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坡支護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_第1頁
邊坡支護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_第2頁
邊坡支護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_第3頁
邊坡支護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_第4頁
邊坡支護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邊坡支護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批準:審查:編制:**********公司二〇一八年八月

目錄TOC\o"1-2"\h\z\u1工程概況 12編制依據(jù) 13適用范圍 14腳手架設計 15腳手架材料要求 25.1鋼管 25.2扣件 25.3腳手板 25.4連墻桿 25.5安全網(wǎng) 26腳手架搭設方案選擇 36.1選擇原則 36.2腳手架搭設流程及要求 36.2.1排架搭設 36.2.2排架拆除 67荷載限制 78腳手架計算書 78.1參數(shù)信息 78.2腳手架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 88.3小橫桿的計算 88.4大橫桿的計算 98.5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98.6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108.7連墻件的計算 118.8最大搭設高度計算 119腳手架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29.1危險源的管理 129.2安全技術措施 129.3安全保證措施 139.4應急措施 139.5管理措施 1410質量保證措施 1510.1腳手架的檢查與驗收 1510.2安全網(wǎng)的檢查與驗收 1611環(huán)境保護措施及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1612強制性條文 16******工程邊坡支護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本標項目為******工程邊坡支護需要搭設施工腳手架,坡比形式為1:0.5,邊坡高度約為25m~45m,腳手架型式為落地式雙排鋼管腳手架,為保證腳手架搭設安全、特編寫本方案,以便指導施工。2編制依據(jù)=1\*GB2⑴《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2\*GB2⑵建筑施工腳手架構造與計算手冊;=3\*GB2⑶國網(wǎng)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工程建設腳手架安全管理手冊;=4\*GB2⑷新源基建(2015)116號《國網(wǎng)新源控股有限公司關于加強在建工程施工腳手架管理的通知》。3適用范圍本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適用于本標段邊坡,該范圍內(nèi)的邊坡腳手架搭設可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分段搭設,每段邊坡長度按40m~60m進行控制。4腳手架設計此方案設計的腳手架做為邊坡支護工程施工時的操作架和安全防護使用,具體設計如下:采用雙排扣件式落地腳手架,腳手架隨坡度而設,施工平臺水平略微向內(nèi)傾斜,腳手架施工順序由下而上搭設。腳手架立桿縱距為1.8m,步距為1.79m,橫距為2.0m;排架外側設剪刀撐,剪刀撐由底至頂搭設;連墻件采用不小于Φ22的螺紋鋼筋,鋼筋應入巖(入巖深度必須保證進入穩(wěn)定巖層以內(nèi))50cm以上,且采用錨固劑或砂漿固定,連接件每兩步三跨設置,優(yōu)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垂直巖面,設置在主節(jié)點處或偏離主節(jié)點不小于30cm處,然后采用U型Φ22鋼筋卡住腳手架主節(jié)點并與連墻桿進行焊接。排架內(nèi)由底部至作業(yè)面設置人行爬梯,人行梯用同批腳手架鋼管制成,寬60cm,每30cm高設置一根踏步桿;排架施工作業(yè)面上滿鋪5cm厚竹串片作為腳手板,腳手板兩端與小橫桿綁扎固定;排架臨空面的立桿頂部超出排架作業(yè)面1.2m5腳手架材料要求5.1鋼管腳手架鋼管采用外徑48.3mm,壁厚3.6mm的Q235鋼管。立桿最大長度為6.0m,大橫桿及斜桿最大長度為6.0m,小橫桿長度為1.5m至3m。鋼管的檢查必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具有產(chǎn)品質量合格證;鋼管表面平直光滑,沒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外徑±0.5mm、壁厚±0.36mm。5.2扣件扣件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瑪鋼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fā)生破壞??