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備考點課練25_第1頁
高考地理必備考點課練25_第2頁
高考地理必備考點課練25_第3頁
高考地理必備考點課練25_第4頁
高考地理必備考點課練2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練25

世界地理分區(qū)與主要的國家小題狂練eq\o\ac(○,25)東汕頭模克默多干谷南極洲麥克默多灣以西,這里幾乎沒有降雪,只有一些陡峭的形谷,谷底散布著一些含鹽量達40%的水塘圖面積很大有4000平方千米,是南極洲唯一沒有冰層的區(qū)域。此回答1題。1麥克默多干谷的常年主導風向最可能是)A東北風B東南風C.西北風D.西南風答案:解析題考查極地地區(qū)局部氣候成因克默多干谷位于南極洲,最可能受極地東風影響半球極地東風為東南風故其常年主導風向最可能是東南風,正確,A、D錯誤。2干谷中的小水塘終年不凍,原因最有可能是)A氣溫偏高B鹽度偏高C.受地熱影響D.水生動物擾答案:解析考查極地地區(qū)局部氣候成因地區(qū)緯度較高,終年氣溫較低A錯誤;干谷中的小水塘,含鹽量0%,終年不凍,原因最有可能是鹽度偏高B正確;位于板塊內部,無地熱影響,C誤;位于陸地上,無水生動物擾動,D錯誤北衡水中學模擬基瓦利納是美國阿斯加州的一座小鎮(zhèn),它位于一條狹長的沙壩上,海拔~3米。歷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數日子里基瓦利納幾乎被厚厚海冰包圍到

秋冬季多暴風雪發(fā)生。近50年來,由于全球變,海水侵蝕使得基瓦利納小鎮(zhèn)島嶼面積急劇縮小,預計到2025年,該小鎮(zhèn)將會徹底沉入海底。讀圖,回答3。3形成狹長沙壩的地質作用是)A冰川堆積B.浪堆積C.珊瑚堆積D火山噴發(fā)答案:解析題考查基瓦利納沙壩的成因長沙壩主要由沙構成,與冰川堆積物、珊瑚堆積物、火山噴發(fā)物的特征不符,、C、D錯誤;讀圖可知,該地為潟湖,其是河流和海浪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B確。4當基瓦利納小鎮(zhèn)處于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時候,該區(qū)域()A出現極夜現象B.暴風雪頻發(fā)C.河流從東面沖刷島岸D受溫暖西風影響答案:解析考查基瓦利納自然環(huán)境概況料和圖示可知,基瓦利納小鎮(zhèn)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時候在夏季,而出現極夜現象是在冬季A錯誤;由材料可知,暴風雪頻發(fā)季節(jié)是秋冬季節(jié)B錯;夏季東部河流進入汛期,流量較大,因此會從東面沖刷島岸C確;西風帶在夏季會北移,但只能移

至,且西風會帶來降水,與冰雪融化無關,錯誤。5近50年來基瓦利納小鎮(zhèn)島嶼積急劇縮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暴風頻率增加,風浪侵蝕海岸加劇B.海平面上升,島嶼沿岸低地被淹沒C.植被遭破壞,抵抗侵蝕的能力下降D海冰消融,失去海冰對島岸的保護答案:解析題考查海島面積縮小的原因料沒有表明該區(qū)域暴風頻率增加排除材料也沒有提示該地區(qū)原本植被豐富或者植被遭破壞,排C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高緯、高山地區(qū)冰雪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確會淹沒低地,但是近100以來,由于氣候變暖,全球海平面只上升了12cm,說明該島嶼面積急劇縮小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海平面上升海冰消融后失去對島岸的保護,進而導致其面積急劇減少,排除B故選D北衡水中學調訥河發(fā)源于阿爾卑斯山年注入地中海的水量占注入地中海河水總量的1/6上,但是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并不多見1880開始士為了確保電力供應,在上游山地建造了多座高海拔水庫在夏季蓄積高水位下圖示意羅訥河水系。據此回答6題。6羅訥河全流域性大洪水并不多見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湖泊和沼澤的調蓄作用

