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中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_第1頁
鋼琴教學中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_第2頁
鋼琴教學中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鋼琴教學中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鋼琴教學中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音樂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開展,其中尤以鋼琴教育為甚,特別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涌現(xiàn)了一大批蜚聲國際的鋼琴演奏家,其中更不乏一些十幾歲的“鋼琴神童〞,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音樂學院秉承鋼琴教育“從娃娃抓起〞的原那么,開設了“附小〞、“附中〞,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前,甚至是剛才進入幼兒園時就將孩子送入鋼琴培訓班,開始了小小琴童的鋼琴生涯,而這也是目前我國鋼琴教育現(xiàn)狀形成的大背景。

一、我國鋼琴教育的現(xiàn)狀

從小接受“一條龍〞音樂教育的學生,從進入音樂學院附小開始就需要不斷的練習,與此相伴的就是接連不斷的各類考試,為了成功的考入附小、附中,進而順利的進入音樂學院進修,學生從學習鋼琴伊始就尤為注重彈奏技巧,這點從各個學校選取的教材即可窺一二。此外,在鋼琴的考級教材中,車爾尼系列的教材是絕對的重點,在教材中技巧性的作品處于中心地位,級別的上下也是視這些技巧性的作品的難易程度而定。同時對于節(jié)奏的要求也讓更多的鋼琴教育工作者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速度上,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是否能到達節(jié)拍器的速度要求,成了衡量演奏者演奏技巧的重要規(guī)范。

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不僅僅要以技巧博取聽眾的贊嘆,更重要的是要將鋼琴演奏作為一種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給聽眾以美的享受,而現(xiàn)在的鋼琴教育過分強調技巧,卻忽略了鋼琴教育應有的完整性。在很多時候,教師在鋼琴教學中弱化了對鋼琴音樂性的特征,一段高水平的鋼琴表演不僅僅是“演奏一首樂曲〞這么簡單而是“詮釋一首樂曲〞,演奏者應該從自身精湛的技巧和深刻的領悟能力出發(fā),帶給聽眾聽覺與思想的雙重享受。

二、鋼琴教學中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一〕技術與技巧的訓練

鋼琴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大量的實踐練習,逐漸的領悟在鋼琴彈奏中的根底技巧,隨后在更多的接觸不同樂曲后,學生逐步掌握如何通過鋼琴敘述樂章的主題和作曲家的情感,同時也能夠和聽眾進行審美和精神層面的交流,因此熟練的彈奏是表現(xiàn)音樂作品思想情感的根本伎倆,而演奏者通過演奏進行音樂作品主題思想的情感傳達是鋼琴演奏的目的。

在開始學習鋼琴初期,所有的鋼琴教師無一例外的都會從學習彈奏的姿勢開始,正確的彈奏姿勢應當順應人體的構造,自然放松,呼吸順暢,姿勢舒展,這樣的彈奏姿勢不僅能夠保證演奏者在高強度的訓練中保持相對較好的體力,同時正確的姿勢也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彈奏的準確性以及技巧敘述的充沛性。

鋼琴的彈奏從技術層面來看主要需要注意著重訓練的大致可以歸為三點,首先,注意彈奏時的力量訓練。無論演奏者演奏怎樣難度的作品,手指的力量控制都是至關重要的,某種角度來說,演奏者手指的力量控制是對其當時演奏狀態(tài)的體現(xiàn),它能夠直接映射出演奏是處在自在放松的狀態(tài),是否在情感敘述豐沛的彈奏過程中仍然能夠保持張弛有度,將作品的藝術張力盡情卻不放蕩的展示出來,分寸感在演奏過程中是對演奏者心理素質和根本功的考驗。

其次,鋼琴之所以被封為“樂器之王〞是因為它可以通過手指在琴鍵上的敲擊得到豐盛而具有變化的音色,加強演奏者的觸鍵控制是確保演奏者將來能否成為一名演奏家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在訓練中不斷加強觸鍵控制,演奏者才能夠使作品更具有表現(xiàn)性。最后,就是手指靈活性的訓練,這也是目前我國鋼琴教育中的絕對重點。鋼琴作為指尖的藝術,對手指的靈活性要求是近乎苛刻的,在手指的靈活性訓練中手指的主動性彈奏訓練時第一步,如果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觸擊琴鍵的方式是用手腕用力,腕壓指,指壓琴鍵,鋼琴產生的聲音就會緩慢、笨拙、混沌,在慢速演奏時這一點尚不明顯,但是在進入快速段落后,這種情況就會變得比擬明顯,手腕帶動的姿勢是要慢于手指主動彈奏的,由于腕部并不是直接接觸琴鍵的器官,而直接接觸琴鍵的手不僅要起到彈奏的作用,同時也要承當力量的傳到任務,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了彈奏動作不干脆,則就無法保證彈奏過程中的速度和流暢性,導致這樣問題的本源在于演奏者初學時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技術動作的要求不能做到精益求精。解決這類問題的主要辦法就是訓練指指根,即掌關節(jié)。手指的第三關節(jié)與手掌的連接處就是指根,在彈奏練習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彈奏時每個手指要主動的彈奏,放慢彈奏的動作,必要的話可以放大每個動作,讓學生慢慢體會手指運動的趨勢,最初的訓練可以不要求速度,只要求動作的準確性,在準確性保證后慢慢提高下鍵速度,在這一階段過后的穩(wěn)固練習可以采用哈農、什密特等進行手指的靈活性練習。除此之外,對于弱指加強練習也是保證演奏速度的因素之一,在五個手指中,力量最弱的是五指,而獨立性最差的是四指,如果不加強這兩指的訓練就會導致在彈奏中出現(xiàn)音節(jié)虛實不一、強弱不一、速度不一的情況,因此教師要在練習中多進行一些弱指訓練,使個手指的主動性、靈活性和力量均勻起來。鋼琴訓練中的音階練習也是手指靈活性練習的重點,通過音階練習可以是學生迅速的熟悉指法、鍵盤位置、調式、調式的轉換等等,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手指的柔韌性和反饋速度,是未來提高演奏技巧的根底保障。