奂c鋼管的貼合面必須嚴格整形,保證與鋼管扣緊時接觸良好,開口處的最小距離不小于5mm,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小于1mm。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xiàn)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5.3腳手板腳手架小橫桿上滿鋪竹串片腳手板,竹串片在小橫桿上必須鋪平,四角用14#鐵絲綁扎,發(fā)現(xiàn)有枯、壞、脆的腳手板,一律不準使用。5.4連墻桿本工程腳手架鋼材材質應符合國標《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級鋼的規(guī)定。地面設橫向、縱向掃地桿,貼坡面亦設掃地桿,掃地桿均離地面20cm,(坡面30cm);并布置必要的斜撐、橫向支撐與剪刀撐進行加固。同時沿腳手架縱橫面,每兩步三跨設置連墻桿,防止腳手架整體向外傾翻和下滑。5.5安全網(wǎng)安全網(wǎng)主要布置在施工平臺外側臨空面,以保證施工人員臨空作業(yè)的人身安全,安全平網(wǎng)采用大眼棉綸網(wǎng),立網(wǎng)采用密目網(wǎng)設置在腳手架內(nèi)側,其必須是經(jīng)國家指定監(jiān)督檢驗部門監(jiān)定許可生產(chǎn)的廠家產(chǎn)品。6腳手架搭設方案選擇6.1選擇原則=1\*GB2⑴工期的要求及施工組織安排情況;=2\*GB2⑵邊坡支護的形式及高度情況;=3\*GB2⑶架體的結構選型,力求做到結構要安全可靠,造價經(jīng)濟合理;=4\*GB2⑷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和規(guī)定的使用期限內(nèi),能夠充分滿足預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5\*GB2⑸選用材料時,力求做到常見通用、可周轉利用,便于保養(yǎng)維修;=6\*GB2⑹結構選型時,力求做到受力明確,構造措施到位,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6.2腳手架搭設流程及要求6.2.1排架搭設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基礎平整→定位設置通長立桿→排放縱向掃地桿→豎立桿→將縱向掃地桿與立桿扣接→安裝橫向掃地桿→安裝縱向水平桿→安裝橫向水平桿→安裝剪刀撐→扎安全網(wǎng)→作業(yè)層鋪腳手板和擋腳板。=1\*GB2⑴立桿搭設立桿底部基礎為巖石面,將石渣清除干凈后可直接立桿,無法清除的石渣采用振動碾碾壓后立桿或采用現(xiàn)有預制蓋板鋪設于基礎面上以保證地基承載力后方可立桿。立桿縱距1.8m,橫距2.0m,里排立桿與邊坡之間凈距0.3m;當立桿接長采用搭接接長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并采用3個旋轉扣件等間距固定,立桿搭接部位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設置在同步內(nèi),同步內(nèi)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大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小于步距的1/3。=2\*GB2⑵縱向、橫向掃地桿搭設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v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須將高處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伸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v向、橫向掃地桿構造1-縱向掃地桿2-橫向掃地桿=3\*GB2⑶縱向水平桿搭設縱向水平桿步距為1.79m,應設置在立桿內(nèi)側,單根桿長度不應小于3跨;縱向水平桿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或搭接,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nèi);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使用竹串片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縱向水平桿對接接頭布置圖1-立桿2-縱向水平桿3-橫向水平桿=3\*GB2⑶橫向水平桿搭設主節(jié)點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緊且嚴禁拆除;內(nèi)側與邊坡抵住,以保證內(nèi)排立桿與邊坡間距,外側外露長度不小于100mm;作業(yè)層上非主節(jié)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jù)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使用竹串片腳手板時,橫向水平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5\*GB2⑸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應符合的規(guī)定剪刀撐斜桿的接長采用搭接,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剪刀撐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shù)當傾角為45°時不超過7根、當傾角為50°時不超過6根、當傾角為60°時不超過5根。