B.不同河段汛期不同C.修建水庫,調節(jié)徑流D流域降水較少,年際變率小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羅訥河流域特征。由圖示可知,羅訥河流域面積廣游湖泊澤面積較小調蓄作用不明顯錯誤;羅訥河上游補給來源主要為阿爾卑斯山高山冰雪融水夏多冬少,其支流索恩河流域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徑流穩(wěn)定,羅訥河下游受地中海氣候影響夏少冬多河段汛期不同,因此全流域性洪水不多見B正確;水庫修建前,全流域性洪水也不多見C錯誤;流域降水較少,年際變率小,該描述與實際不符,D錯誤。7瑞士建造多座高海拔水庫,使羅訥河)A水力資源更為豐富B.水位季節(jié)變化減小C.冬季中、下游徑流量增加D夏季河口三角洲擴展速度加快答案:解析題考查羅訥河水利工程建設對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根據材料無法判斷羅訥河水力資源變化錯誤;由材料可知為了確保電力供應游山地建造了多座高海拔水庫,在夏季蓄積高水位,冬季放水發(fā)電,會導致水位季節(jié)變化增大,B錯誤;會導致冬季中、下游徑流量增加C正確;夏季入海水量減少,河口三角洲擴展速度減慢,錯誤。馬爾代夫是印度洋上赤道附近的一個島國,1200個小珊瑚島嶼組成其202島嶼有人居住首都馬累位于馬累島上,面積約1.5平方千米,是該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擁擠的首都之一。長期以來,馬爾代夫沒有橋,連接各

個島嶼的主要途徑是擺渡中馬友誼大橋由中國承建是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橋,它連接首都馬累和機場島,預計20188月竣工。此回答~10。8長期以來,馬爾代夫島嶼間交通主要依靠擺渡的主要原因是()A島嶼間距離近B.國土面積狹小C.經濟水平落后D.科技水平低答案:解析題考查馬爾代夫區(qū)域地理特征濟因素是影響交通運輸的主導因素馬爾代夫屬于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受資金、技術等條件的制約,長期以來沒有建橋,島嶼間交通主要依靠擺渡,故選C9大橋建設過程中,建筑工人需克服的最大困難是)A臺風多發(fā)B.候濕熱C.淡水短缺D地震頻發(fā)答案:解析題考查交通建設的影響因素爾代夫靠近赤道地區(qū),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較小,難以形成氣旋錯;馬爾代夫靠近赤道地區(qū),建筑工人施工面臨著高溫、高濕等惡劣條件,且濕熱的氣候易暴發(fā)疫情和流感B確;建設如此巨大的跨海大橋工程補給船供應淡水工人不必擔心淡水短缺問題,C錯誤;馬爾代夫位于印度洋板塊內部,地殼穩(wěn)定,較少發(fā)生地震,D錯誤。10大橋建成后,對當地的積極影響主要是)A減輕海平面上升的威脅B.緩解馬累的居住和交通壓力C.促進馬累國際貿易的發(fā)展D增強馬累的集聚效應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交通對馬累的影響。由材料可知,馬累是該

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擁擠的首都之一。人口和產業(yè)的集聚導致馬累面臨較大的居住和交通壓力的修建有利于疏解馬累過于集中的人口和經濟活動,故選B寧大連雙基測試蘭斯塔德地區(qū)是荷經濟發(fā)展的重心中心環(huán)狀城鎮(zhèn)格局與大面積的綠心”農業(yè)區(qū)并存而聞名于世國際社會譽為開放空間保護的典范蘭斯塔德“綠心”戰(zhàn)略于1960提出,正值荷蘭城鎮(zhèn)化快速發(fā)展時期,保護”作為“綠心”戰(zhàn)略的唯一原則在實施過程中反對聲不絕于耳“綠心”戰(zhàn)略并未完全實現“護”的目標。為此年荷蘭政府組織征集和討論了有關綠心”地區(qū)發(fā)展的意見成“綠共識,明確了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下圖示意蘭斯塔德“綠心”和城鎮(zhèn)布局。據此回答11~13題。.蘭斯塔德地區(qū)的城市格局)A利于共用基礎設施B.便于人們外出交流C.利于改善市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D便于管理者集中管理答案:解析查城市布局知有大面積的“綠