〔二〕情感及表現(xiàn)力訓練

鋼琴不僅僅是一種需要耳朵聽的藝術,更是演奏者通過音符和曲作者、和聽眾的心靈交流,不能夠把鋼琴的演奏簡單的視為一種技術動作。

在鋼琴教學中,除了協(xié)助學生熟悉指法、彈奏方式,更應該帶著學生對作品的背景進行分析。音樂作品無論長短,都有其連貫性和完整性,隨著樂章的演進和展開,演奏者要通過對作品的理解,將作者的情感參透并敘述出來,這也是一個“藝匠〞和“藝術家〞的區(qū)別。在情感培養(yǎng)中,要讓學生通過分析聲音的音色、體會聲音的變化來引導學生將鋼琴的這些特色融入到作品中去,“一千人眼中就有一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視角和感受力都不同,要激勵學生體會作品的情感,在練習中不僅要用到耳朵,更應該全身心的浸潤于音符之中。鋼琴作品是通過聲音表現(xiàn)的,在演奏者演奏結束后,這個藝術作品的呈現(xiàn)就完結了,不僅如此,這個作品還具有不可保存性的特征,因此一部音樂作品包含的技巧和情感只在表演的過程中體現(xiàn),這樣就使得演奏者的表現(xiàn)力成為衡量一段演奏是否成功的規(guī)范之一。作為表演性的藝術形式,鋼琴演奏不僅需要演奏者的精湛技術,更需要在演奏中調動各種伎倆效勞于作品的情感表現(xiàn)。第一,要在鋼琴教學中重視表演性,在演奏中,姿勢、表情、動作都是不可分割的一局部,試想,如果一位演奏者在臺上演奏鋼琴,面無表情,動作僵硬,還有誰能在這段表演中得到享受呢?因此在鋼琴的根底教學中教師就應當在教學內容中參加表演性的內容。一首作品無論長短好壞,都是通過音符敘述情感,如果一個演奏者無法充沛的體會作曲者的情感,而后通過自己的領悟將其準確的表現(xiàn)出來,則這段表演就不是一段成功的表演。在教師的教學當中應當著意在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和表情對作品進行獨特的詮釋,使學生在學習中漸漸的抓住要領,最后使學生能夠以恰當?shù)谋硌葺o助音樂情感的敘述,幫忙學生在提高演奏技巧的同時也提高音樂的領悟力。

〔三〕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很多時候我國的鋼琴教育往往陷入一個怪圈,只注重技巧的培養(yǎng),忽略了對演奏者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當然,這種情況也是由我國目前國情決定的,社會群眾往往關注學習者能否順利考入理想的院校或者能否考到的鋼琴級數(shù),卻忽略的鋼琴的藝術性,這也是我國鋼琴學習者眾而杰出的演奏家卻鳳毛麟角的原因之一。在鋼琴教育中,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共同觀賞世界馳名作曲家的鋼琴作品,在觀賞的過程中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自身的發(fā)明性,讓學生通過具有自己獨立格調的再發(fā)明,對音樂作品做出獨特的音樂詮釋。另外,幫忙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臨場演奏狀態(tài)也是音樂素養(yǎng)的一局部。所謂的演奏狀態(tài),就是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能否在演奏前的短短時間內調整到正確的情緒,在音符隨琴鍵流出的同時就能夠迅速的進入作品中,通過自己掌握的演奏技巧呈現(xiàn)出想要敘述的東西,這也是一個成熟的演奏者必須的條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培養(yǎng)時,要注意更多給予演奏的時機,只有在真實的演奏環(huán)境下才能夠訓練出學生的臨場感和角色感,給演奏者更多的磨練。

三、在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中要注意的問題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任何學科的學習,都要以興趣為前提,沒有興趣的被動學習,最終的學習結果也只能是沒有靈魂的,鋼琴作為藝術門類的一種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鋼琴理論學習,同樣也能夠幫忙學生克服鋼琴學習中干燥的練習帶來的疲勞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適當?shù)娜趸撉賹W習的功利目的。時刻以考學或者考級為目的進行鋼琴演奏練習,容易使學生產生心理壓力,進而導致對鋼琴學習的目標變得含糊。沒有開闊的眼界和對音樂深刻的理解力,單純依靠演奏技巧是無法全方位展示一部鋼琴作品的。

〔二〕設置更多作品觀賞課時

音樂觀賞是培養(yǎng)藝術想象力的快捷方式,在觀賞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后,學生的作品鑒賞力和音樂領悟力將經歷由量到質的變化,學生將在不斷的觀賞中從更加獨特的視角和深度對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對作品有從專業(yè)的藝術層面進行把握。在鋼琴教學中,讓學生認真分析和把握一部作品的內容和格式是培養(yǎng)音樂想象力和發(fā)明力的關鍵,而音樂的想象力和發(fā)明力正是由演奏者向演奏家過度的必要階段。

〔三〕更多的進行藝術實踐

鋼琴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鋼琴教學的最終目的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