高度在24m以下的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5m的立面上,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xù)設置。高度24m以下剪刀撐布置=6\*GB2⑹扣件安裝按下列規(guī)定操作扣件規(guī)格須與鋼管外徑或相同;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在主節(jié)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nèi);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7\*GB2⑺連墻件安裝規(guī)定連墻件采用不小于Φ22的螺紋鋼筋,鋼筋應入巖(入巖深度必須保證進入穩(wěn)定巖層以內(nèi))50cm以上,且采用錨固劑或砂漿固定,連接件每兩步三跨設置,優(yōu)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垂直巖面,設置在主節(jié)點處或偏離主節(jié)點不小于30cm處,然后采用U型Φ22鋼筋卡住腳手架主節(jié)點并與連墻桿進行焊接。=8\*GB2⑻爬梯=1\*GB3①腳手架橫向設置爬梯,根據(jù)腳手架高度一字或之字形雙排布置,并在臨邊處設置1.2m高防護欄桿,欄桿內(nèi)側掛設密目網(wǎng),選用12~14#鉛絲@45cm張掛安全網(wǎng),要求嚴密、平整。=2\*GB3②爬梯設置防滑措施及20cm高踢腳桿。=9\*GB2⑼作業(yè)層施工作業(yè)層腳手板必須鋪滿、鋪嚴、鋪穩(wěn),不得有探頭板、飛跳板。竹串片腳手板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腳手板的鋪設應采用對接平鋪或搭接鋪。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應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度應取130mm~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應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腳手板兩端與橫向水平桿可靠固定,嚴防傾翻,腳手板上用10#鐵絲固定,用10#鐵絲與橫桿綁牢,且每塊腳手板上不得小于2道。作業(yè)層外側臨空面綁不低于20cm高的竹跳板作為踢腳板,同時懸掛1.2m的安全網(wǎng)。安全網(wǎng)應從下至上全部封平,并與腳手板同層處的縱向橫桿綁緊,防止漏人。6.2.2排架拆除拆架程序應遵守由上而下,先搭設的后拆除原則,拆除順序為:安全網(wǎng)→欄桿→腳手板→剪刀撐→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立桿。不準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兩步同時進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桿一清。拆立桿時,要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縱向水平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拆除下一道剪刀撐以前,必須綁好臨時斜支撐,防止架子傾側。禁止采用推側或拉側的方式拆除。拆桿或放桿時,必須協(xié)同操作,拆下來的鋼管要逐根傳遞下來,不要從高處丟下來。以防將鋼管摔壞或發(fā)生事故,拆下來的扣件要集中放在工具袋內(nèi)裝滿后平穩(wěn)吊運下來,不允許直接丟下來。拆除架子時,作業(yè)面周圍及進出口處必須派專人看守,嚴禁作業(yè)人員進入危險區(qū)。7荷載限制施工荷載按照腳手架范圍鋪設1層竹串片腳手板,每段腳手架同時作業(yè)1層,兩跨內(nèi)施工荷載最大情況下按照布置1臺100B潛孔鉆機(單重考慮200㎏),同時配置4名施工人員(每人考慮80㎏),施工面平臺腳手板采取滿鋪滿搭,則施工荷載為:(200+320)*9.8/(3.6*2)=0.71KN/m2,本工程邊坡腳手架設計施工均布荷載靜荷載4KN/m2,則其他材料及配件堆放累計不得超過3.29KN/m2,329㎏/m2。8腳手架計算書8.1參數(shù)信息1、腳手架參數(shù)本段邊坡支護雙排腳手架的最大搭設高度低于20m,立桿采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桿的橫距為2.0m,立桿的縱距為1.8m,大小橫桿的步距為1.79m;內(nèi)排架距離邊坡距離為0.3m;采用的鋼管類型為φ48.3mm×3.6mm,其質量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guī)定(Q235鋼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205N/mm2,彈性模量E=2.06×105N/mm2);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方式為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shù)為0.8。