戶調查了55名失怙兒童,其中年齡最小的6個月,年齡最大的19歲;男性孤兒32人,占58.18%,女性孤兒23人,占48.44%。他們曾經經歷過各種家庭變故,需要得到社會和他人的保護。下面對孤兒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表4-4農村孤兒形成原因的排序表從調查結果看,在孩子成為孤兒的原因中,疾病使16名孩子失去了父親,它造成孩子成為孤兒的比重占29.1%;其次是車禍,共有14人,占25.5%;然后是自殺,占21.8%。母親的離開使孩子成為孤兒的原因中,母親改嫁占的比重最高,占56.36%;其次是病逝,占18.18%;出走占16.36%。由此可以看到,農村孤兒形成的原因中,父母不在的原因有很大的不同。從表4-4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成為孤兒的原因中,父親病逝,母親改嫁占的比重最高。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父親死亡后,母親絕大部分都選擇改嫁,導致孩子沒人照顧,成為真正的孤兒。母親改嫁、放棄孩子的時間通常發(fā)生在孩子的父親死亡3年之內。從父母不在的原因中,可以看到,“病逝”、“車禍”等是當事人不可抗拒的、被動的原因。在貧困地區(qū),有的家庭因為兒子患有癡呆或疾病,沒有姑娘愿意嫁給他,父母便用買賣婚姻的方式為他娶親,繁衍后代,以求他們年老時有子女照顧。這些男子本來就缺乏謀生手段,一旦發(fā)生意外,孩子便成為孤兒。在意外事故中,交通事故是在父母喪生中占首位的原因。打工中出現的意外、煤礦事故等非正常死亡也奪去了不少人的生命。這些意外事故使他們的孩子成了孤兒。這與農村人口缺少安全知識和專業(yè)技術以及所從事的職業(yè)缺乏安全生產措施有直接關系。而自殺、改嫁、再娶、出走則往往是當事人主動選擇的結果,同時也是對社會或生活壓力過大的反應。調查發(fā)現,經濟壓力是很多家庭問題的導火索,是人們自殺、改嫁、再娶和失蹤的重要原因。在天鎮(zhèn)縣存在很多“爹死娘嫁人”的孤兒,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買賣婚姻多,由于貧困,許多男人找不到當地的姑娘結婚,只好違法去更貧困的地方買媳婦。丈夫意外死亡后,買來的媳婦對婚事本來就不情愿,便一去不復返。二是丈夫去世后,盡管妻子不想讓孩子成為孤兒,但她們無法獨力承擔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農業(yè)勞作,且很多人在財產處置上的發(fā)言權受其他男方親屬的制約,只好遠嫁他鄉(xiāng)。三天鎮(zhèn)孤兒保護制度的現狀(一)基本生活保障在調查中發(fā)現,孤兒基本上沒有或很少得到社會救助。被調查的個別城鎮(zhèn)戶口的兒童享受“低保戶”待遇,小部分享受了“特困戶”待遇。但是,多數孤兒沒有得到任何救助,民政部門也沒有其他專項補貼。只有遇到自然災害的年份,民政部門可支配的資金多了一點,才會資助孤兒一些口糧或錢物等。這類資助多是一次性的。由于交通閉塞、信息傳遞困難等原因,貧困地區(qū)孤兒生活的真實情況很難全面了解,甚至孤兒人數的準確數字都難以得到。由于深度調查在全國孤兒普查之后進行,可以對普查結果進行評價。結果發(fā)現在天鎮(zhèn),普查中孤兒統計的漏報率比較高。原因主要是:(1)普查是根據已經存在的戶籍資料登記的。對已經列入特困戶的孤兒及其撫養(yǎng)家庭,當地干部或民政助理員有所了解,在普查中都進行了登記。而目前尚未被列入特困戶的孤兒則被遺漏。根據調查組的入戶調查,大多數孤兒沒有單獨立戶,也沒有享受特困待遇。由于這一原因漏報的孤兒人數很多。(2)即使被列入貧困戶的孤兒,一般只按照戶主統計,即按一戶一人進行登記。戶主一般都是男孩,而同為孤兒的姐姐或妹妹多未登記。(3)戶口登記資料缺失造成孤兒漏報。戶口登記必須交納照相費20元,登記費10元,以及材料費15元等相關手續(xù)費。由于貧困,不少家庭因為缺少戶口登記的費用,對新生兒沒有及時進行戶口登記。不少人等到孩子入學,需要出示戶口登記資料的時候才補辦戶口。撫養(yǎng)孤兒的家庭一般都比較貧困,不愿意交納戶口登記的費用。在一些情況下,這是因為撫養(yǎng)人的文化程度較低,他們沒有能力辦理戶口登記。沒有戶口登記的孤兒沒有包括在孤兒普查的范圍之內,也沒有可能享有任何福利待遇。(二)替代性養(yǎng)護調查發(fā)現,孤兒在父親死亡后,母親因為沒有土地和財產權,一般不得不改嫁,重組家庭,再育兒女,形成了新的經濟關系和家庭關系。母親改嫁后因為經濟條件有限以及對經濟資源支配權的問題,一般沒有再對自己以前的親生子女進行養(yǎng)育和經濟給付。入戶調查時側面了解到有一些死去丈夫的單身母親在獨自撫育子女。因為本次調查我們定義失去父親(或母親)一方,母親(或父親)一方四年內沒有撫養(yǎng)并提供經濟支持的為“事實孤兒”,并將其劃分入所謂的“單孤”類別,因此沒能對單身母親撫養(yǎng)子女的情況進行調查。