心”,利于改善市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正確;城市之間因“綠心”阻隔,不便于人們外出交流,不利于共用基礎設施,不便于管理者集中管理,A、D錯誤。12反對“綠心”戰(zhàn)略的原因可能是)①“綠心”戰(zhàn)略要求城市環(huán)狀連接致城市間交通成本提高②“綠心”戰(zhàn)略導致城市用地緊張,住房成本上升③“綠心”內單純發(fā)展農業(yè)濟價值較低④“綠心”戰(zhàn)略要求城市環(huán)狀連接,加重城市環(huán)境污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題考查城市布局面積的綠心”有利于改善市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綠心”戰(zhàn)略要求城市環(huán)狀連接有利于減輕城市環(huán)境污染,不可能是反“心”略的原因,排④,故A正確。13蘭斯塔德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措施正確的是)A加大“綠心”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城市擴展空間B.提供更多的游憩和自然空間,提升“綠心”的生態(tài)服務功能C.“綠心”內建立商品谷物農業(yè)基地,提升“綠心”地區(qū)經濟價值D設立“綠心”保護區(qū),加強管理,嚴禁人類和其他動物進入答案:解析題考查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大綠心”內基礎設施建設,違背“綠心”戰(zhàn)略的初衷A錯誤;大面積“綠心”有利于改善市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續(xù)發(fā)展措施應提升綠心”的生態(tài)服務功能B正確;該地區(qū)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不具備商品谷物農業(yè)基地建設的條件C誤;嚴禁人類和其他動物進入不符合實際,D錯誤。北遵化一中調樹是澳大利亞特有植物活于

硬葉植被區(qū)耐火燒火后易開花花莛為開花部位木質莖干無數葉片基部剩余部分因黏液黏合堆積而成,高m,成熟需上百年時間有1m上常綠草狀葉片如鋼絲,是良好的插花花材。據此回答14~15題。14.下列地理事物分范圍與草樹分布范圍存在重疊的是()A大堡礁B.雨林C.大分水嶺東側D.牧羊業(yè)答案:解析考查澳大利亞區(qū)域環(huán)境特征料和圖示可知,草樹是澳大利亞特有植物,生活于硬葉植被區(qū),耐火燒,莖上有1m以上常綠草狀葉片,細長如鋼絲,據此可推斷草樹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氣候區(qū)季炎熱干燥,發(fā)育有硬葉植被雨林和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亞東北部,氣候暖濕,與草樹生長特征不符,、B錯誤所學知識水嶺東側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水熱條件充足,與草樹生長環(huán)境也不符合誤;結合所學知識,牧羊業(yè)在地中海氣候區(qū)有分布,與草樹分布范圍存在重疊,D正確。15草樹最有價值的開發(fā)方向是)A園藝業(yè)B旅游業(yè)C.畜牧業(yè)D.醫(yī)藥業(yè)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材料分析能力。由材料可知,草樹莖上1m以上常綠草狀葉片,細長如鋼絲,是良好的插花花材,據此推

斷,草樹最有價值的開發(fā)方向是園藝業(yè),正確。川成都七中診斷塞內加爾河是一條際性河流。1972年,塞內加爾、馬里和毛里塔尼亞三國聯合成立了塞內加爾河流域治理開發(fā)委員會劃建設了兩座水利樞紐分別是迪亞馬壩和馬南塔里壩。讀圖,回答題。16中水壩修建前內加爾河從上游到下游水文特征的突出變化是()A流量增大B.峰推遲C.流速變快D冰期延長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據圖可知,甲觀測站地處河流上游,降水多,而乙觀測站地處河流下游,降水少。塞內加爾河水量主要來自上游河段洪峰出現早洪峰出現晚,圖中水壩修建前加爾河從上游到下游水文特征的突出變化是洪峰推遲B正;下游缺少支流匯入,流量不會增大A錯誤;從上游到下游,地勢更加平緩,流速應該變慢錯;河流位于熱帶,無冰期,D誤。17與馬南塔里壩相比,迪亞馬壩獨特的功能可能是()A防洪B灌溉C.航運D.阻咸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水壩的功能。據圖可知,迪亞馬壩所在位置地勢低平接近河流入??谶M而可推測其獨特的功能可是防止海水倒灌,即阻咸,D確。18推測圖中鐵路線的主要作用是)A方便農礦產品的出口B.利于高新產品的進口C.方便重工業(yè)產品出口D.促進當地旅游業(yè)發(fā)展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區(qū)域人文地理概況。據圖可知,該區(qū)域礦產資源豐富,結合所學知識判斷,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落后,主要出口初級礦產品且圖中鐵路線主要與港口相連主要是方便農礦產品的出口,A正確;該區(qū)域經濟落后,進口高新產品少,B錯誤;根據圖例判斷,出口的是初級礦產品而不是重工業(yè)產品,C錯誤;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低,旅游業(yè)不發(fā)達,D錯誤龍江大慶質北美圣勞倫斯河中游日出和日落時刻水位較高。冬季的日出前后,一些河段上空常見幾十米高的“霧墻”大西洋普拉蒙魚入冬后開始逆流洄游到支流圣安娜河流河畔圣安娜德村在每年圣誕節(jié)后一個半月的冰釣時間里,都會建起數百座小木屋以滿足眾多冰釣者享受冰釣的樂趣。下圖為冰釣示意圖。據此回答19~20題。19季圣勞倫斯河一些河段上空現“霧墻”的成因主要是()A水流速度快,水溫低B.河寬闊,水量大C.河面上下層大氣溫差大D.太輻射強,氣溫高答案:

解析本題考查霧的形成。霧的形成需要靜風逆溫環(huán)境。冬季的日出前后圣勞倫斯河一些河段的河面上下溫差大濕氣流位于冷水面上,形成上暖下冷的結構,水汽易凝結成霧確。20木屋一般建在較厚的冰凍河面上使小木屋更加牢固,可以在其周圍的冰面上()A大量澆水B.量撒鹽C.打樁加固D建彈性地基答案:解析題考查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木屋一般建在較厚的冰凍河面上為使小木屋更加牢固可以在其周圍的冰面上大量澆水,水凍結后,即可將木屋固定在冰面上,正確。北石家莊模多年來某建筑公司在俄羅斯完成了多個質量過硬廣受贊譽的建筑項目成為中國企業(yè)在俄羅斯的亮麗名片司承建的圣彼得堡涅瓦商業(yè)中心建有深達15.5的四層地下室但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該市的建筑很少建有地下室2015年9月,該公司正式接手修復位于莫斯科′E)的某工程采用獨創(chuàng)的施工方法克服了建筑企業(yè)冬季停工的困難縮短了個多月工期創(chuàng)造了俄羅斯古建筑修復最快速度的紀錄下圖示意圣彼得堡市位置此回答~22。21圣彼得堡市難以建筑地下室的主要原因是)A地下巖層堅硬B.海水倒灌嚴重

C.地下凍土頻繁凍融D.沼澤地質特征顯著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綜合思維能力。材料中信息顯示,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市的建筑很少建有地下室如果因地下巖層堅而不能建造的話,以目前的技術,完全可以用機械開鑿巖石,建造地下室A錯誤;城市是面狀的區(qū)域,除了距海特別近的地方可能遭受海水倒灌,多數地方應該不會受到大的影響錯誤;結合圖中圣彼得堡市緯度可推知該地有季節(jié)性凍土分布季漫長,氣候寒冷,不會發(fā)生頻繁凍融,誤;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區(qū)域沼澤面積廣大流塑性黏土地下施工大的風險。因為挖坑以后周圍的土就像流沙一樣匯集過來所以不太好建造地下室的原因是沼澤地質特征顯著,故選D。.該公司為了能夠在冬季繼續(xù)施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搭建封閉暖棚B.及時清理積雪C.增加燈光照明D.提供保暖衣答案:解析考查區(qū)域環(huán)境認知能力斯冬季寒冷且漫長,嚴寒的氣候使混凝土硬化無法達到預期標準。在進行某工程時,該集團搭建起一個全封閉的暖棚用內箱式柴油加熱管加熱為建筑“穿”上“保暖外衣”,A確。課時測評eq\o\ac(○,25)一、選擇題小題分,44)西黃陵中學月考罕走廊圖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位于阿富汗東北部、阿姆河上游,平均海4000米以上,地質時期冰川廣布,谷地寬度可達數千米,谷底平坦,河流蜿蜒。據此回答1題。