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豎向間距3.58米,水平間距5.4米。2、活荷載參數(shù)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4.0kN/m2;腳手架用途:邊坡支護施工腳手架;同時施工層數(shù):1層。3、靜荷載參數(shù)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0.1295;腳手板為竹串片,尺寸為3m×22cm×5cm,其自重標準值為0.35kN/m2,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為0.17kN/m2,每米腳手架管的自重標準值為0.039kN/m,同時施工層數(shù):1層。4、風荷載參數(shù)本工程位于重慶市綦江區(qū),基本風壓取0.35kN/m2。5、地基參數(shù)現(xiàn)場地基承載力基本大于240KPa,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為0.4。8.2腳手架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按最不利情況(碾壓石渣后立桿)進行驗算,其地基承載力基本大于240KPa。立桿傳至墊板的軸向壓力為N=13.039kN。NG1K=20×0.1295=2.59KNNG2K=0.5(2+0.3)×1.8×0.35+0.17×1.8=1.031KNNQK=0.5(2+0.3)×1.8×3=6.21KNN=1.2(NG1K+NG2K)+1.4∑NQK=1.2×(2.59+1.031)+1.4×6.21=13.039KN墊板作用面積A=0.4×0.4=0.16m2;其壓強為P=N/A=13.039/0.16=81.494KPa<0.4fg=96KPa故腳手架立桿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8.3小橫桿的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作業(yè)層橫向水平桿間距,應按不大于la/2設置,本方案按照0.25m進行設置。按照小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⑴均布荷載值計算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9kN/m;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35×0.25=0.088kN/m;活荷載標準值:Q=4.0×0.25=1.0kN/m;荷載的標準值:qK=0.039+0.088+1.0=1.127kN/m;荷載的計算值:q=1.2×0.039+1.2×0.088+1.4×1=1.552kN/m。⑵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qmax=qlb2/8最大彎矩Mqmax=1.552×22/8=0.776kN·m;σ=Mqmax/W=147.528N/mm2<205N/mm2;滿足要求。⑶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Vqmax=5qKlb4/384EI最大撓度V=5.0×1.127×20004/(384×2.06×105×121900)=9.35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2000/150=13.33mm和10mm,滿足要求。8.4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xù)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計算簡圖詳見圖8.4-1。大橫桿計算簡圖8.4-1⑴荷載值計算荷載的計算值:q=1.2×0.039+1.2×0.088+1.4×1=1.552kN/m。⑵強度計算由橫向水平桿傳給縱向水平桿的集中力設計值,計算公式如下:F=0.5qlb(1+a1/lb)2=0.5×1.552×2.0(1+0.3/2)2=2.053KN最大彎矩:Mmax=0.175Fla=0.175×2.053×1.8=0.647KN.m抗彎強度:σ=Mmax/W=0.647×106/5260=123.004N/mm2;σ=123.004N/mm2<205N/mm2;滿足要求。⑶撓度計算由橫向水平桿傳給縱向水平桿的集中力標準值,計算公式如下:FK=0.5qKlb(1+a1/lb)2=0.5×1.127×2.0(1+0.3/2.0)2=1.49KN撓度:V=1.146FKla3/100EI=1.146×1.49×103×18003/(100×2.06×105×121900)=3.966mm<10mm。滿足要求。