村民對單親母親的評價是:農活比較辛苦,現在農村鄰里之間互助較少,因此,這些獨自撫養(yǎng)子女的單身母親生活非常艱難。她們的境遇令人同情。在失去父母照顧之后,孤兒主要由親屬給予替代性養(yǎng)護。在個別情況下,少數慈善的個人或組織為孤兒提供照料,如圖4-1和表4-5所示。圖4-1天鎮(zhèn)替代性養(yǎng)護的主要方式表4-5天鎮(zhèn)縣孤兒接受救助和照顧情況統計表(普查登記結果)(三)教育和醫(yī)療教育是孤兒成長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教育收費是孤兒養(yǎng)護家庭遇到的困難之一。表4-6是山西省義務教育收費標準及初中、高中收費標準。天鎮(zhèn)縣也執(zhí)行這個標準。表4-6山西省義務教育收費標準表4-7高中收費標準調查發(fā)現,在天鎮(zhèn)縣,學校對孤兒基本上未減免學雜費。因此,雖然國家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但孤兒由于家庭貧困,失學輟學現象嚴重,失學率高達36%;部分孤兒入學年齡偏大,與普通孩子比,他們所在年級與其年齡不相稱,在校學習生活都受到了一定影響。四不同類型的替代性養(yǎng)護及其對兒童的影響按孤兒與撫養(yǎng)家庭的關系,我們將所調查的孤兒案例劃分為四類,即分別為祖父母撫養(yǎng)、叔伯單個家庭撫養(yǎng)、叔伯多個家庭共同撫養(yǎng)、非親屬個人撫養(yǎng)。其中被遺棄的孤兒被沒有血緣關系的人收養(yǎng),歸入非親屬個人撫養(yǎng)一類。(一)類型一:祖父母撫養(yǎng)這種類型的家庭中孤兒的撫養(yǎng)責任主要由孤兒的祖父母承擔。1.這個類型的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差因為承擔孤兒撫養(yǎng)責任的祖父母年齡偏大,案例中的祖父母都已超過60歲,已經進入老年階段,他們自身的勞動力也在喪失。撫養(yǎng)這些孤兒的家庭基本上生活在農村,本身靠田吃飯,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已經不易了,還要供養(yǎng)孫兒孫女,這猶如雪上加霜。調查的案例中,祖父母大部分承擔了撫養(yǎng)孤兒的責任,由于血緣關系,祖父母的其他子女或多或少都給一些資助。2.這類家庭中,還存在養(yǎng)老、醫(yī)療和教育的問題撫養(yǎng)孫子女對祖父母的確是非常沉重的負擔,其實他們自身已經進入了需要子女供養(yǎng)的年齡。他們?yōu)榱俗寣O子女過上更好的生活,仍不得不繼續(xù)從事一些需要重體力的勞動。他們年事已高,很容易出現健康問題,而一旦倒下,孤兒的生活就會立即陷入困境。這類家庭面臨的風險很高。關于教育方面,這類家庭的經濟狀況很差,撫養(yǎng)孩子上學對他們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另外,爺爺奶奶大多數文化水平較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功課。3.這個類型孩子的性格都存在一些問題祖父母以這些孩子為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覺得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比較可憐,所以對孩子往往言聽計從(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而孩子看到家里的經濟狀況,會比同齡孩子更加懂事,更加早熟。但祖父母在用自己的方式疼愛孩子的同時,也灌輸給孩子一個消極的理念——“生來命苦”。這可能會讓孩子從小就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低人一等,變得自卑和孤僻。孤兒生活在特殊類型的家庭中,與其他兒童不同。在生活中,他們渴望的不僅僅是能吃得飽,穿得暖,也希望能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像別的孩子一樣有疼愛他們的父母。這是所有孤兒的共同心理。(二)類型二:叔伯單個家庭撫養(yǎng)這種類型的家庭中,孤兒的撫養(yǎng)責任主要由孤兒的叔伯單個家庭來承擔。我們選取了四個案例進行分析。調查中發(fā)現,如果祖父母不能撫養(yǎng)孤兒,在漢族聚集的農村,一般由父系家族的人來撫養(yǎng)。這種類型的家庭,經濟狀況比祖父母撫養(yǎng)孤兒的家庭要好一些。因為叔伯通常為中年人,具有勞動力能力,收入相對比較好一些。但這些撫養(yǎng)人往往是孤兒父親的兄長,有自己的孩子,增加了孤兒的負擔,雖然吃飯不會有問題,但是會在上學、治病等方面出現一些問題,將來娶親的負擔還可能比較重。(三)類型三:叔伯多個家庭撫養(yǎng)這種類型的家庭中,孤兒撫養(yǎng)的經濟責任主要由孤兒的叔伯等多個家庭來承擔。這種類型與類型二相比,主要區(qū)別在于供養(yǎng)孤兒的不是單個家庭而是多個家庭。