1當地牧民每年到瓦罕走廊放牧的最佳時段是)A.1~2B.3月C.6~8月D答案:解析考查阿富汗游牧業(yè)的影響因素文材料可知,該地位于內陸高原,氣溫低,降水少,植被少,以荒漠為主;夏季(~8月溫較高,冰雪融水多,草類茂盛,適合放牧。故選C。2瓦罕河谷地區(qū)()A盛行下沉氣流導致氣候干熱B.冷濕氣候下土壤有機質含量多C.河谷為流水侵蝕的V谷D清晨的細流下午可能變得洶涌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瓦罕河谷自然特征。讀圖可知,瓦罕走廊深居內陸導致氣候干熱A錯誤;由材料可知,瓦罕走廊位于河流上游,土壤發(fā)育程度低,有機質含量低,錯誤;由材料可知,瓦罕走廊在地質時期,冰川侵蝕,形成寬谷錯誤;河水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流量隨氣溫而變化,清晨氣溫低,形成細流,下午氣溫高,流量增大,河水可能變得洶涌,正確。3圖中地的自然帶可能是()A高寒荒漠帶B高山針葉林帶C.溫帶草原帶D.落葉闊葉林答案:

解析本題考查自然帶判斷。牧民夏季在瓦罕走廊放牧,推測海拔低處的河流沿岸為高山草甸帶,而地海拔更高,距河更遠,應為高寒荒漠帶,A確;讀圖可知,地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以,且地處山間谷地,降水稀少,該地不可能存在高山針葉林帶、溫帶草原帶和落葉闊葉林帶,B、C錯誤。國卷Ⅲ大利亞某地區(qū)降水稀少,自然景觀極度荒涼,氣溫年較差大,夏季最高氣溫可達50℃,冬季氣溫較低。早年,該地區(qū)的礦工經常在礦井里躲避炎熱天氣,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據此完成4~6題。圖a4該類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圖a所的)A①地附近B.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答案:

解析B:讀圖可知②地位于澳大利亞中南部,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符合該地區(qū)降水稀少,自然景觀極度荒涼的特征。A錯①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與該地區(qū)氣候特征不符C③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一年分為干濕兩季,與該地區(qū)氣候特征不符錯④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然景觀豐富,與該地區(qū)氣候特征不符。5該類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B.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風換氣答案:解析:A錯D對:讀圖可知,通天井直通地下住宅,其主要作用是通風換氣,不可能是為了收集雨水:通信與通天井沒有關系C:由圖可知,通天井的深度較大,采光作用不大。6推測該類地下住宅()①室溫不變②冬暖夏涼③類似黃土高原的窯洞④類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解析②③對:由于地下住宅離地面深度較大,受地面氣候影響較小,因此與地面相比,冬季溫暖,夏季涼爽,類似于我國黃土高原的窯洞。故B①錯“室溫不變”說得太絕對,應該是變化較?、苠e:蒙古包位于地上,與地下住宅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建廈門質地處美國某山脈的馬尾瀑布是一條季節(jié)性瀑布圖隱蔽于群山之間,夏季幾乎斷流。每年2月中下旬,當夕陽照射在瀑布上時,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巖漿沿著高崖傾瀉而下因此被稱為“火瀑布這一奇景在其他日

期難以看到。據此回答7題。7推斷馬尾瀑布位于圖中的()A甲地附近B.地附近C.丙地附近D丁地附近答案:解析考查區(qū)域圖的判讀及氣候類型分析料可知,馬尾瀑布是一條季節(jié)性瀑布,隱蔽于群山之間,排除C、D;該瀑布夏季幾乎斷流可推知當地夏季降水較少判斷其所處地區(qū)位于地中海氣候區(qū),B確,排除A。8馬尾瀑布面朝()A西南B西北C.東南D.東北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太陽方位的判斷。由材料可知,火瀑布出現于月中下旬,此時該地晝短夜長,日落西南,因此馬尾瀑布面朝西南才能出現“火瀑布”,A確。9地10中下旬無法觀賞到“火瀑布”奇景的原因主要是()A晴天少,云層多B.地形阻擋夕陽C.瀑布水量不足D.水色渾不清答案:解析考查自然條件對河流的影響7分析可知,馬尾瀑布位于地中海氣候區(qū),該地10月下旬晴天多,錯誤;結合圖示可知,不會有地形阻擋夕陽B誤;由材料可知,馬尾瀑布是季節(jié)性瀑布,夏季幾乎斷流,因此該地10月下旬無