8.5扣件抗滑力的計算按規(guī)范表5.1.7,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shù)為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guī)范5.2.5):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kN;R--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縱向水平桿通過扣件傳給立桿豎向力設計值:R=2.15F=2.15×2.053=4.414KNR<6.40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8.6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公式為:σ=N/¢A≤[f]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3.039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9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shù):K=1.0;計算長度系數(shù)參照《扣件式規(guī)范》得:U=1.60;計算長度由公式1O=Kuh確定:1O=3.12m;LO/i=196.227;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φ,由長細比1O/i的結果查表得到:φ=0.188;立桿凈截面面積:A=5.06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26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0N/mm2;σ=13039/(0.188×506)=137.068N/mm2;立桿穩(wěn)定性計算σ=137.068N/mm2小于[f]=205.000N/mm2,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公式為:σ=N/¢A+MW/W≤[f]風荷載標準值:WK=1.42×1.3×0.09×0.4=0.066kN/㎡;MW=0.9×1.4WKLah2/10=0.9×1.4×0.066×1.8×1.952/10=0.057kN.m。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3.039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9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shù):K=1.0;計算長度系數(shù)參照《扣件式規(guī)范》得:U=1.60;計算長度由公式1O=Kuh確定:1O=3.12m;LO/i=196.227;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φ由長細比1O/i的結果查表得到:φ=0.188;立桿凈截面面積:A=5.06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26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0N/mm2;σ=13039/(0.188×506)+57000/5260=147.904N/mm2;立桿穩(wěn)定性計算σ=147.904小于[f]=205.000N/mm2,滿足要求。8.7連墻件的計算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值應按照下式計算:Nl=Nlw+No;風荷載基本風壓值Wk=0.066kN/m2;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nèi)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Aw=3.9×5.4=21.06m2;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chǎn)生的軸向力(kN),No=3kN;風荷載產(chǎn)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應按照下式計算:Nlw=1.4×Wk×Aw=1.4×0.066×21.06=1.946kN;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值Nl=Nlw+No=4.946kN;其中φ--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l為內(nèi)排架距離墻的長度,由長細比l/i=30/1.59=18.868的結果查表得到0.949;A=154mm2;[f]=205.00N/mm2;連墻件桿件的穩(wěn)定性驗算:σ=Nl/φA=4946/(154×0.949)=33.843N/mm2<0.85[f]=174.25N/mm2。連墻桿件能夠滿足要求。8.8最大搭設高度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H1=[0.188×5.06×10-4×205×103-(1.2×1.031+1.4×6.21)]/(1.2×0.1295)=61.583m;根據(jù)規(guī)范查表6.1.1-1知腳手架搭設高度限值[H]=50.000m??紤]風荷載時,采用單立管的敞開式、全封閉和半封閉的腳手架可搭設高度按照下式計算:H2=[0.188×5.06×10-4×205×103-(1.2×1.031+0.9×1.4×7.074)]/(1.2×0.1295)=60.171m;經(jīng)計算得到,腳手架的計算搭設高度均大于50m,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限制,該腳手架搭設高度限值為[H]=50m。9腳手架施工安全管理措施9.1危險源的管理腳手架搭設與使用中的危險源點為: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根據(jù)作業(yè)條件,危險性評價法采用(D=LEC法)評定高空墜落、物體打擊為C級危險源點。