這樣的家庭往往都有自己的孩子,而且孩子也處于幼年階段。因為家里的孩子比較多,在農村,一戶人家承擔起撫養(yǎng)親屬的所有的孩子非常困難,所以一般會平均分攤負擔:由一家?guī)?或2個孩子,這樣可以減輕每個家庭撫養(yǎng)孩子的負擔。一旦他們的叔叔伯伯不在同一地方居住,那么這些孤兒將會被分開撫養(yǎng)。這種撫養(yǎng)方式雖然有利于改善這些孤兒的經濟狀況,但孤兒和其兄弟姐妹之間的聯系減少了,相互的命運也發(fā)生不同的變化。如果叔伯患有疾病,那么會導致家庭的負擔很重。再就是家庭教養(yǎng)方面缺失,撫養(yǎng)人一方面顧不過來這么多的孩子,另一方面也不愿意因為孩子管教問題受到他人指責。這樣顧慮重重,很可能對孤兒的心理發(fā)展造成影響,從而形成他們在教育上的缺失。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孤兒往往失去了對父母原先的財產的所有權,但在這一方面,我們沒有能夠進行深入調查。(四)類型四:民間慈善個人或組織撫養(yǎng)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家庭類型。被親生父母遺棄的孤兒,得到民間個人的收養(yǎng)。調查發(fā)現,撫養(yǎng)遺棄孤兒的家庭,經濟狀況一般比較好,兒童一般不僅不會受到收養(yǎng)家庭的冷落,反而受到了收養(yǎng)人的加倍呵護。因此,這些兒童往往認為養(yǎng)父母就是親生父母,甚至要比親生父母還好。這些孩子心理上沒有受到挫折,沒有因為自己曾經被遺棄而性格變得孤僻,而是覺得自己比其他的孩子更幸福。一個案例中孤兒比較特殊:因為父母去世,爺爺不愿意接納他們,只有當初帶他們的保姆奶奶,收留了可憐的孩子。保姆奶奶年事已高,獨自撫養(yǎng)幾個孤兒,生活極其艱苦。經濟狀況和生活水平很類似于祖父母收養(yǎng)。如果保姆奶奶病倒,孩子將再次陷入困境。五兒童保護制度效果分析分析受到保護的兒童狀況,可以發(fā)現這些兒童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從而對目前農村兒童保護制度的效果進行說明。下面是調查的一些結論。(一)現狀一:窘困的生活狀況據我們調查,孤兒基本都是生活在農村,承擔撫養(yǎng)孤兒責任的祖父母一般年老體弱,有的患有疾病,自顧尚且不暇,更難以對孩子提供很好的保護。有的叔伯姑姨收留了孩子,但由于他們本來生活就很貧困,再有一個未成年的孤兒加入,生活將雪上加霜。我們的調查發(fā)現,雖然大多數寄養(yǎng)家庭能保證兒童的溫飽,但有時難免會有意無意地對孤兒施加精神壓力。雖然存在不利因素,我們發(fā)現寄養(yǎng)的孤兒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早熟,更能吃苦耐勞,獨立生活能力更強。他們較早就開始考慮家里的經濟狀況,平時利用學習之余,也要從事農業(yè)勞動或家務勞動。在祖孫型家庭中,因為家里有老人,這些孤兒尚未成年,便已經開始承擔養(yǎng)家糊口的責任,有的7~8歲時就開始在地里干活。(二)現狀二:失學問題居住在農村的撫養(yǎng)孤兒的家庭多從事農業(yè)勞動,收入低,且撫養(yǎng)家庭自己也有老人和孩子,經濟負擔重。在基本生活都成問題的情況下,孤兒的學習環(huán)境更沒有保證。調查發(fā)現,孤兒的就學狀況不容樂觀,失學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費用過高,每年成百上千的收費(見表4-6的山西省義務教育收費標準),一般農村家庭已經感到負擔沉重,撫養(yǎng)孤兒的家庭就更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分銷合同版權聲明
- 2025年建筑招投標合同
- 職業(yè)教育居間合同委托書
- 花藝店裝修免租合同樣本
- 證券投資居間代理合同
- 旅游景區(qū)智慧化升級建設投資合同
- 年度城市形象宣傳策劃合同
- 確認深圳至廣州跨境貿易采購合同
- 環(huán)保能源技術引進合同
- 法律咨詢服務合同書
- 長期處方管理規(guī)范-學習課件
- 高中英語外研版 單詞表 選擇性必修3
- 中小學校園突發(fā)事件應急與急救處理課件
- 2024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生物真題試卷(含答案)
- 2024年青海省西寧市選調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綜合能力題庫匯編
- 2024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廣州綠色金融發(fā)展現狀及對策的研究
- 《近現代史》義和團運動
- 時間的重要性英文版
- 2024老舊小區(qū)停車設施改造案例
- 灰壩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