法觀賞到“火瀑布”奇景的原因主要是瀑布水量不足,C確;10中下旬馬尾瀑布多處于斷流狀態(tài)D錯誤。林長春質內亞的鋁礬土儲量豐富,分布廣泛,易于開采,所以該國被稱“鋁礬王國”。2015年中國從幾內亞進口鋁土礦僅有50噸但2016來自幾內亞的鋁土礦就達到了300噸。據此回答10~11。10國某企業(yè)要在甲地建設電解鋁工廠利的區(qū)位因素是()①水能資源豐富②陸路交通便利③廉價勞動力豐富④本地市場廣闊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題考查工業(yè)區(qū)位選擇解鋁工廠屬于動力導向型工業(yè),需接近能源豐富的地區(qū)。據圖可知,甲地有水電站,水能資源豐富;同時地處非洲,經濟落后,本地市場較小,但廉價勞動力豐富。綜上,①③正確,故選A.中國一家集氧化鋁、電解鋁、鋁制品為一體的大型鋁業(yè)集團,于2015開始與新加坡某集團、中國某集團合作開采乙地區(qū)鋁土礦,該集團選擇合資伙伴的主要目的是)A加強國際交流,提高研發(fā)能力B.節(jié)約運輸成本,保障原料供應

C.承接產業(yè)轉移,加快產業(yè)升級D增強集聚效應,提高企業(yè)利潤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產業(yè)合作的意義。據題干可知,新加坡某集團、中國某集團的產業(yè)都與貨物運輸有關,因此,與他們合作,可以節(jié)約運輸成本,保障原料供應,確。二、綜合題46分)12西西安檢測讀圖文資料成下列要求分)材料一

敘利亞位于亞洲大陸西部口稠密地形以高原為主。敘利亞是中東主要河流發(fā)源地,中東水塔”之稱,石油、磷酸鹽、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也是阿拉伯世界的五個糧食出口國之一。敘利亞農業(yè)依靠灌溉,出產小麥、大麥、棉花、葡萄、油橄欖、無花果以及梨等水果,出口棉花與小麥、大麥。材料二

近年來,由于持續(xù)的戰(zhàn)亂已有30萬敘利亞難民冒險穿越地中海,其2500命喪地中海。德國政府對接納難民持開放態(tài)度2014德國境內移民人數達1090萬人總人口20%,年接納近萬人。材料三

敘利亞及其周邊地區(qū)地圖。請從地理的角度分析敘利亞持續(xù)戰(zhàn)亂原因。分)大批敘利亞難民冒險乘坐簡陋船只穿越地中海取道希臘,向歐洲遷徙,難民選擇什么季節(jié)渡海最安全,為什么?分)大量難民涌入德國對德國帶來了哪些影響?分)答案地處“兩洋三洲五海之地”略要沖;在干旱的中東地區(qū),敘利亞水資源相對豐富;石油、磷酸鹽、天

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是中東主要的糧棉生產國具有巨大的經濟利益;該地區(qū)宗教、民族矛盾突出。夏季夏季地中海氣溫高水溫高,便于橫渡季地中海地區(qū)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沉氣流為主,海上風浪小,船只不易傾覆。有利影響:難民可為德國提供大批廉價勞動力。不利影響加了德國的財政負擔造成種族教沖突,加大社會管理的難度引發(fā)社會秩序的混亂難民大量涌入對德國國內有些產業(yè)形成就業(yè)競爭;加大環(huán)境壓力。解析:(,從地理的角度分析敘利亞持續(xù)戰(zhàn)亂的原因,地理角度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宗教和民族等方面。第題,大批敘利亞難民冒險乘坐簡陋船只穿越地中海取道希臘,向歐洲遷徙由于地中海地區(qū)冬季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因而海面上風大浪高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沉氣流為主平浪靜,所以選擇夏季渡海最安全第大量難民涌入德國致德國在短時間內人口大量增加國帶來的影響要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