危險源點的管理施行問責制,具體責任落實到現(xiàn)場的施工員、安全員及橋梁施工隊伍中。在工程的初始及施工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作業(yè)條件、工序、環(huán)境,對危險源點進行連續(xù)性的分級、分類評估。一般以7天為一個評估周期。進行日常檢查并在此基礎上,每3~7天開展一次腳手架作業(yè)專項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9.2安全技術措施⑴使用時嚴格控制使用荷載,同一段施工小于二步。⑵腳手架必須隨著方案的施工要求搭設,搭設時避開立體交叉作業(yè),并嚴格按施工方案及相應安全規(guī)范進行施工,控制好立桿的角度,橫桿水平以確保節(jié)點符合要求。⑶在架子的搭設過程中,一定要按照操作規(guī)程施工,嚴禁非法操作。⑷腳手架必須經(jīng)過業(yè)主、監(jiān)理驗收合格并簽證掛牌后方可使用。⑸腳手架上要鋪穩(wěn)腳手板,不得鋪單塊跳板且不得留探頭板,腳手板保證有三個支撐點,并綁扎牢固。⑹翻腳手板應兩人由里往按順序進行,再鋪第一塊或翻到最外一塊腳手板時,必須掛牢安全帶。9.3安全保證措施⑴安全網(wǎng)安全網(wǎng)主要布置在邊坡支護臨空面,安全網(wǎng)繩由錦綸、維綸、滌綸、尼龍等材料制成。⑵鋼管、扣件等①鋼管腳手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②鋼管、扣件等應有出廠合格證明,發(fā)現(xiàn)有脆裂、變形、滑絲的禁止使用。⑶防護用品的使用①操作人員上下架子要有保證安全的扶梯、爬梯或斜道。②施工時必須戴好安全帽,正確使用并系好安全帶,穿具有安全性的防滑膠底鞋。外架下部應劃警戒區(qū)并設圍欄。9.4應急措施⑴成立應急指揮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⑵成立應急辦公室主任:成員:⑶應急指揮小組職責①負責組織編制施工現(xiàn)場的應急計劃,內(nèi)容包括:發(fā)生事故險情時的處理方案、人員分工、設備運行等。②保證所有的應急設備、設施完好有效,并組織職工的培訓和應急演練,使應急人員能夠熟練掌握。③在發(fā)生事故險情與當?shù)赜嘘P部門、上級主管部門失去聯(lián)系時,現(xiàn)場最高負責人有權采取一切應急措施。⑷應急辦公室職責①負責傳達和執(zhí)行現(xiàn)場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各項指令,提出應急力量配備計劃,現(xiàn)場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審批后執(zhí)行。②及時掌握施工現(xiàn)場的生產(chǎn)動態(tài),發(fā)生事故險情時,迅速作出判斷,采取應急措施,并上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③負責收集異常的氣象信息、上級和有關部門的險情通報,異常情況下及時向現(xiàn)場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報告,并立即通知到各生產(chǎn)運行部門,指揮各部門做好應急準備。⑸高空墜落、物體打擊事故應急程序①事故發(fā)生后,應急辦公室應該立即趕赴現(xiàn)場,并通知醫(yī)療小組人員趕赴現(xiàn)場。②就地取材,尋找固定斷骨的材料,如棍、樹枝、木板、拐杖、硬紙板等都可以作為固定材料,長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jié)或不使斷骨錯動為準。③脊柱骨折或頸部骨折時,除非是十分危險的情況,否則應讓傷者留在原地等待攜有醫(yī)療器械的醫(yī)務人員來搬動。④抬運傷者,從地上抬起時,要多人同時緩緩用力平托;運送時,必須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擔架或繩床。木板上可墊棉被,但不能用枕頭,頸椎骨骨折傷者的頭須放正,兩旁用沙袋將頭夾住,不能讓頭隨便晃動。⑤救護車運送傷員途中,要與應急辦公室時刻保持聯(lián)系,隨時報告?zhèn)叩牟∏楹途唧w行車位置。應急辦公室及時給應急指揮小組匯報,同時應急辦公室及時向地方醫(yī)療機構通報最新病情,以便作出充分準備。9.5管理措施⑴施工證件:所有架子工必須持有效的特種工種作業(yè)操作證上崗,并由持證人員組建專業(yè)架子隊,并由有經(jīng)驗的持證人員帶班管理。⑵施工手續(xù):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架子的搭設必須由架子工來完成。⑶作業(yè)人員應嚴格遵守高空作業(yè)操作規(guī)程,所用的材料堆放平衡,工具放入工具袋內(nèi),上下傳遞物料嚴禁拋擲。⑷在施工中應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不要圖快、不要顛倒操作程序。⑸作業(yè)人員無牢靠立足點時,應系好安全帶,搭設作業(yè)平臺。⑹作業(yè)人員不得在沒有安全防護設施、非固定的構件上行走,嚴禁在連接體或支撐件上上下攀登。⑺凡患高血壓、心臟病、貧血證及其他不適于高處作業(yè)的人員不得從事登高搭、拆作業(yè)。酒后人員禁止登高作業(yè)。⑻嚴格避免以下違章作業(yè):①利用腳手架吊運重物;②作業(yè)人員攀登架子上下;③任意拆除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